真是港股圈
真是港股圈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专注态度,独到角度。用心让港股变得简单。
IP属地:未知
5关注
16099粉丝
0主题
0勋章

AI主线回归,外卖竞争缓和

昨晚,标普500抹去全年跌幅,对冲基金创下近5年以来的最大净流入,主要是由空头回补推动;昨天美股的名义空头回补为3月7日以来的最大规模,分位数为近5年来的99%。   反弹的动力来自之前打压美股的懂王,可以说是解铃还需系铃人。 图片 在本周前,全球机构的美股仓位处在近年低位。 图片   1.AI硬件叙事修正,主线回归   昨天,懂王前往沙特谈判给美国公司带来60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包括谷歌、甲骨文、Salesforce、AMD和优步在内的美国公司支持进行800亿美元的联合投资,而NVDA成为最受益的一家。   NVDA宣布将向沙特主权基金支持的AI初创公司Humain销售数十万颗AI芯片,第一阶段部署1.8万个的Blackwell,预计未来五年的容量可达500兆瓦的建设计划,同时BIS正式废除了拜登遗留下的AI扩散条例。   懂王带来大订单,NVDA大涨7%,盘后NVDA重回130元上方,逐步接近deepseek暴跌前的位置。 图片 回顾之前下跌的叙事:1.DS引起的算力需求担忧;2.H20禁售计提+GB200/GB300出货不顺利担忧;   而最近3个月,这两点都有明显改善,一方面是chatgpt的制图能力火爆全球,新版o3的推理能力拉动更大的AI使用量增长。   另一方面是AI在美股公司的贡献越来越明显,例如已发财报的微软和多邻国,微软云1Q收入超预期,多邻国以AI大模型提升了效率,接下来将拓展更多“闯关类”的学习内容;微软业绩后涨近14%,多邻国业绩后涨超30%+。 图片 北美四大CSP表示,全年Capex指引没有改变,只要业务增长的好,就继续投,形成健康的正循环。换句话说,之前市场太过悲观,实际上硬件和应用上都在加速增长。   之前H20禁售导致NVDA下跌,但这波懂王拉来更高利润率的
AI主线回归,外卖竞争缓和
avatar真是港股圈
05-13 12:11

家电一季报的新趋势

纵览整个A股的一季报,惊喜和暴雷各半,涨得多的公司业绩大部分也未让人失望,当然也有一些消费股哪怕一季报下滑,也在市场抱团风格的加持下大幅跑赢市场。   那么将以上条件反转,有没有业绩却又持续超预期,股价却还下跌,被市场冷落的板块呢?   家电板块可能就处于这样的状态,从已披露公司的表现看,龙头公司悉数超预期,都能把增速拉到20%+,别拿家电不当消费,当下的家电行业,已经摆脱房地产下行周期的制约,在国家补贴的促进下,成为了消费增速贡献最大的品类之一。     3月份的35%增速堪称夸张。   只可惜,市场的态度是,火热背后,无非是靠国家补贴,不长久,低质量,家电板块今年表现并不好,业绩也根本没有帮助到业绩。家电板块今年整体涨幅接近0%,落后于消费板块。   图片 而消费电子、食品饮料、娱乐用品类别,今年都有代表性的龙头股表现。   不知不觉间,家电板块已经凑齐了低估值、高股息、高增长等多重因素,而市场却不断在给增速相仿的食品饮料行业拉到30倍甚至更高估值,并乐此不疲。   到底是市场错了,还是家电行业补贴一结束就崩?如果市场判断错了,家电行业的蓄势爆发,或许即将到来。   一、补贴影响有多大   对于家电补贴的影响,是市场高估了还是低估了,排除这一因素,家电行业有多少内生动力?   2025年,共有3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近4个月,截止2月,累计消耗了中央约300亿的资金。   这300亿是如何分配的呢?大部分转化为消费者效用,家电公司获得了量的增长,同时部分产品是稍微提价,再顺应国补20%的降幅,从消费者手里分得部分收益,但也观察到,一些高毛利的家电产品,是在国补基础上降价,双管齐下,大幅促进销量增长。   因此,300亿
家电一季报的新趋势
avatar真是港股圈
05-12 10:28

解除不确定性,牛市的旗手归来

刚过去的周末,中美双方首次来到谈判桌上,逐步拨开不确定性的迷雾。   在谈判开始前,由于之前双方态度强硬,市场都不认为首次会面就有实质性的进展,所以市场是放低预期来看待首次谈判的;但关税不会再进一步恶化,已成市场共识,情绪修复是最近推动市场上涨的主要原因。   根据今天中美的表态,中美双方同意在90天内大幅削减关税,美国将大多数中国进口商品关税从145%降低至30%,而中国将美国商品的关税从125%降低至10%。   一开始外资认为谈判能将关税砍到50-65%就不错了;而谈判结果是仅保留10%的基础关税+此前20%芬太尼关税,谈判大超预期点燃了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大涨超5%,抹去4.2关税日以来的全部跌幅。   那么,当市场的不确定性消除,接下来就是好好把握EPS增长好公司的机会,暂时不用过多担心关税产生的负面影响,市场的风险偏好将明显回升。 尤其是对于恒生科技主要成分股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原本受关税的影响就很小,而现在关税大幅度降低到10%,随着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优秀公司的EPS增长,接下来港股新一轮行情主角依旧是AI驱动的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 图片 一、互联网股一季报潜在的惊喜 今天突如其来的谈判大利好,恰好现在是互联网股的财报披露前夕,现在依旧是布局互联网股一季度业绩的好时机。   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现在市场对互联网股的一季报预期并不高,没有像2月份时拿着放大镜来看2025年的capex预测的举动,回看2月份时,当腾讯的capex没有符合市场预期中的激进,反映到股价上就是下跌的;   二是关税谈判超预期,市场情绪改善,当下互联网股的估值不高,例如腾讯仅为16倍PE,若互联网股能交出一份好的财报,AI开始在业务上的贡献发力,股价往上的阻力是更小的方向。 图片 根据高盛报告,腾讯/美团/京东可能会
解除不确定性,牛市的旗手归来

新消费股成功下的惊人回报

去年以来,消费股的表现两极分化,可以有涨十倍的泡泡玛特,可以有腰斩后再腰斩的免税店,更可以有跌出股息率的餐饮消费股;看似消费股的大牛市,仅局限在个别新消费赛道的龙头公司,而传统消费股还远远未走出宏观的弱beta。   在极端的两极分化中,市场往往有个别观点认为,泡泡玛特都涨了十倍了,那老一批的消费股是不是也该涨了?但回看这两年,若持有这种观点参与这轮覆盖面不大的消费股牛市,得到的结局往往是买老消费股的“补涨”是输的最惨的。   而这背后即是市场对消费股的审美转变。   一、新消费股的惊人回报 新消费股的大牛市里,大概有10家跑出翻倍涨幅的公司,而这些公司基本上都是细分赛道的龙头,例如涨了10倍的泡泡玛特,10倍的老铺黄金,上市后涨幅翻倍,市值超越海底捞的蜜雪冰城,巨子生物等。   新消费的人群通常偏向年轻人,或是说的更直白些,新消费是市场上大多数人不太理解的消费品,就好比大多数人现在还不理解泡泡玛特有什么乐趣,但年轻人就是不一样的观点;而恰恰就是这种市场上的审美分歧,才让这些消费股的预期差非常大,若抢先在市场达成共识前研究好埋伏进去,就能享受新消费股这两年带来的超高回报。   这些股票主要都集中在港股,恰好这轮港股流动性的改善,让刚上市的新消费股有少量流通股便于炒作的优势点,而管理层通常会抛出一个长远期的叙事,市场资金来配合这个叙事交易。   举例来说,最典型的就是蜜雪冰城,在上市之前,大家都认为蜜雪冰城是没增长点了,4万家门店已是行业天花板,来港股上市只是因为在A股申请了几轮都上不去,最后只能来港股看似是“无奈之举”。   而上市前的路演,蜜雪冰城管理层抛出7万家门店的增长故事,意味着在上市前的三万多家门店的基础上,还能增长约1倍的门店数,再讲一个出海的好故事,这让蜜雪冰城的叙事一下就变了不一样,从一开
新消费股成功下的惊人回报

餐饮和化妆品怎么没跟上消费板块?

当下中国股市里面最火热的赛道莫过于新消费,白酒掉队同时,玩具、茶饮、零食景气度爆炸,蜜雪冰城、泡泡玛特、万辰集团等股票更是走出了惊人的暴涨曲线。   年轻人的消费成为了市场热捧的对象,但有两个在消费赛道的老明星,且主力消费人群也是年轻人的赛道没跟上这波浪潮。   这两个便是餐饮和化妆品行业。今年以来,这两个板块的平均涨幅均为负,头部公司表现一般,而再观察行业数据,餐饮不景气,化妆品行业也是多年增速低位,多家公司的一季报都出现了利润同比下滑。   这俩在过去的消费牛市火到不行,怎么今天又成了拖后腿的了?其中,是消费趋势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些股票还有机会追上行业整体吗?   一、餐饮的快生意   对比同样是嘴巴生意的茶饮,餐饮的差是全面性的。海底捞作为国内第一大餐饮公司,业绩几乎没有成长,后疫情红利一下就消退,相反,茶饮头部公司倒是都在加速。   图片   餐饮行业,往往把餐和饮合并在一起,而从行业数据来看,餐饮市场大盘2024年增速约为5.3%,但不幸的是现制茶饮的增速达到了20%,不难推断,餐食的市场规模是负增长的。 图片   图片 经济下行期,餐食消费的性价比不突出,容易被更家庭烹饪所取代。另一方面,行业无序竞争,大量社会闲置资本进入餐饮行业,餐厅门店总数达到900万家,头部公司被拉入降价内卷的泥潭当中。相比之下,现制饮品行业的门店总数约为40-50万家,两者的市场规模比例约为1:10,这也意味着,餐厅的单店营收预期约为饮品店的1/2,如果结合租金面积,计算坪效,是不是就明白为什么两者差距这么大了。   上市餐厅公司即使贵为行业头部,也难免业绩大面积受损,它们商业模式存在问题,很多都是追求品类化,标新立异,却忽略了低价和复购这两个重要关键,最后模式普适性越来越差,复购率低。只能做尝
餐饮和化妆品怎么没跟上消费板块?

布局互联网股的首份AI财报

经历了近年波动率最大的4月份后,市场对关税的影响逐渐脱敏,资金转向理性的看待当下被错杀的机会。 主要原因是市场认为川普可打的牌已经不多了,目前进入各国的谈判阶段,而中美双方的态度也有所缓和,就看谈判能削减多少关税,所以关税最差的情况大概率已经见到了。 因此,在恐慌情绪充分释放后,海外收入敞口小的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和恒生互联网ETF(513330)已从4月份的底部反弹近15%,接近抹去黑天鹅关税以来的跌幅。 图片 随着不确定性的消散,现在应该看向即将披露的一季报,这是互联网股开启AI叙事后的首份财报,以及期待接下来的内需刺激政策。   趁着此次回调,可以延续之前的配置逻辑,在AI主题的当下,参与最受益的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和恒生互联网ETF(513330),把握国内AI货币化带来的成长叙事。  吸引的成长叙事、强劲的买家南向资金 回顾下这轮港股为何反弹快的原因。   1、南向资金护盘港股,全年预计净流入超一万亿   从下图中看,在港股最动荡的4月份,南向资金净流入近1700亿元;尤其是关税宣布后的两周内,南向资金净流入1400亿元,在下跌时买入明显,这被市场视为国家队护盘港股的迹象,而这是港股以往没有的待遇。   那么,大买家南向资金在市场大跌时,在抄底哪些标的?往后可能会买哪些?搞懂南向资金的配置思路,也就搞懂了市场后续的主线在哪。 图片 从南向资金近20日净流入额最大的前三标的来看,都是恒生互联网的最大成分股,阿里、腾讯、美团。 图片 若从近60日的净流入来看,净流入最大的前10标的,其中有6家也是恒生科技指数的主要成分股,AI科技主线吸引南向资金净流入的趋势明显。   尤其是从持股比例来看,南向资金的持股比例在不断创新高。随着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往后南向资金的定价权会越来越高。 图
布局互联网股的首份AI财报

卡游,下一个胜率高的新股

快到五一,刚上五年级的侄子吵着要我送他一套赛罗奥特曼的蓝 GP 卡。我看了一下,这种产品目前正版授权的只有卡游在卖,而且听说公司在这一细分领域做到了头部,市场地位可见一斑。   我这小侄子自从春节看了《哪咤之魔童闹海2》后,就一直把“我命由我不由天”挂在嘴边,都成口头禅了,没忍住给他买了卡游推出的《哪咤2》联名卡牌。没想到他就此入坑,说稀有卡片拿到手后,以前对他爱答不理的女同学都主动搭讪了,连隔壁班的过来找他玩,所以就求着我再买新的。   看来小朋友也怕被孤立,他们对“网红商品”属性的社交货币需求还挺旺盛,不敢小看消费实力了。《哪咤2》联名卡牌就掀起过消费热潮,成为“一卡难求”的现象级产品,一经推出就出现上货、抢货、断货、补货的循环。   而在这一需求背后做生意的卡游,是做泛娱乐产品的,这是基于IP开发的实体产品赛道,如玩具、文具等,现在他家的卡牌已经成为小学生之间的“硬通货”了。前不久,公司还更新了招股书,再次冲击港股IPO。   一、高增长行业中的佼佼者   从基本面、行业地位和发展前景来看,卡游是一个胜率高的股票。   从基本面来看,公司2024年收入达100.57亿元,同比增长278%;毛利率67.3%,同比提升 1.5 个百分点;non-ifrs经调整净利润44.66亿元,同比增长378.16%;经调整净利率为44.4%,同比提升 9.3 个百分点,刷新了IP衍生品行业的利润想象   图片   从行业地位看,2011年成立的卡游目前已经成长为泛娱乐产品行业及泛娱乐玩具行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分别为 13.3%和21.5%;泛娱乐玩具行业集换式卡牌领域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71.1%;泛娱乐文具行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4.3%的多重市场行业龙头。   图片 来源:公司招股书
卡游,下一个胜率高的新股

宁德时代三年没涨

作为新能源时代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宁德时代的股价在区间震荡了许久,在去年有一定的表现,但是依旧没有突破。整体股价还不如三年前,如果是一个宁德时代股票的长期持有者,这三年应该是不太舒服的。反观另外一个最大受益者之一的比亚迪,股价已经创出新高。   曾经的宁王,何时重铸荣光?   一、下行周期   宁德时代主要有三块业务。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材料回收。其核心的电池和储能业务都是世界第一。   根据 SNE Research 数据,在动力电池领域,公司 2017-2024 年连续 8 年动力电池使用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 年全球市占率为 37.9%,较第二名高出 20.7 个百分点;在储能领域,公司 2021-2024 年连续 4 年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 年全球市占率为 36.5%,较第二名高出 23.3 个百分点。 图片 宁德时代在中国市场,其配套极氪、问界等新势力品牌,海外则深度绑定特斯拉、宝马等车企。这样一个在新能源领域称霸的企业,2025年的预期估值仅有16倍市盈率。差不多是比传统制造业略高一点的定价。   宁德时代蛰伏的这几年,很明显看到市场从过去对新能源赛道的预期从高增长转向确定性。   一方面是几年前的全球大放水给的流动性,估值基本上打到天花板,从现在看至少透支了3年的业绩预期,流动性一转向,资金对这样的高估值自然也就失去了兴趣。相较之下低估的确定赛道在宏观不确定的背景下反而凸显了性价比。   另一方面,新能源看似增长依旧不错,但是增速也是快速放缓,也就没有那么所谓的高增长。动力电池方面,根据 SNE Research 统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 1,763万辆,同比增长 26.1%,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达 894.4GWh,同比增长 27.2%。而2022、2023、2024
宁德时代三年没涨

法拉利高估值之谜

在众多造车新势力的认知中,一年得卖出至少30万辆车才能够持续活下去。             但是有个老牌车企一年就卖出一万多辆车,存活了近百年,越活越好,市值高达上千亿美元。             并且市场给予它的估值,甚至超过大部分成长期的新能源车企。老牌车企像丰田、通用、福特等基本都是个位数市盈率,就算是新能源车企,除了特斯拉,大多给二三十倍PE已经很高了,而它近十年的市盈率中枢高达50倍,很少下过40倍。             它就是法拉利。             图片                 图片             从股价上看,法拉利也是持续走高,一路长虹。一点也没有老牌车企的感觉,可以说它是特殊的。             图片             为什么法拉利如此特殊?             一、红色印钞机             法拉利是全球最出名的超豪华跑车品牌之一,专注于高辨识度超级性能跑车的设计、生产及销售。
法拉利高估值之谜

陆控:改革阵痛中孕育新生,政策红利下重塑价值

去年以来,陆控(LU.US;6623.HK)因业绩波动、更换审计师等问题引发市场关注,但4月24日的一纸公告成了转折点——独立调查结果出炉、管理架构重塑、业务数据披露,三箭齐发直接刺激美股单日暴涨12%。 这场风波看似惊险,实则让陆控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尽管调查结果显示陆控往期财报的会计处理问题,但核心出发点是为了保护零售投资者,履行企业对客户的责任。更关键的是,中国平安去年将陆控正式并入报表,彰显对其长期价值的信心。而陆控也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构建起更稳健的发展框架。   近年来,陆控从追求规模转变为注重质量的发展模式,如今在国家力推消费金融、刺激内需的东风下,叠加市场疑虑进一步消除,公司已悄然完成战略转身,站在价值重估的新起点上。   图片   一、调查尘埃落定:正面回应市场关切   回顾今年初,陆控解聘PwC引发市场关注,股价一度承压。为此,公司委托国际律师事务所及法证会计专家组成独立调查团队,对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的相关交易展开全面审查。   期间,陆控港股停牌,美股正常交易。考虑到港股成交量在陆控全部交易中占比较低,美股表现基本反映了市场观点。经历1月底的短期调整,2月以来陆控美股股价累计上涨逾27%,或表明市场对该公司仍持正面态度。   独立调查结果也证实投资者并非过于乐观。调查显示,PwC所指控的相关交易“补偿关联实体损失” 并不成立。真实情况是,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陆控为了补偿购买私募投资基金亏损的零售投资者,通过信托购买关联实体资产来回购相关底层资产。   这一行为初衷是为了保护零售投资者,并非利益输送。独立调查明确区分了两类交易性质:一类是涉及关联实体的信托交易,未履行上市规则要求的公告、申报及独立股东批准程序;另一类是对独立第三方全权信托的投资,
陆控:改革阵痛中孕育新生,政策红利下重塑价值

关税下的农林牧渔行业

关税战打了两周,虽有反复,但对抗的基调没有改变,所谓进口关税豁免,和关税暂缓实施,并不是缓和信号,懂王一天一个样,根本看不到关税战马上会结束的样子。中国反制进口美国商品的关税能执行,肯定不是乱来的,也至少要做好维持一段时间的准备。   毕竟国际对抗不是过家家,在美国进口关税执行还不太顺利之际,这边中国的进口关税执行已经落地。   除了已经在国产替代风口上几年的芯片股,有更多的产业受此轮进口关税影响。农业这次受的影响也颇大,美国出口中国最多的是农产品。巨额关税后,这一部分的进口量完全消失,成本上升在所难免,因此,国内作物将有一定量价齐升的机会,同时,大豆这类基础作物的价格上涨,将全面向下游包括油、养殖行业蔓延。   因此,在关税过后的两周内,内需方向的股票都迎来一定炒作,农林牧渔行业罕见地实现了超额收益。   农林牧渔行业,不景气已有很长时间,股价低迷,行业也远没有到景气过热的阶段,进口关税带动的预期也是偏乐观的,大涨的背后,也不失为合理的回归,那么,这个行业是否就此开启了新的向上周期呢?   一、关税的影响路径   这次加全面关税,大家都很突然,短短时间内就从54%加到124%,虽说,农产品这种美国的优势产品,本身就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关税。但实际上,50%的关税,美大豆依然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这轮加税后,市场竞争力就彻底没了,因此,农业的影响边际变化是颇大的。   图片   从数据上看,美国农产品进口金额不小,得益于地形以及农业规模化因素,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大豆产地。   大豆不但是大豆,对于整个农业来说,影响深远,包括榨油、饲料,都是以大豆为原料,几乎牵扯到整个农产品行业的成本端。   图片 图片   作为关键的进口商品,在过去多年里,国家就有意改变这一进口结构,减
关税下的农林牧渔行业

关税危墙下,蓝思科技要IPO了

朋友刚来深圳的时候发出过感叹,最震撼他的不是这里耸立的高楼大厦,而是无处不在的先进科技。   是啊,一座城市最能体现其先进的地方不在于多么华丽的建筑,毕竟不少村里连下水道都贴瓷砖,这种事情政府有钱就能做,但无处不在的“科技改变生活”案例可不是有钱就行。   在深圳,即使是路边不起眼的便利店也能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什么扫码支付早就out了,现在只需要手机“碰一下”就能付款。   图片   这一有意思的支付方式背后,得益于深圳本地企业蓝思科技的技术支持。   公司是全球消费电子功能视窗及外观防护零部件的领先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玻璃、蓝宝石、陶瓷等材质的结构件,核心客户是全球消费电子龙头的苹果。作为与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并称为“果链三巨头”的蓝思科技,近期正式提交港股招股书,拟通过“A+H”双上市模式开启新征程。   但最近美国关税政策的调整,让果链上的每一个玩家都遭受到了严重冲击,与苹果深度绑定的蓝思科技,在关税宣布的4月3日,股价跌幅也接近11%。   从业务结构上看,公司目前仍存在依赖大客户的风险,且前两大客户分别是苹果和三星,这两家企业来自美国的收入都不小,这就意味着,中美脱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在公司未来发展的道路上。   一、苹果给的荣耀和风险   蓝思科技作为全球消费电子视窗防护玻璃的隐形冠军,其发展历程堪称一部中国制造业与苹果深度绑定的缩影。   从 2003 年为摩托罗拉翻盖手机提供玻璃盖板起步,到 2010 年成为 iPhone 4 大猩猩玻璃独家供应商,这家由周群飞创立的企业用十三年时间完成从代工小厂到千亿巨头的蜕变。   2024 年,公司营收突破 698.97 亿元,其中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贡献 577.54 亿元,占比 82.63%,而苹果仍以 4
关税危墙下,蓝思科技要IPO了

南向净流出,谁在买港股?

昨晚至今,美股期货大涨近5%,主要原因是贝森特和懂王的口风转变,而今天港股也反弹2.3%,恒指距离抹去关税以来的跌幅只差3.4%。图片1.先回顾下昨晚发生了什么。 昨晚先是贝森特出来说,现在的高关税不可持续,很快就会与中国降温;推动美股/中概股反弹。图片这句话不是第一次听见了,之前贝森特也说过类似的话安抚市场,但市场不买账; 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市场担心不确定性,例如懂王想炒掉鲍威尔,加快了黄金的飙升,股债汇三杀,大资金想看到明确的转态信号再抄底;另一个原因是市场猜测贝森特不是懂王核心圈内的人物,他说的话不一定真。 市场普遍认为,贝森特近期已取代纳瓦罗(提出对等关税政策的人)的位置;贝森特被视为华尔街的传话人,更理性的贝森特回到关税谈判桌上,之前不理性的人淡出谈判桌,这有助于推动跟各国的谈判,利于美股美债。 重要的是盘后懂王的表态:中美的高关税不可持续,会大幅降低,并且自己没有想炒到鲍威尔的意思,只是希望鲍威尔在降息的想法上能更积极一些。 在懂王说完后,盘后美股期货应声大涨2%,黄金从3400跌回3300附近,两日内跌去4%; 这是市场想看到的缓和信号,但具体上还不够,还需要更多的细节,例如中美双方开始谈判了,或是跟其他国家达成协议。图片2.全球资金仓位在低位,等待机会虽然谈判还未开始,但从资金角度上看,全球基金经理对美股的悲观程度来到08年最严重的水平,全球投资者打算减仓美股的记录创20多年来最高;全部人都很悲观,大家都希望有好消息能重建多头仓位。图片之前都认为短时间内中美谈不拢,但美国至少能跟小弟们谈好; 但现在结果是小弟们都不听话,日本谈判无果,欧洲也直接威胁美国,假如谈不好就给美国科技股收服务税,墨西哥也谈不好。 现在懂王威胁了一大圈人,发现大家都很强硬没人服软。所以市场从谈判的角度上,认
南向净流出,谁在买港股?

交易上的二选一,美团vs京东Pair trade

当下最热议的叙事是京东vs美团,美团已经是互联网股里受到挑战最多的一家。 回看美团上一次在22-23年的抖音挑战里受到了最大的跌幅,一是口罩后的弱beta,二是抖音本地生活+抖音饿了么联手的鬼故事,而这次面对京东的碰瓷般进攻,市场投资者对美团的信心都很充足,因为美团之前听过的鬼故事远比这次更吓人,而京东外卖的进攻,无非是抖音外卖干死美团的弱化版。 1.先总结下最近发生了什么。 京东:美团再次玩起“二选一游戏”,指美团强迫骑手不能接京东的订单,如果接京东外卖的单子,骑手会被美团“封杀”;并称美团可以在餐饮行业赚取千亿利润,让美团“好自为之,早日回头是岸”。 美团:回应“与其造谣引流,不如兑现承诺”。美团称:“外卖行业诞生以来,美团、饿了么、百度、抖音等参与者均为限制过骑手多平台工作,也未限制骑手在饿了么上接单”。 京东这些夸张言辞,容易误导大多数不了解实情的人,像京东描述“美团在不赚钱的餐饮行业赚取千亿利润”,“强迫骑手二选一”的说法,是觉得美团饿了么经历反垄断整改后,还那么大胆做这些事情吗?另外,美团真的在外卖上赚了上千亿利润吗? 近一个月,京东用了各种方式拉踩美团,把美团形容的吃尽人血馒头一样。 京东先是抢先美团给骑手上社保,又是所谓的“不小心”流出内部高管会议视频,强调京东外卖利润率不能超过5%,再到造谣美团玩二选一,再到营销京东外卖“超时20分钟免单”,再到昨天刘强东亲自送外卖··· 京东这种简单直接的碰瓷博眼球营销,核心原因是即时配送的生意在被美团的30分钟闪送侵蚀;所以不断把美团形容的跟魔鬼一样,并且加入到不赚钱的外卖行业来烧钱防守美团。 美团的回应并不多,但美团也可以挖苦下东哥,为什么子公司达达财务造假?从60块钱跌到1块钱,京东趁机低价私有化呢? 达达的投资者又
交易上的二选一,美团vs京东Pair trade

布鲁可,小学生收割机?

当成年人疯狂地在泡泡玛特身上进行情绪消费的时候,另一边大量的小孩哥包围的是另一个玩具品牌布鲁可。             2024年,布鲁可营收同比暴增155.6% 至22.41亿元,一年卖出1.35亿件玩具。这个成立十年的国产玩具品牌,凭借奥特曼系列在全国 15 万个线下网点实现 “小学生人手一个” 的覆盖率。             当乐高在一线城市布局旗舰店时,布鲁可选择从三四线城市的商超、文具店切入,用39元的奥特曼盲盒和150元的变形金刚可动模型,加上一句“你相信光吗”精准狙击小学生的零花钱。这种“农村包围城市” 的策略不仅避开了与巨头的正面竞争,并在下沉市场建立起一定程度的渠道壁垒。     图片 布鲁可的渠道网络,覆盖超450家代理商,线下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45.7%飙升至 2024 年的93%。而在站稳脚跟后,公司才计划于25年在选定的一线城市开设一家旗舰店,并于2026年开设二至四家旗舰店。             这种策略带来的成绩相当可观,拼搭角色类玩具在2022年前乐高、万代占据主要市场份额,2023年布鲁可GMV达18亿元,同比增长170%,在中国拼搭角色类玩具市场占据30.3% 份额,超越万代成为国内第一。             图片             一、积木起家,奥特曼突围           &n
布鲁可,小学生收割机?

5000亿美元都换不来懂王的豁免?

昨晚美股盘后,英伟达发公告称,由于美国政府已告知英伟达将限制向中国出口H20,英伟达计提55亿美元的费用,55亿美元是对华出口的H20库存,这原本可以带来120亿美元的收入,毛利率接近60%,结果现在不让卖了,比之前市场预期的还要差,NVDA盘前跌5%。 图片 1.就像大摩所说的,“H20限制比我们预期的更加突然”             之前市场预期是5月份芯片限制扩散令实施前,客户在下定后还是可以出货H20,而现在是直接计提了,也就是说NVDA认为H20卖不出去了,这是市场完全没预料到的。 图片 尤其是前两天NVDA才宣布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大家都以为黄仁勋拿5000亿美元换到出口中国的豁免权,结果今天又是反转...                 有意思的是,有报道说NVDA并没有提前告诉中国客户H20会被限制。那这可能是黄仁勋以为自己能跟懂王谈成交易?结果投资5000亿美元转个头又被限制?             这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短时间肯定也是懵逼的,capex批下来了买不到算力,国内互联网股的AI应用化可能要被拖慢了。 图片 市场之前认为懂王只是想要企业在美国投资建厂,懂王自己也说会给半导体公司一些特殊的豁免,市场还是不觉得他会真的伤害科技公司,来换所谓的“制造业回流美国”,因为大家都知道完全美国制造的可行性并不高。             很简单的道理,让企业回来美国建厂,起码要有好处才可以吧?大家都以为老黄的5000亿美元投资是换回H20豁免的一
5000亿美元都换不来懂王的豁免?

诺和诺德腰斩:医药股为何难给高估值?

中国医药股今年以来的涨幅和表现依然在所有板块中排名较前。靠出海获得增量的逻辑是逐步兑现中,中国公司的产品越来越受欢迎,海外头部MNC也倾向于来中国挖掘好的早期资产,而不少头部公司也逐渐跨过盈利平衡点。整个行业还是处于景气中的。             但是,对于一些头部医药股的估值,依然看不明白,比如百济神州,还是给到了7-8倍的PS,而亏损问题依然突出,而A股长期以来的制药龙头,恒瑞医药,还在40-50倍PE左右。             老龄化的逻辑事实上已经证明会被不断地医保支出压力削弱,增速也没有比别的科技行业如新能源、芯片高多少,说是高毛利,分红比例又不如同样高毛利的互联网慷慨,总之医药股的定价体系一直是个谜。             但以美股作为参照系,一个可能大部分医药投资者不愿意接受的是,医药股的终局估值不会太高,不比互联网高,相反,跟煤炭石油电信运营商及公用事业股却是常态。             一年多前的医药龙头,诺和诺德,曾因GLP-1减肥药的成功销量大增,一时间市值拉开默沙东、辉瑞、艾伯维等老对手几倍,涨势如虹。但这才过了多久,股价腰斩,业绩尽管还在成长,却已是18倍的估值。             而低估值的大药企比比皆是,业绩增长没达预期的再生元,估值杀,辉瑞不过是靠疫情赚了快钱,周期股,估值杀,艾伯维和默沙东,坐拥药王,也终有专利悬崖,给不了高估值,除了还能靠最强减肥药吊着的礼来,放眼望去,医药股早
诺和诺德腰斩:医药股为何难给高估值?

佐力药业,中药集采后三年高增

在医药行业,集采往往被视为 “双刃剑”。降价压力下,多数药企都是 “被动应战”,应对起来都手忙脚乱,业绩也是承压。少部分企业却能化政策挑战为增长机遇,比如佐力药业在中药集采的影响下,反而越战越勇。             佐力药业的核心产品乌灵胶囊在2022年首次接触集采,此后三年公司业绩一直保持快速增长。             前段时间发布的2024年业绩快报和2025Q1业绩预告,成绩依旧亮眼。             根据公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3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05 亿元,同比增长31.8%。2025 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8亿- 1.89亿元,同比增长25.0%-32.7%,若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约700万元),归母净利润增速将提升至29.9%-37.6%。                 图片             集采仿佛成为佐力药业的垫脚石。             一、现代病的中药解法             佐力药业的业务并不复杂,主要立足于药用真菌生物发酵技术生产中药产品,其专有技术“珍稀药用真菌乌灵参的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于2010年2月取得了
佐力药业,中药集采后三年高增

黄金成为全球最拥挤的交易

 1.黄金成为2025年最被看好的资产 根据Bofa全球基金经理的调查,经过近半个月懂王对全球发起关税的大折腾,投资者普遍转向债券、现金和防御型板块(如公用事业、医疗保健);与此同时,美股、科技股、银行等周期类资产被显著减配;             黄金直接成为全球最被看好,且最拥挤的交易。             过去一年霸榜最拥挤交易的Mag 7从2月份的55%收窄至24%,虽然大家减仓很多,但还是长线资金交易的主题。其次,3月份美股震荡时,资金逃向了欧洲股市和港股,但在关税发动后,做多欧股和做多中国科技股的比例也在明显收窄,说明在全球股市大震荡下,大多数资金都涌向黄金找避险。             Long EU欧洲股市的拥挤度也从3月份的24%缩减至10%。 Long 中国科技股的比例也从3月份的9%收窄至2%。 图片      Bofa:市场情绪急转直下,投资者的悲观程度飙升到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水平之一,有接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全球经济将陷入衰退,FMS全球投资者打算减仓美国股票的记录数量创20多年来最高。 图片 FMS全球投资者股票仓位为2023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 图片 全球机构现金激增,自2020年4月以来4.8%...最大的2个月上涨   。  图片 在这种情形下,有42%的人认为黄金是今年最好的交易,其次是有18%的人认为拿着现金最好,也有18%的人认为拿着国债比较好,而认为全球股票表现最好的比例收窄至11%,这应该是最近两年最低的水平了,大家对股票都很悲观。 图片
黄金成为全球最拥挤的交易

美股内幕哥再出手,好消息要来了吗?

刚过去的周末又是大反转日,先是周六美国海关文件显示,果链和英伟达链的电子组件都被豁免,这约等于给中国关税打了个8折左右的力度。这让大家都以为科技大佬前往海湖庄园谈判成功,电子狗们狂欢庆祝,已经想好了周一暴力反弹的场景。             结果,昨天川普和商务部长又说没有豁免关税,这只是暂时性的豁免,新的关税细节将在周一公布,并且半导体也要收税。             消息再次反转后,大家都麻了,暂时性的豁免指的是短短周末两天吗?草台班子就是如此随性,前一天凌晨说豁免,第二天又可以说收税。             今晚会是好消息,还是更坏的消息?             先说个有意思的,上周五美股收盘前两分钟,有人买了一笔85万美元的零日看涨期权,押注周一到期;而上周关税延期90天消息发布前10分钟,有人买了10万刀零日期权赚了2100万美元,这次又是内幕哥拿到消息了吗?     图片 1、美股对关税脱敏,川普是被动的一方 周末政策再反转,放在一两周前,可能对股价影响是很大的,因为大家不知道最差的情况是怎样,但经过一轮政策反复横跳后,市场资金对关税的态度开始脱敏。从美股盘前看,苹果+5%,英伟达+3%。 图片 对关税脱敏的原因可能是看到川普的弱点是美债。             一方面是目前10年期美债仍处于4.45%的高位,如果再出更大力度的关税,只会进一步推高通胀预期,川普想压低美债的目标更
美股内幕哥再出手,好消息要来了吗?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