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可能是对互金中概股近期遭遇最好的总结了。
近两年的监管强力整顿还在消化中,2020年初又碰上疫情爆发,企业经营环境骤变,股价连跌不止。
股价下跌源于市场对疫情冲击下不确定性的担忧,贷款拨备增加、逾期率骤升、资金端压力山大……尤其一些资产质量较差的公司。
不过也不用过度恐慌。疫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各行各业正有序复工。2月份以来,税收总局、财政部、银保监会相继出台政策,努力推动经济反弹、释放消费潜力。
疫情总会过去,用户的需求、行业的蛋糕还摆在那里,就看谁能扛过这个寒冬。对整个行业来说,这相当于一次被动出清,疫情过后,市场份额可能会进一步向乐信等头部公司集中。
另一方面,过去我们讲乐信(NASDAQ:LX)资产质量好,信也科技等公司努力向好资产转,特殊时期更显资产的重要性。后面将真正进入资产为王的时代,资产好坏的权重继续上升。
短期的冲击已经避无可避,不过越是这种时候,越能帮助我们进一步识别好的公司。
一问为何下跌?
对于互金中概股而言,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部分借款人存在患病、治疗和隔离等情况带来的下行压力。同时,疫情打乱了经济机器运转节奏,引发连锁效应,可能进一步影响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
市场的担忧,一方面来自用户资产端,另一方面则是资金端。
目前,非持牌互金公司在监管引导下,绝大部分放款资金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主要通过与银行合作的联合贷、助贷展开业务。疫情下面临银行端风控收紧的压力,尤其一些城商行、农商行,风控能力本就较弱,现在审批政策可能更倾向保守。
我们可以看到疫情的态势正在逐步得到缓解,接下来帮助企业恢复生产,尽快恢复经济活力,将成为关乎长远的第二战场。
信贷的顺周期性注定其跟随经济变化,而互金公司具有更强的顺周期性。所以疫情对于它们的挑战,目前还难言结束。
我们可以通过2008年金融危机对美国消费金融的影响,看一看消费金融的顺周期性。
金融危机爆发,美国消费信贷连续下降。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GDP总额为14.45万亿美元,增速为-2.54%,而一般消费信贷总额为2.46万亿美元(当年9月),同比下降4.75%,其中用于信用卡消费等方面的循环性信贷同比下降8.84%,消费信贷不良率也创历史新高。
当然,这次新冠疫情不会对国内经济造成金融危机那般的影响。不过由于业务的顺周期性,短期内,互金公司的放贷量和贷款余额萎缩、逾期率上升不可避免。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公司的股价从白菜价跌到了地板价。
二问谁能扛住疫情压力?
环境骤变,回归“原点”,我们才能知道谁能扛住疫情的压力。
互金公司的商业模型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核心环节:资金、资产和风控。其中,资产是各家公司的核心差异。拉长周期看,资金和风控最终都由资产质量决定,很难形成明显差异化。
从控制风险的角度,行业内的公司大都主动收缩放贷量。当整个行业的流动性收紧,必然会给存量资产带来更大压力。过去,一些有意愿还款但暂时周转困难的用户,通常会通过“拆借”渠道来缓冲短期资金压力,现在市场突然全面收紧,还款压力上升。
由于不同公司的客群结构有所差异,大家受到的负面影响也有所不同。资产质量越差,受到的冲击必然更强烈。
换句话说,疫情是放大镜,放大短板,也能放大优势。你的资产质量、过往的风险表现、风控能力,将成为能否度过疫情寒冬的倚仗。
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资产的风险表现和拨备计提上调对利润的影响。某种程度上,过去两年的强监管已经为我们进行了一次资产风险压力测试。
强监管下,行业内大多数公司营收下滑,高增长不再,但仍有公司依靠优质的资产质量,依然保持着稳健的增长,典型的就是乐信,如果你长时间跟踪观察其风控数据的观察,不难发现,乐信的资产质量还是不错的。逾期率较同行低,主要因为它的客群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小白领,内在风险较低,收入也比较稳定。
客观来说,疫情给整个行业带来不小的考验,这种时候就看谁能继续坚守能力圈。至于拨备计提,尽管此前乐信、360金融、信也科技等公司的拨备充分,不过受疫情影响,若短期拨备计提增加,将直接影响各家公司的盈利水平。
以第一资本金融为例,金融危机爆发,其不良贷款率飙升、营收利润大幅下滑,但危机过后,2010年其利润大幅增长,一方面是因为贷款损失准备金减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消费者信贷表现的改善。2009年3月之后,其股价走出低点,至今涨幅超过700%。
比资产、比风控、比杠杆、比现金流、比精细化运营管理……现阶段就是各种“比”。而货币资金多、历史盈余厚、资产风险表现有优势的公司,无疑筹码更足。从这个角度来看,以乐信为代表的互金头部公司更能够扛住疫情压力。
没有哪一个冬天不会过去。国家正在努力推动经济反弹、释放消费潜力,2月份以来出台了许多政策。2月15日,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介绍,下一步着力做好的工作之一为:着力推动稳定居民消费和加快释放潜在需求。督促银行机构主动对接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运输物流等服务业的金融需求,开发专属的信贷产品,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扩大实物商品的消费,提升服务的可扩展性和便利性,加快释放新型消费潜力。
三问疫情长期影响几何?
往前看,刚需不会消失,消费金融行业的蛋糕也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可以看作是行业的一个关键变盘点。
总结起来,就是消费需求暂停、逾期上涨、“老赖”浑水摸鱼、催收难度加大,疫情冲击下,行业面临新一轮洗牌。客观上,这会加速市场继续出清。
一些互金公司可能因资金压力、坏账率等原因倒下,尤其过分依赖线下场景展业或是资产质量较差的公司。可以预期的是,疫情过后,消费市场迎来反弹的同时,行业集中度也会进一步提高,乐信等头部公司,将依靠其竞争优势刮走更多市场份额。
更重要的是,疫情下,谁的资产质量表现更好、风控能力更强,银行也会看在眼里。这可能会直接影响银行的合作意愿。
此前,银行就在积极拥抱金融科技,这次疫情又推了银行一把。这与2003年非典促进银行电子化进程相同。本次疫情过后,银行的金融科技进程将顺势提速,尤其城商行、中小银行。这也将加速乐信等头部公司的to b业务拓展。
长期来看,互金公司的发展趋势取决于监管政策和资源禀赋。这一次我们抛开监管不谈,资源禀赋决定未来业务规模能做多大。我们还是通过乐信来观察一二。
乐信通过电商分期切入新消费人群,利用低利率进行优质客群的覆盖,资产质量的持续优化,也使得乐信得以和更多银行等机构合作,持续为用户提供低利率产品,资产资金两端的优势使得它成为行业内增长最持续、稳健的企业。
在消费金融领域取得领先后,它围绕优质高成长年轻人群的消费需求,在原有的分期乐商城之外,推出权益类消费平台“乐卡”,把没有得到授信的用户通过消费服务盘活起来。两个核心平台连接用户和线上线下各类消费场景,提供金融科技、会员权益和通用积分三个服务,从激发消费欲望,到构筑消费场景,再到提供消费产品,再到匹配消费资金,最后完成消费闭环。
毫无疑问,新消费平台为乐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从金融服务到新消费,左手连接消费场景,右手帮助银行找资产、完成零售化转型。
而当站在另一个维度去看,会发现,乐信的战略一直比较明确,从消费金融往更广阔的消费领域深化。这也是新消费平台之于乐信更大的价值所在。
现在回过头来看,专注于消费赛道,从金融起步但不止于金融,可能是乐信最正确的决定,也是其业绩远超同行的重要原因。
也许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才能识别最好的公司。等疫情过去,经济活力恢复、消费反弹,相信大家可以看到真正意义上穿越周期的好企业。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