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BABA)$ $阿里巴巴-SW(09988)$ $腾讯控股(00700)$
电商天然不是流量,但流量天然是电商
-------------------和阿里巴巴与查理芒格同行的一年以及关于错误的选择之后究竟该怎么做的思考。
今年的年终复盘和展望因为种种事情拖到了2022年的年初,一方面确实是因为一些杂事,另一方面今年因为进了阿里巴巴这个目前还不知道是价值洼地还是价值陷阱的坑,所以无法秀收益率。但是思来想去还是要写的,都坚持两年了,不能在今年掉了链子,哪怕是在以后的岁月中翻起这篇文字用来唏嘘感叹也好,人生需要仪式感,仪式感让我们区分昨天和今天,去年和今年,在一往无前的时间长河和人生道路上留下信标,让我们回头盼望时,知道自己走了多少路,走了什么样的路,让我们抬头向前,知道自己想走怎样的路,该如何尽力走上自己想走的路。
所以虽然有拖沓,但是没犹豫,还是开始拿起键盘,动脑,码字。
复盘文的题目和中心思想在年末的时候就思考了很久,希望可以对得起自己过往的2021。
总的来看,在今年除了比特币和以太坊分别攀上了69000美元和4867美元的高峰时小小兴奋了一把之外,在股票投资上并没有什么值得欣喜的地方。这一点确实和过往的前几年股票账户动辄50%-60%的年化收益率相比黯然失色了很多,但是我也并没有干等着,还有操作,还有希望。
就在今天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最新的新闻开始报道查理芒格经过多个季度的加仓其对阿里巴巴的持仓平均成本可能在155美元左右,浮亏在20%左右,虽然我因为一些判断上的失误没有将平均成本拉到芒格的程度,但也有一些操作,从2020年底蚂蚁金服上市失败以来,开始接飞刀,浮亏已经30%多,接近40%。
回头看去年,之所以选择了阿里巴巴,是因为2020年年底持有的赛灵思和美国电塔到了预期的盈利目标之后逐渐开始减小仓位,同时开始寻找新的合理标的。当时,阿里巴巴正如日中天,蚂蚁金服即将上市的消息成为了当年最值得关注的金融事件,其估值之大和潜在的投资利润之高甚至令不少其持股员工提前预定千万富豪的地位,进而进一步推高了蚂蚁金服总部杭州的房价。因为一个企业上市的造富运动推动一个城市房价上涨,这在中国历史上不说绝后,至少是空前了。连带阿里巴巴都迎来了截止目前为止的企生巅峰,股价最高攀高到319美元的高峰。
后来的结局大家都清楚了,高楼未起房已塌。蚂蚁金服上市被紧急叫停之后,股价也一落千丈,阿里巴巴也开始了水逆的2021年。在此之前,我就开始和许多人一样关注阿里巴巴的股价,然而追高一般情况下不是我的投资思路,在其股价跌落之后我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对于腾讯和阿里巴巴这样的支柱级企业而言,想要捡到低估的时候并不容易。所以我当时毫不犹豫的开始建仓阿里巴巴。
或许是当时和我想法一样的人有不少,阿里巴巴果然不负众望,在2021年2月最高回涨到274美元,我也稍微喝了一点汤。当时以为这只是刚刚开始,这阵风过去之后,阿里巴巴将会继续一如昨日一样是中概股的定海神针和估值支柱。
然而风起于青萍之末,浪起于微澜之间。政策风险,这个词汇我很早就了解过。决定棋盘胜负的因素可能在棋盘之外这个道路,我在上小学的时候看围棋少年这个动画片就有所耳闻。但是没有实践和经历的事情,人们很难去认真考虑和思考,如同霍姆斯所说的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非逻辑一样,投资的成败很多时候也在于经验。人知道很多变量不代表可以关注所有变量,如果关注所有变量又可能瞻前顾后,难以决策。怪不得巴菲特曾经自傲于其在股票市场上的见识足够多。
正如一篇文章中所说,基于风险的收益才是衡量一个资产管理人的终极指标,毕竟捡钱谁都会,穿越风险才是本事。
政策的连续组合拳很快就将稍稍恢复的阿里巴巴的股价打压到底,从腰斩到三分之一斩。最低价位已经跌到了2017年上半年的水平。2017年中国的GDP是83.2万亿,2021年是101.5万亿。阿里巴巴在2017财年的GMV是3.77万亿,2021财年的GMV是8.119万亿。什么都在涨,唯有股价在跌。当然还有盈利数字和毛利润等数字可以对比,在此不一一罗列。仅仅从数字来看,当前形势下,阿里巴巴的股价绝对是价值低估。但是股票的定价理论中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市场对于企业未来的增长和发展的预估。而政策压力之下,很多人和机构都开始对阿里巴巴的未来信心不足。
毫无疑问,政策因素是首要因素,而在这一路下滑的一年内,互联网行业环境本身的变化也是重要的因素,阿里巴巴虽然GMV等数据依然在提高,但是其毛利率和利润的增长的增长已经似乎不太那么值得期待。并且政策因素和行业环境的恶化本身是因果关系,甚至是互相影响的。互联网行业的增长困境使企业用尽各种手段,而种种手段之下又引出政策的干涉,干涉之后进一步引发环境的恶化。互相影响之下,投资者和投资机构对于阿里巴巴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不是已经在船上,我也会仔细审视阿里巴巴的未来,而不是盲目乐观的进行抄底活动。
电商天然不是流量,但流量天然是电商
-----持有的理由和信心,新业务和新方向
不舍得忍痛割肉是一个重要因素,当然理性也在告诉我,阿里巴巴也并不是没有价值,它是价值洼地还是价值陷阱仍然尤未可知,它还有戏可唱,而不是已无可用之兵。而这个理由就是本文的标题,电商天然不是流量,但流量天然是电商。这句话化用了那句著名的“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因为两者的关系确实有相似之处。
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数十年,风云激荡之下,互联网作为人与人的联系,用户一直就是核心,而用户作为核心的关键对于企业而言已经演化出一个新词,就是流量,从百度时代的搜索流量,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以微信和微博为代表的平台流量,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私域流量。
用户和流量一直是所有互联网企业的核心脉门,一辆客车可以只有一个司机,一条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只有一个技术员,互联网产品却需要每个用户的参与来赋予其价值。即使微博上的大V拥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粉丝,但是其也需要无数作为粉丝的用户作为信息的受体存在才有价值。
那么流量的价值在哪里体现呢,企业毕竟是资本的凝结,是要赚钱的,它不是慈善家。流量的生产主料是用户,这个需要企业去自己争取,而配料,服务器和网络带宽都是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就算不赚钱,总不能天天倒贴钱吧。
如同万川东入海一样,所有的流量的价值都是流量的变现,而变现的渠道,中国互联网发展几十年,表面上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广告,一条路是电商。但究其本质而言只有一条路-----电商,因为广告还是为了卖东西,商业的本质就是买卖,商品在交换过程中产生了价值。流量的根本归宿就在于赚钱,赚钱的路子只有一条就是卖东西,无论卖的是产品还是服务或者其他什么。
没有转化的流量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包袱,很多在商言商的平台而言,谈钱天经地义,因为本来就是奔着钱来的。而对于B站和知乎这样的企业而言,巨大的流量之下,如何转化成营收一直是一个问题,它们的流量之河就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归宿终点,如果是靠爱发电,纯粹情怀,那么服务器和带宽的巨额成本怎么算。如果一味闭眼在流量套现的道路上狂奔又被喷吃相难看,忘记初心和使命。
陈睿曾经说过“商业变现不能和社区相违背。“如果二者相悖的话,这家公司就会精神分裂,你心里面知道你要侧重用户,但是你的收入又来自于损害用户利益,商业变现不能和社区相违背。“如果二者相悖的话,这家公司就会精神分裂,你心里面知道你要侧重用户,但是你的收入又来自于损害用户利益。”
陈睿自己对这个道理比谁都懂,但他不仅仅是陈睿,他还是哔哩哔哩公司的董事长和CEO,所以B站的转型之路合情合理,合乎客观规律。
每一个拥有流量池的平台和企业都试图为自家的流量之河塑造一个汇入的终点之海。为此快手和抖音开启了自己的小店,腾讯一方面投资了京东一方面发力小程序的站内购物,就连B站这样的企业也传言推出自己的电商业务。
但是很明显,它们毕竟不是电商起家的,它们的人工海洋远远没有阿里巴巴做的好,在中国除了京东以2.6万亿的GMV有分庭抗礼的力量之外,其它电商平台目前为止还都是others。阿里巴巴仍然是中国最好的电商企业,并且在可见的未来内仍然有着最强的优势。这片流量的归宿之洋,阿里巴巴仍然做的最好。只要阿里巴巴继续保持这种优势,那这就是企业价值最大护城河,我想这也是芒格数次加仓阿里巴巴的根本理由之一。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在海外电商开拓方面是中国最为成功的开拓者,这和国际国内双循环和一带一路上也起着重要作用,阿里巴巴对政策而言仍然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其速卖通业务的GMV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作为中国最成功的国际电商业务,还是有值得期待的价值。而国内领先的阿里云也是值得期待的业务,当然这些多元化业务都是值得期待,但是目前不是中流砥柱的事物。我说这些是说明阿里巴巴还是有值得期待的价值。
电商天然不是流量,电商作为卖东西的商家,其本身无法产生流量,即使淘宝的直播业务,其也是直播产生流量,而不是电商产生。电商间用户的交流最多也就是商品的评论区,这是其天然的局限,但是所有的流量终将汇入电商这篇大海,只要营造好这片海洋,所有的流量自然会汇入海洋。
目前在政策要求下,各大平台互联互通的情况下,阿里巴巴只要继续做好这个中国最大电商海洋,只会有更多的流量河流汇入。阿里巴巴,还有明天。
2022年1月6日的凌晨,我是利益相关者,我还在为阿里巴巴唱多。
写在最后---关于错误的选择之后究竟该怎么做的思考
如果早点知道阿里被打击的程度有如此之剧烈,我可能也不会作出那样的选择。很多人都说,选择在很多时候比努力更重要,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作出正确的决策,如何判断这个决策在长远上来说是正确的。毕竟还有短期洋洋得意,长期发现是问题的可能性。
塞翁失马的故事,那个时代都有上演。
其实并没有什么很好的方法能保证永远作出正确的决策,诸葛亮也会派马谡守街亭,教员也有秋收起义的失败,没有人能永远正确,关键在于错误的选择之后该怎么做,如何补救,如何采取后续的行动。是时候好好思考和实践这个问题了,这就是2021年给我最大的经验。
2022年1月6日的凌晨,我是利益相关者,我还在为阿里巴巴唱多。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