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复盘+今早不能再让朋友们意犹未尽!

CS Trading Room
03-20

港股复盘:朋友们早晨,港股复盘改为早上发文了哈,因为晚上消息汇总复盘,在开市前给大家更新,方便大家阅读和交易。

昨日(3月19日)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0.12%,报24771.14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05%,国企指数跌0.15%。港股通方面,昨日港股通(南向)净流入117.85亿港元。

盘面上,科网板块股涨跌不一, $百度集团-SW (09888.HK)$跌3.97%, $阿里巴巴-W (09988.HK)$跌1.60%, $商汤-W (00020.HK)$涨1.16%, $京东集团-SW (09618.HK)$跌0.96%, $小米集团-W (01810.HK)$涨0.95%, $快手-W (01024.HK)$跌0.90%, $美团-W (03690.HK)$跌0.79%, $腾讯控股 (00700.HK)$跌0.18%, $哔哩哔哩-W (09626.HK)$跌2.15%。

港股复盘+今早不能再让牛牛圈朋友们意犹未尽!

内房股普遍下跌, $融创中国 (01918.HK)$跌超5%, $新城发展 (01030.HK)$跌超4%, $金辉控股 (09993.HK)$ $富力地产 (02777.HK)$ $雅居乐集团 (03383.HK)$ $雅居乐集团 (03383.HK)$ $远洋集团 (03377.HK)$ $融信中国 (03301.HK)$ $中国金茂 (00817.HK)$跌超3%, $越秀地产 (00123.HK)$跌超2%, $碧桂园 (02007.HK)$ $中国海外发展 (00688.HK)$ $建发国际集团 (01908.HK)$跌超1%,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 (00081.HK)$跌0.96%, $美的置业 (03990.HK)$跌0.91%, $龙湖集团 (00960.HK)$跌0.54%。

消息面上,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全国70城房价数据显示,2025年2月,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为18个,较上月减少6城;下跌城市有45个,下跌城市个数占比约64%。二手房价格方面,仅有3城房价环比上涨,较上月减少4城;下跌城市有65个。

港股复盘+今早不能再让牛牛圈朋友们意犹未尽!

黄金股继续活跃, $招金矿业 (01818.HK)$涨超3%, $山东黄金 (01787.HK)$ $紫金矿业 (02899.HK)$涨超1%, $复兴亚洲 (00274.HK)$ $潼关黄金 (00340.HK)$不涨不跌, $中国黄金国际 (02099.HK)$跌0.55%, $灵宝黄金(一千) (03330.HK)$跌0.95%。

消息面上,3月18日,国内沪金期货主力合约突破700元/克,COMEX黄金期货、伦敦金现价格分别突破3040美元/盎司、3030美元/盎司的关口,再创历史新高。3月19日,伦敦金高点报3044.74美元/盎司,截至发稿报3032.97美元。

港股复盘+今早不能再让牛牛圈朋友们意犹未尽!

前两月太阳能发电增速放缓, $顺风清洁能源 (01165.HK)$跌超5%, $福耀玻璃 (03606.HK)$跌超4%, $彩虹新能源 (00438.HK)$跌超2%, $信义光能 (00968.HK)$ $卡姆丹克太阳能 (00712.HK)$跌超1%, $协鑫科技 (03800.HK)$跌0.89%, $福莱特玻璃 (06865.HK)$跌0.64%, $信义玻璃 (00868.HK)$跌0.6%, $山高新能源 (01250.HK)$跌0.57%, $凯盛新能 (01108.HK)$跌0.26%。

消息面上,据国家统计局,规上工业电力生产略有下降。1—2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1492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日均发电25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4%。分品种看,1—2月份,规上工业风电增速加快,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增速放缓,火电降幅扩大。

港股复盘+今早不能再让牛牛圈朋友们意犹未尽!

体育用品股走弱, $安踏体育 (02020.HK)$跌3.93%, $裕元集团 (00551.HK)$跌3.16%, $特步国际 (01368.HK)$跌2.46%, $李宁 (02331.HK)$跌1.25%, $361度 (01361.HK)$跌1.02%, $本间高尔夫 (06858.HK)$跌0.30%, $滔搏 (06110.HK)$跌0.26%。

消息面上,从以上来看,特步国际领跌。汇丰研究的报告指,特步去年盈利符合预期,但其核心特步品牌的收入增长仅3.2%,低于零售销售增长显示的高单位数增长水平。该行指出管理层料今年零售环境会改善,不过目前指引暂时维持在较低水平。该行维持对特步的持有评级,将目标价由6港元微降至5.9港元。

港股复盘+今早不能再让牛牛圈朋友们意犹未尽!

$恒生指数 (800000.HK)$恒指昨日走势依旧非常强势,并没有回踩周二裂口高开的缺口,直接震荡走强。

昨天的这图依然有效,看日线图的话,就是关注回踩周二裂口高开缺口后,继续上涨。

建议朋友们交易上,耐心持股为主,如果谨慎的朋友即可考虑适当减仓1-3层,回踩的时候继续买上。

写复盘准备些文章内容,我盯着几个主要指数的K线看了很久,趋势是好的,层次是有的,唯一缺陷就是不给力。急不来,也没办法,忍着等着。

小米发布业绩,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经调整净利83亿元,同比增长69.4%。双双超出预期。

第四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收入163亿元,经调整净亏损7亿元。刚进入电动汽车市场,卖得这么火,亏得这么少,也是超出预期。小鹏和蔚来,虽然现在也卖得火,但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在贴大钱赚吆喝。

比如 $小鹏汽车-W (09868.HK)$业绩,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161亿元,和小米电动汽车板块收入差不多,但净亏损14亿元,是小米这边的一倍。

对于今年电动汽车交付的数量,小米给出的指引要到35万台,比原来计划的30万台又加了5万台。

$中国联通 (00762.HK)$发布业绩,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90亿元,扣非净利润67亿元。归母的意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的意思,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扣除一次性收入或支出)。

也就是说,联通不少利润,并非主营业务正常赚到的,在几大电信运营商里面算是弟弟。业绩中提到,今年算力投资将同比增长28%。

$美的集团 (00300.HK)$人形机器人曝光,前天港股股价大涨10%,同时又带动和刺激了前天机器人板块掀起涨停潮。最近半年行情,机器人表现很强和领先,但从商业落地来看,感觉要慢于人工智能AI。

写牛牛圈文章写到这会儿我在想,如果牛市,到底应该怎么做最简单有效?好像就是「保持重仓+均衡配置」。

那么,如果是熊市呢?从交易层面来说,好像可以空仓或者做空,不过从投资层面来说,同样可以「保持重仓+均衡配置」--虽然短期有可能还会跌,但总体估值便宜性价比高,长远看拿着筹码不吃亏。

所以归纳起来,除了牛市人声鼎沸的大顶部,这时候公司估值已经很高,需要通过讲故事来解释,其余大部分时候,持仓都属于不坏的选择。

更进一步说,做投资的终极追求,是找到那种不需要卖出的公司:它的股价可能会有较大波动,但盈利长期增长,「归母」和「扣非」净利润越来越多。换句话说:你的公司在越来越好,所以不需要卖出。

我知道,很多朋友现在还不认同这句话。但是,当某天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说明从交易者向投资者又迈进了一步,离通过股市赚钱又更进了一步。

----------------

前两天文章,有朋友说意犹未尽,特别喜欢这种直白的表达,让我直观了解到朋友们的想法。半夜我自己通读了几遍,好像是有点「不过瘾」。

今早就弥补遗憾,基于特斯拉和理想的延伸,聊聊最火热的人形机器人赛道。

继上次聊完后,板块涨得根本停不下来。但我渐渐发现有个问题,就是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为什么涨,甚至都不知道供应商背后是哪家机器人厂商。

人声鼎沸时要顺势研究,这篇文章就来列举几家国内外「最强」人形机器人。

第一家要聊的肯定是 $特斯拉 (TSLA.US)$,最熟悉的美国公司。

前面聊自动驾驶有他,今早机器人依然有他,毕竟马斯克本人就被称为「硅谷钢铁侠」,足以证明在科技领域的成就和追求创新的精神。

特斯拉机器人叫Optimus,中文名叫擎天柱,身高1.8米,体重57kg,主攻方向是通用机器人(就是所有场景都能用)。

从2022年第一次亮相时满身电线,步履蹒跚,到后来在工厂搬运、给植物浇水、移动金属棒,再到现场做饮料,以及2024年底最新官方视频是安装了新一代灵巧手,能直接接住空中飞球。

可以说,擎天柱是全球网友们看着「长大」的。

而擎天柱之所以备受关注,最主要原因是有落地场景。

特斯拉机器人能直接用在特斯拉汽车工厂,很可能就是第一家实现量产,并且售价落在2万美元能够接受。马斯克预期是,2025年生产数千台、2026年5-10万台并且对外销售、2027年50-100万台。

当然更远期愿景,老马说未来每个人至少能有一台机器人,全球将有200亿台类似于擎天柱这样的人形机器人。这个饼画得实在太大,反正我是有点吃不下哈。

第二家是Figure $FIGURE ACQUISITION CORP I C/WTS 31/03/2028 (TO PUR COM) (FACA.WS.US)$,同样是美国企业,专注于研发和生产AI人形机器人。

Figure同样做通用机器人,发展神速:

2022年5月创立,2023年10月就发布第一代机器人,名字就叫Figure01,时隔3个月就宣布和宝马汽车合作,在宝马工厂里做测试,到2024年8月发布Figure02(没错就是第二代)。

当然Figure最牛的操作,就是在今年2月份宣布终止与OpenAI合作,要自主研发机器人模型。而且人家是真的做出来了,重磅发布端到端VLA模型Helix,实现VLA模型在人形机器人上的首创应用。

注:VLA模型叫视觉语言模型,简单理解就是能同时看图像和读文字,然后把两种信息放在一起进行处理。

还记得昨天提到理想汽车的「快慢双系统」吗?Figure就是机器人界的双系统代表,慢系统用于慢思考场景,快系统用于即时反应,就和人类一样,有些事情是要想想的,而有些事情就是下意识动作。

Figure最新视频是两台搭载Helix模型的Figure02在协作着做家务,桌上的东西她们之前都没见过,但能做到识别、抓取、传递和放置。最有趣的是,传递物品时两台机器人还相互看了一眼,当时我就感叹:这也太拟人化了。

根据创始人Brett Adcock发文,Figure产品线今年将大批量生产,同时机器人将出现在这条生产线上,帮助制造更多的机器人。让机器人自己造自己,不愧是被誉为下一个马斯克的男人。

第三家是1X,来自于挪威的机器人企业。

这家应该不陌生,因为之前聊机器人时候提到过,特斯拉和Figure都是用在工厂里,而1X是定位家庭服务机器人。

公司主要历程是:2022年和OpenAI合作,2023年获得OpenAI投资,2024年8月推出第一代机器人,叫做NEO Beta,在今年2月份发布最新款NEO Gamma。

既然是用在家庭场景,很多技术路径就会不同,NEO Gamma原来有个特点是很轻,大概只有30-40kg,后来我发现有个更大特点是很软:

内部驱动用腱绳,有点像肌肉组织,动起来很安静;外观设计用全针织工艺的尼龙材料,看起来就更能「亲人」,家里出现金属机器人总归怪怪的。

在最新官方视频里,NEO Gamma已经能帮着做家务,穿着针织外套,确实看起来没那么突兀。目前售价大概是5万美元,管理层说未来预期是降到2万美元(和特斯拉擎天柱一样)。

量产节奏是:2024年底到2025年一季度,50-100台先进入欧美家庭试用;2025年底初步量产1000台;到27年希望大规模生产10万台,再到28年100万台。

坦白说,这个目标规划挺激进,但我有个经验就是千万别小看家用硬件,毕竟全球这么多家庭,只要能满足一小部分人的需求,就很可观。

第四家是宇树,终于到国内企业了,而且是「当红明星」。

宇树成立于2016年,刚成立时是做四足机器人,也就是机器狗,直到2023年8月正式宣布进军通用机器人领域,当年就发布了旗下首款产品叫Unitree H1,2024年5月再发布一款叫Unitree G1,基本就能实现人形机器人量产,售价9.9万元(年初在京东上线过,后来秒下架)。

在春晚扭秧歌的是H1,最大特点是没「手」,但其实定位是高端人形机器人,有最快移动速度、最大单关节扭矩(提重物)以及360度全景深度感知,整个机器人有50-70kg重,适合比较大型场景。

在视频号里经常出现的是G1,配备了灵巧手,身高1.27米,体重35kg,特点就是灵活,而且能支持模仿和强化学习能力。原先是看到G1跑跑步、跳跳舞、走走坡度,但前两天直接上演了功夫机器人,连续武打动作且保持平衡,惊艳。

能够流畅完成动作的背后,宇树说是因为算法实现了继续升级,基本上能实现任意动作任意学,模仿学习和训练模型做出来就能搞定。

至于量产节奏,就很难说了,毕竟不可能经常有上台表演的机会,也不太需要在街头展示功夫,2025年几千台是没有问题,但大部分都是用于科研研究和展示功能,落地到工厂还没有规模化的苗头。

第五家是优必选,国内老牌机器人企业。

优必选做人形机器人是有些年头了:

2016年推出有两条腿的小型机器人Walker原型机,身高1.2米,体重20kg,2018和2019年分别推出Walker第一代和第二代,2024年10月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S1完成比亚迪车厂实训,下一代Walker S2预计在2025年第二季度推出。

从最早1.2米「小个子」到进入比亚迪车间「大胖子」,WalkerS1身高1.72米,体重高达76kg,优势就是力气也够大,能够和无人物流车、无人叉车、工业移动机器人等一起配合着干活。

除了比亚迪,优必选在今年1月份还宣布了和富士康签订框架协议。这样一来,优必选就和比亚迪、奥迪一汽、一汽大众、红旗、极氪、顺丰、富士康等多家企业都建立了合作。当然有个问题是价格不低,每台机器人要50万人民币。

量产节奏方面,2024年是能交付30-50台,预计2025年全年交付500-1000台。

第六家是智元,国内新兴机器人企业的优秀代表。

智元成立于2023年2月,仅仅过了半年就发布第一代机器人远征A1,引起广泛关注,2024年和均普智能和科大讯飞合作,同年8月发布远征和灵犀两个系列共计5款人形机器人产品,有双足也有轮式,进展神速。

智元最传奇的是创始人彭志辉,网名稚晖君,被称为「华为天才少年」,曾在华为从事AI芯片和算法研究,现任公司首席架构师,专门负责人形机器人的大脑研发。

有点像梁文锋DeepSeek开源模型,彭志辉同样开源了旗下自主研发的大型仿真框架,能帮助机器人开发者优化机器人的算法和控制策略,也可以用于机器人操作技能的教学和培训,异曲同工。

量产进度方面,2024年12月进入爬坡状态,2025年1月正式量产第1000台人形机器人,2025年预计产能能达到数千台。要注意的是,目前已经生产的1000台机器人中,两百多套是自用,七百多套对外销售,其中双足机器人占到一半。

到这里就介绍得差不多了,海外3家+国内3家,基本能代表各个领域和场景的人形机器人进展。

当然,做人形机器人的厂商还有很多很多,比波士顿动力、Agility、三星、傅利叶、达闼、众擎、华为、字节、小米、比亚迪、小鹏等等,就不再逐个列举。

虽然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特征,但很明显能感觉到,今年人形机器人产业有两大关键词,就是规模化量产和软体大模型。

量产就意味着产业链真正进入成熟,而谁能优先量产1万台机器人可能就是重要指标;机器人是AI落地最佳场景,因此大模型对算法优化尤为关键,谁更智能就有可能率先通用。

聊了这么多,最后落地到投资层面,今早不能再让牛牛圈朋友们意犹未尽。

有趣的是,文章聊到这些人形机器人,每家都有自己的产业链和概念股,这里稍微列举一些(肯定不齐全,还请见谅):

特斯拉链:拓普、三花、鸣志、北特、绿的、五洲等;

Figure链:银轮、绿的、兆威、领益、震裕、国茂等;

1X链:中坚、智尚、云中马、同益中、联泓等;

宇树链:长盛、嵘泰、中大、丰立、奥比、道通等;

优必选链:天奇、中大、德昌、绿的、祥鑫、万集等;

智元链:均普、科大、领益、富临、恒工、软通等。

有些朋友喜欢找每家都有的「重叠环节」,有些朋友喜欢找独家供应商去博弹性,都没问题。不过要注意,机器人概念已经涨了很多,连指数开年来都已经上涨30%,很多龙头股更是翻倍增长,处于情绪高涨期。

我一向建议普通投资者直接买ETF,省心省力,更何况涨起来后,如果还想参与就更要选择ETF,波动会小得多,以及ETF天然就是分散投资。

看了下近期机器人相关ETF的持仓和表现,有个机器人ETF易方达(代码159530)还不错。

前两大持仓就占据了20%仓位,而且汇川技术和科大讯飞都算是偏稳健的白马龙头(科大讯飞这轮就没怎么涨)。如果近期板块有所回调,可能值得关注。

机器人产业趋势非常明显,文章中6家机器人厂商个个都是如火如荼,还有其他更多主机厂都处于起步阶段,到底谁能走到最后,只能静观其变。

但随着机器人产业发展,相信国内肯定会出现一批核心供应商,这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按照「锦上添花」逻辑,很希望能够陪伴到其中一些厂商共同成长。

-------------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后续我还会继续给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希望朋友们多多支持哈!

如果喜欢今天的内容,欢迎给我点个关注,顺便给文章点个赞,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小米将上演V型反转?现在大家是走是留?
小米周一暴跌20%后,截止周三盘中,连续近两日大涨。现在大家是走是留?你看好小米接下来的表现吗?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点击查看全文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