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我这周周记的朋友,可能关注到了我又卖出小米了。
看过我投资案例分析之小米系列1和2的朋友,知道我在上市的时候就买入了,但上一轮买入,到最后卖出,没有赚到什么钱。如果找个客观理由的话,就是要买房筹钱。主观理由,觉得小米会持续低估,我会攒钱再慢慢买回来,没想到后面会一路高估。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人的。2020年的那次上涨,是留给2018年,2019年就买入的人,并坚信小米会估值修复的,长期看好小米的人。而不是留给2020年看到小米开始上涨,而开始买入的人。
在我2020年开启真正的价值投资后,我对小米又进行了一轮新的投资,这次赚到钱了,但赚了1倍,看着不错,但收益率高了,但失了规模,最终赚到的钱其实并不多。
这篇文章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复盘投资的过程,第二部分分析一下当前小米的估值,到底贵不贵?
买入过程
2021年3月5日,买入800股,价格23.85港币;
2021年3月10日,买入1000股,价格21.95港币;
2022年3月7日,买入200股,价格13.24港币;
2022年3月7日,买入800股,价格13.38港币;
2022年3月14日,买入400股,价格12.4港币;
卖出过程
2023年5月16日,卖出200股,价格11.2港币;
2024年7月10日,卖出800股,价格16.26港币;
2024年11月11日,卖出1200股,价格28.9港币;
2024年12月27日,卖出1200股,价格34.8港币;
回顾当时买入卖出的实际想法。为什么会买入,买入是因为小米是好公司,还是因为雷军儿买入,还是因为价格相对低买入,还是因为价格真的低于价值买入。为什么会卖出,卖出是因为看到其他更好的机会(实际是更好的机会吗?),还是是因为价格涨了点卖出,还是因为价格真的高于价值卖出,还是因为看错了卖出。
第一次买入,2021年3月5日,买入800股,价格23.85港币;
没有记录买入理由,现在回想,当时正好有钱,小米前期高点35,现在下跌到23.85港币,觉得很便宜了,就买入。回看后来给小米的估值17-31港币,用DCF进行的估值,低于17买入。但是23.85就买入了,显然此笔买入有点高估买入了。
第二次买入,2021年3月10日,买入1000股,价格21.95港币;
买入理由: 1 手机行业国内前三,世界前五 2 雷军及其管理层优秀 3 二次创业 2 手机+Iot+互联网,商业模式好 4 价格虽然比14高,但已从最高点35下跌了很多,已具有安全边际。
第三次买入,2022年3月7日,买入200股,价格13.24港币;2022年3月7日,买入800股,价格13.38港币;
买入理由: 1 小米跌了1年了,估值已经到11倍,比2019年8元时还便宜 2 小米基本面没有问题,相比2019年,营收和利润都是增长的 3 想弥补2020年14元卖出小米的后悔 4 制定了没跌1元,加仓1000股,不愿加仓太多,是因为机会成本相对于苹果的商业模式,小米还是差很多,所以不愿投入太多在小米上,希望有机会多配置苹果这样优秀的公司
第四次买入,2022年3月14日,买入400股,价格12.4港币;
买入理由:同上
第一次卖出,2023年5月16日,卖出200股,价格11.2港币;
按第三次买入时计划,我应该在此时继续加仓的,但我做出了卖出的决策。
卖出理由: 1 此部分的小米,处于盈利状态,对目前的互联网公司不太看好,尤其是小米造车烧钱,本业手机出现衰退迹象 2 换入估值低的高端白酒行业,从集中持股角度
第二次卖出,2024年7月10日,卖出800股,价格16.26港币;
卖出理由: 1 小米从9元涨到16,已经不算低估了,而且小米不分红,换到分红率为2.7%,且只有9倍PE的珍酒李渡 2 小米目前高端化,市场占有率,汽车表现都还不错,但从商业模式来说仍然不是很好,从毛利率净利率,珍酒李渡也要好于小米,而且卖出的这部分,买入价22港币,属于高估买入,所以卖掉一部分,账号内持仓也集中一些 3 珍酒李渡,虽然跌到了历史最低价,从买入角度合适,但未来是否这是一笔成功的投资、换仓,让时间来证明吧
第三次卖出,2024年11月11日,卖出1200股,价格28.9港币;
卖出理由: 1 短期觉得高估,市盈率达到34倍,虽然没有达到卖点38,但是已经从8月份15涨到了28,三个月翻了一倍 2 害怕做过山车,到手的鸭子飞了,先卖出1/4仓位,心里会舒服些 3 现在高估,当然也是有理由的,小米汽车量产,销量都在创新高,小米汽车做成了,三年把车造出来了, 且卖的很好,还推出了小米su7 utral,81万,所以小米估值的提升,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新业务小米汽车。 小米手机,小米生态链也都卖的很好,小米国际化不错,小米手机销量到前三了,同时苹果销量在下滑。 小米双十一全渠道销售额达319亿,又创了新高。小米15新品发布,也在大卖。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4 卖出计划,如果小米突破30,会再卖掉1/4,突破33,再卖掉1/4,突破38,清仓。 5 卖出后,我会在低谷时,在买回小米,我对小米的看法,有所改变,以前觉得不如苹果,现在小米是苹果+特斯拉,想象空间打开了。 6 小米股价,还会回到16以下吗?还会有10元以下的买入机会吗?什么价位买回来呢? 根据三年后利润,计算合理估值,打折后的买点,这个是买入的锚点,当然高位卖出了,买点可以放宽一些。
第四次卖出,卖出1200股,价格34.8港币;
卖出理由: 1 高估卖出。 小米1年内的卖点是38,上次卖出是28,卖出了1/4尺寸,当时觉得已经很高了,没想道在港股相对低迷的情况下,小米还会闯出新高,周五当天上涨了6%,接近买点,决定再次减仓。 小米最近上涨是多重利好推动,是估值的提升,业绩有所提升,但净利润提升并不多。 小米汽车的成功上市和大卖,是最大的催化剂。 2 高估卖出后的思考 从卖出角度,我觉得没有错,这次是分批卖出,小米短时间内确实高估了。也大概毛估了一下,小米的三年营收情况,结论是大概8000-9000亿,考虑了未来小米汽车的大卖。 现在对小米有一个感官上的反转,以前觉得小米商业模式不行,跟苹果差很多,雷军跟乔布斯也差很多,小米不赚钱,但现在小米高端化,国际化,大家电,小米汽车的成功,觉得小米有很强了,在创新和落地方面,跟苹果比也不差啥了。小米估值也到了40倍。后悔在低点没有大量买入,后悔在低点没有把阿里巴巴、快手、甚至珍酒李渡,换成小米。投资决定往后看,很容易做,但回到当时,确不容易做。 小米卖出后,什么情况,什么价位再买回来呢?如果小米一路上涨,业绩也持续向好,再翻一倍,像Meta、Tesla一样,我可能就下车上不来了。
第一部分大概写完了,后面再总体复盘一下小米这轮投资过程做的好的地方,和做到不好的地方。还有就是小米当前的估值怎么样,是否真的高估。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