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内卷的行业,非汽车莫属。随着2024年的尾声渐近,汽车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年以来,海外车企Stellantis集团、大众等利润大幅下滑,均采取了裁员等激进措施以应对压力。国内车企同样如此,广汽、一汽、长安等传统车企上半年业绩有不同幅度下滑,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汽大通也爆出大规模裁员。
利润下滑,市场分化加速,使得传统燃油车企正经历转型的难关。新能源汽车行业也迎来了关键节点。特斯拉年初的价格调整策略拉开了价格战的序幕,随后众多品牌加入战局,国内新能源车型的降价幅度普遍较大,部分车型降价超过10%,吉利几何A等纯电车型降幅接近40%。但大幅度降价并未能挽回销量,反而让车企更卷了。
年末车圈更是大事频发,比亚迪的供应商降价引发纷争,哪吒裁员、高管离职,极越“原地解散”风波。国内的新能源车企,正处于周期性的洗牌中,淘汰赛开始加速。
虽然汽车行业协会发出了停止内卷的倡议,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等行业大佬对行业的内卷表示担忧,但并未缓解这一趋势,毕竟价格战之下,技术路径趋同、营销门槛提高、智能化投入加大都是挑战,如今种种只是新能源汽车淘汰赛的开始。
不过,对国内车企来说,挑战固然存在,但趋势仍然向好,今年以来,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基本在50%上下,可以看出国内的新能源车已经开始成为主力军。相比之下,海外车企奔驰、宝马、福特、通用等欧美厂商的重点仍在传统燃油车上。毕竟海外车企的新能源转型存在更多卡点,包括智能化不足,欧美充电桩数量有限、动力电池供应链短板、消费者接受度等种种困难,想要短期追赶国内的自主品牌并非易事。
事实上,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虽然面临关税问题、本土化问题、供应链问题和用工问题等现实挑战。但抛开个体,中国新能源整体的能力在全球市场仍在向好。相信中国车企在优胜劣汰的洗牌后,也能超越海外车企,改写全球汽车市场格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