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件真事:
今年,我发愿要搞明白宏观经济。
于是,我看了大量的书:
《激荡三十年》《激荡十年》《置身事内》《以利为利》《邓小平时代》《亚洲大趋势》《解读中国经济》……
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在今年的三中全会理解颁布的政策。
但很遗憾,我从书中并没有发现答案。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写《解读中国经济》的林毅夫,都做到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了,但现在再看他书中的很多预测,不少是错的。
也许正如林毅夫所说,经济学是一门解释学科。
想要预测,无异于缘木求鱼。
而此时,发生了另外一件事:
因为在youtube上的相关敏感话题有言论,我被叫去喝茶。
简单的问询后,电脑、手机都被拿走勘验。
当然,我现在还能写文章,说明后来结果是好的。
只是,在问询过程中,无意听到他们说了一嘴:
大会之后专门有这么一波安全的排查。
于是,我知道了,胜过所有我读过的书——
如果你只有一份钱,可以投向经济,也可以投向安全。
这代表着不同的选择和不同的原则。
我认为这比我读过的所有经济学的书都管用。
因为自那之后,我再也不读宏观经济的书了。
没用。
许多年前,我笃信《信号与噪声》中对天气预报预测的一段独白:
即便预测不准,但仍坚持预测,最终也许随着时间过去,会有好的结果。
而今,我对巴菲特的“能力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如果真的有一个可以预测宏观大势的模型,知道的人一定把ta藏得严严实实的,只公布结果,不分享过程。
更别说什么付费卖课,交XX钱上私董会之类的。
因为模型有这样的特征:
说出来,慢慢就会被融合到宏观大势之中,失去效果。
同理的事情,可参考林奇的PEG。
而今,当然没有屡次都能预测正确的人;
但,出来借着这事儿卖课的遍地都是,他们非傻即坏。
我之前抱怨过的王煜全绝对在此之列。
而我想说的是,与其去做缘木求鱼的事情,不如——
坚守自己能懂的范畴。
如果非要比喻,类似于程咬金的三板斧,萧峰的降龙十八掌,或者老唐的太祖长拳。
我们不是段誉,不是虚竹,哪怕郭靖,恐怕也算不上。
小小的少林和尚,终其一生打好一套拳法,并练到炉火纯青,这,是大部分人的宿命。
所以,奉劝所有准备进入股市的人——
如果你懂,现在进入,当然还不算晚;
但如果你不懂,极有可能某天牌桌上仅剩的最后一个傻子,就是你。
往期精彩回顾
PAST HIGHLIGHTS
《从零开始价值投资,如何获得长期稳定高收益?》
《放弃收益200%的AMD,豪赌一场蔚来的未来!》
《清仓收益400%的蔚来,买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