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经济放缓、股市大幅波动,高净值人群的财富面临着缩水的风险。在不确定性的时代,艺术品正在替代黄金、房地产等传统资产类别,成为高净值人群投资的首选。
据《2023莱坊财富报告》显示,艺术品是2022年表现最好的投资,平均价格上涨29%,轻松跑赢通胀,表现优于大多数主流投资类别,甚至股票、黄金。
不仅仅是2022年,如果将时间维度拉长到百年,艺术品投资依然是世界上收益最佳的投资项目。从1920年到现在,全球股市年平均回报率为13.4%,房地产年平均回报率6.5%,而艺术品年平均回报率达到了14.4%。
当前,中国人参与艺术品投资的热情高涨,以银行、信托、基金为代表的金融资本也开始纷纷介入艺术领域,各种艺术品理财、金融产品如雨后春笋般萌发,中国艺术品正加速进入金融化时代。
随着各大银行开始试点艺术品抵押贷款,艺术品正成为金融资产。大量投资者纷纷入场,将艺术品当作对冲通货膨胀的避险资产。根据纽约大学的数据,1875年到2000年间,世界发生了27次经济衰退,平均每次经济衰退,艺术品价格仅下降0.7%。
在众多的艺术品投资中,中国书画的地位极为突出,尤其中国书画名家的作品,当之无愧地成为艺术品投资市场的主力军,占据着80%以上的市场份额。近年来,随着艺术品投资日渐火热,书画市场的门槛日渐提高。对于投资新人来说,成熟画家的作品起拍价动辄数千万,门槛非常高,而且很难再现百倍、千倍的投资神话。
寻找并投资既有名气、又有实力,同时具有潜力的画家的画作,成为投资新人的首选,也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选择。
艺术品: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必备
对高净值人群来说,艺术品收藏是一种既有情绪价值,又具有投资价值的资产管理方式。收藏家往往青睐那些符合自己审美、产生情感共鸣的艺术品,能满足超越物质之外的精神需求。
由于艺术品具有稀缺性、独特性等特点,艺术收藏的价值很少缩水,是穿越经济周期、抵御经济萧条、跨越世代的保值投资项目。正因为兼顾了投资价值、情绪价值,艺术品已成全球富豪青睐的资产配置选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隽曾指出,“国内外私人银行和信托机构通常会给超高净值资产客户,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艺术品,丰富客户整个的资产配置种类,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客户财富的保值和增值。”据统计,2023年,有接近六成的富豪正在寻求艺术品的投资。
洛克菲勒家族收藏了17万件珠宝及艺术品,价值高达千亿,首场44幅作品拍卖就成交了41.3亿元,令人咋舌。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去世后,其珍藏的艺术品进行慈善拍卖,总成交额高达15亿美元。
香港富豪刘銮雄在艺术品方面的投资已超过200亿港元,他坦言,“30年前,一两百万元买入一件瓷器,现在要四五千万一件,买写字楼也涨不了这么多!”。万达集团创始人王健林在艺术品投资上慧眼独具,他曾多次宣称:“我的收藏增值了1000倍,艺术收藏是我最成功的投资”。
据《2023胡润财富报告》,截止2023年1月1日,中国拥有千万人民币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208万户,其中大多数是企业家。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活跃在艺术品收藏市场的70%都是企业家,并占据整个艺术消费市场60%的购买力。
对于这些企业家来说,投资艺术品不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更是将它们当作财富保值增值的手段。瑞银《2023年全球艺术收藏调查报告》显示,近半数收藏家有过艺术品投资买卖的经历。显然,一些企业家因为高额回报卖出了自己的藏品,而另一些企业家则为那些顶级艺术品支付了高昂的溢价。这一买一卖,无形中推高了艺术品的价格。
中华艺术品价格持续上涨,潜力巨大
根据《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报告》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跃升至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地位。2023年,美国艺术品销售额为270亿美元,同比下降10%;而中国艺术品销售达到122亿美元,同比增长9%。二者呈现出明显的此消彼长态势。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买卖交易市场,更是一个文化、艺术、历史、经济等多重领域的交汇点。“MM中华艺术品指数”发布人、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梅建平认为,“每一个大国崛起都会产生相应的世界级艺术家,当藏家、投资者普遍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中国艺术品就迎来了历史性的机会——价值的重估。”
大国崛起的背后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反映到市场上,便是中华艺术作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据统计,自2001年至2023年末,MM中华艺术品指数年复合增长率为10.3%,跑赢了印象派价格指数2.1%和以欧美艺术家为主的ARTDAI当代艺术品价格指数6.4%。从数据上看,中华艺术品比欧美艺术品更具投资价值。
以赵无极的画作为例,2001年至2023年,赵无极画作的价格复合增长率为11.9%。而最近三年里,赵无极在三大拍卖行里共有1087幅作品成交,成交总量达15.8亿美元,堪称惊人。在佳士得香港2022春拍中,赵无极作于1964年的岭峰之作《29.09.64.》,最终以2.4亿港元落槌,含佣金以2.78亿港元成交。
中华艺术品价格的上涨,与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财富观改变是分不开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人习惯将钱存在银行里,赚取利息。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中国人的财富观逐渐与全球接轨,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将艺术品投资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选项。这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巴克莱银行数据显示,全球的机构投资者与高端人士会配置5%的资产进行艺术品投资。如果按此比例测算,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潜在规模高达6万亿。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规模仅数千亿,成长空间巨大。中华艺术品投资大幕,正在徐徐打开。
川美画作:具有投资潜力的艺术品
在中国艺术品投资界,流传着林明哲垄断式收藏川美画家的故事:林明哲偶然结识川美画家之后,1987年到1997年间,他几乎买断“川美”画家10年创作,投资回报率高达数百倍,被誉为“收藏界的巴菲特”。
林明哲对川美画家的画作情有独钟,认为它们具有极高的长期投资价值。在画家尚未成名之前,林明哲便买断了他们的画作。30多年前,林明哲买断了川美画家罗中立几百幅画作。其中一幅画作《春蚕》在2017年以4940万元的拍卖价格成交,而最初林明哲仅花了5万元,投资回报率近千倍。
事实也印证了林明哲的判断,进入21世纪以来,川美画家的画作在艺术品市场上的价格一路走高,屡破纪录。与罗中立同一时期的川美画家的画作,都拍出了惊人的价格。例如,周春芽画作《桃花盛开的季节》拍出2300万元的高价,程丛林画作《码头的台阶》拍出2875万元的价格,何多苓画作《窗前的女人》拍出了1150万的价格,庞茂琨画作《南京条约》拍出547万元的价格。
数十年来,川美画家的画作风格独树一帜,集东方表现主义油画之大成,并引领了“伤痕美术”的新风潮。这些享誉海内外的名家画作,大都属于此范畴。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川美画家就蜚声中外。1980年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王嘉陵油画《生命的光》获大奖,同期获奖的还有罗中立的《父亲》、周春芽的《藏族新一代》,一举震撼中国油画界,三人并称为“川美三杰”。“川美三杰”中,罗中立、周春芽是学生,王嘉陵是老师,如今两人已名满天下,作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
近年来,许多投资人希望从川美画家中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复制林明哲的投资奇迹。其中,王嘉陵的画作受到投资者的重点关注。
作为一名出色的美术教育家,王嘉陵影响了一代川派画家,在专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王嘉陵教授桃李满天下,1977年川美毕业留校任教,成为那时川美最年轻的教师。77、78级入学的学子被称为川美“黄金一代”,涌现了诸如罗中立、周春芽、高小华、何多苓、程丛林、张晓刚等中国艺术的扛鼎人物。王嘉陵一生勤于育人,为人十分低调,其画作很少流向市场。
作为川派画家背后的老师、伤痕派画家的引领者,王嘉陵的画作不仅艺术价值极高,而且具有高度稀缺性。在最近两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王嘉陵的画作价格呈现出明显的上涨趋势,展现出巨大的投资潜力。
在当前艺术品投资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名师画作成为最具潜力的投资标的,王嘉陵画作价格一路飙升证明了这一点。随着时间的沉淀,艺术家作品的稀缺价值将日益凸显,率先入场的投资者将享受到增值红利。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