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仙
2021-05-09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
@格隆汇:
拜登:用基建拯救美利坚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1
3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107754531,"tweetId":"107754531","gmtCreate":1620543032423,"gmtModify":1620543032423,"author":{"id":3559534653093583,"idStr":"3559534653093583","authorId":3559534653093583,"authorIdStr":"3559534653093583","name":"云仙","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106,"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n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n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body></html>","text":"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3,"commentSize":1,"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107754531","repostId":107681019,"repostType":1,"repost":{"magic":2,"id":107681019,"tweetId":"107681019","gmtCreate":1620480871731,"gmtModify":1620517099619,"author":{"id":39105730803552,"idStr":"39105730803552","authorId":39105730803552,"authorIdStr":"39105730803552","name":"格隆汇","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74dfe20eceb38c9645128bb6e60684","vip":2,"userType":2,"introduction":"分享和探讨港股、美国中概股以及少量估值却又吸引力的A股投资线索、投资机会和投资心得。","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15679,"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themeId":"45690586ebfb429d952407377828c6c0","categoryId":"b76d3c59fc044df59779c041b25852a6","name":"今天什么值得买?晒晒你的交易计划!","type":0,"rnLink":"https://laohu8.com/RN?name=RNTheme&page=/theme/detail&rndata={\"themeId\":45690586ebfb429d952407377828c6c0}&rnconfig={\"headerBarHidden\": true}","description":"今天你有什么交易计划?什么标的值得关注?在本主题下发帖,分享你的想法吧!","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ce10cf181856307d0983c3bc1075120b"}],"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49cf01592808b880996e8a3798b0c2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d5a6c1d38639845b25e72d65ecbed3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24eeb6ea643a0bb1ec9b36dd3f66b2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2ba32c9e6f583983598272692fc052f"},{"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039d8faa685ad1f42701c91a3bee33e"},{"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5d5e2b355da57f4de68cc074b25ee6f"},{"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69fa28574a4716c84d86b381c80f2cb"},{"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394d55efbb2b4681732e2590ca7901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856788c5feb541e2209fa21f8f9a67f"},{"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3c693a40959d3003bf24de87f7dd8ff"}],"cover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49cf01592808b880996e8a3798b0c2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d5a6c1d38639845b25e72d65ecbed3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24eeb6ea643a0bb1ec9b36dd3f66b28"}],"title":"拜登:用基建拯救美利坚","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h2><strong>1</strong></h2><p><strong>罗斯福:用基建拯救美利坚</strong></p><p>1929年,夏。</p><p>美利坚大地经济繁荣,歌舞升平,股市更是一路横冲直撞。9月份,当时的美国财长很自信地宣称:<strong>“这一繁荣景象还将继续下去。”</strong></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039d8faa685ad1f42701c91a3bee33e\"></p><p>但打脸就是来得如此之快,10月24日,一切戛然而止。华尔街崩盘,此后4年,经济崩溃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接下来是政治崩溃、社会崩溃、法西斯、**幽灵......</p><p>美利坚需要一位救世主。</p><p>1933年,他们等来了。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开始拯救美利坚的伟大征程。</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3c693a40959d3003bf24de87f7dd8ff\"></p><p>作为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政府举债投资各种大型基建工程,包括公路、机场、医院、校舍、公园、水利等,为国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为制造业提供大量订单,为消费能力的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p><p>1939年,美国政府在基建上的投入累计达到180亿美元,也因此将总债务推高至396亿美元。</p><p>而作为成果,美国建成7.8万座桥梁、65万英里的公路、近1000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1.3万座游乐场、12.5万座军用和民用建筑、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留下许多至今仍堪称伟大的地标性建筑,包括旧金山金门大桥、胡佛水坝、林肯隧道、田纳西水利工程。</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394d55efbb2b4681732e2590ca79012\"></p><p>1937年,旧金山金门大桥建成通车</p><p>得益于基建的贡献,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为742亿美元,到1939年,增至2049亿美元,翻了2倍;失业人数则从1700万降至800万,直接消灭了一大半。</p><p><strong>美国成功从经济大萧条中走出,并摆脱了其他主义的侵扰,维护了美式民主制度,国民对国家恢复了信心,更重要的是,为后来美国称霸全球做足准备。</strong></p><p>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打响,欧亚大陆基本处于战火中,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坏。美国本土远离战火,加上本就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工业和农业大国,和刚刚建成的基础设施相互赋能,源源不断地为欧亚战场输送各类战备物资。</p><p>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直接参战,美国的制造和基础设施的作用达到顶峰。</p><p>整个二战,美国共生产了40万架飞机、10.2万辆坦克、230万辆军车、150艘航母,还有数以万计的枪支弹药、食物、医疗物资,这些物资源源不断通过美国国内的公路网、铁路网,运送至机场、港口,再由海空两路运至欧亚战场,为盟军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做出重要贡献。</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49cf01592808b880996e8a3798b0c20\"></p><p><strong>二战期间,美国对盟友的援助高达500亿美元,而这些援助并非全都免费赠送,大量盟国的黄金、白银、有价证券被运回美国。美国因此拥有了当时全球2/3的黄金储备,总计248亿美元,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美元称霸全球奠定基础。战争期间,欧亚各国欠下美国的债务,以及战后恢复时需要美国的援助,最终在政治和经济上被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美国盟友体系开始建立。</strong></p><p>最终,美国坐上超级大国的位置,收获到的利益,比起罗斯福那些年因为基建而借的债,有过之而无不及。</p><p>罗斯福的做法,跟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理论相类似,浓缩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并被定格为“凯恩斯主义”,为政府在必要时出手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p><p>80年后,中国如法炮制了这一招,并借此躲过08年金融危机。</p><h2><strong>2</strong></h2><h2><strong>克林顿:用基建坐稳唯一超级大国</strong></h2><p><br></p><p>罗斯福的做法一直延续到战后的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因此建成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为美国汽车工业、房地产、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能。</p><p>到1960年代末,美国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基本完成,基建活动进入低潮,“凯恩斯主义”也开始显现出弊端,加上石油危机,导致了资本主义史上最严重的滞胀危机。1980年代,在里根供给侧改革旗帜的引领下,美国重拾丢失多年的自由主义,并最终成功走出滞胀危机。</p><p>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得以大张旗鼓地在经济方面进行投资,并且敏锐地洞察到即将到来的第三次产业革命--计算机和互联网。</p><p>1993年,为抢占产业革命先机,新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总投资4000亿美元,用20年时间,逐步将电信光缆铺设到所有家庭用户,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电子通讯网络。第二年,美国政府又提出建设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倡议,全面推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d5a6c1d38639845b25e72d65ecbed38\"></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5d5e2b355da57f4de68cc074b25ee6f\"></p><p>在克林顿执政的八年里,得益于“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美国经济实际年均增速高达3.88%,GDP总量占全球的比重明显提升,消费物价CPI一直控制在3%以内,失业率则从1992年的7.4%降至1998年的4.2%,造就世界经济史上非常罕有的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的局面,堪称美国经济近30年最黄金的时期。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政府的财政收支从1992年创纪录的负债2903.2亿美元转变为2000年的盈余2362.4亿美元。</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2ba32c9e6f583983598272692fc052f\"></p><p>美国自此独步全球,成为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彻底甩开当年两个竞争对手--日本和苏联,而日本则因为错失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步入衰退,日本自嘲为“失去的十年”,苏联的继任者俄罗斯则因为转轨失败,深陷食不果腹的社会危机和车臣分裂战争泥潭,一塌糊涂。</p><p><strong>“信息高速公路”和当年罗斯福基建最大的不同,是由政府主导变为企业主导。</strong></p><p>由于该计划诱人的经济效益,企业界投以极大的热情。但凡该计划涉及到的技术,无一例外都成了相关企业投资研发的重点对象,典型如贝尔、微软和摩托罗拉,各自都官宣了未来几年在高速光纤传送系统、卫星通信网络等领域的投资计划。还有三大私人电信公司AT&T、MCI和Sprint,陆续地将光纤接入到全美各个主要城市。</p><p>至于美国政府,则是更多地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主要在法律法规、信贷、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基础研究领域、协助开拓全球市场等方面给予扶持和支持。</p><p>这样,美国政府无需像罗斯福时期背负沉重的债务,而又可以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催生了像微软、英特尔、苹果、Google、亚马逊、Facebook、高通等IT巨头,在重要的社交媒体、搜索、电商、芯片、操作系统领域,美国一家独大,垄断全球(部分领域中国除外)。</p><p><strong>美国的技术优势,美国IT巨头在全球的经营,犹如一张大网,牢牢地控制住了全球的信息资源,源源不断地带来更为庞大的经济、政治、军事、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利益,维持全球唯一一个超级大国的地位,直至今天。</strong></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24eeb6ea643a0bb1ec9b36dd3f66b28\"></p><p>美国通过“棱镜”计划监听全球政要,收集机密情报</p><h2><strong>3</strong></h2><h2><strong>拜登:用基建干啥?</strong></h2><p><br></p><p>基建的威力有多大?</p><p>美国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给出了答案,从坐上超级大国位置,到一路维持至今,基础设施的底层支撑作用毋庸置疑。</p><p>两次决定国运的成功经验,也难怪从特朗普到拜登,都雄心勃勃说要搞“铁公基”,拜登比特朗普更激进,推出3万亿美元基建计划,即使有特朗普1.5万亿没被国会通过的前车之鉴,也要坚决地做这个事。</p><p>拜登的野心,其实和特朗普没什么两样,都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都是希望透过庞大的基建计划解决美国眼前的困境,干趴竞争对手,继续称霸全球。</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69fa28574a4716c84d86b381c80f2cb\"></p><p><strong>而这个竞争对手,无疑就是中国。</strong></p><p>中国不管是旧基建还是新基建,都已经走在了美国前面,如果任由中国继续领先,美国的战略优势将会大大削弱,拜登比所有人都清楚,这将意味着什么。</p><p>只是,拜登所面临的环境,比起当年的罗斯福和克林顿,要复杂得多。</p><p>一方面,国内的制造业转移导致了大量的中低阶层失业者,贫富差距严重,这点和罗斯福时代异曲同工;另一方面,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尤其是新能源,已经出现,这点和克林顿时代类似。</p><p>所不同的是,当年罗斯福搞基建,事关美国民主制度生死,不同党派能够摈弃分歧,上下一心,国会给力,国债给力,国民也给力。但现在,党派间的不断扯皮,国会能不能通过,政府又有没有能力筹措资金,企业界又会不会热情响应,这是个问题。</p><p>罗斯福时代,美国的制造业全球第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把经济效益锁在美国,虽然债务很重,但有后来的二战买单。而现在,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基建的经济效益会锁定在美国吗?如果政府承担了大量的投资,国债必定会继续膨胀,最后由谁来买单?难道要寄望再来一次世界大战?这也是个问题。</p><p>克林顿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产业美国基本没有竞争者,可以一马平川。但现在,美国要面临来自中国的激烈竞争,美国在新技术领域还能否像克林顿时代那样轻松拿下,这都是个问题。</p><p><strong>面对这些问题,拜登给出了什么样的答案?</strong></p><p><strong>在基建领域的选择方面,</strong>既有罗斯福(传统基建),又有克林顿(新兴产业)。传统基建包括交通运输、水、电、学校等;新兴产业则侧重于新能源相关行业,涉及新能源车、新能源技术、绿色建筑等领域。</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856788c5feb541e2209fa21f8f9a67f\"></p><p>既能够解决美国急需提升的基础设施,很好地兼顾公共利益,解决就业,讨好选民,遏制民粹,而且美国的运输和工程机械的自产比例较高,在78%左右,可以直接自给,不能自给的,顺道威逼利诱美国制造业迁回来,又能继续发挥美国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优势,赢得产业竞争尤其是对中国的竞争。</p><p><strong>在资金筹措方面,</strong>也有两位前任的身影,新能源“钱景”广阔,交给企业主导,传统基建则政府出手,但与罗斯福举债模式不同的是,拜登选择了加税,主要通过将美国公司税税率由21%提高到28%,并提高50万美元以上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等方式来实现,未来8年的税收增量将达到2.1万亿美元,基本解决传统基建的资金缺口。</p><p>很明显,拜登既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同时也志在解决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使得财富得以重新分配,可谓一举两得。</p><p>更重要的是,想到他背后的具体指向,身为中国人,不免背后一凉。</p><h2><strong>4</strong></h2><h2><strong>中国:?</strong></h2><p>过去百年,美国人见证了自己的国家如何建成一幢幢摩天大楼,如何在高科技领域平步青云,如何一步步干趴下三个重量级的竞争对手,稳坐全球老大的位置。</p><p>过去十年,中国人见证了自己国家如何从过去的“老破小”变成今天的“高大上”,也见证了中国政府如何地通过“铁公基”力挽狂澜,一步步把中国推到了世界第二经济体的位置。</p><p><strong>美国的基建,是美国超越别国的利器;如今,中国基建,被认为是超越美国的核心竞争力之一。</strong></p><p>中美两国同属世界大国,是唯一两个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全领域坐到一起的国家,但两国的诸多差异,不可避免地出现激烈的博弈甚至对抗。</p><p>其实,博弈重点,归根结底还是体制。</p><p>美国忌惮中国体制的原因在于,他糅合了举国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只要认定了方向,可以不顾一切All in,全民参与、快速响应、高效推进,但又不失灵活,因为可以加入市场经济的优势部分,适合市场做的,交还给市场,交还给企业,市场做不了的,政府亲自下场,保证完成任务。</p><p><strong>正是这种半政府半市场的体制,使得中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各自优势,同时避免各自的缺陷。</strong></p><p>有人评价拜登的基建计划,就是抄中国作业。</p><p><strong>但不要忘记,当年可是罗斯福开的先河,中国才是模仿者。</strong></p><p>也有人认定美国的政治体制,事事都要经过国会批准,繁复的听证、辩论,不同党派为了一己私利,各种扯皮、对抗,再好的提案都可能不了了之。</p><p><strong>但不要忘记,现在的美国两党,在遏制中国问题上空前一致,甚至上纲上线,言必称维护美式民主制度,坚守自由世界价值观。在这种政治气氛下,只要能够遏制中国,很难保证两党不会牵起手来,在国会合作演一出美国人民大团结的好戏。</strong></p><p>这或许正是美国体制的可怕之处,<strong>明面上坚持自由民主,坚持市场经济,但实际上却一直与时俱进,不断纠错、进化。</strong></p><p>罗斯福时代,为过度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纠偏,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发挥作用,成功救美国于水火;里根和克林顿时代,为过度死板的政府干预经济纠偏,政府收回有形之手,发扬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优势,成功干趴对手,巩固超级大国地位。</p><p>现在,历史又走到了类似当年罗斯福和克林顿的十字路口,美国需要新的“救世主”。</p><p>拜登上场了,他重新审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位吸收了20世纪最伟大的三位美国总统成功经验的新任美国总统,实力确实不应小视。</p><p>他能否成为当代美国的“救世主”,我们不得而知,但面对来势汹汹的拜登,中国又能拿出什么应对之策?</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h2><strong>1</strong></h2><p><strong>罗斯福:用基建拯救美利坚</strong></p><p>1929年,夏。</p><p>美利坚大地经济繁荣,歌舞升平,股市更是一路横冲直撞。9月份,当时的美国财长很自信地宣称:<strong>“这一繁荣景象还将继续下去。”</strong></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039d8faa685ad1f42701c91a3bee33e\"></p><p>但打脸就是来得如此之快,10月24日,一切戛然而止。华尔街崩盘,此后4年,经济崩溃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接下来是政治崩溃、社会崩溃、法西斯、**幽灵......</p><p>美利坚需要一位救世主。</p><p>1933年,他们等来了。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开始拯救美利坚的伟大征程。</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3c693a40959d3003bf24de87f7dd8ff\"></p><p>作为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政府举债投资各种大型基建工程,包括公路、机场、医院、校舍、公园、水利等,为国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为制造业提供大量订单,为消费能力的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p><p>1939年,美国政府在基建上的投入累计达到180亿美元,也因此将总债务推高至396亿美元。</p><p>而作为成果,美国建成7.8万座桥梁、65万英里的公路、近1000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1.3万座游乐场、12.5万座军用和民用建筑、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留下许多至今仍堪称伟大的地标性建筑,包括旧金山金门大桥、胡佛水坝、林肯隧道、田纳西水利工程。</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394d55efbb2b4681732e2590ca79012\"></p><p>1937年,旧金山金门大桥建成通车</p><p>得益于基建的贡献,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为742亿美元,到1939年,增至2049亿美元,翻了2倍;失业人数则从1700万降至800万,直接消灭了一大半。</p><p><strong>美国成功从经济大萧条中走出,并摆脱了其他主义的侵扰,维护了美式民主制度,国民对国家恢复了信心,更重要的是,为后来美国称霸全球做足准备。</strong></p><p>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打响,欧亚大陆基本处于战火中,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坏。美国本土远离战火,加上本就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工业和农业大国,和刚刚建成的基础设施相互赋能,源源不断地为欧亚战场输送各类战备物资。</p><p>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直接参战,美国的制造和基础设施的作用达到顶峰。</p><p>整个二战,美国共生产了40万架飞机、10.2万辆坦克、230万辆军车、150艘航母,还有数以万计的枪支弹药、食物、医疗物资,这些物资源源不断通过美国国内的公路网、铁路网,运送至机场、港口,再由海空两路运至欧亚战场,为盟军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做出重要贡献。</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49cf01592808b880996e8a3798b0c20\"></p><p><strong>二战期间,美国对盟友的援助高达500亿美元,而这些援助并非全都免费赠送,大量盟国的黄金、白银、有价证券被运回美国。美国因此拥有了当时全球2/3的黄金储备,总计248亿美元,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美元称霸全球奠定基础。战争期间,欧亚各国欠下美国的债务,以及战后恢复时需要美国的援助,最终在政治和经济上被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美国盟友体系开始建立。</strong></p><p>最终,美国坐上超级大国的位置,收获到的利益,比起罗斯福那些年因为基建而借的债,有过之而无不及。</p><p>罗斯福的做法,跟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理论相类似,浓缩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并被定格为“凯恩斯主义”,为政府在必要时出手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p><p>80年后,中国如法炮制了这一招,并借此躲过08年金融危机。</p><h2><strong>2</strong></h2><h2><strong>克林顿:用基建坐稳唯一超级大国</strong></h2><p><br></p><p>罗斯福的做法一直延续到战后的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因此建成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为美国汽车工业、房地产、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能。</p><p>到1960年代末,美国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基本完成,基建活动进入低潮,“凯恩斯主义”也开始显现出弊端,加上石油危机,导致了资本主义史上最严重的滞胀危机。1980年代,在里根供给侧改革旗帜的引领下,美国重拾丢失多年的自由主义,并最终成功走出滞胀危机。</p><p>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得以大张旗鼓地在经济方面进行投资,并且敏锐地洞察到即将到来的第三次产业革命--计算机和互联网。</p><p>1993年,为抢占产业革命先机,新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总投资4000亿美元,用20年时间,逐步将电信光缆铺设到所有家庭用户,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电子通讯网络。第二年,美国政府又提出建设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倡议,全面推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d5a6c1d38639845b25e72d65ecbed38\"></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5d5e2b355da57f4de68cc074b25ee6f\"></p><p>在克林顿执政的八年里,得益于“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美国经济实际年均增速高达3.88%,GDP总量占全球的比重明显提升,消费物价CPI一直控制在3%以内,失业率则从1992年的7.4%降至1998年的4.2%,造就世界经济史上非常罕有的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的局面,堪称美国经济近30年最黄金的时期。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政府的财政收支从1992年创纪录的负债2903.2亿美元转变为2000年的盈余2362.4亿美元。</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2ba32c9e6f583983598272692fc052f\"></p><p>美国自此独步全球,成为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彻底甩开当年两个竞争对手--日本和苏联,而日本则因为错失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步入衰退,日本自嘲为“失去的十年”,苏联的继任者俄罗斯则因为转轨失败,深陷食不果腹的社会危机和车臣分裂战争泥潭,一塌糊涂。</p><p><strong>“信息高速公路”和当年罗斯福基建最大的不同,是由政府主导变为企业主导。</strong></p><p>由于该计划诱人的经济效益,企业界投以极大的热情。但凡该计划涉及到的技术,无一例外都成了相关企业投资研发的重点对象,典型如贝尔、微软和摩托罗拉,各自都官宣了未来几年在高速光纤传送系统、卫星通信网络等领域的投资计划。还有三大私人电信公司AT&T、MCI和Sprint,陆续地将光纤接入到全美各个主要城市。</p><p>至于美国政府,则是更多地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主要在法律法规、信贷、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基础研究领域、协助开拓全球市场等方面给予扶持和支持。</p><p>这样,美国政府无需像罗斯福时期背负沉重的债务,而又可以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催生了像微软、英特尔、苹果、Google、亚马逊、Facebook、高通等IT巨头,在重要的社交媒体、搜索、电商、芯片、操作系统领域,美国一家独大,垄断全球(部分领域中国除外)。</p><p><strong>美国的技术优势,美国IT巨头在全球的经营,犹如一张大网,牢牢地控制住了全球的信息资源,源源不断地带来更为庞大的经济、政治、军事、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利益,维持全球唯一一个超级大国的地位,直至今天。</strong></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24eeb6ea643a0bb1ec9b36dd3f66b28\"></p><p>美国通过“棱镜”计划监听全球政要,收集机密情报</p><h2><strong>3</strong></h2><h2><strong>拜登:用基建干啥?</strong></h2><p><br></p><p>基建的威力有多大?</p><p>美国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给出了答案,从坐上超级大国位置,到一路维持至今,基础设施的底层支撑作用毋庸置疑。</p><p>两次决定国运的成功经验,也难怪从特朗普到拜登,都雄心勃勃说要搞“铁公基”,拜登比特朗普更激进,推出3万亿美元基建计划,即使有特朗普1.5万亿没被国会通过的前车之鉴,也要坚决地做这个事。</p><p>拜登的野心,其实和特朗普没什么两样,都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都是希望透过庞大的基建计划解决美国眼前的困境,干趴竞争对手,继续称霸全球。</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69fa28574a4716c84d86b381c80f2cb\"></p><p><strong>而这个竞争对手,无疑就是中国。</strong></p><p>中国不管是旧基建还是新基建,都已经走在了美国前面,如果任由中国继续领先,美国的战略优势将会大大削弱,拜登比所有人都清楚,这将意味着什么。</p><p>只是,拜登所面临的环境,比起当年的罗斯福和克林顿,要复杂得多。</p><p>一方面,国内的制造业转移导致了大量的中低阶层失业者,贫富差距严重,这点和罗斯福时代异曲同工;另一方面,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尤其是新能源,已经出现,这点和克林顿时代类似。</p><p>所不同的是,当年罗斯福搞基建,事关美国民主制度生死,不同党派能够摈弃分歧,上下一心,国会给力,国债给力,国民也给力。但现在,党派间的不断扯皮,国会能不能通过,政府又有没有能力筹措资金,企业界又会不会热情响应,这是个问题。</p><p>罗斯福时代,美国的制造业全球第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把经济效益锁在美国,虽然债务很重,但有后来的二战买单。而现在,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基建的经济效益会锁定在美国吗?如果政府承担了大量的投资,国债必定会继续膨胀,最后由谁来买单?难道要寄望再来一次世界大战?这也是个问题。</p><p>克林顿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产业美国基本没有竞争者,可以一马平川。但现在,美国要面临来自中国的激烈竞争,美国在新技术领域还能否像克林顿时代那样轻松拿下,这都是个问题。</p><p><strong>面对这些问题,拜登给出了什么样的答案?</strong></p><p><strong>在基建领域的选择方面,</strong>既有罗斯福(传统基建),又有克林顿(新兴产业)。传统基建包括交通运输、水、电、学校等;新兴产业则侧重于新能源相关行业,涉及新能源车、新能源技术、绿色建筑等领域。</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856788c5feb541e2209fa21f8f9a67f\"></p><p>既能够解决美国急需提升的基础设施,很好地兼顾公共利益,解决就业,讨好选民,遏制民粹,而且美国的运输和工程机械的自产比例较高,在78%左右,可以直接自给,不能自给的,顺道威逼利诱美国制造业迁回来,又能继续发挥美国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优势,赢得产业竞争尤其是对中国的竞争。</p><p><strong>在资金筹措方面,</strong>也有两位前任的身影,新能源“钱景”广阔,交给企业主导,传统基建则政府出手,但与罗斯福举债模式不同的是,拜登选择了加税,主要通过将美国公司税税率由21%提高到28%,并提高50万美元以上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等方式来实现,未来8年的税收增量将达到2.1万亿美元,基本解决传统基建的资金缺口。</p><p>很明显,拜登既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同时也志在解决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使得财富得以重新分配,可谓一举两得。</p><p>更重要的是,想到他背后的具体指向,身为中国人,不免背后一凉。</p><h2><strong>4</strong></h2><h2><strong>中国:?</strong></h2><p>过去百年,美国人见证了自己的国家如何建成一幢幢摩天大楼,如何在高科技领域平步青云,如何一步步干趴下三个重量级的竞争对手,稳坐全球老大的位置。</p><p>过去十年,中国人见证了自己国家如何从过去的“老破小”变成今天的“高大上”,也见证了中国政府如何地通过“铁公基”力挽狂澜,一步步把中国推到了世界第二经济体的位置。</p><p><strong>美国的基建,是美国超越别国的利器;如今,中国基建,被认为是超越美国的核心竞争力之一。</strong></p><p>中美两国同属世界大国,是唯一两个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全领域坐到一起的国家,但两国的诸多差异,不可避免地出现激烈的博弈甚至对抗。</p><p>其实,博弈重点,归根结底还是体制。</p><p>美国忌惮中国体制的原因在于,他糅合了举国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只要认定了方向,可以不顾一切All in,全民参与、快速响应、高效推进,但又不失灵活,因为可以加入市场经济的优势部分,适合市场做的,交还给市场,交还给企业,市场做不了的,政府亲自下场,保证完成任务。</p><p><strong>正是这种半政府半市场的体制,使得中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各自优势,同时避免各自的缺陷。</strong></p><p>有人评价拜登的基建计划,就是抄中国作业。</p><p><strong>但不要忘记,当年可是罗斯福开的先河,中国才是模仿者。</strong></p><p>也有人认定美国的政治体制,事事都要经过国会批准,繁复的听证、辩论,不同党派为了一己私利,各种扯皮、对抗,再好的提案都可能不了了之。</p><p><strong>但不要忘记,现在的美国两党,在遏制中国问题上空前一致,甚至上纲上线,言必称维护美式民主制度,坚守自由世界价值观。在这种政治气氛下,只要能够遏制中国,很难保证两党不会牵起手来,在国会合作演一出美国人民大团结的好戏。</strong></p><p>这或许正是美国体制的可怕之处,<strong>明面上坚持自由民主,坚持市场经济,但实际上却一直与时俱进,不断纠错、进化。</strong></p><p>罗斯福时代,为过度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纠偏,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发挥作用,成功救美国于水火;里根和克林顿时代,为过度死板的政府干预经济纠偏,政府收回有形之手,发扬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优势,成功干趴对手,巩固超级大国地位。</p><p>现在,历史又走到了类似当年罗斯福和克林顿的十字路口,美国需要新的“救世主”。</p><p>拜登上场了,他重新审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位吸收了20世纪最伟大的三位美国总统成功经验的新任美国总统,实力确实不应小视。</p><p>他能否成为当代美国的“救世主”,我们不得而知,但面对来势汹汹的拜登,中国又能拿出什么应对之策?</p></body></html>","text":"1 罗斯福:用基建拯救美利坚 1929年,夏。 美利坚大地经济繁荣,歌舞升平,股市更是一路横冲直撞。9月份,当时的美国财长很自信地宣称:“这一繁荣景象还将继续下去。” 但打脸就是来得如此之快,10月24日,一切戛然而止。华尔街崩盘,此后4年,经济崩溃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接下来是政治崩溃、社会崩溃、法西斯、**幽灵...... 美利坚需要一位救世主。 1933年,他们等来了。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开始拯救美利坚的伟大征程。 作为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政府举债投资各种大型基建工程,包括公路、机场、医院、校舍、公园、水利等,为国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为制造业提供大量订单,为消费能力的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939年,美国政府在基建上的投入累计达到180亿美元,也因此将总债务推高至396亿美元。 而作为成果,美国建成7.8万座桥梁、65万英里的公路、近1000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1.3万座游乐场、12.5万座军用和民用建筑、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留下许多至今仍堪称伟大的地标性建筑,包括旧金山金门大桥、胡佛水坝、林肯隧道、田纳西水利工程。 1937年,旧金山金门大桥建成通车 得益于基建的贡献,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为742亿美元,到1939年,增至2049亿美元,翻了2倍;失业人数则从1700万降至800万,直接消灭了一大半。 美国成功从经济大萧条中走出,并摆脱了其他主义的侵扰,维护了美式民主制度,国民对国家恢复了信心,更重要的是,为后来美国称霸全球做足准备。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打响,欧亚大陆基本处于战火中,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坏。美国本土远离战火,加上本就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工业和农业大国,和刚刚建成的基础设施相互赋能,源源不断地为欧亚战场输送各类战备物资。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直接参战,美国的制造和基础设施的作用达到顶峰。 整个二战,美国共生产了40万架飞机、10.2万辆坦克、230万辆军车、150艘航母,还有数以万计的枪支弹药、食物、医疗物资,这些物资源源不断通过美国国内的公路网、铁路网,运送至机场、港口,再由海空两路运至欧亚战场,为盟军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做出重要贡献。 二战期间,美国对盟友的援助高达500亿美元,而这些援助并非全都免费赠送,大量盟国的黄金、白银、有价证券被运回美国。美国因此拥有了当时全球2/3的黄金储备,总计248亿美元,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美元称霸全球奠定基础。战争期间,欧亚各国欠下美国的债务,以及战后恢复时需要美国的援助,最终在政治和经济上被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美国盟友体系开始建立。 最终,美国坐上超级大国的位置,收获到的利益,比起罗斯福那些年因为基建而借的债,有过之而无不及。 罗斯福的做法,跟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理论相类似,浓缩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并被定格为“凯恩斯主义”,为政府在必要时出手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 80年后,中国如法炮制了这一招,并借此躲过08年金融危机。 2 克林顿:用基建坐稳唯一超级大国 罗斯福的做法一直延续到战后的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因此建成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为美国汽车工业、房地产、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能。 到1960年代末,美国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基本完成,基建活动进入低潮,“凯恩斯主义”也开始显现出弊端,加上石油危机,导致了资本主义史上最严重的滞胀危机。1980年代,在里根供给侧改革旗帜的引领下,美国重拾丢失多年的自由主义,并最终成功走出滞胀危机。 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得以大张旗鼓地在经济方面进行投资,并且敏锐地洞察到即将到来的第三次产业革命--计算机和互联网。 1993年,为抢占产业革命先机,新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总投资4000亿美元,用20年时间,逐步将电信光缆铺设到所有家庭用户,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电子通讯网络。第二年,美国政府又提出建设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倡议,全面推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克林顿执政的八年里,得益于“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美国经济实际年均增速高达3.88%,GDP总量占全球的比重明显提升,消费物价CPI一直控制在3%以内,失业率则从1992年的7.4%降至1998年的4.2%,造就世界经济史上非常罕有的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的局面,堪称美国经济近30年最黄金的时期。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政府的财政收支从1992年创纪录的负债2903.2亿美元转变为2000年的盈余2362.4亿美元。 美国自此独步全球,成为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彻底甩开当年两个竞争对手--日本和苏联,而日本则因为错失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步入衰退,日本自嘲为“失去的十年”,苏联的继任者俄罗斯则因为转轨失败,深陷食不果腹的社会危机和车臣分裂战争泥潭,一塌糊涂。 “信息高速公路”和当年罗斯福基建最大的不同,是由政府主导变为企业主导。 由于该计划诱人的经济效益,企业界投以极大的热情。但凡该计划涉及到的技术,无一例外都成了相关企业投资研发的重点对象,典型如贝尔、微软和摩托罗拉,各自都官宣了未来几年在高速光纤传送系统、卫星通信网络等领域的投资计划。还有三大私人电信公司AT&T、MCI和Sprint,陆续地将光纤接入到全美各个主要城市。 至于美国政府,则是更多地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主要在法律法规、信贷、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基础研究领域、协助开拓全球市场等方面给予扶持和支持。 这样,美国政府无需像罗斯福时期背负沉重的债务,而又可以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催生了像微软、英特尔、苹果、Google、亚马逊、Facebook、高通等IT巨头,在重要的社交媒体、搜索、电商、芯片、操作系统领域,美国一家独大,垄断全球(部分领域中国除外)。 美国的技术优势,美国IT巨头在全球的经营,犹如一张大网,牢牢地控制住了全球的信息资源,源源不断地带来更为庞大的经济、政治、军事、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利益,维持全球唯一一个超级大国的地位,直至今天。 美国通过“棱镜”计划监听全球政要,收集机密情报 3 拜登:用基建干啥? 基建的威力有多大? 美国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给出了答案,从坐上超级大国位置,到一路维持至今,基础设施的底层支撑作用毋庸置疑。 两次决定国运的成功经验,也难怪从特朗普到拜登,都雄心勃勃说要搞“铁公基”,拜登比特朗普更激进,推出3万亿美元基建计划,即使有特朗普1.5万亿没被国会通过的前车之鉴,也要坚决地做这个事。 拜登的野心,其实和特朗普没什么两样,都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都是希望透过庞大的基建计划解决美国眼前的困境,干趴竞争对手,继续称霸全球。 而这个竞争对手,无疑就是中国。 中国不管是旧基建还是新基建,都已经走在了美国前面,如果任由中国继续领先,美国的战略优势将会大大削弱,拜登比所有人都清楚,这将意味着什么。 只是,拜登所面临的环境,比起当年的罗斯福和克林顿,要复杂得多。 一方面,国内的制造业转移导致了大量的中低阶层失业者,贫富差距严重,这点和罗斯福时代异曲同工;另一方面,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尤其是新能源,已经出现,这点和克林顿时代类似。 所不同的是,当年罗斯福搞基建,事关美国民主制度生死,不同党派能够摈弃分歧,上下一心,国会给力,国债给力,国民也给力。但现在,党派间的不断扯皮,国会能不能通过,政府又有没有能力筹措资金,企业界又会不会热情响应,这是个问题。 罗斯福时代,美国的制造业全球第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把经济效益锁在美国,虽然债务很重,但有后来的二战买单。而现在,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基建的经济效益会锁定在美国吗?如果政府承担了大量的投资,国债必定会继续膨胀,最后由谁来买单?难道要寄望再来一次世界大战?这也是个问题。 克林顿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产业美国基本没有竞争者,可以一马平川。但现在,美国要面临来自中国的激烈竞争,美国在新技术领域还能否像克林顿时代那样轻松拿下,这都是个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拜登给出了什么样的答案? 在基建领域的选择方面,既有罗斯福(传统基建),又有克林顿(新兴产业)。传统基建包括交通运输、水、电、学校等;新兴产业则侧重于新能源相关行业,涉及新能源车、新能源技术、绿色建筑等领域。 既能够解决美国急需提升的基础设施,很好地兼顾公共利益,解决就业,讨好选民,遏制民粹,而且美国的运输和工程机械的自产比例较高,在78%左右,可以直接自给,不能自给的,顺道威逼利诱美国制造业迁回来,又能继续发挥美国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优势,赢得产业竞争尤其是对中国的竞争。 在资金筹措方面,也有两位前任的身影,新能源“钱景”广阔,交给企业主导,传统基建则政府出手,但与罗斯福举债模式不同的是,拜登选择了加税,主要通过将美国公司税税率由21%提高到28%,并提高50万美元以上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等方式来实现,未来8年的税收增量将达到2.1万亿美元,基本解决传统基建的资金缺口。 很明显,拜登既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同时也志在解决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使得财富得以重新分配,可谓一举两得。 更重要的是,想到他背后的具体指向,身为中国人,不免背后一凉。 4 中国:? 过去百年,美国人见证了自己的国家如何建成一幢幢摩天大楼,如何在高科技领域平步青云,如何一步步干趴下三个重量级的竞争对手,稳坐全球老大的位置。 过去十年,中国人见证了自己国家如何从过去的“老破小”变成今天的“高大上”,也见证了中国政府如何地通过“铁公基”力挽狂澜,一步步把中国推到了世界第二经济体的位置。 美国的基建,是美国超越别国的利器;如今,中国基建,被认为是超越美国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中美两国同属世界大国,是唯一两个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全领域坐到一起的国家,但两国的诸多差异,不可避免地出现激烈的博弈甚至对抗。 其实,博弈重点,归根结底还是体制。 美国忌惮中国体制的原因在于,他糅合了举国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只要认定了方向,可以不顾一切All in,全民参与、快速响应、高效推进,但又不失灵活,因为可以加入市场经济的优势部分,适合市场做的,交还给市场,交还给企业,市场做不了的,政府亲自下场,保证完成任务。 正是这种半政府半市场的体制,使得中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各自优势,同时避免各自的缺陷。 有人评价拜登的基建计划,就是抄中国作业。 但不要忘记,当年可是罗斯福开的先河,中国才是模仿者。 也有人认定美国的政治体制,事事都要经过国会批准,繁复的听证、辩论,不同党派为了一己私利,各种扯皮、对抗,再好的提案都可能不了了之。 但不要忘记,现在的美国两党,在遏制中国问题上空前一致,甚至上纲上线,言必称维护美式民主制度,坚守自由世界价值观。在这种政治气氛下,只要能够遏制中国,很难保证两党不会牵起手来,在国会合作演一出美国人民大团结的好戏。 这或许正是美国体制的可怕之处,明面上坚持自由民主,坚持市场经济,但实际上却一直与时俱进,不断纠错、进化。 罗斯福时代,为过度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纠偏,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发挥作用,成功救美国于水火;里根和克林顿时代,为过度死板的政府干预经济纠偏,政府收回有形之手,发扬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优势,成功干趴对手,巩固超级大国地位。 现在,历史又走到了类似当年罗斯福和克林顿的十字路口,美国需要新的“救世主”。 拜登上场了,他重新审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位吸收了20世纪最伟大的三位美国总统成功经验的新任美国总统,实力确实不应小视。 他能否成为当代美国的“救世主”,我们不得而知,但面对来势汹汹的拜登,中国又能拿出什么应对之策?","highlighted":2,"essential":1,"paper":2,"link":"https://laohu8.com/post/107681019","repostId":0,"isVote":1,"tweetType":1,"commentLimit":10,"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8685,"xxTargetLangEnum":"ZH_CN"},"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85,"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25,"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107754531"}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