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写到,一个姓郭的驼背人因善于种树而远近闻名。凡他种的树,即使是移植而来,也没有不成活的。且这些树长得高大茂盛,果实结得又早又多。很多种树人暗中观察、效仿,却很难学会。别人向他请教,他说自己种树的要领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意思是,顺应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使其按照自身的习性成长,树木才能高大茂盛。
这不仅是树木生长的智慧,也是人才成长的隐喻。像树一样,每个人都是独特唯一的,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每个行业和岗位所需的人才也各异。那么,对人的评价存在共性原则吗?能否像测定人的基因序列一样揭秘人才基因,从而助力人的成长呢?
ATCGU,解析人才的5大密码
笔者经过研究和联想,提出“大树人才模型”,将人的成长比作树木的生长,从树的各个组成部分——枝叶、花果、树干、树根,以及树形——引申出人才成长的五个基本要素:能力素质(Ability)、目标承诺(Commitment)、人格特质(Traits)、终身成长(Growth) 和独特唯一(Uniqueness)。
这些要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而立体的人才发展框架。
|大树人才模型
能力素质就像大树的枝叶,枝叶繁茂,才能充分光合作用,结出累累果实;
花果象征目标承诺;
人格特质就像树根,露出地面的枝叶、花果能够持续茂盛、经得住风暴,取决于根能扎得多深、多牢,能为地上提供多少营养和能量;
树干连接树根和树上的枝叶花果,输送营养,提供支撑,就像人需要终身成长,树的高度主要取决于树干,人的高度也主要取决于学习成长;
此外,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人生而平等,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要尊重他人的特点,珍惜每个人的独特性、唯一性,发现并释放其禀赋和潜能。
ATCGU,构成了人才之树的五大密码。
道法自然,向树木学习成长的奥秘
日本最后的法隆寺宫殿大木匠西冈常一认为,有“癖性”的树才能成为栋梁之材。他在《树之生命木之心》中写道:“从山腰间到山顶的树材应该用于结构,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这里生长的树木沐浴了充足的阳光,因而长得很结实,尤其是山顶上的树,不仅沐浴了充足的阳光,同时,风吹日晒、雨雪吹打让它们生长得木质坚硬、癖性强烈。这种性格强烈的树材最适合用在柱子、横梁这样支撑整个建筑的部位。”
树有自己的癖性,人也有。明朝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写道:“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命就像一粒种子。树的生长与人的成长,也有很多相通之处。关于如何看待人生的得失沉浮,树也给了人类深刻的启发:秋冬落叶,根部会扎得更深,养精蓄锐,待春天再来,吐露嫩芽和新枝。人也一样,需要一些风吹雨打、挫折、失败,掉一些“枝叶”,才能沉淀、反思,蓄势再发。
人与树,何其相似?向大自然学习,向植物学习,而非主宰自然,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翻越自大的藩篱。
|大树人才模型全景图
越是有疤痕的地方,越坚硬
树受伤就会结痂,这种痂被称为树疤。在劈柴或做木工时,你会发现,木材上越是有疤痕的地方,越坚硬、难砍。因为受伤处的恢复,需要聚集更多的养分,木质会变得更密实、更坚硬。人也一样,失败、挫折会让人更坚毅、更抗压。如果你去触摸和仔细观察一棵树,就会发现,长成的大树都是疤痕累累,没有一棵是光溜溜的。人也一样,没有一个真正的人才不是历经挫折和失败,一次次克服困难,方能成“才”的。
20世纪50年代,一个美国农场主为了方便拴牛,在庄园里的一棵榆树上箍了一个铁圈。随着榆树长大,铁圈慢慢嵌进了树身,榆树表皮留下一道深深的疤痕。有一年,当地暴发了一种奇怪的植物真菌病,方圆几十千米的榆树全部病死,唯独那棵箍了铁圈的榆树活了下来。
为何唯独这棵树幸存下来?植物学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组织开展科学研究,结果发现:原来是那个铁圈拯救了它,榆树从锈蚀的铁圈里吸收了大量铁粉,从而对真菌产生了特殊的免疫力。这棵榆树至今仍生长在美国密歇根州比犹拉县的那个农场里,充满生机。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也像这棵树一样会遭受各种各样的伤害,但这些伤痛很可能会成为一种生命的“养料”。在某些时刻,伤疤会变成强有力的铠甲,在遭遇新的艰险时帮我们渡过难关。
说到挫折,不能不提苏轼。“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仕途受挫的岁月里,他并没有意志消沉,相反,总是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在落脚的每个地方,他不仅帮百姓解决生存大问题,还把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留下千年美谈。
人,和树一样,须经历风霜磨砺才能成才。每个人都会有艰难的时光,生活的压力,情感的失意,工作学业的惶恐。人生如逆旅,顺境提升能力,逆境修炼心性,要始终相信,挺过来就会豁然开朗,“打不倒你的,终将让你更强大”。
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
森林里有很多只有一两米高的山毛榉“小树”,乍一看,这些小树一般不会超过10岁。但“小树”的真实树龄常会超过80岁。这意味着,这些山毛榉花了近百年时间,才长了不到2米高。
这种极慢的生长速度,是山毛榉的群体生存策略。因为它的种子比较重,从母树上脱落后,很容易落在母树脚下,而成年山毛榉的树冠非常繁茂,像一个巨大的遮阳棚,挡住了97%的阳光,只有3%的阳光能穿透母树树冠落在小树身上。这点阳光只够小树勉强生存,每年能长几十厘米就不错了,所以几十年下来,也不过长一两米高。
因为长得慢,树干内部的木质细胞会更密、更小,空气含量更少,这使树干更紧致、坚韧,更能抵抗风暴和病菌的威胁。几十年的磨炼和蛰伏,让小山毛榉有机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挡在上方的母树,总有一天会因为高龄或者疾病而倒下,这时候阳光洒下,小树就立刻能够生长,快速长成参天大树。通过这种方式长大的山毛榉,树干更强韧,枝叶更茂密,寿命也更长久。
山毛榉的这种生长策略,体现了一种更有后劲儿的成长经验——一开始不必图快,不要担心“输在起跑线上”,把基础打牢,抵抗力增强,日后的生命力才更强,长得更壮,活得更长久。
印第安人有句谚语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智慧:“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在快节奏的年代,“唯快不破”成了人们的口头禅,但人的心性却无法同步成长起来,这就是现代社会痛苦的根源。企业经营与人才成长异曲同工,都附合“慢即是快”的道理。
秋山木工恢复了日本古老的学徒制,强调精雕细刻,这体现的正是匠人精神。创始人秋山利辉说:“如果手工艺衰落了,说明不是技术,而是人心衰落了。”木工坊通过不以快求结果而以慢求过程,以“事上磨练”的方式,培养的是“会好好做事的人”。
茅台也是一家“慢”公司,品质是茅台唯一的信仰。前董事长季克良说:“我们都是一些‘笨人’,笨人就有笨人战略。”正是茅台的“慢”和“笨”,成就了行业老大的醇厚和持重。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预言,未来,所有的组织都是学习和教育的机构。他们培养员工诚实做人、扎实做事,“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这些企业都是“树人”的榜样企业。
见树木也见森林,在雨林中汲取构建人才体系的智慧
观察雨林,对人才成长会有很多启发。雨林的植被极其丰富,从高到低分为五层:露生层、树冠层、中间层、林下层和地面层。
每一层的植物特性都不同,各有各的生存策略,和组织与人的生存和成长智慧有很多相通之处。
露生层
露生层是雨林独有的。很多巨树高达四五十米,长到这个高度常常需要“奋发向上”几十年,一路和其他树木“争夺”阳光,但胜利是要付出代价的。
高处的阳光过于充足和炙热,为避免叶子的水分蒸发过多,露生层树木的叶子都很小,而且角质层很厚,叶子也不平展,有卷曲。
高处阳光和雨水充足,风险也大,既有烈日暴雨,也有电闪雷劈。古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越到高处越要谦逊低调,既经得起暴晒,也扛得住狂风。为避免过强的光照,树叶还“学会了”(进化出)随阳光照射的方向变化而调整角度。
人也一样,越到高处越要懂得圆融、变通。当然,身为高入云端的树冠,绝不可软弱如杨柳,那不是低调和谦虚,而是缺乏正直和勇气,那将难堪大用,无法成为真正的领导者。
树冠层
这是雨林最上层的平台,密密麻麻,像连片的大伞,为下面的动植物遮风挡雨。这一层的植物,为吸引动物、鸟类和昆虫来传播种子,“绞尽脑汁”地长出各式各样好吃、好看、好闻的花朵和果实,让它们扒开、吃掉,便于里面的种子落地,甚至还通过它们的粪便把种子传播到远方。为了传宗接代这个最重要的目标,树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这一层的叶子上小下大,上层的小叶子不能遮挡全部阳光,下层的大叶子能“接住”漏下来的,好像人才梯队的“传帮带”。越是高层,越得懂得授权,做“教练型”“园丁型”的领导者,不能凡事大包大揽,亲力亲为,否则,下属就会缺少做事、思考、决策、犯错和成长的机会。
叶子太大的树,垄断了资源,功劳也集于上层的树叶,不仅自己长不高,下面也难长草,因此高层领导者更要懂得把机会、资源和功劳分给下属,这样下属才能在边做事边试错的过程中成长起来。
中间层
这一层能接收到的阳光就更少了,很多中小型的树木非常努力地向上生长、向下扎根,争夺阳光和养分。它们一边汲取营养,一边等待机会。
也许哪棵大树的枝叶被雷电折断、被虫子蛀断,坍塌下来,就如同开了天窗,阳光泻落下来,在下面静静等待多年的树,抓住机会蹭蹭疯长。假如没有,它们就继续耐心等候,可能一等就是几十年。这就是为何给年轻人机会如此重要。因为只有这样,年轻人才能得到更多的阳光雨露,更多的资源和成长机会。毕竟,人的生命短暂,不像树木能活几百年。
林下层
这一层植被由灌木、草本等组成,是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调节林内小气候等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的持续生长和为动物、鸟类、昆虫提供保护的关键。
这一层基本上都处于阴影之中,加上树叶密不透风,阴暗又潮湿,形成了温室效应,很适合一些幼年小树和低矮灌木。这样的天然温室,很适合育苗,刚入职场、从基层干起的年轻人正需要这样的生存环境。林下植被的抵抗力、适应力及恢复力,最终影响森林的生态功能、动态平衡及弹性。
同样,组织中的基层员工也有类似功能。他们直接接触客户、从事具体执行工作,是组织活力和效率的直接体现,也是小团队亚文化的构建者。未来的高层管理者也将从他们当中产生,如何培养锻炼他们,从中选拔后备人才,也是组织的重要功课。
地面层
地面层有大树的板根、刚拱出土的幼苗、苔藓、杂草、腐烂落叶等。很多野草都有极重要的价值,既能为雨林疏松土壤,又能稳固水土,防止流失,还会形成腐叶土,这是上好的肥料,维护着森林的生态环境。
青蒿素就是从名为黄花蒿的野草中提炼出来的化合物,能用来治疗疟疾。组织的实习生、退休人员、离职员工有些类似这一层生物,他们仍然很有能量,潜力也很大,是价值被远远低估的一群人。
很多公司都有由离职员工组成的非正式组织,比如百度的“百老汇”、 腾讯的“单飞企鹅”、三星的“来自星星的你”、华大的“BGI 同学会”…… 这些组织对于行业生态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华大每年都会在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召开时邀请 BGI 同学会聚会,交流行业进展,沟通情感。
树,既向上进取,又善于等待,懂得互惠共生,还能适应环境,不仅能实现生命的传承,也把自己“活”成一道风景。
树的种子,一旦落入土中,就抓住机会,孤注一掷,经历一轮又一轮春夏秋冬,不断积累、伸展,向下深扎根,向上捅破天,以静制动,这就是树的精神。能穿越周期不断成长的人或企业,就如同大树一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们与大地紧紧相连,准备迎接春夏秋冬和阳光雷雨的洗礼。
/// END ///
No.5972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朱岩梅
作者简介:华大基因前首席人才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读者群 tougao99999|图片 视觉中国
欢迎点看【秦朔朋友圈视频号】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