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二侠说财
郭二侠说财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港美股打新达人
IP属地:广东
25关注
3569粉丝
1主题
0勋章

银诺医药港股IPO,预估一手中签率1%,甲组全部需要抽签

好消息是,经历7月港股IPO淡季后,递表的公司已经补充上半年财务数据,8月IPO恢复正常节奏。坏消息是,港股IPO股份分配机制已经正式生效,银诺医药是新规后的第一股,分配方式选择的机制B,公开发售比例固定10%,不管超购多少倍也不会回拨,散户打新中签更难了。一、招股信息二、公司概况银诺医药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以创新导向的生物制药公司,处于开发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创新疗法的前沿地位。其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商品名:怡诺轻)是中国首个获批的国产人源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该药物于2025年1月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仅5个月内即实现3814万元营收,毛利率高达89.3%。其核心优势在于204小时超长半衰期,优于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的168小时,理论上可支持两周一次给药,显著提升患者便利性。更大的想象空间来自减肥适应症。公司已在2025年3月启动针对肥胖/超重的IIb/III期临床试验,预计2026年底完成。中国肥胖药物市场正处于爆发前夜,2024年仅42亿元规模,但到2028年预计将飙升至207亿元,年均增速高达171%。若获批,依苏帕格鲁肽α有望成为国产减肥药主力军。财务数据显示,银诺医药2025年前5个月营收3814万元,首次实现商业化突破。2023年巨亏7.33亿元,2024年收窄至1.75亿元,显示研发投入高峰期已过。截至2025年5月公司账上现金5.57亿人民币,叠加IPO募资净额6.1亿港元,以及产品商业化带来的持续性收入,公司未来运营没有问题。从行业竞争格局上看,GLP-1赛道已成“红海”:国际垄断:诺和诺德与礼来占据全球90%市场份额,司美格鲁肽在中国糖尿病GLP-1市场占有率高达67.4%。国内混战:中国共有52款GLP-1在研药物,其中21款为长效制剂。信达生物(双靶点GLP-1)、恒瑞医药等企业进度领先,九源基因的司美格鲁肽仿制药已报产。价格压力:
银诺医药港股IPO,预估一手中签率1%,甲组全部需要抽签

港股IPO股份分配机制正式生效,散户打新中签更难了

去年12月份,港交所刊发《建议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的咨询文件,引发市场各方广泛探讨。如今终于尘埃落定,8月1日,港交所宣布新规将在8月4日正式生效。 当时我还发文《坚决反对!港交所拟减少IPO回拨比例》呼吁“大家团结起来投反对票,让港交所听到散户们的呼声”。从即将实施的新规看来,散户的强烈反对让港交所有所顾忌,做了部分妥协,没有对散户赶尽杀绝。 此次改革聚焦多个方向,包括优化新股配售比例分配、降低公众持股量门槛、便利“A+H”股发行人。这个新规大部分内容和打新没啥关系,只有新股配售比例分配对散户的影响至关重要。 新股配售比例分配分为A与B两个方案,港交所允许新上市申请人选用机制A或机制B,作为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的分配机制。 机制A下,分配至公开认购部分的最大回拨比例由原来最高50%降低到35%。 热门新股因回拨比例降低,散户分到的股份更少,中签率会进一步下降,中签难度增加。 机制B下,是新设立的机制选项,要求上市公司事先选定一个分配至公开认购部分的比例,下限为发售股份的10%,上限为60%,没有回拨机制。 这意味着,以后好票机构抢购不愁卖,上市公司可能就选择公开发售股份的10%,压低公开配售比例。还有一种情况是差票想进港股通,可能也会选择公开发售10%的比例,散户手里货少,方便维护市值。 以前是为作弊留暗门,现在是直接开作弊器,套路回拨以后也用不上了,毕竟套路回拨是20%,现在可以直接选择给散户10%,比例更低方便控价不说,也不用费尽心机搞国配0.99倍了,资本主义制度果然是对资本最友好。 有人说,如果上市公司选择公开发售60%的比例,那岂不是比原来最高回拨50%的比例更高,更好中签了。 话说,真有公司“良心发现”给散户60%,你敢认购吗?镰刀不割韭菜就好比让猛虎不猎食,让狼不吃肉一样难。 大多数新股IPO可能会选择机制A,选择机制B的发行方式意图过于明显
港股IPO股份分配机制正式生效,散户打新中签更难了
两倍做多恒生科技ETF(07226),现在规模是97.4亿,环比上周一101.4亿,减少4亿港元。 两倍做空恒生科技ETF(07552),现在规模是62.3亿,环比上周一59亿,增加3.3亿港元。 恒生科技指数现在是5480点,环比上周一5640点,下跌160点。 上周恒科指连跌三天,周五晚美股大幅下跌,就在大家都为周一的港股捏把汗的时候,今天恒科指强势翻红,说明跌多了自然有钱进场买,这也是牛市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半年美联储不管是降息一次还是两次,这个降息放水的大趋势不变,这对处于估值洼地的港股当然是好事。$南方两倍做多恒科(07226)$  $南方两倍做空恒科(07552)$  $恒生科技指数(HSTECH)$  

重磅!挂钩港币的稳定币即将上线

香港的《稳定币条例》马上就要在8月1日正式生效了,之后,香港金管局就会开始接受牌照申请,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在香港看到挂钩港币的稳定币。1、什么叫稳定币?稳定币(Stablecoin)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它的价格不会像比特币那样大起大落,而是保持相对稳定。目前,主流稳定币大多锚定美元,并保持1:1兑换比例,代表是USDT和USDC,少数锚定黄金或采用算法机制调节价格。稳定币是法币信用在数字空间的延伸,通过链上发行和流通机制拓展法币的信用边界。2、目前稳定币市场格局截至2025年6月,有250多种稳定币,稳定币发行规模超2500亿美元,其中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发行金额占全部稳定币的99.71%,具有压倒性领先优势。市场呈现出“一超一强,百花齐放”的格局,“一超”是泰达(Tether)公司发行的USDT,规模超1550亿美元,市场占比62%。“一强”为circle公司发行的USDC,规模达610亿美元,市场占比24%;USDT和USDC合计占据86%市场份额。“百花齐放”指USDe、DAI、USDS等其他250多种稳定币,总市值占比约14%。3、发行稳定币的公司是怎么赚钱的?稳定币不是随便印出来的——用户必须先存进真实货币(比如美元),公司才发行等值的稳定币。比如,你给泰达公司100万美元,它就给你100万个USDT。泰达手里就攒下了1550亿美元的现金,这笔钱零成本(公司不用付利息),他们拿去买美国国债或存银行,每年光利息就能赚70-80亿美元。然后,再用这些白赚的钱去投资比特币或区块链公司,去年泰达公司净利润达到130亿美元。这相当于腾讯半年的利润,而且公司只有150名员工,简直躺赚!稳定币业务增长很快,每年规模涨50%以上,是真正的朝阳产业。不过,这生意依赖美国国债的高利息——如果利息降了,利润也会缩水。但总体看,它还是门超级赚钱的好生意模式。4、稳定币主要有哪些使
重磅!挂钩港币的稳定币即将上线
两倍做多恒生科技ETF(07226),现在规模是101.4亿,环比上周一108.6亿,减少7.2亿港元。 两倍做空恒生科技ETF(07552),现在规模是59亿,环比上周一51.7亿,增加7.3亿港元。 恒生科技指数现在是5640点,环比上周一5560点,上涨80点。 上周空军大幅增加,多军且战且退。但现在是牛市,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牛市有句话叫“空头不死,牛市不止”,持续的上涨会产生逼空行情,空头买入平仓,又会助推上涨。 需要关注的是,中美在瑞典举行的新一轮经贸会谈,只要不出坏消息就是好消息。$南方两倍做多恒科(07226)$  $南方两倍做空恒科(07552)$  $恒生科技指数(HSTECH)$  

创新药狂飙70%,牛市下半场怎么玩?

港股最近几天高位震荡,恒生指数距离稳稳站在25000点就差那么一点点,这个位置之前套住了很多人,需要消化掉这些压力。 不过我觉得突破25000点是迟早的事,这波上涨的动力很明确——就是钱多!最明显的证据就是每天的交易额大大增加了,昨天港股总成交额高达2630亿港元,而去年7月的时候,平均每天成交额才990亿,现在是那时的2.6倍! 一般来说,牛市分三个阶段: 牛一,底部反转,全面暴涨。 就像去年港股,比A股更早在9月12号启动,从17000多点一口气涨到10月7号的23000多点。那段时间十几个交易日里,只有两天稍微跌了点,其他天都在涨,反弹之猛烈惊呆众人。10月8号那天冲高回落,当时还有人觉得这是“死猫跳”(意思是短暂反弹后还会大跌)。 牛二,指数慢涨,个股和板块轮番表现。 从去年10月到现在,基本都算这个阶段。哪里有利好,资金就往哪里冲。这时候的策略最好是找那些还没怎么涨的、价格相对低的板块提前埋伏,等市场资金来炒热它,涨高了就卖掉,再去寻找下一个目标。说心里话,希望牛二能持续的久一点,牛三能来的晚一点。 牛三,群魔乱舞,集体疯涨。 一旦牛三来了,通常就意味着这波大行情快到头了。这个阶段涨起来很疯狂,但跌起来也更吓人。经历过港股牛市的老手都懂,虽然最后阶段看起来很诱人,但如果没把握好,亏钱的速度也会非常快。 在现在的牛二阶段,如果想赚快钱,就得不停地换板块,要么提前埋伏低价股,要么追热点。但这套玩法风险高,需要敏锐的判断和快速反应,不适合所有人。 目前港股共识较高的板块有恒生科技股、能稳定分红的高股息股、新消费品牌、创新药,以及最近热起来的稳定币概念股。这些板块的基本面逻辑都比较扎实,有长期发展的潜力。 创新药是港股的一大特色板块。这是因为很多创新药公司在研发初期,产品还没上市销售,普遍是亏钱的。按A股以前的规则,它们没法上市,但港股在2018年推出了特殊规则(18A规
创新药狂飙70%,牛市下半场怎么玩?

30多家A股公司在港交所排队上市,是福还是祸?

我们有三大交易所,截止6月30日,上交所总市值‌约55万亿,‌深交所总市值‌约45万亿,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历史性首次突破100万亿人民币,上市公司数量5420家。北交所的体量还比较小,本文暂且不表。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证券市场总市值达42.7万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2.1万亿港元大幅增长33%。上市公司总数达2645家,这其中约2000家是中国内地上市公司(包括160家AH两地上市公司)。同时,中国还有250多家公司在美国以及其他金融市场上市,中国上市公司总数量已经高达7500家,在数量上已经遥遥领先美国的7000家,但在质量和市场表现上还有很大差距。美国三大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数量约7700家,其中美国本土公司约6900家,还有约100家在全球其他金融市场上市。美股市场总市值高达64万亿美元,以不足全球20%的上市公司数量,贡献全球股市40%的市值,单公司平均市值密度远超中日等市场。有投资者吐槽,港交所为了业绩也是脸都不要了,阿猫阿狗都让上市,割苦了散户。其实港交所也有自己的难处,香港是一个离岸金融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中的资本自由流动,以此吸引外资,和A股市场有一定的互补性。但同时,港交所也和A股市场存在竞争关系。很多到港交所上市的内地公司其实是达不到A股更严格的上市要求,没办法才选择到港交所上市。如果有的选,肯定是在A股上市给的估值更高,募集的资金更多,流动性更好,因为A股的交易更活跃。例如,现在有180多家公司在北交所排队上市,就是因为北交所的上市门槛低,如果没有北交所这个选择,这些公司很有可能就一股脑涌向港交所了。所以港交所处境挺尴尬。要是把上市门槛定得太高,很多公司可能就选择在内地A股排队死等(即使时间很长),或者干脆跑去上市规则更宽松(尤其对盈利要求不高)的美国市场了。门槛低不是病,管得松才要命!其实,上市容易本身并不是问题。看看美国,
30多家A股公司在港交所排队上市,是福还是祸?
两倍做多恒生科技ETF(07226),现在规模是108.6亿,环比上周一100.4亿,增加8.2亿港元。 两倍做空恒生科技ETF(07552),现在规模是51.7亿,环比上周一49亿,增加2.7亿港元。 恒生科技指数现在是5560点,环比上周一5280点,上涨280点。 上周五上峰约谈外卖三傻,要求不要内卷。外卖是个存量行业,卷来卷去大家也不可能一天多吃两顿饭,只要不卷大家都有钱赚,所以今天可以看到美团、阿里、京东领涨恒生科技。没有外卖大战拖后腿,恒生科技本周还能涨。$南方两倍做多恒科(07226)$  $南方两倍做空恒科(07552)$  $恒生科技指数(HSTECH)$  
韩国股民扫货中国资产,韩国交易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韩国股民对中国内地与香港股市的累计交易额已超过54亿美元,买入最多的是小米、比亚迪、宁德时代、泡泡玛特。 中国市场成为韩国股民的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仅次于美国市场。 主要买的是港股,这也是今年港股领涨A股的原因之一。 $小米集团-W(01810)$  $比亚迪股份(01211)$  $泡泡玛特(09992)$  
中国结算的数据显示,2024年底投资者总数为2.37亿。今年上半年至少新增420万投资者,也就是说,截至今年6月底,A股投资者数量已经超过了2.4亿。 A股有2.4亿用户,活跃用户大概5000万。 港股有500万用户,活跃用户大概150万,其中中国内地活跃用户约50万。 $香港交易所(00388)$  $美团-W(03690)$  $阿里巴巴-W(09988)$  

黄仁勋送东风引爆AI,恒生科技、医药、新消费集体狂欢!

今日港股市场展现强劲韧性,上演经典“V型”反转。早盘高开后一度下跌翻绿,市场情绪承压,但午盘后买盘汹涌而至,推动指数强势拉升,最终恒生指数收涨1.6%。反观A股上证指数,虽同样在午后有所回升,却未能扭转颓势,收盘仍小幅下跌。港股走势显著强于A股,再次印证了“今年港股领涨A股”的市场预判。那么,港股当前有哪些值得重点关注的板块?2025年以来,港股科技板块无疑是市场最耀眼的明星,持续领跑大市,成为本轮行情的核心引擎。人工智能(AI)相关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这得益于DeepSeek等本土大模型的技术突破以及产业化进程加速。港股科技龙头股价随之水涨船高,小米集团上半年累计涨幅高达67%,中芯国际上涨43%,腾讯控股上涨25%,阿里巴巴涨幅亦超过41%。今日恒生科技指数大涨2.8%的直接催化剂,便是英伟达CEO黄仁勋宣布将向东大出售先进的H20芯片。此举意义重大,意味着本土企业在算力关键瓶颈上获得有力支持。当前东大在算法层面已不逊于西大,结合先进芯片的加持,“AI+”产业链有望迎来新一轮爆发机遇。市场普遍认为港股已进入“AI牛”阶段,拥有丰富AI应用场景和深厚底层技术储备的港股科技公司,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创新药板块成为港股另一条清晰的投资主线。以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百济神州为代表的头部药企,出海步伐明显提速,成果斐然。信达生物与罗氏达成总价值10.8亿美元的重磅合作协议;科伦博泰与默沙东的交易涉及金额超50亿元人民币;三生制药与辉瑞的协议首付款更是接近百亿元人民币级别。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对外授权合作,不仅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充沛的现金流,更重要的是极大提升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研发实力和全球竞争力的认可度。反映在市场上,恒生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已超60%,领跑恒生系列主要指数。市场对港股医药股的关注度与配置意愿持续升温,这些拥有扎实基本面、强大研发管线和明确商业落地成果的创新药企
黄仁勋送东风引爆AI,恒生科技、医药、新消费集体狂欢!
两倍做多恒生科技ETF(07226),现在规模是100.4亿,环比上周一97.4亿,增加3亿港元。 两倍做空恒生科技ETF(07552),现在规模是49亿,环比上周一51.2亿,减少2.2亿港元。 恒生科技指数现在是5280点,环比上周一5210点,上涨70点。 上一波恒生科技上涨是ai推动的,这一波震荡行情是由美团、饿了么、京东三国杀导致的,因为waimai里面有两个ai,给市场搞懵了,一时找不到方向,突破需要一个契机。 $南方两倍做多恒科(07226)$  $南方两倍做空恒科(07552)$  $恒生科技指数(HSTECH)$  

宁德时代港股溢价30%,外资为什么不买价格更便宜的A股?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一共有50家公司IPO,还有211家公司在港交所递表有效期内排队上市,预计全年IPO数量会超过100家公司。从上市涨跌幅表现来看,今年在港股上市的50只新股中,以暗盘计,上涨31只,下跌17只,收平2只,破发率34%;以上市首日计,上涨32只,下跌15只,收平3只,破发率30%。上市首日表现整体优于暗盘,但并不明显。这也解释了昨天说的“新股暗盘卖好还是上市首日卖好”的问题,没有规律,每只票的情况都不一样。最稳健的方法是暗盘卖一半上市首日卖一半,可能卖不到最高价,也不至于太差。今年上半年有10只A股在港股二次上市,其中有7只上市首日上涨,打新人都吃到肉了。这些票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市值大,募资金额多,中签率高,虽然有的涨幅不高,但赚到的绝对值并不少。这也是今年值得重点关注的板块,就像2020年那会流行炒生物医药B股一样。上图是2020年前后生物医药B股在港股上市的表现,后缀带B意思是还未盈利的生物医药公司,那时在打新人眼里,后缀带B就是牛B。目前已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A+H股上市有37家,还有20多家A股公司宣布赴港上市计划。中证监2024年推出五项措施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港交所对A股市值超100亿的企业开辟30天快速审批通道。该机制下,目前已经上市的10只A+H股从向港交所递表到挂牌上市平均耗时不到5个月。也就是说,不出意外已经递表的这些公司都会在下半年登陆港交所,今年是A+H股上市大年。当年生物医药B股炒的是没有盈利反而方便讲故事,那A+H股炒的是什么呢?看宁德时代就知道了。宁德时代H股(港股)较A股溢价最高达到30%,这一现象打破了AH股通常H股折价的惯例。由此引发了大家两个疑问。宁德时代港股为什么比A股还贵?这些近期上市的AH股有一个特点,就是港股的流通盘较小,以宁德时代为例,A股的流通市值1.2万亿,港股只有600亿流通盘,其中有一半是基石
宁德时代港股溢价30%,外资为什么不买价格更便宜的A股?
两倍做多恒生科技ETF(07226),现在规模是97.4亿,环比上周一104亿,减少6.6亿港元。 两倍做空恒生科技ETF(07552),现在规模是51.2亿,环比上周一49.9亿,增加1.3亿港元。 恒生科技指数现在是5210点,环比上周一5300点,下跌90点。 恒生科技指数的市盈率TTM值为20.1,市盈率历史分位数为8.95%,处于历史较低估值水平。 上周饿了么、美团、京东上演三国杀,导致恒生科技又被拉下水。本周还有一个不确定性因素就是关税问题,特朗普的态度难以捉摸,反映到股市上就是行情走的犹犹豫豫。$南方两倍做多恒科(07226)$  $南方两倍做空恒科(07552)$  $恒生科技指数(HSTECH)$  

蓝思科技在港股二次上市,今天A股大涨8%,涨得都是利润

昨天晚上,首钢朗泽发布公告说,港股上市计划将延迟,并且将退回申请股款。 此次延迟是由于公司收到一份民事起诉状,被列为被告,该诉讼由公司一家主要经营子公司的股东在平罗县人民法院提起。 本来也没打算申购,只是浪费了昨天下午刚写的新股分析。 一、招股信息 二、公司概况 蓝思科技成立于2003年,是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专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防护玻璃、触控模组、摄像头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并拓展至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 截至2025年3月,公司总资产超747亿元,员工规模达10万余人,在湖南、广东、江苏及越南北江等地布局了9个研发生产基地,形成了全球化的生产网络。 按2024年收入计:蓝思科技在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市场份额达13.0%,排名第一;在车载电子玻璃及智能B柱市场份额达20.9%,同样位居行业首位。 公司于2007年在行业内首创将玻璃应用到全球第一款全屏触控智能手机上,奠定了智能终端功能面板的主流技术路线。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蓝思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人民币466.99亿、544.91亿和698.97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25.20亿、30.42亿和36.77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70.63亿元,同比增长10.1%;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38.71%。 收入来源方面,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占主导,2024年收入577.54亿元,占比82.6%;智能汽车与座舱类收入59.35亿元,占比8.5%,是第二大业务板块;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收入34.88亿元,占比5%,增长潜力较大。 其他业务,包括人形机器人、AI眼镜等新兴领域,2024年收入27.19亿元,占比3.9%,但同比增长754%,成为公司最具爆发力的增长点。 蓝思科技的竞争力源于其独特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模式,公司形成了从原材料加
蓝思科技在港股二次上市,今天A股大涨8%,涨得都是利润

首钢朗泽港股打新分析,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乙醇和微生物蛋白

港股打新风格要保持一致,操作不要变形。求稳就一直求稳,不要被赌博股的高收益诱惑,那是承担很大风险才赚到的。如果喜欢赌,最好也保持一致,那有孩子天天哭,那有赌徒天天输。 很多新股我是当彩票在摸,中签的少,亏了不伤筋动骨,赚了也发不了财,风险偏好低的就直接放弃,不要参与赌博股,一年就打新那10只8只确定性高的热门大票就行了,平时买个货币基金也有2%左右的收益。 不要陷入打了又担心的睡不着觉的精神内耗。 一、招股信息 二、公司概况 首钢朗泽成立于2011年,由首钢集团与新西兰LanzaTech合资组建,是一家专注于碳捕集利用(CCUS) 领域的创新技术企业。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合成生物技术,将钢铁厂、铁合金厂排放的工业尾气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乙醇和微生物蛋白,实现了“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模式。 截至2025年,公司已在中国运营四大生产基地,分布于河北、宁夏和贵州等地,形成了年产21万吨燃料乙醇和2.32万吨微生物蛋白的产能规模。 2023年,首钢朗泽在全球合成生物技术CCUS企业中收入规模排名第一,展现了其技术商业化的领先地位。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首钢朗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3.90亿、5.93亿和5.64亿元,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0.24亿、1.10亿和2.46亿元。 亏损持续扩大,主要是由于2024年上游钢铁厂检修导致尾气供应不足,乙醇市场价格下降,以及新设施投产初期成本较高影响。 首钢朗泽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三大业务板块: 1. 乙醇销售2024年占比78.1%,主要用于车用燃料(乙醇汽油)、香水、包装材料及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生产。公司乙醇生产成本约4990元/吨,显著低于粮食乙醇(7000元/吨),具有成本优势。 2. 微生物蛋白销售2024年占比16.1%,作为饲料蛋白原料,粗蛋白含量超80%,2021年获中国首张饲料新产品证书,价格稳定在8000
首钢朗泽港股打新分析,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乙醇和微生物蛋白

峰岹科技折价40%在港股二次上市,A股已经连跌4天

昨天上市的三只新股,最不被看好基本面最差的云知声反而表现最好,上市首日涨幅44%,甚至超过了市场热度最高的if椰子水。港股打新需要多维度综合考量,不是只看基本面,还要看资金面和情绪面,如果仅看估值,狗都会,还要人干啥。对于小票来说,有分歧是好事,就怕一窝蜂去申购,记住一句打新口诀“小票要冷,大票要热,就怕不冷不热”。分歧越大,唱空越多,说明参与打新的人少,因为想申购的打新人不会去公开唱空,散户手里的货少,意味着抛压小,反而更容易跑出黑马,带来超额收益。一、招股信息二、公司概况峰岹科技(FORTIOP)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注于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设计的半导体企业。公司核心产品是BLDC电机控制芯片(无刷直流电机),这种芯片被誉为电机的“大脑”,能够让电机实现高效率、低噪音、高精度运行,广泛应用于智能家电、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于2023年按收入计,峰岹科技在中国BLDC电机主控及驱动芯片市场排名第六,市场份额达到4.8%,且为该市场前十大企业中唯一的中国企业。峰岹科技专攻芯片设计、电机驱动架构算法、电机技术三大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工作,是中国首家同时具备三重技术团队的电机驱动控制芯片厂商。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公司营收从3.23亿元增长至6.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6.4%;净利润从1.42亿元增至2.22亿元,年复合增长25.1%。这一增长态势在2025年第一季度得以延续,营收达1.71亿元,同比增长47.34%,但净利润同比微降0.29%至5041万元,主要受研发投入大幅增加影响。在业务构成方面,2024年公司电机主控芯片MCU收入3.85亿元,占比64.06%;电机主控芯片ASIC收入8474.76万元,占比14.12%;电机驱动芯片HVIC收入8427.9万元,占比14.04%;智能功率模块IPM收入4336.9万元,占比7.59%。峰
峰岹科技折价40%在港股二次上市,A股已经连跌4天

大众口腔港股打新分析,估值便宜,有套路回拨的可能

今天同时有6家公司启动招股,为什么会在6月底扎堆IPO? 原因在于,如果已经递表的公司如果无法在6月30日前通过聆讯启动招股,那么就需要补充半年报数据,多花钱不说,还耽误上市进程。同时港交所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本身也需要做业绩,两者一拍即合,一路绿灯推进IPO。 就跟小学生写暑假作业一样,总是等到最后三天才连夜赶工,人都是有惰性的。 一、招股信息 二、公司概况 大众口腔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武汉,是华中地区(湖北、湖南)规模最大的民营口腔连锁机构。 截至2025年6月,公司拥有92家直营机构,包括4家医院、80家门诊和8家诊所,分布于湖北、湖南两个省的8个城市,以“爱尚大众口腔”品牌深耕社区化服务。 按2024年收入计算,大众口腔以2.4%的市场份额稳居华中地区民营口腔服务商首位。在全国范围内,其市场份额仅0.4%,行业排名第十一位;按牙椅数量(702张)排名第五,但距离前四名差距较大。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大众口腔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09亿、4.42亿和 4.07亿元人民币,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5645.0万、6703.8万和 6250万元人民币。 2024年首次出现收入与利润双降,主要受两大因素冲击: 1. 种植牙集采降价:国家集采政策导致种植牙单价从2022年的8460元/颗骤降至2024年的5767元/颗,累计降幅超30%。 2. 消费降级与竞争加剧:经济复苏缓慢导致客户就诊频次减少,新客户数量同比下降12%(2024年仅15.1万人)。 大众口腔营收构成,2024年综合牙科诊疗占比53.4%,口腔种植服务占比28.4%,口腔正畸服务占比18.2% 其中口腔种植服务曾为高毛利业务,但集采后价格“腰斩”,从8460元降至5767元。尽管就诊人次因低价刺激增长(2024年达14.5万),但收入贡献反而下降。 IPO前,大众口腔进行了两轮融资,2021年
大众口腔港股打新分析,估值便宜,有套路回拨的可能
两倍做多恒生科技ETF(07226),现在规模是104亿,环比上周一92亿,大幅增加12亿港元。 两倍做空恒生科技ETF(07552),现在规模是49.9亿,环比上周一52.2亿,减少2.3亿港元。 恒生科技指数现在是5300点,环比上周一5150点,上涨150点。 恒科指两倍做多又突破了100亿大关,这是市场强烈看多的信号,本周大概率继续往上走,因为两倍做空的规模还不小,这些下场的空头就潜在多头。$南方两倍做空恒科(07552)$  $南方两倍做多恒科(07226)$ $恒生科技指数(HSTECH)$  

农夫山泉钟睒睒战略入股if椰子水,周一股价要起飞?

港股IPO招股结束次交易日下午16:30后各券商就会陆续公布中签结果,但详细信息要等暗盘交易当天晚上22点港交所官方网站披露易发布新股配发结果公告。 if椰子水,以上限27.8港元定价,一手市值5560港元,有23.6万人申购,一手中签率10%,甲组全部都要抽签。乙组有2万人申购,乙头中签1~2手,顶头槌也才中签6~7手,非常卷。 国配23倍,说明机构也都在抢货,赫然发现农夫山泉老板钟睒睒通过道合承光私募,拿了椰子水846800股,也就是4234手,价值2354万港元。 国配是没有锁定期的,上市首日就可以卖,但我相信钟首富不是和我们打新一样上市就卖,这点钱就算涨10倍,对钟首富来说也是洒洒水,应该是关注到了这个竞品,看好这家公司才出手认购的。 饮料巨头钟老板投资所在行业的公司,虽然拿货不多,但这个态度会让市场更加认可这家公司的投资价值。 周一股价要起飞! BOSS直聘-W(02076.HK) BOSS直聘,于2021年6月11日在纳斯达克上市,于2022年12月22日在香港上市,当时以介绍方式在香港主板双重主要上市,没有在香港募资。 这次在港交所招股其实就是增发,一般的增发是在场外对接机构,只是这次散户可以认购。公告有说,本次股份发售旨在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财务灵活性、拓宽公司的股东基础和增加股份的流动性。 BOSS直聘没有纳入港股通,主要是没有满足同股不同权公司纳入港股通的第三条要求,即:考察日前183日港股总成交额不低于60亿港元。 ‌港股后缀-W‌:表示“同股不同权”,即公司的股权架构中包含普通股份和特权股份‌。特权股份的投票比重高,一般在公司老板或创始团队手里,是为了公司在融资发展过程中稀释股份而不丢掉控制权。 BOSS直聘港股市值640亿,但是每天的成交额不到100万港元,美股那边每天的成交额有几千万美元。这主要是因为2022年是介绍的方式在港股快速上市,没有发行新股
农夫山泉钟睒睒战略入股if椰子水,周一股价要起飞?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