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理解的一句大师的话就是:如果年轻,资本少,应该投资小市值的公司。 2010年西科金融股东会,芒格关于“年轻、资本少时应投资小市值公司”是这么说的: “我当然会在小盘股中寻找机会。我会努力挖掘所有存在信息不对称性的机会。我希望我能具有信息优势,掌握别人不知道的重要信息。研究杜邦、陶氏这样的大公司,很难获得信息优势。如果我管理小资金,我不会投资大盘股,和大资金对着干。 默克(Merck)和辉瑞(Pfizer)两家公司,谁研发的重磅药更有潜力?这样的问题不是小资金该琢磨的:第一,这样的问题很难;第二,你的对手是很多聪明人。 我会发挥自己的长处,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寻找市场出现无效性的机会,寻找我比对手更具信息优势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可能散落在很多地方。 最重要的是,你们要明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要取得成功,一定要去竞争比较弱的地方。这就是我的秘诀,我毫无保留地告诉你们了。” 因为小市值的公司很不好懂,我之前投的重仓的没有低于一千亿市值的。感觉最重要的是感觉自己懂不懂,有没有价值显著大于市值。而不是说市值的缘故。而且我反倒认为小市值公司充满各种风险。如今我瞄上了洪恩,劲仔,小牛,东方甄选,保利物业。 段永平也说过类似的话 对于大佬应该一百亿以下才算小。可我基本上看上的都是一千亿,一万亿以上的公司。。而且这帮大师,为啥老建议做小公司。好像更赚钱似得。 所以我一般不劝人做小市值的公司。而是简单点,做你看懂的,价值远大于价格的。 我觉得大师说的话有问题。也可能是我没理解(就是觉得小市值很容易翻倍,大市值就难了。但忽略了小市值公司信息不透明性,难以搞懂)。 巴菲特年轻时候收益率高,很多人说是资金量小,投资烟蒂股,投资市值小的公司。但是巴菲特的方法多少照搬不了。A股什么公司投资者都买不下来,宝万之争在那摆着呢。 有人说200亿以下的寒武纪是,也许200亿以下的寒武纪,也就算投资小公司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