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人都认为美股到顶了
民主党要加税,债务上限不提升要违约,当所有人都认为美股到顶了这个风险被大众所察觉了,那这就已经称不上是风险了,真正的股灾都是在人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尤其是在大家都对自己操作和认知很自信的时候,那些能被意识到的风险自然也都被避免了。
“人们永远也无法肯定,究竟是预期与后来的事件相一致,还是后面的事件顺应了预期,在此自然科学所强调的思想与事件之间的分离荡然无存了。”---索罗斯
第一部分---抛弃天下有免费的午餐的想法,老老实实做人,懂得区别噪音与信号
早从去年开始,说美股要崩的声音就屡见不鲜。
什么疫情要加剧,什么民主党要控制议会所以要对硅谷巨头FAANG加税,什么非农就业数据不好,什么中美关系有可能再度恶化,什么WSB投机导致市场投机行为猖獗,什么美联储要开始减码了,什么加息要提前了,什么美股已经涨的太高了……
我觉得有7个字更能准确概括本篇文章一半想叙述的内容,那就是你要懂得区别噪音和信号。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市场都是噪音,黑色星期一股票下降的次数比其他几个工作日下降的多不是没道理,每当遇到周末,人们总是会在股市不开盘的那几天去阅读市场中各种所谓的“专家”言论,又或者阅读那些所谓的“有价值的信息”,阅读完毕之后内心极度恐惧,又或极度烦躁,希望立马就开盘交易,疯狂买疯狂抛。反正感觉到自己做了功课,同时又做了最正确的决策。结果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下亏了2万5。实际上,稍微动动脑筋想想,如果这些公开的免费信息有价值(即免费的午餐问题),那么至少从2个维度上看,它背后的逻辑根本站不住脚。第一个是,如果这是一个有价值的策略,那么这么多人接触到后,这个策略可能会失效。第二个是,如果这真的是一种有价值的信息(简单说就是能挣钱的信息),这些素不相识的人为什么要告诉你?所以那些喜欢在个股或者大盘底下问:“老师,这股还能涨吗?”或,“谁能说说这个财报下周是涨还是跌”这种问题的人可以考虑在现实中找任何一家挣钱的公司、商店、亦或卖煎饼的小老板,对他们说,告诉我你是怎么挣到钱的,生意好的,看看别人愿意告诉你真相不?
第二部分---人类认知高估问题,你为何对你的预测那么自信?
另一半的内容讲述的是人类总会高估自己的认知
不管被市场多少次打脸,有些人就总忍不住想要去预测市场。不管是预测大盘,还是预测个股,乐此不疲。去年美股纳指大涨,从纳指破万点开始起,说美股会回撤的声音就没断过。说拜登当选总统可能要加税,科技股会回调、说美债利率上升影响科技股DCF模型折现因子,科技股要回撤、疫情加剧风险,科技股会下跌。
结果呢?结果是次次被市场屡创新高啪啪打脸。事实上当市场情绪上来的时候,所有不利的因素市场都会选择性无视,当市场情绪低落的时候,再好的财报市场也无动于衷。人类,与其说喜欢预测,不如说喜欢赌。好像自己赌对了以为是自己能力的体现一样。Jason Zweig说过一件事,大致就是之前华尔街有人设计一种策略,策略内容是从道指里找排名靠前的股票,然后剔除前几个大市值的,就这样搞一个投资组合,结果是什么样的呢?结果是有人事后按同时期按英文字母每隔一个字母就不选的排除法筛选前几十最高市值的股票,把剩下的买入自己的投资组合,得出的投资回报基本和那个华尔街的人一样。我自己也曾犯过类似的错误,当疫情来的时候,美股几次熔断崩盘,那时候一家网络视频会议公司$Zoom(ZM)$ 顺势崛起,而我犯了对自己认知高估的错误,我当时想中国仅仅花了一个月左右就控制了疫情,那美国应该也差不多很快能控制住,所以Zoom的商业模式上的成功是暂时的,不值得买入,结果Zoom从20年三月的100.88涨到588.84最高,时间不超过一年。过度对自己的认知自信,导致了我这次在Zoom上没挣到钱。
第三部分---结语
其实,如果你喜欢预测,并且连续性或经常性的预测成功,并因此挣了些小钱,这不是一件太值得你庆幸的事,比如你连续20次成功预测且帮你挣了100万,一次预测不成功的黑天鹅就可以让你回到起点甚至亏损到本金都不剩,暂时性的预测成功没有意义,股票永远是讲究持久性的胜利。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这个真需要时间磨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