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互联网巨头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

美股的财报季刚刚开始。按照惯例,财务业绩比较好的公司会率先发布财报。因此,已经有四家举足轻重的美国科技巨头——微软、奈飞、苹果、特斯拉,发布了上个季度(各家的财年时间不同,不一定都叫第四季度)的财报。对于特斯拉,我基本不懂,就不献丑了;对于另外三家公司,我还是多少懂一点的。

总体看来,这三家科技巨头的业绩都非常好,都汇报了两位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其中,增长势头最好的是微软,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均超过20%。但是业绩超预期幅度最大的是苹果,尤其是净利润,超过一致预期大约十个百分点;新款iPhone在大中华区的强劲销售,是超预期的重要来源。

微软的净利润率一如既往地高,接近40%,这是由软件公司的业务属性决定的。苹果的净利润率大幅扩张,已经接近30%,这主要是服务收入(云服务、应用商店等)比例上升导致的。事实上,在智能手机行业,苹果一家的净利润比所有安卓手机厂商加起来还要高。

相比之下,奈飞的净利润率似乎比较寒碜,但主要是因为季节性因素——第四季度是奈飞成本摊销比较多的季节,在其他季度,它的净利润率一般都能超过20%。这充分说明,视频平台不是一门坏生意,只是中国的爱奇艺、B站没有经营好这门生意。

受到欧美经济复苏、产品周期和技术进步等多重积极因素的推动,美国科技巨头的业绩增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华尔街分析师对谷歌和Meta (Facebook)的财报预期非常乐观;对亚马逊的预期不太乐观,但主要是季节性因素导致的。我个人对美国互联网行业不太熟悉,研究得远远没有对中国互联网行业那么深;但是我个人认为,苹果、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的市场统治地位是可以持续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上升周期尚未结束。我对Meta和奈飞没那么乐观,但它们仍然是很好的公司。

对比一下互联网中概股的财报,我们就会发现:中美互联网巨头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无论在市值层面、营收层面还是利润层面。受到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收入增长已经大幅放缓,净利润则已经进入下降轨道。由于中概股普遍尚未披露四季报,我们暂且以2021年三季度的财务数据为基准:

  • 腾讯、阿里、美团、百度、京东的扣非净利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美团还“转盈为亏”了。

  • 这些公司纷纷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将不以利润为核心。京东宣称要“减持微利经营”,美团宣称要“对新兴业务持续投入”,腾讯、阿里、百度均宣称要在不赚钱的硬科技领域加大投资。

  • 它们的营业收入增速也普遍放缓。唯一的例外是阿里,那是因为它收购并表了大润发;排除这个因素,阿里的收入增速也放缓了。

  • 它们的外延扩张(包括国内并购和海外并购)已经基本告一段落。腾讯近期抛售部分战略投资对象就是一个象征。其他巨头即便不抛售,大概也不会扩大投资规模。

当然,部分投资者可能会声称,互联网行业还有一个“仍在逆势高速增长”的独苗,那就是字节跳动。很可惜,字节跳动尚未上市(短期内也不太可能上市),我们无法获得准确的财务数据。字节跳动官方也从未声称自己“仍在逆势高速增长”,它显然并不赞成部分投资人的脑补。

对比美国和中国互联网巨头的财报,我们会发现如下一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实:

  • 苹果或微软的净利润,可能超过了整个互联网中概股板块之和。2021年4季度苹果的净利润为346.3亿美元,微软为187.65亿美元。我估计,腾讯、阿里的净利润之和撑死了也就是100亿美元,再加上百度、京东、网易,中概股“盈利五巨头”的总利润不会超过130亿美元。美团、拼多多、快手都是亏损的。因此,苹果或微软当中任何一家的净利润,将超过海外上市的所有中国互联网公司之和。

  • 微软的季度净利润可能超过阿里的年度净利润,而苹果的季度净利润可能超过腾讯和阿里的年度净利润之和。在此我们采取比较宽松的条件:微软和苹果的净利润不按扣非计算(口径较窄),腾讯和阿里的净利润按扣非计算(口径较宽)。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微软上个季度的净利润,可能也会超过阿里同期净利润的4倍;苹果上个季度的净利润,则可能超过腾讯和阿里同期净利润之和的4倍。

  • 美国互联网巨头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将远超中国同行。利润自不必说,因为许多中国互联网公司已经主动表示“不追求利润”了;在收入方面,美国互联网巨头普遍能维持10-20%乃至更高的同比增速,而大部分中国互联网巨头已经做不到了(仅有美团、拼多多等比较新兴的公司除外)。

  • 美国互联网巨头将有充分空间进行跨行业的并购扩张。最近发生的微软以687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就是一个证明。有人感叹,本来腾讯是可以竞购一下动视暴雪的——其实,稍有常识的人就会明白,这种可能性并不存在。中国互联网巨头可能将退出对绝大多数优质海外资产的竞购。与此同时,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等美国巨头的现金普遍非常充裕,有充分空间收购这些优质资产。

2020年底,全球市值最大的十家公司当中,有五家是美国互联网巨头(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Facebook),两家是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巴巴)。当时,腾讯的市值已经非常接近Facebook,与苹果和微软的差距也只有两到三倍;阿里的市值也超过了谷歌的一半、亚马逊的三分之一。彼时彼刻,全世界的投资者都会认为,腾讯、阿里以及尚未上市的字节跳动,是与美国互联网巨头一个重量级、可以相提并论的公司。而且,由于这些中国巨头的增速更快、效率更高、扩张方向更多,如果它们在一段时间内超越自己的美国同行,也是可以理解的。

仅仅十三个月过去之后,上述场景已经恍若隔世。美国互联网巨头的股价普遍创下了新高(亚马逊除外),它们的中国同行则往往出现了大幅下跌。此时此刻,腾讯的市值仅相当于苹果的22%、微软的25%、Meta的68%;阿里的市值仅相当于亚马逊的21%、谷歌的18%。大中华区市值最大的公司变成了台积电,它的市值相当于腾讯的1.1倍、阿里的近2倍。

过去多年,海外投资者经常使用一个复合词: Chinternet, 也就是"China + Internet"。2021年,这个词汇显然过时了。海外投资者还曾经认为,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的互联网行业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那就是美国和中国;也只有这两个国家诞生了足以让全世界震惊的互联网巨头。现在看来,应该改一个说法——美国的互联网行业、互联网巨头远远凌驾于其他所有国家之上,而且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

我们可以做一个最简单的算术题:假设未来三年内,美国互联网巨头均能维持20%左右的净利润增速,而中国互联网巨头只能维持10%以内的净利润增速;这样,到了2025年,中美两国互联网巨头的利润差距,会在现有基础之上再拉大0.3倍。由于美国互联网巨头的利润增速更高,所以它们会享受更高的估值水平。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中美互联网巨头的市值差距,会再扩大0.5倍乃至1倍。届时,我们就可以认为,两者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公司,甚至不是一种生物了。

这种事情会发生吗?希望不会。但是,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投资者必须做最坏的打算。此时此刻,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分配资金的长期投资者,最理性的选择似乎是进一步高配美国科技股、低配中概股,直到某种结构性的反转信号到来——问题在于,谁知道它何时到来呢?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103

  • 推荐
  • 最新
  • 杀猪的
    ·2022-01-29
    这都能阴阳怪气怪政府?中美企业最大的区别,一个面向国内,一个面向全球!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只会窝在国内欺负小企业(腾讯尤甚),甚至是小商贩(社区团购),最终都去搞金融小贷(对社会的推动作用约等于零),所以阿里这种活该被锤!(我也有阿里的股票,但是我支持政府把阿里锤醒!)
    回复
    举报
    收起
    • 女王公园回复飞仔小傻瓜
      企业就是为了赚钱 纳税已经尽到责任 不要批话
      2022-02-10
      回复
      举报
    • 九大芯回复猎鲸者一号
      企业贷是给许多财务状况好的企业不知道你有没有证据这么说,没有就不能想当然。而超前消费的个人贷本来就是不应该提倡的。
      2022-02-01
      回复
      举报
    • 杀猪的回复sleepmoney
      对,杀的就是你这头猪🐷
      2022-01-31
      回复
      举报
    查看更多 5 条评论
  • nn2021
    ·2022-01-29
    不仅仅是互联网,国内创投也会大受影响,弊端会2-3年后显现,一方面新的独角兽数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国企央企扛不起创新,未来根本没有那么乐观,当然国家还有法宝就是政府借贷拉高地价房价继续虚火,老百姓被割来割去,就这么点事
    回复
    举报
    收起
    • pxczy
      还玩房地产 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2022-02-03
      回复
      举报
    • NightingaleX
      这是实话,国家想调整分配端但是房地产的牵涉面太大了,只能先从互联网反垄断开始
      2022-02-02
      回复
      举报
  • 耐勤
    ·2022-01-28
    互联网现在已经被拔了牙,以后谁还敢在国内随便投钱。
    无序和勾结的定义可那么不清楚哦。
    回复
    举报
  • superkjp
    ·2022-01-28
    更可悲的是别人965,你却966,呵呵呵呵呵
    回复
    举报
    收起
  • 猎鲸者一号
    ·2022-01-31
    首先你凭啥假设美国互联网企业在未来三年能保持20%的盈利增速?是靠版图扩张,涨价,还是成本缩减?
    其次低估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作用和高估政策的压制。现在国内创新的重要动力还是大的互联网公司。诚然过去他们的收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国内的竞争。但是在战略级别意义上的创新只能靠社会资本去堆,国企也是靠不住的。所以政策只是打压而不是打死。通过这次打压划分了边界反而更有利于他们的发展。
    回复
    举报
  • 厉害了我的国
    回复
    举报
  • 2020今晚打
    ·2022-01-28
    更应该关注盈收的构成以及主营收入来源的转变,关注这个转变的原因,再者在未来技术革新方面做对比,通胀通缩环境不一样,仅看数字没意义。
    回复
    举报
    收起
    • nn2021
      未来啥技术听听
      2022-01-29
      回复
      举报
    • 韭菜熟啦
      你要笑死人,刚入行?
      2022-01-29
      回复
      举报
  • 杰克船长Q
    ·2022-02-11
    一鲸落,万物生。这是国内互联网生态。你看FANG有没有把硅谷的创业公司都收了?起来一个就收一个,生态被破坏了。微软收的都是欧洲的巨头,而且不是资本运作,确实是产业链整合的需要。国内互联网公司被管制是大势所趋,反垄断在美国也有,但苹果等都很自觉不去碰这个红线,营收都是美国以外贡献的多,美国政府高兴都来不及。反观Facebook, Google接连收到欧洲反垄断调查,中国不是唯一一个反垄断互联网的。
    回复
    举报
  • 阿福1983
    ·2022-02-10
    文章讨论的都过于表象。其一,国内企业是中国背书,到国际上特别是欧美国家很不讨好,美国企业却很舒服,所以国内互联网想做更大很难。其二,我本人的感觉,美国的有钱人比中国多太多,都是庄家,本国的互联网买长期,中概股这种都是短期炒作更多。其三,国内互联网过于重视效率,所以相互之间抄来抄去,都是资本运作,创新不足。
    回复
    举报
  • 梅川洼子
    ·2022-01-28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还是让子弹飞一会在看结果
    回复
    举报
  • 老夫追涨杀跌
    ·2022-01-28
    之前看走眼了微软,一直以为微软是个老头子企业,现在看来是我眼拙了
    回复
    举报
  • MG黄
    ·2022-01-29
    始终坚信中概股的未来,加大力度干!别人恐慌我加仓!
    回复
    举报
    收起
  • 華尔街大空头
    ·2022-01-28
    信贷周期底部,怎能和信贷周期顶部比呢,一个是刚刚完成紧缩循环,一个是大放水尾声
    回复
    举报
  • 在熊市面前,亮眼的财报也都是显得很苍白
    回复
    举报
  • 迪士尼迪斯尼
    ·2022-01-28
    连着看了老师不少帖子,老师是个肚子里面有干货的人
    回复
    举报
  • 刀哥拉丝
    ·2022-01-28
    视频平台不是一门坏生意,中国的爱奇艺、B站没有经营好这门生意,还有腾讯视频一样样没有经营好
    回复
    举报
  • 起司_9213
    ·2022-02-03
    企业的责任就是赚钱,给员工发工资给国家交税。更多的社会责任应该由国家来负责,把不该给企业的责任给企业,最终就是企业办不好,社会责任也付不起来。
    回复
    举报
  • 莫北橙
    ·2022-02-01
    两国政策不一样,中国提倡共同富裕,美国的大多数财富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回复
    举报
    收起
    • 海天飞鸟
      一个是各尽所能按权分配,一个是按贡献分配。
      2022-02-02
      回复
      举报
  • 败方mvp
    ·2022-01-31

    很不错

    回复
    举报
  • epeizhi
    ·2022-01-31
    差距只会越来越大,2021是中丐互怜元年,中丐只会越来越差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