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三姐妹”暴涨背后:消费赛道的狂欢还是估值陷阱?

今年港股市场涌现出以 老铺黄金(+215%)、泡泡玛特(+120%) 和 蜜雪集团(+92%) 为代表的“三姐妹”,其涨幅远超互联网龙头,引发投资者热议:这波行情是消费赛道的价值重估,还是投机泡沫的集中释放?

一、“三姐妹”的核心逻辑拆解
1. 老铺黄金(06181.HK):金价红利与品牌溢价
老铺黄金的核心驱动力是近年国际金价上涨(2024年以来累计上涨约25%),叠加其主打“古法金饰”差异化定位,通过高工艺附加值维持毛利率。但需警惕金价高位回调风险(如美联储降息预期延后)、以及周大福等传统品牌的挤压。
2. 泡泡玛特(09992.HK):IP运营与Z世代经济
泡泡玛特股价从2024年初的11.98港元飙升至193港元,反映市场对潮流文化消费潜力的认可。其优势在于头部IP(如SKULLPANDA)的长周期变现能力,但盲盒模式易受监管政策(如未成年人消费限制)和需求波动冲击,去年渠道压货导致库存周转天数升至120天即是一例。
3. 蜜雪集团(02097.HK):下沉市场连锁奇迹
蜜雪集团凭借极致低价策略(客单价<10元)快速扩张,单店模型验证可行性后,资本市场给予高倍溢价。但需关注:①供应链成本控制能否抵御原材料涨价;②下沉市场竞争加剧(如古茗、茶颜悦色进军三四线城市)。

二、估值争议:成长性VS性价比
当前三者估值均处于历史高位:
- 老铺黄金 市盈率(TTM)约30倍,显著高于周生生(约15倍);
- 泡泡玛特 动态市盈率超40倍,对比A股可比公司(如晨光股份25倍)明显溢价;
- 蜜雪集团 上市初期即破百亿美金市值,对应PS约8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支撑逻辑:消费赛道具备穿越周期属性,三家企业分别占据“黄金保值”“精神消费”“下沉刚需”三大锚点,在港股科技股回调背景下成为资金避风港。
风险隐患:高估值依赖业绩持续兑现,若增速放缓(如泡泡玛特Q4营收同比仅增9%),可能出现戴维斯双杀。

三、投资策略:结构性机会与对冲思维
1. 做多窗口期已过:
短期涨幅过大透支未来预期,尤其是蜜雪集团上市即巅峰的走势,参考泡泡玛特2023年因疫情后复苏不及预期腰斩的历史,需警惕情绪退潮风险。
2. 做空工具稀缺制约操作:
港股缺乏高效融券机制,且三者均为细分赛道龙头,替代标的有限。若看空需等待技术面信号(如老铺黄金跌破年线)或基本面拐点(如蜜雪加盟费收入下滑)。
3. 替代思路:布局产业链上下游:
- 黄金珠宝ETF(跟踪金价+规避个股风险);
- 潮玩IP衍生品供应商(如奥飞娱乐);
- 下沉市场物流服务商(如极兔速递)。

四、结论:消费信仰仍需时间检验
“三姐妹”的爆发本质是港股风格切换的结果——当科技股受制于中美博弈、AI商业化瓶颈时,消费股凭借确定性获得估值修复。但长期来看:
- 老铺黄金 需证明品牌溢价能抵御金价波动;
- 泡泡玛特 需突破“盲盒天花板”,向潮玩生态平台升级;
- 蜜雪集团 需验证高端产品线(如“幸运咖”)能否提拉利润率。

建议观望为主,待财报季验证业绩成色,或采用定投方式平抑波动风险。毕竟,“买得起”从来不是判断标准,“跌得够深才是入场时机”

@小虎征文 @爱发红包的虎妞
# 泡泡玛特、老铺、蜜雪财报发布!后市最看好哪家?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1

  • 推荐
  • 最新
  • 全都是泡沫,特别是雪王!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