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打新技巧-从招股书看新股潜力

对新股进行分析,主要是从招股书开始分析。一个正常的招股书,应该包含我们需要的大部分信息。下图一个招股书的目录。

招股书目录

1 市值、招股价、保荐人

在招股书的“重要提示”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一支新股的股价、发售数目、保荐人、承销商等信息。

市值:在券商端可以看到该新股的市值,市值小的代表盘子小,方便庄家进行操作,有可能会暴涨或暴跌。一般来说盘子小是一个利好。低于20亿的都算是盘子小。

招股价:招股价一般面值小的容易炒。低于1元可认为是利好。

保荐人:在阿斯达克财经网 http://www.aastocks.com/ 可以看到保荐人的相关业绩。阿斯达克财经网是以首日的收盘价来算的。

2 PRE-IPO、基石投资者、绿鞋、历史融资

PRE-IPO:在招股书的“歷史 、重組及公司架構”一章中,会提到首次公开招股前的投资者,如果有,那就是此次招股的PRE-IPO。如果没有,那么这家公司就没有PRE-IPO。

PRE-IPO主要看第一次公开发行前的投资者,他手里筹码的成本。

如果他的成本较低,而此次公开发行的招股价较高,那么需要小心,相当于转手赚了几倍差价。由于PRE-IPO没有禁售期,哪怕是首日破发,砸盘他也能赚的,小心对方套现走人。这种新股不建议大额认购,可以尝试认购一手搏大小,看PRE-IPO的股东会不会跟大盘拉涨,不拉及时止损。

对于成本比较高的PRE-IPO的股东,由于他手里的筹码比招股价高,相当于他是亏的,那么他一般不会卖,更可能选择等股价涨起来之后再卖。这种情况下的股东,相当于某种意义上的基石投资者,起一定保护作用。

基石投资者:基石投资者相关内容也在目录中去找。如果没有基石投资者章节,就说明此次招股是没有基石投资者的。

意味着没有机构、大企业、知名富豪等大资金看好这支新股,因而没有去认购该新股的基石协议。

有基石投资者意味着市场看好该新股,是给公司的基本面、盈利模式、发展前景一个肯定,通常基石投资者需要锁定持仓至少3个月。没有基石投资者,对此次招股意味着利空,不建议认购。

绿鞋:"绿鞋机制"也叫绿鞋期权(Green Shoe Option or Over-Allotment Option), 是指根据中国证监会2006年颁布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第48条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在发行方案中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这其中的"超额配售选择权"就是俗称绿鞋机制。该机制可以稳定大盘股上市后的股价走势,防止股价大起大落。 绿鞋相关内容在目录的“股份發售的架構及條件”中查看,如果提到15%超额配售选择权,那么该新股就有绿鞋。在破发的情况下,绿鞋会保证亏得少,而上涨情况下,绿鞋可保证上涨空间更大。

历史融资:主要看有没有大的公司、富豪等对其进行融资,如果有,可说明这个公司被大佬看重,视为利好。

3 近三年业绩、热度、行业

近三年业绩:在招股书的“财务资料”一章中可以看到该新股的财务情况,增速及利润情况。

增速越高则该股潜力越高,不管是爆炒还是长期持有的价值都会增加。这一部分需要一定看报表的能力,比如某些行业需要考虑延期支付的问题,可以人为地把数据做得很好看。

热度:热度可以在券商看超额认购倍数。倍数越高说明市场的追捧力度越大。

行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综上,市值、招股价、保荐人、PRE-IPO、基石投资者、有没有绿鞋、历史融资、近三年业绩、热度、行业如何,是招股书的主要看点。其中基石投资者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决定了市场上大佬的态度,有没有人兜底。通过对各项利好利空的评估,可以大致算出胜率多大,再决定是否认购。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