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毛之便利蜂调研笔记

继上次没吃到便利蜂包子之后,我跟同事聊了一下,发现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认为便利蜂的食品比其他便利店的好吃,就想着多聊两句为什么我这么看好便利蜂?

不要轻易考验别人

其实便利蜂在我家附近开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我对它印象仍停留在无人货架上,毋庸置疑那是一个失败的项目,所谓的无人货架既然无人监管,那么你如何控制丢货率呢?在加上支付时繁杂,以及网络加载失败,很多情况下,买的人甚至不及丢货量。

在这种情况下,无人货架不得不把商品价格一再提高,甚至比便利店还贵,而这样做之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原本的购买力进一步减少,购买力减少之后货架换货变弱,甚至有时一个月都没有换一次,在之后就是无人货架大批的撤走。其实,任何商业或产品,在监测模糊地带考验群体信用,能做成的寥寥无几。而便利蜂也是当年无人货架撤走潮的一个,又加上它们居然还做了共享单车,被无数次验证过失败的案例,我对它的印象可算是很差的。

从一个包子说起

后来有一次偶然的机会进到它家,我才发现所谓的无人店不是指没有营业员,而是说整个的经营决策过程中没有人。相比于之前的坑爹货架,这个便利店似乎没有那么水。而买了一次早餐,我才发现它们家的商品虽算不上珍馐,但是就是比别人家的食物好吃那么一点点,而价格又比别家便宜一点点,所以我后来也成了便利蜂loyal customer。

其实在北京因为坐地铁,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在便利店解决早餐,据《2019北京餐饮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在北京市场较受欢迎的中餐品类早点包子上,猪肉白菜包子这类基本款在便利蜂卖1元左右,是所有提供早餐的便利店中最便宜的,此外便利蜂还有不定期的优惠。

在低价之外,促使我早上放弃开车,而选择转乘地铁的一个原因就是包子和点心的味道真的不错,这一点我问过很多周边的人都得到了验证,后来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提问《便利蜂跟711便利店有啥区别》便利蜂的工作人员是这样说的,

我们有一个从员工中选拔的“味觉天才团队”,他们的任务是什么呢?就是每周品尝新开发的食物,给他们打分,这些打分决定着这些新品能不能端进便利蜂,被你买到。

每周对食物打分,促进便利店食物的更新换代,相比于711一沉不变的供货商,便利蜂的食物确实好吃那么一点点,话说这个工作,虽然很难,但我可以。

便利店的高毛利

当然如果你仅凭包子盒饭等食物价格低廉,你就认为便利蜂会亏钱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便利蜂还有很多其他家没有的高毛利产品。比如咖啡和冰杯。

对于高节奏的上班族来说,喝咖啡不知不觉成了一种刚需,相较于星巴克高昂的价格,便利店的咖啡以及瑞幸因为性价比更高,成为了白领最常购买的商品。不过相较于瑞幸,便利店咖啡的毛利更高,那么一杯咖啡能赚多少钱呢?如果不算机器的价格,便利店一杯12盎司的美式咖啡成本2.5元左右,12盎司的奶咖成本约在3.5元左右,平均一杯咖啡的利润在8块左右。如果客流量大,这部分利润极为可观。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便利蜂还有一项极为赚钱的业务就是冰杯,如果想喝冰咖啡的需要去冰柜里自己拿冰杯。另外冰杯也可以自行购买,冰杯价格在4-5块,而成本极低,基本每买一个冰杯利润都有80%-90%,根据我的观察,冰杯的销量极高,大约30%的人在购买饮料和啤酒时会搭配冰杯。除此之外,便利蜂的水果与蔬菜也要高于周围的超市价格,但因为它是24小时营业,而其他便利店并不提供果蔬,便利蜂具备竞争优势。而在北京加班是常态,白领下班晚的情况下,如果想吃果蔬,便利蜂成了唯一选择,这也就导致便利蜂具有溢价优势。

便利店背后的大数据

其实,相较于711,便利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开店地址很分散,每家店的商品品种都不大一样,比如说我家附近的便利蜂与一站地以外的便利蜂很多商品都不大一样。其实在一切背后是大数据支撑的。

像是上文提到的不赚钱的便利蜂单车,存在的意义在于它可以记录用户的骑行路线,而根据用户的骑行路线重叠部分规划店址,除此之外在选址的时候还会参考附近零售业过往表现、店租、周边房价租金等因素。

而店铺里都卖哪些东西?一般便利店是通过店长的经验来选品的,一般的便利店培养一个优质店长需要至少2年的时间,而店长的数量决定了便利店的扩张速度。便利蜂则是通过抓取当地消费者在相关电商平台的消费数据、在各个社交平台的点评数据、在其他店铺的过往销售数据选出来的,对于店长的依赖极低。而给你的直观感受是受欢迎的商品会被保留,而不受欢迎的产品基本上1-2个星期之后就不会再看到此类商品。除了选址和商品实现智能化之外,另外一个智能化的部分是结账,711还是依靠人工传统支付模式,比较费事,店员人数相对便利蜂也更多。基本上在有了便利蜂之后,我就不再去711了。

711的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比如说高峰时段,排队已经超过30个人的时候了,你会看到只开了一个结账的档口,然后多余的店员在准备外卖,或者在把商品摆齐,注意不是补货,只是把商品外置摆正,然后其他人员手忙脚乱,跑来跑去,这最直接反馈的问题就是管理混乱。

而便利蜂在高峰时段大部分人员都在食物档口,款台只需要放一个店员协助不懂如何结账的顾客就可以了,即使是高峰时段,通过自动结账,大部分顾客都可以在5分钟内完成选购。而在最近,我们可以看到罗森和全家在引入自动结款机,可以预见到的是,在不远的未来,以便利蜂为主的新零售必将取代以往过度依靠人力的传统零售。如果有一天便利蜂上市,我一定要成为它的股东。

$星巴克(SBUX)$ $瑞幸咖啡(LK)$ $阿里巴巴(BABA)$ $京东(JD)$ $拼多多(PDD)$

# 我的上市公司调研笔记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38

  • 推荐
  • 最新
  • 炮王爆威尔
    ·2019-10-03
    精彩
    嗯 ,这么看 [思考],便利蜂以后很大可能是便利店的龙头
    回复
    举报
    收起
  • T20211211480
    ·2019-10-03
    精彩
    是的,便利蜂的新零售做的最好,711是日本公司过于保守,不过711有先发优势
    回复
    举报
    收起
    • 茉莉狐
      听说6元一份盒饭?
      2019-10-04
      回复
      举报
  • civi
    ·2019-10-03
    ,写得太好了,学习了。我在想怎么才能开一家如此的店?我们是沿海三线城市,市场怕是没这么密集紧凑。但是人员成本高,是类似的。
    回复
    举报
    收起
  • 鑫鑫洋
    ·2019-10-03
    写的就像你白皙的肌肤辣么细腻[666]
    回复
    举报
  • 苗喵猫
    ·2019-10-04
    我坐等便利蜂上市,生活已经离不开便利蜂
    回复
    举报
    收起
  • 阿木
    ·2019-10-04
    没想到能在这里看到公关文章
    回复
    举报
  • Ghostfire
    ·2019-10-04
    腿毛写的太好了,好喜欢你!
    回复
    举报
  • 啊呜喵喵喵
    ·2019-10-03
    字太多,不看了,点赞就行了!
    回复
    举报
  • Two
    ·2019-10-03
    新IPO [疑问]
    回复
    举报
  • 那你看好瑞辛喽
    回复
    举报
  • power1125
    ·2019-10-04
    任何产品如果只考虑产品成本的话,那利润都很高,不过现实就是人工,税收以及最大头的租金啊。这些去掉,能盈利的真不多啊。大家看看周边的店平均多少时间换一家就行了。现在满大街(包括市中心)都有好多店铺空在那租不出去啊。
    回复
    举报
  • 国际橙
    ·2019-10-08
    怎么加盟???
    回复
    举报
  • 文小
    ·2019-10-07
    了解一下 [龇牙]
    回复
    举报
  • 土方令
    ·2019-10-05
    调研的好认真
    回复
    举报
  • 白兔宝宝
    ·2019-10-04
    便利蜂做的不错,但还有很多地可以开店
    回复
    举报
  • cissyshen
    ·2019-10-04
    终于看到有人从客户角度去了解便利蜂了
    回复
    举报
  • fighting丁丁
    ·2019-10-04
    便利峰真的很方便
    回复
    举报
  • 给就咯怕就
    ·2019-10-04
    赞👍🏻
    回复
    举报
  • [龇牙]
    回复
    举报
  • [微笑]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