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颜医疗换壳上线,平台监管何在?

​医美行业近几年始终处于高速发展期,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国医美行业用户规模从280万人稳步增长至1520万人;2020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同比增长23.0%。

和医美市场规模高速发展对应的,是医美事故的屡见报端。今年5月,网红小冉因医美事故骤然离世,再度引发消费者对医美安全的深度凝视。虽然事故发生后,美团和大众点评等平台下线了涉事机构,但平台的监管漏洞,让涉事机构得以换壳“重生”。

近年来,美团和大众点评除了有关部门频频指出的代运营刷单乱象,自身的审核机制也亟需完备,多次等到媒体曝光后才对违规现象予以解决。但在关乎消费者健康和性命安全的医美领域,容不得平台一味地亡羊补牢。

一、“令人头疼”的医美乱象

今年5月,33岁的女网红小冉在杭州华颜医疗美容医院进行吸脂填充手术后器官衰竭,不幸死亡,引发网络热议。

7月15日,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华颜医疗美容医院医疗事故初步调查情况,确认华颜医疗美容医院存在术前缺乏认识、术中操作不当、术后观察处理不及时等过错,与患者死亡存在因果关系,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

同时,西湖区卫健局对涉事医院作出警告和罚款的处罚,责成其停业整改,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将作出进一步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两年,杭州华颜受到过5次行政处罚,原因包括病历资料不全、违规开展口腔种植技术以及发布违法广告等。这样前科累累的机构,早就应该被品台所重点监管,甚至拦截入住,但医美平台并未做好提前把关的工作,进而导致悲剧上演。

在华颜医疗被责成停业整改后,该医美机构随即从美团、大众点评等各大平台下线。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医美平台若能以此次事故为契机,对平台机构进行全面清洗、对平台审核机制进行补全,也能有效遏制医美事故的发生几率。

但令人诧异的是,涉事机构居然能够通过“换壳”卷土重来,并顺利重新入驻美团和大众点评。企查查信息显示,今年10月11日,华颜医疗改名为“杭州辰昕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并未变更。

换壳后的华颜医疗(即辰昕医疗),上线了17款各类美容商品,价格从159元到8899元不等,还参加了美团医美今年的“双11安心变美节”。可见,通过简单的换壳手段,涉事机构得以偷天换日,绕过平台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在媒体曝光后,目前美团的医美版块里已经无法搜索到辰昕医疗。至此,美团已经多次在媒体曝光后才下架问题机构。

“当你看见一只蟑螂的时候,说明屋子里已经有上百只蟑螂了。”媒体的频频曝光,始终难以追上平台不端行为的发生频次,平台方在每次事件曝光后再有所行动的作风,说明消费者的医美安全难以有坚实保障。在暗处,难说有多少“陷阱”,等待消费者陷落。

更严峻的是,在网红小冉整形去世事件发生后后,美团依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深入的、严密的审查机制,使得涉事机构不断有漏洞可钻。

美团擅长的是吃喝玩乐等常规的本地生活业务,这类业务,即便是商家存在资质不足等问题,也很少对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但医美业务不同,微小的规则漏洞,就会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为医疗事故买单。

进入医美赛道,美团和大众点评自应提高监管标准,对医美机构进行起底式审查,以防不良前科的机构入驻,也能有效预防悲剧重演。

二、医美乱相,谁在助长?

医美和餐饮等常规的本地业务不同,医美行业巨头单次消费高、毛利高、消费者对评价依赖严重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医美机构不由动起心思,试图通过在评价区刷好评吸引消费者。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披露的案例中显示,2020年6月起,南京熙涵医疗美容门诊雇佣人员刷单、编造用户评价,半年内,在大众点评平台虚假刷单220笔,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在医美行业内,医美代运营这一产业始终存在争议,因为长久以来,多数代运营们表面运营,实际业务中则包括刷单、评价造假、医美案例造假等业务,通过全方位造假,帮助资质不足、甚至存在问题的医美机构导流。

笔者以医美机构的名义接触到一家医美代运营机构,对方表示有渠道购买到虚假医美案例,做200个虚假评价和20个虚假案例,成本仅需1万元。

当笔者对刷单等造假行为表示有疑虑时,该医美代运营明确表示:“我可以这样跟你说,医美机构要想赚人气,很少有不刷单的。”该代运营人员还表示,对于刷单问题,美团往往会进行警告,多次警告才会封店。一旦出现警告,就可以停止刷单。这意味着,但如果在警告次数内进行刷单,依然是毫无风险的。

至于投诉问题,对方举例说明道,如果实际手术的医生和线上挑选的医生不符,代运营在线上就会用专业话术灵活应对,例如说让用户线下再决定哪个医生更适合自己,绝对不会说出一定是某个医生操刀这样的话,让机构有回旋的余地。对方坦言:“这种投诉很好解决,我们也不会让客户有投诉的机会。”

(医美代运营方表示能够通过话术解决客户投诉)

该代运营还表示,代运营方和医美机构会在线上建群对接,在每个顾客到达医美机构之前,代运营方会把顾客信息交代清楚。同样,医美机构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可以在群内对接给代运营方,使得代运营机构在线上和咨询者沟通时注意哪些方面使用话术,模糊问题,避免出事后被消费者抓住投诉把柄。

狡黠的代运营产业的存在,使得消费者的医美决策在每个环节上都危机丛生。决策前被虚假案例和虚假评价吸引,决策时代运营会用专业话术避开承诺,决策后一旦发生事故,消费者又会投诉无门。代运营产业的肆意生长,严重威胁了医美行业的健康发展。

美团和大众点评过度依赖点评的医美导购逻辑,催生了代运营产业。但问题机构的入驻、代运营虚假刷单等现象的猖獗和消费者权益的难以保障,医美平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识别并解决代运营黑产,还消费者清朗的决策环境,是平台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惩罚机制不完善,商家违规成本低

有医美代运营人员直言,如今线上的医美机构饱和,内卷严重,后入局的机构,在体量相对小的美团和大众点评反而会获得流量扶持。基于这种逻辑,美团和大众点评获得了部分二线及二线以下城市医美机构和中小医美机构的青睐。

更重要的是,和垂直型医美平台相比,综合类平台的规则相对宽松,罚款也较少,这使得医美机构的违规成本变低。有业内人士表示,垂直型医美平台,禁止机构向顾客索要联系方式,也禁止机构私下加项目不补单的行为。因为这两种行为,触及了医美平台的利益,所以一旦发现这类情况,平台就会对机构进行罚款。

对于医美机构来说,客户的联系方式至关重要,方便机构获得稳定的客源,并开展线上活动。而垂直型医美平台的种种限制,让医美机构难以沉淀客群。这样一来,自身实力不足、对流量依赖严重的机构自然会更倾向于选择美团。

美团相对宽泛的平台规则和成本极低的惩罚机制,虽然让自己在医美赛道成功分得一杯羹,但并不是长远之计。平台对商家的放纵,不仅损害了平台的长远利益,最终也会造成问题机构在平台内比比皆是的局面。

当下,医美机构的不良竞争已经严重威胁了医美行业的发展。代运营方明确表示,中小医美机构可以通过压价、返点等方式,增强自身竞争力。但医美行业其实是价格相对透明的行业,专家操刀费、医疗材料成本费等费用并不存在压缩空间,机构的无端压价,结果只能导致操刀医生“挂羊头卖狗肉”以及对医美材料偷换等不端情况频发。

中小机构在美团和大众点评上内卷和厮杀,并裹挟着刷单、虚假宣传等违规手段,对于平台来说,不应只打开流量视角,而忽视了消费者的视角。而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医美业务,不仅需要重构其过度依赖点评的业务逻辑,清除违规代运营行为,更需要提高门槛,让机构之间进行真实水准的“内卷”。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