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与李彦宏,会被ChatGPT反噬吗?

为了对标ChatGPT,Google推出对话式AI服务Bard,可惜在Bard的演示视频里,出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回答,导致Google的市值暴跌了1000亿美元,成了圈内的一个笑话。

这可是Google啊,美国科技力量的代表公司。

社长突然想到,要是一两个月后,$百度(BIDU)$ 版ChatGPT「文心一言」推出后,也摊上这种事儿的话,会是一种什么下场?这种可能性,应该还是有的吧?

近期市场对ChatGPT概念的追逐,百度明显也在积极主动拥抱市场上这股近乎狂热的情绪。近期百度在宣传上准确踩着各种节点,以表现出自己业务和ChatGPT的极强相关性。

为了蹭上概念,李彦宏去年12月内部谈话提到ChatGPT也被「泄露」出来了,甚至在疑似PR稿子中大言不惭:「谷歌慌了,百度稳了」,「市值追赶腾讯阿里,重回BAT阵营」。

要知道,对比去年11月,百度股价已经涨了100%以上。

其实最近一段时间,我对这个现象感到不解——为何ChatGPT概念一火起来,Google表现出极度的焦虑,而百度却显得异常亢奋。

Google觉得焦虑,似乎不难理解。ChatGPT直接冲击的是搜索引擎,而这种「只给用户一个答案」的产品形态,更直接砸了搜索引擎的饭碗——竞价排名和SEO。就算Google的业态很丰富,但搜索仍然是它的现金奶牛和基石,所以焦虑也是很正常。

难道百度就不是这样了吗?难不成百度已经不吃广告和竞价排名这碗饭了?

去年Q3的财报,百度核心业务贡献了超过94%的利润,而百度核心业务中,广告业务占比超过70%。这些年来,虽然百度广告收入常年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冲击,但依然还是百度的根基。

所以ChatGPT冲击Google的逻辑,在百度这边也依然成立,只是短期内国内,未必能够出现靠谱的ChatGPT类产品。

从宣传口径上来看,百度看起来更想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受到冲击。百度也许更想学习微软一样从Bing到Office,几乎所有的产品资源都在与ChatGPT结合。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未来的文心一言能否正常推出并使用。

是骡子是马,真得拉出来遛遛。

近两年,人工智能普遍「沉迷刷榜」、「高分低能」,你很难分辨得出真的有没有能力。在文心大模型的宣传中,经常会突出其在GLUE基准测试中的分数和排名。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初为衡量AI模型性能而推出的GLUE测试(包括之后的加强版SuperGLUE),如今也被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工智能模型,玩弄成了刷榜机器——取得高分,名列前茅,并不能反映该模型在实践中的智能水平。

客观讲,即便大火如ChatGPT,关于它通过「图灵测试」的传言不断,先不说图灵测试是否被过誉,本身消息的真实性,就存在很大疑问。如果你仔细辨别来源,欢呼雀跃的那群人,大多来自币圈和元宇宙圈。

所以说,在人工智能这种领域,并不是布局得够早、投入的银子够多、话说得够大,就真的能打了。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千亿元到底获得了什么,百度造车还继续造吗,社长真是看不懂。

希望文心一言上线之日,不是百度和李彦宏人工智能人设的崩塌之时。

社长愚见:在二级市场上的热点和公司,如果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利好,而是人为恶性炒作,那么未来这些热点必然会变成「痛点」(引发股民肉痛)。而某些热点上的公司,短期如果透支了过多的未来,最终也势必会被热点所反噬,留下一地鸡毛。

经验丰富的百度,也许已经想好了到时候出现特殊情况,会怎么处理。

就像现在也很少人去问,百度的元宇宙应用「希壤」,如今怎么样了?

# 我对这事儿有想法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