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线越长,亏损越惨:光伏一体化路线错了吗?

一批光伏半年报预告最新出炉,显而易见,一体化龙头们“有点痛”。

华夏能源网&华夏光伏(公众号hxgf3060)在此前报道《9大光伏龙头半年亏损超155亿,但寒冬中已有暖意……》中有统计,已公布的9家光伏企业2024半年报预告显示,7家一体化企业全部亏损,且产线长、规模大的一体化巨头亏损尤为突出。反而是坚持专业化的电池片龙头钧达股份亏损有限,预计净亏0.9亿元-1.8亿元。

在前几年的行业上行期,发展一体化成为一股热潮,无论是大厂还是小厂都积极扩展业务链条,甚至一些跨界者也搞起了一体化。选择一体化模式可以上下游协同,保证原材料稳定供应、实现产品成本的优化整合。事实证明,这几年一体化企业确实有成本和规模优势,实现了更快发展。

但行业并非仅一体化一条路可走。专注于产业链部分环节的专业化发展模式,做深做精,也是一个选择。专业化,致力实现所在环节的显著竞争优势,具备投资管理更灵活等优势,在行业下行期避免了“腹背受敌”,压力要小很多。

走专业化还是一体化道路,业内历来存有争论,企业也各有选择。客观来说,选择专业化还是一体化无关对错,只是企业面对行业不同竞争环境、不同发展阶段时做出的合理选择。

那么,反思这一轮扩张潮,大规模搞一体化的企业有哪些值得反思的?面对当前行业全线内卷加剧局面,专业化会再度迎来机遇期吗?

一体化是怎么登上神坛的

2007年前,中国光伏产业刚刚起步,各家企业以专业化为主,出口产品也以下游电池、组件为主。不过随着实力日渐发展,已有企业开始建设垂直一体化。

如光伏老厂英利,早在2003年底就已具备硅片、电池、组件及应用系统产业链;聚焦于组件、电池片环节的尚德在2006年就开始筹建多晶硅产能。从硅片起步的赛维,也自2007年开始不断加码多晶硅料、电池片、组件产能。

然而,2008年硅料价格暴跌,叠加2011年欧美“双反”危机,使得布局一体化的企业饱受重创,尚德、赛维破产重整,英利分家,中国光伏行业的首次垂直一体化浪潮也因此步入低谷。

之后多年,专业化模式成为行业主流。仅有少数几家企业逐渐延伸产业链,隆基就是其中之一。为推动单晶硅产品的普及,硅片制造商隆基自2013年开始布局下游的电池片、组件。由于抓住了行业由多晶硅电池向单晶硅电池的迭代红利,隆基快速转身由硅片龙头一跃成为一体化光伏巨头。

2020年国家“双碳”战略提出后,光伏行业大爆发,硅料短缺、硅价飙涨让下游企业怨声四起,这进一步刺激了很多企业谋求一体化发展的野心,不少企业纷纷募资向硅料上游布局。

这些企业也确实享受了向上扩张的好处。“光伏上一个发展周期中,硅料从6万涨到36万,涨了6倍;而组件只从1块钱涨到了2块钱,仅涨了30%。这部分利润其实是都被硅料吃掉了。”道得投资创办人、尚德电力董事长武飞在不久前接受华夏能源网&华夏光伏采访时说。

于是,发展垂直一体化成为潮流。上游的硅料、硅片企业向下延伸,如通威、隆基;下游的组件、电池片企业也在向上延伸,如天合、晶澳。不仅财大气粗的龙头在搞一体化,行业内二三线企业(如润阳、弘元绿能)和后来者(如合盛硅业)也都加入了垂直一体化的热潮,还能坚守专业化的企业反倒成了少数。

布局方式上,相较于投建新项目实现扩张,一些企业还选择通过控股相关企业来完成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布局,业内称之为“虚拟一体化”。如爱旭战略性参股青海丽豪、高景太阳能实现对硅料、硅片的控制;再比如硅片巨头TCL中环通过控股参股方式实现了在硅料业务上的布局。

据业内媒体统计,仅2021年,光伏全产业链一体化项目投资规模就接近2000亿,占到光伏制造总投资规模(超过7000亿)的28%。在Infolink统计的2023年组件出货前十榜单的12家中国企业中,垂直一体化企业就占到10家。

一体化是把“双刃剑”

布局一体化,源于企业对未来市场格局的判断和希望长期保持全面领先优势的追求。

“主赛道要向上向下布局,否则很难有更大竞争力。未来大概五家企业占90%份额,剩余几十家企业份额小,在压力下会逐渐退出。为了生存需要,必须这样做,才能把业务做下去。”浙江正泰新能总裁陆川在2021年时抛出的这一观点,颇能反应这一时期众多企业对于发展垂直一体化的看法。

垂直一体化模式的价值在于,满足了各家企业的不同发展需求:

对组件、电池片企业而言,有利于保障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2020年的一料难求和硅料价格飙涨,使下游企业深刻感受到缺料的痛苦。“业内某组件大厂之前与专业硅片制造商的合作中被卡过脖子,合作的很恼火。所以才铁了心的要上硅片,做一体化。”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对华夏能源网提到。

对上游企业而言,一体化则意味着拓展新业务。上游企业尤其是硅料的周期波动性太强,行业不可能一直“拥硅为王”,要保持业绩的稳定增长也需要建立新的盈利曲线。但自上游向下游发展一体化的一类企业,还有另一重难点:会面临同过往的客户争夺市场的尴尬。

而从全产业链来看,垂直一体化还能通过供应链的资源整合推动生产降本,从而扩大利润空间。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华夏能源网,从产业下游来看,在松散的市场结构下,企业很难将上涨的成本转稼到产品售价上,只能压缩自身利润空间,而一体化则能解决这一问题。

不过,垂直一体化的缺点也非常明显:一方面,投资规模巨大,大多是重资产,带来高负债风险;另一方面,随着产业链的延伸,管理复杂性增加,对企业自身的管理和运营能力提出了挑战,而企业的经营灵活性则降低了,不利于风险控制。

在行业视角来看,大搞垂直一体化必然会加重行业内卷。随着新产能大量落地,原本赚钱的环节很快因过剩而亏钱。当前我国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价格战等困境,很大一部分源自于2020年以来行业内掀起的一体化扩张浪潮。

“在技术壁垒不高阶段,通过一体化做大规模经济,靠上下游协同降低成本和扩大收益,比卷技术更直接。但在如今全产业链亏钱,且市场融资环境收紧的环境下,一体化反而加大了企业经营压力。”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华夏能源网。

按照投资人蒋静的说法,一体化属于经营加杠杆,摆脱不了周期跌宕。“在周期向上的时候,收益会放大;在周期向下的时候,损失也会放大。”

新专业化机遇期来临?

那么,当行业进入残酷洗牌期,大量企业面临生存挑战,一体化和专业化模式又该如何选择?

产业投资人武飞表示,过去三年垂直一体化有优势,在于上游的短缺。但依靠市场供需不平衡实现了暴利的那些企业,并不等于打造了真正的竞争力。

这也是为何当前一体化企业普遍面临困境,上半年财报也很“难看”。正如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所说,垂直一体化整合的缺点在于,很难保证在每个生产环节都有技术或规模的优势,从而形成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现在行业全面过剩了,未来,企业竞争将进入专业能力的PK。明年开始,行业将重新回到组件为王、品牌为王、终端为王的时代。”武飞说。

实际上,今年光伏行业已经出现了“逆一体化”趋势。

面对市场跌跌不休的价格,一些一体化龙头暂停了自己生产硅片,转而选择找专业厂商外购,因为这样成本更低。前述业内人士也认为,“分工合作才是最优解,没有任何专业化优势的一体化都是浮云。”

展望光伏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同质化内卷严重背景下,走专业化发展模式,做精、做细优势板块并建立起技术围墙,或许才是光伏企业实现破局的现实路径。

可以预判,那些还在中间路线徘徊的企业大概率会放弃一体化经营思路,转向专业化。而一体化光伏巨头们,则必然需要对其多元业务进行取舍和合理整合,以穿越全行业亏损的寒冬期。

一年前,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曾公开表示,“我们仍然强调对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化合作伙伴的重视。一个理性地、适当控制的‘有所为、有所不为;你为我好、我为你好’的商业生态,始终是我们在一体化和专业化过程中需要妥善相处的事情,两条腿都在走,我们坚信行业的分工合作会是本质。”现在来看,这些观点具有很强的现实参考意义。

(转载请标明出处,文章来源: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3060)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