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很正常,需要清醒的是商家,不是消费者

当下网络上,抱怨电商平台低价策略的商家特别多。

这背后是,消费时代变了,市场正加速来到存量博弈时代,迈入产品过剩和强调消费主权的买方市场。各行各业,都必须更卖力地争夺消费者。

更何况,很多商家都在抱怨的“低价”,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024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1—6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1%。

李云飞雷军都隔空喊话,凭什么不降价

6月,比亚迪公关负责人李云飞,直接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喊出了,“原材料降价而产品不降价,就是对消费者的不道德。”

他表示,两三年前,因为供应链、电池原材料、补贴退坡等问题,新能源汽车纷纷涨价,比亚迪也涨价。但现在,你的规模已经起来了,电池材料这两年也降得厉害,为什么不降价呢?

无独有偶,3月,小米发布SU7,创始人雷军之前接受采访说的一番话也被热传:“我们说普通消费者,你是不是永远希望这个东西足够好、足够便宜。你希望这个东西有溢价吗?除非你买的是奢侈品,买的是面子。”

雷军表示,高毛利在汽车行业不可行,小米最痛恨品牌溢价。

实际上,汽车价格战这把火,从前两年就在烧,一直烧到了今年。今年2月,春节刚过,比亚迪就对外宣布,秦PLUS DM-i荣耀版、驱逐舰05荣耀版,以低于同级别燃油车价格上市,起售价均为7.98万元。紧接着,长安启源、哪吒汽车、上汽大众、吉利等品牌纷纷跟进,一天之内有9家车企宣布降价。

数据显示,今年2月降价车型29款,3月降价车型49款,到4月降价车型已经增至54款。

其他行业也一样。

在消费品行业,喜茶早在2021年底宣布降价,将大部分茶饮价格控制在亲民的20元区间;瑞幸咖啡和库迪咖啡早已就9.9元的价格展开激烈的拉锯战,且至今仍在持续;高端零食品牌如良品铺子、三只松鼠也纷纷放下身段,开始追求性价比,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甚至尊贵如茅台,价格都被打下来了,价格一度直逼2000元关口。

电商行业,也纷纷喊出最低价

电商行业,同样卷得激烈。

比如说,刚刚过去的618大促,被视为有史以来最卷,也最直接的一年。

淘宝天猫、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都在回归消费者,纷纷喊出“最低价”“最便宜”的口号,明里暗里地比拼着谁的商品价格更有优势。

消费者在淘宝上,搜索“比京东便宜”,系统会直接跳转到一个比价页面。在页面顶部是“怎么比价都低”的标语。在页面下方,平台按照不同的商品类目呈现详细的价格对比。

在京东中,消费者搜索“比天猫便宜”,也会被引导至一个同类型的比价页面。

价格之外,各大电商平台还纷纷宣布取消延用了十多年的预售机制,修改售后服务规则,加码“仅退款”。

可以这么说,几乎所有电商平台,都从质疑拼多多,到理解拼多多,再到成为拼多多。

一些商家纷纷控诉“被平台卷到哭泣”。可,这样的卷,真的全是平台规则带来的吗?

市场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

看看这一组数据:

根据企查查数据,截至2021年11月,我国与电商相关的企业存量已超过571万家,两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32.1%。特别是与直播相关的企业,数量达到了39.3万家,两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30.4%。

相比之下,电商用户的增长速度却远低于电商企业的增长。以我国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为例,2024年3月淘宝APP的月活达到9.28亿,超过2023年二季度的8.77亿月活水平,增速不到6%。

这意味着,当前的市场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各行各业的产能基本是过剩的,是属于消费者占据更多话语权的买方市场。这时候,平台和商家,只有付出更多的诚意,去争夺消费者,谁让更多的消费者留下来、买东西,谁才能突出重围。

而且,消费品高溢价,本来就不可持续。消费者永远喜欢便宜又好用的东西。

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早早就看清了这一点,提出“顾客永远是对的”,通过高效供应链和成本控制,实现“天天平价”,其毛利率只有24%,净利率2.5%。

Costco也一样,严控商品毛利率不超过14%,自己的平均毛利率直接压缩到7%,绝大部分利润都来自于会员费,如今已经是全球第三大零售商、最大会员制连锁仓储式零售商。

而拼多多,以低价为杠杆,直接撬动整个中国线上零售业。2023年双十一期间,拼多多百亿补贴用户规模突破6.2亿。

某种程度上来说,低价是“丰裕社会”的产物,技术进步,供给不再稀缺,需求也旺盛,进入“消费者主权”时代,消费者永远是预算有限,但欲望无限,想要更低的价格,更好的服务。

而且,即便是买方市场,也不是所有商家都在哭泣。今年618期间,各大电商平台发布的战报中,都提到了中小商家的增长情况。淘宝有190万中小商家618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京东有15万中小商家618销售增长超50%;拼多多618首周战报中,不仅提及百亿补贴商家数量同比增长九成以上,头部品牌也收获了高增长。其中,创维今年3月底加入拼多多,新店两个月就卖出上亿元。

在激烈的竞争之下,所有平台、商家都在服务升级,无论发货、运输、配送速度都在提升,而这使得消费者更放心消费,从而带动消费的反弹。

结语

如今,商家需要认清一个事实:消费者从疯狂加购物车的模式切换到理性购买,已是大势所趋。低价浪潮的出现也并非突发情况,而是供给大于需求,市场进入买方市场的正常现象。

从电商各平台纷纷喊出最低价、线下零售业态低价规模兴起,到各个赛道卷到飞起,这些大大小小的事件,无一不在告诉供给端,得消费者心者才能得天下。

民生证券研报也指出,2024年“K型”复苏或将延续,消费者希望以更低的价格或更低的门槛,享受较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

接下来,留给商家的问题是,如何给消费者提供性价比、质价比更高的产品与服务,如何在提升供应链和运营效率的基础上实现产品价廉物美,以争夺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END•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