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铃策略+央妈动作+中报+转融通量化看法

哑铃策略+央妈动作+中报+转融通量化看法

哑铃策略

行情走势上,就是通缩下如何生存活着,从最近的言论上,历史的垃圾时间、腹背受敌的中国经济等,本质反馈的都是经济下行周期叠加了调控失效!有钱的人选择躺平红利资产,或是收益互换买英伟达、苹果等,没途径钱少的也是买红利,买英伟达苹果产业链!

日本这策略用了23年,直到美国重返亚太,才活过来,我们重工业13年见顶,到现在不过11年,中间开始不认命,想鼓励创新创业加杠杆来维持经济热度,到后来觉得不行了,要供给侧去杠杆,然后搞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国防安全三安全,到现在想通过新质生产力提高效率,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也许这个周期会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

以日本为锚,哑铃型策略。

央妈保汇率牺牲资产价格

央行公开市场业务公告,央行人民银行将视情况开展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时间为工作日16:00-16:20,期限为隔夜!

央妈设置利率走廊,即在1.6~2.3之间,就是临时咱们去找央妈借钱,那是另外的价格,你需要加点,那以现在7天利回购利率1.8计算呢,当前资金的利率低到1.6%就要正回购收缩流动性,那高到2.3%,就要逆回购的放水,依旧是与借券卖空做配合,设置利率走廊。

主要2个目的,长端利率那么低,那整个配置结构是高度依赖资本利得,这也是比较危险的事情,因为一旦行情波动,很多金融机构是扛不住的,普通投资者可以理解成机构买债券是加了杠杆,现在极端拥挤的债券市场类似15年的杠杆牛前的疯狂。

第二个,央妈担心国债收益率下行,资本外流!所以说大家别都去畸形的配置债券,把长端利率买的那么低,跌破2.5%了。

同时,央行不降息,也担心如果先于美联储动手降息,那么国内的资产,股票房价上涨,马上被套利离场,所以目前看汇率、利率、资产价格之间,牺牲的是人民币资产价格。

ps:

不过现在其实很极端了,短期央妈打压债券市场的动作,只要没有上涨空间,投入债券的就只有在乎2.5%利率的资金了!

以国债作为锚的高分红股票,也会就此止步,难道这些资金真的是为分红吗?还是为了套利?当高分红股票不再上涨,必然撤出.资金也必然会寻找新的方向.

当资金不再流出追捧高分红股票,自然没有下跌动力了!短期还是有利于股票市场,但核心央妈还是为了稳定汇率、稳定金融机构的资产配置。

中报:

今天中报总结一下,电力出预增的最多,电子和化工还不错,线下消费、食品、建筑相关的都非常拉胯 。

量化与转融通

讲两句量化与转融通对市场的影响,其实很多对转融通与量化的分析都是为了迎合流量情绪的!

我对量化的看法是比较中性的,首先我认为这个市场应该允许有参与者通过合法公平的方式赚到钱。不赚钱的市场没人愿意来,久而久之就没然后了。

(当然,一定要备注清楚,要合法,公平。其他问题就不是我们探讨的了)

其次,量化最大的错误不是它们赚钱,是完全干扰了整个市场的定价秩序和资本默契。

尤其是这个资本默契,非常重要。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和资本体系中,这是非常重要的决策要素。

另外,这个转融通啊,是一五年之后才发明的,当时把股灾的原因是因为归位涨得太多了嘛,所以说就是发明一种防止涨太多的机制,现在变成特权了!

转融通制度十年前就有,但这2年大家口诛笔伐,被全网声讨主要原因:1、23年2月份转融通新增了转融券到期可以现金还券的条款,此条款让做空不用买回股票,做空几乎没了爆仓风险,多空严重失衡。看到这里你会觉得愤怒,但接下去要说的更夸张:2、 公墓基金含ETF基金,用基金的钱配置股票后 ,通过转融通借给别人砸盘做空自家持仓股,等于基民自己做空自己,亏损由基民承担,利息归基金公司(很多基金公布披露财报 利息归公司)。

总之,资本结构损毁和市场生态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交易所难辞其咎。

所以最后量化与转融通的命运,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些重要的长期资本对于国内资本市场的长远定性。

同时这也是一个决策的窗口,很关键。

之前国内股市的节奏是由楼市的节奏和弹性而决定的,而目前决定场内风格变化的则是国家队和量化,它们在带动一些扭曲的簇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