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用还了?!没你想的这么简单

有网民在社交媒体上提出疑问:“那些违规的贷款应用程序已经被下架了,那么我们还需要偿还借来的钱吗?”

对此,有律师指出,不合规的贷款应用程序被下架并不会直接影响借款人偿还债务的责任。即使应用程序因违反规定而被从应用商店下架,借款人仍然需要根据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

近日各应用商店接到指令,要求对小贷产品进行全面排查,对不符合应用商店或网络平台审核资质要求的贷款应用程序,将直接下架处理。

这次排查主要针对小贷机构,尤其是一些年化利率在24%到36%,甚至达到36%以上的平台。此前,行业的“红线”为36%,2022年,头部小贷公司已将产品利率降至24%以下,2023年主流小贷公司也基本把产品利率压降至24%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行动直指的行业痛点是部分贷款应用程序存在的违规导流现象,将用户导向无资质第三方。这不仅违反了金融管理规定,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

“这次排查受到波及较大的应该是贷超。”上述人士表示。

所谓“贷超”,是指贷款超市,集合了多家贷款产品的平台,其核心业务模式依赖于将贷款申请与多家金融机构进行撮合。由于贷超连接众多贷款机构,若其中有产品存在合规问题,也会关联贷超本身。

因此,对于贷超而言,需严格审查每一个合作方的合规性与合法性,以确保所有跳转内容均符合监管要求。

比如,小额信贷平台需确保其在官方备案的App中,不存在任何形式的非授权分发或引导用户至其他平台的行为;确保年化利率等关键信息在所有相关界面中保持统一;以及运营所需的相关合同、文件是否均处于有效期等。

早在2023年8月,监管部门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的通知》明确,开展App等备案工作。彼时,华为、小米、vivo等应用商店均发布了关于App备案的相关通知。上述文件还提到,2024年4月到6月是监督检查阶段,常态化工作阶段从2024年7月起。由此可见,当下是重要节点。

面对严监管,金融企业需要重新调整风控策略,比如加强对年化利率、还款期数、放款额度等信息的监督,确保信息透明、不存在误导,以加强对消费者保护。

长期来看,上述清理措施可能会加速行业洗牌,淘汰不合规的小贷机构或非法运营者,促进行业健康长远发展。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