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概之光业绩炸裂!消费降级的最大赢家

今天下午美股盘前,拼多多发布一季度财报数据,营收、利润相当炸裂,大超华尔街预期。拼多多2024年Q1营收为868亿元,同比增长131%,大大高于市场预期的768亿;经调整利润为306亿元,同比增长202%,远超市场预期的155亿元。

从并夕夕到拼夕夕、拼多多再到拼爹爹,拼多多PDD席卷国内仅用了3年时间。让美国人体验“真香定律”,拼多多的Temu也仅仅用了一年。

飞速增长的数据让拼多多盘前大涨7%,市值再度超越阿里,超2150亿美元。

黄峥当年的预想正逐步实现,PDD作为线上版的Costco+迪士尼,让全民享受占便宜的快感,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极大受益于内卷和消费下沉。

拼多多起步不算早,2015年9月才正式上线。利用微信/支付宝支付、完备的物流体系带来的便利,通过拼团购的模式将用户使用门槛降到最低:

在C端,承接淘宝、京东无法满足需求的买家(贪便宜的大妈、贪图物美价廉的人群);

在B端,抓住被淘宝、京东牺牲掉的商家(爆款商家、大量存量的外贸订单制造商)。 

通过拼团、补贴的方式,平均获客成本仅十几块钱,远低于京东、淘宝的200多元/人,使得活跃用户迅速暴涨。

再通过C2B提升生产效率(拼多多的订单持续、长期、可控,使得生产端的固定成本被最大化摊销了)。

这里面区别于阿里的地方在于算法,拼多多通过以往订单和浏览数据来预测用户对哪些团购感兴趣,将有限的SKU匹配给有需求的海量用户,这不是淘宝、京东搜索的流量漏斗逻辑,流量漏斗逻辑中长尾商品销量很有限,很难通过拼团形式降低成本。

主动推送足够多样却比淘宝、京东少得多的精品SKU给到用户,这些做法拼多多深得Costco的精髓。

用户集体向厂家团购某个商品,厂家按单生产减少不确定性,淡季采购生产提高效率,C2B模式利用大数据和个性化推荐重塑了整个产业链,大大提高了效率。

2023年拼多多抓住消费提振的趋势,聚焦民生福祉,降低消费升级的门槛,助力消费潜能释放。

去年9月,拼多多将这套逻辑复制到美国。依靠“全托管模式”, 商家只需将货物寄至Temu国内仓、申报供货价格,后续运营、投放、定价都由Temu负责。

拼多多的Temu在美国高举高打,花了1400 万美元买下两个30秒的超级碗的广告时段,每秒 23 万美元创最高纪录。短短一年时间,Temu海外下载超过2亿次,有9%的美国人在Temu下单买了9.9美元的华强北“苹果”无线耳机、3美元的小白鞋、1美元三双的袜子。

截止目前,Temu已开通60多个国家,尤其在美、加、澳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势如破竹,所到之处对手皆无还手之力。

今年Q1拼多多的大幅增长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1)“多实惠”。1月开始的年货节,借助百亿补贴、万人团、多人团等活动持续为消费者让利;

2)“多服务”。抓到了消费品国家促销费工作的以旧换新活动,并升级快递服务,实现偏远省份快递进村;

3)出海再发力。Q1推出更加灵活的半托管模式,卖家自行选择仓储物流方案,更灵活的融入全球市场竞争;

4)供应链能力提升。单单Q1就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胶东地区开展了数十场产业带对接活动,扶持更多产业带企业抓住出海机会。

拼多多通过这一系列的组合拳,提高供应链的效率,为商家打通链路,为消费者提供品类丰富的优价好物。

当然,从大的趋势上说,拼多多的业绩增速与昨天公布的社零数据下滑趋势形成鲜明了对比。收入下降趋势、公共事业费用涨价、刺激加杆杠买房等等都在侵蚀居民可支配收入,拼多多消无声息的把消费降级都接住了。

赚钱机器一旦开动,京东淘宝将越来越吃不饱。

~~~

1、特别国债飞了

今天30年特别国债第一天上市交易,“24特国01”开盘瞬间拉到25%,然后临停。股民有炒新的习惯,想不到在国债上又经历了一波热炒。

很多新入市的朋友可能不太理解,债券对应票面价格100元,以“24特国01”为例发行时到期收益率为2.57%,交易价格每上涨10元,到期收益率将下降40多个基点。也就说经历了今天的大涨,其到期收益率已经下降到1.53%,这就没啥吸引力了。

当然,只要不持有到期,中间可以像股票一样赚波段。

2、快手业绩炸裂

Q1营收294亿元,同比增长16.6%;经调整盈利为43.9亿元,上年同期为4200万。广告和电商双重发力,快手验证了其商业生态上的潜力。

同时,快手还公布了160亿港元的股份购回计划,互联网大厂频频回购,提高股东回报的趋势在港股进一步夯实。

~~~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2

  • 推荐
  •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