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解读:未来10年资本市场新出路在哪里?伪市值已死,价值市值永生!

你好,我是V总王溢,一百亿市值研究所创始人,跨一二级资本连连看联盟发起人。用这篇文章,想和你谈谈多年来跨一二级资本市场的深度思考。

这15年,我在外资银行、投行、咨询公司、国企券商等各个领域,高峰时一年看2000+项目bp,一天读超20w字投资材料。也是得益于那些努力到堪比不要命的挑战自己的能力边界和极限的日子,才让我【顿悟】,理解了原来用二级市场的深度投研能力,是能在跨一二级资本市场里有所独立洞见、做时代性的创新。


我的心路历程 | 前言


【跨一二级资本市场职业思考过程】


深受身边顶尖的基本面投资基金经历影响,V总早年领略到了跨一二级资本市场的割裂,一如14年开始,一级市场美元基金主导的投赛道与二级市场价值投研有非常多不同,也有很多同质的地方。

比如一级市场VC的风格看中创新、成长、商业底层逻辑的成立度、未来某家公司能占领跑道的壁垒和竞争格局优越性。

而二级市场的价值投研则更多元,既可以低估值、高分红投资方式,也可以投在企业困境反转的拐点做戴维斯双击。

可以兼备价值和成长,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中纯投行业BETA。这个风格又很像美元资本VC所秉持的投赛道、撒胡椒面。头部基金足够多的钱,投下行业中的前几名,博取整个赛道的胜率。

而在上市公司自下而上的投研体系中,通过透视股东资本运作行为、企业战略的变化,创新的每一步动作影响财报以及折射出资本估值的变化,这几者的勾稽关系,结合外部的市场情绪周期,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二级投资的丰富魅力。

中国前十大私募的投研方式,也是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投研工作方式,深深的影响着我,让我领略到真正投资思想之伟大而迷人的层次,也决心把它进一步发挥,践行到商业应用领域。

【行业参与者与痛点】


当我为企业做市值创新与战略运作的业务,我惊讶的发现,行业的痛点和问题很多。

其中重要的参与者,券商研究员服务于推票KPI,却无法服务于上市企业战略与市值规划。背后的组织架构是券商的研究所与投行、机构业务体系割裂。让研究驱动企业战略业务,在体系内较难落地。

另外一边,企业的估值上涨,深受市场资金来源的催化影响。手握10亿大钱的老法师,懂得情绪,却未必能以基本面审美形式,去反映并创造企业价值。

而背后的业务助推者,很多咨询师属于销售打单型选手,围绕话术去商务企业。不具备买方的行研能力与思维。

很多做资本运作的人更多是比拼资源与人脉,而有专业能力和投行背景的人还未必在投研体系和纯正的基本面投研买方视角上下功夫。

当我在为上市企业服务时就遇到过这样的难题。想找到得体的拥有买方投研思维的价值市值管理人才,却变得尤为罕见。更别提,能跨一二级资本市场与商业战略落地能力的咨询师。


【买方视角的层次与重要性】


先说说我对买方视角的理解。

第一,是懂投资审美的。什么是投资审美?估值高低的水位、产业的周期。

第二,是有层次的运作。知道什么样的资本运作符合企业短期诉求、长期诉求。

第三,懂得基本面自下而上投资方式,去围绕市值增长做创新产业、重塑估值;也能最终以价值管理为核心,创造股东价值回报。

在投资端能懂左侧、也懂右侧,也就是在产业端进入时机能懂左侧和右侧。

以上,无论是我从历史研究、投资、为企业市值咨询中,都能佐证,通过上述方式做的资本运作,都能实现在市值兑现的时机,最大限度的增厚股东回报。并塑造适合企业禀赋的创新方向。

这是【跨一二级资本市场融合】的关键基本功,同时也是未来中国新经济资本舞台最需要的新兴一流人才与合格素养。


【什么是超一流的投行家】


我始终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未必是围绕身边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的。

未来,超一流的投行家懂得价值投研与创造股东价值回报,二流的投行家实施项目,三流的投行家做撮合。

然而,这样的买方视角穿透,你也许会问,是不是金融投行家们会没有业务做?

也可以更残酷的换句话说,金融投行家们要做业务,能创造出企业很多的需求。动辄上千万到亿的生意,没有人能拒绝诱惑。更何况长期在资本市场圈子的浸泡里,有职业惯性。

但,更严重的说,如果没有股东价值回报的买方视角、系统投研基本功训练;如果是为业务而业务的市值管理,或不经系统投研后去制定的创新方向,则是非常盲目的、且无法把握二级市场估值周期的运作,才导致企业出现最终市值残局,花更多代价去收摊。

说这些,短暂的看,可能会比较触动部分利益。

但中国要去走向这样的高阶资本运作,则必须围绕买方视角和基本面投研来为上市公司,开展整个价值重塑体系。

在查理芒格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秉持着“一个优秀的投资家应该像企业家那样思考问题(竞争策略),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应该像投资家那样思考问题(提供最优回报)”,形成【跨一二级资本市场融合】的商业价值杠杆运用,实际上我认为是一件具有使命感的事。

在我看来,很多人提价值投资,但真正的【价值投资】不仅是一种投研风格,更是一种系统性思维之美。是各自归类,掌握确定性的思考方式。是去除逻辑诡辩、逻辑谬误,拥有独立思考之美。

因为看见,所以懂得。


【跨一二级估值倒挂带来的顿悟】

带着上述的实战和思考,2017-2018年,恰逢一级市场的巅峰火热,彼时跨一二级资本市场估值倒挂严重。什么意思呢?

就是当时出来看的一级市场项目,一个明星和顾问拼凑的团队PPT,估值1个亿起步。而上市企业,拥有渠道护城河和利润的企业已经落到了个位数PE。

跨一二级资本市场严重倒挂的现象,首先是让我看到二级市场的投资机会。在最悲观的时候,则向下空间则非常有限。只要中国经济不跨,就是最好的投资时间。

这个时间点,也像2024年的当下。一级市场硬科技估值高居不下,但二级市场屡创新低。

第二,在跨一二级资本市场巨大的的意识形态差异之中,我又看到了巨大的商业契机——在于金融人如何去运用这样的跨估值差、跨产业差,创造商业价值杠杆?

于是5年前,我首次提出【跨一二级资本融合】的概念,一路探索、实践、并演讲发声。

在之后2020年开始短短三年时间,我带领20名研究员用二级市场的深度投研能力赋能一级市场及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和资本战略。而我自己,也带着一百亿市值研究所,深度参与了5个上市企业项目。

在过去做了100余场面对投资机构等金融人士线下演讲,在上市公司咨询平台发表重磅课程,影响了10万余人。赋能上市企业从隐形冠军到成为龙头翘楚,签约年度市值顾问,创造估值翻3倍。

这些全凭借对于企业基本面本身的挖掘能力,叠加跨一二级商业模式杠杆应用的能力,创造估值总额超百亿。


【隐形的幕后推手和前瞻性眼光】

当然除了二级市场,上海头部的宠物消费升级项目PIDAN、内容营销公司W等等,也是我在做的幕后推手。而这家宠物消费项目现已成为头部,估值比种子轮翻50倍。

其实可能业界很少人知道,我在它只有一个产品SKU的时候率先挖掘。当时的2017年,还没有消费升级浪潮的热火朝天。当时宠物业普遍处于低端制造工厂、低价消费状态。而后整体宠物行业得到上百亿资本催化,用互联网服务和消费升级方式重做了一遍。

此外,因为具备二级市场的深度投研能力,所以也让我在这几年市场行情并不乐观的环境下,坚守价值投资理念,成为了逆市场大盘增长的少数派。

2023年3月,我提出小鹏汽车被严重低估,从估值500亿时全仓进入,不到3个月,估值增长到1500亿。

而这一切成绩的背后,其实都得益于我在5年前顿悟的跨一二级融合的时刻。

而与之相反的是,今天越来越多金融要素的参与者,对大环境的悲观,对未来出路充满未知的恐惧和迷茫。我认为,跨一二级融合,是金融人未来5年乃至10年最好的出路。

我把这几年践行跨一二级融合的心路历程,写成了这一封复盘笔记,同时也包含了我对跨一二级融合的认知和洞察。

认真读完这篇长文,及相信你一定能理解,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资本市场,会发生什么,有什么机会。

我一直坚信一句话:99%的人,因为看见所以相信。1%的人,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所以,我只影响和服务1%的人。


01 什么是一二级资本市场融合


众所周知,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无论是工作方式、投资方式、打开项目的沟通模式、思维方式都存在巨大的鸿沟。

回顾18年,跨一二级市场之间存在巨大的估值差,一些消费品,当时仅凭一个PPT一张嘴能融钱,估值还能到1亿,有连锁的品牌估值动辄几十亿,太多所谓的独角兽在那个历史诞生,但实际上并没有为股东创造出真正的ROE,资本价值产出不高、且投资的水位太拥挤。

而纵览二级市场,有业绩有利润的企业,价格被打到地板上,只有10倍乃至更低的个位数PE。

也正是那时,我开始思考怎么把一级市场创新打法、思维方式、估值逻辑,嫁接到二级市场成熟企业低估值体系上。

而二级市场上这些已经登陆资本市场舞台的企业的成熟且体系化的有完整资本路径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底层玩法,再去承接一级市场里的新秀或者独角兽企业,让这些新秀们,可以得到更为成熟的资本战略路径、市场渠道支持和顶层架构的支持。让估值退出有市场化得体的方式。

同时,上市企业又具备自身的估值周期、情绪周期。需要运用二级市场的敏感性和专业方式进行增发募资、募投产能、大宗交易等等,这些是需要围绕业务与估值的成长、兑现,围绕资本运作的进与出。

这样的跨一二级融合,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思维的融合,是交流方式的融合,更是项目打法的融合,市场产品的融合,以及创新技术的融合。

而我,这几年来,也是这么做的。

02 为什么中国不需要第二个麦肯锡,而是未来的新经济战略与资本运筹家


中国10年里教了近一万亿创投学费,有着全世界其他国家领先并无可比拟的创新案例和经验,失败的和成功的经验。

中国已然是全世界最昂贵的哈佛商学院。

但如果说一级市场投中的是1%,那么其余99%失败的经验怎么用?

如何嫁接给真正的创新与资本运筹?如何去把他发挥更大的商业价值,避免资源浪费?

这就是我们未来新经济资本运筹家去创造价值的功能。

以跨一二级资本市场投研和业务的经验,融合打造出一套完整的新经济资本与战略创新模式,为企业更精准的创造【市值增长】和【价值管理】。

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谁能真正懂得跨一二级资本市场,谁能运用好跨一二级资本的维度差,估值差,情绪差,谁就能成为未来资本市场里的翘楚。

因为这是在时代裂口里,生长出的行业的新需求,新痛点。

当然,这意味着对所有进入要素的参与者来说,是一个更大更新的挑战,这种新挑战意味着对资本市场参与者、咨询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变得更高。

如果依然像过去一样只懂单一维度的专业知识,已经很难在新的行业趋势下立足。

03 我的职业成长-冷板凳生涯


现在回看我的职业生涯,我觉得我所有开挂的经历和拿到的结果,都是从一个所有人都不解的决定开始的。

从最早在渣打银行到Accenture从事金融咨询项目(对标BLOOMBERG的信息流产品),当时参与了建立最早的跨国知识协同平台,虽然初出茅庐的我当时也不知道有什么方式能抓住线上热潮和机会。但是它在我的心里种下了颗很珍贵的种子。

后来没多久甚至拿到了一个更诱人的offer,就是到香港渣打银行当SeniorManager,开出的条件也是相当诱人,薪资是我当时的好几倍,且在10多年前直接给我香港优才身份。

当时沉浸在这种被看见被认可我的价值的喜悦里,但是内心深处的另一个声音跟我说:你真的要去香港吗?未来可能就是一眼到头的职业发展路径,而且内地的互联网发展速度和渗透速度,这背后带来的投资机会和成长机会,都是香港无法比拟的。

一方面是对当下超高薪的及时满足的诱惑,另一方面是对未来长期发展的无趣感和一眼到头的反骨。最后我做了个让所有人都不解甚至都觉得我傻的决定:放弃高薪,放弃香港身份,去了一个央企券商,从头做起。

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让我有机会接触从机构业务、投研到投行,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在券商的那段日子我疯狂的见各种项目。以及领略了不同的研究风格、投资风格、项目谈判方式。

几乎是一年顶10年的成长速度,更重要的是让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基本面投研观,直到现在,经过多轮市场,我依然坚信并践行价值投资体系,并把他用在极大的商业杠杆上,创造一个新的舞台。

2015-2016年,连续2年,我和一线券商的资深研究员,组成了个3人小组,无论刮风下雨雷打不动每周六进行内部小组学习,聆听研究方法论,交换思想。

2016年,我开始看一级项目,每年至少看2000多个项目,发现不同的投资思维误区与价值洼地。一个月喝咖啡就要花4000元以上。

2018年,我每天要至少见3-4名研究员,刷卡片、调研上市公司,和基金经理辩论。

后来,我一天要看近10万-20万字的研究材料,虽然代价是视力一落千丈。

在这个过程中,我一边亲自实践严苛的基本面投研训练,刷卡片模式360度研究企业,一家企业跟踪3年以上。

一边大量坐冷板凳的时间,是人生最重要的思考维度的形成。

我也开始对跨一二级资本市场鄙视链有强烈的感受。当时,我带着价值投研的思路对一级市场的投法提出质疑。

一级市场在美元VC堆估值的游戏中受到疯狂追逐,而后进入产业投资与国有资本渗透参与,这些被一一应验。

但尽管如此,一级市场有一小群真正创造者的梦想,改变我们的生活要素、生产资料分配、生产效率的提升。作为时代众生,当然需要把握周期和资本的红利,实现财富。

但我认为,一流创业家和投资家,更应是一个超然辩证的思想家,当带着更高维的视角,看懂全貌、阶段、终局。


04 跨一二级资本市场价值的融合应该要怎么做


为什么我坚定的看到价值投研和其商业应用?

其实,无论是我在二级市场上的策略,还是给跨一二级资本化企业做市值管理,都秉持着价值运用。但什么是【价值】?在这里我会有不同的解读。

高瓴资本的【价值】和价值投资的【价值】是一个【价值】吗?

严谨的说,高瓴资本的【价值】,在【价值创造】的体系有极为系统的描述。

但此价值,却和彼价值不同。【为何投资界言必谈高瓴资本?此价值和彼价值有何不同?】

高瓴资本的【价值投资】固然厉害,但大部分偏重自上而下的层面。高瓴资本投资二级市场,在某种水位上,对于估值的要求、企业股东行为的要求并不算严苛。就消费类投资的观感而言,更多是在【价值创造】和赛道型投资层面。

比如高瓴资本认为某净利率低的消费企业不值得投资,而恰恰在自下而上的基本面价值投资中,净利率低是一个投资反转的拐点。

并且,如企业能创造自有现金流覆盖募投,并且有极为强大的股东价值回报能力,假以ROE的反转,估值为体现内在价值的反转,则恰恰是应该投的最迷人的戴维斯双击之处。

仅仅一个投资方法,道出了跨一二级资本投资哲学背后的秘密,所以【一级】和【二级】有非常的意识形态差异。

我提出【价值市值管理】,是因为【价值投资】,它最本质的内核,就是挖掘【价值洼地】、并重视【情绪周期】所带来的错杀机会,以此为确定性来做行为锚定。无论是净资产的被低估的标的,还是赛道上被低估的行业反转,都不妨碍称为所谓【价值投资】。

在这个概念上,有太多投资名家的争论,我认为没有必要偏于一角。对于不同的价值锚定,分清楚即可。

让各类投资哲学归位的前提,是需要去懂得跨资本市场不同的投资能力。而以此能力,进一步懂得运用估值差来撬动业务上的商业杠杆,是我本篇的重点。

这其中,就涉及到三个维度:

【一级市场】的顺趋势投资思维、【二级市场】的基本面反转和低估值投资思维、另外存在着【跨一二级资本市场】中没有被充分挖掘的认知差、信息差、人才差。

用一级市场的方式做【市值增长】,用二级市场基本面投研的方式,做好【价值管理】。

以上是属于未来中国新经济战略与资本运筹的合格修养。

只有这样的工作方式和视角,让我们更清楚的把握产业的进与出、资本运作应当的水位和时间点。择时,就应该是择估值。

通过价值发现,一定能让跨一二级融合之道能够在资本市场迎来爆发式的增长,让所有资本市场要素参与者,懂得围绕创造股东价值回报,贯彻高阶的资本运作认知。创造终极ROE的背后,不仅有股东价值行为管理的分红、更有创新战略的实施。

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可以少饭局,缺信息,但不能缺的是深刻的投研能力,这决定了在哪里你都能保持独立洞见、而不人云亦云。

看准价值洼地,更用作在商业价值杠杆创造上,对投资与业务都可以做到抓住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


05 如何用跨一二级价值投研,做二级市场投资与一级市场退出


我相信,一开始的【相信】的人总是少数的。我对投研的痴迷,以及对跨市场和跨投资意识形态的体感,异常强烈。

我从17年形成的深度投研方法,这些年经过多次迭代,价值投资基金经理把这个方法命名为【刷卡片】,而他们却很少授课外面人。

意思是通过深度挖掘公司的宏观和微观信息、行业的历史和规模、行业数据、公司历史、员工构成、股权架构、精英参数、财务数据等,同时计算出企业实际估值和市场给的估值是否相匹配,来得出公司是否被高估或被低估。

通过这个方式做的投研,系统性基本功在这里,几乎看企业很少失手。思考的层次也异常丰富和辩证。

比如我在2022年到2023年,调研过蔚小理华为新势力汽车与一派传统车企新能源汽车后,我提出小鹏绝对是被价值严重低估的技术狂企业,且我自己在550亿价格时美股全仓介入,一个月时间带来了3倍回报。

当时我的短视频、朋友圈等受到了不少机构成员和基金经理的质疑甚至逻辑诡辩。但市场证明了,好的投资不需要迷信任何人,是可以非常朴实而准确的。

复盘后,原来被资本市场低估的原因很奇特,也符合人性。

因为迷信财务数据的会投理想、迷信品牌价值的会投蔚来;对传统汽车有迷之安全考虑的买大众与比亚迪。对马斯克谜之崇尚的会把火箭和星链来对标小鹏。比奢侈品崇尚之基因的仍然会买豪华车BBA和保时捷。

而大部分基金经理作为男性,更非小鹏的典型用户。这个企业正处于其品牌价值其深刻的技术能力并不相符的阶段,被用户误解、被投资机构无视。

我更提出,未来新能源的品牌价值方式将得到重塑,过去塑造豪华传统燃油车的品牌方式——从一款高价豪华车下沉到低端车型,未必适用新能源汽车。

作为新能车下半场的灵魂,智能驾驶的普及是真正的技术平权应用,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新势力。而小鹏如若未来能代表新势力技术流派,重新塑造品牌价值,成为技术平权价值观的载体,可有机会冲刺万亿市值。

即便如此,价值投资基金经理会质疑,蹒跚起步的中国人可能教百年车企做车吗?是的,没错!因为我们的软件能力、用户思维能力,已经完全吊打了欧洲传统车企的新能源。

这时的坚定,便是我的一级市场创新前瞻思维,起到了化学反应。

后来大众入股小鹏作为战略技术紧密合作伙伴。当时市值上涨一倍接近1000亿,所以大众的入股成本要比我的高一倍。

而我深知,小鹏这样的车企,并非属于巴菲特式的价值投资。因为新能源整个行业竞争非常惨烈,车企要做好长期竞争且不赚钱的准备。

这个阶段的投资方式显然属于【二级市场的早期投资】,二级市场风险投资的估值方式,只能去同比和小鹏同类的新势力,比如理想和蔚来。却不能把上汽、比亚迪等已经规模盈利的传统企业作为同比对标。

对比蔚来和理想,小鹏的技术实力显然被低估。对比特斯拉3万亿市值,小鹏作为特斯拉市值的1/10,拥有中国最强劲的自动驾驶技术值不值?

最后,小鹏在发布会中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小鹏飞行汽车两款。更何况,小鹏的飞行汽车已经非常领先,一款是可以组合飞天的变形汽车,一款是电动飞行器。

这些如果懂得一级市场,两个项目分别都估值百亿。而这样的资产,置放在小鹏企业里,还没有完全释放估值。

以上是第一个跨一二级投研应用到投资的案例。

我们还有另一个跨一二级投研应用商业应用的维度。我们还能应用一级市场企业上市后,到二级市场的股东LP退出管理。所谓,投的好、还要退的好,必须也要践行【跨一二级资本融合】的认知方法论。

很多一级市场投资企业上市,到二级市场理应具备更好的成长和流动性,但财务回报上却是颗粒无收乃至亏损。为什么呢?

因为假若一级市场进的轮次靠后、投资估值居高不下,而恰逢二级市场情绪低迷、意外黑天鹅,都极有可能面临估值杀和业绩杀的双重杀跌,惨不忍睹。

所以在跨一二级资本市场投研驱动下,2022年年底疫情初始,我观察一家知名的跨境大件物流企业,大健云仓。

它获得知名美元VC DCM、不惑创投、元禾控股以及后来京东、红星美凯龙的投资。2022年8月每股上市的企业,而后惨遭疫情,市值从上市后一路杀跌了90%。

我们在2023年3月年底重仓大健云仓,并和一级市场积极沟通,帮助LP创造更大的二级市场退出价值。随着疫情逐步复苏,大建云仓仍处于极低的估值市值。

在资产负债表方面,只有大约200万美元的债务,而这些债务已经被1.177亿美元现金和限制性现金很好的覆盖了。

大健云仓的股东价值回报也很好,它的ROIC在2020年为43.6%,2021年为27.7%。同时,高毛利业务还在增长中。

这么优秀的一家企业,疫情杀跌后长期伏在底部。业务处在疫情后的报复性拐点,却没有被资本市场发现机会。

而一级市场的LP,在上市后6个月才能减持,恰逢能减持时间深深的套在二级市场。

如果,一级市场投上市后的LP,没有积极在二级市场去管理退出,在此时由于缺乏信心,抛售在黑暗前的黎明,则会成为终生后悔莫及的投资CASE。

在当时,我对投资机构公开CALL大建云仓,资本市场并没有太多反应。因为2018年时作为最火爆的赛道【产业互联网】,在2023年时已然黯然失色,没有人再提。

但大家忽略了一点,自下而上的基本面投研视角,我们并无需太多关注宏观和风口。优秀企业在拐点时的戴维斯双击,可能会超出想象。

我们买在大健云仓2亿美金估值时,是一个绝对底部,但并没有想太多。偶然有一天,大健云仓一夜之间暴涨60%,两个月之内涨到6.5亿美金。随之而来,年报公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增长216%。

而后回落到3亿美金后,四个月内继续飙涨了4倍多。回落到4亿美金后,5个月内又连涨4倍,目前创出历史新高,估值到10亿美金。

这些证明,一级市场股权投资机构更应该建立对二级市场的跟踪,在单一被投企业上,能够帮助LP赚取最大价值。盯紧企业,对悲观敏感才是正道。

同样的案例【跨一二级资本融合】应用上还有很多。

在百度这家企业,2022年11月,人人都不讨喜、被誉为互联网落后梯队的百度,其来自于“百度核心”的净利润70亿元,同比增长21%,核心搜索业务增长60%,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而内含的APOLLO自动驾驶是世界领先自动驾驶技术,如果对标一级市场黑芝麻自动驾驶标的估值,就不下160亿。而整体百度估值只有200亿美金。随后,百度市值在2个月内飙升了3倍。

同样的,2020年我对投资大师班基金经理们讲小米时,小米处于跨一二级的市场底,资本LP们巨亏一半,无人看好。雷军受到极大的投资人压力!

其实当时按照小米手机利润的5倍来估值,都极度便宜。后面小米在两个月后启动,涨出了4倍多空间。如果当时LP和GP们都积极在二级市场继续做多小米,则能把一级市场投资的DPI带出超额回报。


06 如何用跨一二级价值投研,搞定上市公司成单百万顾问


当上市公司聘请我做顾问的时候,我面对的实控人都是比我大20岁左右的男性企业家。

但通过两次商务,非应酬,我便拿下了百万顾问的大单,是凭借什么呢?

当我变革了商业模式之后,战略咨询收费价格翻倍,时间还省下来了。

因为我把其他人传统做战略咨询三个月的工作量,前置化。也就是系统性的行业研究前置做重,后端做轻。除此之外,更重的价值在伴随上市企业的跨一二级联动与企业调研走访等等。

各位,我是怎么做的呢?

其实我沿用的就是跨一二级资本市场系统性投研,有史观的、有买方估值观点的投研方式。真正能【跨一二级资本融合】的价值投研有系统性的力量。

上市公司的老板和董秘都在台下疯狂的做笔记,当我讲到企业这个行业所发生的创新,都能有跨维度的震撼。

上市企业愿意付费百万给我,正是看到了系统性与跨一二级市场的力量,并且能运用二级市场本身概念,挖掘自身企业亮点、重塑价值语言体系,对市场有序释放讯号并得到估值体现。

而我所筛选的企业,基本都属于隐形冠军、业绩母盘扎实。往往伴随一定的价值挖掘和重塑,最后市场是超预期的给予估值。

在这个资本价值和企业业务价值、市场情绪周期的六道轮回中,去实现有厚度的企业战略增长到资本价值管理。

这是【跨一二级资本融合】投研的外化体现,长远来说认知的复利越来越大,商业杠杆价值越来越大。

07 先相信,后看见,再做到

二级市场研究员的马步是在于长期的深度研究,先有海量的阅读再去验证企业和投研的逻辑。

因为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所以,这些研究的背后会产生非常高的剩余超额价值。长期的研究,对于二级市场的属性,所以对估值的周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二级市场相对波动大起大落,会更有生命周期的思维,而非只有线性的推演。

没有二级市场价值投研思维和周期的敏感,则对企业市值和战略退出不可能拥有极为严苛的定力和洞见。

而一级市场对创新商业的天然嗅觉,保持着大量对创新模式和前言科技的密度接触,并且对资本的天然敏锐度,拥有前瞻和向上赔率足够宽广的视角。

没有一级市场,就不可能对创新变化有深度和广度的理解。

这就是【跨一二级资本市场融合】投研的力量,这背后蕴含的最简单的道理就是:


认知越坚决,执行越彻底


这也是为什么,我能做好跨一二级融合并拿结果,能为上市企业、准上市企业做资本赋能,让企业老板,按照我的策略思路,提前布局,在爆发的前夜享受战略成果。


【更多阅读:市值管理不在低估值时候进入又当何时?】


这是我提出并践行跨一二级融合的第5年,期间,很多曾经踟蹰的投资圈朋友,在看到我的成绩和案例后,都纷纷希望加入我的事业.....

而这几年,伪市值管理已经淡去,今年央企价值市值管理的提出,重视股东价值回报,让资本市场得以正视真正意义上的上市企业价值管理。我相信,更是中国资本市场舞台拉开高阶资本运作的帷幕。

过去的估值向上外扩运动,会走向内资股东价值回报。当然,我在很多地方提到,股东价值回报与价值创造是需要双轮驱动,创造终极ROE的提升。

有不少的资本市场要素参与者,还没有领悟到行业新格局带来的机会。VC职业人的前景处于陌路狂奔、愈发惨淡。有些去做FA,有些去了创业公司,有些转型自媒体。只有很少一部分顺利的进入硬科技为主导的投资。一级市场的焦虑、二级市场的低迷,让投行从业者、咨询师也陷入了存量竞争中。

大家陷入了焦虑的时候,而所幸的是,因为对投研的执着,让我们不仅活了下来,还越做越大。我非常希望,能把这种【跨一二级资本市场融合】方法论与实践应用带给所有资本市场要素参与者。

到这里,再回答开头的那个问题:跨一二级融合应该怎么做?这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跟你分享,我现在无比坚定的认知:用二级市场深度基本面投研方法和认知,培养【新经济战略与资本运筹家】,进行市值创新咨询与资本运作。而此,不仅限于战略投资与并购。

为此,我设计了【价值市值管理心法篇】,里面涵盖了【企业市值心智坐标篇】、【价值市值管理口诀篇4大风格】、【价值市值管理传播篇10大要点】,是中国唯一把企业深刻的基本面投研,匹配价值市值重塑体系的顶级认知方法论。为1%真正优质的企业市值赋能,少走弯路。

如果你想要率先一睹为快,私我,备注【资本运筹家】,我会第一时间发给你。


08 为什么跨一二级融合市场很广阔,却无法人人都分一杯羹


首先,很多人不相信价值投资,更不相信价值研究。自然也看不见里面的机会,更看不见现在新时代下诞生出的【跨一二级资本市场融合】的垂类新机会。

其次,既懂一级市场需求和价值,又懂二级市场体系和周期,这样的人相对稀缺。在二级市场的对于一级市场不够敏感,在一级市场的对于二级市场投研和周期不敏感。大多数人还只停留在专项技能层面,自然也就无法融会贯通。更谈不上用价值投研去做商业应用。

再者,对于上市公司的沟通方式、痛点不熟悉。对于资本运作的架构与合规方法,有诸多缺失。

最后,很多人相信圈层和消息,但却被所谓的圈层和消息坑得更多。

金融人其实最不缺的就是圈子,但也正因为这样,所以让大多数人变得更浮躁,反而失去了独立判断和宝贵的阅读时间。而对于阅读,没有什么是比纯粹系统的去看一个企业更直接的进步。

所以找到一个纯碎的,更专注挖掘价值洼地的圈子,在这样的圈子里让自己的信息获取变得更有价值,恰恰才是你最需要的。

我信奉的是朴实而准确的投研观。从18年到现在,我一直都是这套逻辑和打法体系。逻辑基本不变,但打法体系会随着每一次市场的新变化,不断迭代、完善。

想在资本市场持续拿结果,正确的可复制的结果、并且以站着赚钱的姿势,绝对靠的不是鸡汤、形式主义,而是认知、实操方法论、专业技能,以及研究能力的复制。

所以真正想做好跨一二级融合,在两个市场里都能分到一杯羹,靠的是诸多环节、要素的完美结合,是全系统链路和方法的组合,而不是单点的拔尖。

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立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做方案的最优组合,这才是跨一二级融合的最核心的地方。

如果你想快速掌握一二级融合的方法论,你不想走弯路去踩坑,我有2点建议:

>>>方法论+工具实践解决认知面、实践环境不断增强信心正反馈

向有结果的人学习,向来是拿结果的最优且最快路径,与其把大量时间用在盲目摸索,浪费大量时间和金钱给自己教训,不如直接向向优秀同行抄答案,复制对方的成功经验。

过去8年的行业沉淀,我提出跨一二级资本市场融合第5年的心得与实战总结。一共31页,价值百万。

私我,我第一时间发你。

更重要的我相信这是一份沉淀给时代的思想产物,是一个全新的价值市值管理,与如何将扎实的投研工作方式应用到商业价值杠杆?看过一定会耳目一新。

对于2024年,想在跨一二级融合这样的细分领域里分一杯羹的企业老板,所有金融要素的参与者,如果你想链接我,私我。

这是我过去五年,两万个小时的透彻思考。看完我这篇【跨一二级资本市场融合】新出路指南,如果对您有启发,欢迎分享给更多朋友和专业投资者。

我是V总,期待更多人和我一起,把跨一二级资本市场融合这件事情启航远程,成为未来新经济战略与资本运作家里的先锋队,链接我,一起做一件最酷的事。先相信,再看见。


# 今天该炒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