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的标准和阅读的自我修养

作者:高利明 杨蕾

来源:中欧EMBA(ID:CEIBSEMBA)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有一句关于“读书”的话:“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中欧校友书单里的“护身符”书目是什么?注意力碎片化的当下,阅读习惯要如何培养?工具书与畅销书单是否具有参考价值?以及在新书层出不穷的当下,我们为什么依然需要阅读经典……

让我们一起回顾高利明、杨蕾两位校友在世界读书日时的对谈,探讨读书的意义、以及他们关于阅读的个体经历与体验。

01

经典的意义

Q:两位最近有没有读什么好书或印象深刻的书?

高利明:最近看了《深度学习》,讲人工智能发展史:人工智能花了40年时间从书斋走到现实,行业技术进步了6个数量级;将来还有6至9个数量级的技术进步。书中还讲了图灵奖获得者之间的很多小故事。

这个时代前进得非常快,当下基本上都是噪声,这种书就像定音器,是噪声掩盖不住的东西。

杨蕾:最近我回看的是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有的书可能永远不会看第二遍,但有的书在不同人生阶段会重看,有那么几个时间点你觉得能触及到作者灵魂的某一个点。阿德勒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个人也确实体验到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生阶段都在跟自卑情节做斗争。

Q:有没有在某一些人生阶段或转折点,想要反复拿一本经典的书来读,每每都会汲取到不一样的能量?

高利明:德鲁克写的《成果管理》是我的“护身符”,可能每个星期都要翻一翻。某种意义上它就是你的参考系,可以衡量你现在走到哪儿了。

杨蕾:王小波的杂文集。大学老师推荐的《时代三部曲》和杂文集对我很有影响,尤其是《一头特立独行的猪》,让我在非常现实、世俗、平稳的生活当中突然之间打开了一扇窗,给我的冲击就是,思想的自由奔跑、灵魂的闪光是多么重要。

并不是说每次读他的感受都很不一样,而是我需要他来安抚我、激励我。现实生活中总有时候你会落入一地鸡毛,或者面临是不是要做某些更捷径的选择。

非常沮丧时我会用他的杂文来打气,他有一句话说:“没有一件事能让我相信我是对的,就是人生来有趣,过去有趣,渴望有趣,内心有趣却假装无趣。也没有一件事情能证明我是错的,让我相信人生来无趣,过去无趣现在也无趣,不喜欢有趣的事而且表里如一。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只能强忍着绝望活在世界上。”

其实人人都面临这样的境地,但他让我想看看人生是不是在无趣中,还能有有趣的部分。

Q:每年会有读书的计划或小目标吗?

高利明:没有。但我每天用四五个小时整片的时间读书,一年至少读50本吧,会留1/10左右的时间回顾经典。成熟以后最主要的责任是给别人提供价值。从工作来说我是一个传声筒或者蒸馏器,从经典里提炼出东西来跟大家分享,这是我的必修课。

我的选修课就是跟着时代走。最近机器学习是比较重要的话题,我会安排比如行业史、五六个大牛的传记,再看看这个行业未来发展的论文集。还看一些比较奇怪的书,比如“如何提问”相关的。因为搞一会儿ChatGPT你就会发现自己问不到点上,没受过很好的训练,我看了几本如何提问的书以后发现特别有意思。

杨蕾:我比较随性,有段时间去给朵云书店做评论,会从推荐书单里买些回来看;很多时候是看视频号的推送,因为我是做主持人的,很容易从5分钟的视频里甄别出这个人讲的是不是干货,再去买;陈海贤、武志红、沈奕斐、梁永安的书,年轻人喜欢什么我也会去通读一下。

还有“补缺”。我们这种文科生,高中物理凑合能过就行,上大学再也不碰了;但我发现这是一个人的知识架构问题,仅从文学、社会学、心理学书籍中认识世界是远远不够的。跟孩子们聊天你会发现他们什么都知道,他们接收的信息和受的教育是最新、最好的,所以有时候我就偷偷地跟他们补一补课,读一些高中科普读物。

高利明:“消毒”很重要。真实世界里发生的事跟你在书本上看见的可能截然不同,尤其我们经历了国家发展最快的三十年。企业家思维是希望在任何变化里发现某种机遇,我挑书就是这个原则,所以基本会集中在经典。经典会给你提很多不一样的问题,你就沿着这些不断地做修补。

02

读书过程:由薄到厚,由厚到薄

Q:两位怎么样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是从小受家庭氛围的影响,还是上学时或步入职场后有意识地培养?

杨蕾:每个人成长环境不同。我比较幸运,家里有好几箱《少年文艺》《儿童文学》,因为我父亲是读中文系的。金庸也是跟着他看的,我爸借了什么,等他熟睡后,我就偷偷拿出来跟着看。很多书现在看也是经典,像《第三次浪潮》、弗洛姆的《爱的艺术》等等。所以我的阅读习惯是很自然而然的。

成年后反而懈怠了,但为什么还阅读?因为经常觉得自己已经消耗完了,必须不断刷新。不能容忍自己在智力、精神方面落到一个平均线以下的水平。

高利明:大学时有一个非常好的辅导员彻底改变了我的读书习惯。他说了三句话:第一,你们想当数学家基本上没有可能性。这个行当里的古典数学家,高斯、欧拉,20岁出头主要工作都已经做完了,你们还没毕业。第二,搞数学跟其他行业不一样,需要天赋,不是纯粹靠努力就能做起来的。

这两点太打击,但第三有八个字,也是老前辈华罗庚说的,叫“由薄到厚,由厚到薄”——如果能把一本书反复读,从十页书读成一百页、一千页,又还原成十页甚至两三句话,对你才真有价值。我是毕业十几年之后才真正体会这一点。

再一个,读书是“消毒”的过程。尽信书不如无书,一本书能记住一百条中的一条,帮助就非常大;十条里的九条还能批判性地消灭掉,帮助就更大了。

杨蕾:有一句话能对你有很显著的影响就很好了。比如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托夫》当中写,作曲家陷入了人生的迷茫,某天突然想到一句话,如获至宝,欣喜若狂:“创造就是消灭死”。看过这么多书,这句话对我是最有用的。因为人终究是要死的,但你创造过的东西留下来,进入了千千万万人的脑海里,产生影响,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人在世的价值最大化的输出。

高利明:罗曼罗兰我一个字都没看过,但我的“护身符”里讲的——抓住因外部变化产生的机遇,叫“创造性破坏”——和“创作里有永生的部分”是不是有相通之处?卡尔维诺说过,经典是有谱系的。两个创作的人可能相隔十万八千里,都不在一个时代,但真正的经典会主动找到自己的谱系,有相通之处。

Q:两位会建议年轻人在阅历还没那么丰富,可能也没有那么多共鸣的时候,就去读比较深刻、宏大的作品吗?

高利明:年轻时就应该读。经典是可以重读的,不同阶段在经典里得到的东西不一样。年轻时就像去探险、旅行,经典可能是你的导游,读读经典你才知道原来世界是这样的;人到中年有阅历之后回过头来,经典可能是你的导师;再后面可能是你的伙伴,甚至伴侣。

杨蕾:我觉得自己最聪明的时候是6岁到18岁之间,但我大量阅读是在大学完成的;而我校友的儿子才12岁,老师给他的书单就是我大学时候看的。永远不要忽视年轻人在某个领域被打开一扇窗后,那种求知若渴的状态。我初中在家翻看波伏娃的《第二性》,我妈跳起来把书扔到了书橱顶上。后来我带到大学里看,但那时候就在想,我妈扔那本书的时候我已经看了1/3,如果全部看完可能会更好。

03

好书的标准

Q:一本书“好”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高利明:对你有启迪,是你的导师,或者你能有共鸣。

杨蕾: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突然遇到一个发光的灵魂照亮了你,或者你觉得这个人的知识架构不一样。

还有一个标准,特别对我这一代人来说,“好”就是颠覆掉教育体系给你的东西。任何教育体系都有它想给你的东西,这是喂进来的奶,成年后我要吐掉,重新吮吸我想要的营养液。把自己作为一个平等的灵魂跟那些灵魂放在一起,作为一个精神发光体,你自然会有甄别,知道什么是好。

高利明:把“好”当成客观的事或者一个形容词、一个定语来思考,就稍微浅了点。有一定的经验、阅历后,最好还是站在一个动词的角度来想。你和作者要有一个心灵互动,再好的书你如果没有共鸣,那啥也不是。

换个角度,当年对一个学科做出很大贡献的经典,今天可能已经不再正确。所以好的经典都是允许人家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否则我们就永远都是跪在古人的脚下了。读经典很多时候是激励你、塑造你、捶打你,看看你今天进步了没有。

Q:你们会看各个榜单的畅销书吗?

杨蕾:了解的情况下会觉得书单是可信赖的,不了解的情况下,我不会单一地依赖书单。很多年前季风书园会推出新书推荐,质量很高;我大学毕业前后,北京三联有一些推荐也是很好的。现在更多的就是借力,借力专业的人看哪一本书好。

高利明:很少看。我觉得不读也没什么损失。这其实体现了心态或者成熟度的变化,可以放下,说不看就不看,无所谓。有这个心态,可能读书就会更开心一点。

04

重组碎片化生活,收获阅读价值

Q:对于非常具体的困惑、眼前的问题,能通过读一本书找到答案吗?

杨蕾:可以帮助你接近答案。很难说什么是真正的答案,比如“人生的意义”这么大的题目,每个个体真的只有你自己的答案。很多东西是跟基因、天赋、童年经历有关的,不是只靠阅读就能获得,但仍然不妨碍我从书里去借鉴。

高利明:我们经常会问自己,很多事情是不是还应该进一步再努力?《成果管理》这本书四五十年前就已经说得很详细了。它说一个产品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当你投入一块钱有超出一块钱产出的时候,是产品在往上走的黄金时期;当你再追加一块钱投入,变成0.9、0.8甚至0.7产出的时候,可能就该叫停了,你应该静下心来去寻找未来的机遇了。

Q:你们平时会求助于“提升沟通力”“解决亲密关系”这种工具书或方法论书籍吗?

高利明:很少看,我觉得读经典就够了。《成果管理》这本书是我的“护身符”,就变成我的快捷键,有什么问题看一看,发现还有惊喜。

杨蕾:要分情况。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对我这样的读者就没什么用。但因为我也是心理咨询师,如果找到一本比如跟抑郁相关的、专业指导性还不错的书,不妨看一看。

Q:在中欧EMBA读书期间,有没有印象深刻或者教授推荐的书目?

高利明:中欧周东生教授的课推荐了一本书叫做《合作竞争》;奚恺元老师写的《别做正常的傻瓜》,我读了以后才知道还有“心流”;书中还提到卡尼曼的工作,启发我读了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

杨蕾:彭凯平教授给我们上积极心理学,他的书比较易懂,生活上挺有帮助的。傅佩荣教授给我们讲《易经》,我后来就买了他的一套书。有时候是你要见过作者本人,知道他理论体系的构建,才会觉得他的理论更可信。

Q:碎片化阅读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吗?我们能从碎片化的阅读中体会到收获和乐趣吗?快节奏的生活当中,怎么才能够挤出时间来阅读?

高利明:碎片化阅读不是什么坏事。但全部靠碎片化时间就想学到东西,至少从我的体会上来说不太现实,必须要大片的阅读时间。

杨蕾:碎片化时间对于复习,比如说重读经典是可以的。但碎片化的问题是很多书不能读完,几天之后你发现阅读的连续能力就下降了。如果真的想从阅读当中得到一些感悟,应该给予一些专注的时间,一小时或以上是必要的。

高利明:其实背后就是你对自己生活方式要进行重组和整理。不在于前端表现是不是碎片化阅读,而是你怎么能够让自己有整块的时间,重组你的生活。

Q:这么多年来,你们从阅读中收获的最大感悟是什么?

高利明:就是企业家精神,抓住因外部变化产生的机遇。作为一个知识工作者,这是你的第一打法,你的主要职责。

杨蕾:阅读对于我来讲,就是努力去跟更高级的灵魂体发生联系,不管是学习还是交流,我觉得这是人生在世很重要的意义。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