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袁隆平院士学什么?

昨天听闻袁隆平院士离开我们的消息,心中难免有些悲伤。袁隆平院士让我们中国人端稳饭碗,我们除了感激还应该向他学什么呢?

从年轻时候立下志向,让人不再经受饿肚子的痛苦,一生努力在田间地头,只为水稻亩产能再创新高。

据网络资料,唐朝亩产138公斤;宋朝亩产225公斤;明朝亩产333公斤;清朝亩产278公斤。1958年全国年平均亩产最高的高产田也就在400公斤左右。

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平均亩产1149.02公斤。

学生物专业的人都说,做植物实验周期最长。大家都知道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孟德尔做了8年,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虽然一生都没有得到认可,但对人类遗传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屠呦呦,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真正有耐心做一件事的人,心中一定都有自己的坚持和理想。90岁的袁老在生病前还在田间地头,希望能为水稻亩产提高再贡献一点力量。而屠呦呦在中西医结合的科研领域,更是要顶着分歧和压力,只为坚持寻找降低人类死亡率的那一点微小的可能。

现在的正值当打之年的人们,已经没有体会过没有粮食的饥饿感,即使努力饿着自己,好吃的依然吃不完;在医疗上,即使是最新的新冠,依然在大家共同免疫和疫苗快速推出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防治。

我们的生命已经很难因为基础的食物和医疗条件匮乏而受到威胁了,但是反而有很多人却觉得生活没有追求没有幸福感。根本原因是,有些东西,当你去追求他,得到了也会很快觉得空虚,比如单纯追求物质;有些东西,当你去追求她,即使最终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过程依然是幸福的。

当然,我们都想在有生之年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名利双收。但是,真正的名利双收,恰恰需要耐得住寂寞,有一点科研精神,能够顶住世人的眼光和压力,坚持自己内心认为正确的事。而这样的事,一定是利益于更多人的,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事。

当前,虽然我国经济恢复的非常快,但是依然在许多领域,尤其是科学技术领域,有许多卡脖子的技术我们还需要跟上,甚至领先。这不仅需要那些在科研一线、在企业研发一线的人去努力,还需要长期的教育跟进,金融体制(注册制)、直接融资渠道的持续完善,甚至每一个银行放贷人员,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可以通过持续、耐心的努力,为我们的科学技术的提升和领先,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也许有一天,你的学生里就会有一位院士,也许某个企业的核心研发人员将因为拥有技术而改变钱全球许多人的生活。

跟袁隆平院士,学习多一点长远的追求,多一点多赢的思考,多一点耐心和坚持,多一点深入的研究与攻坚克难的精神。

我相信,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一生结束的时候,即使没有庞大而真情的送别仪式,但是也敢于幸福的对自己说,这一生我还是做了一点有意义的事的。

作者博实,

一位希望能帮助每个人的资金能有效投资到该投资的地方去,从而真正推动经济的成长,实现投资者、企业家、全社会的多赢。

# 致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3

  • 推荐
  • 最新
  • 半百
    ·2021-05-24
    坚持心中梦想 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去干实事
    回复
    举报
  • 米见商农啊,
    回复
    举报
  • Jet2017
    ·2021-05-24
    杂交水稻技术转让给美国是啥原因?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