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科技眼
华尔街科技眼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未知
0关注
46粉丝
0主题
0勋章

董明珠再怼小米另有隐情?今年空调卖不动了

文/Leon 编辑/cc孙聪颖 太阳之下无新事,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又对小米公司开炮。 在近日召开的格力电器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再次向小米发难:“小米说自己(空调)第一名,全靠别的厂家做产品,你的技术是什么?谁是第一,消费者心里有杆秤。” 随后,有媒体联系小米,小米方面对此不予置评。直到7月19日晚,雷军在小米发布会上讲解小米新款空调时,隔空回应道:“这段时间呢,董大姐一直在批评我们,说我们‘冒充’第一(空调)。我仔细查了一下,我们没有人,也没有在任何场合说我们米家空调第一。” “我仔细查了一下,今年上半年我们排第四,我们和格力的差距还很远,所以意味着我们的进步空间还很大,我们要继续向格力学习。”雷军补充道。 整个事件其实是一个乌龙。6月25日,格力文传发微博称关注到一篇标题为《中国空调市场“洗牌”,格力跌出前三,新的黑马竟是“门外汉”?》的内容不实文章,并向有关部门举报。事实上,这是一篇某自媒体断章取义炮制的文章,并非出自小米的官方宣传渠道。 从销量上来看,产业在线 监测到格力2023年空调内销近3000万台;小米2023年年报给出的空调出货量数据为440万台,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格力电器和小米,本是两家不同赛道的企业,一个是老牌空调制造商,一个是靠手机起家并专注3C/IoT甚至造车的科技企业,为什么总是“捆绑营业”?这件事要追溯到2013年。 从 “10亿赌约”到狭路相逢 2013年,董明珠与雷军共同出席“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雷军打趣道,如果小米5年内营收超格力,董明珠就输给自己1块钱。董明珠则强势回应:“要赌就赌十个亿!”很快,小米和格力的“10亿赌约”就成为了科技圈最热门的话题。 雷军曾和媒体聊起过这件事:“当时编导在后台和两人说,能不能热闹点?我说可以,和董明珠打个赌,就赌一元。可一上台董明珠说赌10亿元,我当时就蒙了,董总怎么不按剧本走啊!”
董明珠再怼小米另有隐情?今年空调卖不动了

“仅退款”滋生恶之花:“薅羊毛教程”火爆,黑产迭出

文/Leon 编辑/cc 电商平台规则的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改善营商环境的关键。然而偏离初衷的平台规则,却滋生一系列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灰产和公开践踏法律尊严的电商黑产。拼多多首创的“仅退款”政策在执行层面违背初心,已经成为商家的“不可承受之重”。 伴随着消费下行,电商平台生意越发内卷。星图数据显示,2024年6·18期间,全网GMV为7428亿元,同比下降7%。为抢夺用户,各大平台、直播电商不断创新售后政策。 本意是为用户提供便利的“七天无理由”退货,已经让羊毛党用到“极致”。近日浙江某女装网店遭遇集中退货,400多条已穿裙子无法二次销售,损失近8000元。事实上,今年“6·18”期间就有商家表示,大促期间退货率已经高达80%。 七天无理由退货已经令商家苦不堪言,更糟糕的是“仅退款”政策的普及。拼多多在2021年推出“仅退款”政策,去年年末多平台宣布跟进。“仅退款”从媒体盛赞、全民叫好到商家叫苦不迭、相关消费纠纷诉讼激增,仅用了半年多时间。 不少电商平台的中小商家反映频繁遇到“仅退款”订单,理由五花八门,除了“不喜欢”,甚至还包括“没钱了”。 “仅退款”、“七天无理由退换货”、“强制运费险”等政策的本意,是为了提升购物体验、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提升商家的运营效率。但由于平台偏袒、懒政,规则却沦为羊毛党的庇护。 更有甚者,围绕着电商渠道的退货政策大做文章,相关薅羊毛类电商行业黑产层出不穷。各大商家不得拍案而起,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经营成本大幅提升。 “薅羊毛”黑产:仅退款、“薅“保证金,月入过万 “仅退款”政策问世之初,并未引起商家的广泛不满,因为单打独斗的“羊毛党”毕竟是少数。然而,恶意仅退款行为一旦规模化、黑产化,量变就会形成质变。 黑产从业者经过反复尝试、举一反三,甚至“开发”出多种多样的仅退款方式,吸引一部分道德水准不高的消费者,从中牟利。 有
“仅退款”滋生恶之花:“薅羊毛教程”火爆,黑产迭出

抢先布局非洲市场,海尔智家豪掷10亿元

文/Leon 编辑/cc 2024年刚过半,中国家电巨头又有大动作。 7月18日,海尔智家(600690.SH)与伊莱克斯集团签订协议,收购其子公司Electrolux South Africa Proprietary Limited(以下简称ESA)的100%股权,对价金额为24.5亿南非兰特(约合人民币9.8亿元)。该笔交易目前正在等待监管机构审批,预计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 ESA主要从事南非共和国(以下简称南非)的热水器销售业务,其中包括百年热水器品牌Kwikot。Kwikot涉足储水式、太阳能、燃气热水器以及热泵等业务,在南非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和完善的售后体系。 海尔智家方面表示,本次收购对于集团在非洲市场的战略性布局非洲市场至关重要,将借助ESA在南非的销售渠道及售后网络,进一步丰富热水器业务产品阵容,同时拓宽海尔其他白电产品的覆盖面。 事实上,海尔深耕非洲市场已25年有余,拥有多家工厂,致力于全球供应链的本土化、区域化和分散化,从点到面不断深耕当地市场。 2023年,海尔投资1.6亿美元兴建埃及生态园,已在今年第一季度投入使用。海尔埃及生态园年产能超百万台,可生产全品类家电,同时也是海尔智家“全球造”的重要节点。借助埃及的地理位置优势,能够全面辐射中东非和欧洲市场,实现协同价值。 非洲市场潜力大,海尔抢占先机 继埃及之后,海尔智家为什么选择南非? 南非是非洲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非洲经济最发达、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政局也相对稳定,年人均GDP约为6138美元(约合人民币4.46万元),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地理位置上,南非与埃及一北一南,再加上位于西非的尼日利亚工厂,可触及整个非洲大陆的主要国家及地区,有助于海尔全面推广业务。那么,非洲市场还有增长空间吗? 市调机构Research nester数据显示,2022至2031年,全球即热式热水器年复合增
抢先布局非洲市场,海尔智家豪掷10亿元

抢先布局非洲市场,海尔智家豪掷10亿元

文/Leon 编辑/cc 2024年刚过半,中国家电巨头又有大动作。 7月18日,海尔智家(600690.SH)与伊莱克斯集团签订协议,收购其子公司Electrolux South Africa Proprietary Limited(以下简称ESA)的100%股权,对价金额为24.5亿南非兰特(约合人民币9.8亿元)。该笔交易目前正在等待监管机构审批,预计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 ESA主要从事南非共和国(以下简称南非)的热水器销售业务,其中包括百年热水器品牌Kwikot。Kwikot涉足储水式、太阳能、燃气热水器以及热泵等业务,在南非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和完善的售后体系。 海尔智家方面表示,本次收购对于集团在非洲市场的战略性布局非洲市场至关重要,将借助ESA在南非的销售渠道及售后网络,进一步丰富热水器业务产品阵容,同时拓宽海尔其他白电产品的覆盖面。 事实上,海尔深耕非洲市场已25年有余,拥有多家工厂,致力于全球供应链的本土化、区域化和分散化,从点到面不断深耕当地市场。 2023年,海尔投资1.6亿美元兴建埃及生态园,已在今年第一季度投入使用。海尔埃及生态园年产能超百万台,可生产全品类家电,同时也是海尔智家“全球造”的重要节点。借助埃及的地理位置优势,能够全面辐射中东非和欧洲市场,实现协同价值。 非洲市场潜力大,海尔抢占先机 继埃及之后,海尔智家为什么选择南非? 南非是非洲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非洲经济最发达、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政局也相对稳定,年人均GDP约为6138美元(约合人民币4.46万元),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地理位置上,南非与埃及一北一南,再加上位于西非的尼日利亚工厂,可触及整个非洲大陆的主要国家及地区,有助于海尔全面推广业务。那么,非洲市场还有增长空间吗? 市调机构Research nester数据显示,2022至2031年,全球即热式热水器年复合增
抢先布局非洲市场,海尔智家豪掷10亿元

萝卜快跑挑起战争:无人驾驶网约车要上牌桌

文/Leon 编辑/cc 拿起手机,打开微信小程序,“点”一辆萝卜快跑,不仅可以浅尝无人驾驶带来的新鲜感,也不用再担心司机不开空调和绕路,还完美规避了全程的尬聊。这可能就是目前武汉乃至全中国最酷的出行方式了。 7月开始,百度公司旗下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迅速爆火,成为全民聚焦热点。 在大众刻板印象中,自动驾驶的网约车尚属新生事物。实际上,百度公司已经在该赛道磨剑十年。2015年,百度即启动研发。自2022年起,萝卜快跑已经先后在全国11个城市测试运营。 尽管甫一走出测试场的L4自动驾驶表现尚不及预期,网友对萝卜快跑自动驾驶的评价也是两极分化,但这不影响萝卜快跑的热度和资本市场的积极反馈。就连网友都戏称,百度投资总算对了一回。曾经在打车市场铩羽而归的百度,大有借此翻身跃之势。(详情见:独家:百度分拆小程序业务,多利熊团队被整体裁撤) 网约车市场一直不缺百度这样的觊觎者,兜兜转转,各方势力不愿彻底收手。智能网约车阵营希望凭借生产力的跃升再入战局。 新一轮的网约车大战即将揭幕,短期来看,自动驾驶能切割的蛋糕有限。但未来,在新技术的加持下,行业会引起洗牌。可以肯定的是,虽然新的出行的方式更节省人力资源,但市场空间却未因此扩容,网约车市场会变得更卷。 无人网约车短期难产生替代效应 武汉是第一批开放“全无人自动驾驶”服务的城市之一。 百度之所以选择武汉,是因为后者作为“中国车都”,在2019年便成为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同时其河流湖泊纵横交错造成的复杂交通场景,更适合测试无人驾驶技术。(详情见:我和我爸同专业:他就业难,我进了字节) 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萝卜快跑在武汉投放了约400辆无人车,运营范围覆盖12个区,面积超3000平方公里,并提供7*24小时服务。据悉,萝卜快跑的单车单日接单量已经逼近20单,达到出租车水平,但整体市场份额不大。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
萝卜快跑挑起战争:无人驾驶网约车要上牌桌

8000家汽车4S店关张背后:燃油车价格全线崩盘

文/Leon 编辑/cc 正如何小鹏预言:2024年中国汽车品牌将进入“血海”竞争。不过,先倒下的并非是一众新能源车企,而是传统汽车经销商。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76.7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市场零售85.6万辆,同比增长28.6%,燃油车则同比下降27%。另外,6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48.4%,同比增长13.5%。 数据说明一个趋势:国内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购买新能源汽车。同时,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车企降价频繁,倒逼以“BBA”(奔驰、宝马、奥迪)为代表的燃油车企加入到价格战中。据不完全统计,今年BBA品牌燃油车降价幅度最高达50%。 由于传统燃油车大多采用经销商也就是4S店销售模式,车企降价导致价格倒挂,即经销商进货价格高于销售价格,最极端的差价甚至达到五六十万元。 以全国最大汽车经销商广汇汽车(600297.SH)为例,自6月末开始,其股价连续12个交易日跌破1元,拉响退市警报。据数据显示,2023年广汇汽车至少关闭了50家4S店,但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依然营收净利双下滑,负债高达692.54亿元。 无独有偶,最新消息称,江苏盐城最大汽车经销商森风集团跑路,老板沈峰已失联。森风集团旗下代理汽车品牌超25个,4S店超60家,是华东地区个人投资规模最大的汽车经销商。 广汇汽车销售的汽车品牌 新能源车企捷报频传 7月初,中国品牌车企纷纷发布2024上半年销量报告,不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新能源车成绩都非常亮眼。 传统车企中,比亚迪以161.3万台的新能源车将竞争对手们远远甩在后面。奇瑞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8万辆,同比增长117%;吉利新能源车销量约32万辆,同比增长181.5%。另外,上汽、长安(自主新能源品牌)、长城等品牌,新能源车销量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新势力方面,理想以82.2万辆居首;而背靠华为的赛力斯凭借问界
8000家汽车4S店关张背后:燃油车价格全线崩盘

微软中国阔绰出手,员工免费领取iPhone 15?

文/陈昊 编辑/侯煜 微软中国发布的一份内部备忘录显示,从9月份开始,中国员工必须使用iPhone作为工作手机。《华尔街科技眼》亦从多个微软公司内部信源证实了此消息的真实性。 据悉,这项措施是微软全球安全未来计划(Secure Future Initiative)的一部分,旨在确保员工都能使用Microsoft Authenticator和Identity Pass两款应用程序进行身份验证。这两款应用的Android版本需要通过Google Play下载,且需要谷歌GMS服务才能正常工作,但两者在中国大陆地区均属于不可用状态。 相比之下,苹果的App Store应用商店和APNS消息推送服务均在大陆地区提供服务。因此对于微软而言,想要把这两款应用程序加入到大陆地区员工的工作流程当中,使用iPhone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微软在备忘录中表示,所有使用Android手机的员工都可领取一部128GB版的iPhone 15作为工作手机使用。有意思的是,微软这项政策同样适用于中国香港地区员工。虽然Google Play仍在该地区提供服务,但香港的员工也有资格领取公司发放的iPhone。 微软禁止员工使用Android设备? 针对“微软中国禁止员工在工作时使用Android手机”的报道,微软随后也给出了官方回应。 微软一位发言人表示:“Microsoft Authenticator 和Identity Pass 应用程序已正式在Apple App Store和 Google PlayStore上架。我们希望为员工提供访问这些必要应用程序的途径,由于本地区无法使用 Google 移动服务,我们即向员工提供了例如 iOS设备的选择。” 据一位微软员工透露,最近已经有不少人领到了公司提供的iPhone 15,但仅限于没有iPhone的员工。该员工也表示,传闻当中的“不允许使用Android设备
微软中国阔绰出手,员工免费领取iPhone 15?

3000亿营收压顶,贾少谦豪掷24亿加码多元化

文/Leon 编辑/侯煜 2025年,按照既定目标,海信集团整体营收要达到3000亿元;不过,截至2023年年末,海信集团整体营规模收只有2000亿元。 对于2023年初从林澜任上接手海信的新帅贾少谦而言,要在两年内,实现千亿营收增量是个无与伦比的挑战。和美的集团(000333.SZ)、TCL集团(000100.SZ)等提前布局多元化的企业相比,海信集团的业务仍然围绕着家电。 彩电业是毛利低行业,在过去数年,海信视像凭借精益化管理、技术主见,营收、利润均实现了逆势大幅增长;海信新品牌Vidda利用黑电业务的产业链优势,杀入投影市场,实现了降维打击。 不过仅凭拳头业务和既有资源,快速提升业务体量,实现营收规模扩大,并不现实。海信家电(000921.SZ)一直徘徊在二线阵营,很难跻身白电行业寡头阵营。 在此局面下,贾少谦憋了一个大招——收购科林电气。 笃定收购,志在必得 这场收购战始于今年3月中旬。科林电气(603050.SH)曾发布公告称,公司多个股东将部分持股和剩余股票表决权转让予青岛海信网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网能”)。6月初,海信网能正式向科林电气股东抛出要约收购邀请,至6月26日结束。 目前,海信网能共计持有9520.80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的34.94%,合计持有公司44.51%的表决权,成为企业法人,总计花费超24亿元。虽然完成了要约收购,但海信网能暂时还没有拿下科林电气的控制权,博弈仍在继续。 科林电气创始人、董事长张成锁将此次收购描述为“偷袭”。为了阻止此次收购,张成锁在数月前向石家庄国投集团寻求增援,迅速在二级市场吸纳股份,在要约收购之前一度达到11.18%。加上张成锁个人持股11.07%,科林阵营目前持股比例在22.24%左右,张成锁依然是实际控制人。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电气设备制造及服务的公司,科林电气的两大主要业务是“配用电装备”和“智能能
3000亿营收压顶,贾少谦豪掷24亿加码多元化

离心的百度高管

文/Leon 编辑/侯煜 近日,小度科技前CEO景鲲宣布其创业公司MainFunc获得6000万美元融资,获得广泛关注。 MainFunc发布了其首款AI搜索引擎Genspark,测试版上线后反响不错,甚至吸引日本公司将公司内部搜索引擎从谷歌替换为Genspark。 Genspark是一款基于多个AI大模型的搜索引擎,突出“不受商业偏见和搜索引擎优化内容(SEO)的影响,确保提供高度个性化相关体验”。简单来说,景鲲想要打破传统搜索引擎竞价排名、SEO优先的搜索逻辑。 图:原百度集团高管景鲲 更有意思的是,景鲲将公司放在美国和新加坡,他的联合创始人朱凯华是小度前CTO;而领投MainFunc的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曾任百度高级投资经理。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小度目前已经从景鲲时代的近千人,缩减至700人。包括主动离职的和在组织调整中被优化掉的员工。(详情见:敢打仗的景鲲离场,百度硬件生态战略该叫停!) 有意思的是,百度高管景鲲创业的第一站,就试图挑战百度的老对手谷歌。 景鲲曾任微软中国首席研发总监,创造了微软小冰智能语音助手,也被业内称为“小冰之父”。2014年,景鲲加入百度,先后担任搜索总产品架构师、搜索公司产品委员会主席,推动了“度秘”等产品落地。 2018年百度成立智能生活实业群组(Smart Living Group),景鲲任总经理,全面负责小度助手及相关产品的工作,并在次年晋升为副总裁,随后百度便开始了智能生活事业群组的独立融资,小度科技正式成立,景鲲任CEO。在任期间,景鲲成绩斐然,凭借在搜索和智能语音助手领域的丰富经验,带领团队将小度智能音箱的市场份额做到了中国第一(约38%),并成功完成了三轮融资,可以说是小度的灵魂人物。 然而在2023年百度宣布全面发展AI之际,小度作为硬件接口更是重中之重,景鲲却在10月猝然离职,显得非常匆忙。当时官方口径是:个人原因离
离心的百度高管

马化腾野望再起:视频号电商的拉扯与纠结

文/Leon 编辑/侯煜 微信视频号开始带货赚钱后,马化腾心中那个隐秘的电商梦再次蠢蠢欲动,腾讯对视频号又有了新规划。 视频号官方近日宣布,已开放“本地生活”业务类型的视频号小店申请,符合条件的商家、达人可申请入驻和带货。 在新“BAT”时代(字节、阿里和腾讯),腾讯虽然凭借游戏业务和投资赚得盆满钵满,但业务创新能力却在下降。尤其是在短视频领域,几乎是被抖音碾压,直至视频号的出现。 受视频号及微信搜一搜的新广告库存以及广告平台持续升级的带动,2023年腾讯的网络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至1015亿元。(详情见:背靠微信的大树 ,视频号开始为马化腾养家了) 在2024年的年会上,一向出言谨慎的马化腾甚至明确表态视频号是“全鹅厂的希望”。 不过,“阿里做社交、腾讯做电商”已经成为一个隐喻,意在强调企业转基因的多元化有多难。 不管视频号业务表现多出色,腾讯数次发力电商折戟的记忆仍在。就这样,尽管视频号电商已经大力招兵买马,但其中的本地生活业务还未享受到腾讯内部的技术和推流机制。 尚处试运营阶段 并无明显优势 对于申请入驻和带货的达人和商家,腾讯有明确要求,首先,商家需要具备企业主体资质,入驻店铺类型包括单店和连锁店。如果是连锁店,还需要提交品牌资质。也就是说,不论是小饭店老板还是连锁餐饮、服务类品牌,现在都可以在视频号上进行团购式的销售了。同时,达人、网红们也能够通过带货商家团购券赚取佣金。 2022年,视频号小店正式上线,意味着视频号迎来了首个重大的商业化进展。据国海证券的预测,2023年视频号电商GMV为3200亿元,实现同比3倍增长。当然,3200亿元GMV还不及抖音的十分之一,但视频号只用了一年就实现从无到有,已经非常难得。更难得的是,视频号的各种数据目前仍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腾讯2024年Q1财报显示,视频号的用户时长同比增长超80%,拓展商品品类激励更多创作者参
马化腾野望再起:视频号电商的拉扯与纠结

阉割版家电:伤了我的钱包,还有知情权

文/侯煜 编辑/cc 当夏日的热浪再次扑面而来,6·18的钟声如期响起,我们仿佛听到了《消费社会》中鲍德里亚的警世恒言:消费已不再是单纯的购买行为,而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表达。 今年,京东、淘天等电商巨头挥别预售,现货为王,价格越发透明;而抖音等直播电商新星则借主播之力,与老牌电商一较高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购物的渠道日新月异,消费的形式也在不断演进,但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始终如一。 然而,总有商家或主播,以利益为饵,编织着新的营销迷局,令消费者防不胜防——套路并未消失,只是更加隐蔽。 拼多多以全网最低价聚集海量流量,但低配、阉割版商品层出不穷,大型直播间中,山寨商品真假难辨,虚标盛行。 在看似买方有足够选择权和话语权的市场大促里,消费者需要擦亮双眼,识破隐藏的营销伎俩,才能维护自身的消费权益,真正实现《消费社会》所倡导的,让消费回归其本质——服务于人,而非奴役于物;不被片面的低价所误导,真正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才能真正实现消费的意义。 刺破价格迷雾:牺牲配置换低价 先以拼多多为例,如今,以社交、白牌起家的拼多多逐步推行品牌升级。家电作为耐用品,客单价高、受众广泛,是电商平台品牌化的标志,自然也是大型电商平台的必争之地。尽管拼多多目前的家电品牌覆盖不够完全,与品牌的直接合作数量也仍然有限,但拼多多采用迂回战术,通过与地方渠道商合作或是“窜货”等方式实现覆盖。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惯常使用的空调、电视、洗衣机等基础品类拼多多均有涉及,横向比价还有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 很多消费者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家电产品标准化程度高,供价相对透明,拼多多为什么就能做到如此便宜?实际上,除了渠道让利,拼团薄利多销外,拼多多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操作。 比如,同款不同价,价格优势来自“阉割配置”。 以6·18促销期间一款TCL 65英寸120Hz电视为例(拼多多未标明型号),售价2199元(不含券)。
阉割版家电:伤了我的钱包,还有知情权

独家:“向董明珠学习”,TCL启动最大规模“6.18全员销售”

文/Leon 编辑/侯煜 热浪滚滚,6·18火热启动。对于渠道商和家电品牌而言,6·18意义重大,不仅关乎上半年的销售业绩,还影响下半年的士气。传统家电企业个个摩拳擦掌。 《华尔街科技眼》独家了解, 近日TCL第五届员工内购会开启,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TCL的内购会似乎已经变成了一场“6·18全员销售”。 据悉,TCL方面要求员工发布朋友圈宣传员工内购会,甚至包括VP、总监级别的高管。 “一年一度的员工内购会开始了,需要买TCL家电产品的可以找我拿内购价哈”一位TCL集团高管在朋友圈发布称。 不仅仅是朋友圈,在抖音、什么值得买、微博等平台,也可以看到TCL员工或是“TCL之家”分销商在宣传此次活动,活动时间为5月10日至6月20日。通过微信识别小程序,可以直接进入到“XXX的TCL之家店铺”选购商品,享受到员工优惠价。 恰逢6·18大促期间,TCL鼓励员工参与到销售的目的不言而喻,并且拿出内部价优惠来吸引消费者,可见竞争之激烈。不过,这也令人非常好奇,TCL的销售压力大到需要让高管们也亲自下场叫卖了吗? 竞争胶着, 试水新销售模式 消费电子领域,TCL主要的产品包括电视、洗衣机、空调、冰箱等。据“京东618开门红电视排行榜”显示,2024年5月31日20点至6月1日,TCL电视成交量第一,其次分别为海信和创维。另外,TCL旗下子品牌雷鸟的成交量也挤进前四。天猫方面,TCL也拿下了“电视行业品牌零售榜”的冠军。 事实上,目前TCL电视在全球市场也是非常畅销的。据Omdia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TCL电视以12.6%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二,继续保持2023年来的的增长势头。 一方面,TCL在电视领域有着较深厚的积累;另一方面,集团上市公司TCL科技旗下的华星光电已经成长为全球龙头面板企业,具有产业链协同优势。 不过,如果以品牌整体来计算,TCL就没什么胜算了。以天
独家:“向董明珠学习”,TCL启动最大规模“6.18全员销售”

东方甄选的高管,管不住自己的嘴?

文/Leon 编辑/cc 在企业家们“网红化”的今天,某某大佬发表什么雷人言论已非新鲜事,但 “口无遮拦”显然需要付出代价,这次是新东方创始人、东方甄选董事会主席兼CEO俞敏洪。 5月31日,俞敏洪做客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的直播间。在聊到直播带货的话题时,俞敏洪说道:“东方甄选现在做得乱七八糟,没有任何向你提建议的本领。”对话中,俞敏洪还表示自己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准备远离生意场去游山玩水,不想被纠缠到纷争中。 “过去一年里,在网络上被谩骂、指责,甚至被侮辱的次数是我100辈子总量都不止。”俞敏洪如是说。 作为新东方集团的创始人和灵魂人物,俞敏洪公开的自我否定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显然是巨大的灾难。他的发言,被广泛解读为不看好东方甄选的未来,甚至萌生退意。资本市场很快也有所反应,5月31日至6月6日,东方甄选股价从19.14元一路下跌至14.96元,5日内跌幅达21.84%,据估算市值蒸发40亿元。 事实上,这不是东方甄选高管第一次“放飞自我”。去年12月5日,东方甄选发生内讧事件,起因是东方甄选账户小编称“董宇辉的小作文多数是由文案团队创作,并非全部是董宇辉亲自撰写”,引发舆论热议,连续数日登上热搜。随后,时任东方甄选CEO孙东旭在直播中回应该事件,但其摔手机动作、强硬的表达方式引起网友不满。虽然该事件最终以孙东旭道歉、卸任CEO告终,但仍然导致东方甄选一周掉粉200多万、五个交易日股价跌幅超20%。 叱咤商界多年、经历了数次创业的俞敏洪,自然深谙流量之道,也明白流量对公司股价的影响。事实上,与其说俞敏洪此次发言是一个“失误”,更像是自嘲。或许,东方甄选走红后的各种“抓马”事件让这个62岁的老人实在心累。 东方甄选画风突变:叫卖被指太Low “对,我们现在就只卖货,这个好产品真的很适合。3、2、1,上链接!” 一位东方甄选的男主播表情夸张地叫卖着。不是李佳琦,也不是辛选主
东方甄选的高管,管不住自己的嘴?

大模型来袭,智能音箱进入2.0时代

文/Leon 编辑/侯煜 AI(人工智能)是近年来最热门的技术,各种基于大模型的软件,比如文字处理助手、画图工具等,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产力。今年,一众科技厂商致力于将AI概念硬件化,包括AI手机、AI电视、AI PC的概念纷沓而至。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产品类型,有望率先将AI应用落地,那就是智能音箱。 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智能音箱,是2014年亚马逊推出的Echo。随后几年间,这一概念逐渐在全球普及,中国互联网厂商迅速入局推出相关产品,包括华为、阿里巴巴、百度、小米等。除了播放音乐,智能音箱还扮演了智能助手、智能家居中心的角色,逐渐普及。 然而,智能音箱市场自2020年开始迅速降温,一直持续到现在。据洛图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为2111万台,同比下降19.8%;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音箱销量为391.8万台,同比下降31.4%,连续第12个季度呈下跌状态。 洛图科技认为,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下滑的根本原因在于产品力不足,缺乏实质性创新,同时作为音箱其音质也并不令人满意。不过,该品类并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转机就在于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4.0问世时,人们惊叹于它的自然语言处理、上下文理解能力,这是大模型为AI带来的质变。显然,AIGC+智能音箱这一组合是非常契合的,互联网厂商们迅速跟进,有望为智能音箱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大模型时代,智能音箱实现了多模态交互 去年4月,天猫精灵宣布正式接入阿里巴巴通义千问,成为第一批将大模型接入智能音箱硬件的厂商。今年5月23日,天猫精灵宣布将进行品牌焕新,不仅更换了logo,还带来了全新产品天猫精灵X6。这款音箱采用全新“天空音”布局,突出科技感设计的同时升级音质表现,同时也是搭载Genie OS+百科问答大模型的新一代AI智能音箱。 不少传统智能音箱之所以被视为“智障”,原因之一是语音识别能力弱
大模型来袭,智能音箱进入2.0时代

独家: 刘强东微信群跨国操盘京东,开启史上最焦虑的6.18

文/Leon 编辑/cc 5月31日晚8点,京东领衔的6.18大促正式开启。京东不仅打出“又好又便宜”的Slogan,而且直接开卖现货。其竞争对手天猫也是如法炮制。 种种迹象预示,一言难尽的大环境下,今年6.18,电商平台间的较量更为胶着。 京东实控人刘强东,此时更是如坐针毡。 原本应是CEO许冉前台坐镇,但焦虑的刘强东已经亲自下场到各个微信群布阵。 刘强东下访业务微信群 在前任CEO徐雷坐镇京东的年代,刘强东的角色才更像是董事长和创始人。对于零售,徐有自己的理解,能带领辛利军等业务干将在前线冲锋陷阵。刘强东离业务并不会像现在这么近,在微信亲自指挥作战更是不可能。(详情见:独家I刘强东换帅回血:辛利军让贤,京喜苏里谢幕) 但许冉上台后,刘强东的角色变得大为不同。多个京东内部权威信源了解到,刘强东对业务的助力变得更为直接。刘强东出现在各个重要业务微信群。有意思的是,刘强东不仅进入C1(一般直接向CEO汇报级别)、C2(多是总监级)的群组。有的群还有C2、C3的细分业务线负责人。刘强东在各个群中静观群聊情况,冷不丁会发语音,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安排。有时甚至会@某位业务负责人,了解业务的进展情况。(详情见:独家:京东涨薪细节曝光,刘强东的诚意能否留住采销兄弟?) 近年来,刘强东长期旅居海外,由于存在时差,在中国时间的深更半夜,业务群中常会有刘强东发的60秒的语音。“醒来看到老板在群中发语音安排业务,甚至@到自己,如果没有及时回复,或者对业务不能如数家珍,真的是压力山大”,内部人士向《华尔街科技眼》讲述称。从刘强东前后发语音的时间间隔来看,从今年3月开始至今,刘强东每天的睡眠时间经常少于4小时。 实际上,在今年3月,不少C1/C2级别的重要京东业务高管,还坐飞机到刘强东当时居住的迪拜直接向刘强东汇报工作。实际上,刘强东对于业务已经直接插手。有接近许冉的内部人士介绍,许冉和刘强东的配
独家: 刘强东微信群跨国操盘京东,开启史上最焦虑的6.18

背靠微信的大树 ,视频号开始为马化腾养家了

文/陈昊 编辑/侯煜 上线4年的视频号,如今已经成长为腾讯“全厂的希望”。 5月14日,腾讯控股公布2024年一季度财报,期内营收1595亿元,,同比增长6%;毛利润839.7亿元,同比增长23%;调整后净利润502.7亿元,同比大涨54%;归母净利润418.9亿元,同比大增62%。 具体看增值服务、网络广告、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三大业务板块,其中增值服务收入786.29亿元,同比下降0.9%;网络广告收入265.06亿元,同比增长26%;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523.02亿元,同比增长7%。 腾讯在财报中表示,增值业务的收入下降主要是因为受到本地市场游戏收入下降的影响,金融科技服务收入个位数的增长,主要由于线下消费支出增长放缓和提现收入减少。 相比之下,微信和视频号的表现更加可圈可点,俨然已经承担起了养家的重任。 微信撑起Q1增长的半壁江山 腾讯今年Q1的收入仅有6%的上涨幅度,但毛利增长了23%,毛利率增长了45%,这主要得益于微信视频号及搜一搜广告收入、小游戏平台服务费、理财服务收入和视频号商家技术服务费。 换言之,微信以一己之力拉高了整个腾讯集团在Q1的盈利水平。 财报显示,微信和WeChat的总月活用户数量已经达到13.59亿,同比增长3%。坐拥一个如此巨大社交平台的腾讯,当然希望尽可能挖掘其中的商业潜力。 而微信几个子业务也不负众望,表现可圈可点。 微信小游戏团队曾在去年6月份的小游戏开发者大会上透露,微信小游戏开发者规模已经突破30万,用户总量突破10亿,月活用户数量达到4亿,流量变现和广告推广规模均保持着30%的增长。 另据今年4月份微信公开课公布的数据,微信小游戏在今年一季度日活同比增长20%,IAA小游戏月活达到5亿,广告主增长35%,流量主增长15%。根据预测,2024年全年IAA小游戏的商业总体量有望突破100亿大关。 视频号在今年Q1的表现也令人侧目
背靠微信的大树 ,视频号开始为马化腾养家了

折腾一季度,阿里赔本赚吆喝?

文/Leon 编辑/侯煜 5月14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4年1-3月份季度及2024财年业绩。季度内,阿里实现收入2218.74亿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9.19亿元,同比下降96%。 2024财年内,阿里总收入为9411.68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713.32亿元,同比增长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5.93亿元,同比下降9%。 同时阿里宣布,2024财年已回购125亿美元股份,董事会已批准2024财年派发股息40亿美元。 新任CEO吴泳铭表示:“本季度业绩显示我们的战略正在生效,阿里巴巴正重新回到增长的轨道上。通过集中精力提升用户体验,淘宝和国际电商业务的GMV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同时,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人工智能产品的客户群及相关云计算收入在加速增长。” 然而,净利润同比下滑96%仍然显得触目惊心。 去年,阿里集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重回大中台结构、“十八罗汉”复出,并且暂停了菜鸟、盒马等分拆上市计划。马云也在年内多次发话,表示阿里要重回客户价值轨道,坚定改革创新。只是,忙活了一个季度的阿里,只是赔本赚吆喝吗? 财务状况概览:季度内净利润大降 单季度净利润大降96%,无疑是阿里财报中最触目惊心的数字。 对此,阿里方面的解释是: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投资按市值计价变动而产生的净亏损,而去年同期数据较高则为净收益所致。若不考虑股权激励费用、投资的收益(损失)、无形资产减值及其他若干项目,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季度,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244.18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273.75亿元减少了11%。 参考报告中的数据,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阿里营业成本为1480.98亿元,占收入比例67%,与2023年同期相当。结合报告期内营收同比增长7%的情况来看,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的确如阿里解释,主要是因为市值下跌带来的损
折腾一季度,阿里赔本赚吆喝?

企二代掌舵5年市值蒸发1200亿,科沃斯要果断换帅

文/Leon 编辑/cc 2018年,扫地机器人第一”科沃斯(603486.SH)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创始人钱东奇站在敲钟高管团队的最后,最前列的、最年轻的一位男士则是其子钱程。 钱程的名字简单直接,蕴含了家族对其的期望。从敲钟时的站位来看,钱东奇有意将钱程扶上马。 果不其然,上市后的第二年,企二代钱程走马上任,钱程喊出“全球化、多品类、高科技”的九字诀经营策略。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增加企业曝光和声量,钱程还打破行业生态,炮轰友商。 钱程有海外求学经历,并入籍加拿大,对于海外市场的有一定的理解。在其掌舵后,科沃斯出海首战告捷。 但遗憾的是,在其大本营,钱程却未能捍卫科沃斯行业领头羊的地位。如今科沃斯尴尬的处境在最新发布的2023年财报中一览无余。4月底,姗姗来迟的财报显示,2023年该公司营收155亿元,同比仅增长1.16%;净利润6.12亿元,同比下降63.96%。更糟糕的是第四季度,实际亏损达3800万元。 这显然是一份令资本市场失望的成绩单。 截至发稿前,科沃斯总市值300亿元。相比2021年最高接近1500亿元的市值,跌幅之巨大令人咋舌。科沃斯创始人钱东奇与儿子钱程,2021年的财富触及570亿元,《2024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这一数值也已回落至160亿元。 行业机构普遍认为,清洁家电的市场增长空间在海外。不过与其他品牌相比,提前布局出海的科沃斯已经预支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增长潜力。 钱程的出海,避开了国内清洁家电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五年。但战略性逃避的五年,却未给科沃斯带来第二增长曲线。 对于一般职业经理人而言,五年的试用期,足以说明其是否胜任掌舵者的角色。科沃斯正从一家家族企业蜕变为现代化制度的公司。为了维持企业的高速增长,挽救大本营,换帅,引入职业经理人或许才是正途。 苏州商人创A股神话 科沃斯创始人钱东奇,是苏州商人。上世纪90年代,钱东奇敏锐地意识到了清洁
企二代掌舵5年市值蒸发1200亿,科沃斯要果断换帅

直击TCL科技业绩说明会:李东生未现身,高管称业务改善靠半导体

文/Leon 编辑/侯煜 4月30日,TCL科技(000100.SZ)召开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TCL科技高管团队对2023年及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进行了说明,并回答了投资人的相关问题。不过,TCL科技董事长李东生并未出席会议。 财报显示,2023年TCL科技实现总营收1743.67亿元,同比增长4.69%;净利润47.81亿元,同比增长167.37%;归母净利润22.15亿元,同比增长747.60%,2023年经营现金流净额 253.15 亿元。公告发布时,公司计划向全体股东现金分红15亿元,分红比例接近68%。 2024年第一季度,TCL科技实现营收399.08亿元,同比增长1.18%;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143.71%。 说明会上,TCL科技高管对2023年业绩进行了详细解读,尤其是半导体显示和光伏新能源两大业务板块。 账面现金510亿,可覆盖一年内到期的有息债务 TCL首席财务官黎健表示,2023年TCL科技的业务改善主要源于半导体显示业务,利润则主要来自光伏业务。 半导体显示方面,随着供需关系的好转,主流产品价格提升,全年贡献了837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27%;净利同比是减亏了76亿,其中下半年盈利34.4亿。整个半导体显示业务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了47.98%,同比增长27.30%。销量提升主要依赖于大尺寸电视面板需求旺盛,另外显示器面板、LTPS、OLED手机面板等产品销量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 新能源光伏及其他硅材料业务,2023年营收约为591亿元,净利润39亿元。TCL科技方面表示,新能源光伏行业总体来说全年需求是保持增长的,但是因行业供需关系失衡,Q4出现了跌价情况,叠加TCL科技存在一些一次性的资产处置和投资减值,盈利表现有所回落。 解读财报时,黎健重点提到了TCL科技目前账面上的可支配现金为510亿元,足以覆盖公司一年内到期的有息
直击TCL科技业绩说明会:李东生未现身,高管称业务改善靠半导体

格力电器营收再破2000亿,重回2018年水平

文/Leon 编辑/侯煜 年报姗姗来迟,4月29日,格力电器(000651.SZ)发布公告称,格力电器2023年实现总营收2039亿元,同比增长7.93%;归母净利润290亿元,同比增长18.41%;扣非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15.4%。净利润率为13.5%。 实际上,早在2018年格力电器就已经跨过2000亿元营收门槛。2020年到2022年营收下滑,营收下滑至2000亿以下。 时隔5年,格力电器营收的规模仍未出现大的变化。与董明珠之前立下的6000亿元的营收目标相去甚远。 就在业绩报发布前不久,格力电器取消全员销售制度,董明珠再立新目标:年入4000亿元,营收目标缩水超过三成。 全员销售落幕 ,6000亿目标化为泡影 格力电器决定取消全员销售制度的消息不胫而走。据格力电器员工透露,今年4月开始,中层干部销售指标大幅下调,员工个人不再背销售指标,绩效也不再与销售业绩挂钩,格力重归销售团队模式。 目前,格力电器员工的微店并未被回收或关闭,“格力董明珠店”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进入,正常运营。 格力电器全员销售制度始于5年前。2019年,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高调宣布格力电器推行全员销售制度,打造“万人万店”。 据《格力电器工会》公众号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3月,共有9万名员工开设格力微店。董明珠的店一马当先,实现了首月销售额超200万元的业绩。随着“万人万店”计划落实,董明珠随后提出了格力电器的增长目标——2023年实现6000亿元营收。 然而,5年后格力电器的营收并没有达到6000亿元的目标,全员销售制度也随之成为历史。格力高层和董明珠又一次试错,同时还暴露了格力电器目前面临的两大难题:渠道改革和第二增长曲线。家电行业资深分析师刘步尘指出,提一个目标易,实现一个目标难。目前,格力的当务之急既不是年营收4000亿,更不是年营收6000亿,而是如何做到3000
格力电器营收再破2000亿,重回2018年水平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