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大付007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未知
1
关注
0
粉丝
0
主题
0
勋章
主贴
热门
大付007
2021-12-21
说白了主要还是钱多的原因
估值还是估傻,股票市场到底应该如何定价才合理?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
{"i18n":{"language":"zh_CN"},"userPageInfo":{"id":"4098449983449800","uuid":"4098449983449800","gmtCreate":1635346917187,"gmtModify":1635346917187,"name":"大付007","pinyin":"df007dafu007","introduction":"","introductionEn":null,"signature":"","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0,"headSize":1,"tweetSize":1,"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2,"level":{"id":0,"name":"","nameTw":"","represent":"","factor":"","iconColor":"","bgColor":""},"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1,"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userBadgeCount":0,"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baikeInfo":{},"tab":"post","tweets":[{"id":693276933,"gmtCreate":1640045634625,"gmtModify":1640052734929,"author":{"id":"4098449983449800","authorId":"4098449983449800","name":"大付007","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449983449800","authorIdStr":"4098449983449800"},"themes":[],"htmlText":"说白了主要还是钱多的原因","listText":"说白了主要还是钱多的原因","text":"说白了主要还是钱多的原因","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93276933","repostId":"1101932364","repostType":2,"repost":{"id":"1101932364","kind":"news","weMediaInfo":{"introduction":"投资路上的坑,我来帮你填。作者为美国资产管理公司执行合伙人,能力圈:量化选股、价值投资、动量投资、资产配置、CTA、主动型ETF。","home_visible":1,"media_name":"新全球资产配置","id":"1093254611","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17d0d3b48a184e20b2ea8c2286ebebe8"},"pubTimestamp":1639991791,"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01932364?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1-12-20 17:16","market":"us","language":"zh","title":"估值还是估傻,股票市场到底应该如何定价才合理?","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01932364","media":"新全球资产配置","summary":"12月15日,美联储在FOMC会议上鹰声嘹亮,在宣布明年三月就会完成taper的同时,委员会成员对明年加息的预期中位数达到了3次,远高于9月FOMC会议时的1次,甚至还略高于会议前美联储利率期货定价的","content":"<p>12月15日,美联储在FOMC会议上鹰声嘹亮,在宣布明年三月就会完成taper的同时,委员会成员对明年加息的预期中位数达到了3次,远高于9月FOMC会议时的1次,甚至还略高于会议前美联储利率期货定价的2.72次。<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bc900065ddebeec84a33b08ec0f373c\" tg-width=\"1080\" tg-height=\"635\"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数据来源:Bloomberg</p>\n<p>然而,美股三大股指却逆转了当天会议前超过1%的跌幅,转而收涨2%以上。一时间,货币政策收紧“利空出尽,靴子落地“的解释不绝于耳。只是市场先生对此马上给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美股大盘随后连跌两天,使标普500指数单周下跌1.91%,纳斯达克100指数更是重挫3.24%。这又该如何解读呢?美股的下跌,到底是放水的缺失,还是估值的沦丧?</p>\n<p>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归本溯源,回到股票到底应该如何定价这个问题上来。</p>\n<p>01 光看估值投资股票赚钱吗?</p>\n<p>02 光看估值的问题在哪里?</p>\n<p>03 当下美股的估值过高吗?</p>\n<p>04 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美股还能投吗?</p>\n<p><b>光看估值投资股票赚钱吗?</b></p>\n<p>说到美股,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估值这么高是不是崩盘的风险很大?我们在估值高的时候避免进场/及时离场,会不会更好?</p>\n<p>或者换句话说,单纯基于估值高低买卖美股,究竟是不是一个有效的投资方式?这里我们做个小测试,给大家看看这个逻辑靠不靠谱。</p>\n<p>测试从1990年开始,测试对象为标普500,根据市场整体历史市盈率的买卖规则如下:</p>\n<ul>\n <li><p>PE<=80%历史分位,持有标普500;</p></li>\n <li><p>PE>80%历史分位,定义为高估值,空仓;</p></li>\n</ul>\n<p>注:PE历史分位基于从1970年开始的数值得出</p>\n<p>根据上述高估值的定义,下面图表描绘了高估值期间标普500的表现:</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69238e371d3d3f48ccaadb42e0f5b50\" tg-width=\"1080\" tg-height=\"35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可以看到,如果我们在高估值时空仓,相比规避回撤风险,我们损失更多的是收益机会。从历史数据来看,平均每次空仓期的错过的收益达到16.8%。而从成功率来看,空仓那么多次,也就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算得上成功规避回撤。</p>\n<p>我们单纯从估值的数值去看,1996年标普500就显示了很高的估值,如果这时候开始空仓,后面将会错失高达80%收益率的机会。这还是最成功的一次。在科网股泡沫后的近十来年,如果还是这么在意高估值而空仓美股,错失的上涨机会就不止这80%了:</p>\n<ul>\n <li><p>09年空仓4个月,标普上涨10%</p></li>\n <li><p>16-18年空仓17个月,标普上涨23.8%</p></li>\n <li><p>20/6至今空仓18个月,标普上涨54.3%</p></li>\n</ul>\n<p>总的来说,按照这个PE择时的策略投资标普500,最终收益率下降了快一半,夏普比率也跟着低了一大截。从历史结果来看,单纯基于估值指标择时是一个机会成本极其高的投资方式。</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faf6e3b73e4dcb63004a0aa1a520ab8\" tg-width=\"1080\" tg-height=\"34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b>光看估值的问题在哪里?</b></p>\n<p>从金融逻辑来看,过往的高估值与估值泡沫并不是等价关系。对于股票资产而言,合理的估值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定值,它主要受到<b>未来的长期盈利</b>以及<b>市场要求回报率</b>两个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如何分析股票内在价值:市盈率的理解和改进》一文中,对此有详细阐述。根据股利贴现模型(Gordon Growth Model),股票当前的内在价值应为:</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1c22fc24f3cc6be5b1f8f860a3cd89c\" tg-width=\"407\" tg-height=\"140\"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E0为企业当前盈利,g为长期盈利增长率,b为盈利留存比例,k为市场要求回报率(资金成本率)</p>\n<p>这与企业未来长期盈利与增长正相关,与市场要求回报率负相关,而后者会受到市场利率环境的直接影响。</p>\n<p><b>企业未来长期盈利</b></p>\n<p>假如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长期向好,获得较高的估值显然是无可厚非的。举个例子,我们回顾前文的标普500净值与估值图,在2016/12-2018/4期间,标普500的估值已经超过历史80%分位点之上了,按我们先前定义就是典型的“高估值”区间。在此期间,标普500依然上涨了23.8%。</p>\n<p>就算我们把时间继续拉长,“高估值”情形也的确出现了快速消退,但并不是所谓的“估值泡沫”破裂引起的,更大一部分是由于企业盈利抬升,以其为分母的P/E估值才会极速下跌。</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69238e371d3d3f48ccaadb42e0f5b50\" tg-width=\"1080\" tg-height=\"35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在2010s这10年,美股的上涨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企业盈利的快速上升,而所谓的“估值高”只是因为PE中历史的盈利“E”考虑了过去(甚至不包括当下),却忽略了真正有价值的未来盈利。下图中蓝线为企业盈利状况,可见一直在伴随着估值的提升而提升。</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a7623c55fe75ee05a0c3a4a6819601b\" tg-width=\"1062\" tg-height=\"344\"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b>利率环境</b></p>\n<p>从金融的定价原理来看,在盈利不变的情况下,市场要求回报率与理论价格成反比。对于市场要求回报率,影响因素很多,且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和数据。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当属利率,我们可以用10年美国国债利率,作为一个参照变量进行观测。</p>\n<p>根据回报率与理论价格的关系,在利率持续下行的环境中,估值上升其实是一个十分合理的逻辑。从下图可以看到,近30年美国中长期债券的利率虽然波动不小,但其整体趋势还是一直下行的,而这也是美股长牛的重要支撑点之一。</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0e9190258c792a269e225e989815609\" tg-width=\"1080\" tg-height=\"59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总的来说,美国近几十年良好的公司经营环境、不断创造并改变生活的新科技和新业态、不断增长的企业盈利,以及全球巨量低成本资金的涌入,共同促成了美股的长牛,高估值实际上是合理且必然的。所以不必对高估值过度紧张,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更应该是:在给定的市场环境下,美股估值是否过高?</p>\n<p><b>当下美股的估值过高吗?</b></p>\n<p><b>企业未来长期盈利角度</b></p>\n<p>根据FacSet的数据,华尔街分析师预期标普500成份股公司在去年受疫情影响的低盈利基数的基础上,今年全年盈利增长将超过45%,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而明年的盈利增长预期仍有9.2%左右,高于过去十年5%的平均值。这将对目前众所周知的高绝对估值起到不小的降温作用。</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49fae9e8b03dbf02a856712a1ccec72\" tg-width=\"905\" tg-height=\"654\"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来源:FactSet</p>\n<p>目前标普500的PE大概为25左右,今年PE估值的回落正是由超高的公司盈利增长主导的。</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336e8c8a93f9264b99ae96c08be6da48\" tg-width=\"1080\" tg-height=\"59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b>利率环境角度</b></p>\n<p>前面我们提到,在分析股票内在价值时,还需要考虑利率环境。这里我们使用“股票相对债券的超额收益”这个指标,对美股大盘的相对估值进行分析。这个指标首先将股票的估值P/E倒过来变成E/P,即股票的盈利收益率,再与债券收益率进行对比。</p>\n<p>具体计算如下:股票相对债券的超额收益 = E/P - 美10年国债利率(注:本章使用的PE数据为席勒教授构建的TRCAPE(周期调整后市盈率),经过盈利平滑、通胀调整、复权等处理,数值会与普通PE存在一定区别)。</p>\n<p>下图为在同样的一个半世纪中,美股相对于美国10年国债的超额收益的变化,数值越高说明美股相对于美债越有吸引力(或者说相对估值越低),则未来十年股票相对债券的超额收益大致来看也会越高。</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f1dd326524f47793e2db38284b8b93a\" tg-width=\"894\" tg-height=\"41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来源:http://www.econ.yale.edu/~shiller/data.htm</p>\n<p>数据时间:1881/01-2021/09</p>\n<p>截至2021Q3,美股相对美债超额收益约3.01%,甚至还略高于历史中位数2.66%。也就是说,股票暗含的盈利收益率,相对债券利率并不算低。换成估值的角度,就是反过来讲,股票当前估值相对债券并不算过高,至少是在历史的中位水平之下。</p>\n<p>这意味着,相对估值而言,美股当前性价比尚可,未来十年收益也许不如过去十年,但应该还能达到历史平均水平。</p>\n<p><b>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美股还能投吗?</b></p>\n<p>回到开头的问题,现在美联储自己认为明年会加息三次,利率上行似乎不可避免,美股还能投吗?历史上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时,美股表现又是如何呢?</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0c035725458d6bfae504a3b42c656ea\" tg-width=\"873\" tg-height=\"95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新全球资产配置整理</p>\n<p>如上图,我们列出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所有的加息、降息以及利率平整周期(连续加息/降息次数至少有两次或以上才定义为加息/降息周期,否则定义为利率平整期)。结果可能与很多人的直观感受不同,不管是标普500指数还是纳斯达克指数,在加息与降息周期的月平均收益差距并不明显,反倒是在加息前6个月和3个月、以及在联邦基准利率走平时,表现更好。</p>\n<p>不过,如果我们以1981年6月美国开启长达40年的的利率下行大周期为界,统计各货币政策周期中美股的表现,会得到更为清晰的结论。</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218fbc36b59cfc72ed1e3362a6c450a\" tg-width=\"562\" tg-height=\"21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新全球资产配置整理</p>\n<p>虽然美股在1970s的滞胀阶段表现远不如最近40年,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在1981年6月前,美股加息周期的表现远不如降息周期,而在1981年6月之后则相反。与此同时,美股加息前的表现,在两个阶段中均远胜于降息前。这一点在纳指上表现得更为明显。</p>\n<p>对于整个经济而言,利率和经济发展及企业盈利密不可分。企业盈利会推升市场要求的收益率,货币当局也会跟随经济发展需求,通过加息防止经济过热,稳定物价。因此在经济增速较高时,利率和企业盈利通常是正相关的。基于这样的逻辑,在利率上升期间,企业的自身盈利扩张对股票定价的正向提升,大于利率上行带来的负向影响。</p>\n<p>反之,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企业盈利增速不足、甚至在受到类似疫情这样的冲击出现下滑时,利率的影响就会变得尤其重要,货币当局往往也会通过降息,为经济恢复创造更宽松的资金环境。这便是为什么美股在加息前的表现总是好于降息前。</p>\n<p>我们当前所处的环境,正是美联储加息的前夕。由于高企的通胀带来的政治与社会压力,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大方向已成定局,因此市场的关注点便转向了经济增速能否在今年的高增长后,仍维持在一个相对高的水平。</p>\n<p>于是,美联储在FOMC会议中提高对明年美国GDP增长预期,大幅下调对今明两年失业率的预测值,肯定了经济活动以及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部门最近几个月有所改善,则美股大涨。</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aa748dc78f8f6c4a2db4216002ba80c\" tg-width=\"1080\" tg-height=\"664\"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来源:美联储12月FOMC Summary of Economic Projects</p>\n<p>此后周四公布的费城美联储制造业指数和Markit制造业与服务业PMI指数均不及预期,则美股掉头向下。</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099b032a0146262ba60ac678e1b9c80\" tg-width=\"945\" tg-height=\"779\"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来源:Trading Economics</p>\n<p>简而言之,美联储希望引导市场,预期明年加息三次的出发点是经济增长强劲,也就是当前处于1981年6月后的情况,那么从历史数据来看,加息阶段股票的收益尚可。然而,如果市场认为当前处于1981年6月之前的滞胀期,货币政策因通胀而不得不收紧,同时经济发展又出现停滞,企业盈利没有增长,那么加息就会压低股票定价了。</p>\n<p>因此,根据经济基本面,判断美联储加息的动作,到底是为了抑制供给端通胀,还是因为经济已经步入正轨,才是核心。</p>\n<p><b>写在最后</b></p>\n<p>回到开头的4个核心问题:</p>\n<p>1. 光看估值投资股票赚钱吗?--- 不赚钱,而且机会成本较高。</p>\n<p>2. 光看估值的问题在哪里?--- 忽略了企业盈利状况,从而忽视了“高”估值的合理性。</p>\n<p>3. 当下美股的估值过高吗?--- 考虑企业盈利状况,以及相对于美债的收益率,估值不算高。</p>\n<p>4. 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美股还能投吗?--- 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不投的机会成本大于投的风险。</p>\n<p>经常有朋友谈到美股,觉得美股一直在涨,是不是估值很高,一旦美联储停止放水,收紧货币政策,会“泡沫破裂”。这个观点10年前如此,5年前如此,现在还是如此。如果近十年以来一直抱着这个观点,你可能没等到想象中的“估值泡沫破裂”,却会错过平均每年16%以上收益率的美股牛市。这还不止,如果在此期间选择持币观望,每年2%的通胀率会不断蚕食你手中的现金。</p>\n<p>估值高本身并不是问题,估值过高才是问题。什么叫做过高?价格高于股票的内在价值。这个内在价值由股票定价机制推导得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在此讨论的两种主要的因素——资产本身的基本面,和市场的利率环境,都能显著改变资产的内在价值。</p>\n<p>不要再死盯着估值的绝对数值或历史分位一个指标,低估值股可以是价值投资,高估值成长股也可以是价值投资。不管是对美股还是A股,又或者是其他股票市场,结合当下的市场利率环境以及对企业未来的展望,做出合理价值的判断,寻找那些被市场忽视、低估的公司或资产,才是靠谱的价值投资。</p>","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估值还是估傻,股票市场到底应该如何定价才合理?</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估值还是估傻,股票市场到底应该如何定价才合理?\n</h2>\n\n<h4 class=\"meta\">\n\n\n<a class=\"head\" href=\"https://laohu8.com/wemedia/1093254611\">\n\n\n<div class=\"h-thumb\" style=\"background-image: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17d0d3b48a184e20b2ea8c2286ebebe8);background-size:cover;\"></div>\n\n<div class=\"h-content\">\n<p class=\"h-name\">新全球资产配置 </p>\n<p class=\"h-time\">2021-12-20 17:16</p>\n</div>\n\n</a>\n\n\n</h4>\n\n</header>\n<article>\n<p>12月15日,美联储在FOMC会议上鹰声嘹亮,在宣布明年三月就会完成taper的同时,委员会成员对明年加息的预期中位数达到了3次,远高于9月FOMC会议时的1次,甚至还略高于会议前美联储利率期货定价的2.72次。<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bc900065ddebeec84a33b08ec0f373c\" tg-width=\"1080\" tg-height=\"635\"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数据来源:Bloomberg</p>\n<p>然而,美股三大股指却逆转了当天会议前超过1%的跌幅,转而收涨2%以上。一时间,货币政策收紧“利空出尽,靴子落地“的解释不绝于耳。只是市场先生对此马上给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美股大盘随后连跌两天,使标普500指数单周下跌1.91%,纳斯达克100指数更是重挫3.24%。这又该如何解读呢?美股的下跌,到底是放水的缺失,还是估值的沦丧?</p>\n<p>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归本溯源,回到股票到底应该如何定价这个问题上来。</p>\n<p>01 光看估值投资股票赚钱吗?</p>\n<p>02 光看估值的问题在哪里?</p>\n<p>03 当下美股的估值过高吗?</p>\n<p>04 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美股还能投吗?</p>\n<p><b>光看估值投资股票赚钱吗?</b></p>\n<p>说到美股,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估值这么高是不是崩盘的风险很大?我们在估值高的时候避免进场/及时离场,会不会更好?</p>\n<p>或者换句话说,单纯基于估值高低买卖美股,究竟是不是一个有效的投资方式?这里我们做个小测试,给大家看看这个逻辑靠不靠谱。</p>\n<p>测试从1990年开始,测试对象为标普500,根据市场整体历史市盈率的买卖规则如下:</p>\n<ul>\n <li><p>PE<=80%历史分位,持有标普500;</p></li>\n <li><p>PE>80%历史分位,定义为高估值,空仓;</p></li>\n</ul>\n<p>注:PE历史分位基于从1970年开始的数值得出</p>\n<p>根据上述高估值的定义,下面图表描绘了高估值期间标普500的表现:</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69238e371d3d3f48ccaadb42e0f5b50\" tg-width=\"1080\" tg-height=\"35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可以看到,如果我们在高估值时空仓,相比规避回撤风险,我们损失更多的是收益机会。从历史数据来看,平均每次空仓期的错过的收益达到16.8%。而从成功率来看,空仓那么多次,也就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算得上成功规避回撤。</p>\n<p>我们单纯从估值的数值去看,1996年标普500就显示了很高的估值,如果这时候开始空仓,后面将会错失高达80%收益率的机会。这还是最成功的一次。在科网股泡沫后的近十来年,如果还是这么在意高估值而空仓美股,错失的上涨机会就不止这80%了:</p>\n<ul>\n <li><p>09年空仓4个月,标普上涨10%</p></li>\n <li><p>16-18年空仓17个月,标普上涨23.8%</p></li>\n <li><p>20/6至今空仓18个月,标普上涨54.3%</p></li>\n</ul>\n<p>总的来说,按照这个PE择时的策略投资标普500,最终收益率下降了快一半,夏普比率也跟着低了一大截。从历史结果来看,单纯基于估值指标择时是一个机会成本极其高的投资方式。</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faf6e3b73e4dcb63004a0aa1a520ab8\" tg-width=\"1080\" tg-height=\"34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b>光看估值的问题在哪里?</b></p>\n<p>从金融逻辑来看,过往的高估值与估值泡沫并不是等价关系。对于股票资产而言,合理的估值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定值,它主要受到<b>未来的长期盈利</b>以及<b>市场要求回报率</b>两个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如何分析股票内在价值:市盈率的理解和改进》一文中,对此有详细阐述。根据股利贴现模型(Gordon Growth Model),股票当前的内在价值应为:</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1c22fc24f3cc6be5b1f8f860a3cd89c\" tg-width=\"407\" tg-height=\"140\"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E0为企业当前盈利,g为长期盈利增长率,b为盈利留存比例,k为市场要求回报率(资金成本率)</p>\n<p>这与企业未来长期盈利与增长正相关,与市场要求回报率负相关,而后者会受到市场利率环境的直接影响。</p>\n<p><b>企业未来长期盈利</b></p>\n<p>假如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长期向好,获得较高的估值显然是无可厚非的。举个例子,我们回顾前文的标普500净值与估值图,在2016/12-2018/4期间,标普500的估值已经超过历史80%分位点之上了,按我们先前定义就是典型的“高估值”区间。在此期间,标普500依然上涨了23.8%。</p>\n<p>就算我们把时间继续拉长,“高估值”情形也的确出现了快速消退,但并不是所谓的“估值泡沫”破裂引起的,更大一部分是由于企业盈利抬升,以其为分母的P/E估值才会极速下跌。</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69238e371d3d3f48ccaadb42e0f5b50\" tg-width=\"1080\" tg-height=\"35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在2010s这10年,美股的上涨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企业盈利的快速上升,而所谓的“估值高”只是因为PE中历史的盈利“E”考虑了过去(甚至不包括当下),却忽略了真正有价值的未来盈利。下图中蓝线为企业盈利状况,可见一直在伴随着估值的提升而提升。</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a7623c55fe75ee05a0c3a4a6819601b\" tg-width=\"1062\" tg-height=\"344\"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b>利率环境</b></p>\n<p>从金融的定价原理来看,在盈利不变的情况下,市场要求回报率与理论价格成反比。对于市场要求回报率,影响因素很多,且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和数据。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当属利率,我们可以用10年美国国债利率,作为一个参照变量进行观测。</p>\n<p>根据回报率与理论价格的关系,在利率持续下行的环境中,估值上升其实是一个十分合理的逻辑。从下图可以看到,近30年美国中长期债券的利率虽然波动不小,但其整体趋势还是一直下行的,而这也是美股长牛的重要支撑点之一。</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0e9190258c792a269e225e989815609\" tg-width=\"1080\" tg-height=\"59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总的来说,美国近几十年良好的公司经营环境、不断创造并改变生活的新科技和新业态、不断增长的企业盈利,以及全球巨量低成本资金的涌入,共同促成了美股的长牛,高估值实际上是合理且必然的。所以不必对高估值过度紧张,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更应该是:在给定的市场环境下,美股估值是否过高?</p>\n<p><b>当下美股的估值过高吗?</b></p>\n<p><b>企业未来长期盈利角度</b></p>\n<p>根据FacSet的数据,华尔街分析师预期标普500成份股公司在去年受疫情影响的低盈利基数的基础上,今年全年盈利增长将超过45%,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而明年的盈利增长预期仍有9.2%左右,高于过去十年5%的平均值。这将对目前众所周知的高绝对估值起到不小的降温作用。</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49fae9e8b03dbf02a856712a1ccec72\" tg-width=\"905\" tg-height=\"654\"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来源:FactSet</p>\n<p>目前标普500的PE大概为25左右,今年PE估值的回落正是由超高的公司盈利增长主导的。</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336e8c8a93f9264b99ae96c08be6da48\" tg-width=\"1080\" tg-height=\"59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b>利率环境角度</b></p>\n<p>前面我们提到,在分析股票内在价值时,还需要考虑利率环境。这里我们使用“股票相对债券的超额收益”这个指标,对美股大盘的相对估值进行分析。这个指标首先将股票的估值P/E倒过来变成E/P,即股票的盈利收益率,再与债券收益率进行对比。</p>\n<p>具体计算如下:股票相对债券的超额收益 = E/P - 美10年国债利率(注:本章使用的PE数据为席勒教授构建的TRCAPE(周期调整后市盈率),经过盈利平滑、通胀调整、复权等处理,数值会与普通PE存在一定区别)。</p>\n<p>下图为在同样的一个半世纪中,美股相对于美国10年国债的超额收益的变化,数值越高说明美股相对于美债越有吸引力(或者说相对估值越低),则未来十年股票相对债券的超额收益大致来看也会越高。</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f1dd326524f47793e2db38284b8b93a\" tg-width=\"894\" tg-height=\"41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来源:http://www.econ.yale.edu/~shiller/data.htm</p>\n<p>数据时间:1881/01-2021/09</p>\n<p>截至2021Q3,美股相对美债超额收益约3.01%,甚至还略高于历史中位数2.66%。也就是说,股票暗含的盈利收益率,相对债券利率并不算低。换成估值的角度,就是反过来讲,股票当前估值相对债券并不算过高,至少是在历史的中位水平之下。</p>\n<p>这意味着,相对估值而言,美股当前性价比尚可,未来十年收益也许不如过去十年,但应该还能达到历史平均水平。</p>\n<p><b>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美股还能投吗?</b></p>\n<p>回到开头的问题,现在美联储自己认为明年会加息三次,利率上行似乎不可避免,美股还能投吗?历史上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时,美股表现又是如何呢?</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0c035725458d6bfae504a3b42c656ea\" tg-width=\"873\" tg-height=\"95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新全球资产配置整理</p>\n<p>如上图,我们列出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所有的加息、降息以及利率平整周期(连续加息/降息次数至少有两次或以上才定义为加息/降息周期,否则定义为利率平整期)。结果可能与很多人的直观感受不同,不管是标普500指数还是纳斯达克指数,在加息与降息周期的月平均收益差距并不明显,反倒是在加息前6个月和3个月、以及在联邦基准利率走平时,表现更好。</p>\n<p>不过,如果我们以1981年6月美国开启长达40年的的利率下行大周期为界,统计各货币政策周期中美股的表现,会得到更为清晰的结论。</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218fbc36b59cfc72ed1e3362a6c450a\" tg-width=\"562\" tg-height=\"21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新全球资产配置整理</p>\n<p>虽然美股在1970s的滞胀阶段表现远不如最近40年,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在1981年6月前,美股加息周期的表现远不如降息周期,而在1981年6月之后则相反。与此同时,美股加息前的表现,在两个阶段中均远胜于降息前。这一点在纳指上表现得更为明显。</p>\n<p>对于整个经济而言,利率和经济发展及企业盈利密不可分。企业盈利会推升市场要求的收益率,货币当局也会跟随经济发展需求,通过加息防止经济过热,稳定物价。因此在经济增速较高时,利率和企业盈利通常是正相关的。基于这样的逻辑,在利率上升期间,企业的自身盈利扩张对股票定价的正向提升,大于利率上行带来的负向影响。</p>\n<p>反之,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企业盈利增速不足、甚至在受到类似疫情这样的冲击出现下滑时,利率的影响就会变得尤其重要,货币当局往往也会通过降息,为经济恢复创造更宽松的资金环境。这便是为什么美股在加息前的表现总是好于降息前。</p>\n<p>我们当前所处的环境,正是美联储加息的前夕。由于高企的通胀带来的政治与社会压力,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大方向已成定局,因此市场的关注点便转向了经济增速能否在今年的高增长后,仍维持在一个相对高的水平。</p>\n<p>于是,美联储在FOMC会议中提高对明年美国GDP增长预期,大幅下调对今明两年失业率的预测值,肯定了经济活动以及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部门最近几个月有所改善,则美股大涨。</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aa748dc78f8f6c4a2db4216002ba80c\" tg-width=\"1080\" tg-height=\"664\"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来源:美联储12月FOMC Summary of Economic Projects</p>\n<p>此后周四公布的费城美联储制造业指数和Markit制造业与服务业PMI指数均不及预期,则美股掉头向下。</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099b032a0146262ba60ac678e1b9c80\" tg-width=\"945\" tg-height=\"779\"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来源:Trading Economics</p>\n<p>简而言之,美联储希望引导市场,预期明年加息三次的出发点是经济增长强劲,也就是当前处于1981年6月后的情况,那么从历史数据来看,加息阶段股票的收益尚可。然而,如果市场认为当前处于1981年6月之前的滞胀期,货币政策因通胀而不得不收紧,同时经济发展又出现停滞,企业盈利没有增长,那么加息就会压低股票定价了。</p>\n<p>因此,根据经济基本面,判断美联储加息的动作,到底是为了抑制供给端通胀,还是因为经济已经步入正轨,才是核心。</p>\n<p><b>写在最后</b></p>\n<p>回到开头的4个核心问题:</p>\n<p>1. 光看估值投资股票赚钱吗?--- 不赚钱,而且机会成本较高。</p>\n<p>2. 光看估值的问题在哪里?--- 忽略了企业盈利状况,从而忽视了“高”估值的合理性。</p>\n<p>3. 当下美股的估值过高吗?--- 考虑企业盈利状况,以及相对于美债的收益率,估值不算高。</p>\n<p>4. 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美股还能投吗?--- 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不投的机会成本大于投的风险。</p>\n<p>经常有朋友谈到美股,觉得美股一直在涨,是不是估值很高,一旦美联储停止放水,收紧货币政策,会“泡沫破裂”。这个观点10年前如此,5年前如此,现在还是如此。如果近十年以来一直抱着这个观点,你可能没等到想象中的“估值泡沫破裂”,却会错过平均每年16%以上收益率的美股牛市。这还不止,如果在此期间选择持币观望,每年2%的通胀率会不断蚕食你手中的现金。</p>\n<p>估值高本身并不是问题,估值过高才是问题。什么叫做过高?价格高于股票的内在价值。这个内在价值由股票定价机制推导得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在此讨论的两种主要的因素——资产本身的基本面,和市场的利率环境,都能显著改变资产的内在价值。</p>\n<p>不要再死盯着估值的绝对数值或历史分位一个指标,低估值股可以是价值投资,高估值成长股也可以是价值投资。不管是对美股还是A股,又或者是其他股票市场,结合当下的市场利率环境以及对企业未来的展望,做出合理价值的判断,寻找那些被市场忽视、低估的公司或资产,才是靠谱的价值投资。</p>\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93c3dba7c4b0e443e40fe6df5639434d","relate_stocks":{".DJI":"道琼斯"},"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01932364","content_text":"12月15日,美联储在FOMC会议上鹰声嘹亮,在宣布明年三月就会完成taper的同时,委员会成员对明年加息的预期中位数达到了3次,远高于9月FOMC会议时的1次,甚至还略高于会议前美联储利率期货定价的2.72次。数据来源:Bloomberg\n然而,美股三大股指却逆转了当天会议前超过1%的跌幅,转而收涨2%以上。一时间,货币政策收紧“利空出尽,靴子落地“的解释不绝于耳。只是市场先生对此马上给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美股大盘随后连跌两天,使标普500指数单周下跌1.91%,纳斯达克100指数更是重挫3.24%。这又该如何解读呢?美股的下跌,到底是放水的缺失,还是估值的沦丧?\n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归本溯源,回到股票到底应该如何定价这个问题上来。\n01 光看估值投资股票赚钱吗?\n02 光看估值的问题在哪里?\n03 当下美股的估值过高吗?\n04 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美股还能投吗?\n光看估值投资股票赚钱吗?\n说到美股,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估值这么高是不是崩盘的风险很大?我们在估值高的时候避免进场/及时离场,会不会更好?\n或者换句话说,单纯基于估值高低买卖美股,究竟是不是一个有效的投资方式?这里我们做个小测试,给大家看看这个逻辑靠不靠谱。\n测试从1990年开始,测试对象为标普500,根据市场整体历史市盈率的买卖规则如下:\n\nPE<=80%历史分位,持有标普500;\nPE>80%历史分位,定义为高估值,空仓;\n\n注:PE历史分位基于从1970年开始的数值得出\n根据上述高估值的定义,下面图表描绘了高估值期间标普500的表现:\n\n数据来源:Bloomberg\n可以看到,如果我们在高估值时空仓,相比规避回撤风险,我们损失更多的是收益机会。从历史数据来看,平均每次空仓期的错过的收益达到16.8%。而从成功率来看,空仓那么多次,也就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算得上成功规避回撤。\n我们单纯从估值的数值去看,1996年标普500就显示了很高的估值,如果这时候开始空仓,后面将会错失高达80%收益率的机会。这还是最成功的一次。在科网股泡沫后的近十来年,如果还是这么在意高估值而空仓美股,错失的上涨机会就不止这80%了:\n\n09年空仓4个月,标普上涨10%\n16-18年空仓17个月,标普上涨23.8%\n20/6至今空仓18个月,标普上涨54.3%\n\n总的来说,按照这个PE择时的策略投资标普500,最终收益率下降了快一半,夏普比率也跟着低了一大截。从历史结果来看,单纯基于估值指标择时是一个机会成本极其高的投资方式。\n\n数据来源:Bloomberg\n光看估值的问题在哪里?\n从金融逻辑来看,过往的高估值与估值泡沫并不是等价关系。对于股票资产而言,合理的估值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定值,它主要受到未来的长期盈利以及市场要求回报率两个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如何分析股票内在价值:市盈率的理解和改进》一文中,对此有详细阐述。根据股利贴现模型(Gordon Growth Model),股票当前的内在价值应为:\n\nE0为企业当前盈利,g为长期盈利增长率,b为盈利留存比例,k为市场要求回报率(资金成本率)\n这与企业未来长期盈利与增长正相关,与市场要求回报率负相关,而后者会受到市场利率环境的直接影响。\n企业未来长期盈利\n假如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长期向好,获得较高的估值显然是无可厚非的。举个例子,我们回顾前文的标普500净值与估值图,在2016/12-2018/4期间,标普500的估值已经超过历史80%分位点之上了,按我们先前定义就是典型的“高估值”区间。在此期间,标普500依然上涨了23.8%。\n就算我们把时间继续拉长,“高估值”情形也的确出现了快速消退,但并不是所谓的“估值泡沫”破裂引起的,更大一部分是由于企业盈利抬升,以其为分母的P/E估值才会极速下跌。\n\n数据来源:Bloomberg\n在2010s这10年,美股的上涨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企业盈利的快速上升,而所谓的“估值高”只是因为PE中历史的盈利“E”考虑了过去(甚至不包括当下),却忽略了真正有价值的未来盈利。下图中蓝线为企业盈利状况,可见一直在伴随着估值的提升而提升。\n\n数据来源:Bloomberg\n利率环境\n从金融的定价原理来看,在盈利不变的情况下,市场要求回报率与理论价格成反比。对于市场要求回报率,影响因素很多,且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和数据。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当属利率,我们可以用10年美国国债利率,作为一个参照变量进行观测。\n根据回报率与理论价格的关系,在利率持续下行的环境中,估值上升其实是一个十分合理的逻辑。从下图可以看到,近30年美国中长期债券的利率虽然波动不小,但其整体趋势还是一直下行的,而这也是美股长牛的重要支撑点之一。\n\n数据来源:Bloomberg\n总的来说,美国近几十年良好的公司经营环境、不断创造并改变生活的新科技和新业态、不断增长的企业盈利,以及全球巨量低成本资金的涌入,共同促成了美股的长牛,高估值实际上是合理且必然的。所以不必对高估值过度紧张,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更应该是:在给定的市场环境下,美股估值是否过高?\n当下美股的估值过高吗?\n企业未来长期盈利角度\n根据FacSet的数据,华尔街分析师预期标普500成份股公司在去年受疫情影响的低盈利基数的基础上,今年全年盈利增长将超过45%,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而明年的盈利增长预期仍有9.2%左右,高于过去十年5%的平均值。这将对目前众所周知的高绝对估值起到不小的降温作用。\n\n来源:FactSet\n目前标普500的PE大概为25左右,今年PE估值的回落正是由超高的公司盈利增长主导的。\n\n数据来源:Bloomberg\n利率环境角度\n前面我们提到,在分析股票内在价值时,还需要考虑利率环境。这里我们使用“股票相对债券的超额收益”这个指标,对美股大盘的相对估值进行分析。这个指标首先将股票的估值P/E倒过来变成E/P,即股票的盈利收益率,再与债券收益率进行对比。\n具体计算如下:股票相对债券的超额收益 = E/P - 美10年国债利率(注:本章使用的PE数据为席勒教授构建的TRCAPE(周期调整后市盈率),经过盈利平滑、通胀调整、复权等处理,数值会与普通PE存在一定区别)。\n下图为在同样的一个半世纪中,美股相对于美国10年国债的超额收益的变化,数值越高说明美股相对于美债越有吸引力(或者说相对估值越低),则未来十年股票相对债券的超额收益大致来看也会越高。\n\n来源:http://www.econ.yale.edu/~shiller/data.htm\n数据时间:1881/01-2021/09\n截至2021Q3,美股相对美债超额收益约3.01%,甚至还略高于历史中位数2.66%。也就是说,股票暗含的盈利收益率,相对债券利率并不算低。换成估值的角度,就是反过来讲,股票当前估值相对债券并不算过高,至少是在历史的中位水平之下。\n这意味着,相对估值而言,美股当前性价比尚可,未来十年收益也许不如过去十年,但应该还能达到历史平均水平。\n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美股还能投吗?\n回到开头的问题,现在美联储自己认为明年会加息三次,利率上行似乎不可避免,美股还能投吗?历史上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时,美股表现又是如何呢?\n\n数据来源:Bloomberg,新全球资产配置整理\n如上图,我们列出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所有的加息、降息以及利率平整周期(连续加息/降息次数至少有两次或以上才定义为加息/降息周期,否则定义为利率平整期)。结果可能与很多人的直观感受不同,不管是标普500指数还是纳斯达克指数,在加息与降息周期的月平均收益差距并不明显,反倒是在加息前6个月和3个月、以及在联邦基准利率走平时,表现更好。\n不过,如果我们以1981年6月美国开启长达40年的的利率下行大周期为界,统计各货币政策周期中美股的表现,会得到更为清晰的结论。\n\n数据来源:Bloomberg,新全球资产配置整理\n虽然美股在1970s的滞胀阶段表现远不如最近40年,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在1981年6月前,美股加息周期的表现远不如降息周期,而在1981年6月之后则相反。与此同时,美股加息前的表现,在两个阶段中均远胜于降息前。这一点在纳指上表现得更为明显。\n对于整个经济而言,利率和经济发展及企业盈利密不可分。企业盈利会推升市场要求的收益率,货币当局也会跟随经济发展需求,通过加息防止经济过热,稳定物价。因此在经济增速较高时,利率和企业盈利通常是正相关的。基于这样的逻辑,在利率上升期间,企业的自身盈利扩张对股票定价的正向提升,大于利率上行带来的负向影响。\n反之,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企业盈利增速不足、甚至在受到类似疫情这样的冲击出现下滑时,利率的影响就会变得尤其重要,货币当局往往也会通过降息,为经济恢复创造更宽松的资金环境。这便是为什么美股在加息前的表现总是好于降息前。\n我们当前所处的环境,正是美联储加息的前夕。由于高企的通胀带来的政治与社会压力,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大方向已成定局,因此市场的关注点便转向了经济增速能否在今年的高增长后,仍维持在一个相对高的水平。\n于是,美联储在FOMC会议中提高对明年美国GDP增长预期,大幅下调对今明两年失业率的预测值,肯定了经济活动以及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部门最近几个月有所改善,则美股大涨。\n\n来源:美联储12月FOMC Summary of Economic Projects\n此后周四公布的费城美联储制造业指数和Markit制造业与服务业PMI指数均不及预期,则美股掉头向下。\n\n来源:Trading Economics\n简而言之,美联储希望引导市场,预期明年加息三次的出发点是经济增长强劲,也就是当前处于1981年6月后的情况,那么从历史数据来看,加息阶段股票的收益尚可。然而,如果市场认为当前处于1981年6月之前的滞胀期,货币政策因通胀而不得不收紧,同时经济发展又出现停滞,企业盈利没有增长,那么加息就会压低股票定价了。\n因此,根据经济基本面,判断美联储加息的动作,到底是为了抑制供给端通胀,还是因为经济已经步入正轨,才是核心。\n写在最后\n回到开头的4个核心问题:\n1. 光看估值投资股票赚钱吗?--- 不赚钱,而且机会成本较高。\n2. 光看估值的问题在哪里?--- 忽略了企业盈利状况,从而忽视了“高”估值的合理性。\n3. 当下美股的估值过高吗?--- 考虑企业盈利状况,以及相对于美债的收益率,估值不算高。\n4. 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美股还能投吗?--- 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不投的机会成本大于投的风险。\n经常有朋友谈到美股,觉得美股一直在涨,是不是估值很高,一旦美联储停止放水,收紧货币政策,会“泡沫破裂”。这个观点10年前如此,5年前如此,现在还是如此。如果近十年以来一直抱着这个观点,你可能没等到想象中的“估值泡沫破裂”,却会错过平均每年16%以上收益率的美股牛市。这还不止,如果在此期间选择持币观望,每年2%的通胀率会不断蚕食你手中的现金。\n估值高本身并不是问题,估值过高才是问题。什么叫做过高?价格高于股票的内在价值。这个内在价值由股票定价机制推导得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在此讨论的两种主要的因素——资产本身的基本面,和市场的利率环境,都能显著改变资产的内在价值。\n不要再死盯着估值的绝对数值或历史分位一个指标,低估值股可以是价值投资,高估值成长股也可以是价值投资。不管是对美股还是A股,又或者是其他股票市场,结合当下的市场利率环境以及对企业未来的展望,做出合理价值的判断,寻找那些被市场忽视、低估的公司或资产,才是靠谱的价值投资。","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0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hots":[{"id":693276933,"gmtCreate":1640045634625,"gmtModify":1640052734929,"author":{"id":"4098449983449800","authorId":"4098449983449800","name":"大付007","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449983449800","authorIdStr":"4098449983449800"},"themes":[],"htmlText":"说白了主要还是钱多的原因","listText":"说白了主要还是钱多的原因","text":"说白了主要还是钱多的原因","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93276933","repostId":"1101932364","repostType":2,"repost":{"id":"1101932364","kind":"news","weMediaInfo":{"introduction":"投资路上的坑,我来帮你填。作者为美国资产管理公司执行合伙人,能力圈:量化选股、价值投资、动量投资、资产配置、CTA、主动型ETF。","home_visible":1,"media_name":"新全球资产配置","id":"1093254611","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17d0d3b48a184e20b2ea8c2286ebebe8"},"pubTimestamp":1639991791,"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01932364?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1-12-20 17:16","market":"us","language":"zh","title":"估值还是估傻,股票市场到底应该如何定价才合理?","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01932364","media":"新全球资产配置","summary":"12月15日,美联储在FOMC会议上鹰声嘹亮,在宣布明年三月就会完成taper的同时,委员会成员对明年加息的预期中位数达到了3次,远高于9月FOMC会议时的1次,甚至还略高于会议前美联储利率期货定价的","content":"<p>12月15日,美联储在FOMC会议上鹰声嘹亮,在宣布明年三月就会完成taper的同时,委员会成员对明年加息的预期中位数达到了3次,远高于9月FOMC会议时的1次,甚至还略高于会议前美联储利率期货定价的2.72次。<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bc900065ddebeec84a33b08ec0f373c\" tg-width=\"1080\" tg-height=\"635\"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数据来源:Bloomberg</p>\n<p>然而,美股三大股指却逆转了当天会议前超过1%的跌幅,转而收涨2%以上。一时间,货币政策收紧“利空出尽,靴子落地“的解释不绝于耳。只是市场先生对此马上给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美股大盘随后连跌两天,使标普500指数单周下跌1.91%,纳斯达克100指数更是重挫3.24%。这又该如何解读呢?美股的下跌,到底是放水的缺失,还是估值的沦丧?</p>\n<p>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归本溯源,回到股票到底应该如何定价这个问题上来。</p>\n<p>01 光看估值投资股票赚钱吗?</p>\n<p>02 光看估值的问题在哪里?</p>\n<p>03 当下美股的估值过高吗?</p>\n<p>04 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美股还能投吗?</p>\n<p><b>光看估值投资股票赚钱吗?</b></p>\n<p>说到美股,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估值这么高是不是崩盘的风险很大?我们在估值高的时候避免进场/及时离场,会不会更好?</p>\n<p>或者换句话说,单纯基于估值高低买卖美股,究竟是不是一个有效的投资方式?这里我们做个小测试,给大家看看这个逻辑靠不靠谱。</p>\n<p>测试从1990年开始,测试对象为标普500,根据市场整体历史市盈率的买卖规则如下:</p>\n<ul>\n <li><p>PE<=80%历史分位,持有标普500;</p></li>\n <li><p>PE>80%历史分位,定义为高估值,空仓;</p></li>\n</ul>\n<p>注:PE历史分位基于从1970年开始的数值得出</p>\n<p>根据上述高估值的定义,下面图表描绘了高估值期间标普500的表现:</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69238e371d3d3f48ccaadb42e0f5b50\" tg-width=\"1080\" tg-height=\"35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可以看到,如果我们在高估值时空仓,相比规避回撤风险,我们损失更多的是收益机会。从历史数据来看,平均每次空仓期的错过的收益达到16.8%。而从成功率来看,空仓那么多次,也就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算得上成功规避回撤。</p>\n<p>我们单纯从估值的数值去看,1996年标普500就显示了很高的估值,如果这时候开始空仓,后面将会错失高达80%收益率的机会。这还是最成功的一次。在科网股泡沫后的近十来年,如果还是这么在意高估值而空仓美股,错失的上涨机会就不止这80%了:</p>\n<ul>\n <li><p>09年空仓4个月,标普上涨10%</p></li>\n <li><p>16-18年空仓17个月,标普上涨23.8%</p></li>\n <li><p>20/6至今空仓18个月,标普上涨54.3%</p></li>\n</ul>\n<p>总的来说,按照这个PE择时的策略投资标普500,最终收益率下降了快一半,夏普比率也跟着低了一大截。从历史结果来看,单纯基于估值指标择时是一个机会成本极其高的投资方式。</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faf6e3b73e4dcb63004a0aa1a520ab8\" tg-width=\"1080\" tg-height=\"34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b>光看估值的问题在哪里?</b></p>\n<p>从金融逻辑来看,过往的高估值与估值泡沫并不是等价关系。对于股票资产而言,合理的估值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定值,它主要受到<b>未来的长期盈利</b>以及<b>市场要求回报率</b>两个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如何分析股票内在价值:市盈率的理解和改进》一文中,对此有详细阐述。根据股利贴现模型(Gordon Growth Model),股票当前的内在价值应为:</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1c22fc24f3cc6be5b1f8f860a3cd89c\" tg-width=\"407\" tg-height=\"140\"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E0为企业当前盈利,g为长期盈利增长率,b为盈利留存比例,k为市场要求回报率(资金成本率)</p>\n<p>这与企业未来长期盈利与增长正相关,与市场要求回报率负相关,而后者会受到市场利率环境的直接影响。</p>\n<p><b>企业未来长期盈利</b></p>\n<p>假如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长期向好,获得较高的估值显然是无可厚非的。举个例子,我们回顾前文的标普500净值与估值图,在2016/12-2018/4期间,标普500的估值已经超过历史80%分位点之上了,按我们先前定义就是典型的“高估值”区间。在此期间,标普500依然上涨了23.8%。</p>\n<p>就算我们把时间继续拉长,“高估值”情形也的确出现了快速消退,但并不是所谓的“估值泡沫”破裂引起的,更大一部分是由于企业盈利抬升,以其为分母的P/E估值才会极速下跌。</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69238e371d3d3f48ccaadb42e0f5b50\" tg-width=\"1080\" tg-height=\"35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在2010s这10年,美股的上涨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企业盈利的快速上升,而所谓的“估值高”只是因为PE中历史的盈利“E”考虑了过去(甚至不包括当下),却忽略了真正有价值的未来盈利。下图中蓝线为企业盈利状况,可见一直在伴随着估值的提升而提升。</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a7623c55fe75ee05a0c3a4a6819601b\" tg-width=\"1062\" tg-height=\"344\"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b>利率环境</b></p>\n<p>从金融的定价原理来看,在盈利不变的情况下,市场要求回报率与理论价格成反比。对于市场要求回报率,影响因素很多,且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和数据。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当属利率,我们可以用10年美国国债利率,作为一个参照变量进行观测。</p>\n<p>根据回报率与理论价格的关系,在利率持续下行的环境中,估值上升其实是一个十分合理的逻辑。从下图可以看到,近30年美国中长期债券的利率虽然波动不小,但其整体趋势还是一直下行的,而这也是美股长牛的重要支撑点之一。</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0e9190258c792a269e225e989815609\" tg-width=\"1080\" tg-height=\"59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总的来说,美国近几十年良好的公司经营环境、不断创造并改变生活的新科技和新业态、不断增长的企业盈利,以及全球巨量低成本资金的涌入,共同促成了美股的长牛,高估值实际上是合理且必然的。所以不必对高估值过度紧张,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更应该是:在给定的市场环境下,美股估值是否过高?</p>\n<p><b>当下美股的估值过高吗?</b></p>\n<p><b>企业未来长期盈利角度</b></p>\n<p>根据FacSet的数据,华尔街分析师预期标普500成份股公司在去年受疫情影响的低盈利基数的基础上,今年全年盈利增长将超过45%,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而明年的盈利增长预期仍有9.2%左右,高于过去十年5%的平均值。这将对目前众所周知的高绝对估值起到不小的降温作用。</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49fae9e8b03dbf02a856712a1ccec72\" tg-width=\"905\" tg-height=\"654\"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来源:FactSet</p>\n<p>目前标普500的PE大概为25左右,今年PE估值的回落正是由超高的公司盈利增长主导的。</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336e8c8a93f9264b99ae96c08be6da48\" tg-width=\"1080\" tg-height=\"59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b>利率环境角度</b></p>\n<p>前面我们提到,在分析股票内在价值时,还需要考虑利率环境。这里我们使用“股票相对债券的超额收益”这个指标,对美股大盘的相对估值进行分析。这个指标首先将股票的估值P/E倒过来变成E/P,即股票的盈利收益率,再与债券收益率进行对比。</p>\n<p>具体计算如下:股票相对债券的超额收益 = E/P - 美10年国债利率(注:本章使用的PE数据为席勒教授构建的TRCAPE(周期调整后市盈率),经过盈利平滑、通胀调整、复权等处理,数值会与普通PE存在一定区别)。</p>\n<p>下图为在同样的一个半世纪中,美股相对于美国10年国债的超额收益的变化,数值越高说明美股相对于美债越有吸引力(或者说相对估值越低),则未来十年股票相对债券的超额收益大致来看也会越高。</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f1dd326524f47793e2db38284b8b93a\" tg-width=\"894\" tg-height=\"41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来源:http://www.econ.yale.edu/~shiller/data.htm</p>\n<p>数据时间:1881/01-2021/09</p>\n<p>截至2021Q3,美股相对美债超额收益约3.01%,甚至还略高于历史中位数2.66%。也就是说,股票暗含的盈利收益率,相对债券利率并不算低。换成估值的角度,就是反过来讲,股票当前估值相对债券并不算过高,至少是在历史的中位水平之下。</p>\n<p>这意味着,相对估值而言,美股当前性价比尚可,未来十年收益也许不如过去十年,但应该还能达到历史平均水平。</p>\n<p><b>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美股还能投吗?</b></p>\n<p>回到开头的问题,现在美联储自己认为明年会加息三次,利率上行似乎不可避免,美股还能投吗?历史上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时,美股表现又是如何呢?</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0c035725458d6bfae504a3b42c656ea\" tg-width=\"873\" tg-height=\"95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新全球资产配置整理</p>\n<p>如上图,我们列出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所有的加息、降息以及利率平整周期(连续加息/降息次数至少有两次或以上才定义为加息/降息周期,否则定义为利率平整期)。结果可能与很多人的直观感受不同,不管是标普500指数还是纳斯达克指数,在加息与降息周期的月平均收益差距并不明显,反倒是在加息前6个月和3个月、以及在联邦基准利率走平时,表现更好。</p>\n<p>不过,如果我们以1981年6月美国开启长达40年的的利率下行大周期为界,统计各货币政策周期中美股的表现,会得到更为清晰的结论。</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218fbc36b59cfc72ed1e3362a6c450a\" tg-width=\"562\" tg-height=\"21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新全球资产配置整理</p>\n<p>虽然美股在1970s的滞胀阶段表现远不如最近40年,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在1981年6月前,美股加息周期的表现远不如降息周期,而在1981年6月之后则相反。与此同时,美股加息前的表现,在两个阶段中均远胜于降息前。这一点在纳指上表现得更为明显。</p>\n<p>对于整个经济而言,利率和经济发展及企业盈利密不可分。企业盈利会推升市场要求的收益率,货币当局也会跟随经济发展需求,通过加息防止经济过热,稳定物价。因此在经济增速较高时,利率和企业盈利通常是正相关的。基于这样的逻辑,在利率上升期间,企业的自身盈利扩张对股票定价的正向提升,大于利率上行带来的负向影响。</p>\n<p>反之,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企业盈利增速不足、甚至在受到类似疫情这样的冲击出现下滑时,利率的影响就会变得尤其重要,货币当局往往也会通过降息,为经济恢复创造更宽松的资金环境。这便是为什么美股在加息前的表现总是好于降息前。</p>\n<p>我们当前所处的环境,正是美联储加息的前夕。由于高企的通胀带来的政治与社会压力,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大方向已成定局,因此市场的关注点便转向了经济增速能否在今年的高增长后,仍维持在一个相对高的水平。</p>\n<p>于是,美联储在FOMC会议中提高对明年美国GDP增长预期,大幅下调对今明两年失业率的预测值,肯定了经济活动以及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部门最近几个月有所改善,则美股大涨。</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aa748dc78f8f6c4a2db4216002ba80c\" tg-width=\"1080\" tg-height=\"664\"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来源:美联储12月FOMC Summary of Economic Projects</p>\n<p>此后周四公布的费城美联储制造业指数和Markit制造业与服务业PMI指数均不及预期,则美股掉头向下。</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099b032a0146262ba60ac678e1b9c80\" tg-width=\"945\" tg-height=\"779\"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来源:Trading Economics</p>\n<p>简而言之,美联储希望引导市场,预期明年加息三次的出发点是经济增长强劲,也就是当前处于1981年6月后的情况,那么从历史数据来看,加息阶段股票的收益尚可。然而,如果市场认为当前处于1981年6月之前的滞胀期,货币政策因通胀而不得不收紧,同时经济发展又出现停滞,企业盈利没有增长,那么加息就会压低股票定价了。</p>\n<p>因此,根据经济基本面,判断美联储加息的动作,到底是为了抑制供给端通胀,还是因为经济已经步入正轨,才是核心。</p>\n<p><b>写在最后</b></p>\n<p>回到开头的4个核心问题:</p>\n<p>1. 光看估值投资股票赚钱吗?--- 不赚钱,而且机会成本较高。</p>\n<p>2. 光看估值的问题在哪里?--- 忽略了企业盈利状况,从而忽视了“高”估值的合理性。</p>\n<p>3. 当下美股的估值过高吗?--- 考虑企业盈利状况,以及相对于美债的收益率,估值不算高。</p>\n<p>4. 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美股还能投吗?--- 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不投的机会成本大于投的风险。</p>\n<p>经常有朋友谈到美股,觉得美股一直在涨,是不是估值很高,一旦美联储停止放水,收紧货币政策,会“泡沫破裂”。这个观点10年前如此,5年前如此,现在还是如此。如果近十年以来一直抱着这个观点,你可能没等到想象中的“估值泡沫破裂”,却会错过平均每年16%以上收益率的美股牛市。这还不止,如果在此期间选择持币观望,每年2%的通胀率会不断蚕食你手中的现金。</p>\n<p>估值高本身并不是问题,估值过高才是问题。什么叫做过高?价格高于股票的内在价值。这个内在价值由股票定价机制推导得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在此讨论的两种主要的因素——资产本身的基本面,和市场的利率环境,都能显著改变资产的内在价值。</p>\n<p>不要再死盯着估值的绝对数值或历史分位一个指标,低估值股可以是价值投资,高估值成长股也可以是价值投资。不管是对美股还是A股,又或者是其他股票市场,结合当下的市场利率环境以及对企业未来的展望,做出合理价值的判断,寻找那些被市场忽视、低估的公司或资产,才是靠谱的价值投资。</p>","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估值还是估傻,股票市场到底应该如何定价才合理?</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估值还是估傻,股票市场到底应该如何定价才合理?\n</h2>\n\n<h4 class=\"meta\">\n\n\n<a class=\"head\" href=\"https://laohu8.com/wemedia/1093254611\">\n\n\n<div class=\"h-thumb\" style=\"background-image: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17d0d3b48a184e20b2ea8c2286ebebe8);background-size:cover;\"></div>\n\n<div class=\"h-content\">\n<p class=\"h-name\">新全球资产配置 </p>\n<p class=\"h-time\">2021-12-20 17:16</p>\n</div>\n\n</a>\n\n\n</h4>\n\n</header>\n<article>\n<p>12月15日,美联储在FOMC会议上鹰声嘹亮,在宣布明年三月就会完成taper的同时,委员会成员对明年加息的预期中位数达到了3次,远高于9月FOMC会议时的1次,甚至还略高于会议前美联储利率期货定价的2.72次。<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bc900065ddebeec84a33b08ec0f373c\" tg-width=\"1080\" tg-height=\"635\"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数据来源:Bloomberg</p>\n<p>然而,美股三大股指却逆转了当天会议前超过1%的跌幅,转而收涨2%以上。一时间,货币政策收紧“利空出尽,靴子落地“的解释不绝于耳。只是市场先生对此马上给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美股大盘随后连跌两天,使标普500指数单周下跌1.91%,纳斯达克100指数更是重挫3.24%。这又该如何解读呢?美股的下跌,到底是放水的缺失,还是估值的沦丧?</p>\n<p>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归本溯源,回到股票到底应该如何定价这个问题上来。</p>\n<p>01 光看估值投资股票赚钱吗?</p>\n<p>02 光看估值的问题在哪里?</p>\n<p>03 当下美股的估值过高吗?</p>\n<p>04 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美股还能投吗?</p>\n<p><b>光看估值投资股票赚钱吗?</b></p>\n<p>说到美股,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估值这么高是不是崩盘的风险很大?我们在估值高的时候避免进场/及时离场,会不会更好?</p>\n<p>或者换句话说,单纯基于估值高低买卖美股,究竟是不是一个有效的投资方式?这里我们做个小测试,给大家看看这个逻辑靠不靠谱。</p>\n<p>测试从1990年开始,测试对象为标普500,根据市场整体历史市盈率的买卖规则如下:</p>\n<ul>\n <li><p>PE<=80%历史分位,持有标普500;</p></li>\n <li><p>PE>80%历史分位,定义为高估值,空仓;</p></li>\n</ul>\n<p>注:PE历史分位基于从1970年开始的数值得出</p>\n<p>根据上述高估值的定义,下面图表描绘了高估值期间标普500的表现:</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69238e371d3d3f48ccaadb42e0f5b50\" tg-width=\"1080\" tg-height=\"35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可以看到,如果我们在高估值时空仓,相比规避回撤风险,我们损失更多的是收益机会。从历史数据来看,平均每次空仓期的错过的收益达到16.8%。而从成功率来看,空仓那么多次,也就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算得上成功规避回撤。</p>\n<p>我们单纯从估值的数值去看,1996年标普500就显示了很高的估值,如果这时候开始空仓,后面将会错失高达80%收益率的机会。这还是最成功的一次。在科网股泡沫后的近十来年,如果还是这么在意高估值而空仓美股,错失的上涨机会就不止这80%了:</p>\n<ul>\n <li><p>09年空仓4个月,标普上涨10%</p></li>\n <li><p>16-18年空仓17个月,标普上涨23.8%</p></li>\n <li><p>20/6至今空仓18个月,标普上涨54.3%</p></li>\n</ul>\n<p>总的来说,按照这个PE择时的策略投资标普500,最终收益率下降了快一半,夏普比率也跟着低了一大截。从历史结果来看,单纯基于估值指标择时是一个机会成本极其高的投资方式。</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faf6e3b73e4dcb63004a0aa1a520ab8\" tg-width=\"1080\" tg-height=\"34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b>光看估值的问题在哪里?</b></p>\n<p>从金融逻辑来看,过往的高估值与估值泡沫并不是等价关系。对于股票资产而言,合理的估值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定值,它主要受到<b>未来的长期盈利</b>以及<b>市场要求回报率</b>两个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如何分析股票内在价值:市盈率的理解和改进》一文中,对此有详细阐述。根据股利贴现模型(Gordon Growth Model),股票当前的内在价值应为:</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1c22fc24f3cc6be5b1f8f860a3cd89c\" tg-width=\"407\" tg-height=\"140\"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E0为企业当前盈利,g为长期盈利增长率,b为盈利留存比例,k为市场要求回报率(资金成本率)</p>\n<p>这与企业未来长期盈利与增长正相关,与市场要求回报率负相关,而后者会受到市场利率环境的直接影响。</p>\n<p><b>企业未来长期盈利</b></p>\n<p>假如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长期向好,获得较高的估值显然是无可厚非的。举个例子,我们回顾前文的标普500净值与估值图,在2016/12-2018/4期间,标普500的估值已经超过历史80%分位点之上了,按我们先前定义就是典型的“高估值”区间。在此期间,标普500依然上涨了23.8%。</p>\n<p>就算我们把时间继续拉长,“高估值”情形也的确出现了快速消退,但并不是所谓的“估值泡沫”破裂引起的,更大一部分是由于企业盈利抬升,以其为分母的P/E估值才会极速下跌。</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69238e371d3d3f48ccaadb42e0f5b50\" tg-width=\"1080\" tg-height=\"35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在2010s这10年,美股的上涨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企业盈利的快速上升,而所谓的“估值高”只是因为PE中历史的盈利“E”考虑了过去(甚至不包括当下),却忽略了真正有价值的未来盈利。下图中蓝线为企业盈利状况,可见一直在伴随着估值的提升而提升。</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a7623c55fe75ee05a0c3a4a6819601b\" tg-width=\"1062\" tg-height=\"344\"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b>利率环境</b></p>\n<p>从金融的定价原理来看,在盈利不变的情况下,市场要求回报率与理论价格成反比。对于市场要求回报率,影响因素很多,且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和数据。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当属利率,我们可以用10年美国国债利率,作为一个参照变量进行观测。</p>\n<p>根据回报率与理论价格的关系,在利率持续下行的环境中,估值上升其实是一个十分合理的逻辑。从下图可以看到,近30年美国中长期债券的利率虽然波动不小,但其整体趋势还是一直下行的,而这也是美股长牛的重要支撑点之一。</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0e9190258c792a269e225e989815609\" tg-width=\"1080\" tg-height=\"59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总的来说,美国近几十年良好的公司经营环境、不断创造并改变生活的新科技和新业态、不断增长的企业盈利,以及全球巨量低成本资金的涌入,共同促成了美股的长牛,高估值实际上是合理且必然的。所以不必对高估值过度紧张,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更应该是:在给定的市场环境下,美股估值是否过高?</p>\n<p><b>当下美股的估值过高吗?</b></p>\n<p><b>企业未来长期盈利角度</b></p>\n<p>根据FacSet的数据,华尔街分析师预期标普500成份股公司在去年受疫情影响的低盈利基数的基础上,今年全年盈利增长将超过45%,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而明年的盈利增长预期仍有9.2%左右,高于过去十年5%的平均值。这将对目前众所周知的高绝对估值起到不小的降温作用。</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49fae9e8b03dbf02a856712a1ccec72\" tg-width=\"905\" tg-height=\"654\"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来源:FactSet</p>\n<p>目前标普500的PE大概为25左右,今年PE估值的回落正是由超高的公司盈利增长主导的。</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336e8c8a93f9264b99ae96c08be6da48\" tg-width=\"1080\" tg-height=\"59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p>\n<p><b>利率环境角度</b></p>\n<p>前面我们提到,在分析股票内在价值时,还需要考虑利率环境。这里我们使用“股票相对债券的超额收益”这个指标,对美股大盘的相对估值进行分析。这个指标首先将股票的估值P/E倒过来变成E/P,即股票的盈利收益率,再与债券收益率进行对比。</p>\n<p>具体计算如下:股票相对债券的超额收益 = E/P - 美10年国债利率(注:本章使用的PE数据为席勒教授构建的TRCAPE(周期调整后市盈率),经过盈利平滑、通胀调整、复权等处理,数值会与普通PE存在一定区别)。</p>\n<p>下图为在同样的一个半世纪中,美股相对于美国10年国债的超额收益的变化,数值越高说明美股相对于美债越有吸引力(或者说相对估值越低),则未来十年股票相对债券的超额收益大致来看也会越高。</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f1dd326524f47793e2db38284b8b93a\" tg-width=\"894\" tg-height=\"41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来源:http://www.econ.yale.edu/~shiller/data.htm</p>\n<p>数据时间:1881/01-2021/09</p>\n<p>截至2021Q3,美股相对美债超额收益约3.01%,甚至还略高于历史中位数2.66%。也就是说,股票暗含的盈利收益率,相对债券利率并不算低。换成估值的角度,就是反过来讲,股票当前估值相对债券并不算过高,至少是在历史的中位水平之下。</p>\n<p>这意味着,相对估值而言,美股当前性价比尚可,未来十年收益也许不如过去十年,但应该还能达到历史平均水平。</p>\n<p><b>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美股还能投吗?</b></p>\n<p>回到开头的问题,现在美联储自己认为明年会加息三次,利率上行似乎不可避免,美股还能投吗?历史上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时,美股表现又是如何呢?</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0c035725458d6bfae504a3b42c656ea\" tg-width=\"873\" tg-height=\"95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新全球资产配置整理</p>\n<p>如上图,我们列出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所有的加息、降息以及利率平整周期(连续加息/降息次数至少有两次或以上才定义为加息/降息周期,否则定义为利率平整期)。结果可能与很多人的直观感受不同,不管是标普500指数还是纳斯达克指数,在加息与降息周期的月平均收益差距并不明显,反倒是在加息前6个月和3个月、以及在联邦基准利率走平时,表现更好。</p>\n<p>不过,如果我们以1981年6月美国开启长达40年的的利率下行大周期为界,统计各货币政策周期中美股的表现,会得到更为清晰的结论。</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218fbc36b59cfc72ed1e3362a6c450a\" tg-width=\"562\" tg-height=\"21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数据来源:Bloomberg,新全球资产配置整理</p>\n<p>虽然美股在1970s的滞胀阶段表现远不如最近40年,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在1981年6月前,美股加息周期的表现远不如降息周期,而在1981年6月之后则相反。与此同时,美股加息前的表现,在两个阶段中均远胜于降息前。这一点在纳指上表现得更为明显。</p>\n<p>对于整个经济而言,利率和经济发展及企业盈利密不可分。企业盈利会推升市场要求的收益率,货币当局也会跟随经济发展需求,通过加息防止经济过热,稳定物价。因此在经济增速较高时,利率和企业盈利通常是正相关的。基于这样的逻辑,在利率上升期间,企业的自身盈利扩张对股票定价的正向提升,大于利率上行带来的负向影响。</p>\n<p>反之,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企业盈利增速不足、甚至在受到类似疫情这样的冲击出现下滑时,利率的影响就会变得尤其重要,货币当局往往也会通过降息,为经济恢复创造更宽松的资金环境。这便是为什么美股在加息前的表现总是好于降息前。</p>\n<p>我们当前所处的环境,正是美联储加息的前夕。由于高企的通胀带来的政治与社会压力,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大方向已成定局,因此市场的关注点便转向了经济增速能否在今年的高增长后,仍维持在一个相对高的水平。</p>\n<p>于是,美联储在FOMC会议中提高对明年美国GDP增长预期,大幅下调对今明两年失业率的预测值,肯定了经济活动以及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部门最近几个月有所改善,则美股大涨。</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aa748dc78f8f6c4a2db4216002ba80c\" tg-width=\"1080\" tg-height=\"664\"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来源:美联储12月FOMC Summary of Economic Projects</p>\n<p>此后周四公布的费城美联储制造业指数和Markit制造业与服务业PMI指数均不及预期,则美股掉头向下。</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099b032a0146262ba60ac678e1b9c80\" tg-width=\"945\" tg-height=\"779\"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n<p>来源:Trading Economics</p>\n<p>简而言之,美联储希望引导市场,预期明年加息三次的出发点是经济增长强劲,也就是当前处于1981年6月后的情况,那么从历史数据来看,加息阶段股票的收益尚可。然而,如果市场认为当前处于1981年6月之前的滞胀期,货币政策因通胀而不得不收紧,同时经济发展又出现停滞,企业盈利没有增长,那么加息就会压低股票定价了。</p>\n<p>因此,根据经济基本面,判断美联储加息的动作,到底是为了抑制供给端通胀,还是因为经济已经步入正轨,才是核心。</p>\n<p><b>写在最后</b></p>\n<p>回到开头的4个核心问题:</p>\n<p>1. 光看估值投资股票赚钱吗?--- 不赚钱,而且机会成本较高。</p>\n<p>2. 光看估值的问题在哪里?--- 忽略了企业盈利状况,从而忽视了“高”估值的合理性。</p>\n<p>3. 当下美股的估值过高吗?--- 考虑企业盈利状况,以及相对于美债的收益率,估值不算高。</p>\n<p>4. 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美股还能投吗?--- 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不投的机会成本大于投的风险。</p>\n<p>经常有朋友谈到美股,觉得美股一直在涨,是不是估值很高,一旦美联储停止放水,收紧货币政策,会“泡沫破裂”。这个观点10年前如此,5年前如此,现在还是如此。如果近十年以来一直抱着这个观点,你可能没等到想象中的“估值泡沫破裂”,却会错过平均每年16%以上收益率的美股牛市。这还不止,如果在此期间选择持币观望,每年2%的通胀率会不断蚕食你手中的现金。</p>\n<p>估值高本身并不是问题,估值过高才是问题。什么叫做过高?价格高于股票的内在价值。这个内在价值由股票定价机制推导得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在此讨论的两种主要的因素——资产本身的基本面,和市场的利率环境,都能显著改变资产的内在价值。</p>\n<p>不要再死盯着估值的绝对数值或历史分位一个指标,低估值股可以是价值投资,高估值成长股也可以是价值投资。不管是对美股还是A股,又或者是其他股票市场,结合当下的市场利率环境以及对企业未来的展望,做出合理价值的判断,寻找那些被市场忽视、低估的公司或资产,才是靠谱的价值投资。</p>\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93c3dba7c4b0e443e40fe6df5639434d","relate_stocks":{".DJI":"道琼斯"},"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01932364","content_text":"12月15日,美联储在FOMC会议上鹰声嘹亮,在宣布明年三月就会完成taper的同时,委员会成员对明年加息的预期中位数达到了3次,远高于9月FOMC会议时的1次,甚至还略高于会议前美联储利率期货定价的2.72次。数据来源:Bloomberg\n然而,美股三大股指却逆转了当天会议前超过1%的跌幅,转而收涨2%以上。一时间,货币政策收紧“利空出尽,靴子落地“的解释不绝于耳。只是市场先生对此马上给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美股大盘随后连跌两天,使标普500指数单周下跌1.91%,纳斯达克100指数更是重挫3.24%。这又该如何解读呢?美股的下跌,到底是放水的缺失,还是估值的沦丧?\n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归本溯源,回到股票到底应该如何定价这个问题上来。\n01 光看估值投资股票赚钱吗?\n02 光看估值的问题在哪里?\n03 当下美股的估值过高吗?\n04 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美股还能投吗?\n光看估值投资股票赚钱吗?\n说到美股,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估值这么高是不是崩盘的风险很大?我们在估值高的时候避免进场/及时离场,会不会更好?\n或者换句话说,单纯基于估值高低买卖美股,究竟是不是一个有效的投资方式?这里我们做个小测试,给大家看看这个逻辑靠不靠谱。\n测试从1990年开始,测试对象为标普500,根据市场整体历史市盈率的买卖规则如下:\n\nPE<=80%历史分位,持有标普500;\nPE>80%历史分位,定义为高估值,空仓;\n\n注:PE历史分位基于从1970年开始的数值得出\n根据上述高估值的定义,下面图表描绘了高估值期间标普500的表现:\n\n数据来源:Bloomberg\n可以看到,如果我们在高估值时空仓,相比规避回撤风险,我们损失更多的是收益机会。从历史数据来看,平均每次空仓期的错过的收益达到16.8%。而从成功率来看,空仓那么多次,也就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算得上成功规避回撤。\n我们单纯从估值的数值去看,1996年标普500就显示了很高的估值,如果这时候开始空仓,后面将会错失高达80%收益率的机会。这还是最成功的一次。在科网股泡沫后的近十来年,如果还是这么在意高估值而空仓美股,错失的上涨机会就不止这80%了:\n\n09年空仓4个月,标普上涨10%\n16-18年空仓17个月,标普上涨23.8%\n20/6至今空仓18个月,标普上涨54.3%\n\n总的来说,按照这个PE择时的策略投资标普500,最终收益率下降了快一半,夏普比率也跟着低了一大截。从历史结果来看,单纯基于估值指标择时是一个机会成本极其高的投资方式。\n\n数据来源:Bloomberg\n光看估值的问题在哪里?\n从金融逻辑来看,过往的高估值与估值泡沫并不是等价关系。对于股票资产而言,合理的估值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定值,它主要受到未来的长期盈利以及市场要求回报率两个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如何分析股票内在价值:市盈率的理解和改进》一文中,对此有详细阐述。根据股利贴现模型(Gordon Growth Model),股票当前的内在价值应为:\n\nE0为企业当前盈利,g为长期盈利增长率,b为盈利留存比例,k为市场要求回报率(资金成本率)\n这与企业未来长期盈利与增长正相关,与市场要求回报率负相关,而后者会受到市场利率环境的直接影响。\n企业未来长期盈利\n假如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长期向好,获得较高的估值显然是无可厚非的。举个例子,我们回顾前文的标普500净值与估值图,在2016/12-2018/4期间,标普500的估值已经超过历史80%分位点之上了,按我们先前定义就是典型的“高估值”区间。在此期间,标普500依然上涨了23.8%。\n就算我们把时间继续拉长,“高估值”情形也的确出现了快速消退,但并不是所谓的“估值泡沫”破裂引起的,更大一部分是由于企业盈利抬升,以其为分母的P/E估值才会极速下跌。\n\n数据来源:Bloomberg\n在2010s这10年,美股的上涨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企业盈利的快速上升,而所谓的“估值高”只是因为PE中历史的盈利“E”考虑了过去(甚至不包括当下),却忽略了真正有价值的未来盈利。下图中蓝线为企业盈利状况,可见一直在伴随着估值的提升而提升。\n\n数据来源:Bloomberg\n利率环境\n从金融的定价原理来看,在盈利不变的情况下,市场要求回报率与理论价格成反比。对于市场要求回报率,影响因素很多,且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和数据。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当属利率,我们可以用10年美国国债利率,作为一个参照变量进行观测。\n根据回报率与理论价格的关系,在利率持续下行的环境中,估值上升其实是一个十分合理的逻辑。从下图可以看到,近30年美国中长期债券的利率虽然波动不小,但其整体趋势还是一直下行的,而这也是美股长牛的重要支撑点之一。\n\n数据来源:Bloomberg\n总的来说,美国近几十年良好的公司经营环境、不断创造并改变生活的新科技和新业态、不断增长的企业盈利,以及全球巨量低成本资金的涌入,共同促成了美股的长牛,高估值实际上是合理且必然的。所以不必对高估值过度紧张,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更应该是:在给定的市场环境下,美股估值是否过高?\n当下美股的估值过高吗?\n企业未来长期盈利角度\n根据FacSet的数据,华尔街分析师预期标普500成份股公司在去年受疫情影响的低盈利基数的基础上,今年全年盈利增长将超过45%,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而明年的盈利增长预期仍有9.2%左右,高于过去十年5%的平均值。这将对目前众所周知的高绝对估值起到不小的降温作用。\n\n来源:FactSet\n目前标普500的PE大概为25左右,今年PE估值的回落正是由超高的公司盈利增长主导的。\n\n数据来源:Bloomberg\n利率环境角度\n前面我们提到,在分析股票内在价值时,还需要考虑利率环境。这里我们使用“股票相对债券的超额收益”这个指标,对美股大盘的相对估值进行分析。这个指标首先将股票的估值P/E倒过来变成E/P,即股票的盈利收益率,再与债券收益率进行对比。\n具体计算如下:股票相对债券的超额收益 = E/P - 美10年国债利率(注:本章使用的PE数据为席勒教授构建的TRCAPE(周期调整后市盈率),经过盈利平滑、通胀调整、复权等处理,数值会与普通PE存在一定区别)。\n下图为在同样的一个半世纪中,美股相对于美国10年国债的超额收益的变化,数值越高说明美股相对于美债越有吸引力(或者说相对估值越低),则未来十年股票相对债券的超额收益大致来看也会越高。\n\n来源:http://www.econ.yale.edu/~shiller/data.htm\n数据时间:1881/01-2021/09\n截至2021Q3,美股相对美债超额收益约3.01%,甚至还略高于历史中位数2.66%。也就是说,股票暗含的盈利收益率,相对债券利率并不算低。换成估值的角度,就是反过来讲,股票当前估值相对债券并不算过高,至少是在历史的中位水平之下。\n这意味着,相对估值而言,美股当前性价比尚可,未来十年收益也许不如过去十年,但应该还能达到历史平均水平。\n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美股还能投吗?\n回到开头的问题,现在美联储自己认为明年会加息三次,利率上行似乎不可避免,美股还能投吗?历史上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时,美股表现又是如何呢?\n\n数据来源:Bloomberg,新全球资产配置整理\n如上图,我们列出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所有的加息、降息以及利率平整周期(连续加息/降息次数至少有两次或以上才定义为加息/降息周期,否则定义为利率平整期)。结果可能与很多人的直观感受不同,不管是标普500指数还是纳斯达克指数,在加息与降息周期的月平均收益差距并不明显,反倒是在加息前6个月和3个月、以及在联邦基准利率走平时,表现更好。\n不过,如果我们以1981年6月美国开启长达40年的的利率下行大周期为界,统计各货币政策周期中美股的表现,会得到更为清晰的结论。\n\n数据来源:Bloomberg,新全球资产配置整理\n虽然美股在1970s的滞胀阶段表现远不如最近40年,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在1981年6月前,美股加息周期的表现远不如降息周期,而在1981年6月之后则相反。与此同时,美股加息前的表现,在两个阶段中均远胜于降息前。这一点在纳指上表现得更为明显。\n对于整个经济而言,利率和经济发展及企业盈利密不可分。企业盈利会推升市场要求的收益率,货币当局也会跟随经济发展需求,通过加息防止经济过热,稳定物价。因此在经济增速较高时,利率和企业盈利通常是正相关的。基于这样的逻辑,在利率上升期间,企业的自身盈利扩张对股票定价的正向提升,大于利率上行带来的负向影响。\n反之,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企业盈利增速不足、甚至在受到类似疫情这样的冲击出现下滑时,利率的影响就会变得尤其重要,货币当局往往也会通过降息,为经济恢复创造更宽松的资金环境。这便是为什么美股在加息前的表现总是好于降息前。\n我们当前所处的环境,正是美联储加息的前夕。由于高企的通胀带来的政治与社会压力,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大方向已成定局,因此市场的关注点便转向了经济增速能否在今年的高增长后,仍维持在一个相对高的水平。\n于是,美联储在FOMC会议中提高对明年美国GDP增长预期,大幅下调对今明两年失业率的预测值,肯定了经济活动以及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部门最近几个月有所改善,则美股大涨。\n\n来源:美联储12月FOMC Summary of Economic Projects\n此后周四公布的费城美联储制造业指数和Markit制造业与服务业PMI指数均不及预期,则美股掉头向下。\n\n来源:Trading Economics\n简而言之,美联储希望引导市场,预期明年加息三次的出发点是经济增长强劲,也就是当前处于1981年6月后的情况,那么从历史数据来看,加息阶段股票的收益尚可。然而,如果市场认为当前处于1981年6月之前的滞胀期,货币政策因通胀而不得不收紧,同时经济发展又出现停滞,企业盈利没有增长,那么加息就会压低股票定价了。\n因此,根据经济基本面,判断美联储加息的动作,到底是为了抑制供给端通胀,还是因为经济已经步入正轨,才是核心。\n写在最后\n回到开头的4个核心问题:\n1. 光看估值投资股票赚钱吗?--- 不赚钱,而且机会成本较高。\n2. 光看估值的问题在哪里?--- 忽略了企业盈利状况,从而忽视了“高”估值的合理性。\n3. 当下美股的估值过高吗?--- 考虑企业盈利状况,以及相对于美债的收益率,估值不算高。\n4. 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美股还能投吗?--- 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不投的机会成本大于投的风险。\n经常有朋友谈到美股,觉得美股一直在涨,是不是估值很高,一旦美联储停止放水,收紧货币政策,会“泡沫破裂”。这个观点10年前如此,5年前如此,现在还是如此。如果近十年以来一直抱着这个观点,你可能没等到想象中的“估值泡沫破裂”,却会错过平均每年16%以上收益率的美股牛市。这还不止,如果在此期间选择持币观望,每年2%的通胀率会不断蚕食你手中的现金。\n估值高本身并不是问题,估值过高才是问题。什么叫做过高?价格高于股票的内在价值。这个内在价值由股票定价机制推导得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在此讨论的两种主要的因素——资产本身的基本面,和市场的利率环境,都能显著改变资产的内在价值。\n不要再死盯着估值的绝对数值或历史分位一个指标,低估值股可以是价值投资,高估值成长股也可以是价值投资。不管是对美股还是A股,又或者是其他股票市场,结合当下的市场利率环境以及对企业未来的展望,做出合理价值的判断,寻找那些被市场忽视、低估的公司或资产,才是靠谱的价值投资。","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0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l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