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那些事
互联网那些事
深挖品牌故事,探寻商业逻辑
IP属地:未知
0关注
930粉丝
0主题
0勋章

腾讯驰援西藏:首批捐款2000万,公益专区140多万人捐5695万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 1月7日9时,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措果乡附近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天气寒冷、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救援刻不容缓,支援灾区义不容辞!救灾物资星夜抵达,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越来越多的企业、明星加入到驰援西藏灾区的行动中。 地震当天,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就启动首批捐款2000万元,用于受灾地区的紧急救援、过渡安置、过冬物资,灾后恢复重建及以工代赈等工作。 不仅是直接捐钱,腾讯公益还上线了“捐款驰援西藏”专区,截止到1月9日下午16:00点,已经有140多万人捐出5695万,捐款数据还在加速上升,腾讯公益的影响力还在上升。 一 腾讯做好事不停 快速响应,驰援灾区,这是腾讯这些年一直都在做的。 2021年7月,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首批捐款1亿元,还调动产品技术资源,助力政府与社会各界抗洪救灾,设置“驰援河南洪灾”专区开辟爱心捐助通道;上线“河南遭遇特大暴雨”专题,持续关注最新消息;腾讯文档全城助力项目也向河南全省用户紧急发布安全科普信息。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先后捐款2亿元,支持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2023年12月,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向青海、甘肃等受灾地区捐款2000万元,用于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 这些年,腾讯确实一直在坚持做“好事”。 《华夏时报》和易善数据联合发布的《华夏公益·上市公司公益慈善年度报告(2023)》,揭晓“2023上市公司公益捐赠50强”,用数据记录了上市公司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共襄公益慈善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报告》显示,2023年50家企业年度捐赠总额达127.83亿元,其中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捐赠29.5亿遥遥领先。 二 腾讯公益,不止是捐赠 腾讯很早就开始做公益,2007年6月腾讯捐赠原始基金
腾讯驰援西藏:首批捐款2000万,公益专区140多万人捐5695万

守望西藏,巴奴捐赠100万元款物:要做竞争对手做不了的事

最近,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了6.8级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巴奴捐赠100万元款物守望西藏,支持灾区的紧急救援、过渡安置、灾后重建等工作,真正展现出了国内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 这不是巴奴第一次捐款了。 去年,巴奴向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捐赠100万物资支援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灾区;2021年,巴奴向郑州红十字会捐款500万元用于抗洪救灾;2019年疫情爆发初期,巴奴通过湖北省慈善总会向武汉捐款500万元,同时捐赠了200余万元的品质食材和防护物资。 能有如此大手笔,自然离不开巴奴在火锅行业的一路摸爬滚打。 01.巴奴要做竞争对手做不了的事 一直以来,提到火锅,很多人都会想到火锅界的大哥——海底捞,甚至认为当下的火锅市场已经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 但光从一个餐饮企业的商业程度来断定其是一个发展好的品牌是不对的。 近年来,巴奴自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助力乡村振兴,不仅积极发挥规模化采购优势,探索定向种植模式,还在多地建立了专供基地,比如四川宜宾胡坝村雷竹基地的“熊猫笋”,河南汝阳红里村的红心红薯等。 甚至为了振兴当地的乡村,巴奴直接把当地的红心红薯推上了自家的火锅餐桌,年稳定供货50万斤,一下子打开了当地红薯的销路,在宜宾也建立了一个“熊猫笋”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占地面积1000亩,直接带动当地1120人就业增收。 除此之外,为了确保食材品质,巴奴从选种到播种、再到病虫害防治、收仓运输等全链条品控,全部实现了规模餐饮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双赢,而这不仅关系到数万农户的生计,还为社会提供了将近1万多个岗位。 当然,更重要的是给顾客提供了安全、健康、像回家一般的就餐体验。 譬如,巴奴正式开始尝试“24小时营业”,这些门店还新增了24小时热水、手机、电车充电服务、温暖歇脚服务、免费打印服务等。 如此一来,消费者到巴奴不仅仅是吃饭,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这里有情绪价值的加
守望西藏,巴奴捐赠100万元款物:要做竞争对手做不了的事

补税百亿后,廉价版iPhone能让苹果把血回满吗

财报数据显示,苹果在第四财季的总净销售额为949.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净利润为147.3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36%。 为什么销售额明明上去了,净利润却少了一大块? 因为苹果刚刚补缴了近110亿欧元的税款,又要支付6.95亿元的Siri窃听和解费。 为了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强化公司的收入水平恢复元气。 苹果这次可能真的要重拾“性价比路线”,把廉价版iPhone带到我们身边了。 嘿 Siri 从2011年10月,也就是iPhone 4S发布的那一刻算起,就一直有人怀疑Siri在未被唤醒的情况下,会去偷听自己的对话内容。 毕竟要让手机一听到“嘿,Siri”就做出即时反应的前提,便是要一直运行音频收集模块,去让程序捕捉用户嘴里的关键词。 2019年7月,某苹果公司承包商向《卫报》透露称,他们在帮苹果处理Siri数据的时候,经常能听到一些内部消息,如交易详情、机密医疗信息等。而且这些人所能接触到的不仅有音频,还有对话者的位置、联系方式、APP数据等一系列信息。 很快,一些美国用户就对苹果公司发起了集体诉讼。 他们认为自己的对话内容被Siri窃听,然后用在了广告推送的身上。比如有原告表示,自己私下和医生讨论某品牌的治疗方案后,没多久就收到了相关内容的广告;自己聊天时提到了某品牌运动鞋,然后就收到了相关广告的推送。 经过数年的拉锯环节,近日苹果公司终于有了新动作。即同意支付9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95亿元)的和解费,为这件事情彻底画上句号。 和解方案细则指出,任何在2014年9月17日-2024年12月31日之间,在美国购买并使用植入Siri的苹果设备消费者,都能以每台设备20美元(约合人民币146元)的价格领取补偿金(每位用户最多能领取5台设备的补偿金)。 除此以外,苹果还再度重申了数据安全问题。 他们声称苹果从没有把Siri的数据用在用在广告营销上,更没有把这
补税百亿后,廉价版iPhone能让苹果把血回满吗

开遍全国的俄罗斯特产店,究竟收割了谁

网红吸金的终极奥义,就是给自己套上“俄罗斯马甲”? 前有河南大哥用滤镜COS车臣特种兵,自称“保尔·柯察铁”直播带货;后有湖北大姐用特效变身“俄罗斯娜娜”吸粉百万一炮而红。 在今天,加入这场名为“我在俄罗斯很想你”的商业游戏玩家不仅有想起号的主播,还有那些开遍大江南北的俄罗斯特产店。 俄罗斯特产店遍地开花 全国到底有多少俄罗斯特产店? 企查查在2024年12月发布的文章指出,国内的俄罗斯商品相关企业共有3523家,2023年累计注册量为697家,同比增长43.42%;2024年累计注册量为841家,超越2023年的全年注册总量。 拿广东地区举个例子。 截止到2024年12月11日,广州共有14家俄罗斯商品相关门店,深圳、佛山则分别有17家、6家俄罗斯商品相关门店。这些打着“战斗民族”“硬核俄货”“俄罗斯优选”等旗号的店铺,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遍地开花。 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玲玲曾因爱好俄罗斯文学走进了俄罗斯特产店。令人失望的是,她虽然在这里买到了心心念念的白桦树汁,但商品的产地却是内蒙古,而非我们的近邻俄罗斯。 “好像很多是中国生产的。如果去逛的话,我应该不会买,除非看到好玩的东西”在报道中,她如此说道。 有趣的是,玲玲的故事并不是“我在俄罗斯很想你”这场商业游戏中的个例。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目前俄罗斯特产店里的商品产地不仅有内蒙古,还有福建、黑龙江、江苏,甚至越南、乌克兰等地。 比如这款用俄罗斯境内河流“顿河”命名的酸黄瓜,它的原产地和进口商则分别为越南、绥芬河市嘉荣经贸有限公司。 而另一款维生素C硬糖的“户籍”则更加复杂,它的出品商是香港雅佳食品有限公司,制造商是福建省晋江市华佳食品有限公司,中国总代理商则是绥芬河伟诚经贸有限公司。 以上种种略显抽象的情况,也让网友们戏称整个俄罗斯特产店唯一的正宗俄产,就是那些前来探店的俄罗斯人。 俄罗斯特产市场现状如何 针对“你在
开遍全国的俄罗斯特产店,究竟收割了谁

一年蒸发超500亿!泸州老窖的2024:既“扎心”又充实

当罗振宇在2025跨年演讲当晚,气宇轩昂念出赞助商泸州老窖的名字的时候,恐怕没多网友会意识到,泸州老窖的2024,并没有表面上这般风光 01,从“茅五沪”到“非茅即五”? 很长一段时间内,凡提起中国名酒,坊间无不脱口而出“茅五沪”,也即茅台、五粮液、沪州老窖这三大品牌,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老百姓心目中的中国知名白酒前三甲,但眼下,这一格局,已悄然生变。 昔日的“茅五沪”正在朝“非茅即五”、“或茅或五”、“茅五洋”、“茅五汾”的趋势上转变,从往常的“三足鼎立”,渐渐变成了了茅台五粮液的“分庭抗礼”,原本置身白酒第一梯队的泸州老窖的存在感,在被拉低。 一个直接原因,或体现在业绩规模上: 2023年,泸州老窖销售收入302.33亿元,排在了贵州茅台(1505.60亿元)、五粮液(832.72亿元)、洋河股份(331.26亿元)、山西汾酒(319.28亿元)之后,成了名副其实的“茅五洋汾泸”中的老五; 2024年前三季度,泸州老窖销售收入243.04亿元,排在了茅台(1207.76亿元)、五粮液(679.16亿元)、汾酒(313.58亿元)、洋河之后,并且与汾酒的差距进一步被拉大到70.54亿元(上年度,还只是落后了汾酒16.95亿销售额); 你要说泸州老窖没有“压力”,显然也不切实际。 另外,作为2023年度主流白酒品牌中上升势能最好的酒企,去年(2024)却显得颇为黯淡,自2024年年初到2024年11月19日收盘,泸州老窖跌幅达到了18%,最大回撤近50%,在上市酒企中拿到了末次排位; 2024年初市盈率,泸州老窖20.77 PE,截至2024年12月15日,泸州老窖的PE已跌至14.21,在头部上市酒企中,排名最低;2024年年内市值,泸州老窖减少了516.4亿元,仅次贵州茅台; 2025年开年之后,白酒大盘整体依旧“绿油油”,1月6日收盘,泸州老窖跌至115.30元,一觉回到
一年蒸发超500亿!泸州老窖的2024:既“扎心”又充实

科技乳?狠活茶?网红博主开火霸王茶姬

最让奶茶爱好者破防的一集出现了? 近日知名测评博主“老爸评测”开火霸王茶姬,不仅称其在产品中添加了“冰勃朗”,还给对方起了“科技乳”等外号。 此言一出,霸王茶姬立刻被贴上了“科技与狠活”的标签,受到了各界舆论的围攻。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恐怕没那么简单。 霸王茶姬陷入信任危机 霸王茶姬翻车了? 近日,知名测评博主“老爸评测”发布内容开火霸王茶姬,将对方的拳头产品“伯牙绝弦”推上了风口浪尖。 更具体地讲,则是博主在伯牙绝弦里发现了一款名为“冰勃朗”的非氢化基底乳添加剂。在这里,冰勃朗的存在和植脂末相似,都是为了提升产品口感。而在成分构成层面,它们也均含有色素、香精、乳化剂、油、糖(和植脂末相比,冰勃朗额外添加了增稠剂)。 事情到这里还没完。 博主在将植脂末、冰勃朗送检后发现,植脂末的反式脂肪酸占比为7.14%,总糖含量、脂肪含量分别为17.2g/100g、33.4g/100g;而冰勃朗虽然没有被检出反式脂肪酸,但它在脱水后的总糖含量、脂肪含量却分别为10.2g/100g、45.4g/100g。此种数据差异,也让博主给它取了个“科技乳”的外号。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舆论事件并非霸王茶姬首次和冰勃朗同屏出现。 早在2023年7月,霸王茶姬官方微博账号就曾发帖表示,为了规避植脂末、奶精等问题,他们将选用“冰勃朗非氢化基底乳”充当奶、茶之间的连接器,以此在保证口感的同时让奶茶更加清爽健康。 目前老爸评测的开火视频已经在多个平台下架删除,而博主也就下架一事回应称植脂末跟冰勃朗的成分相似,只是形态不同。原视频里并不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而且所有的试验均符合实际使用场景。 起底冰勃朗和它的厂家 冰勃朗的厂商为浙江圣吗哪乳业有限公司。 相关报道指出,这家公司创立于1988年,并和霸王茶姬、喜茶等品牌存在合作关系。其在2022年的产值为6000万元,在2025年增至10.5亿元。 至于冰勃朗本尊
科技乳?狠活茶?网红博主开火霸王茶姬

一个月辟谣三次,小米被舆论危机盯上了?

如果要选一个“十二月最忙打工人”的榜单,我想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肯定榜上有名。 原因也很简单,在刚刚过去的十二月里,小米曾经历了三轮舆论事件的洗礼。 拒招35岁以上的员工、专利侵权、年前进行大规模裁员。 在这些内容的接连空降下,王化在十二月不是正在辟谣,就是在加班辟谣的路上。 一个月内小米接连辟谣三次 2024年12月11日,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的一条辟谣贴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焦点。 事情的起因是有人发视频开火“年龄歧视”,称某内地手机品牌在香港拒招35岁以上的员工,引发网友热议。在相关内容讨论量不断上涨的时候,王化也专门跟HR领导展开了互动,并从中得到了三点事实。 一:吐槽视频里提到只给短期合同,但小米全部是长期合同;二:吐槽视频里提到了年龄限制,但小米没有;三:视频里的人应该是猎头,但小米的香港岗位没有用猎头。 这次事件后来甚至引得雷军本人亲自下场回应。在刚刚结束的跨年夜直播里,雷军特意给王化的辟谣贴加装了“补丁”。 “小米只招35岁以下?这个真的没有,这纯属谣言。我只是看到我们有一个年龄限制,是我们招聘大学生未来之星,招未来之星的博士生有要求35岁,因为那是刚毕业的博士,这是一个专项招募的应届生,大家别误解。”在直播中,雷军如此说道。 时间来到2024年12月16日,小米再次因舆论问题登上热搜。 这天,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和新浪财经CEO邓庆旭的对话内容在网上广为传播,期间董明珠提到小米因为专利侵权而赔偿了格力50万。 “我可以说,我是世界上最好的空调。对不对,我们有十几万项专利,小米最近还赔了我50万,专利侵权赔了50万。” 那么小米是如何回应的呢? 这次站出来的同样是公关部总经理王化,他在帖子里写道:“今日相关新闻,经过再次核查,信息不实。第一:小米空调没有专利侵权行为;第二:小米没有因为专利侵权赔偿50万的情况。”算是为本起舆论事件画上了句号。 万万没想到,就在12
一个月辟谣三次,小米被舆论危机盯上了?

百亿“雪王”IPO执念:蜜雪冰城上市梦,何时圆?

中国现制茶饮江湖,从不缺“绩而优则市”的故事,奈雪的茶、茶百道莫不如是!2025年元旦,蜜雪冰城再一次向港股IPO发起冲刺,这已经是3年来蜜雪冰城第3次递交上市申请,经历了前两次的折戟,这一次,“雪王”会如愿上市吗? 01,“屡败屡战”,雪王仍不言弃! “雪王”对上市的执念之深,可谓如影随行: 早在2021年,蜜雪冰城就欲赴港上市,但最终到了2022年9月,蜜雪冰城转而选择了大A,并在河南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拟登陆深交所主板,募资64.96亿元,不过无果而终; 2023年,雪王转战港股的消息又传得满城风雨,但直到2024年1月,蜜雪冰城才向港交所正式递交了招股书,然关注雪王的群体从年头等到年尾,依旧是没等到下文; 2025年1月1日,举国欢庆的元旦,雪王以“抢跑”之态正式在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俗话说事不过三,这一次,蜜雪冰城是终于要动真格了? 而也因为每次上市申请后,都欠缺成功的“临门一救”,网络上也开始有了各猜测和质疑。 对于知名连锁茶饮品牌而言,食品安全问题确实不容忽视,近年来,蜜雪冰城也没少因为食安问题冲上热搜,引发消费者担忧,据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以来的通报统计显示,茉酸奶共有20家门店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排名第一,蜜雪冰城以16家门店的通报数量紧随其后,排名第二。 图:北京市消协 当然,对于上市这样一个严谨而复杂的课题,无论是成与败的剖析,从来都不能局限在一点一线层面,也就是说,频频曝出的食安问题或是一个影响因子,但绝不是全部,还是要回归行业视角; 笔都注意到,就在2024年的1月2日,同蜜雪冰城一同递交港股上市申请的还有另一家知名茶饮品牌古茗,蜜雪冰城上市没了影儿之后,古茗也直到去年的12月才获得了监管机构对其境外上市的初步批准,等于为了推进上市,同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不过,古茗好歹在IPO之路上迈进了一小步,另一家知名茶饮品牌沪上
百亿“雪王”IPO执念:蜜雪冰城上市梦,何时圆?

套现百亿 阿里巴巴和大润发正式分手

2025年才刚刚开始,财商圈就出了两件大事。 一是阿里巴巴以131.38 亿港元的价格,将所持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的全部股权出售。 二是1月2日港股开盘后,高鑫零售的股价一度大跌29.03%。 在梳理相关信息的时候,我们意外发现早在2024年2月,阿里巴巴方面就有了要和大润发分手的迹象。 更令人吃惊的是,这段时间让阿里巴巴动了分手心思的企业,竟不止高鑫零售一家。 阿里巴巴和大润发正式分手 2025年1月1日晚,阿里巴巴集团突然和大润发官宣“分手”。 当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表示子公司及New Retail与德弘资本正式达成交易,将以131.38亿港元的价格出售所持高鑫零售的全部股权。(本次交易所涉及的股权份额,将占据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的78.7%) 通过梳理时间轴我们发现,阿里巴巴在2017年首次入股高鑫零售,后在2020年进一步增持,使高鑫零售成为了阿里巴巴集团的并表子公司。 在交易详情层面,本次德弘资本将以整体最高1.75港元/股的价格,对New Retail所持有的480369231股高鑫零售股份进行收购;对阿里全资子公司吉鑫和淘宝中国所持有的7027297350股高鑫零售股份进行收购。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1.75港元/股的整体最高价,包含1.55港元/股的现金和0.2港元/股的利息。 相关报道指出,本次收购大润发的“德弘资本”由前KKR全球合伙人刘海峰和华裕能共同创建。身为一家国际性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其核心团队不仅领导了KKR、摩根士丹利在亚洲的私募股权投资业务,还曾参与了南孚电池、海尔、现代牧业等多家知名企业的成长。 谈及本次交易的原因,阿里巴巴集团在公告中将出售高鑫零售股权的操作定义为“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并希望能借此优化资产结构,将内部精力聚焦在核心业务的发展上。 而德弘资本则希望通过自己的营运资源、行业经验稳固高鑫零售的竞争地位,帮助它在新零售
套现百亿 阿里巴巴和大润发正式分手

一夜之间,企业管培生跌落神坛

你以为的管培生:工作经验丰富,轮岗期满后直接加入管理层,轻松实现月薪上万的人生目标。 现实中的管培生:没人管也没人带,加入团队后只能在一线炼蛊。不仅工资跟普通员工一样,转正难度还比人家高了不少。 除少数大厂外,多数小公司的管培生都面临着“没人管+没培养=大号实习生”的职场困境。 以至于今天再提起管培生,人们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掌声与鲜花,而是“天选牛马”这样一个四字差评。 管培生远没你想象的光鲜 提起管培生的工作日常,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没错,就是轮岗。 毕竟在招聘过程中,HR都会让管培生的面试者明白自己和其他员工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能在某一个部门长时间发展,而是要以特定的轮岗周期把公司上下所有的工作都摸索一遍。随后凭工作经验丰富+“老板御林军”的王炸组合走上人生巅峰,位列公司领导层。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来自苏州的三寸曾在某千人企业中做了大半年的管培生,如果你问她这半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那三寸大概率会用一句“感觉是自己是为了轮岗而轮岗”而回答你。 在过去的这段日子里,三寸曾先后在市场营销、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三个岗位上工作,而她在这些岗位的工作时长均不足三个月。 老实讲,三寸的轮岗周期很微妙,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 好消息是,我们可以在这段时间里摸清部门所有同事的脾气秉性,甚至能记住隔壁工位的小王喝咖啡不加冰,对面坐着的刘姐喝奶茶只喝五分糖。 坏消息是,这么短的时间根本不足以让我们深度理解每个部门的业务逻辑、触及部门运行的核心。 在文章中,三寸曾用“完全没有工作连续性,与我自身能力也不那么匹配。没有部门觉得你能待长久,都不把你当自己人,所谓的管培生却成了打杂的。”这样一番话描述了自己的处境。 她说的没错,目前管培生的压力来源不仅有工作不熟练,更有职场社交所带来的不适感。毕竟当一个新人顶着“御林军”身份加入团队的时候,其他同事或多或少都会担心自己在对方面前说了什么错话,然
一夜之间,企业管培生跌落神坛

日赚千元、延年益寿:网课陷阱盯上银发网民

在互联网世界,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自诩社会经验丰富,但总是对陌生网友盲目信任;他们虽然接触网络较晚,但总是相信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超级网红。 这些人,就是传说中的“银发网民”。 而他们的出现,也让那些藏在暗处里的身影蠢蠢欲动。争相推出了“无门槛剪辑课”“老年网红培训班”“直播养生局”等赛博陷阱。 赛博陷阱盯上银发网民 据新华网报道,近期有记者发现,市面上部分主播看准了老人想发挥余热、继续赚钱的心理,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全新的赛博陷阱。 这些人会先在社媒上发布“做直播在几个月内还清8.5万元欠款”“通过打字一上午收入506元”“做互联网口播一天赚3000”等消息,吸引银发网民的注意力。 然后想办法规避平台检测机制,引导这些“年老心不老”的人加入私域群。 只要双方的联系路径被打通,他们就会铺设、推送其他老人的“成功案例”。用“580买课的老学员,扣字就赚了240”“超50岁的老人,一个月收入超过30万”等话术给群成员洗脑,进而煽动他们购买相应的直播赚钱教程。 由于群运营事先分享了各种收益截图和成功故事,所以他们很快就能获得银发网民的信任,在家坐等他们把钱双手奉上。 举个例子。 来自山东的老雷(60岁),就因为被一则号称“只要5980,带你玩转海外电商。不懂外语没关系,低龄老人可做,轻松月入过万”的内容诱惑,添加了机构导师。事后又在对方“每月保底3000元收益,每月带货收益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话术诱惑下,乖乖交了近6000元的学费。 和大家想的一样。 老雷想要机构承诺的收益,而机构则想要老雷的本金。 “我按照他们的要求操作了一年多,到现在一分钱收益都没有。想要联系人退款,却怎么也联系不上,接近6000元就这样打了水漂。”在文章中,老雷懊悔地说道。 除此以外,还有不少人见到了银发网民那颗想成为网红的心。然后打着无门槛剪辑课、包粉丝数、月入过万等幌子,推出了所谓的“自媒体速成班”。 殊不知他
日赚千元、延年益寿:网课陷阱盯上银发网民

财富自由 涨粉百万,初代网红选择扎堆翻红

从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的那一刻起,中文互联网也迎来了属于它的“黄金时代”。 在这段互联网文化野蛮生长的日子里。 杀马特、非主流、文艺青年浪潮...... 我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备受年轻人追捧的符号诞生。 从拨号上网,到万物互联;从XP系统,到Win11推送。 在互联网世界快速发展的今天,不知道你有没有好奇过那些初代网红的现状如何呢? 初代网红文艺复兴:大冰 大冰是谁? 他是作家、主持人、黄金左脸、业余诗人、民谣歌手、老背包客...... 但在今年冬天前,他更是那个被全网嘲讽的对象。 作为中文互联网上的第一批文艺青年领袖,大冰的看家作品自然是《阿弥陀佛么么哒》 《我不》 《你坏》等一系列小蓝书。由于文章核心大多是“背包客和他的疼痛青春”所以这些书虽然销量很高,但总是会被网友打上“油腻”“矫情”“鸡汤”等标签。 甚至网上还出现了恶搞大冰的“冰学语录”和“大冰笑话”。 给大家举个例子↓ 而这些内容的出现,也一度让大冰和他的粉丝被打到了文艺青年鄙视链的底层。以至于在鄙视风潮最强的那一段时间,即使我们只在电视里见过露营的篝火,也可以在面对大冰粉丝的时候以45°角仰望天空,然后轻飘飘地说上一句“我的灵魂比你自由”。 但在大冰加入直播赛道后,网友们却意外发现。 他的身上,还真就有股小说角色般的魅力。 不久前,一位来自河南农村的64岁阿姨向他咨询“出去转转要花多少钱”。她说自己有一辆电动车,还有多年积攒而来的5000元积蓄。想要趁着还能动的时候,在种完麦子后出去走走,去亲眼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只要想做一件事,那就永远都不晚。 阿姨的想法和大冰的文青基因不谋而合。他不仅为对方提供了往返云南的机票,还发动朋友组成了“护航队伍”在确保阿姨行程安全的同时,为其提供必要的保障。至于一路上的吃穿用度,大冰则联系了当地的民宿老板,帮阿姨寻得了一份包吃包住的差事。 “我没喝过,苦点吧,以后就不吃苦
财富自由 涨粉百万,初代网红选择扎堆翻红

比亚迪“巴西事件”真相,并不复杂!

近日,因巴西当局的一则官网公告,令比亚迪卷入了舆论风暴!难以想象,他们居然将“解救”、“拦截”、“奴隶劳动”等一系列堪称炸裂的字眼,跟中国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强行关联,这背后究竟是有组织泼脏水?还是另有隐情? 01,巴西和金匠,谁在撒谎? 12月23日,巴西劳工部(MPT)在官网头版头条位置发布了一篇题为《特遣队营救163名工人并拦截比亚迪在卡马萨里的工作(BA)》的报告,该内容还包含了“奴隶劳动”“受害者”等足以引发大众愤慨的字眼,并且MPT还跟MTE(巴西劳动和就业部)一同公布了工人居住生活环境的照片: 一边是巴西政府部门的行为,一边又显得“有图有真相”,所以消息传到了国内后,很多大V和网友不假思索认为“错在比亚迪”,在一众热衷吃瓜的大V们各种转载报道下,舆情彻底被引爆(当然,截至本文发稿前,很多大V都默默删除了当初传播的动辄数千转评赞的爆款博文) 仅剩的一些“痕迹” 在微博等主流社交媒体平台,该事件传输的高峰期大抵就在24日、25日这两天,并且到了25日之后,也有一些知名的资深媒体人大V开始站出来(比如环球时报新媒体主任“paingod”的表态),客观公道地为比亚迪“说话”,坦率讲,还蛮难得的,如果大V都有这样的意识,何尝不是中国企业之幸?互联网生态之幸? 因兹事体大,这事都惊动了外交部,12月25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对此回应称,中国驻巴西使领馆正在同巴西方面保持沟通,核实情况,妥善处理。“我想强调的是,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要求中资企业依法依规经营。 ” 12月26日,比亚迪公关部总经理李云飞转发此次事件中,比亚迪劳务外包公司“金匠集团巴西分公司”的微博并同时附上了一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慷慨激昂的文字,基本上,李云飞的转发辟谣,代表了比亚迪官方的态度,所以,微博CEO@来去之间和一些正能量大V也都进行了跟转,到此刻,比亚迪深
比亚迪“巴西事件”真相,并不复杂!

AI玩具爆火:字节跳动、特斯拉开始发力

提起特斯拉、字节跳动这样的科技大厂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是马路上呼啸而过的新能源汽车? 还是改变娱乐方式的先进算法?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两家大厂最近“不务正业”般地把目光放在了“玩具”的身上。甚至还以此为蓝图,为我们盘开了一个千亿级的大市场。 大厂靠“不务正业”盘出千亿市场 当科技大厂跨界联动玩具赛道时,又会是怎样的场景? 特斯拉新推出的机器人玩具“Tesla Bot Action Figure”,售价40美元,在上线后的24小时内被抢购一空,目前二手价已被炒到1300美元。 字节跳动的内部礼物——毛绒玩具“显眼包”。因为造型可爱、内嵌豆包大模型,所以问世后迅速破圈走红,在二手交易平台一度被炒至数百元。 除了这两家大厂,马斯克的前女友Grimes也携手玩具公司Curio,借Open AI的语音模型推出了3款毛绒玩具,誓要一举拿下3-7岁小朋友的童年;天猫精灵前合伙人李勇手下的交互式对话玩具挂件“BubblePal”,即使售价高达449元,但仍在上线后的两个月内卖出了2万余件。 那么问题就来了? 为什么现在的大厂和创业者们都盯上了玩具赛道?这些玩具又凭什么在上市后被消费者追捧呢? 抛开黄牛炒作、品牌光环等杂七杂八的因素不谈。 最有可能的就是它们身上那股“科技味”给人们带来了足够新奇的体验。 拿字节跳动的显眼包举个例子。 虽然从外观上看,它只是一个形似小山的毛绒玩具。但当工程师把豆包大模型、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技术加装在它身上的那一刻,显眼包也将被正式赋予“生命”。而当它开口轻轻说出“主人”并对你的指令做出回应的时候,电影《玩具总动员》所描绘的场景也将就此变为现实。 在市场规模层面,Contrive Datum Insights的数据显示,在2030年,全球的AI玩具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350亿美元(约合2550亿人民币)。 它们是玩具,更是伙伴 老实讲,在AI玩具这个概念
AI玩具爆火:字节跳动、特斯拉开始发力

波司登陷“3克绒”风波,网友:少请代言,多充几克

知名品牌波司登因“3克绒”事件成为焦点,引发媒体和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的担忧,尽管波司登已下架相关产品,但网友的疑惑仍未消:绒与绒真的不一样?卖得贵还有理? 01,下架=心虚? 12月25日,波司登有关700元羽绒裤仅3克绒的话题,悉数冲上了热搜,截至本文发稿前,相关话题仍处于热搜标识未消失的状态,一众大V和素人网友都毫不客气地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锐评: 作为行业头部品牌,尤其在这个寒冬腊月,被媒体报道出了这样的事情,大家关注度高,情绪激动,言辞犀利……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不过,笔者认为,还是应该兼听兼信,因为笔者发现,有关这次的风波,还有另一个版本的说法: 12月25日晚间时分,有微博大V用户“HHP良”发动态称:“问了下在波司登的朋友,事实情况好像有点误会”,并且他还贴出了与这个“波司登员工”的微信沟通截图,从截图来看,“波司登员工”的回应是这样的“被人恶意的,这是去年的一款滑雪裤,根本就不是羽绒裤,就是裆部有一点绒”。 假设这个大V所言非虚,聊天对象确为波司登员工,那这波波司登遭遇“集火”倒确实显得有些冤枉,并且,很关键的一点是,这个说法一旦成立,无疑会成为波司登下架3克绒产品的最正当理由——本来就没有多少库存的老款,卖光就下架,合情合理! 这个说法跟早前波司登官方客服提及的“老款库存少”倒也能对上,只不过,此次舆情的引爆,恰恰跟客服回应中的那句“绒跟绒之间不一样”密切关联,客服的不专业回应,把充绒量少引导至绒子品质高所以克数轻上面,一下子激起了舆论的反弹。 因为,如果是羽绒裤,充绒量的多少是有国家相关的标准的: 2022年4月1日起,我国执行《羽绒服装》新国标,其中规定,羽绒服装不再标注含绒量,而应标明羽绒填充物的种类、绒子含量和充绒量,且羽绒服填充物的“绒子含量”不得低于50%。 低于50%就不能叫羽绒服,绒子含量每增加5%为一档,最高为95%。标签上没有标注绒子含量,
波司登陷“3克绒”风波,网友:少请代言,多充几克

瑞幸回应蟑螂门:门店未发现虫害现象

瑞幸又上热搜了。 只不过这次既不是因为联名活动火爆,也不是因为新品被消费者抢购一空。 而是因为有人在咖啡里喝到了蟑螂。 瑞幸陷入“蟑螂门” 12月21日,合肥消费者陈先生发帖Diss瑞幸,称自己在咖啡里喝到了一只蟑螂。 据陈先生描述,12月20日14点38分,他的朋友在瑞幸小程序下单购买了两杯咖啡;14点42分,自己前往门店将饮品取走。由于陈先生要开车跟朋友出去玩,所以这两杯咖啡就一直被放在了中控置物架上。 时间来到晚8点左右,刚把朋友送回家的陈先生顺手抓过置物架上的咖啡,却不想在里面喝到了“燕麦状”的异物。 “喝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一个异物,我就把它吐了出来,一看是‘小强’一样的东西,当时就拿手机拍了个视频。”在红星新闻的文章中,陈先生如此说道。 俗话说忍一时越想越气。 前脚刚把咖啡丢掉,后脚就直犯恶心的陈先生决定要到门店投诉。 但食安问题的追责毕竟要讲一个“时效性”。由于下单时间跟陈先生喝到蟑螂的时间间隔太长,所以门店的工作人员选择把总部联系方式交给他,让陈先生本人和总部直接沟通并上传异物照片。 “我要求看当时的监控视频,而不是赔偿,先弄清楚事情真相。他们说今天会有区域负责人联系我,带我去门店看监控。”面对订单支出原路返回+赔偿300元的解决方案,陈先生如此说道。 12月24日,结束调查行动的瑞幸向媒体反映称,针对网上流传的“合肥用户喝到蟑螂”一事,经核实后发现门店伙伴严格按照制作规范制作饮品,门店的虫害检查、消杀记录均完整无异常。另在第三方检测公司的到店检查环节里,也没有在门店区域、设备中发现蟑螂或其他虫害情况。 12月25日,陈先生也更新了自己的社媒内容。表示在市场监督管理人员带着自己查看监控后,他亲眼确认了瑞幸咖啡的操作流程无异常。 虽然蟑螂的来源无从得知,但陈先生还是决定撤销投诉。 网友们选择和瑞幸站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和以往的食安新闻不同。 面对“喝咖啡喝到蟑螂
瑞幸回应蟑螂门:门店未发现虫害现象

拉黑司机!能解决滴滴“臭车”难题?

近日,滴滴因“臭车”问题冲上热搜,相关的媒体报道与话题帖下面,已被大量“感同身受”的网友攻占,堪称互联网奇观! 乘客乘坐体验不满意,提供出行服务的滴滴,成众矢之的,似乎也能理解,不过更多网友关心的是,为何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得不到根治? 01,“臭车”引发打工人共鸣 12月23日晚,“越来越容易打到臭车了”的话题再一次冲上热搜,大量网友纷纷来到相关内容的评论区打卡,一些热评点辄获点赞量数千起; 12月24日,“滴滴就臭车致歉”的话题同样冲上热搜,而在这两大话题的相关内容的评论区,来自五湖四海的网友的吐槽中,除了“臭味车”之外,还有对“烟味车”的排斥以及对女性司机车功能的呼唤…… 闹了这么大的动静,那自然除了素人网友,各路大V也纷纷下场,发表自己的经历或者点评,毕竟打车出行事关大家的日常出行,无论大V还是小透明,谁还没有过滴滴打车的经历?关注度之高,也能理解; 滴滴的态度倒也比较诚恳,第一时间关注到了舆情变化,并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公告致歉:“非常抱歉和惭愧,没能为大家提供一个相对清新的出行环境,影响了大家的用车体验”,滴滴还表示,正开展“异味车”治理专项,争取改善大家的用车体验; 那么对于这一问题,此次置身风口浪尖的网约车司机群体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24日,由媒体主持的“网约车司机称想要干净整洁但没时间”的话题也冲上了热搜,媒体采访的网约车司机的回应,或许能代表一部分网约车群体的心声; 不过也有网友尖锐指出,各种“不容易”都不应该是借口,“你去海底捞吃饭,餐厅一股烟味,烟气熏天,你也吃不下去”,虽然用去餐厅跟坐车比较值得商榷,但确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乘客们对乘坐环境的重视程度,在与日俱增。 按常理来说,司机没有主观上放任车内环境变糟的动机,乘客也没有要忍受车内糟糕的环境的理由,表面上来看,这个现象似乎成了乘客跟司机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那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 02,治标难
拉黑司机!能解决滴滴“臭车”难题?

Chat GPT崩溃后,全球学术水平瞬间回落五年

12月12日,话题“Chat GPT崩了”登上热搜,引众网友哀嚎不已。 有意思的是,在话题评论区里哭得最大声的群体并不是靠Chat GPT做表格、分析数据的打工人,而是平日里专注明星资讯、电竞新闻的清澈大学生。 只因为12月刚好是不少高校的期末季、论文写作季,Chat老师选择在这个时候玩失踪,只怕会让不少大学生过不好年。 Chat GPT 年轻人的第一位赛博私教 从2022年11月上线3.5版本那天算起,Chat GPT已经陪伴了全球用户两年时间。 在这段日子里,GPT不仅完成了3.5-4.0的版本升级,学生们也从没听说过人工智能的小白用户蜕变成了AI工具老鸟。 对那些自上学起就用GPT完成作业的学生而言,他们所有的学习、复习经验都是和AI共生的。倘若这时候直接把工具从他们的手里抽走,这些人势必会两眼一抹黑不知如何是好。 “对不起,我是在它出生后才开始做科研的,就像先有马、后有车,我会开车却不会骑马一样。”在新周刊的文章中,某留学生如此说道。 尤其是到了期末季,学生们对GPT等AI工具的依赖还会更上一层楼。 毕竟复习资料要抓紧整理,不温习知识点的话卷面分数大概率会很难看;平时作业也要按时完成,不能准时交付的话平时分也会被被扣一大截。 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理工科的小雪表示,使用AI工具已经成为了自己和身边同学的学习日常。 在效率层面,有GPT帮助后他们仅需要一周时间,就可以搞定一份包含示意图的7000字期末总结。所以每到期末季、考试周的时候,同学们往往会众筹订阅GPT的会员服务提升效率,大家都笑称这是“为科技付费”。 高校老师苦AI味久矣 站在老师角度去观察2022年以后的学生状态,我们就会发现“AI味”这个词成了避不开的话题。 在澎湃新闻的报道中,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王教授表示,现在那些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进行采访后再上交的作业往往会充斥着一股“AI味”。这些作业虽然文笔不错,结
Chat GPT崩溃后,全球学术水平瞬间回落五年

相宜本草“毒原料”后续:“吹哨人”身份曝光,公司已报案!

百雀羚之后,又一国货美妆品牌被“盯”上了! 近日,低调的相宜本草卷入了“违规添加有毒原料”的风波,引不少消费者愤怒集火,也有不少网友表达了质疑,难道百雀羚的遭遇,在相宜本草身上重演? 果不其然,伴随一些关键新线索的流出,舆情开始逆转,媒体报道口吻中的“吹哨人”,真实身份不简单,相宜本草早已进行报案…… 01,“毒原料”被辟谣! 12月19日,网易财经一篇题为《“吹哨人”曝相宜本草违规添加有毒原料》的文章经多家媒体转载报道后,引发舆情,该文中,“吹哨人”爆料:上海相宜本草,在其10余款护肤产品内,违规添加一种名为“犁头尖”的有毒中草药,四年间,相关产品的销售金额约6亿元; 图:媒体报道部分截取 “吹哨人”还强调:“为了隐瞒该有毒原料的使用,相宜本草先后通过委托多家不同公司,去云南等地完成采购、物质提取、技术加工、生产制造等环节。“ 由于是正经媒体发出来的原创文章,不少网友理解为媒体采访一类的稿件倒也不是不能理解,那这类文章,天然跟自媒体账号发出的文章在公信力上有区别,加上“吹哨人”还贴出了一堆所谓检测报告之类的“证据”。 也就不能理解很多纯朴、善良的网友的“上头”了: 当然,也有一些相对理智的网友,意识到百雀羚风波之后紧接着轮到相宜本草,或许事有蹊跷,还有一些稍懂化妆品行业专业知识的,提出了对这篇文章中“吹哨人”用PCR验证化学方式的质疑。 当然,网友集火也好吐槽也罢,终归不能代表官方的意思表示,眼看舆情有升温之象,相宜本草官方以及官方的客服人员也分别对公众和媒体作出了回应: 12月19日深夜,相宜本草通过官方声明称:“该文中所谓的‘吹哨人’系被公司解聘的前员工,该前员工自今年10月以来向外界恶意发布该不实信息, 公司当时已就此事向公安机关报案。我们也将保留对侵犯公司商业信誉的行为提起诉讼的权利。” 12月20日(今日)午间时分,据北京商报报道,相宜本草官网客服回应称:“我们
相宜本草“毒原料”后续:“吹哨人”身份曝光,公司已报案!

日本科学家的新能源蟑螂,治好了谁的地震恐惧

在看科幻电影的时候,我常会羡慕主角的义体改造。 先进技术的加持,让这些人仿佛飞天遁地、无所不能。 我一度相信这会是人类的未来,义体改装最终会像手机一样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但我万万没想到,在现实生活中。 第一个被批量“光荣进化”的物种竟然是蟑螂。 天降大任于蟑螂 马达加斯加蟑螂(Gromphadorhina portentosa),蟑螂家族里的“巨无霸”。 和其他“娇滴滴”的同族亲戚不同,马达加斯加蟑螂的身材足有5-7.5厘米长,且最高奔跑速度接近5公里/小时,约等于每秒移动1.3米。 倘若把这个速度代入到人类身上,那它的移动速度将高达160公里/小时,哪怕是小说里的“神行太保”在其面前也要自叹不如。 除移动速度极快外,马达加斯加蟑螂还拥有着攀爬能力强、配备抗压外骨骼、能在狭小复杂地形中迅速穿梭等特点。 怎么样? 是不是感觉它听起来就像是人类科学家一直想要研发的“快反机器人”一样? 在2022年,一些日本科学家看中了马达加斯加蟑螂那出色的生物性能,并通过安装电子模块的方式,把这些丑丑的小家伙爆改成了听从人类指令的“智能机器螂”。 更具体地讲,这些研究人员先根据蟑螂的生物特征,使用聚合物定制了一份完美贴合其身体表面的“小背包”。然后又在背包的帮助下,把无线腿部控制模块、聚合物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依次组装到了蟑螂的身体上。 得益于现代技术的加持,这些科学家可以通过电脉冲信号手动刺激蟑螂的神经系统,进而控制蟑螂的身体,把它变成一具“遥控蟑螂车”。而且在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帮助下,整套系统的输出功率高达 17.2 mW,这比当时最先进的活体昆虫能量收集装置还要高大约50倍。 对整个研究小组而言,他们的研究成果堪称蟑螂界的“新能源续航王”。 新能源蟑螂到底有什么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今年一个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研究小组升级了“新能源蟑螂”的生产工艺。 他们会先用二氧化碳对蟑螂实施麻
日本科学家的新能源蟑螂,治好了谁的地震恐惧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