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商业
尺度商业认证媒体
老虎认证: 知名财经领域创作者
IP属地:北京
6关注
2249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尺度商业
11-18 17:40

机构们慌了,证监会撕开对赌假账

文 | 李德林 “请问公司什么条件下才能摘帽?”11月13日,50多家机构到ST华通调研,他们都吓坏了,证监会调查发现,ST华通财务造假了5年,在业绩对赌期间的2020年利润虚增7.62亿元。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证监会立案调查期间,不少机构上演大逃亡,还有大量机构被埋了。 ST华通曾经是个做汽车零配件的上市公司,真正在资本市场暴得大名的有两件事,一件是298亿蛇吞象收购盛趣游戏,因盛趣游戏的前身为网游鼻祖盛大游戏;另一件是在腾讯不断买入ST华通股票,除了在盛趣游戏被并购前,林芝腾讯战略投资了盛趣游戏,还在并购之后通过举牌,以及向其他股东收购,在ST华通业绩造假期间,林芝腾讯买成了二股东。 按照重组的游戏规则,并购总是伴随着对赌,ST华通收购盛趣游戏的过程中,同样进行了业绩承诺,盛趣游戏2018年至2020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约21.36亿、24.94亿和29.68亿。承诺如果业绩达不到,补偿义务人应优先以其在本次交易中获得的盛趣游戏股份进行补偿,不足部分由补偿义务人以现金补偿。 2020年是对赌最后一年,ST华通当时市值冲高到1073亿,到目前为止算是历史巅峰了。很显然,2020年是对赌最关键的一年,如果业绩达到承诺标准,股东们就大把赚钱,如果达不到标准,就有人要拿出股份赔偿。按照ST华通当时的披露,业绩承诺实现了。 在A股,有上市公司因为重组对赌,补偿义务人为了达到对赌标准进行业绩造假,最终被抓起来坐牢的。典型者莫过于清水源,昔日的盟友,因对赌失败,被检方指控为合同诈骗罪、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等。2023年,交易所对ST华通2022年财报中计提的54.28亿的商誉减值发出了问询函,ST华通当时回复是,游戏板块商誉减值迹象依据是充分的。 ST华通的回复没能打消监管的疑虑,2023年7月24日晚,ST华通就发布公告说,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机构们慌了,证监会撕开对赌假账
avatar尺度商业
11-18 17:29

扣非净利连亏9年,宁波富邦拟资产重组能破局?

文 | 杨万里 最近几个月,并购重组成为二级市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有一家叫宁波富邦的上市公司,宣布拟并购重组后,股价不涨反跌,什么情况? 11月15日,宁波富邦股价高开低走,当日收跌3.3%。11月18日,宁波富邦股价再次下跌3%,截至收盘,该公司股价为9.38元,总市值为12.55亿元。 扣非净利连亏9年,寻找新增长点 11月14日,宁波富邦发布重大资产购买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该公司拟支付现金购买电工合金55%股权。交易目的包括注入优质资产,增厚上市公司业绩等。 并购重组的背景是什么?宁波富邦坦言称,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持续处于低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亟需优化业务结构,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近年财报看,过去9年(2015年至2023年),宁波富邦的营收规模从8.147亿元下降至3.291亿元,营收规模下降幅度超过50%。2015年至2023年,宁波富邦的扣非净利润连亏9年,合计亏损金额超过1.9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宁波富邦实现营收2.936亿元,同比增长29.51%;归属净利润亏损约438.3万元,同比下降767.96%;扣非净利润亏损488.3万元,同比下降50.27%。宁波富邦解释称,归属净利润变动与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有关。 回顾宁波富邦发展历史,该公司曾有两次收购历史。 2016年7月份,宁波富邦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天象互娱100%股权、拟支付现金购买天象互动100%股权。拟并购资产从事移动网络游戏研发、发行、运营和孵化业务。 到了2017年3月份,宁波富邦以“各方认为继续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条件不够成熟”为理由,宣布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2019年12月,宁波富邦拟以1.28 亿元现金购买常奥体育55%的股权,评估增值率高达672.13%,拟推动公司向体育行业的战略转型。常奥体育于2020年2月完成过户,但在2022年4月,宁波富邦又以
扣非净利连亏9年,宁波富邦拟资产重组能破局?

海尔智家四十之惑:三季报营收增速创9年新低

文 | 张佳儒 1984年12月,张瑞敏成为青岛电冰箱总厂的新厂长。当时的冰箱厂亏空147万元,在倒闭边缘徘徊。经历40年的变革,以青岛电冰箱总厂为起点的海尔智家,已经成长为国内“白电三巨头”之一。11月15日收盘,海尔智家总市值2776亿元。 相比40年前,海尔智家没有活下去的烦恼,但董事长兼总裁的李华刚的担子并不轻,他曾信心满满地表示,希望海尔智家成为“能够跳舞的大象”。然而,海尔智家的营收增速不断创新低。 近期,海尔智家发布了2024三季报。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029.71亿元,同比增长2.17%;归母净利润151.54亿元,同比增长15.27%。 同花顺显示,2016到2023年,海尔智家前三季度营收增速分别为18.78%、41.27%、12.77%、7.72%、2.78%、10.07%、8.91%、7.50%。经对比,2024年前三季度,海尔智家的营收增长创下2016年同期以来的新低,且自2021年同期以来持续下滑。 在营收增速创新低,归母净利润双位数增长的情况下,海尔智家的净利润率依然是“白电三巨头”中最低的,7.61%的数值远低于格力电器的14.46%。与此同时,海尔智家的销售费用率大幅领先。 投资者关心的是,李华刚如何走出海尔智家四十之惑:带领公司破解营收低增长难题,实现大象起舞? 净利率垫底“白电三巨头”,海尔的钱花哪了? 1985年,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厂长张瑞敏一声令下,谁生产的瑕疵冰箱,谁来砸。工人眼含热泪抡起大锤,砸掉76台售价800元的冰箱。当时,电冰箱是需要凭票证购买的珍贵商品,800元相当于一名工人两年的收入。 青岛电冰箱总厂就是海尔智家的前身,海尔砸冰箱的故事,至今仍为外界津津乐道。时至今日,以冰箱业务为起点的海尔智家,已经成长为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范围包括空调、电冰箱、厨电、水家电、洗衣机、装备部品及渠道综合服务等。 根据权威
海尔智家四十之惑:三季报营收增速创9年新低

“百亿”女董事长被曝失联

文 | 李德林 10、贩毒集团盗采中国巨头的金矿 紫金矿业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皆因被曝在哥伦比亚的金矿遭遇贩毒集团掠夺了价值15亿人民币的3.2吨黄金。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该贩毒集团已控制了价值数亿美元,绵延30英里的矿道,紫金矿业的工人要边挖矿边躲子弹。紫金矿业希望哥伦比亚政府能打击犯罪,维护企业权益。 辣评:贩毒集团不只交易毒品,还有一系列非法行为。打击贩毒集团,对于国际社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9、东航100亿市值解禁 11月11日至15日,A股共有53家公司限售股解禁,解禁数量49.86亿股,解禁市值超过450亿。解禁市值超过10亿的有10家,东航是唯一一家解禁规模超过100亿的公司。不过大股东当年参与东航定增的股价为4.34元,锁定3年,浮亏超过8亿。定增有风险,亏钱没商量。 辣评:巨头的股本数量高达百亿股,股价哪怕变动几分钱,市值都是数亿的波动。 8、马斯克当官了 特朗普在选定白宫首席幕僚长后,组阁速度明显加快,不难看出,特朗普是不拘一格选人才,从副总统到国防部长,都在40岁左右。而马斯克则成为政府效率部的联席执行官,他将像企业一样改造美国政府,会将所有行动在网上昭告天下,还扬言要搞部门最蠢支出排行榜。 辣评:政府效率部的联席执行官,专管各部门的事务执行,相当于带尚方宝剑的监察御史。 7、做空特斯拉的亏大了 在过去4个月,500多家对冲基金持仓特斯拉,当7月13日马斯克高调站出来为特朗普背书开始,不少对冲基金解除对特斯拉的空头押注。有不少押注哈里斯的对冲基金不信邪,坚持做空特斯拉,随着特朗普的胜选,特斯拉股价大涨,那些做空者的亏损已经超50亿美金。 辣评:富豪和负豪只在一念之间。亏掉的50亿美金,全买特斯拉,首尾相连能否绕地球一圈? 6、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破千万辆 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了1000万辆,同时也是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
“百亿”女董事长被曝失联

遭遇成立后最大金额罚款,泸州银行什么情况?

文/刘振涛 西部地区地级市中首家上市银行——泸州银行被罚了200多万元!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泸州银行一连收到了7张罚单,涉及泸州银行总行、泸州银行成都分行,以及相关负责人员。泸州银行合计被罚款262.5万元,这是泸州银行自成立以来收到的金额最大的罚单。 其中,泸州银行总行被罚款212.5万元,泸州银行成都分行被罚款50万元,5名涉事责任人合计被罚款29万元。 从泸州银行被处罚的原因来看,涉及到了贷款业务。其中,泸州银行总行涉及个别贷款制度存在缺陷,违规收取信贷资金受托支付划拨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超比例,贷后管理流于形式等;泸州银行成都分行涉及贷后管理流于形式问题。 泸州银行被罚款262万元,反映了该行在内控合规,以及贷款业务上可能需要进一步改善。 资料显示,泸州银行成立于1997年9月,前身为泸州城市合作银行,泸州老窖集团是泸州银行最大股东,持有公司14.3695%股权。2018年12月,泸州银行登陆港交所上市,成为西部地区地级市中首家上市的银行。 上市以来,泸州银行的营收与净利润整体保持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泸州银行的营业收入从19.34亿元增长至47.7亿元,实现翻倍;归母净利润从6.58亿元增长至9.94亿元。 泸州银行发布的2024年中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末,泸州银行的营业收入为28.36亿元,同比增长15.91%;归母净利润为8.08亿元,同比增长19.71%。泸州银行的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的增速,放在包括A股上市的银行中,都算是优秀的。 营收拆分来看,截至2024年6月30日末,泸州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为17.58亿元,同比增长13.07%;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0.83亿元,同比增长18.63%;交易活动、金融投资净收益及其他营业收入达9.96亿元,同比增长21.02%。 整体来看,泸州银行
遭遇成立后最大金额罚款,泸州银行什么情况?

问界亮相广州车展 全新一代超级增程系统正式发布

11 月 15 日,问界在广州车展现场举办“问界山河・用户分享会”。分享会现场,赛力斯汽车总裁何利扬公布了最新问界智驾数据,智驾累计里程已超9.3亿公里。同时,全新一代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正式发布,实现增程系统静谧无感、高集成、高效率三大行业领先优势。 问界智驾累计里程超9.3亿公里 OTA升级超300万次 问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问界智驾用户超33.7万,智驾累计里程超9.3亿公里,日均新增智驾里程490万公里,在智驾商用实践方面持续领先。此外,问界累计已完成超300万次OTA升级,为用户带来常用常新的产品体验。 分享会现场,问界车主分享了各自的用车感受: “在高速路和快速路上,问界的智能驾驶非常靠谱,基本可以零接管。” 、“问界智能驾驶给我们带来了最大的安全保障,只有科技豪华才是真豪华” 、“开问界的车拓宽了我们全家人的生活半径,也拓宽了我们人生的边界”。这些真实的用户体验,也印证了问界智能驾驶的领先实力。 目前问界持续提升CARE用户服务战略,为用户提供了25项尊享服务,在全国220多个城市建立了600余家体验中心和270多家用户中心,并携手合作伙伴,在300多个城市建设了10万个充电桩,让用户享受覆盖用车全生命周期的便捷、高效服务。 全新一代超级增程系统正式发布 实现三大领先优势 用户分享会上,全新一代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正式发布,其基于“赛翼(C2E)增程架构 ”与“RoboREX智能控制技术”打造,实现静谧无感、高集成、高效率三大行业领先优势。 赛翼是一种全新的高集成化增程架构,配合RoboREX智能增程控制技术,颠覆性的改变了增程器的工作方式,由被动工作变成主动工作,实现智能主动能量管理,给用户带来综合油耗降低15%,噪音感知降低90%的优异体验。并且增程器实际效率超3.6kWh/L,相当于1L油可发电超3.6度,达到行业量产增程器最高水平。 赛力斯作为行业增程技
问界亮相广州车展 全新一代超级增程系统正式发布

三季度利润下滑两成背后,海信视像的高端化症结

文 | 董武英 近年来,出海和高端化成为国内家电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海信视像也不例外。自从贾少谦执掌海信系公司以来,高端化就成为了海信视像的核心战略,近年来,海信视像高端产品销量上呈现出了积极的成果。但在这种情况下,海信视像毛利率和净利润却都出现了明显下滑,其高端化战略究竟怎么了? 近日,国内电视龙头企业海信视像发布三季报。在今年前三季度,海信视像营收为406.50亿元,同比增长3.63%。主营业务收入为378.51亿元,同比增长7.00%。毛利率为15.31%,同比下降了1.68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为13.10亿元,同比下降19.53%。扣非净利润为9.87亿元,同比下降27.31%。 对比近年来家电行业另一家主打高端化的海尔智家,在高端化策略下,其毛利率水平已经超过格力电器。回过头来看海信视像,高端化究竟为其带来了什么? 第三季度净利润下滑近20% 从单季度来看,在第三季度,海信视像营业收入为151.89亿元,同比增长5.84%。对比上半年,海信视像在第三季度营收增速有所回升。主营业务收入为141.18亿元,同比增长6.77%,增速较上半年有所下滑。 第三季度,海信视像归母净利润为4.76亿元,同比下降了19.46%。扣非净利润为3.46亿元,同比下降了32.34%。 在财报中,对于扣非净利润的下滑,海信视像表示,主要系公司为应对市场竞争,阶段性进行市场政策调整的影响。 在毛利率上,海信视像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4.47%,同比下降了2.16个百分点,创下2018年以来单季度毛利率最低水平。 方正证券分析其毛利率下滑时表示,主要或受原材料成本影响,以及外销毛利率受美国竞争激烈下降的同时,毛利率较低的外销占比提升等影响。 根据财报,今年第三季度智慧显示终端(电视)业务全球收入 121.97 亿元, 同比增长 8.03%;其中境外智慧显示终端业务收入为81.81亿元,同比增长1
三季度利润下滑两成背后,海信视像的高端化症结

造假五年,腾讯都被骗了

文 | 李德林 证监会的监管利剑,给腾讯上了一课。 5年之间,造假不断。ST华通的转型没有华丽,只有不断地造假。腾讯从小股东一路增持成为二股东,而ST华通在业绩对赌的过程中,充满着谎言和造假,让腾讯得到的回报是账面的巨额亏损,ST华通等来的是证监会的严惩,给上市公司戴上ST的帽子。 ST华通被ST前叫世纪华通,之前是做汽车零部件的,从2014年开始进行转型,搞系列的重大资产重组,将宝押在游戏上,先后收购了七酷网络、天游软件、点点互动以及盛趣游戏的100%股权。2020年至2021年,世纪华通又布局了深圳数据中心项目、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先进计算机中心,增加了云数据业务。至此,世纪华通形成游戏、云数据、汽车零部件三主业并驾齐驱格局。 真正让ST华通一战成名的是2019年6月,宣告以298亿完成对盛趣游戏的收购,因盛趣游戏的前身为网游鼻祖盛大游戏,ST华通的收购无论在游戏还是资本市场都令人侧目。一年后的2020年7月,ST华通市值推高到1073亿,较2011年上市涨了25倍。 证监会的调查显示,ST华通2018年财报少计提商誉减值准备6236.3万元,虚增当年利润总额5.94%。2019年,ST华通收购盛趣游戏,在计算商誉时使用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没有扣除盛趣游戏原账面商誉,并将盛趣游戏的账面商誉直接与计算得出的合并产生的商誉相加,导致2019年至2022年ST华通财务报表商誉原值高估1.22亿。 问题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早在2017年1月,世纪华通的控股股东华通控股及其作为普通合伙人的曜瞿如与宁夏中绒圣达等5名股东签署协议,收购后者持有的盛趣游戏47.92%股权。到了当年8月,华通控股及曜瞿如收购盛趣游戏9.08%的股权。至此,华通控股及公司大股东邵恒、王佶等合计间接100%控股盛趣游戏。2018年,世纪华通并购之前,腾讯对盛趣游戏战略投资30亿。 腾讯对盛趣游戏的战略投资相
造假五年,腾讯都被骗了

背靠比亚迪,这个财险公司Q3亏了1.06亿,发生了啥?

文/刘振涛 背靠巨头比亚迪,比亚迪财险在亏钱! 近日,比亚迪财险公布了2024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摘要,公司前三季度的业绩成绩单也展现出来。整体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比亚迪财险“喜忧”参半。 欣喜的部分在于公司的收入实现大幅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保险业务收入达5.46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78亿元。前三季度的保险业务收入比市场一些小财险公司全年的收入都高。 此外,比亚迪财险的流动性覆盖率上升,经营活动现金流向好,公司的风险综合评级从2023年4季度的B级上升到了2024年2季度的BB级,风险综合评级提升。 “忧”的部分在于即便比亚迪财险的保险保费在前三季度实现大幅提升,但是其依然不赚钱,前三季度比亚迪财险净利润亏损8780.97万元,其中第三季度亏损达1.06亿元。 净利润亏损的情况下,比亚迪财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明显,综合赔付率为负值,达-235.1%。 作为财险市场的“新兵”,新能源汽车厂亲自下场做保险的样本,比亚迪财险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市场的目光,何时能够实现盈利,或许是市场最为关注的点。 增收不增利,三季度亏1.06亿 比亚迪财险的前身是易安财险,2023年5月,比亚迪全资拿下了易安财险100%股权,比亚迪成为新能源汽车厂商首家入局保险的企业。 实际上,作为比亚迪的核心人物王传福很早就有思考保险业务。2016年,王传福就在思考保险业务,但是当时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还不算成熟,只能边走边看,围绕新能源汽车生态逐步推进。 2022年,比亚迪高调宣布AII in新能源,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取得全球销冠,王传福觉得入局保险的时间来了。 当时,互联网保险公司易安财险处于困境,负债达4.62亿元,几乎面临破产的境地。比亚迪瞅中机会,大手笔36亿元拿下易安财险,易安财险随后更名为比亚迪财险。 易安财险原本的主要业务是网贷,为
背靠比亚迪,这个财险公司Q3亏了1.06亿,发生了啥?

遭格力大举减持,220亿龙头怎么了?

文 | 张佳儒 大牛股遭昔日第一大客户、第二大股东大举减持,发生了什么? 11月12日收盘,海立股份报价20.47元,总市值219.7亿元。9月9日以来的两个月时间, 海立股份成了一支大牛股,股价大涨300%,近日一度连续涨停。 海立股份股价大涨途中,第二大股东格力电器大举减持。10月10日至11月8日已卖出了4304万股,减持股份占总股份的4.01%。减持完成后,格力电器及一致行动人将不再是持股5%以上股份的股东。 回溯2017年至2018年期间,格力电器曾两次举牌海立股份,将其持股比例推升至10%。格力电器举牌动作,引发外界猜测是否要获取海立股份控制权的猜测。 当时,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希望把海立做大,能够做成一个世界级的压缩机厂,不是为了争取控制权。格力不靠股票升值赚钱,而是希望把海立做得更好。 如今,海立股份遭格力大举减持,发生了什么?背后有何玄机? 压缩机龙头遭大笔减持,格力为昔日第一大客户 海立股份是国内空调压缩机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冷暖关联解决方案及核心零部件、汽车零部件”两大主业。2023年,两大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约为67%、33%。 很多人熟知海立股份,是从格力电器举牌开始的。 2018年7月5日,海立股份公告,格力电器持续增持公司股份后,持有公司的股份为8663.1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同花顺显示,2018年三季度至2021年四季度,格力电器的持股数为9022.32万股,比例是10.41%。 举牌海立股份,董明珠意在一箭双雕,一是加强空调上游资源(压缩机)的掌控,二是强化格力汽车空调产业布局。 2018年8月,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海立股份大概1/3的压缩机是提供给格力的,格力是海立最大的客户。希望把海立做成一个世界级的压缩机厂,“不是为了争取控制权,控制后你没有能力去改变这家公司,控制了又有什么意思呢?” 根据海立股份201
遭格力大举减持,220亿龙头怎么了?

拟5亿收购新三板摘牌企业,为何看上它?

文 | 杨万里 11月12日,朗特智能下跌5.7%。截至收盘,该公司股价为31.76元,总市值为45.94亿元。 不久前,朗特智能宣布拟收购一家新三板摘牌企业55%股权,收购资金占今年三季度货币资金的比重接近9成。在并购重组热潮下,投资者不仅关注上市公司做了什么,更在乎拟并购标的的成色。具体什么情况? 拟5亿收购,并购标的什么来头? 11月6日,朗特智能公告称,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深圳市龙之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龙之源”)55%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龙之源将成为朗特智能的控股子公司。本次交易价格为不超过5.06亿元。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朗特智能的货币资金金额为5.647亿元,经计算,本次拟收购金额占公司三季度货币资金比重达89.6%,占比接近9成。 朗特智能表示,若本次交易完成,该公司将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由智能控制器环节进一步向下游整机环节延伸,拓展智能户外、智能家居场景下的智能设备整机设计、生产、销售业务以及提升自有品牌运营能力。 我们关注到,上述收购方与被收购方地址比较接近,均在深圳市宝安区。外界关心的是,龙之源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龙之源的业务涵盖智能摄录音视频产品、智能家居和智能安防以及测距光电产品等,目前已入选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龙之源曾经在新三板上市,后来于2020年12月份终止挂牌。 数据显示,2016年,龙之源归属净利润亏损157万元。2017年至2019年,龙之源归属净利润盈利不到900万元。2020年上半年,龙之源归属净利润亏损174.3万元。 (来源:龙之源财务数据) 随着龙之源终止挂牌新三板,2020年下半年之后的业绩数据暂未公布,且朗特智能也未披露相关业绩信息。 不过,观察一些细节内容,龙之源或面临两个挑战。 一方面,朗特智能在公告中提到,龙之源的产品主要销往境外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而目前,海外市场面临的不
拟5亿收购新三板摘牌企业,为何看上它?

利润下滑六成,300亿男装巨头如何自救?

文 | 董武英 二十年前,一句”海澜之家,男人的衣柜“广告语让海澜之家火遍大江南北。二十年后,海澜之家已经是不折不扣的男装巨头,但却面临着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的局面? 近日,海澜之家发布三季报,其第三季度业绩的下滑引发了广泛关注。今年第三季度,海澜之家营业收入为38.89亿元,同比下降11.01%。归母净利润为2.71亿元,同比下降64.88%。扣非净利润为2.40亿元,同比下降57.15%。 作为男装巨头,海澜之家巅峰时期市值超过600亿元,今年6月份市值达443亿元。但截至11月12日收盘,海澜之家股价为每股6.23元,总市值为298亿元,较6月份市值减少了近150亿元。男装巨头究竟怎么了? 存货规模创出历史新高 回顾历史数据,今年第二季度,海澜之家营收同比下滑5.88%,净利润同比下滑14.42%。相较于第二季度,海澜之家第三季度营收和利润降幅明显扩大,也导致前三季度净利润出现明显下滑。 在今年前三季度,海澜之家营业收入为151.59亿元,同比下降了1.99%。归母净利润为19.08亿元,同比下降22.19%。扣非净利润为17.49亿元,同比下降21.3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89.00万元,同比下降98.90%。 财报中,对于第三季度净利润的下滑,海澜之家将其归因于营业收入下降,销售毛利减少。 具体来看,海澜之家主品牌今年第三季度出现了明显下滑。根据华西证券研报,海澜之家主品牌第三季度营收为23.82亿元,同比下滑26.6%;海澜团购定制系列营收为3.76亿元,同比下滑了37.1%。其他品牌业务营收由于斯搏兹品牌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合并报表,营收为8.52亿元,同比增长了109.7%。 分渠道来看,海澜之家线下门店营收下滑幅度较大。今年第三季度,海澜之家线上业务营收为9.86亿元,同比增长39.7%。线下业务收入为26.25亿元,同比下滑了25.9%。
利润下滑六成,300亿男装巨头如何自救?

低价战略两年,京东到了收获期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落幕,主要电商平台从不同角度公布了双十一期间的消费数据。与以往略显喧嚣地单纯关注GMV相比,今年大家更关注数据背后的用户及用户消费趋势变化。 在这之中,京东发布的双十一数据尤为引发热议。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23:59,京东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20%,京东采销直播订单量同比增长3.8倍,超17000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倍,超30000个中小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倍。 这组数据清晰地展示,今年双十一,京东在用户侧和商家侧均收获强势增长,而这正是电商平台的根本护城河。增长之间,京东采销的发力尤为重要,成为京东的独家利器。 时间轴回到两年前,2022年底,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在内部进行彻底的组织调整和战略聚焦,确定把“低价战略”作为京东零售未来三年最重要的战略。 客观而言,彼时刘强东的低价战略并不是被外界一致看好,甚至有些评论认为这是京东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进攻之下,不得不进行的跟进之举。一味“拼低价”京东能行吗?唯低价论之下,京东还是那个让人放心买的京东吗? 然而,容易忽视的是,京东低价战略背后,并不是只拼低价,也不是做第二个拼多多。在拼低价背后,还有“好质”的准绳。 刘强东的低价战略,用京东集团CEO许冉的话来概括,就是让用户真正感受到“又便宜又好”,而不是“买得便宜,用得贵”。 好与便宜,在商业世界并不是容易实现的事情,但刘强东提出来,业界还是投注了期待,毕竟刘强东与京东擅长的就是做苦活、累活,就像15年前,谁又能想到一家电商平台能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自建物流呢? 现在,距离低价战略提出两年过去了,今年的双十一成为观察这一战略成效的最佳窗口。 如果说用户是电商平台最为重要的核心,那么,从京东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20%的结果维度来看,京东迎来了收获期。 在流量边界和用户天花板可见的当下,电商平台很久没有20%增长这样的振奋消息了。京东的收获,不仅重新树立了外
低价战略两年,京东到了收获期

江南新材IPO将上会:经营现金流净额三年半负24亿,募资1.1亿补流

文 | 卢万磊 又一家IPO迎上会大考。 上交所官网显示,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南新材)主板IPO将于11月15日首发申请上会。 江南新材主要从事铜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IPO于2023年3月1日获得受理,当年3月20日进入问询阶段,现问询进行了两轮。 2023年,江南新材的营业收入为68.18亿元、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净利率仅2%。江南新材的净利率不高,毛利率在4%上下波动。与此同时,公司的经营现金流持续告负,三年半经营现金流净额合计为-24亿。 近年来,江南新材的负债持续高攀,短期借款近半年增长了40%,截止上半年末,江南新材的短期借款达到7.44亿、应付票据6.76亿,而公司账面货币资金只有5.39亿,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本次IPO,江南新材拟募集资金约3.84亿元,其中1.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经营现金流净额持续告负 江南新材主要从事铜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核心产品包括铜球系列、氧化铜粉系列及高精密铜基散热片系列三大产品类别。 根据招股书,公司自主研发的铜球系列产品已应用于各种类型与工艺的 PCB 以及光伏电池板的镀铜制程等领域;氧化铜粉系列产品应用于 PCB 镀铜制程、锂电池 PET 复合铜箔制造、有机硅单体合成催化剂等领域。 江南新材的收入主要来自于铜球系列、氧化铜粉系列,两者占比达到97%以上。 在财务方面,2021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江南新材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2.84亿元、62.30亿元、68.18亿元和41.0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亿元、1.05亿元、1.42亿元和0.98亿元。 同期,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5.69亿、-5.79亿、-8.21亿、-4.45亿,合计为-24亿,也就是说,近三年半,公司的经营现金流累计净流出达到24亿。 对此,江南新材表示,一方面,报告期
江南新材IPO将上会:经营现金流净额三年半负24亿,募资1.1亿补流

10万亿的决心信心与机会

文 | 大掌柜黄利明 11月8日,10万亿规模地方债化解资源落地,其中增加6万亿置换存量地方存量隐性债务——即未来三年每年2万亿元,支持地方用于置换各类隐性债务。另从今年起连续5年新增8000亿累计4万亿地方专项债用于化债置换地方存量隐性债务。并明确未来棚改到期隐性债务2万亿将如期偿还。 这是前所未有的化债力度。2015年至2024年10月的将近10年间,有公开资料所查的置换债券、特殊再融资债累计18.54万亿。而这一次,累计是10万亿的化债规模,以及2万亿的托底偿还规模,力度可谓空前。 在产业政策端,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目标: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1.5万亿元。这是今年以来出台的若干增量政策和行业利好政策的又一举措。 我们该如何理解本轮10万亿的化债及一系列相关政策?这10万亿谁会受益,又表现了什么决心,带来多少信心,尤其是带来哪些机会? 刺激决心:托底经济 这一次,继续让我们看到了本轮刺激经济政策的托底决心。本轮刺激政策叠加股市正向反馈的时间节点是9月24日,我们且认为是本轮刺激政策的一个全面正向反馈的开始,也是明确让市场和百姓全面看到官方托底经济决心的新局面。 本轮10万亿的化债与2万亿如期偿还,意味着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平均每年消化额从2.86万亿元减为4600亿元,不到原来的六分之一,化债压力大大减轻。地方债务的利息支出也在未来5年节省6000亿左右。 让地方卸下包袱、轻装上阵,这才是核心。 有些地方财政捉襟见肘,这已经是相对现实的情况,此前还陆续出现城投债违约的情况发生。部分地方财政入不敷出,尤其是面对地方存量隐性债务的情况下,更是令地方财政难以花更多资源、资金去为企业搭台,为经济搞更好的
10万亿的决心信心与机会

成立近10个月规模缩水3亿,华安基金旗下一产品要“保壳”

文/刘振涛 成立近10个月的基金资产缩水3个多亿,面临清盘风险,华安基金要为其“保壳”! 11月11日,华安基金发布了关于华安健康主题混合基金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的第一次提示公告,公告内容显示,华安健康主题混合此次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审议《关于华安健康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续运作有关事项的议案》,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投票时间为11月13日至12月8日。 另外,公告内容还显示,华安健康主题混合基金的基金资产净值已经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低于5000万元的情况,华安基金选择了“保壳”,向证监会提交了关于该基金持续运作的解决方案。 资料显示,华安健康主题混合是一只次新产品,成立于2024年1月24日,距今成立近10个月时间,基金成立时募集资产规模3.36亿元,基金经理为刘潇。 梳理华安健康主题混合的资产规模情况,该基金资产规模缩水较快,基金持有人早早就在大量赎回基金份额。 根据基金行业的惯例,在新基金成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封闭期,通常为1-3个月时间,这段时间是用来供基金经理投资建仓,封闭期内基金不能进行日常的申购、赎回、转换等业务。 华安健康主题混合在3月19日结束封闭期,基金可以进行日常的申购、赎回、转换等业务。 华安健康主题混合打开封闭期后,一个诧异的情况出现,基金刚刚打开封闭期,就有大量投资者开始赎回基金份额。 根据基金一季报,截至2024年3月31日末,华安健康主题混合基金份额仅剩余2162.68万份,基金资产净值剩余2160.53万元,与基金成立时相比资产缩水了3亿多。其中,华安健康主题混合C份额在一季度被赎回高达3.15亿份,申购仅50万份左右,净赎回份额达3亿多份。 不过一季度末,虽然该基金资产规模已不足5000万元,但是还未出现连续20天低于5000万元的情况。后面的二季度和三季度,华安健康主题混合基金资产依旧在缩水。 基金二季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
成立近10个月规模缩水3亿,华安基金旗下一产品要“保壳”

跌停!360亿游戏龙头被ST了

文 | 杨万里 11月8日,A股游戏龙头ST华通(原名:世纪华通)开盘一字跌停。截至收盘,ST华通股价为4.87元,总市值为362.9亿元。 消息面上,ST华通财报存在虚假记载等问题,导致变更为ST股票,具体发生了什么? 连续5年财报虚假记载,审计机构却没发现? 目前,ST华通是A股游戏板块第二大市值公司,2017年它的市值曾突破千亿关口。随着时间流逝,ST华通的市值距离历史高点已蒸发六成。更让股东揪心的是,ST华通现在“带帽”了。 11月6日,ST华通公告称,从2024年11月8日开始,该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世纪华通”变更为“ST华通”。 ST华通解释称,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主要原因是:今年4月1日,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载明2018年-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今年11 月 6 日,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内容显示,ST华通存在2个违法事实,一个是2018年-2022年年报商誉有关情况存在虚假记载;另一个是虚构软件著作权转让业务或提前确认收入,导致2020年-2021年年报、关于业绩承诺完成情况的临时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针对上述情况,监管部门已对ST华通及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相应罚款。 ST华通在公告中向投资者致歉,称将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履行信披义务。 引起外界关注的是,在监管层曝光ST华通的违规事项前,审计机构一直没有发现该公司的问题。审计机构是谁?又是谁签了字? 经梳理2018年至2022年年报,这5年期间,ST华通的审计机构是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给出的审计意见均为“标准无保留意见”。 2018年年报显示,ST华通的签字会计师是高建斌、施金辉。2019年年报显示,ST华通的签字会计师是刘伟、施金辉。2020年年报显示,ST华通的签字会计师是刘伟、林晓
跌停!360亿游戏龙头被ST了

第三季度仅盈利604万元,300亿龙头怎么了?

文 | 董武英 巅峰时期每股股价252.71元,市值接近1400亿元,被誉为“扫地茅”。截至11月8日,每股股价53.50元,市值仅305亿元,扫地机器人龙头科沃斯究竟怎么了? 近日,科沃斯发布了三季报。前三季度,科沃斯营收规模为102.26亿元,同比下滑了2.9%;归母净利润为6.15亿元,同比增长1.88%;扣非净利润为5.31亿元,同比增长1.69%。 整体看,科沃斯在今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保持平稳。但如果看第三季度,科沃斯净利润则出现了明显下滑。 今年第三季度,科沃斯营收为32.50亿元,同比下滑了4.06%;归母净利润仅为603.88万元,同比下滑了69.21%;扣非净利润由盈转亏,为-2656.22万元。去年第三季度,科沃斯扣非净利润为1610.61万元。 翻看科沃斯历年第三季度财报,2022-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5亿元、1961.23万元和603.88万元,连续出现明显下滑。 对于今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的下滑,科沃斯在财报中表示:科沃斯及添可品牌多款新品启动预售,公司加大市场费用投入力度;公司新品销量相比去年主要交付于四季度;为海外新品上市,公司加速去化海外慢动销产品,导致毛利减少。 根据方正证券研报,今年第三季度,科沃斯毛利率为46.83%,同比提升了0.9个百分点。但其期间费用率为46.01%,其中销售费用率为36.00%,同比提升了2.97个百分点,意味着科沃斯第三季度在销售费用上加大了投入。 在销售费用率之外,另一项影响科沃斯第三季度净利润的因素是资产减值损失。今年前三季度,科沃斯资产减值损失高达1.27亿元,较今年上半年增加了6262.00万元。 在三季报中,科沃斯并未解释资产减值损失具体构成。不过,近三年财报中科沃斯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均为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在今年上半年,科沃斯计提的6460.29万元资产减值损
第三季度仅盈利604万元,300亿龙头怎么了?

浙商基金净利下降99%,新总经理刘岩能否扭转困局?

文/刘振涛 浙商基金更换总经理了! 11月8日,浙商基金发布了关于公司高管变动公告,总经理以及财务负责人王波因个人原因,已于2024年11月6日离任,不再担任公司其他岗位,同时,公司任命刘岩为公司的新任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 刘岩的履历资料显示,他曾历任埃森哲公司资源行业事业部咨询顾问,万向信托股份公司信托业务二部总经理、万向融资租赁公司总裁。离职的原总经理王波同样也出自万向集团,曾历任万向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万向信托股份公司副总裁兼风险管理部总经理等。 资料显示,浙商基金成立于2010年10月,距今成立14年时间。2011年,公募市场的元老级人物肖风从博时基金总经理的位置上卸任,之后开启了在万向集团的职业生涯。 加入万向集团后,肖风获得多个重要职务的任命,比如万向控股副董事长、民生人寿副董事长,万向信托董事长等。由于是民生人寿的副董事长,肖风有机会深度介入民生人寿控股的一系列金融资产,其中就包括浙商基金。 2015年3月,肖风成为浙商基金的董事长。肖风在万向集团担任的重要职务不少,这也使得浙商基金的管理重担都落到了总经理的肩上。浙商基金成立14年以来,总经理频频更换。 Wind数据显示,浙商基金的总经理一共经历4次更换,历经5任总经理(不包括代任),刘岩是浙商基金的第5任总经理。 浙商基金前总经理王波是在公募老将聂挺进卸任总经理后上任的,截至王波离任,共计任职总经理2年多时间。 据媒体报道,王波在2023年浙商基金成立13年的周年大会上表示,浙商基金确定了“AI+Hi”的投研模式,以降低对明星基金经理的依赖及投研人员流动的影响。 在总经理王波推动“AI+Hi”投研模式后,浙商基金的基金经理频频离职。Wind数据显示,2024年2月,浙商基金经理刘向杰离职;2024年7月,基金经理陈亚芳离职;2024年9月,权益投资基金经理贾腾离职;2024年10月,基金经理刘波离职。 如今
浙商基金净利下降99%,新总经理刘岩能否扭转困局?

ETF激荡20年,华夏基金携“红色火箭”再推行业变革

1999年的冬天,全球的人们都在千年告别,迎接一个新世界的到来。河南人刘啸东站在曼哈顿区东河,挥一挥手,毅然决然地告别了他工作10年的投行,告别了无数人梦想中的华尔街,他要回到中国,刘啸东想搞出中国版的ETF。 5年后的2004年,已晋升上交所副总经理的刘啸东兴奋地喊出:“我们不仅要搞上证50ETF,还要推出更多的ETF创新产品。”那个冬天,中国首只“上证50ETF”刚横空出世,在中国股市即将开启一轮漫长牛市的前夜,如同一粒种子埋入了国内资本市场的土壤。 2024年,在碳基文明向硅基文明跃升的前夜,中国经济体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二,在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创新医药、航天航空等多个领域砥砺前行,资本市场成为全球最引人关注的焦点。20年前种下的那一粒ETF种子,已成长为一棵规模超千亿元的参天大树。 伴随着这粒ETF种子成为参天大树的同时,ETF市场也已经成为了资本市场茂密的丛林。刘啸东1999年底喊出要搞中国版ETF时,全球ETF产品规模超过1.6万亿人民币。经过20年的蓬勃发展,中国的ETF规模已经突破了3万亿,以ETF为主的被动基金持有A股市值超过了主动基金,被动投资时代到来了。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是非经过不知难。 回溯ETF过去20年,并不是一路坦途,更多是突破一道道窄门后的厚积薄发。 1998年,公募在国内起步,华夏基金等基金公司先后成立。彼时,国内两大交易所都走上了挖掘基金新品类的道路。深交所着手研究LOF,而上交所则盯上了ETF。 2001年,上交所在研究产品创新时,首次提出了关于ETF的设想,但由于可参考的指数并不多,以及这个概念在国内太新,没有人愿意去轻易尝试。 这一等就是三年。市场期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三年中,资本市场进一步壮大,海外成熟市场的ETF产品如火如荼。按照当时的基金监管程序,《证券法》和《基金法》中都找不到ETF推出的依据。直到国务院正式
ETF激荡20年,华夏基金携“红色火箭”再推行业变革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