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知
科技新知
个人简介:以犀利的风格、独特的视角解读科技、互联网商业动态。
IP属地:未知
5关注
682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科技新知
05-07 18:05

小红书的大模型有点怂

社交能不能带飞电商? @科技新知 原创 作者丨王思原  编辑丨伊页 ​AI以及自研大模型的持续火热,让以原创内容为主导的小红书坐不住了。 近期,据多个可靠消息来源透露,小红书正悄然加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其AI创新领域的领军人物张德兵所领导的大型模型团队,已在内部产品中展开了自研通用大型模型基座“小地瓜”的灰度测试。与此同时,小红书的产品和设计核心人物邓超也在全力负责推动AI产品的探索工作。 不过有据知情人士透露,小红书对于上线新的AI产品持有高度谨慎的态度,主要是因为担心这可能会影响到其独特的内容。有内部人士表示,“小红书的内容生态以真实用户的分享和推荐为核心,AI在里面怎么样才不违和,这是困扰小红书的一个问题。” 在去年10月小红书举办的一次沙龙分享中,张德兵提及了小红书大模型的两个落地方向:多模态技术,以及AI内容创作工具。而一年里,小红书关于AI功能落地也围绕这两个方面,例如去年7月,小红书上线涂鸦以及此刻功能。 事实上,对于以图文内容生态见长的小红书来说,这两个方向均是不难切入的“舒适区”,但将AI引到自己的舒适区势必会对原本的社区生态造成影响。 所以,小红书也尝试将AI技术应用在社交、搜索等新的方向和场景上,希望能够通过AI技术,打破其原有的图文内容限制,吸引更多的用户。 例如去年9月,小红书上线了AI对话助手DAVINCI达芬奇内测。用户可以通过自然语言表达,获得大模型总结提炼的结果。只是目前这一功能在用户侧还未有太大声量。 最近几年,小红书一直在死磕搜索和电商,试图用搜索带动电商成交。对于笔记攻略属性突出的小红书而言,AI大模型恰好可以赋能自身应用,而AI搜索也将会成为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 小红书CMO之恒此前对外公布一组数据:小红书上,每天有1亿活跃用户,有3亿次的搜索。每个月有2.6亿活跃用户,有1.2亿人在小红
小红书的大模型有点怂
avatar科技新知
05-06 18:17

美团换了个姿势,弃疗低价依赖症

新一轮本地生活乱战,美团圈圈成了关键所在? @科技新知 原创 作者丨王思原  编辑丨伊页 ​当消费周期进入性价比阶段,以及各大流量平台强势瓜分本地生活市场,美团不得不再次做出改变。 近期,有消息称美团旗下达人分销工具美团圈圈开启大规模招商,并于4月29日针对服务商宣讲招商细则,试图利用服务商力量招商。 据悉,美团圈圈2020年开始上线,采取社交电商达人分销的方式,以分享达人为渠道,为用户提供高折扣商品。 不过,此前这项业务是美团较为边缘的业务,并没有受到美团内部太多的关注。去年3月底,美团圈圈悄然在成都开城,到了4月初又在杭州、武汉、南京等城市上线。 今年3月,美团圈圈迎来重大调整,即取消直营模式,转向轻模式运营。同时,裁撤8座直营城市的BD(商务拓展)岗位。 而这次调整背后,是业务进展未达预期。据了解,上线至今美团圈圈仅开拓出8座直营城市,且这8座城市的单月总GTV虽然已破亿,但与1.5亿元的目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在直营模式下,美团圈圈业务如同蜗牛般缓慢前行,而在轻运营模式下,它却能如同猎豹般敏捷地扩大业务规模,轻松应对市场的风云变幻。如今,在转型为轻运营模式的基础上,美团圈圈又开启大规模招商,彰显了持续推进该项业务的坚定决心。 事实上,过去两年美团的经历已经说明,一旦本地生活平台对捍卫低价优势这件事掉以轻心,消费者就会用脚投票。在与抖音的明争暗斗中,无论是抖音生活服务一开始的快速进展,还是美团的反击,都有一个关键动作,就是低价。 过去一年,本地生活市场的主要旋律便是,一旦美团向商家提供低价补贴,对应客户在抖音的到店销售就会受到影响,有时甚至是腰斩。而当美团停止补贴,这些客户在抖音的销售又再次回升。 从结果来看,抖音本地生活业务十分迅猛。截至2024年一季度,抖音生活服务板块销售额突破千亿元大关,较去年同期增速高达100%以上。 不过美
美团换了个姿势,弃疗低价依赖症

三天暴涨一倍,商汤翻身还是泡沫?

图片 过去6年亏了500亿。 @科技新知 原创 作者丨樱木  编辑丨伊页 商汤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 4月24日,商汤科技在二级市场突然开始爆发,单日涨幅超30%。随后几天,这种势头持续蔓延,股价一路从0.58元一路暴涨至1.32元,不到一周时间完成翻倍。 从消息面来看,能够支撑商汤上涨的理由非常简单,即公司发布了日日新5.0大模型。根据公告显示,公司于4月23日推出6000亿参数大模型日日新5.0,在知识、数学、推理和代码能力方面大幅提升,综合性能全面对标GPT-4 Turbo。同时,公司推出行业大模型一体机版本以及移动端大模型SDK版本。 与此同时,官方对于股价的波动也宣称,除了日日新5.0的推出外,董事会不知悉有关价格及交易量变动的任何原因。 近6年亏损了500亿的商汤是否就此翻盘了?日日新5.0真的如多家媒体报道一般超越了GPT-4吗? 投资人朱啸虎曾言,“大家都说自己很快能超越GPT-4,但好像没有一家能做得出来。”根据公开信息显示,GPT-4的参数量达到了1.8万亿,这是其前身GPT-3参数量的10倍以上。GPT-4采用了混合专家模型(MoE)的设计,其中包含了16个专家模型,每个专家模型大约有1110亿参数 。这种架构允许模型在保持合理成本的同时,处理更复杂的任务。GPT-4的训练数据集包含了约13万亿个tokens,这些数据经过了重复计算,覆盖了多个epoch的训练。 对比来看,商汤的日日新5.0并未达到上述水平。根据官方资料显示,日日新参数水平上达到了6000亿参数,同时超过10TB的数据tokens进行训练。 那么一些报道之中所谓的超越GPT-4究竟指的是什么?从商汤官方的表述来看,其实并未提出超越而是用了对标。发布会上介绍的一些应用场景上的细分功能,日日新确实从某种程度上超越了GPT-4。如以下这个广为流传的例子,有13个小
三天暴涨一倍,商汤翻身还是泡沫?

百度能喝到FSD入华的几口汤?

高德和腾讯要紧张了。 @科技新知 原创 作者丨王思原编辑丨伊页 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进入中国市场的进程迎来关键阶段,这条鲶鱼已经开始搅动整个行业的风云。 据财联社援引彭博消息,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计划基于百度提供的车道级导航和地图数据,部署其FSD自动驾驶服务。几乎与此同时,特斯拉在中国市场达成关键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要求,这一举措有助于缓解人们对其数据安全性的担忧。 去年6月12日,曾有消息称上海将成为特斯拉FSD的首个试点城市,但特斯拉中国随后澄清称其为虚假消息。 尽管如此,特斯拉FSD进入中国市场的传闻仍然备受关注。对特斯拉而言,尽管最初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成功,但近来面临着国内电动汽车制造商如比亚迪和蔚小理的竞争,市场份额出现下滑。根据彭博社的数据,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去年第一季度的10.5%下降至2023年第四季度的约6.7%。 随着驾驶辅助系统在中国市场日益普及,诸如小鹏汽车、小米和华为等本土企业也开始将其作为汽车的卖点。 对于特斯拉而言,弥补在中国市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方面的不足势在必行。有分析人士称这可能是一个“分水岭时刻”,可能会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FSD和自动驾驶方面打开新的机会。 特斯拉表示尚无将完全自动驾驶软件FSD引入中国市场的具体时间表,但此举已引发国内汽车行业的广泛关注。4月29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就特斯拉FSD进入中国市场发表了评论,表示“非常欢迎”。预计更激烈的反馈还在路上。 特斯拉FSD的进入也将在地图领域激发竞争,腾讯地图和高德地图等地图厂商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作为一家重要的选手,特斯拉自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曾多次更换中国区导航地图供应商。最初选择了四维图新,后来又于2018年3月将导航地图供应商更换为腾讯地图。 2019年12月,特斯拉收集了中国车主的用车体验和改进意见,许多反馈指出“地图导航不好用”,于
百度能喝到FSD入华的几口汤?

余承东的“想撞都难”被打了脸

问界M7事故陷入罗生门?  @科技新知 原创 作者丨樱木 编辑丨伊页  北京车展仍在进行,安全问题成了各家宣传的重点。除了传统的碰撞测试,夸张如捷途更是将自家产品山海T2直接往墙上撞。不过,测试演示中的安全与真实场景的安全,依然有相当大的距离。 4月26日,山西运城境内的夏县高速路上,一辆黑色问界M7发生追尾事故,前机舱起火,车上3人不幸遇难。在市场认知之中,有着华为基因的问界,一直将安全与智驾作为着重强调的卖点与标签。因此事故迅速引发关注。 在去年问界M7的发布会上,多个关于安全的设计卖点纷纷出圈。余承东曾高调宣布:在所有主动安全AEB测试中,问界包揽了所有项目的第一,从来没有拿过第二名。侧向主动安全功能,系统可识别当前路况,主动纠偏避险,即便是驾驶员分神,也能够及时避让非机动车,增强行驶时安全性。 与此同时,问界M7更是在碰撞测试中,发挥出超强的表现。100%重叠正面碰撞卡车测试中,4吨重的货车以40km/h的速度与时速60km/h的问界M7相撞,两车相对碰撞时速高达100km/h,超过了各国主流新车测试评价规程中的完全重叠正碰速度。结果是问界M7车体结构保持完整,乘员头部空间充足,四车门无破坏,可正常开启,每个细分项目表现优秀。不仅是正面碰撞,据央视报道,一辆满载30吨的重卡以20km/h的车速模拟了现实生活中的渣土车侧翻压顶,问界M7在承受12倍自身车重的侧翻冲击下,轻松通过超级碰撞试验,多项关键指标远优于检测标准。 但宣传期如此优秀的产品,意外终于还是发生了。根据视频资料显示,失事问界M7于高速快车道上与一道路养护车辆发生追尾后车头起火,之后整车被大火笼罩。据事主家属透露,其弟弟所开车辆是于今年1月购买的华为问界新M7 Max六座后驱智驾版。 该事故被外界提出两方面疑问,一是养护车辆占用快车道,速度是否合规,养护车辆内是
余承东的“想撞都难”被打了脸

大佬戳穿黑科技,小米造车门外汉?

余承东“调侃”,张朝阳“拆台”? @科技新知 原创 作者丨王思原  编辑丨伊页 人红是非多,车也一样。 小米汽车发布后调侃声不断,尤其是在智能手机行业就是友商的华为。在前不久华为举行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余承东笑称:“一开始想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有些车还要用手机支架,但后来想明白了,是因为他们的车机导航不好用,需要用手机导航。” 而这番言论也被指出在暗讽小米SU7上独特的手机支架设计。甚至后续雷军发博称,今天华为余总在他们的发布会上,调侃我们小米SU7原装手机支架的设计。同时,他还提问并发起投票:你支持车上有原装手机支架吗?你觉得我们为啥做原装手机支架? 对此,有网友称,“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也有网友称,“完全没必要,花里胡哨,大屏导航完全够用了。” 在小米SU7的发布会上,除了手机支架,镀银玻璃也被雷军大谈特谈。称小米SU7前挡风玻璃做了三层镀银,这样可以隔绝99.%的紫外线,还有97.6%的红外线。这个大家也知道,银子这个东西也不便宜,一克也需要好几块钱。所以如果前挡风玻璃进行了三层镀银,那也是会增加不少的成本。” 雷军似乎想证明小米SU7用料绝对实在,才会专门拿这一点进行宣传。但在问界新M5发布会上,余承东也谈起了前挡风玻璃镀银一事。 “这个为什么不把前风挡也镀银呢,也去搞镀银玻璃呢?所有车的车窗镀银之后就跟劳斯莱斯库里南一样的问题,手机信号在车里非常微弱,对电磁场具有屏蔽效应。我是学无线电出身的,我更懂这个。所以我们送前风挡隔热膜,效果会更好。” 无疑,虽然还是未提小米SU7,但这一次调侃之意更为明显,“为什么不做镀银玻璃,就跟劳斯莱斯库里南一样的问题,手机在车里信号非常微弱,因为对电磁场具有屏蔽效应,我是学无线的出身的,所以不能把所有车窗都搞成镀银,因为手机信号会严重减弱。” 如果说余承东和雷军之间的隔空“互侃”无伤大雅,那么张朝
大佬戳穿黑科技,小米造车门外汉?

小米与红衣之外的北京车展:有人吃香,有人遭殃

车企开始明牌乱斗。 @科技新知 原创 作者丨王思原  编辑丨伊页 四年之期已到,重新回归的北京车展,成了各大车企鏖战的主场。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不可同日而语。车展开幕前,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占比首次突破50%,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成了车展上的中流砥柱。 另一方面,当全产业链转移到国内市场后,车市发生了颠覆性变革,各行各业都想分一杯羹,激烈的价格战和舆论战成了常态。 时代巨变促使市场进入震荡阶段,北京车展作为今年最大也是首个车展,风向标意义重大。并且到了决战前夕,各家车企都铆足了劲,都想留在牌桌上。 据悉,本次北京车展全球首发车型达117款(其中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型30款)、概念车41款、新能源车型达278款。 而纵观各家车企释放的信息以及行业发展趋势,除了新车云集外,小米和“532车型”的市场争夺、国内国际各大车企智驾智舱技术的比拼、以及插混增程技术的升级,将会是本次车展乃至未来几年汽车市场的关注重点。 01 532市场开启卡位赛 车长≈5米、轴距≈3米、车宽≈2米,尺寸符合这一标准的车型(轿车为主),在国内有一个专属称谓“532”。 最近几年,随着国内车市尤其是自主新势力们的价格绞杀,“尺寸-级别-定位”的三角平衡被彻底掀翻,尺寸越级开始变得“不讲武德”,以至于出现了“532现象”:无论定位高低,各家纷纷按顶格尺寸来造车。 如果说像蔚来、阿维塔、岚图、智界这类中高端品牌,“532”规格还算是常规操作,那么20万以下市场也纷纷向“532”看齐,例如哪吒S、零跑C01、银河E8、启源A07,就进一步表明车市内卷的程度已经接近了极限。 北京车展上,作为首次参展的小米汽车成为主要看点之一。上市首月锁单超7万辆的小米SU7,也进一步加剧了“532”纯电轿车市场的抢夺战,尤其在20万级别。 为了抵御小米SU7对市场带来的冲击,不少竞品已经选择下调
小米与红衣之外的北京车展:有人吃香,有人遭殃

“超级知识助手”来了,科大讯飞发布首个长文本、长图文、长语音的大模型

​4月26日,讯飞星火大模型V3.5(以下简称“讯飞星火”)春季上新。面向用户高效准确知识获取的痛点,科大讯飞发布业界首个长文本、长图文、长语音大模型,不仅能够把各种信息来源的海量文本、图文资料、会议录音等进行快速学习,还能够在各种行业场景给出专业、准确回答。 科大讯飞进一步升级星火语音大模型,首发多情感超拟人合成,具备情绪表达能力,并推出一句话声音复刻功能,让科技更有温度。 同时,面向企业应用场景,科大讯飞推出星火智能体平台,帮助企业解决大模型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持续用技术进步解决真实刚需,讯飞星火也在获得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据七麦数据显示,讯飞星火APP在安卓端的下载量已经超过9600万次,在国内工具类通用大模型APP中排名第一。 首发长文本、长图文、长语音大模型,助力知识高效获取 为什么科大讯飞要做长文本、长图文、长语音的大模型? 通过讯飞星火APP可以看到,用户使用的最高峰不是周末,而是工作日的上午9:30和下午3:30。这意味着,大部分用户用讯飞星火来解决和工作相关的刚需问题。而高效的知识获取是用户和开发者都高度关注的问题。 科大讯飞分析发现,在知识获取和学习的过程中,广大用户能拿到的资料往往不仅是现成的长文本,还有随手可见的报刊书籍内容、各种研讨会的PPT内容,老师黑板上的板书、同学的笔记,以及各种会议录音、访谈,各种网上的发布会、培训教育视频等,能不能把这些文本、图片、语音等都上传到讯飞星火中,快速地获取知识? 为此,科大讯飞推出首个支持长文本、长图文、长语音的大模型,来解决用户真实场景中多源信息的获取需求。 本次讯飞星火长文本功能全新升级后,具备长文档信息抽取、长文档知识问答、长文档归纳总结、长文档文本生成等能力,总体已经达到GPT-4 Turbo 4月最新长文本版本的97%水平,而在银行、保险、汽车、电力等多个垂直领域的知识问答任务上,讯飞星火长文
“超级知识助手”来了,科大讯飞发布首个长文本、长图文、长语音的大模型

余承东嗟来雷军之食

智界S7二鼓而衰? @科技新知 原创 作者丨王思原  编辑丨伊页 二次发布后,智界S7似乎仍然未出ICU。 去年11月,华为与奇瑞深度合作的智界S7发布,拿下不少订单,却因芯片缺货和工厂搬迁等问题陷入交付困境,即便拿出真金白银赔偿补贴,还是没能扭转高开低走的趋势。 无奈之下,今年4月份的华为鸿蒙春季生态发布会,成了智界S7翻身的希望。 相比之下,二次发布的价格未变,但核心配置有了小幅升级,例如首发搭载HUAWEI ADS基础版等。 加量不加价且不是期货是现货,华为和奇瑞都做好了大卖的准备。不过抢先一步发布的小米SU7风头更胜一筹,两辆车在尺寸上近乎一致,智能化与生态层面也各有千秋。 只是小米SU7也碰到了产能问题,给了重装上阵的智界S7截胡的机会。据悉,全国多家华为门店对于小米SU7的准车主均有针对性政策:凡是购买任意一款智界S7,在付完尾款后,可以直接在车价上抵扣小米SU7锁单不可退的5000元定金。 小米SU7的发布,确实改变了国内C级新能源轿车市场的格局,而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智界S7想要逆天改命也谈何容易。 01 二次发布,变强了? 汽车业几乎没有过一款车型连续召开两次发布会的先例,不过新款智界S7的变化并不算小。  虽然整体的价格仍然保持在24.98-34.98万元的区间,但从原有的四档配置里新增加了一款旗舰车型。其中售价最低的智界S7 Pro后驱长航版价格未变,但续航和电量均有升级。  而且,此次华为推出了智界S7 Pro视觉智驾基础版,没有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但搭载了毫米波雷达、视觉传感器,能够实现在全国高速和城市快速路上支持NCA智驾领航辅助,具有智能泊车功能。  已经完成升级的华为ADS高阶智驾版本,则会在Max版本及以上车型搭载,不依赖高精地图就在全国40000+城乡镇所有主干道、支路全量都能应
余承东嗟来雷军之食

小米SU7喂饱了黄牛

@科技新知 原创 作者丨王思原 编辑丨伊页  上市不到一个月,小米SU7让雷军从“军儿”变成了“雷神”。 然而近期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以及社交平台上,涌现出不少转让小米SU7创始版订单的黄牛,标价大多集中在5000-10000元之间。 据悉,相比小米SU7正常三款车型,创始版不仅有更多免费颜色可选,还增加了专属限定金属字标,方向盘也会有编号铭牌。同时,车主还可获得专属礼盒,其中包括雷军签名版蓝牙钥匙,所以发布会后引起不少用户“哄抢”,开启的两轮售卖均是秒罄。可是在小米官方严苛的预售规则下,看来还是让不少黄牛钻了空子。 在相关二手平台上可以看到,国内多个城市地区都有在转卖小米SU7创始版订单的卖家,售价在万元左右。并且下单时间越早,编号越靠前,转卖价越高。 之所以能够高价转售,卖方给到的说法也大同小异,“创始版有字标和编号铭牌设计,就意味每台都具有独特性,这会让首任车主更有成就感,并且限量款也会有一定升值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小米官方要求,因为购车限制,每个小米账号限购一辆SU7创始版,且只能直系亲属间才能进行转单。 有小米相关人员也表示,在二手交易平台购买的小米汽车订单,用户信息还是卖家的信息,只能通过过户方式进行修改,为了安全建议用户在小米汽车APP进行订购。 不过,「科技新知」发现,转卖订单的背后还出现了帮修改订单的中介,声称千余元便可实现订单更名、车主更名、提车地址更换等。也就是说这一套操作下来,原本是二手车过户形式的转让便可直接成为一手车主。 有意思的是,此前花旗银行通过调研预估小米SU7的交付量4月将达5000至6000辆,全年交付量约5.5万至7万辆。小米2024年每卖一辆SU7平均亏损6800元,整个造车业务合共亏损41亿元。相比之下,倒卖SU7创始版订单的黄牛每辆车都要赚得比雷军还多。 对于上述报告小米已经做出回应称,“花旗
小米SU7喂饱了黄牛

王兴也来教李想造车了

@科技新知 原创  作者丨樱木 编辑丨伊页  低价产品能挽救困境中的理想吗?答案并没有那么明朗。 在理想MEGA的负面舆论风波过去不久,4月18日理想发布了今年的重磅产品之一理想L6。这款定价24.9万的全新产品,在公司内部被寄予厚望,除了承担着走量的重任,同时也需要它来扭转MEGA的不良口碑。 但从各方反应上来看,二级市场首先并不买账,港股开盘暴跌7%。套娃的设计以及并不突出的卖点,都让理想L6看起来没那么吸引人。 不过理想L6意外得到了互联网大佬的认可。美团创始人王兴发布朋友圈称,L6可能是理想员工最想买的车,并在评论区补充道“MEGA有点像是为理想 CEO 本人造的车,L6 才是理想员工为自己造的车。” 这样的表态对于王兴来说,并不常见。 作为理想汽车最大的外部投资人,在融资最为困难的阶段,正是王兴以及美团的出手,帮助理想完成了从0到1的跨越。随后理想汽车完成上市,也成了王兴以及美团最为成功的投资之一。 但随着理想汽车的成功,王兴的态度似乎发生了不小的转变。自2023年开始他就加快了减持速度。去年9月,王兴连续四天四次减持理想:累计减持194.79万股,平均作价介乎约157.84-160.51港元,算得上是高位套现,共计约3.11亿港元。 进入2024年王兴再次减持理想,也是近一年内的第三轮减持:累计减持416.23万股,平均作价介乎约118.58-122.17港元,共计约5.03亿港元。 从高位到低位,王兴并没有放慢减持节奏,反而规模上却越来越大。据统计截至2024年4月,通过减持王兴对于理想汽车的投资已回本近55%,同时持股比例由21.79%降至21.53%。 从投资人角度来看,减持成熟企业阶段性止盈本就无可厚非,特别在美团较为困难的2023年,遭遇抖音、快手本地生活冲击的王兴,也许已无暇顾及其他布局。但随着组织架构的重构
王兴也来教李想造车了

打工人掉入WPS的AI连环套

@科技新知 原创  作者丨王思原  编辑丨伊页  百模大战之后,金山办公似乎成了最着急赚钱的那个。  去年4月,大模型火得发烫,金山WPS也随之调整了会员体系,在超级会员之上推出了Pro版,主打AI功能的辅助。  作为国产大模型在C端伸手要钱的先驱,WPS凭借AI功能的集合赚得盆满钵满。公开数据显示,去年金山办公仅国内个人办公服务订阅业务收入便达到了26.53亿元,同比增长29.42%。  如今,金山办公再将“镰刀”伸向去年帮其书写美好业绩的先驱用户。近期不少网友反映WPS开始向用户弹窗,称“加钱升级成大会员才可使用AI功能”,从超级会员到Pro再到现在的大会员,AI功能成了WPS的敛财套娃。  金山办公的AI商业化是否操之过急?内卷的在线办公市场,AI一定是那条突围之道?大模型能改写金山办公的命运吗?  用AI来“套娃” AI功能上线不足半年,“吃相难看”成了金山WPS给用户留下的印象。  多年付费用户小金(化名)称:“去年4月会员体系变动,我本来是WPS超级会员,考虑到平时用得多,就加钱购买了6年超级会员Pro,想着一劳永逸。后来WPS出的AI功能,超级会员Pro也可以用。但现在又出现弹窗,若要继续使用AI功能需要交钱升级成大会员。”  弹窗的具体内容为:WPS超级会员Pro套餐升级为WPS大会员,升级时长62个月,升级金额310元。“这不就是套娃式收费吗?今后是不是每增加一个新功能,就增加一项收费?”小金质疑道。  社交平台上也能发现不少用户的声讨,“最早为了WPS的AI功能,一次性购买了好几年的超级会员,当时明明显示超级会员能够使用AI功能,结果今天却显示要继续用AI需要升级大会员,这个大会员当时压根就没有,算不算欺骗消费者?” 
打工人掉入WPS的AI连环套

李彦宏听了朱啸虎的劝?

@科技新知 原创 作者丨樱木 编辑丨伊页  李彦宏很“听劝”。在百川智能完成融资,月之暗面深耕长文本的当下,百度AI似乎放下了对大模型的执着,悄悄地要去开辟另一条路径。 4月16日,Create 2024 百度AI开发者大会在深圳举行。大会上公开的内容显示,百度在AI大模型这件事上,似乎并不想过度地卷参数,而是将重心放在了落地上。给人们提供开发AI应用的工具,成为百度推动AI大模型落地的关键。 李彦宏罕见地没有过多介绍文心大模型的技术优势,而是将主题围绕开发者,将更多时间给到了“工具”。先后带来了三款开发工具:智能体开发工具AgentBuilder、AI原生应用开发工具AppBuilder、各种尺寸的模型定制工具ModelBuilder。 原话是说:"大语言模型本身并不直接创造价值,基于大模型开发出来的AI原生应用才能满足真实的市场需求。” 其实这样的思路,与早前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分享的投资路径非常相似。朱啸虎曾表示,中国大模型的机会还是在应用侧,即PMF(Product/Market Fit,产品/市场匹配),中国有大量的电商数据和短视频数据,应用场景比美国更有优势。同时,他已不再投资没有应用场景的AIGC项目。 百度作为国内大模型的重要玩家,突然开始以工具为导向发展应用侧生态,反映出某种市场正在变化的趋势。但具体来看,这三款工具能否吸引到开发者,还需要时间验证。 正如朱啸虎所强调,中国大模型的机会在应用侧,核心优势在于大量的场景数据。无论在电商侧,还是短视频侧,大量数据的背后是相应的消费场景,链路的闭环在于以极低的成本,快速商用完成用户积累。 这套看似赚快钱的思路,就是把AI基建交给巨头,在巨头的基础之上创业者完成细分需求的商业化。朱啸虎举的例子是一家AI招聘类企业,不仅成长迅速,而且资金回报率很高,另外基建厂商可以通过收AI税,
李彦宏听了朱啸虎的劝?

华为发布会,最大的主角没到场?

@科技新知 原创 作者丨樱木  编辑丨伊页  有关华为P70的一举一动,似乎都挑动着市场的关注。 在4月11日的华为发布会上,亮点产品从降价重新发布的智界S7,再到MateBook X Pro 笔记本纷纷亮相,但停留在热搜之上最久的,仍是各种与P70相关的信息。而在余承东关于智界S7开启大规模交付的这条微博下,网友评论最多的并不是这款新车,而是即将推出的P70手机。 华为P70成了当晚没有登场却人气最高的主角。 虽然发布会没有明确任何信息,但是渠道方的消息已经开始满天飞。华为广州天河区、越秀区、海珠区的官方直营或经销商门店,有工作人员或店长透露,尽管目前P70系列手机的开售时间还没有确定,但如果消费者有需要可以先“盲订”,以应对高涨的热情。 风声还在继续,4天过去华为P70又迎来新的消息。这一次官方发布宣传片,正式将P系列升级改名为“Pura”。 根据爆料,这次华为Pura系列共有四款机型,并且继承了P系列的命名习惯,分别是Pura 70、Pura 70 Pro、Pura 70 Pro+、Pura 70 Ultra。 余承东在宣传片中强调,虽然改名仍将“持续投入影像创新,不断挑战移动影像极限”。有内部人士表示,Pura系列在华为内部的定位已经超过Mate系列,肩负着重回影像TOP的重任。全新的三角形镜头设计,也让消费者浮想联翩。 华为P70第一波宣传攻势拉开,效果令人艳羡。曾有行业内人士分析,华为在国内有着独享的流量池,只要品牌需要,可以随时激活。但从更宏观的维度来看,市场的挑战在于手机行业已然进入到了竞争白热化阶段。 首先从购买动机上来看,消费者对于手机的热情正在下降。研究机构TechInsights预测,到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的换机周期将达到史上最长的51个月。在中国市场,消费者的换机速度虽有所增加但仍超过40个月。IDC统计
华为发布会,最大的主角没到场?

三句话,8个“错”,马云嗅到了什么危险?

图片 最懂阿里的还是马云。 退休至今的5年里,他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风清扬”也只是在关键时刻出手点拨“令狐冲”们,可以说是过上了“事了拂衣去”的生活。 也正是这5年里,国内互联网风云变幻,阿里不再如日中天,不得不走上变革之路。 前两天,马云在集团内网发布了一篇《致改革 致创新》的帖子,肯定了过去一年的内部改革成效,称阿里巴巴已重回健康成长轨道,并鼓励阿里人继续面向未来而改革。 值得一提的是,长文里没有“闭环、抓手、颗粒度”这些互联网大厂黑话,开篇直点主题、主动认错、毫不避讳,前三句中“错”字就出现了8次。 图片 马云说“错”,不是为了将具体的某个人推上祭坛,也不会是为了赶超某个逆袭的竞争对手。马云想要的是重塑,是进化。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对蔡崇信的访谈中,备受争议的一个表达是,“我们忘记了真正的客户是谁。我们的客户是使用App进行购物的人。” 如果将淘宝看作是一家零售公司,那么客户自然是消费者;而马云再次重申“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不会改变”,俨然把阿里定位成一个赋能企业主的To B公司。似乎二者依然没有达成共识。 其实,即便是阿里内部员工,甚至广大用户群体,大多也是模棱两可。阿里到底是一家To C还是To B的公司,一直是个哲学命题。不过对于当下的阿里,“变化”已然成了共识。 图片 马云在内部信中用了诸多“活着”、“创新”、“赶”等词汇,弦外之音大概是阿里的错不需要哪个前任来背锅;阿里的改变也不是为了击败同行。“三年后的电商肯定不是今天最热门的电商”,更像是在用一种带有艺术感的方式,亲手摘下阿里的王冠包袱。 周期难料,时代更难预测。今年2月,京东前CEO徐雷曾在朋友圈感慨道:我们不是在经济下行周期,而是一个时代的落幕。在这个周期和时代对的事,在下个周期跟时代兴许就是错的。“执今以律古”,没太大意义。 马云也并非鼠目寸光之辈。老子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三句话,8个“错”,马云嗅到了什么危险?

“崩”上热搜,腾讯云降本增“笑”?

图片 近些年,国内外各大云厂商的价格战愈发激烈,甚至有把降价当作一个长期战略的趋势。但降本增效、薄利多销的主旋律下,服务器大面积故障的意外情况却此起彼伏。 4月8日,腾讯云一场突如其来的服务故障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腾讯云崩了”相关话题迅速冲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搜,据统计持续了74分钟,波及全球17个区域与数十款服务。作为市场排名前列的云服务提供商,腾讯云的这次故障不仅对其自身信誉造成了一定影响,也敲响了整个云服务行业的警钟。 事故发生时,有部分用户表示腾讯云出现接口响应报错、内部服务错误等情况,网页直接显示“504 错误”。对此官方发布公告称,“腾讯云官网控制台相关服务出现异常,工程师正在紧急修复中。非常抱歉对用户造成影响,若用户有任何问题,请随时联系腾讯云”。 图片 随即有专业人士提出质疑:“该故障绝对不仅仅是控制台,而是整个控制面。作为一个专业的云计算服务供应商,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混淆两者区别的原因,要么是蠢(缺乏专业素养,台面混为一谈),要么是坏(避重就轻,推卸责任)。” 碰巧的是,当天上午腾讯云刚刚宣布旗下云存储解决方案重大升级,并表示针对AI大模型数据采集清洗、训练、推理、数据治理全流程提供云存储支持,且将大模型的数据清洗和训练效率均提升一倍,需要的时间缩短一半。此外,腾讯云存储总经理马文霜还特意强调加量不加价,云存储解决方案升级后,价格没有变化。 如此“加量不加价”的价格战下,也让客户们开始担忧云服务商的稳定性和技术水平。 图片 2020Q3之后,腾讯云的收入增速出现断崖式下滑,在各种经营压力之下,毫不手软的裁员和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成了常态。 除员工不断缩减之外,腾讯研发投入也有点跟不上营收增长的速度,腾讯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营收6090亿元,同比增长10%,但腾讯2023年全年研发投入640.78亿元,仅仅比2022年增加4.36%。 无独有偶,去年5月关
“崩”上热搜,腾讯云降本增“笑”?

阿里聚焦,菜鸟回撤:一场深思熟虑的多赢之举

在投资市场的语境中,人们往往以上市速度、估值高低或者市值大小作为衡量一家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准。但是在经营者的视角,合适的时机做恰当的事,获得更持续的成长速度和市场规模,才是一家企业做决定的核心。 阿里巴巴3月26日发布公告,决定撤回菜鸟在港交所的上市申请,并提议以现金购买菜鸟少数股东的全部股权和员工所有已归属的股权。 阿里在资本市场连续经历多场分拆和IPO风波后,这一消息也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一时间各方热议不断。有人表示一边减持B站、小鹏汽车股份回笼资金;另一边撤回上市,大手笔回购菜鸟股权,一收一放之间直呼看不懂。 不过从业务经营视角来看,一收一放之间恰恰是阿里更聚焦的战略定力。在当晚的电话会议中,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的表态更是进一步明确了阿里对于核心业务的耐心和信心。 蔡崇信表示,菜鸟撤回IPO,并没有受到监管的任何影响,而是基于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战略考虑,二是有关菜鸟IPO程序所处的阶段。 从战略上来看,当下阿里集团的核心任务是要在电商领域获胜,为此需要恢复市场份额,推动业务增长。蔡崇信强调,菜鸟作为阿里国内及国际电商业务中的关键物流服务提供商,其运营与集团电商业务之间的深度融合至关重要。 因此集团决定让菜鸟管理层不再为上市的事情分心,专注于与阿里国内国际电商业务的战略协同,以及对其全球网络进行长期战略拓展。这一战略决策,既是阿里围绕电商核心业务进行调整的信心,也是长期投资的耐心。 从上市价值来说,蔡崇信指出,目前IPO市场所处的低迷阶段以及市场流动性的缺乏,强行推动IPO并无实际意义。因此,决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暂缓通过资本市场交易的方式释放价值给股东。 这也意味着,无论是从长远战略视角展现的耐心和信心,还是依据市场变化下做出顺势而为的调整,菜鸟撤回IPO都是一场在战略聚焦下追求多方共赢的深思熟虑。 战略定力下的阿里聚焦 在管理学中,战略定力是指在长期复杂形势
阿里聚焦,菜鸟回撤:一场深思熟虑的多赢之举

折叠屏手机进化论:从新物种到全能旗舰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正站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 从全年来看,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创下10年历史新低,行业进一步走向下行周期;不过从季度来看,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却以8%的增速结束了连续7个月下跌的趋势,市场初现回暖迹象。 短暂的季度回暖能否延续为整个行业增长的新起点,2024年的市场走向至关重要。置身其中的主流手机厂商,也先后推动多项产品更新,比如AI手机成为2024年的产品新趋势,加速大模型落地。卫星通信也进一步小型化,成为高端旗舰的标配。 2023年国产手机品牌销量第一的vivo,更是在多款产品更新中,以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新趋势,连续三年拿下国产手机销量第一。从去年发布蓝心大模型,到X100系列发布蓝晶芯片栈,不断以技术创新推动品牌增长的同时也带给行业更多的可能性。 图片 眼下vivo也正在将更多的新趋势,从主流直板手机的产品,进一步升级来到折叠屏手机市场。近期发布的vivo X Fold3系列,在行业内更是首次以标准版和Pro版组合的形式发布,成为折叠屏手机市场,首款全面向直板机看齐的产品系列。 从市场角度来看,过去折叠屏手机,往往是一年一款的更新节奏,不仅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尝鲜型消费,从手机厂商自身来看,也往往是冲击高端市场的特种兵产品,而非面向大众消费的成熟型产品规划。 敢于成为对标主流直板机的先锋者,是vivo对于市场演变的趋势把握和技术推动产品进步的自信。 折叠屏成熟进化时 自2019年首款折叠屏手机问世以来,各大主流厂商纷纷进入折叠屏手机赛道,折叠屏手机新品不断,到今天折叠屏早已不是手机市场的新物种。然而,从折叠屏手机近两年的主要发展和演进趋势来看,其几乎可以看作是对常规主流旗舰手机体验的追赶。 在轻薄化方面,根据艾瑞咨询数据,中国市场主要横向折叠屏手机平均厚度从 2021年15.1mm下滑至2023年三季度的11.1mm,降幅达到26.49
折叠屏手机进化论:从新物种到全能旗舰

智界遇冷,“华为造车法”行不通了?

不管核心技术是不是“遥遥领先”,问界的销量确实羡煞旁人。 2024年头两个月,问界全系交付新车突破5万辆,连续蝉联造车新势力月度销量冠军。在实打实的数据面前,市场上关于问界“没有灵魂”的嘈杂声也逐渐变淡。 不过,与顶流兄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底发布的智界。作为首款华为赋能奇瑞的纯电轿车,上市1个月的大定突破万辆,但高开低走之下连续4个月交付量没能过千。 力图“复制”问界的不止智界。 北汽蓝谷与华为合作的享界系列,即将在4月底的北京车展亮相,预计年底上市;江淮与华为的百万级MPV计划也有实质性进展,对标迈巴赫的傲界也把亮相时间放在了年底。 一边是榜首的问界着实耀眼,另一边失利的智界更值得“后来者”考究。对于还在观望的车企来讲,与华为合作还是一条好出路吗?下一个“问界”又会诞生在哪里? 风光的问界,碰壁的智界 问界连续夺魁,仿佛宣告华为汽车业务的成功不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尤其是今年2月,问界M9月交付量达到5251辆,力压一众豪华车型。余承东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亲自表示,问界M9的大定已经快6万了。 而形成反差的智界,是华为与奇瑞合作的智选车品牌。首款车型智界S7在去年11月上市,对标的是特斯拉Model S。 亮相之初,智界S7充分体现了华为耕耘智能驾驶的实力,很快斩获超过2万份订单。但不同于问界源源不断的订单,智界自上市后便归于沉寂。余承东的个人微博账号上关于智界的内容,也只停留在了其上市之前。 低调的原因倒不是无人问津,而是迟迟无法兑现交付承诺。早在今年1月,就有车主反映智界S7交付环节问题频发,车辆无法在承诺期内交付,订单交付顺序尤为混乱。 即便华为快速拿出了相关解决方案,也不能挽回智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可度,引发了一系列舆论风波。华为与奇瑞合作的“第一枪”没能打得漂亮,智界S7上市至今销量仅2000辆有余。 一款新车上市的前半年,是绝对的售卖黄金期。如果没有抓住
智界遇冷,“华为造车法”行不通了?

长城汽车需筑“新长城”

图片 要说人才最多的汽车公司,长城一定排得上号。 自2016年开启多品牌战略以来,曾在戴克奔驰、北京现代任职过的刘智丰,履历包括东风日产、沃尔沃、英菲尼迪的文飞,曾在奔驰、大众任职的乔心昱,长长的人才名单中,还包括宁述勇、李晓锐、余飞、果铁夫、陈思英、乔心昱、张洪汉等“车圈老兵”。 可就在市场沉浸于长城汽车兵多将广之时,却发现这些干将来得快,走得更快。拿长城魏牌CEO这一位置举例,7年换了7任。 而就在春节刚过各大厂步入新一年的正轨后,长城汽车便被传出大规模离职消息。有媒体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长城汽车品牌公司(包含哈弗、魏、坦克、欧拉等品牌)有多位中高层员工主动提出离职,其中至少有三位副总级别高层员工和超十位科长、部长(总监、高级总监)级干部。 值得一提的是,长城汽车内部也开始流传更高层领导的职位变动消息。据悉,长城汽车CGO李瑞峰目前已经不负责国际业务,春节过后,国际业务负责人史青科改为直接向总裁穆峰汇报。 后续的官方回应中未正面回答人员变动是否属实一事。并且与该消息几乎同步的是,长城计划重启轿车项目冲击高端市场,以及CEO魏建军为2024年定下190万辆的销量目标。 一边是没有正面回应的内部混乱传闻,另一边是向外界传递出高歌奋进的态势,如今有些掉队的长城还能“重修”吗? 内忧外患下的底气 回顾长城汽车的崛起,与创始人塑造的企业文化脱不开关系。 有媒体撰文称,“魏建军出生于军人家庭,行事作风有着明显的纪律性,也有着军人般坚强的意志,做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接近魏建军的人表示,魏建军的意志坚强到几乎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 恰恰是这股不可动摇的意志,让长城汽车走到了今天。一位前员工也认为,长城文化更加刻板,工作只是需要人去执行,至于是谁往往不是那么重要。可能正是这种“长城式规则”,导致内部下至普通员工上至高管的流动成了常态。 图片 纯粹的文化帮助长城汽车顺利成长到80万辆级,
长城汽车需筑“新长城”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