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哲
链接:zhuanlan.zhihu.com/question/267334967/answer/741964636
来源:知乎
这和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有关系,不但不投资比特币,对于所有的非生产性投资,巴菲特都是不投的,但是批评最多的还是比特币。
CBNC 关于巴菲特的采访里,巴菲特本人有详细解释过为什么不投资比特币,并且认为比特币根本算不上投资,只是一个让后来者接盘的游戏而已。
(www.youtube.com/watch?v=LtITDtZPYEw)
采访里解释得很详细了,我摘录一点,并且解释一下为什么他为什么会对 non-productive 资产绝不投资,这和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商业模式有关系。
声明放在最前面:我本人持有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且持有加密数字货币和矿机,本篇所有内容不构成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和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的投资建议。
对于资产,用是否产出产品可以分为生产性资产(productive asset)和非生产性资产(non-productive asset)两种。比如一家工厂,一块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这类都属于生产性资产,黄金首饰古董字画这类资产,本身不会产出任何东西的,叫非生产性资产。
巴菲特自己经常用农场做比喻,他自己很久前买了一个农场。
如果你要买了一个农场,你成为农场主了,那你会关注农场每年产了多少粮食。
然后你根据每年粮食的产量结合看农场的价格,我们就能判断这个农场是否值得买了。
投资者必须关心资产本身产出了什么给投资者,这个是投资的正常逻辑。
这个逻辑,给资产定价的方式,如今已经成为主流。股票定价模型里的未来现金流贴现模型,就是这个思路的具体化算法。
也就是一个资产未来能给你不断带来现金流,或者实物收入,那根据贴现的思想,我们可以给资产的现在价格定一个价。如何理解贴现的思想,举个栗子:
比如我借钱给张三,张三给我写了一张借条,凭此条一年后归还本金100元,且支付利息10元。假设张三的信用很好,我现在手头紧,要转让这张欠条的话,应该值多少钱?
这张纸条肯定卖不到110元以上,因为如果有100元现金,那我们没必要一年后再拿。换言之,我有110元现金存银行,一年后也不止110元。所以高于110元的价格买这张欠条是不理智的。(负利率环境下的欧洲债券市场出现过此类奇景)
那有没有可能低于100元的价格呢?这是有可能的。假设现在利率飙升,借100元,未来能获得120元的本息偿付,那么我们花100元获得110元的欠条,不如去搞张新的欠条。同样花100元,最后能获得更多的利息20元。所以未来能拿到110元的欠条,只有降价到100元以下,才能卖得出去。
如果我把这张欠条的价格降到90元,那么未来能获得110元,相当于这个买家的收益率到了22%以上,即(110-90)/90*100%,优于花100得120的收益率(20%)。
所以投资债券,就算没违约,也是可能亏损的,特别是利率飙升的时候。
而这张支付110元本息的欠条,现在应该有的价格(在这个例子里就是90),就是贴现后的价格。未来的110元,现在值90元。
回到资产定价里,一个农场未来每年给你产出多少粮食,那算算贴现价值,和现在农场的报价,基本上就能知道这笔买卖是否划算了。
稻田的产出就是稻谷,用多少石稻谷定价稻田,就是典型的贴现估值方法。这里规避了农产品本身价格的波动,用粮食本身定价田土,比较好算。如果用货币计价的话,必须考虑农作物未来的价格波动,或者用粮食期货的办法对冲。
根据资产未来能产出多少产出,来计算贴现价格(价值)。然后用贴现价格和流通市场的价格,做对比。现价相较于贴现价格(内在价值)低估了就买入,高估了则卖出,这个利用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投资方法,就是价值投资大概的原始含义(现实中价值投资的丰度要高得多)。
说到这里,自然可以理解一个投资的基本概念:回本周期。
当我们资产给我们的产出,达到了我们购买资产的价格时,我们用的时长,我们叫做回本周期。如果我们用五十石稻谷买了田地,并且雇佣了佃农耕作。那么扣除佃农的分成,资产所有者也就是地主的收入刚好到五十石的时候,则这笔资产就到了它的回本周期。
回本周期是不确定的,因为我们不知道未来每年的具体产出是多少,但可以估算。
关于未来现金流贴现估值资产方法的具体系列,推荐李永乐老师的科普视频:https://space.bilibili.com/9458053/video?keyword=股票
那这个未来现金流贴现的资产估值模型有没有问题呢?
有的,它有两个主要的缺陷,一个是对未来产出高度不确定的资产,无法估值。另外一个是对于非生产性资产,完全无能为力。
比如黄金古董收藏品,它放那里一百年,会升值。但字画自己不会变出更多的字画来,有时候还会多出很多特别没文化特烦人的御印上去。对于这类资产,这个模型是无能为力的。
比特币这类加密数字货币,就是典型的 non-productive 资产。
所以,对于投资人来说,non-productive 类资产投资获利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等下一个人出现,以更高的价格买走。俗称“接盘侠”。
对于这类 non-productive 类资产,是不是都是纯粹的旁氏骗?(关于旁氏的科普 一招看穿一切旁氏骗局——泡沫的形成、发展与破灭,以及复利的魔力。)
我不这样看,我认为不是所有的非生产性资产都是毫无意义的。
但对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而言,肯定是毫无意义的。
这里涉及到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商业模式,它必须只投资生产性资产,并且在有限的周期内,能估算出贴现价格的那种。不但必须放弃非生产性资产,还得放弃估值不容易的生产性资产,按照巴菲特的话,待在自己的能力圈内。
这需要解释一下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商业模式。
https://www.berkshirehathaway.com/letters/2018ltr.pdf
上面这个链接巴菲特写过股东的信,每年都会有。今年的告投资者信里面再一次介绍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商业模式。建议有英语阅读能力的朋友们看原文。
巴菲特经常开玩笑,说我们其实就是个卖保险的。这个其实还蛮高度概括的。
先了解一个概念,称为“保险浮存金”。假设我们开了一家人寿公司,然后卖了很多保险,收入有十亿美元。通过精算师的计算,在大数定律或者再保险公司承保的情况下,我们知道未来三十年,我们需要支付8亿的赔付额,剩余的2亿美元就是“承保利润”。
这个模式最妙的地方不在于获得2亿美元的利润,而是在于现在就收到钱,而未来才支付。这个就占据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我们收了10亿,未来30年支付8亿,这可以看作是负利率的长债。从会计的角度上,这10亿叫做保费营收,然而从资本的视角上,这是一笔完美的负债,周期长且利息负。
通常而言,比如30年期国债,贴现价格都是比较低的,因为你能陆续收到财政部的付息,且最后一年获得本金归还。
也就是说,一家保险公司,获得保费营收之后,把资金扣除拔备金后,全部购买国债,那么最后的盈利水平也要大大高于不这样做。
那么更近一步,资本市场上有没有未来30年产生的现金流收入大于国债,且现在的价格低于同等资本的国债的价格呢?
有的,资产现价如果大幅低于贴现后应该有的价格,也就是我们找到未来30年内现金流回报会很好的资产,那么合理的做法是用保险浮存金购买这笔资产,替代国债。
这里我们只有在买入的时候关心资产价格,如果低于贴现价格很低,就是赚了,然后买入持有,让资产不断给我们产出。最后在保险的赔付周期内,覆盖掉所有的理赔所需资金。这个时候资产还是我们的,资产未来还源源不断给我们产生现金流。这些现金流,又可以给我们寻找市场上其他购买便宜现金流,提供弹药。
这不是免费杠杆,这个是倒贴杠杆。
这个模式的起点核心是,保费收入要稳定且巨大,理赔的概率要精确。伯克希尔·哈撒韦持有很多保险公司,其中巴菲特年年表扬的一个叫 Ajti 的CEO,他是获取保险浮存金的绝世高手。
巴菲特在年会上开玩笑,如果我,芒格和 Ajti 同时掉河里,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你们应该先去救 Ajti。
这是这个模式的起点,但不是终点。
总得来说,市场的定价不会无缘无故很低,特别是宽松的环境下。有些公司是因为自己现金流短缺所以经营潜力发挥不出来,导致二级市场的股价不给力。
当商业上巨精的巴菲特看出潜力来的时候,用保险浮存金注入被投企业,那么企业未来能产生的现金流就回大幅增长,从而使得当初买入的价格,和贴现价格的差,显得很悬殊。
所以不是炒股高手,而是对企业未来现金流估算和获取资本的手段,非常高明。
保险浮存金作为一种倒贴杠杆之外,还能使用的便宜杠杆是银行。
银行是能凭空创造出货币的。(参考货币或许能无中生有,但财富不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持有了很多银行股。
首先,银行作为一家企业,本身是盈利的,且估值便宜的时候,买入银行股票是符合公司的商业模式的原理的。
妙的是,当旗下被投且和母公司的存款都处于旗下银行时,银行能通过信用派生的方式,给各个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从而让接受现金的子公司,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提供最初浮存金的保险公司,银行类公司,非银非保险类公司,都是盈利企业,都在为伯克希尔·哈撒韦母公司贡献利润和营收。
这三者的效果是相乘的,而不是相加的。
整个模式需要的最关键的两个点,保险浮存金的获取和对未来现金流收入的判定。
整个模式决定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只会也只能投资 productive asset ,而绝不能投资 non-produtive asset。因为后者无法融入整个集团的商业模式。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商业模式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套利,(被投企业未来现金流-保险理赔现金流)*银行杠杆,而银行杠杆的财务成本,又变成旗下银行的收入。
对于没有未来现金流回报的资产,比如黄金,伯克希尔·哈撒韦是不能投的。
所以所有巴菲特改变主意投比特币的新闻一定是假的,也不是孙晨宇这样的小骗子忽悠一下就能改变的。
那是不是比特币这样没产出的资产全是旁氏,我不这样看。
纸钞也是不会自己变出纸钞来的,银行存款利息其实是负债,是一次投资,纸钞自己是不会生息的,而纸钞是不是就一文不值。如果你这样认为的话,可以把你的纸钞都给我。
货币本身是财富交换的一个中介,它的作用是拿我生产的东西换你生产的东西,这个媒介的创造和维护,是有成本且有利润的一笔生意,当然不太好计算。
我们现在用的法币,是央行发行,法律保护,政府花成本去维护出来的结果。不是凭空产生的,美元体系是高昂军费的美军维护起来的。特朗普觉得太贵了,大家都应该分摊一些,在四处收费。
所以货币,一个能让大家交换生产产物的媒介,虽然自己不是一个产出类资产,但是绝对是有价值的。当然不能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被投物,但并不一定是垃圾。
巴菲特对比特币的厌恶,在于比特币并没怎么成为交易的有效中介,所以目前为止,还是一场击鼓传花。
别跟我提比特币买披萨的事情,比特币清算的实物贸易总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目前比特币没发挥货币功能是个客观事实,不是看法,没什么好争论的。
关于加密数字货币,是一场有趣的社会实验,最后的结果还没揭晓。而比特币对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来说,毫无意义。这是巴菲特为什么不投资比特币的根本原因。$比特币基金(GBTC)$ $伯克希尔(BRK.A)$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