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玙
2020-07-12
客服一下汇添富
[微笑]
@点拾投资:
汇添富基金马翔:从人和科技的变化中寻找成长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943600842,"tweetId":"943600842","gmtCreate":1594568597086,"gmtModify":1704205875654,"author":{"id":3519888063973483,"idStr":"3519888063973483","authorId":3519888063973483,"authorIdStr":"3519888063973483","name":"宸玙","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93bd9d7e49bd74ce9b47a0bee582ea76","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2,"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1,"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客服一下汇添富<span>[微笑] </span></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客服一下汇添富<span>[微笑] </span></p></body></html>","text":"客服一下汇添富[微笑]","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943600842","repostId":943147622,"repostType":1,"repost":{"magic":2,"id":943147622,"tweetId":"943147622","gmtCreate":1594431193487,"gmtModify":1704205726465,"author":{"id":3479274735268971,"idStr":"3479274735268971","authorId":3479274735268971,"authorIdStr":"3479274735268971","name":"点拾投资","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189eb18dedae63fcaf90109b4d16d559","vip":8,"userType":8,"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2123,"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01b787773a7422dab0ea88b09bc25e6","width":"1000","height":"580"}],"cover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01b787773a7422dab0ea88b09bc25e6","width":"1000","height":"580"}],"title":"汇添富基金马翔:从人和科技的变化中寻找成长","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导读: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下行,越来越多的成长股选手偏好大市值的成长股企业,认为这些巨头的护城河将在存量经济时代越来越深。而汇添富基金的马翔依然专注于中小盘的成长股投资,他不认为小盘股不能成长,关键在于要选到优质的企业。即使中国经济进入存量时代,在许多细分的创新领域依然有大量的增量经济机会,优秀的中小市值企业也能够长大。</p> <p>马翔的投资组合也具有鲜明的成长性,一眼看上去都是来自不同行业,以及不同驱动力的成长股。平时热爱跑步的马翔,总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内心相信人和科技的变化是大部分公司的成长“源头”。他将投资范围聚焦在“人们的新消费、世界的新变化、企业的更高效”三条主线。</p> <p>马翔目前管理着国内首批科创主题基金之一——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马翔认为科创板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版的“纳斯达克”,通过结合较好的上市制度和严格的审批流程,可以让一批盈利条件达不到主板上市要求,但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上市融资,从而孵化出中国的巨型科技企业。作为一名成长股选手,投资科创板企业和主板企业的差异并不大,核心还是要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这也是马翔认为的投资本质。</p> <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01b787773a7422dab0ea88b09bc25e6\" tg-width=\"1000\" tg-height=\"580\"></p> <p>以下先分享一些来自马翔的投资“金句”:</p> <p>1. 用一句话总结我的投资风格,就是行业适度均衡的中小盘成长风格。</p> <p>2. 对于一个公司要不要买,买多少的问题,我主要看公司成长的空间、速度和确定性。</p> <p>3. 我做组合管理的核心是适度均衡,这种均衡不仅仅体现在行业间的分散配置,也体现在行业内不同成长驱动力的公司的均衡。</p> <p>4. 消费品里面有一类成长股是,出现了新品类的出现和扩张,而某公司的产品正好在这个新品类里面占据很重要的位置。</p> <p>5. 制造业里面有一类成长股是,某公司相对竞争对手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或者成本优势,当下游需求快速起来的时候,能够将这些优势迅速扩张。</p> <p>6. 全世界最大的那批公司中,不少是软件公司,中国无论是人的数量还是企业的数量,都是可以比拟美国的,中国也应该出现大型软件公司。</p> <p>7. 我投资主要聚焦在三个方向上:消费的新主张、科技的新变化、企业的更高效。</p> <p>8. 我喜欢用户生命周期比较长的软件公司,因为软件企业获客是有成本的,如果用户的LTV(生命周期价值)转不过来的话,就很难赚钱。</p> <p>9. 科创板未来表现如何,要回归到股票的本质,就是中国未来能否继续诞生一批长期创造价值的企业,这一批优秀的企业是否会选择在科创板上市。</p> <p>10.成长股投的是变化,变化的来源主要是人的变化和科技的变化,科技变化的关键词是加速。</p> <p><b>专注于中小盘的成长股选手</b></p> <p><b>朱昂:能否聊聊你的投资框架?</b></p> <p><b> 马翔 </b> 我做投资大概四年多的时间,有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思考什么样的风格适合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圈。过去两年逐渐把自己的投资风格稳定下来,形成了以中小盘为主的成长股投资风格。我专注的行业在科技、消费和医药几个领域中,其中科技是我研究了很长时间的行业,占比会高一些。相比于其他人,我更加偏好中小市值的成长股。像消费行业里面,买大市值的高端白酒也是成长股,也可以赚钱,但我自己就会去买里面中小市值的食品公司。</p> <p>过去几年我也发现投资风险并不是来自某一类风格,比如小市值风格并不意味着有风险,而是基金经理不够专注,导致对于选到的个股并没有非常深入的研究。避免风险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专注,在能力圈以内提高选股成功率。</p> <p>如果<b>用一句话总结我的投资风格,就是行业适度均衡的中小盘成长风格。</b></p> <p><b>朱昂:在选股上,你会有什么考量的角度?</b></p> <p><b> 马翔 </b> 在具体选股上,我希望找到一批未来3-5年有比较确定成长空间的公司,这些公司的市值增长能看得比较清楚,对应当下的市值有较大成长空间。我不是特别看重静态的估值,更看重这个企业未来几年的成长确定性,如果能够看得见这个公司三年后会长大,那么静态估值高一些也能够容忍。<b>对于一个公司要不要买,买多少的问题,关键看公司成长的空间、成长的速度和成长的确定性。</b></p> <p><b>朱昂:要看清楚未来很难,如何对一个公司看清楚3到5年的成长?</b></p> <p><b> 马翔 </b> 我们努力做到尽可能看清楚一个公司未来3到5年的样子,这也取决于几个维度的判断。第一是空间,尽可能把空间看清楚。看空间要用大格局去理解,包括消费习惯的变化、国家政策的发展方向、科技演变的方向、这些大方向决定了行业空间。</p> <p>其次是公司的商业模式,看未来3到5年公司以什么方式赚钱。有些公司未来三年的赚钱方式和过去不会发生什么变化,有些公司赚钱的方式会发生变化。这里面可能一些偏消费的公司,商业模式会比较稳定;而偏科技的公司静态商业模式可能还没有成型,未来变化的概率比较高。我们也可以从一些商业模式比较稳定的企业中借鉴,帮助我们理解公司在模式稳定后会用哪些方式赚钱。</p> <p>第三个就是公司的管理层和治理结构,将信任交付给优秀的管理层。市场每天都会波动,我们面临的不确定性很多,要相信优秀的企业家能够带领公司穿越迷雾。做投资的时候,最大的风险是股价大跌时把好公司卖掉,这些好公司之后都会涨回来,导致了亏损的发生。<b>让我们更加坚定持有公司的股票,就是对于这个企业家的信心,相信他能带领企业不断发展。</b>在买一个公司之前,我会尽量多去和企业家接触,多看他过去讲过的话,看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怎么做的。我们发现在同一个行业中,造成不同企业竞争力不同的,往往来自人的因素。</p> <p><b>成长股中的三个类型</b></p> <p><b>朱昂:在组合构建上你有什么想法吗?</b></p> <p><b> 马翔 </b> 我的组合有鲜明的成长股特征,一眼看上去大部分都是成长型公司。<b>组合管理要适度均衡,这种均衡不仅仅体现在不同行业的分散,也体现在行业内的不同成长驱动力的均衡。</b>比如说在医药、消费、科技或制造业内,不同子行业都有不同的驱动力。医药里面有医疗服务驱动、创新药驱动、医疗器械国产替代驱动等,我在单一驱动力的配置不会太多。</p> <p>我的组合长期保持高仓位运行,不会做过多的择时,好的公司长期会创新高,保持高仓位是比较好的。我也不会做行业轮动,要判断下一个季度什么行业涨得好是很困难的。</p> <p><b>朱昂:你一直专注在成长股投资,有没有总结过有哪些不同类型的成长?</b></p> <p><b> 马翔 </b> 我就拿消费、制造和软件行业分别举一个例子吧。</p> <p><b>消费品里面有一类成长模式是,新品类的出现和扩张</b>,而某公司的产品正好在这个新品类里面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这导致当品类扩张的时候,公司的品牌力也会扩张,公司收入增速会很快,但是由于要投入费用做强品牌,公司阶段性也许不会有相对应的利润增长。这是经典的消费成长股,在公司长大的过程中,品牌力也在不断加强,两者互相强化。</p> <p><b>制造业里面有一类成长模式是,某公司相对竞争对手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或者成本优势,当下游需求快速起来的时候,能够将这些优势迅速扩张。</b>这些优势可能是在行业还没有爆发的时候积累出来的(依靠企业家的前瞻性投入),等到行业进入爆发阶段就能享受到竞争优势带来的红利。像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里面的一些制造业公司,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快速成长。许多人不太喜欢制造业的成长股,认为是一种重资产模式,然而一旦下游需求快速扩张,公司的盈利弹性也会很大。</p> <p>还有一类是软件行业里面的成长,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行业。<b>全世界最大的那批公司,有不少是软件公司。</b>中国企业对规范化和在线化管理的需求在提升,对软件和服务的付费意愿也在提升;同时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软件工程师,有能力开出好用的软件产品。理论上中国应该诞生像美国这样的巨型软件公司才对。这个行业的空间非常巨大,是能够看未来10年的行业,是在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伴随着中国企业的做大做强而必然成长起来的产业。中国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优秀软件公司上市,给我们很多机会。</p> <p><b>朱昂:你会不会在选股上有一些财务数据的筛选指标?</b></p> <p><b> 马翔 </b> 没有一刀切的财务指标。我希望不断寻找成长型企业,企业的成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复制过去的商业模式;另一种是目前的商业模式还不稳定,我们要判断它未来的样子。那么我要做的是对企业静态和动态的商业模式进行判断。如果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自过去商业模式复制,我就要去看这个企业过去的盈利能力怎么样,资产回报率是不是合适。如果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还没有稳定,就要去判断公司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静态的财务报表不能代表未来。</p> <p><b>投资聚焦三大方向</b></p> <p><b>朱昂:在投资方向上,你会聚焦在哪些行业?</b></p> <p><b> 马翔 </b> <b>我投资主要聚焦在三个方向上:消费的新主张、科技的新变化、企业的更高效。</b>比如说一些创新产品,属于人们消费的新主张,从过去买功能手机变化到现在买智能手机,过去买燃油车变化到现在买电动车。比如说太阳能是新的用电方式,属于科技的新变化。再比如说中国企业的数字化,对应的是让企业变得更加高效。</p> <p><b>朱昂:你前面提到了电动车,能否谈谈你对这个行业的看法?</b></p> <p><b> 马翔 </b> 新能源汽车属于我说的消费者新主张。今天的新能源汽车不仅仅电动化,而且是智能化的,许多人开了电动车就不想去开传统车了,这个好像很多年前用了苹果手机,就回不到诺基亚了。今天的新能源汽车,重新定义了车的交互方式、动力系统、架构方式。</p> <p>在一个消费新主张的推动下,未来可能所有的汽车都要这么做,巨大的变化会带来大量投资机会。我个人认为,<b>未来汽车的三个方向是: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b>。这是自上而下的框架,那么自下而上选公司就要找具有制造业优势的企业,在下游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时候,能扩张公司的优势。</p> <p><b>朱昂:你也很看好软件行业,在投软件企业的时候,你会关注哪些方面?</b></p> <p><b> 马翔 </b> <b>我喜欢用户生命周期比较长的软件公司,因为软件企业获客是有成本的,如果用户的LTV(生命周期价值)转不过来的话,就很难赚钱。</b>我也倾向于找一些下游客户比较有钱的软件公司,这种客户的付费能力就比较强。像做资产管理行业的软件公司,它的客户付费能力相对就强。如果客户太小,或者一年半这个企业倒闭了,那获客成本就难以收回来。</p> <p>我觉得产品型软件公司比定制化软件公司的商业模式要好很多。产品型企业通过收集不同客户的需求,修改了产品之后,是能对所有客户都进行复制的。定制型软件企业,每一家客户需求都不一样,这种就不是好生意。</p> <p><b>科创板可能是中国的纳斯达克</b></p> <p><b>朱昂:能否谈谈你对科创板的看法?</b></p> <p><b> 马翔 </b> 纳斯达克的成功在于吸引了全球最成功的企业在那里上市,成分股里有一大批全球市值最大的企业。</p> <p><b>我觉得科创板未来表现如何,要回归到股票的本质,就是未来中国能否继续诞生一批具有长期创造价值的企业,这一批优秀的企业是否会选择在科创板上市。</b>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认为中国一定会产生大市值的科技型企业。今天中国已经有了像BAT这样大市值的科技企业,只不过没有在A股上市。科创板在设计初期,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允许没有盈利以及海外资金架构的公司在科创板上市,例如马上要在科创板上市的某公司,就是首家没有盈利而且是海外资金架构的公司。</p> <p>回头看,那些真正能够长很大的巨型科技公司,在成长的很长时间中可能都无法盈利,需要持续投入来推动公司的扩张。今天科创板从制度上确保了这些优秀的企业能够上市融资。<b>一批批优秀的企业选择在科创板上市,并且在这样一个比较好的制度下长大,打下了科创板长期创造价值的基础。</b></p> <p><b>朱昂:你管理科创主题基金的思路是什么?</b></p> <p><b> 马翔 </b> 管理这个基金还是基于自己的成长股投资框架,专注在两类投资机会上。</p> <p>第一类是细分龙头企业快速成长带来的机会。<b>找到一些细分行业龙头的企业,成长性比较确定,能看清楚三年后大概到什么样的市值,那么即使静态估值贵一些,也不用太在意。</b>有许多高成长企业的利润增速是非线性的,比如说有些公司静态市值100亿,利润不多,看上去很贵。但是如果三年后能到20亿利润,假设给予30倍估值就能对应600亿市值,那么还是有比较大的空间。</p> <p>如果有些公司虽然也是行业龙头,看未来三年没有什么空间了,那么这种股票就不值得买,属于典型的收益率低,波动性高的资产。第一类投资,就是买有长期确定性成长的企业,没有成长即使是行业龙头也没有投资价值。</p> <p><b>第二类交易分层带来的机会</b>,这是一种逆向思维。我们看到整个A股市场交易分层很明显,现在一些大市值龙头企业一天有几十亿交易量,也有一些小市值格局不太稳定的公司,一天交易量只有几千万。在流动性并不好的公司里面,去找一些未来2到3年业绩能够增长,并且能够和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企业。由于流动性差,这种公司的估值会有折价。找到这里面的优质成长股,可能会获得估值、市值、流动性的三重提升。我觉得科创板里面有大约100多个流动性比较小的标的,可以从中挖掘。我还是比较相信中国有一些小公司会长大的,市场对于小市值公司的覆盖度很低。</p> <p><b>朱昂:科创板的上市规则和A股不同,会不会在投资上也有差异?</b></p> <p><b> 马翔 </b> 科创板的企业估值并没有比A股公司更贵,有几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估值比较高,但是作为一个整体,科创板对A股同类型企业没有体现出系统性的高估,有些公司的估值比A股同类企业还便宜。<b>即使目前几个估值比较高的科技龙头企业,他们都是从优势并不明显的小市值公司成长起来的,也意味着科创板里面有一批小市值企业是有机会长大的。</b>投资的本质并不会和A股有什么差异,还是去赚取企业价值成长的钱。</p> <p><b>朱昂:当年新三板刚出来的时候,大家的预期也很高,但是后来对于投资者的结果并不好,科创板会不会出现新三板同样的问题呢?</b></p> <p><b> 马翔 </b> 应该不会这样,<b>科创板在投资者结构和上市公司审批数量都会和新三板不同</b>。新三板的投资者群体中基本上没有什么机构投资者。相比之下,科创板有大量的机构投资者,无论是公募基金、保险、还是社保基金都参与其中。新三板要挂牌上市很容易,导致有8000多家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但是科创板还是有相当的准入门槛的。</p> <p><b>科技的变化在加速</b></p> <p><b>朱昂:你很喜欢寻找变化,有没有思考过变化的“源头”是什么?</b></p> <p><b> 马翔 </b> 我觉得<b>变化的来源主要是人的变化和科技的变化</b>。人的变化对应社会发展阶段的改变,像中国过去20年是城镇化的时代,大部分人的消费是围绕房子。城镇化结束后大家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从而带来消费升级,这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收入的变化是一致的。</p> <p>医药为什么表现比较好?因为中国人口的婴儿潮在50~70年代,这一代人经历了改革开放,享受了改革的红利,收入水平高,也愿意为健康付费。这就是一波巨大的消费人群向医药行业走来。</p> <p><b>科技变化的关键词就是加速。</b>如果有时光机器,公元元年的人要穿梭到公元1900年才会被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吓到,1900年的人突然来到1980年可能就会对被无处不在的信息技术惊讶,而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回忆1980年的生活模式就会感觉恍如隔世。社会发展的加速来自工业化时代后的科技进步,如果以“惊讶周期”来代表科技进步速度的话,那么这个“惊讶周期”正在不断缩短。也许2030年的生活方式,就足以让现在的我们不可想象。</p> <p><b>朱昂:中国的科技一直在向美国追赶,今天美国市值最大的行业是科技,中国未来会不会也是如此?</b></p> <p><b> 马翔 </b> 我觉得肯定会的,中国本身的互联网企业已经有一批市值很大的公司。还有一些软件企业可能会变得很大,因为中国的企业数量和人口数量都是比拟美国的。我始终相信科技的发展是在加速,变化带来的是机会。</p> <p><b>朱昂:工作之外你有什么爱好吗?</b></p> <p><b> 马翔 </b> 跑步、游泳、拉划船机。</p> <p><b> - end -</b></p> <p></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导读: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下行,越来越多的成长股选手偏好大市值的成长股企业,认为这些巨头的护城河将在存量经济时代越来越深。而汇添富基金的马翔依然专注于中小盘的成长股投资,他不认为小盘股不能成长,关键在于要选到优质的企业。即使中国经济进入存量时代,在许多细分的创新领域依然有大量的增量经济机会,优秀的中小市值企业也能够长大。</p> <p>马翔的投资组合也具有鲜明的成长性,一眼看上去都是来自不同行业,以及不同驱动力的成长股。平时热爱跑步的马翔,总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内心相信人和科技的变化是大部分公司的成长“源头”。他将投资范围聚焦在“人们的新消费、世界的新变化、企业的更高效”三条主线。</p> <p>马翔目前管理着国内首批科创主题基金之一——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马翔认为科创板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版的“纳斯达克”,通过结合较好的上市制度和严格的审批流程,可以让一批盈利条件达不到主板上市要求,但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上市融资,从而孵化出中国的巨型科技企业。作为一名成长股选手,投资科创板企业和主板企业的差异并不大,核心还是要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这也是马翔认为的投资本质。</p> <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01b787773a7422dab0ea88b09bc25e6\" tg-width=\"1000\" tg-height=\"580\"></p> <p>以下先分享一些来自马翔的投资“金句”:</p> <p>1. 用一句话总结我的投资风格,就是行业适度均衡的中小盘成长风格。</p> <p>2. 对于一个公司要不要买,买多少的问题,我主要看公司成长的空间、速度和确定性。</p> <p>3. 我做组合管理的核心是适度均衡,这种均衡不仅仅体现在行业间的分散配置,也体现在行业内不同成长驱动力的公司的均衡。</p> <p>4. 消费品里面有一类成长股是,出现了新品类的出现和扩张,而某公司的产品正好在这个新品类里面占据很重要的位置。</p> <p>5. 制造业里面有一类成长股是,某公司相对竞争对手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或者成本优势,当下游需求快速起来的时候,能够将这些优势迅速扩张。</p> <p>6. 全世界最大的那批公司中,不少是软件公司,中国无论是人的数量还是企业的数量,都是可以比拟美国的,中国也应该出现大型软件公司。</p> <p>7. 我投资主要聚焦在三个方向上:消费的新主张、科技的新变化、企业的更高效。</p> <p>8. 我喜欢用户生命周期比较长的软件公司,因为软件企业获客是有成本的,如果用户的LTV(生命周期价值)转不过来的话,就很难赚钱。</p> <p>9. 科创板未来表现如何,要回归到股票的本质,就是中国未来能否继续诞生一批长期创造价值的企业,这一批优秀的企业是否会选择在科创板上市。</p> <p>10.成长股投的是变化,变化的来源主要是人的变化和科技的变化,科技变化的关键词是加速。</p> <p><b>专注于中小盘的成长股选手</b></p> <p><b>朱昂:能否聊聊你的投资框架?</b></p> <p><b> 马翔 </b> 我做投资大概四年多的时间,有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思考什么样的风格适合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圈。过去两年逐渐把自己的投资风格稳定下来,形成了以中小盘为主的成长股投资风格。我专注的行业在科技、消费和医药几个领域中,其中科技是我研究了很长时间的行业,占比会高一些。相比于其他人,我更加偏好中小市值的成长股。像消费行业里面,买大市值的高端白酒也是成长股,也可以赚钱,但我自己就会去买里面中小市值的食品公司。</p> <p>过去几年我也发现投资风险并不是来自某一类风格,比如小市值风格并不意味着有风险,而是基金经理不够专注,导致对于选到的个股并没有非常深入的研究。避免风险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专注,在能力圈以内提高选股成功率。</p> <p>如果<b>用一句话总结我的投资风格,就是行业适度均衡的中小盘成长风格。</b></p> <p><b>朱昂:在选股上,你会有什么考量的角度?</b></p> <p><b> 马翔 </b> 在具体选股上,我希望找到一批未来3-5年有比较确定成长空间的公司,这些公司的市值增长能看得比较清楚,对应当下的市值有较大成长空间。我不是特别看重静态的估值,更看重这个企业未来几年的成长确定性,如果能够看得见这个公司三年后会长大,那么静态估值高一些也能够容忍。<b>对于一个公司要不要买,买多少的问题,关键看公司成长的空间、成长的速度和成长的确定性。</b></p> <p><b>朱昂:要看清楚未来很难,如何对一个公司看清楚3到5年的成长?</b></p> <p><b> 马翔 </b> 我们努力做到尽可能看清楚一个公司未来3到5年的样子,这也取决于几个维度的判断。第一是空间,尽可能把空间看清楚。看空间要用大格局去理解,包括消费习惯的变化、国家政策的发展方向、科技演变的方向、这些大方向决定了行业空间。</p> <p>其次是公司的商业模式,看未来3到5年公司以什么方式赚钱。有些公司未来三年的赚钱方式和过去不会发生什么变化,有些公司赚钱的方式会发生变化。这里面可能一些偏消费的公司,商业模式会比较稳定;而偏科技的公司静态商业模式可能还没有成型,未来变化的概率比较高。我们也可以从一些商业模式比较稳定的企业中借鉴,帮助我们理解公司在模式稳定后会用哪些方式赚钱。</p> <p>第三个就是公司的管理层和治理结构,将信任交付给优秀的管理层。市场每天都会波动,我们面临的不确定性很多,要相信优秀的企业家能够带领公司穿越迷雾。做投资的时候,最大的风险是股价大跌时把好公司卖掉,这些好公司之后都会涨回来,导致了亏损的发生。<b>让我们更加坚定持有公司的股票,就是对于这个企业家的信心,相信他能带领企业不断发展。</b>在买一个公司之前,我会尽量多去和企业家接触,多看他过去讲过的话,看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怎么做的。我们发现在同一个行业中,造成不同企业竞争力不同的,往往来自人的因素。</p> <p><b>成长股中的三个类型</b></p> <p><b>朱昂:在组合构建上你有什么想法吗?</b></p> <p><b> 马翔 </b> 我的组合有鲜明的成长股特征,一眼看上去大部分都是成长型公司。<b>组合管理要适度均衡,这种均衡不仅仅体现在不同行业的分散,也体现在行业内的不同成长驱动力的均衡。</b>比如说在医药、消费、科技或制造业内,不同子行业都有不同的驱动力。医药里面有医疗服务驱动、创新药驱动、医疗器械国产替代驱动等,我在单一驱动力的配置不会太多。</p> <p>我的组合长期保持高仓位运行,不会做过多的择时,好的公司长期会创新高,保持高仓位是比较好的。我也不会做行业轮动,要判断下一个季度什么行业涨得好是很困难的。</p> <p><b>朱昂:你一直专注在成长股投资,有没有总结过有哪些不同类型的成长?</b></p> <p><b> 马翔 </b> 我就拿消费、制造和软件行业分别举一个例子吧。</p> <p><b>消费品里面有一类成长模式是,新品类的出现和扩张</b>,而某公司的产品正好在这个新品类里面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这导致当品类扩张的时候,公司的品牌力也会扩张,公司收入增速会很快,但是由于要投入费用做强品牌,公司阶段性也许不会有相对应的利润增长。这是经典的消费成长股,在公司长大的过程中,品牌力也在不断加强,两者互相强化。</p> <p><b>制造业里面有一类成长模式是,某公司相对竞争对手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或者成本优势,当下游需求快速起来的时候,能够将这些优势迅速扩张。</b>这些优势可能是在行业还没有爆发的时候积累出来的(依靠企业家的前瞻性投入),等到行业进入爆发阶段就能享受到竞争优势带来的红利。像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里面的一些制造业公司,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快速成长。许多人不太喜欢制造业的成长股,认为是一种重资产模式,然而一旦下游需求快速扩张,公司的盈利弹性也会很大。</p> <p>还有一类是软件行业里面的成长,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行业。<b>全世界最大的那批公司,有不少是软件公司。</b>中国企业对规范化和在线化管理的需求在提升,对软件和服务的付费意愿也在提升;同时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软件工程师,有能力开出好用的软件产品。理论上中国应该诞生像美国这样的巨型软件公司才对。这个行业的空间非常巨大,是能够看未来10年的行业,是在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伴随着中国企业的做大做强而必然成长起来的产业。中国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优秀软件公司上市,给我们很多机会。</p> <p><b>朱昂:你会不会在选股上有一些财务数据的筛选指标?</b></p> <p><b> 马翔 </b> 没有一刀切的财务指标。我希望不断寻找成长型企业,企业的成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复制过去的商业模式;另一种是目前的商业模式还不稳定,我们要判断它未来的样子。那么我要做的是对企业静态和动态的商业模式进行判断。如果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自过去商业模式复制,我就要去看这个企业过去的盈利能力怎么样,资产回报率是不是合适。如果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还没有稳定,就要去判断公司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静态的财务报表不能代表未来。</p> <p><b>投资聚焦三大方向</b></p> <p><b>朱昂:在投资方向上,你会聚焦在哪些行业?</b></p> <p><b> 马翔 </b> <b>我投资主要聚焦在三个方向上:消费的新主张、科技的新变化、企业的更高效。</b>比如说一些创新产品,属于人们消费的新主张,从过去买功能手机变化到现在买智能手机,过去买燃油车变化到现在买电动车。比如说太阳能是新的用电方式,属于科技的新变化。再比如说中国企业的数字化,对应的是让企业变得更加高效。</p> <p><b>朱昂:你前面提到了电动车,能否谈谈你对这个行业的看法?</b></p> <p><b> 马翔 </b> 新能源汽车属于我说的消费者新主张。今天的新能源汽车不仅仅电动化,而且是智能化的,许多人开了电动车就不想去开传统车了,这个好像很多年前用了苹果手机,就回不到诺基亚了。今天的新能源汽车,重新定义了车的交互方式、动力系统、架构方式。</p> <p>在一个消费新主张的推动下,未来可能所有的汽车都要这么做,巨大的变化会带来大量投资机会。我个人认为,<b>未来汽车的三个方向是: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b>。这是自上而下的框架,那么自下而上选公司就要找具有制造业优势的企业,在下游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时候,能扩张公司的优势。</p> <p><b>朱昂:你也很看好软件行业,在投软件企业的时候,你会关注哪些方面?</b></p> <p><b> 马翔 </b> <b>我喜欢用户生命周期比较长的软件公司,因为软件企业获客是有成本的,如果用户的LTV(生命周期价值)转不过来的话,就很难赚钱。</b>我也倾向于找一些下游客户比较有钱的软件公司,这种客户的付费能力就比较强。像做资产管理行业的软件公司,它的客户付费能力相对就强。如果客户太小,或者一年半这个企业倒闭了,那获客成本就难以收回来。</p> <p>我觉得产品型软件公司比定制化软件公司的商业模式要好很多。产品型企业通过收集不同客户的需求,修改了产品之后,是能对所有客户都进行复制的。定制型软件企业,每一家客户需求都不一样,这种就不是好生意。</p> <p><b>科创板可能是中国的纳斯达克</b></p> <p><b>朱昂:能否谈谈你对科创板的看法?</b></p> <p><b> 马翔 </b> 纳斯达克的成功在于吸引了全球最成功的企业在那里上市,成分股里有一大批全球市值最大的企业。</p> <p><b>我觉得科创板未来表现如何,要回归到股票的本质,就是未来中国能否继续诞生一批具有长期创造价值的企业,这一批优秀的企业是否会选择在科创板上市。</b>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认为中国一定会产生大市值的科技型企业。今天中国已经有了像BAT这样大市值的科技企业,只不过没有在A股上市。科创板在设计初期,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允许没有盈利以及海外资金架构的公司在科创板上市,例如马上要在科创板上市的某公司,就是首家没有盈利而且是海外资金架构的公司。</p> <p>回头看,那些真正能够长很大的巨型科技公司,在成长的很长时间中可能都无法盈利,需要持续投入来推动公司的扩张。今天科创板从制度上确保了这些优秀的企业能够上市融资。<b>一批批优秀的企业选择在科创板上市,并且在这样一个比较好的制度下长大,打下了科创板长期创造价值的基础。</b></p> <p><b>朱昂:你管理科创主题基金的思路是什么?</b></p> <p><b> 马翔 </b> 管理这个基金还是基于自己的成长股投资框架,专注在两类投资机会上。</p> <p>第一类是细分龙头企业快速成长带来的机会。<b>找到一些细分行业龙头的企业,成长性比较确定,能看清楚三年后大概到什么样的市值,那么即使静态估值贵一些,也不用太在意。</b>有许多高成长企业的利润增速是非线性的,比如说有些公司静态市值100亿,利润不多,看上去很贵。但是如果三年后能到20亿利润,假设给予30倍估值就能对应600亿市值,那么还是有比较大的空间。</p> <p>如果有些公司虽然也是行业龙头,看未来三年没有什么空间了,那么这种股票就不值得买,属于典型的收益率低,波动性高的资产。第一类投资,就是买有长期确定性成长的企业,没有成长即使是行业龙头也没有投资价值。</p> <p><b>第二类交易分层带来的机会</b>,这是一种逆向思维。我们看到整个A股市场交易分层很明显,现在一些大市值龙头企业一天有几十亿交易量,也有一些小市值格局不太稳定的公司,一天交易量只有几千万。在流动性并不好的公司里面,去找一些未来2到3年业绩能够增长,并且能够和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企业。由于流动性差,这种公司的估值会有折价。找到这里面的优质成长股,可能会获得估值、市值、流动性的三重提升。我觉得科创板里面有大约100多个流动性比较小的标的,可以从中挖掘。我还是比较相信中国有一些小公司会长大的,市场对于小市值公司的覆盖度很低。</p> <p><b>朱昂:科创板的上市规则和A股不同,会不会在投资上也有差异?</b></p> <p><b> 马翔 </b> 科创板的企业估值并没有比A股公司更贵,有几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估值比较高,但是作为一个整体,科创板对A股同类型企业没有体现出系统性的高估,有些公司的估值比A股同类企业还便宜。<b>即使目前几个估值比较高的科技龙头企业,他们都是从优势并不明显的小市值公司成长起来的,也意味着科创板里面有一批小市值企业是有机会长大的。</b>投资的本质并不会和A股有什么差异,还是去赚取企业价值成长的钱。</p> <p><b>朱昂:当年新三板刚出来的时候,大家的预期也很高,但是后来对于投资者的结果并不好,科创板会不会出现新三板同样的问题呢?</b></p> <p><b> 马翔 </b> 应该不会这样,<b>科创板在投资者结构和上市公司审批数量都会和新三板不同</b>。新三板的投资者群体中基本上没有什么机构投资者。相比之下,科创板有大量的机构投资者,无论是公募基金、保险、还是社保基金都参与其中。新三板要挂牌上市很容易,导致有8000多家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但是科创板还是有相当的准入门槛的。</p> <p><b>科技的变化在加速</b></p> <p><b>朱昂:你很喜欢寻找变化,有没有思考过变化的“源头”是什么?</b></p> <p><b> 马翔 </b> 我觉得<b>变化的来源主要是人的变化和科技的变化</b>。人的变化对应社会发展阶段的改变,像中国过去20年是城镇化的时代,大部分人的消费是围绕房子。城镇化结束后大家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从而带来消费升级,这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收入的变化是一致的。</p> <p>医药为什么表现比较好?因为中国人口的婴儿潮在50~70年代,这一代人经历了改革开放,享受了改革的红利,收入水平高,也愿意为健康付费。这就是一波巨大的消费人群向医药行业走来。</p> <p><b>科技变化的关键词就是加速。</b>如果有时光机器,公元元年的人要穿梭到公元1900年才会被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吓到,1900年的人突然来到1980年可能就会对被无处不在的信息技术惊讶,而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回忆1980年的生活模式就会感觉恍如隔世。社会发展的加速来自工业化时代后的科技进步,如果以“惊讶周期”来代表科技进步速度的话,那么这个“惊讶周期”正在不断缩短。也许2030年的生活方式,就足以让现在的我们不可想象。</p> <p><b>朱昂:中国的科技一直在向美国追赶,今天美国市值最大的行业是科技,中国未来会不会也是如此?</b></p> <p><b> 马翔 </b> 我觉得肯定会的,中国本身的互联网企业已经有一批市值很大的公司。还有一些软件企业可能会变得很大,因为中国的企业数量和人口数量都是比拟美国的。我始终相信科技的发展是在加速,变化带来的是机会。</p> <p><b>朱昂:工作之外你有什么爱好吗?</b></p> <p><b> 马翔 </b> 跑步、游泳、拉划船机。</p> <p><b> - end -</b></p> <p></p></body></html>","text":"导读: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下行,越来越多的成长股选手偏好大市值的成长股企业,认为这些巨头的护城河将在存量经济时代越来越深。而汇添富基金的马翔依然专注于中小盘的成长股投资,他不认为小盘股不能成长,关键在于要选到优质的企业。即使中国经济进入存量时代,在许多细分的创新领域依然有大量的增量经济机会,优秀的中小市值企业也能够长大。 马翔的投资组合也具有鲜明的成长性,一眼看上去都是来自不同行业,以及不同驱动力的成长股。平时热爱跑步的马翔,总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内心相信人和科技的变化是大部分公司的成长“源头”。他将投资范围聚焦在“人们的新消费、世界的新变化、企业的更高效”三条主线。 马翔目前管理着国内首批科创主题基金之一——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马翔认为科创板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版的“纳斯达克”,通过结合较好的上市制度和严格的审批流程,可以让一批盈利条件达不到主板上市要求,但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上市融资,从而孵化出中国的巨型科技企业。作为一名成长股选手,投资科创板企业和主板企业的差异并不大,核心还是要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这也是马翔认为的投资本质。 以下先分享一些来自马翔的投资“金句”: 1. 用一句话总结我的投资风格,就是行业适度均衡的中小盘成长风格。 2. 对于一个公司要不要买,买多少的问题,我主要看公司成长的空间、速度和确定性。 3. 我做组合管理的核心是适度均衡,这种均衡不仅仅体现在行业间的分散配置,也体现在行业内不同成长驱动力的公司的均衡。 4. 消费品里面有一类成长股是,出现了新品类的出现和扩张,而某公司的产品正好在这个新品类里面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5. 制造业里面有一类成长股是,某公司相对竞争对手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或者成本优势,当下游需求快速起来的时候,能够将这些优势迅速扩张。 6. 全世界最大的那批公司中,不少是软件公司,中国无论是人的数量还是企业的数量,都是可以比拟美国的,中国也应该出现大型软件公司。 7. 我投资主要聚焦在三个方向上:消费的新主张、科技的新变化、企业的更高效。 8. 我喜欢用户生命周期比较长的软件公司,因为软件企业获客是有成本的,如果用户的LTV(生命周期价值)转不过来的话,就很难赚钱。 9. 科创板未来表现如何,要回归到股票的本质,就是中国未来能否继续诞生一批长期创造价值的企业,这一批优秀的企业是否会选择在科创板上市。 10.成长股投的是变化,变化的来源主要是人的变化和科技的变化,科技变化的关键词是加速。 专注于中小盘的成长股选手 朱昂:能否聊聊你的投资框架? 马翔 我做投资大概四年多的时间,有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思考什么样的风格适合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圈。过去两年逐渐把自己的投资风格稳定下来,形成了以中小盘为主的成长股投资风格。我专注的行业在科技、消费和医药几个领域中,其中科技是我研究了很长时间的行业,占比会高一些。相比于其他人,我更加偏好中小市值的成长股。像消费行业里面,买大市值的高端白酒也是成长股,也可以赚钱,但我自己就会去买里面中小市值的食品公司。 过去几年我也发现投资风险并不是来自某一类风格,比如小市值风格并不意味着有风险,而是基金经理不够专注,导致对于选到的个股并没有非常深入的研究。避免风险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专注,在能力圈以内提高选股成功率。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我的投资风格,就是行业适度均衡的中小盘成长风格。 朱昂:在选股上,你会有什么考量的角度? 马翔 在具体选股上,我希望找到一批未来3-5年有比较确定成长空间的公司,这些公司的市值增长能看得比较清楚,对应当下的市值有较大成长空间。我不是特别看重静态的估值,更看重这个企业未来几年的成长确定性,如果能够看得见这个公司三年后会长大,那么静态估值高一些也能够容忍。对于一个公司要不要买,买多少的问题,关键看公司成长的空间、成长的速度和成长的确定性。 朱昂:要看清楚未来很难,如何对一个公司看清楚3到5年的成长? 马翔 我们努力做到尽可能看清楚一个公司未来3到5年的样子,这也取决于几个维度的判断。第一是空间,尽可能把空间看清楚。看空间要用大格局去理解,包括消费习惯的变化、国家政策的发展方向、科技演变的方向、这些大方向决定了行业空间。 其次是公司的商业模式,看未来3到5年公司以什么方式赚钱。有些公司未来三年的赚钱方式和过去不会发生什么变化,有些公司赚钱的方式会发生变化。这里面可能一些偏消费的公司,商业模式会比较稳定;而偏科技的公司静态商业模式可能还没有成型,未来变化的概率比较高。我们也可以从一些商业模式比较稳定的企业中借鉴,帮助我们理解公司在模式稳定后会用哪些方式赚钱。 第三个就是公司的管理层和治理结构,将信任交付给优秀的管理层。市场每天都会波动,我们面临的不确定性很多,要相信优秀的企业家能够带领公司穿越迷雾。做投资的时候,最大的风险是股价大跌时把好公司卖掉,这些好公司之后都会涨回来,导致了亏损的发生。让我们更加坚定持有公司的股票,就是对于这个企业家的信心,相信他能带领企业不断发展。在买一个公司之前,我会尽量多去和企业家接触,多看他过去讲过的话,看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怎么做的。我们发现在同一个行业中,造成不同企业竞争力不同的,往往来自人的因素。 成长股中的三个类型 朱昂:在组合构建上你有什么想法吗? 马翔 我的组合有鲜明的成长股特征,一眼看上去大部分都是成长型公司。组合管理要适度均衡,这种均衡不仅仅体现在不同行业的分散,也体现在行业内的不同成长驱动力的均衡。比如说在医药、消费、科技或制造业内,不同子行业都有不同的驱动力。医药里面有医疗服务驱动、创新药驱动、医疗器械国产替代驱动等,我在单一驱动力的配置不会太多。 我的组合长期保持高仓位运行,不会做过多的择时,好的公司长期会创新高,保持高仓位是比较好的。我也不会做行业轮动,要判断下一个季度什么行业涨得好是很困难的。 朱昂:你一直专注在成长股投资,有没有总结过有哪些不同类型的成长? 马翔 我就拿消费、制造和软件行业分别举一个例子吧。 消费品里面有一类成长模式是,新品类的出现和扩张,而某公司的产品正好在这个新品类里面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这导致当品类扩张的时候,公司的品牌力也会扩张,公司收入增速会很快,但是由于要投入费用做强品牌,公司阶段性也许不会有相对应的利润增长。这是经典的消费成长股,在公司长大的过程中,品牌力也在不断加强,两者互相强化。 制造业里面有一类成长模式是,某公司相对竞争对手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或者成本优势,当下游需求快速起来的时候,能够将这些优势迅速扩张。这些优势可能是在行业还没有爆发的时候积累出来的(依靠企业家的前瞻性投入),等到行业进入爆发阶段就能享受到竞争优势带来的红利。像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里面的一些制造业公司,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快速成长。许多人不太喜欢制造业的成长股,认为是一种重资产模式,然而一旦下游需求快速扩张,公司的盈利弹性也会很大。 还有一类是软件行业里面的成长,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行业。全世界最大的那批公司,有不少是软件公司。中国企业对规范化和在线化管理的需求在提升,对软件和服务的付费意愿也在提升;同时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软件工程师,有能力开出好用的软件产品。理论上中国应该诞生像美国这样的巨型软件公司才对。这个行业的空间非常巨大,是能够看未来10年的行业,是在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伴随着中国企业的做大做强而必然成长起来的产业。中国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优秀软件公司上市,给我们很多机会。 朱昂:你会不会在选股上有一些财务数据的筛选指标? 马翔 没有一刀切的财务指标。我希望不断寻找成长型企业,企业的成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复制过去的商业模式;另一种是目前的商业模式还不稳定,我们要判断它未来的样子。那么我要做的是对企业静态和动态的商业模式进行判断。如果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自过去商业模式复制,我就要去看这个企业过去的盈利能力怎么样,资产回报率是不是合适。如果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还没有稳定,就要去判断公司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静态的财务报表不能代表未来。 投资聚焦三大方向 朱昂:在投资方向上,你会聚焦在哪些行业? 马翔 我投资主要聚焦在三个方向上:消费的新主张、科技的新变化、企业的更高效。比如说一些创新产品,属于人们消费的新主张,从过去买功能手机变化到现在买智能手机,过去买燃油车变化到现在买电动车。比如说太阳能是新的用电方式,属于科技的新变化。再比如说中国企业的数字化,对应的是让企业变得更加高效。 朱昂:你前面提到了电动车,能否谈谈你对这个行业的看法? 马翔 新能源汽车属于我说的消费者新主张。今天的新能源汽车不仅仅电动化,而且是智能化的,许多人开了电动车就不想去开传统车了,这个好像很多年前用了苹果手机,就回不到诺基亚了。今天的新能源汽车,重新定义了车的交互方式、动力系统、架构方式。 在一个消费新主张的推动下,未来可能所有的汽车都要这么做,巨大的变化会带来大量投资机会。我个人认为,未来汽车的三个方向是: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这是自上而下的框架,那么自下而上选公司就要找具有制造业优势的企业,在下游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时候,能扩张公司的优势。 朱昂:你也很看好软件行业,在投软件企业的时候,你会关注哪些方面? 马翔 我喜欢用户生命周期比较长的软件公司,因为软件企业获客是有成本的,如果用户的LTV(生命周期价值)转不过来的话,就很难赚钱。我也倾向于找一些下游客户比较有钱的软件公司,这种客户的付费能力就比较强。像做资产管理行业的软件公司,它的客户付费能力相对就强。如果客户太小,或者一年半这个企业倒闭了,那获客成本就难以收回来。 我觉得产品型软件公司比定制化软件公司的商业模式要好很多。产品型企业通过收集不同客户的需求,修改了产品之后,是能对所有客户都进行复制的。定制型软件企业,每一家客户需求都不一样,这种就不是好生意。 科创板可能是中国的纳斯达克 朱昂:能否谈谈你对科创板的看法? 马翔 纳斯达克的成功在于吸引了全球最成功的企业在那里上市,成分股里有一大批全球市值最大的企业。 我觉得科创板未来表现如何,要回归到股票的本质,就是未来中国能否继续诞生一批具有长期创造价值的企业,这一批优秀的企业是否会选择在科创板上市。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认为中国一定会产生大市值的科技型企业。今天中国已经有了像BAT这样大市值的科技企业,只不过没有在A股上市。科创板在设计初期,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允许没有盈利以及海外资金架构的公司在科创板上市,例如马上要在科创板上市的某公司,就是首家没有盈利而且是海外资金架构的公司。 回头看,那些真正能够长很大的巨型科技公司,在成长的很长时间中可能都无法盈利,需要持续投入来推动公司的扩张。今天科创板从制度上确保了这些优秀的企业能够上市融资。一批批优秀的企业选择在科创板上市,并且在这样一个比较好的制度下长大,打下了科创板长期创造价值的基础。 朱昂:你管理科创主题基金的思路是什么? 马翔 管理这个基金还是基于自己的成长股投资框架,专注在两类投资机会上。 第一类是细分龙头企业快速成长带来的机会。找到一些细分行业龙头的企业,成长性比较确定,能看清楚三年后大概到什么样的市值,那么即使静态估值贵一些,也不用太在意。有许多高成长企业的利润增速是非线性的,比如说有些公司静态市值100亿,利润不多,看上去很贵。但是如果三年后能到20亿利润,假设给予30倍估值就能对应600亿市值,那么还是有比较大的空间。 如果有些公司虽然也是行业龙头,看未来三年没有什么空间了,那么这种股票就不值得买,属于典型的收益率低,波动性高的资产。第一类投资,就是买有长期确定性成长的企业,没有成长即使是行业龙头也没有投资价值。 第二类交易分层带来的机会,这是一种逆向思维。我们看到整个A股市场交易分层很明显,现在一些大市值龙头企业一天有几十亿交易量,也有一些小市值格局不太稳定的公司,一天交易量只有几千万。在流动性并不好的公司里面,去找一些未来2到3年业绩能够增长,并且能够和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企业。由于流动性差,这种公司的估值会有折价。找到这里面的优质成长股,可能会获得估值、市值、流动性的三重提升。我觉得科创板里面有大约100多个流动性比较小的标的,可以从中挖掘。我还是比较相信中国有一些小公司会长大的,市场对于小市值公司的覆盖度很低。 朱昂:科创板的上市规则和A股不同,会不会在投资上也有差异? 马翔 科创板的企业估值并没有比A股公司更贵,有几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估值比较高,但是作为一个整体,科创板对A股同类型企业没有体现出系统性的高估,有些公司的估值比A股同类企业还便宜。即使目前几个估值比较高的科技龙头企业,他们都是从优势并不明显的小市值公司成长起来的,也意味着科创板里面有一批小市值企业是有机会长大的。投资的本质并不会和A股有什么差异,还是去赚取企业价值成长的钱。 朱昂:当年新三板刚出来的时候,大家的预期也很高,但是后来对于投资者的结果并不好,科创板会不会出现新三板同样的问题呢? 马翔 应该不会这样,科创板在投资者结构和上市公司审批数量都会和新三板不同。新三板的投资者群体中基本上没有什么机构投资者。相比之下,科创板有大量的机构投资者,无论是公募基金、保险、还是社保基金都参与其中。新三板要挂牌上市很容易,导致有8000多家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但是科创板还是有相当的准入门槛的。 科技的变化在加速 朱昂:你很喜欢寻找变化,有没有思考过变化的“源头”是什么? 马翔 我觉得变化的来源主要是人的变化和科技的变化。人的变化对应社会发展阶段的改变,像中国过去20年是城镇化的时代,大部分人的消费是围绕房子。城镇化结束后大家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从而带来消费升级,这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收入的变化是一致的。 医药为什么表现比较好?因为中国人口的婴儿潮在50~70年代,这一代人经历了改革开放,享受了改革的红利,收入水平高,也愿意为健康付费。这就是一波巨大的消费人群向医药行业走来。 科技变化的关键词就是加速。如果有时光机器,公元元年的人要穿梭到公元1900年才会被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吓到,1900年的人突然来到1980年可能就会对被无处不在的信息技术惊讶,而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回忆1980年的生活模式就会感觉恍如隔世。社会发展的加速来自工业化时代后的科技进步,如果以“惊讶周期”来代表科技进步速度的话,那么这个“惊讶周期”正在不断缩短。也许2030年的生活方式,就足以让现在的我们不可想象。 朱昂:中国的科技一直在向美国追赶,今天美国市值最大的行业是科技,中国未来会不会也是如此? 马翔 我觉得肯定会的,中国本身的互联网企业已经有一批市值很大的公司。还有一些软件企业可能会变得很大,因为中国的企业数量和人口数量都是比拟美国的。我始终相信科技的发展是在加速,变化带来的是机会。 朱昂:工作之外你有什么爱好吗? 马翔 跑步、游泳、拉划船机。 - end -","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nk":"https://laohu8.com/post/943147622","repostId":0,"isVote":1,"tweetType":1,"commentLimit":10,"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11449,"xxTargetLangEnum":"ZH_CN"},"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256,"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20,"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943600842"}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