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像巫师财经类的财经新媒体到底赚不赚钱,赚什么钱?

Austin商业猎奇
2020-03-23


作者 / Austin

编辑 / Amber

引言:

传统电台财经媒体——CCTV2财经频道、

广东卫视财经频道、TVB无线财经;

互联网财经媒体——新浪财经、**财经;

财经新媒体——巫师财经、Dannydata小丹尼、金十数据

现阶段主流的财经新媒体分3类:新闻信息的、科普教学的和教人赚钱的

1.

近半年在小破站、youtube、抖音等短视频网站当中爆发出一股财经新媒体的热潮,而国内爱看这些的大部分也都是年轻人(下图是三者用户画像部分数据)。

图1 三大平台的用户画像

特别是最近红透半边天的巫师财经独领风骚:“3个月吸粉的投行大佬”“是不是小破站养的Up主”“巫师养活了一堆财经新媒体”等等的话题在各种用户间互相讨论(包括我第一篇文章关于巫师是否抄袭的吃瓜)。我也会经常被问到:老师你这么厉害,怎么不学学巫师,做个Up主。我总会回答说:假如这么容易能赚钱,可能也轮不到巫师去做了。

大家都知道我是个sao的刚刚好的人,为了宠粉(所以我喜欢穿sao粉西装),下面我将会拿出不同的案例用尽调的角度来给大家分析一波,看看到底谁才是高手。

2.

其实财经新媒体早就有人在做尝试,并且内容硬核的不仅仅是巫师,这里的硬核不仅仅是分析到位,有理有据,还有一些用户喜欢的其他因素,包括故事化和商业伦理的传播,毕竟内容硬不硬核,好不好不是我说了算而是你们说了算。这里只是列举一些相对具有代表性的有讨论价值的案例,分别是:

巫师财经、Dannydata小丹尼、阿test、半佛仙人,金十数据和商业小纸条。

这里有我整理好的这些案例的部分数据,这些数据来源于他们在网站或app当中公开的信息,并且只取相对比较多用户的平台(有些不只1个平台)

图2 精选大IP的公开数据

从图上我们不难发现b站的财经新媒体火确实有很大程度是因为巫师的带动,因为只要你在巫师的视频出来后再去做财经内容,你也有可能火起来(因为有参照物),但也由于在巫师之后出现,虽然你有可能很努力,甚至内容优于巫师,但你未必能成为第二个巫师,例如早期的阿test其实是做鬼畜视频的,所以他2018年5月已经在B站开始了UP主生涯,而到了2019年12月才开始做他的财经新媒体,鬼畜的粉丝也无法为他财经频道增加多少的量。这是因为互联网的游戏总是存在头部效应,赢家通吃是常态,就像直播电商的流量李佳琦+薇娅2个人占50%的日流量。

B站的后起之秀突围往往会被套上与巫师对比的尴尬境地,甚至被说抄袭,几乎所有在B站上的财经Up主都避免不了回答一个问题:你觉得巫师怎么样?(网友言下之意就是让你照照镜子)

相反我们看回抖音的金十数据和商业小纸条则不一样,B站的从几个从内容角度都是以企业为题材的,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解读为一级股权(知道一级股权的同学可以留言解释一下)。抖音的金十数据和商业小纸条则用了不同的内容和表达方式,金十数据是用可视化工具表现自己的内容特色,侧重点在于数据表达,而商业小纸条就把商业斗争的故事说的惟妙惟肖,侧重点在于人物故事,就像易中天的财经版。

并且这两者都比B站的财经 Up 主粉丝要多,做的要早。因此很多网友所说的巫师养活了一堆财经新媒体,确切点说这仅仅局限于 B 站里面,相反在抖音和其他视频网其实财经新媒体早就有人开始尝试了,也是因为这样,抖音上是很难统计一个视频主它的总播放数(金十数据和商业小纸条都太多视频了),只有它们各自的后台里面才会显示数据,有强迫症的同学可以自己算。

3.

聊回你们最八卦的话题,到底财经新媒体赚不赚钱,或者说能赚多少钱?

下面我的分析会涉及4个方面的分析,并大家引导出我的结论,大家可以做好笔记:

1,要拥有多少粉丝或阅读量才能开启赚钱的道路;

2,百万粉丝的视频主大概能赚多少钱;

3,财经新媒体现有的变现模式;

4,可能的成本和竞争;

大家的固有意识都是粉丝量这么大,肯定赚钱,粉丝数与赚钱成正比我相信这句话你们没有人反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多少粉丝才赚钱呢?假如我跟大家说,除了商业小纸条和金十数据,其他人都没有在新媒体上赚大钱,你们会不会觉得我在吹牛13。

可能会有小伙伴反驳我说:不是不赚钱是有些视频主不恰饭而已。

道理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能赚钱的为啥不赚钱呢?

做新媒体赚钱也不违背自己的初衷干嘛不做呢。其实是财经新媒体没有你们想象中容易变现。

那我问你为什么会这样?

同样的人,同样的内容,粉丝数差异巨大?假如你呆过互联网公司,你就会明白一个叫做用户壁垒的东西,这也回归到图1,互联网企业在用户引流和聚粉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筛选的过程,如B站的答题系统,这些用户在被大数据筛选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每个企业的用户画像,如图1:B站平均23岁,抖音24-30岁占比40%+,youtube则是27岁。

单从年龄来分析,大家应该也会明白为什么B站相对抖音和youtube变现能力差很远,用户的年龄就已经制约着用户的付费能力和内容识别能力,巫师的内容在B站相对更年轻的用户当中属于科普学习,对于年轻人居多的B站来说会相对吃香,而其他平台则竞争更为激烈,你的竞争成本会上升,因为其他网站的用户年纪相对大一点,对于财经科普学习的需求并没有那么明显,而且其他频道当中的用户会更愿意去为其他频道而订阅或付费。这也是为什么B站比起其他网站更容易出现一句话:

B站用户大部分的心智不成熟。

当然这只是目前,未来B站的用户也会成长。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互联网用户的特征,用户黏度,理论上用户可以同一时间拥有B站和抖音的app,也可以同一时间打开两个软件,但由于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人在B站逗留的时候大多不会在抖音停留,它在观看过B站的视频它就未必会去抖音看同样的视频,而这些Up主,因此这类视频网在财报公布的时候一般都会有个重要数据:用户逗留时长。

为了让用户逗留时长增加,这些视频企业用尽浑身解数,烧钱也要培养你的用户习惯,让你对它的软件有粘度。而不管巫师、阿test还是商业小纸条都是为了吸收增量用户而多放不同的平台,因为存量用户是不会在抖音点个赞又去B站点个赞,增量用户市场就意味着需要改变用户习惯,相当于我从天天晚上12点睡觉前看B站改成看抖音,这就是一个非常高的用户壁垒了。

我想大家都能明白改变人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不然就不会那么多烧钱培养用户习惯的企业,滴滴烧钱培养了我们出门打车,淘宝烧钱培养了我们上网购物,拼多多烧钱培养了我们买东西拼单。

而假如从视频制作的激励费用来对比,大家应该可以更清晰一点,我把一些类似的视频平台做了一下数据对比,数据可能会有点出入,因为涉及到平台对有效播放量的标准、认证或激励机制调整等因素,我只是取了一个常规值呈现给大家容易对比。大家可以很容换算出来大概像巫师财经这种级别能在B站赚多少钱,在youtube赚多少钱(youtube的税会比B站高),抖音一般是没有太多创作激励的但视频主与广告商的分成会高,而且抖音的广告商也比较丰富,推送也会多,这是抖音本身的变现优势。

图3 各平台创造激励机制统计

简单来说,理论上抖音会更容易涨粉和变现。从数据很直观的告诉你,光靠创作激励基本是无法生存的,而有较大的粉丝以后广告收入才可能成为你的另一笔收入(这部分取决于广告商的东西是否能跟你的内容搭配),有些内容则是播放量高但广告难以植入,包括广告分成和创作激励也是和内容相关的,有些内容分成高一点,有些内容分成相对少,例如:鬼畜视频是几乎所有系列当中比较难接广告的一类却又是大部分网友都喜欢的一类(娱乐性强),阿test最早也是做鬼畜视频的。暂时来说,由于不少平台对于金融类的内容和公司审核非常严格,暂时来说并没有引入太多与财经相关的广告。(别问我为什么知道,只要你在这些平台发过财经内容几乎都有审核不过的经历)。

关于创作激励到底有多少钱,大家可能看过很多不同的视频主说同样1w粉丝的激励收入可能会有不同,原因是不同视频内容的招商难度不一样,而平台招商就是平台的主营收入之一(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跟我私聊拿抖音与B占的广告收入对比图)。

还有另一点比较重要的是每个平台都有参与分成的门槛,首先要达到多少粉丝或者多少播放量以后的创作才能参与分成,举个例子:你做的第一个视频播放量100w,然后一下子帮你从0粉丝变成了1w粉丝,那么这100w的播放量是没有任何收入的,但是从下一个视频开始你就可以被列入参与分成或者激励的视频主当中,而这些平台的大数据系统也会根据你未来的内容表现(包括播放量、点赞数、投币关注等等)来调整给你的激励或者分成,为了鼓励创作,有时候还会推出不同的活动来刺激视频主做内容,有些会对新人有利,有些会对流量巨头有利,如今日头条最近的做的活动4月前获奖的新人保底有2K激励,最高有1w。

图3 各平台创造激励机制统计

然后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财经新媒体的变现收入模型分析:变现收入=创作激励+广告分成+带货,广告分成这里统一用平台的广告收入模式(平台接广告导入视频主,视频主占50%广告分成),带货指视频主本身有自己卖产品的模式(类似于直播电商,视频主可以从产品销售当中提取部分佣金),先以巫师财经为例来简单代入图2的数据(巫师不接广告不带货),巫师财经不接广告和带货,收入只有创作激励,则是B站+youtube,分别是B站2400w播放量和Yoututbe 340w。

实际上有效播放量可能达不到这个数字,理由可以看回红色字的部分。而因为创作激励门槛的存在,我们需要扣除第一个涨粉视频的播放量,则B站的有效播放量约为2400w(有效播放量直接产生收入),收入约为2400*30=72000,Youtube有效播放量约为300w,收入约为130*300=39000,巫师的视频创作激励总收入约为:72000+39000=112000(税前),这是截至到我写文章的日期2月19日的数据,当然税后有多少我想这个不需要我来教,同学们自行百度国内和国外的征税标准,到手的收入肯定比这个少很多。(不要问为什么不算抖音或其他平台的,因为要么没有激励,要么少的可以忽略)

这也是巫师财经从2019年9月到现在,半年的可能收入。假如你信奉的是巫师,也觉得它是行业的标杆,那你可以用行业的标杆来衡量其他还没达到这个标准的财经新媒体能赚多少钱,创作激励收入肯定会比巫师少很多。

当然聊到这里有些同学可能会质疑我几个点:

1,数据只是估算,水分比较多,Austin没有财务水平,尽调不全面;

2,这里没有把广告分成和带货这些算进去,假如视频主本身接活的话收入会高很多;

3,不同平台的用户会有一定的互相导流的作用,如抖音导流去B站,B站导流去youtube。

我解释一下:1,我确实不是财务出身,数据的捕获跟Dannydata这类专业出身,以数据分析为核心竞争力对比的话差距很大,但对于数据的认知和敏感度还是有的,有些精确数据除非有视频主的后台密码,否则根本无法得知,有些我是从视频主本身的口中得知(我有跟一些视频主联系),如下图

而我的文章核心的不是数据的精确度而是思考的逻辑、判断的标准和数据的提炼,要吐槽我数据的真伪或信息来源就没啥意义,I don`t care,东西好不好,你们说了算;

2,在你们认知的范围当中这类的财经视频可以接什么样的广告最容易匹配呢?金融,对吧?那么又有多少人知道很多金融的合规产品是不能通过线上卖广告兜售呢?(学金融法律的同学帮忙科普一下)金融类的合规产品一般都有高门槛,所以很多公司在线上都是卖公司品牌广告而不是卖产品广告,而不合规在网上推销的很多又是割韭菜的,视频主假如说法律都阻止不了它那我也没办法(巫师、danny、阿test都是投行或战投出身,法务意识很强)。

另外,接金融广告难度不仅于此,我把核心3点原因也给大家列出来:

假如我的读者中有做金融媒体的商务经理就应该知道这几年跟甲方扯犊子容不容易,你们可以在留言区帮忙解释一下。所以大部分的财经新媒体也没在做这个活,他们跟一些金融公司的合作也只是做免费或小额付费的尝试。

当然也有成功的案例,后面我们在聊金十数据的案例时候会提到。剩下的估计只有卖课卖信息,这也是最容易实现的,赚信息不对称的钱,本身科普就带一定的教学意义,而这里的问题就是卖低水平的课会有损自己的硬核声誉,卖水平高的制作成本又很高受众群体又很少(一般小白用户肯定占多数),所以一般很少直接卖课能长期做下去的,并且卖课还有一个难点只要做教育行业都懂就是复购率,不像吃播,用户可以天天购买。

很多财经新媒体的视频,包括上述的那些,视频大部分时间其实只是你在听,视频本身只是播电影电视片段,而你是在听视频,严格来说假如卖课,得到app可能比视频效率更高,变现更容易,只是因为大家都陶醉在听视频分享的过程而没有发现这一点。我大约统计过这些视频主的核心数据图表或者思考逻辑图表在视频当中出现的时长占比不到20%,大部分其实是“水视频”,细心的观众也会注意到。

3,通过图2和图3的不同视频主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来,想在不同的视频平台里面都有巨额流量增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不仅仅跟用户壁垒有关,还跟视频主的精力集中相关,如巫师在B站的粉丝远超youtube,因为他更花心思在B站;金十数据在抖音上的粉丝远超B站,因为金十数据18年年末就在抖音开始做;商业小纸条在抖音的粉丝远超B站,因为它18年的年中就在抖音开始做。精力有限,时间有限,能做好一个平台的流量就很不错的,同时做N个平台的结果一定是只有一个火,这是观察这些案例总结出来的。

4,还有一点是要考虑到不同平台本身用户平均年龄和付费能力会影响到视频主本身的变现能力,变现强的未必有创作奖励,创作奖励高的未必变现强,例如B站变现能力目前弱于抖音。

回到刚才的话题,除了上述3点还有一点容易被大家忽略,就是准入这个领域的成本,我做了个数据对比,如下图,可能大家会比较直观,除开一些硬性成本像什么摄像机电脑之类,有一点是财经新媒体这领域的要求比较高的地方就是专业度,而这个方面的体现就是上述所说的不管是巫师财经、dannydata、阿test、金十数据、半佛仙人还是商业小纸条,金融从业经历不低于5年才能把很多经历和专业知识沉淀下来,吃透了以后把专业的知识变成幼儿园的东西告诉大家,满足大家既可以吃瓜又可以增长见识的需求。

可能大家会觉得金十数据做的东西也很简单,也就个数据可视化罢了,但你没想到的是金十数据12年开始创业,已经沉淀了9年的行业经验,并且人家本来就是业内T1的金融媒体企业,不然哪有丰富的业内甲方资源和深入的市场需求理解(后面会具体讲金十数据的商业模式)。相反大部分的Vlog似的新媒体则是对创意的要求比较高,不一定需要很深的专业知识储备,因此这类的视频更新频率也比较高,为了满足用户的娱乐吃瓜需求。这样一对比大家也能对财经新媒体的门槛和竞争有个大概的认知,做的不专业就很容易被吐槽成忽悠。

(之前B站有几个Up主讨伐关于略财经是金融赌神)

聊到这里可能大家就会问:Austin,那财经新媒体有什么特别赚钱的商业模式嘛?半佛仙人那种算不算?我说算。

但半佛的崛起其实其实是来源于它公众号的强大,它的视频只是它把写出来的文章用视频方式读一遍,所以它视频的更新频率很快,而且都是公众号写过的内容,不过它并不是现在我们主要谈论的对象。我想跟大家讨论的是金十数据这家公司,玩金融的人一般都不会陌生两个公司,一个华尔街见闻,一个金十数据(希望两个公司打个恰饭钱给我),作为垂直领域的金融媒体公司,金十数据光一个能力就让其他同行望尘莫及:快讯,金十数据几乎拥有全国最快的金融快讯,尤其黄金的快讯(中国大妈最爱),因此很多人都会在收藏夹里面收藏金十数据的网站,还有不少人是有app的。金十数据通过自己的快讯积累了很大的流量与业内资源,因为玩金融的没几个不看快讯的。而2019年开始布局的财经新媒体事业则给了这个企业第二春,金十数据的互联网影响力也在激增,如下图

像这类的排名金十数据比比皆是,让你更惊讶的这个公司300+员工90%是90后,完全颠覆了很多人对于财经需要沉淀和专业知识储备的观念(包括我前面总结的excel图),而同类别与它竞争的好多都是专业级别的财经新媒体,包括我之前见过的吴晓波频道、叶檀财经等等。它的崛起与它的市场理解分不开,我曾经与金十数据的高管探讨过他们公司未来的规划,他们说只会做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小白,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财经新媒体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有些人听过他们的财经街访、财经babala和脱水期货)。

给大家看个财经用户的认知能力与付费意愿图: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用户的认知能力越强,它的付费意愿越弱,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我都会自学,我干嘛要为学习付费呢?不管你怎么努力,财经的传播始终是个信息传播,一旦你学会或者找到信息的传播办法,你自然而然就会失去付费意愿,这是国内市场的特色,就以我们自己为例,有多少人是看金十数据或者华尔街见闻等网站付过钱的,或者付过很多钱的(付过很多钱的请在文章底下留言我们交个朋友)。我再举个实例炒股的你们都知道,多头司令李大校,有多少业内人看他著名学术《婴儿底》《钻石底》来投资的(跟大校学炒股的请在文章底下留言我喜欢跟明灯交朋友)。

道理很简单:两者之间认知差越大,付费意愿则越强,而金十数据商业化成功则是来源于它对市场的理解——卖信息给小白是刚需。金十数据高端的线下活动门票可以从4K-1w不等,一些课程可以从3w-10w,低端的针对大学生的产品几十块也有,如下图:

产品的筛选本身就已经可以过滤出核心用户,当然通过快讯方式也好,新媒体方式也好,获得的这些用户变现不管是卖给哪个金融公司,都会很喜欢的,因为一般情况,金融公司都喜欢又有钱又不太懂金融的用户(其实我也喜欢哈哈,这里可能会得罪很多同行)。我相信看我这篇文章的金融同行们假如你们跟金十数据打过交道也知道它的广告费不便宜吧,与华尔街见闻的广告费不相伯仲(欢迎你们在底下留言说说多少钱)。

一分钱一分货,这道理我相信大家都懂。还有个场外信息可以告诉大家,金十数据是少数没有对外融资的互联网金融媒体,华尔街见闻也有对外融资,你们可想而知人家会不会赚钱(感兴趣自己上网找度娘)。说回你们喜欢的金十数据新媒体还有一点大家都很喜欢的就是帅哥美女特别多,金十数据招聘当中颜值也是考量的范围,为什么?因为年轻一代的趋势就像这个图:

始于颜值、陷于才艺、忠于人品。

才艺可以慢慢培养,颜值是天生的,并且作为一个企业经营来说金十数据可以生产一个当红主播就能生产第二个(我相信我的读者很多认识Becca),这是企业经营当中很高级的管理运营能力——标准化,就像乔布斯量产Iphone,福特量产汽车,爱迪生普及电的应用,这也是我不把巫师、半佛、dannydata等等跟金十数据放在一起对比的原因,因为他们很难量产。借巫师danny的经典说法就是:市场都是健忘的,资本追求的就是稳定产出,我不需要10年一个及你太美,我要每年都有。

最后还有金十数据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金十数据本身就是媒体出身,甲方都是金融的公司(从普通的到顶级的都有),不然没有新媒体之前他们怎么活,媒体公司本身有一块重要业务就一定是接广告,而无论你玩的是B站、抖音还是Youtube,广告商是你绕不开的话题,甲方资源是讲关系的(刚刚提到过跟甲方扯犊子是很困难的事情),比起前面说的那些财经新媒体,金十数据可以拥有更容易的变现能力,而且300+员工的公司我想比前面说的那些加起来都要规模大。

目前来说我也只看到金十数据能把整个市场理解得这么透彻,把产品和市场做到无缝连接,各种业务和用户之间能形成一个正循环的增益作用,俗称闭环,让变现模式变得多元化,产品丰富,大大提高了用户利用率(我是不是彩虹屁你们可以去调研一下,我去过金十公司又大又漂亮)。如果用一个思维导图表达金十数据的业务模式,我猜应该是这样的:


4.

聊了那么多案例与分析,最后聊一个跟你们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在疫情肆虐的影响下,大家可能都要面临转型、求职、实习等等的烦恼。正如巫师财经关于疫情的分析中写道:“疫情是一场时间与生命的战争,更是时间与信心的战争,越早恢复生产,对经济的影响越小,经济这台机器,环环相扣,没有铜铁铝硅的提炼,就没有零件的生产,没零件医疗设备和耗材就无法组装,没有医疗物资的持续供给,还谈什么抗击疫情,所以在这场浩劫中,不光是白衣天使,所有克服困难恪尽职守在生产岗位上的人都值得称赞,你们虽没有日夜兼程也没有生离死别,只是经济链条中的爝火微光,但正是每个脚踏实地的爝火推动了庞大经济机器的转动,这才是支撑中国经济的终极力量。

财经或金融行业作为第三产业服务业的顶层建筑,也是受疫情冲击最大的产业之一(所有实业都与金融高度相关),加上前几年国家金融供给侧改革,对于圈内人也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金融行业躺赚的日子早已过去,其实我们应该真心感谢巫师财经、金十数据等等的财经新媒体人,因为他们在努力,在尝试,在创新,在整体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今天。(据《财富》杂志调查显示,由于互联网的催化,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从3.5年已经下降到2.5年)

给大家指引了一个商业的新方向(现在连保6%都有难度),并且据我跟业内人沟通,这个领域不仅金十数据和华尔街见闻等业内名企都在布局(据说还有平安搞网红带货卖产品),例如它们的新媒体事业部也在扩招,假如公司觉得没前景肯定不会扩招人才的,而你们知道的一些Up主也在尝试做一些合作,如dannydata小丹尼与老虎证券,IC实验室与华尔街见闻。

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一下:中国拥有着全球最发达的互联网体系(不信的同学可以自己去美国试一下叫个外卖宵夜就知道有多难受),而且随着5G时代的到来,当然我们也深信中国人的5G技术可以统一全球的标准,不然美国人不会这么惧怕华为,未来假如全球真的在同一个网络下,我们看youtube和美国看B站的速度是一样快的话,那么金融信息战会更加的激烈,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差也会越来越少,也许美国人今天有强大的彭博,我们未来可能有金十数据,美国人有华尔街日报,我们有华尔街见闻,我们以后获取财经信息成长的方法可能就是看个视频,就像我们以前看到的商战电影大佬都是早餐看电视财经新闻一样。

5.

从侧面来说,中国的经济还是很有韧性,未来市场依旧潜力巨大。现在疫情也暂时被控制住了,而我们也都是活在这个时代的巨轮下,春天来了,夏天还会远吗?尤其年轻人,趁这段这么长的假期,是时候思考一下未来的人生规划。就像巴菲特的经典名言:我会花80%时间在阅读与思考上,他们的反应都是可以预见的。巫师和阿test的投行经历也都告诉了大家,现在的投行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种高薪厚职,因此他们在投行生涯外尝试着新的事业。

所以,不管B站,抖音,还是youtube,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从金融行业出来的财经新媒体人,而如果你想趁这波东风像马老师肉蛋葱鸡一样起飞的话,就真的需要好好思考你能为用户提供什么样的财经信息价值,而你又了解什么样的用户,我想这个比起你总去想人家赚了多少钱有意义,毕竟有用户不一定能赚大钱,但没有用户的人一定赚不了大钱。

最后我用B站著名Up主,22岁B站拥有700w粉丝,20岁获得高樟资本投资的敬汉卿给新人的建议作为我文章的结尾:

「除非你身在某个MCN机构或者被投资了,不然你将一两年的时间浪费在上面是不行的」

你最好先把它当作业余爱好。财经新媒体赚不赚钱,能赚多少钱?你们说了算。

Bussiness is bussiness.

爱撩sao的欢迎加我:我*你*的互动

部分素材来源:

【1】B站Up:巫师财经、dannydata小丹尼、阿test正经比比、商业小纸条、硬核的半佛仙人、金十数据官方频道、略财经、IC实验室、吟游大司人、敬汉卿

【2】抖音:巫师财经、dannydata小丹尼、阿test正经比比、商业小纸条、金十数据

【3】Youtube:巫师财经、dannydata小丹尼、阿test正经比比、金十数据

【4】B站-抖音-Youtube 招股说明书和财报

【5】微信聊天记录

【6】知乎:Youtube运营笔记

【7】金十数据官网、公众号、app

【8】QQ:00后用户画像

今天什么值得买?晒晒你的交易计划!
今天你有什么交易计划?什么标的值得关注?在本主题下发帖,分享你的想法吧!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