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MF)$如今的每日优鲜,会是2016年的京东吗?
每日优鲜发了三季报,我简单看了下,发现里头的信息量还是挺大的。
先说数据,三季报每日优鲜的财务数据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在收入层面,公司三季度收入21.22亿元,同比增长47.2%,超出了此前的业绩指引。而与此同时,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实现大幅提升,毛利率从二季度的7.5%上升到12.3%。这样的业绩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此前投资人对公司盈利能力的普遍质疑。
说起来,当下的每日优鲜,让我想起了2016年的京东。那时候,京东刚刚上市两年,尽管业绩增速可观,但迟迟不见好转的盈利情况,让投资人对其模式产生了质疑,甚至一度怀疑京东究竟能不能实现盈利。当然,后来京东用实际表现彻底打消了这个质疑。这是后话了。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同样是主打一二线高价值用户,同样是深耕供应链建设,也同样在上市后面临资本市场盈利能力的质疑。那么,京东的故事究竟能给我们看待如今的每日优鲜带来什么启示呢?在我来看,主要有三点:
第一,京东或者每日优鲜模式的本质,是通过对供应链更加紧密的控制能力,来推动生产率的提升。这一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就是需要在早期更多的投入。而好处则是,深耕供应链能够帮助其在那些强调体验差异化体验的用户那里建立了较强的认知,并且这种认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强化。一旦这种认知形成,后续高效的变现就基本水到渠成了,比如品类扩张或者推自有品牌等等。
回到每日优鲜,深耕供应链已经帮助其笼络了一批高价值用户,且这批用户拥有极强的消费能力。从三季报看到,每日优鲜客单价高达88.4元,远远高于同行业其他公司。
第二,毛利率是零售重模式盈利的核心指标。正如上文所说,零售重模式的价值在于对供应链更加紧密的控制能力,而毛利率往往成为观察其模式是否跑通的核心指标。在京东盈利前,有一个现象是在营收大幅增长的同时,其毛利率也在不断提升,直到2016年其毛利率的最高值15.16%,此后京东毛利率一直稳定在14%-15%这个区间。
这背后的逻辑是,随着规模增长,其供应链效率优势能够愈发明显。而随着其规模持续增长,以及品类扩张,实现规模盈利只是时间问题。从每日优鲜三季报数据来看,也开始有了这一趋势。
第三,核心能力外化的价值在早期并未被充分认知。在京东早年,其在物流上的大规模投入并未被市场充分认可,甚至部分投资人也将其视为价值减分项。但随着京东规模起来,其物流布局的优势也愈发明显,并且能够将自己的物流体系产品化对外输出。由于其有成熟的运营经验和体系,也使得京东物流在对外输出其物流能力的道路上格外顺利。今年京东物流上市,现在市值在2000亿港币左右。
而每日优鲜也存在这个可能性。当下,每日优鲜通过智慧菜场和零售云两个业务,对外输出自己的智慧零售网络解决方案。其中,截至2021年9月30日,每日优鲜已与中国18个城市签订了73个智慧菜场市场运营合同,并在中国13个城市启动了52个智慧菜场。在零售云方面,公司也已与11家超市客户签订合同,为其提供零售云服务。
当然,由于这块业务才刚刚开始,我们也不用过分看重。但我个人觉得,参考京东逻辑,每日优鲜做成的概率挺大的,后续也可以期待。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如今的每日优鲜与2016年京东在业务发展上有着很多相同之处:供应链带来差异化用户认知已经成型;伴随规模增长,供应链效率正在逐渐体现在盈利能力上;供应链核心能力提炼外化刚刚开始。
京东2016年之后的故事我们都很清楚了,到现在京东股价涨了2倍有余。至于每日优鲜能不能复制京东的故事,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