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大震荡,还能进场吗?听听“最懂技术的新能源基金经理”怎么说

财商侠客行
2021-08-25

黄衫女侠|文

财商侠客行|出品

很喜欢《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里面的一句话:

“历史的铁则就是:事后看来无可避免的事,在当时总是毫不起眼。”

放在投资上,不也正是如此吗?

我们对历史行情进行复盘的时候, 5年前买入“茅指数”,2年前买入“宁指数”,背后都可以罗列出一系列充足的理由,但站在当时的时点上,敢于在低迷的时候重仓者,必定是有不同于他人的坚定和思考。

在本期“女侠访谈”的节目中,我们挖掘到了一位“新能源车投资新势力”。

什么意思呢?这是一位年轻的基金经理,但在过去几年的新能源车行业,他又是在这个赛道中最投入最专注的其中一位研究员。

格拉德维尔在《异类》一书中不是提出过一个“一万小时定律”嘛,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一万小时的锤炼是必要条件。作为一位“996”都不止的行业研究员,从2017年入行至今,一万小时的必要条件也早已突破了。

另外,他有个非常特殊的背景,就是同时是一位“科研型”的基金经理,来看看简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这种真正“高含金量”专业背景的人才,也成为A股基金经理的一员了。

以上这些都还是背景,真正让女侠感兴趣的,是杨宇在新能源车行业研究中过人的眼光和魄力。

据了解,杨宇从2017年加入华夏基金之后就一直从事新能源车行业的研究。2019年年底,在他的强烈推荐之下,华夏基金旗下的产品开始大举建仓宁德时代等一系列新能源车行业龙头。从2020年二季度到2021年一季度,华夏基金一直是持仓宁德时代最多的基金公司,在“宁指数”爆发式上涨的这波行情中大获丰收。

在本期采访中,杨宇跟我们分享了他在新能源车行业的几次重大十字路口上如何做出抉择,如何一步步建立他对新能源车行业投资的信心,并分享了他对当下新能源车行业投资的一些深度思考。

新技术革命就像一个插电板,要分享到时代发展的光与热,我们应该打开视野,想想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投资链接到这个插电板上?

听听这位“最懂技术的新能源基金经理”,或许能让你豁然开朗。

本期采访的投资人是华夏基金杨宇,本文将分为以下三部分:

  1. 危机中三度逆市看好新能源车行业,底气是什么?
  2. 高位震荡下,新能源车板块前景如何?
  3. 投资科技股需要“懂技术”吗?

No.01

危机中三度逆市看好新能源车行业,底气是什么?

最早看到杨宇的简介时,我马上想到了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你是我的荣耀》,wuli杨洋饰演的男主角就是一位航空工程师,非常能打,他说航空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到修卫星,小到焊电路,什么都得会。

杨宇毕业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科基础也是相当的扎实,再加上三年的产业工作经验,让他一进入投资圈,对新能源行业的研究很快就上手了。

杨宇是2017年加入华夏基金的,入行后不久随即遭遇了2018年“去杠杆”背景下的熊市。当问及市场下跌是否对他的投研工作产生负面影响时,他反而意气风发地回答道:“那是我很骄傲的一段经历,就算是在2018年的熊市,我推荐的股票也没让公司亏钱。”

事实上,在过去3年的投研工作中,杨宇在新能源行业上至少做过三次重要的推荐。

第一次

在2018年推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小金属品种钴的投资机会。

当时杨宇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有了长期跟踪调研的积累,他发现,当时由于动力电池的放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出现供应瓶颈,小金属品种钴迎来周期性的机会。

于是他开始推荐公司买入,并在拐点出现之前,及时在股价高位撤出,在2018年市场整体下跌的背景下,杨宇推荐的个股却让公司获得了不菲的收益。

“当时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只要找到基本面足够硬的股票,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够对抗宏观经济风险的。”杨宇说。

但同时,看到个股股价周期性的大幅波动,他也建立起自己的投资纪律:一定要时刻保持好对行业基本面的跟踪,对重仓股则至少做到月度甚至周度级别的跟踪,不能有躺赢的想法。

第二次

对新能源汽车龙头股宁德时代的挖掘。

在研究新能源车行业的过程中,杨宇绕不开的一家公司就是宁德时代。

2019年的时候,市场对宁德时代的争议还是相当大的,当时主流机构对其定位是:国内补贴政策保护下、畸形市场中的龙头,或者说“伪龙头”。当时,海外著名分析机构瑞银集团(UBS)发布了一份报告,拆解国际上4家主要供应商的锂电子电池后,认为宁德时代的电池成本最高、技术参数最差、能量密度最低。这份报告影响极广,极大挫败了投资者的热情和积极性。

彼时,宁德时代的总市值还不到2000亿元。

当时杨宇做了几方面的研究。

首先,从行业层面,他发现电动车的竞争力、产品力相对燃油车正在不断提升,认为这个行业将进入良性增长阶段,行业的增长会给产业链上的公司带来很好的环境。

其次,从公司的层面,他发现宁德时代的竞争力比市场想象中的强。

他将UBS的这份英文报告全文打印出来,一个字一个字翻译,最后发现,报告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将宁德时代的三年前电池和三星、LG、松下的最新款电池做对比,从方法论的角度就已经是错误的。

于是杨宇到工信部网站上将最新的电池数据一个个扒下来,对比之后得出结论:宁德时代电池的能量密度比其它海外厂商更高,成本优势也并不比竞争对手弱。

“在研究中,比起讲逻辑,我更喜欢用数据来验证我的观点。逻辑是空的,数据才是事实。”杨宇说,在这些数据中,自己初步得出结论:宁德时代被低估了。

最后,杨宇又做了一回宁德时代的“数据爬虫”,将其报表中的数据进行逐项分析,最后又得出了一个结论:公司净利润很低,但现金流很好,说明真实利润远不及此。

“我们做行业研究有一句话,叫:利润只是态度,但现金流是事实。”杨宇说。

在这种种数据的支持之下,杨宇终于“攒”足了依据,在公司内部的推荐会议上,重点推荐宁德时代,在经过内部激烈的讨论之后,得到了基金经理和公司的支持。

Wind数据显示,在2020二季度末的时候,华夏基金就合计持有1303万股宁德时代,在所有基金公司中持股最多;一直到2021年二季度末,华夏基金仍然持有宁德时代1725万股,持股数量位列第二。

最终,华夏基金这笔投资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第三次

今年年初新能源车行业遭遇“错杀”之际,杨宇再度向公司提出了“抄底”的建议。

今年1月份,蔚来汽车在新车发布上提出了固态电池的量产方案。固态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研发的主流方向,这个消息“吓坏”一众锂电巨头,股价“闪崩”,引发了市场恐慌。

但是,工程实业出身的杨宇在消息出来的时候就异常警惕,他认为,按照电池技术发展规律,短期推出固态电池的概率几乎等于零,更别说量产了。

于是,他着手向行业内的专家进行求证,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固态电池在未来五年内推出的概率都很低。从资本市场的角度上看,遭遇市场错杀的股票就是很好的抄底机会。

杨宇再度向公司大力推荐“抄底”相关股票,华夏基金旗下多只基金也在今年一季度大幅加仓,不少个股从底部以来均已录得翻倍收益。

对于自己近年来在新能源车行业的研究成果,杨宇认为,科研背景和产业经验给自己研究上的帮助非常大。

首先,自己做研究更愿意从事物的第一性原理出发,强调细节、扎实,用数据说话。

第二,性格上带有做学问的怀疑精神,更注重精益求精的分析。

第三,科研院所的工作经历,让自己能从实业的角度考虑问题。

他分享了自己去宁德时代调研时,董事长曾毓群对分析师们说的一句话。

曾毓群说:“大家做行业研究特别简单,在Excel表中调个数,加个零就是十倍,加两个零就是一百倍。但是做实业却不是这样,十倍、一百倍对我们而言,面临的完全是上一个量级的供应链管理难度。”

杨宇说,资本市场很喜欢讲故事、炒概念,但是作为一名真正懂技术的投研人员,如果每次都能做到从技术的原理进行分析,就能够判断出真假,一方面能够避雷,另一方面也会寻找到一些被“错杀”的抄底机会。

No.02

高位震荡下,新能源车板块前景如何?

跟大多数的理工男一样,杨宇的信仰就是“科技改变生活”,在他看来,能源时代很可能就是人类的第四次技术革命,这也是他一直深耕新能源车行业等领域投研工作的原因。

但是,科技股总是充满着被颠覆、大波动的风险,在经历了去年以来的一波大幅上涨之后,新能源车板块目前也处于高位震荡的态势。

在当前时点上,新能源车板块应该如何布局?从投资的角度上,又应该如何理解技术变化带来的巨大波动?

作为一名“最懂技术的新能源基金经理”,杨宇对这些问题又是如何思考的?

《财商侠客行》:你从进入基金行业就开始研究新能源车行业,谈谈你对这个行业的看法?

杨宇:作为一个工科生,我从大学开始接受的教育就是科技改变生活,做投研工作之后,我也不太喜欢讨论商业模式这样的投资机会,在工科生的理念中,一切问题都应该用硬核科技来解决。

比如电动车,一开始也是讲商业模式,包括分时租赁,运营,其实本质就是因为产品力不够,一旦车做得足够好,消费者自然愿意掏钱买了。过去十年来,电动车的电池能量密度、续航里程持续增加,但电池价格则大幅下降,行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科技制造的魅力。

在投资中,去寻找符合科技制造前进方向的投资机会,也是特别有成就感和魅力的一件事情。

光伏行业也一样,光伏组件价格在过去十几年下降了90%,如今光伏一度电的价格只要3毛钱,达到了火电的标杆电价,不需要补贴的扶持了。这就是科技的魅力,科技可以带给人们更好的生活,也可以带来生活成本、能源成本大幅度的下降。

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力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技术时代,很可能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能源时代

宁德时代有几句话,代表公司的愿景和使命,我觉得写得特别好:“以可再生能源和储能为核心的固定式化石能源替代、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移动式化石能源替代、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核心的应用场景。”

这几句话就是我们未来50年整个高端制造业,甚至可能是整个经济转型的一个主线。这是一个大趋势,而且能够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生活的,在这个过程中会诞生很多伟大的企业。

《财商侠客行》:也就是说,在当前的时点上,你非常看好新能源车这个赛道的投资机会?能具体谈谈你的理由吗?

杨宇我认为,新能源行业的投资趋势才刚刚开始。

新能源行业并不是一个两三年的产业趋势,可能是未来三十年的产业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会诞生很多优秀公司,出现一批十倍股、百倍股,能源科技的魅力是非常值得遐想的。

包括今年提出的碳中和、碳达峰,美国,欧洲也开始共同发力电动车的发展,出现更多有竞争力的车型。

虽然现在大家对于电动车的接受度已经大大提高了,但产品目前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说续航里程不够长、充电不够快等等,这说明从工程的角度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也将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谁能解决这些问题,谁有更多的投资机会,谁就能带来更多的收益。

2020年是能源结构转型的元年,这个行业才刚刚开始。

《财商侠客行》:近期新能源板块波动也比较大,市场当中存在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杨宇:当前板块整体波动比较大,我觉得更多的是一些交易层面和情绪面的影响。目前来看,大家对新能源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趋势是认同的,我们要做的是深挖个股,有回调的时候也要拿得住,这才是最重要的。

《财商侠客行》:如果从未来三年的角度看,你觉得行业整体机会如何?

杨宇:我认为新能源行业未来三年的景气度是比较确定的。

对这个行业的评价我有两句话:政策决定下限,产品力决定上限。

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双碳背景下,中美欧三大主要经济体都将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车产业摆在重要位置,各国相继设定新能源车发展目标,中国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25%,2030年达到40%。所以我们认为,这个政策直接是划定了产业增长的下限。

另外一句是,产品力大幅度拔高行业的上限。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看到消费者对于电动车技术要求是越来越高的,我和特斯拉销售聊过,特别有趣,他说前几年买特斯拉的客户,看都不看直接开走,现在来买的则关注车的细节、品质,这说明,电动车已经开始从富人的玩具变成了走进普通群众、中产阶级生活的一个必需品,这将给行业带来良性的增长。

从今年年初开始,市场也持续上调电动车的全年销量预期,1-2月份的时候是230-250万辆,5月调整为260-270万辆,6月调整为280-300万辆,说明电动车已经逐渐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所以这两点就是我做行业判断的核心,我认为,这种趋势持续2~3年是没问题的。

《财商侠客行》:具体你更看好哪些机会?将重点布局哪些方向?

杨宇:在新能源车行业的投资上,我有自己的几个选股方向。

  • 第一,引领行业持续技术创新升级的。这里面包括电池、核心材料,寻找能成为伟大企业的公司,带领产业持续升级的。
  • 第二,能够通过工艺升级、供应链管理、一体化布局等方式,实现持续降本增效的企业。
  • 第三,在上述企业中,我还会特别关注管理层是否有长期的格局观和坚定的执行力。

《财商侠客行》:你怎么看电池回收的问题?这里面会有一些怎么样的投资机会?

杨宇:电池回收本质是因为随着存量的电池越来越多,如果不回收会带来比较严重的污染问题。

但是,目前动力电池回收的量没有上来,商业模型还没有完全形成,谈不上投资机会。不过,这是一个确定性比较大的方向,目前我对这个领域也处于持续研究跟踪的状态。

《财商侠客行》:最近也有投资人提出疑问,他们的观点是,汽车电池未来会不会像现在的手机显示屏一样,虽然是非常重要的成本构成,但是并不能给投资人带来非常大的回报。你是怎么看的?

杨宇:这个本质上讨论的是工艺和技术的壁垒问题。

如果是大家都能做的产品,没有差异化,那么行业就会进入恶性竞争。

但是,动力电池跟手机显示屏不同的是,动力电池的评判标准是多维的,比如说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高低温性能、成本等等很多的指标,对这些指标的评判是木桶理论,性能是由短板决定的,体现综合实力的方式就是要把所有的指标都往上提。

但这些指标中有很多又是互斥的,比如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如何在尽量提高能量密度的情况下还可以确保安全性,这个才真正考验电池的水平。

所以,我们看到动力电池其实是有很高壁垒的,据我的理解,制造工艺仅次于半导体,是高端制成的工艺模式,难度非常大。而且即使做出来了,从实验室到量产,也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我的总结是,动力电池是一个有差异化的、高壁垒的产品,是能够给股东带来回报的。

《财商侠客行》:也有投资人认为,相比电动化,智能化才是未来新能源车的核心价值,你怎么看?

杨宇:我觉得这两者并不矛盾。

电动化是智能化的载体,智能化更好地促进了电动化的发展。

我其实很认同智能化未来会是新能源车一个很大的价值增量,但是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具体的东西出来。作为一名工科生,我还是那个观点,我不信大家讲故事,我只看数据。

《财商侠客行》:代表基民们问一个问题,如果看好新能源方向,是买指数基金好还是主动管理型的行业基金?作为行业基金经理,你如何实现超额收益呢?

杨宇:指数基金的优势在于费率低,同时,对于看好行业趋势的投资者而言,直接购买行业ETF也是非常方便直接的一种方式。

但是,我研究过当前市场上新能源行业指数的构成,我觉得是有很大优化空间的。

一方面,这些指数对优质股票的持仓集中度不够,一些二线标的的比重和一线标的差不多。

但实际上,作为一名行业研究员,我们很容易看到当前产业背景下,A公司是比B公司要强的,在当前背景下,作为主动管理型基金,是可以选到行业内最优质的公司的。

另外,新能源行业是一个变化很快的行业,如果我们能够选择产业趋势当中做正确事情的公司、引领技术变化路线的公司,通过配置的偏移,也能够更好地实现超额收益。

毕竟,科技在持续变化中的,没有拿住不放或者“躺赢”的说法,需要进行持续地跟踪。

所以,在这种行业当中,我觉得还是能够通过选股带来超额收益的。

《财商侠客行》:一个世界难题,对于科技股,应该如何进行估值?

杨宇:在我看来,行业景气度就是对估值最好的保护。

所以在科技股投资中,我觉得应该是重基本面轻估值,只要估值不是特别离谱,我自己会更看重基本面发展的趋势。

《财商侠客行》:目前比较流行的是终局估值法,你怎么看?

杨宇:我对终局估值法不太认可。

我觉得终局思维更多是定性的讨论,很难用定量的衡量一个公司的估值,因为这个方法完全是忽略了主观能动性的。

No.03

结语:投资科技股需要“懂技术”吗?

投资科技股,真的需要有特别“硬科技”的专业背景吗?

在第一部分里面,我们可以发现,硬科技专业的背景,让杨宇在新能源车行业的投研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也更能够从企业家的层面去思考问题。

在遇到因为技术问题导致的股价波动和恐慌时,“专业知识”也让杨宇得以对市场情绪免疫,进行更加冷静的验证和思考。

投资并不是“华山一条道”,每个不同的投资人,只要找到属于自己持续盈利的方式,并在复利的魔力下得以积累,那么,就能够实现投资长跑的道路上的价值。

在科技时代呼啸而来之际,投资也在更新换代。

作为“最懂技术的新能源基金经理”,杨宇带领下的华夏新能源车龙头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代码:A类:013395; C类:013396),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END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