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美国以及加息缩表?

赔钱资本
2022-01-09

• 影响加息重要几点:

就业环境,通胀状况,经济状况


⁃ 现就业环境

自2020年4月以来,非农就业人数增加了1880万,与2020年2月大流行前的水平相比仍下降了360万,即2.3%。

10月的非农就业增加人数是 648000

11月的非农就业增加人数是249000

12月的非农就业增加人数是 199,000 ,失业率降至3.9%

12月,私人非农场工资单上所有员工的平均小时收入增加19美分,达到31.31美元。在过去的12个月里,每小时的平均收入增长了4.7%。12月,私营部门的平均小时收入生产和非高级员工增加了18美分,达到26.61美元。

而联想到12月的美国劳动市场的职位空缺从年初的660万,增长到现在的1120万来看,

虽然非农就业放缓,但失业率低,工资水平还依然向好,也有可能是自雇者增多

只不过下面的数据:

2020年2月以来,运输和仓储领域的就业人数是增加了21.8万人,反映了快递员和信使(+202,000)和仓储和存储(+181,000)

快递和运输增加不太了解。


⁃ 现通胀状况

11月cpi同比上升6.8%,高于市场预期6.7%


⁃ 现经济状况

2021年前三季度16.9万亿美元,预计全年gdp增速5.5%

但如果美国今年GDP达到23万亿美元,将更有助于美元上涨。

可能会导致美国出手一些系列打压美元调控措施。


• 复盘之前加息和市场变化历史

回顾之前加息:

2013年,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首次释放加息信号后,市场对美联储加息形成较强恐慌情绪。为防止恐慌从市场情绪转向抛售行动,美联储选择先缩减量化宽松规模这一变相加息的策略。

美联储从2014年1月起小幅削减月度资产购买规模,将长期国债的购买规模从450亿美元降至400亿美元,将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购买规模从400亿美元降至350亿美元。

按此操作,美联储月度资产购买规模从原来的850亿美元缩减至750亿美元。

2014年10月29-30日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削减最后的购债规模150亿美元并从当年11月起结束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在缩减完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后,2015年12月,美联储才将此前市场加息的靴子落地,将联邦基金利率升至0.25%-0.5%。

而市场在15年末进行中小幅度修正,次季度再次上升。

随后美联储又连续加息8次,将联邦基金利率升至2.25%-2.5%。

具体数据和时间点表现在下图。


• 加息产生影响和意义

• 防止投资和消费过热

市场的资金使用成本过低时,会造成无序的投资和无节制的消费。

而过度的投资和消费也会造成市场的狂热情绪;就会流入到很多不好项目上以及过度性消费和投资,少储蓄则带来抗风险承受能力下滑。


• 增加资金使用成本使得投资更谨慎

会相应的减少一些无必要的杠杆和纯粹的投机,市场需要扩张,但市场不需要特别疯狂的活动。

因为这样会带来非常多的问题和后面一系列的麻烦逾期。


• 在没有猛加很多情况下,市场动力足够情况下会修复

次图橙色代表加息时间点。

在2021年,美股(标普500指数)涨幅高达29%,虽然市场总是有一堆恐慌,但是最大单次回撤下调没有超过5%。

在过去的一年里并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中大级别的修复调整。

从持续事态上,是否可以长久持续还待商榷,同时市场也需要一个像样的加息预期以及情绪来给市场来一次较大修正。


• 真的会出现经济大危机吗?

• 美国经济力量未来会枯竭吗?

目前美国市场机构的储备现金已经达到了阶段性高点,大家都在等待通胀造成更高的鹰派态度,所产生进一步加息结果之后用来加仓。

也就是说市场的储备流动性依然很高,虽然成长股杀估值可能没有完成,但储备现金更多代表了市场的承接能力的下限。

而美国个人储蓄率目前来看完全足以应对应急储备等问题。

那么从这一点和新经济的角度(新经济下面单独展开)看市场的话,出现历史性大危机的概率依然不大。


• 明年更可能的问题是哪些?


美国在11月零售业销售成绩增长不理想,库存的堆积增加。

现又由于进口增长,出口下跌,所以消费体现的是依然是不变。

(此图 储蓄率水平)

储蓄率的降低,虽说依然在危机供应水平线上,和企业和消费者等对供应链(疫情导致的供应链问题)反应过激,进一步激化了市场的商品库存。

如果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库存堆积的消化,以及零售业表现依然不景气,消费能力依然上不去,可能会导致库存问题以及整体的情绪恐慌。

同时,如果这个问题出现那么当这个供大于求通胀也会下降。

也会造成通胀不可持续,甚至进一步恶化,到那时也许会迎来新的由鹰转鸽。


• 美国的通胀指标设计的初心和意图

• 为美元保驾护航

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回看过去一年的效果。


• 2021年上涨的美元指数

截止到1月6日之前,美元指数在过去一年上涨了7%。

说明美元在过去一年依旧是强势上涨的,可能在资本市场这个涨幅比较小,但如果体现在汇率,那么所带来的资金流入要和整个地位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而如果今年的GDP超过230,000亿美金,那么无疑还会将美元的上涨,带来巨大推动力,这在美国现在的状况来看,是极其不愿意的。

如果这个美元指数持续上涨,还需要有更多手段,或其他手段压制美元上涨。


• 通胀指标设计的核心有哪些?

• 石油、能源、交通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计:

从2022年4月开始,全球原油供给将持续大于需求,私人页岩油企业钻机数量已经恢复至疫情前,OPEC+的产量也已经在逐步恢复。

从供应端的基本面需求来看在2022年中左右甚至之前,可能原油会出现价格下降。

在后面表现的同样通胀也会相应的下去一些。


• 美国新经济的崛起

• 更注重科技和创新的推动力

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

从美国最新理论创新经济的模式来看,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他把他们的生产流程全部外包到海外。

以此达到降低成本,轻装上阵的目的,达到最快迭代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速度。

( 纳斯达克 标普500 道琼斯 对比图)

这一特征在2008年之后尤其明显。

而又在2016年开始实行加速态势。

在2017年之后,传统产业颓势初现,随后整个纳斯达克也主要围绕5个科技巨头。

同时也开始护住大盘。

新经济的巨头们,如果各自的产业向好,那么依然会有较足的动力。

AR产业,大健康产业,以及其他新产业也会继续催生内生价值。


• 新加入的制造业巨擎:特斯拉

特斯拉在将来会进一步进军机器人产业和AI服务业,以及更深度的能源领域。

数百万台车辆全球实时收集的数据+超级计算机+光伏和能源+机器人服务和制造+新能源汽车。

在这方面的未来可以想象,在长期来看依然会有强劲动力发展。


• 比加息更大影响是缩表

• 加息是打针,缩表是小放血

相比于加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缩表;

目前来看,资产负债表还在扩张,不至于缩表,至少要到一季度末。

如果缩表的话,美联储将不再会进行投资再融资债。

那么基础货币的规模就会下降,造成流动性紧缩。


• 放水真的可以收吗?

在这届缩表的前提背景和上一届缩表的前提背景多了一点不一样。

1. 节奏变快

⁃ 这次由财政主导的扩表,目前来看刺激规模越来越小,并且多样的税收收入,也增加了融资手段


⁃ 支出缩减,收入增加,从市场流动性状况来看,有抵押融资和无抵押融资交易规模,相比疫情前没有大幅度扩展,从美联储的隔夜逆回购工具来看只是缺少资产,在2021年12月中旬的时候隔夜逆回购规模已经达到1.65万亿美元。

供这个角度来看,美联储是在回收市场过剩的资金或流动性。目前看并不算缺资金。


2. 更成熟的弹性体系和应对方法

⁃ 常备的正回购工具,SRF;可用于支撑市场潜在的流动性需求。在银行需要钱的时候可以直接拿债找美联储申请回购工具。这个在上一轮是没有的。


3. 外部环境的变化

⁃ 在2018年左右全球的流动性都属于紧缩状态,而现在欧洲说的是2022年应该不会加息。

在前段时间接受荷兰《忠诚报》采访时,欧央行管委、荷兰央行行长Klass Knot表示:

"在明年年底结束欧央行结束购债之后,将准备在2023年初开始加息"

所以从全球流动性流动性上看也会好些。

不过,依然可能会造成一些成长股,乃至大盘股的杀估值问题。


• 更重要:放水真的能收吗?

可以先看下图

至从1960年到现在,只有1994年广义M2是停滞状态,可想而知国际购买力稀释的速度有多么可怕…

所以真正的收水,只是伪命题。



• 新经济货币理论


目前从各个角度实战探索和表现结果来看,经济学对现在经济货币理论,财政领域的探索和认识依然不足以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多困难和问题。


所以我依然认为,直接与过去的经济学家一致否认未来的发展和任何财政措施的结果,都是待商榷的。

拿日元作为世界主流货币来看,日本的结果从1991年到2002年他的财政收入的转变是非常大的;

从盈余几十万亿日元到赤字越来越大。

从二十年前的经济学者忧心忡忡,到现在赤字两百七十多万亿日元之后已经没人讨论了。

同样,日本个整个经济体系也没有,面临当初说的那些困境,甚至彻底崩塌。

而这一2002年的操作和理念,在当时2008年之后的美国发生危机之后产生了更大的改变.


• 美国08年之后新经济观念的转变


⁃ 在2008年之后的泡沫破灭,本·伯南克发现:

可以通过量化宽松多印钱,来帮助资本市场修复。

让钱更好的跑起来而不是低趴着储蓄存款中。可以让更多的资本资源,加速助力科技创新。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推动经济增长。


紧接着,我们就可以发现从2009年—2019年经济繁荣的发展。

随后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一步的强化。


而在这个世纪到来之前之前的经济学更多的观点在:

货币应该主要以控制通货膨胀为主;保持物价稳定,防止金融系统出现大风险。


而这个观点从日本再到美国的危机事件之后,很多人发现或本身不仅是能控制通货膨胀,而且还能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帮助经济恢复。

当然目前来看,我们用货币驱动经济增长的时间和经验以及探索还比较短,从长期来看我们无法解决,或者预计到未来会产生什么后果。

但从短期来看,我们都得到良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复苏。

无论是中国的四万亿建设还是美国的三轮量化宽松。

当然,目前来看这个弊端,就是美国的财政赤字已经达到三万亿美金有余了。

在这个期间,他们整体的学者也产生了心态的变化。

在只负债几千亿美金的时候忧心忡忡,

而在几年后扩大到数万美金的时候就不在乎了。

当然以上不算最重要,因为不会引起短期的大危机,或者伤及真正的根本。

虽然说美国联邦已经停摆多次….

而这个就要说到更重要的话题了。


• 相比高负债高通胀之中更重要的是什么?

比这些更重要的是滞涨或者说经济不增长。

其实只要经济增长足够,通胀适当高一点,还是没问题的。


在这种情况下,反而在债务会贬值,经济发展速度和总体的经济实力会上升。

这些应该是美国也算乐于看到的。

从这一点来看,美国并不反对放水,他们只是不喜欢对于放水之后的非理性消费和不谨慎投资。

这时候,如果没有把一些好的投资引导到科技孵化和创新上,无疑会生产很多烂尾的思想和不好的摊子。


⁃ 美国民众和中国的资金结构不同;

他们更多的侧重在资本市场上,甚至家庭的资金储蓄。

而资本市场的状况也可以进一步反映市场的科技和创新的动力。


• 资本市场的重要性;为何说资本市场是国家倍增器?

相比于从2014年开始之后,纳斯达克就一直领跑大盘,科技创新的力量凸显,而这一现象在2017年之后更加显现。

科技创新是最能消化一个行业或一个国家的泡沫的,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

泡沫消化无非两种:

1. 让这个泡沫破灭。

2. 让内生价值增长,把泡沫从虚变实。


而科技的增长并非线性,而是阶段性的几何增速。

就在2020年5月,美国提出了无尽前沿法案,更是对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动力。

完善和繁荣的资本市场也会引来全球资本目光的聚集,同时,也会更好的培育科技创新。

⁃ 重要的是:资本会加速产业人才和资源的整合,从而进一步推动创新。

⁃ 而对于一个同样重要的事情而言:美元地位


完善和繁荣的资本市场,也会进一步助力美元体系的强大。

上文中提到过大盘收益已经惊人的跑到29%。

美国的储蓄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储蓄是有一些结构上的不同的,美国大部分的家庭都会将储蓄放在市场,或有参与到资本市场投资的大基金上。

过去一年的美股涨幅也让美国整体大概家庭储蓄水平达到相对较好的程度,在面对较高的通胀时候,所带来的压力就会小一些。


总结:

关于加息的问题

⁃ 目前从就业端来看虽然不及从前,但是失业率的下降和工资上涨的,可能导致更多人转为自雇,也许一部分跟未来的DAO,NFTs等一些系列有一定关联。


⁃ 而从经济实力来看,还要关注的是是否会达到230,000亿美元体量,健康的经济状况可能会进一步促使美元升值的潜力,但是面对已经升值这么多的美元,有很大的需求,要压制美元上涨或者贬值。


⁃ 从通胀方面,我们还要进一步关注库存的积压,消费的下降和未来的财政刺激下降以及将来原油可能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综合3点下来,未来的中长期可能并不促进通胀的上涨。


⁃ 从加息来看,目前美联储已经在回收过多的流动性了。美联储对于工具的使用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而真正决定股市的长久或中长期基本面的并不是所谓的资金使用成本,也就是加息。更多的会渲染情绪,时间长了,价格挤压被夯实,对于加息的敏感就会越来越淡。


⁃ 更重要的是缩表,但实际上相比于上次表美联储的手忙脚乱,这一次显然已经多了一些经验和全球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工具的变化。远比上一次缩表更具有弹性。


如果市场不及时收水,非常市场的闲置资金和投标资金方向不明确以及投机炒作。

并不利于中长期的经济增长。


而市场和监管局的变化,以及新型对于货币理论的转变和资本市场的重要性,他们对长远的考虑和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市场的健康程度,股市将来中长期上涨的潜力也是非常关注的。


  • 从市场端看:

长期来看,一直都属于广义货币增发阶段,决定资本市场的更多也有很多的复杂因素,比如说贸易战,疫情深度改变等更多根本性变化。

市场新经济的行业潜力依在,对于长期乃至中长期依然有上涨空间。

资本市场目前机构可能未来会倾向于防御型股票,防御型的大盘股可能潜力会被先一步榨干,成长股目前虽然处于价值区但还值得商

$纳斯达克(.IXIC)$ $特斯拉(TSLA)$ $苹果(AAPL)$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 安坐云端
    2022-01-12
    安坐云端
    美股一小跌,中国干崩盘
    • 赔钱资本
      主要是标的内生价值和投资信心不足
  • 路尘
    2022-01-10
    路尘
    从推上来tiger啦?
    • 赔钱资本
      只是这个账号是年更的,我觉得这个东西比较重要就更上去了。[真香]
  • 尛尛杜
    2022-01-09
    尛尛杜
    分享
发表看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