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无畏虎
2022-08-18
飞蛾是不会吃东西的,因为没有口和胃。
@格隆汇:
持茅躺赚的时代过去了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2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687363363,"tweetId":"687363363","gmtCreate":1660752372354,"gmtModify":1660752372354,"author":{"id":3570920104933255,"idStr":"3570920104933255","authorId":3570920104933255,"authorIdStr":"3570920104933255","name":"幸运无畏虎","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63c6b69ef9b50c6dbde215bf9d9e8d79","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2,"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417,"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飞蛾是不会吃东西的,因为没有口和胃。</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飞蛾是不会吃东西的,因为没有口和胃。</p></body></html>","text":"飞蛾是不会吃东西的,因为没有口和胃。","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2,"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87363363","repostId":687382034,"repostType":1,"repost":{"magic":2,"id":687382034,"tweetId":"687382034","gmtCreate":1660748745251,"gmtModify":1660750176400,"author":{"id":39105730803552,"idStr":"39105730803552","authorId":39105730803552,"authorIdStr":"39105730803552","name":"格隆汇","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74dfe20eceb38c9645128bb6e60684","vip":2,"userType":2,"introduction":"分享和探讨港股、美国中概股以及少量估值却又吸引力的A股投资线索、投资机会和投资心得。","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15675,"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title":"持茅躺赚的时代过去了","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在2015-2016年股灾熔断之后,A股各行业的龙头核心资产迎来了持续长达5年的大牛市,虽然2018年有过一些波折,但整体无伤大雅。</p><p>核心资产的超级牛市行情转折点发生在2021年2月18日,见顶之后不断下挫,少则40-50%,多则70-80%。而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持续火热至今,仍然没有任何切换轮动的迹象。</p><p>什么是冰火两重天?这就是。</p><h2><strong>01</strong></h2><h2><strong>白马雷潮</strong></h2><p>218以来,很多传统行业的茅牛纷纷重挫暴雷,包括房地产、医疗以及消费。这些都是过去诞生非常多牛股的行业。</p><p>从2002年实施土地招拍挂制度以来,房地产开启了轰轰烈烈长达20年的黄金发展期。但每一个行业都会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很显然,当前的房地产已经迈过成熟期,正式跨入衰退期。30年未有之景象,房地产和建筑业对于GDP的累计同比贡献率已经在今年转负了。</p><p>然而过去20年,房地产产业链诞生了太多太多大牛股。万科,江湖一哥,曾经为投资者创造过超100倍的回报率,但英雄迟暮,现在离优秀越来越远。从去年3月至今,万科跌了将近50%,未来可能再也回不去35元的历史高位了。</p><p>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非常长。上游绑定水泥、建材等,下游绑定家电、厨电、家居、家装等。</p><p>水泥核心龙头海螺水泥股价从56.8元跌至目前的32.76元,跌幅超过42%,市值蒸发逾1200亿元。建材龙头北新建材从55.12元跌至目前的27.23元,跌幅超过50%。而过去这两家龙头曾创造过4200%、5200%的回报率。</p><p>下游家电已于2018年触顶萎缩。2021年,国内空调市场零售量为4689万台,同比下滑8.7%,较2018年大幅下滑18%。去年零售额为1527亿元,同比下滑1.2%,较2018年大幅下滑24%。</p><p>空调只是家电行业的一个缩影。彩电、冰箱、洗衣机、厨房电器、热水器、小家电等主要生活家电都已饱和。空调龙头大白马被市场抛弃,就连小熊电器这种黑马也被杀的鼻青脸肿,股价高位回撤近70%。</p><p>还有过去被市场极度看好的东方雨虹,现在颓势已显,股价从63.72亿元跌至目前的37.5元,跌幅高达41%。</p><p>除了地产,还有医药行业被市场杀的非常惨烈,包括创新药、医疗器械、疫苗、CXO、医疗服务等等。</p><p>恒瑞医药、长春高新、康泰生物、智飞生物、欧普康视、康龙化成、凯莱英、健帆生物、华兰生物、通策医疗等数十家令人耳熟能详的公司过去均是超级牛股,但如今少则跌50%,多则跌超80%。</p><p>过去,中国卫生总费用从2000年的458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72175亿元。20年时间,医疗费用翻了将近15倍,年复合增长14.78%,远超GDP的增速。而这样的增长盛景,未来并不可持续。</p><p>今年1月10日,国常会明确表示要推动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并提速扩面,持续降低医药价格,让患者受益。</p><p>原来,市场幻想着国产化程度低的医药领域会是集采的避风港,中短期内不会被集采。但事实证明,集采的推进比预想的更快。今年4月,福建牵头的开展电生理和腔镜吻合器采购联盟集采,纳入2022年拟重点推进的联盟集采。</p><p>7月11日,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公告显示,本次集中带量采购产品为骨科脊柱类医用耗材,根据手术类型、手术部位、入路方式等组建产品系统进行采购,共分为14个产品系统类别。这意味着几乎所有脊柱产品都要被集采。</p><p>今年7月底,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口腔种植收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查登记工作的通知》,登记范围包含公立以及非公立医疗机构,确保“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p><p>目前,安徽蚌埠市已经先行试点,实行种植牙项目限价收费。其种植牙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从均价10000元/颗左右,降至2200元/颗以下,最高降幅82%以上。如果接下来国家集采方案想推动中高端种植牙价格大幅降低,以通策医疗为代表的民营医疗机构的盈利能力会受到显著冲击。</p><p>8月初,江西省牵头开展肝功生化检测试剂信息申报工作,覆盖26种被检测物资,覆盖22省市,集采规模相当于70%中国省份。至此,IVD领域也无避风港,大超市场预期。</p><p><strong>在集采推进的同时,医疗改革也持续推进。</strong>去年10月15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医改意见一锤定音,或将深刻改变整个医药行业的运行逻辑。</p><p>“三明模式”严控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治疗,实现了“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医生回归看病角色,医患间回归信任”。直白的讲,三明模式实现了财政降压、患者减负、医生增收“三赢”局面,医药、器械、医疗服务等庞大的利益集团将成为输家。</p><p>全国推广三明模式,正式吹响了集结号。如果未来落地执行与推进良好的话,会类似反垄断之互联网的深远影响。</p><p>一方面集采提速扩面,会冲击现有医药医疗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另一方面随着三明模式的推广,会减少非必要的过度用药治疗,量上会减少(改革成功的话)。量价齐杀,医药医疗公司的盈利能力会被大大削弱。这是大医药行业从去年7月以来一路暴跌至今的重要逻辑。</p><p>有投资者拉出了医药ETF的走势图,期盼着触底反转,演绎过去的规律。<strong>在我看来,惯性投资普通投资者是亏钱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优秀不能代表未来优秀啊。</strong></p><p>此外,油茅、酱茅、安防茅、火锅茅的股价表现也都陷入了泥潭,让投资者深感绝望。</p><h2><strong>02</strong></h2><h2><strong>成长为王</strong></h2><p>过去很多年,A股始终在科技(成长)、消费、周期、医药、金融等大类板块中轮动上演超级行情。<strong>而从去年218开始,市场始终扎堆科技,更加坚定了成长才是王道的共识。</strong></p><p>从股票定价逻辑来看,成长才是价值投资的底色,而不是所谓龙头,所谓核心资产大票。</p><p>商业的目的是赚钱,好的商业模式就是能够源源不断赚更多的钱。从股票定价逻辑来看,就是源源不断生产自由现金流,折现过来就是越来越有资本价值(DCF估值模型)。自由现金流贴现的基本公式如下:</p><p>(来源:百度百科)</p><p>企业现有价值大小,主要跟两个变量有关,一个是永续经营下现金流总和,一个是折现率。前者要高,就要求上市公司保持持续的利润增长,即公司的成长性与稳健性。后者=无风险收益率+信用利差+经营风险利差+……这跟公司所处市场竞争地位、盈利能力、资产负债情况等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公司越优秀,折现率越低,经营与盈利质量越高。</p><p><strong>从定价逻辑来看,一家公司的资本价值是否持续增长,关键在于持续的成长性。记得,不要只看短期1、2年的增长。</strong></p><p>未来,投资的大方向要拥抱成长股,这是由股票底层逻辑决定的。过去很多传统行业,包括房地产、家电、水泥、银行、调味品、食用油、乳制品等等,已经从成长期走入成熟期,乃至衰退期,市场规模从增量变为存量,乃至大幅萎缩。那么这些行业的龙头们也从小公司变成大公司,也已经走过成长期,未来业绩增速大幅放缓,乃至不增长,市场给予得估值越来越低才是正常的。</p><p>这些年,中国经济也从高速增长变为高质量增长(中低速),未来不再依靠房地产。未来经济增长引擎无它,只有两个:一是消费,一是科技。后者是依靠技术提高产出效率,提升产业的附加值,附加值高了居民收入才能增长,才会给消费带来更大的增长。</p><p>从欧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消费后期必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2020年5月,中央**会会议首次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这其实也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定了调。</p><p><strong>拥抱所谓核心资产躺赚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未来大的投资机会聚焦在科技与消费。</strong>对待科技成长,市场非常慷慨给予了非常高的估值,且行情持续上涨了3年时间。消费呢,要有成长性的细分赛道才会有良好机会。不要惯性持有所谓茅牛,而不知商业世界沧海桑田的巨变。</p><h2><strong>03</strong></h2><h2><strong>尾声</strong></h2><p>2015年全面牛市之后,A股再难有全面牛了,结构性牛市与熊市恐怕会是常态。因为我们的经济体,本身就是有产业兴,有产业落,有公司兴,有公司落,有产业正处在顺周期,有产业正处在逆周期里,普涨是奢望,分化才是常态。这种局面,对于市场投资者会很难。因为没有多少人能够灵活做到在不同行业切换来切换去。</p><p>并且,中国很多行业很多公司已经变大变强,市值已经很大了,提供良好回报率的时间窗口其实已经过去了。<strong>未来,能够有很大增量的行业会越来越小,交易也会越来越拥挤,投资赚钱的难度也会越大。</strong>这需要投资者做好充分心理准备。</p><p><br></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在2015-2016年股灾熔断之后,A股各行业的龙头核心资产迎来了持续长达5年的大牛市,虽然2018年有过一些波折,但整体无伤大雅。</p><p>核心资产的超级牛市行情转折点发生在2021年2月18日,见顶之后不断下挫,少则40-50%,多则70-80%。而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持续火热至今,仍然没有任何切换轮动的迹象。</p><p>什么是冰火两重天?这就是。</p><h2><strong>01</strong></h2><h2><strong>白马雷潮</strong></h2><p>218以来,很多传统行业的茅牛纷纷重挫暴雷,包括房地产、医疗以及消费。这些都是过去诞生非常多牛股的行业。</p><p>从2002年实施土地招拍挂制度以来,房地产开启了轰轰烈烈长达20年的黄金发展期。但每一个行业都会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很显然,当前的房地产已经迈过成熟期,正式跨入衰退期。30年未有之景象,房地产和建筑业对于GDP的累计同比贡献率已经在今年转负了。</p><p>然而过去20年,房地产产业链诞生了太多太多大牛股。万科,江湖一哥,曾经为投资者创造过超100倍的回报率,但英雄迟暮,现在离优秀越来越远。从去年3月至今,万科跌了将近50%,未来可能再也回不去35元的历史高位了。</p><p>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非常长。上游绑定水泥、建材等,下游绑定家电、厨电、家居、家装等。</p><p>水泥核心龙头海螺水泥股价从56.8元跌至目前的32.76元,跌幅超过42%,市值蒸发逾1200亿元。建材龙头北新建材从55.12元跌至目前的27.23元,跌幅超过50%。而过去这两家龙头曾创造过4200%、5200%的回报率。</p><p>下游家电已于2018年触顶萎缩。2021年,国内空调市场零售量为4689万台,同比下滑8.7%,较2018年大幅下滑18%。去年零售额为1527亿元,同比下滑1.2%,较2018年大幅下滑24%。</p><p>空调只是家电行业的一个缩影。彩电、冰箱、洗衣机、厨房电器、热水器、小家电等主要生活家电都已饱和。空调龙头大白马被市场抛弃,就连小熊电器这种黑马也被杀的鼻青脸肿,股价高位回撤近70%。</p><p>还有过去被市场极度看好的东方雨虹,现在颓势已显,股价从63.72亿元跌至目前的37.5元,跌幅高达41%。</p><p>除了地产,还有医药行业被市场杀的非常惨烈,包括创新药、医疗器械、疫苗、CXO、医疗服务等等。</p><p>恒瑞医药、长春高新、康泰生物、智飞生物、欧普康视、康龙化成、凯莱英、健帆生物、华兰生物、通策医疗等数十家令人耳熟能详的公司过去均是超级牛股,但如今少则跌50%,多则跌超80%。</p><p>过去,中国卫生总费用从2000年的458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72175亿元。20年时间,医疗费用翻了将近15倍,年复合增长14.78%,远超GDP的增速。而这样的增长盛景,未来并不可持续。</p><p>今年1月10日,国常会明确表示要推动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并提速扩面,持续降低医药价格,让患者受益。</p><p>原来,市场幻想着国产化程度低的医药领域会是集采的避风港,中短期内不会被集采。但事实证明,集采的推进比预想的更快。今年4月,福建牵头的开展电生理和腔镜吻合器采购联盟集采,纳入2022年拟重点推进的联盟集采。</p><p>7月11日,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公告显示,本次集中带量采购产品为骨科脊柱类医用耗材,根据手术类型、手术部位、入路方式等组建产品系统进行采购,共分为14个产品系统类别。这意味着几乎所有脊柱产品都要被集采。</p><p>今年7月底,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口腔种植收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查登记工作的通知》,登记范围包含公立以及非公立医疗机构,确保“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p><p>目前,安徽蚌埠市已经先行试点,实行种植牙项目限价收费。其种植牙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从均价10000元/颗左右,降至2200元/颗以下,最高降幅82%以上。如果接下来国家集采方案想推动中高端种植牙价格大幅降低,以通策医疗为代表的民营医疗机构的盈利能力会受到显著冲击。</p><p>8月初,江西省牵头开展肝功生化检测试剂信息申报工作,覆盖26种被检测物资,覆盖22省市,集采规模相当于70%中国省份。至此,IVD领域也无避风港,大超市场预期。</p><p><strong>在集采推进的同时,医疗改革也持续推进。</strong>去年10月15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医改意见一锤定音,或将深刻改变整个医药行业的运行逻辑。</p><p>“三明模式”严控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治疗,实现了“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医生回归看病角色,医患间回归信任”。直白的讲,三明模式实现了财政降压、患者减负、医生增收“三赢”局面,医药、器械、医疗服务等庞大的利益集团将成为输家。</p><p>全国推广三明模式,正式吹响了集结号。如果未来落地执行与推进良好的话,会类似反垄断之互联网的深远影响。</p><p>一方面集采提速扩面,会冲击现有医药医疗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另一方面随着三明模式的推广,会减少非必要的过度用药治疗,量上会减少(改革成功的话)。量价齐杀,医药医疗公司的盈利能力会被大大削弱。这是大医药行业从去年7月以来一路暴跌至今的重要逻辑。</p><p>有投资者拉出了医药ETF的走势图,期盼着触底反转,演绎过去的规律。<strong>在我看来,惯性投资普通投资者是亏钱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优秀不能代表未来优秀啊。</strong></p><p>此外,油茅、酱茅、安防茅、火锅茅的股价表现也都陷入了泥潭,让投资者深感绝望。</p><h2><strong>02</strong></h2><h2><strong>成长为王</strong></h2><p>过去很多年,A股始终在科技(成长)、消费、周期、医药、金融等大类板块中轮动上演超级行情。<strong>而从去年218开始,市场始终扎堆科技,更加坚定了成长才是王道的共识。</strong></p><p>从股票定价逻辑来看,成长才是价值投资的底色,而不是所谓龙头,所谓核心资产大票。</p><p>商业的目的是赚钱,好的商业模式就是能够源源不断赚更多的钱。从股票定价逻辑来看,就是源源不断生产自由现金流,折现过来就是越来越有资本价值(DCF估值模型)。自由现金流贴现的基本公式如下:</p><p>(来源:百度百科)</p><p>企业现有价值大小,主要跟两个变量有关,一个是永续经营下现金流总和,一个是折现率。前者要高,就要求上市公司保持持续的利润增长,即公司的成长性与稳健性。后者=无风险收益率+信用利差+经营风险利差+……这跟公司所处市场竞争地位、盈利能力、资产负债情况等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公司越优秀,折现率越低,经营与盈利质量越高。</p><p><strong>从定价逻辑来看,一家公司的资本价值是否持续增长,关键在于持续的成长性。记得,不要只看短期1、2年的增长。</strong></p><p>未来,投资的大方向要拥抱成长股,这是由股票底层逻辑决定的。过去很多传统行业,包括房地产、家电、水泥、银行、调味品、食用油、乳制品等等,已经从成长期走入成熟期,乃至衰退期,市场规模从增量变为存量,乃至大幅萎缩。那么这些行业的龙头们也从小公司变成大公司,也已经走过成长期,未来业绩增速大幅放缓,乃至不增长,市场给予得估值越来越低才是正常的。</p><p>这些年,中国经济也从高速增长变为高质量增长(中低速),未来不再依靠房地产。未来经济增长引擎无它,只有两个:一是消费,一是科技。后者是依靠技术提高产出效率,提升产业的附加值,附加值高了居民收入才能增长,才会给消费带来更大的增长。</p><p>从欧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消费后期必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2020年5月,中央**会会议首次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这其实也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定了调。</p><p><strong>拥抱所谓核心资产躺赚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未来大的投资机会聚焦在科技与消费。</strong>对待科技成长,市场非常慷慨给予了非常高的估值,且行情持续上涨了3年时间。消费呢,要有成长性的细分赛道才会有良好机会。不要惯性持有所谓茅牛,而不知商业世界沧海桑田的巨变。</p><h2><strong>03</strong></h2><h2><strong>尾声</strong></h2><p>2015年全面牛市之后,A股再难有全面牛了,结构性牛市与熊市恐怕会是常态。因为我们的经济体,本身就是有产业兴,有产业落,有公司兴,有公司落,有产业正处在顺周期,有产业正处在逆周期里,普涨是奢望,分化才是常态。这种局面,对于市场投资者会很难。因为没有多少人能够灵活做到在不同行业切换来切换去。</p><p>并且,中国很多行业很多公司已经变大变强,市值已经很大了,提供良好回报率的时间窗口其实已经过去了。<strong>未来,能够有很大增量的行业会越来越小,交易也会越来越拥挤,投资赚钱的难度也会越大。</strong>这需要投资者做好充分心理准备。</p><p><br></p></body></html>","text":"在2015-2016年股灾熔断之后,A股各行业的龙头核心资产迎来了持续长达5年的大牛市,虽然2018年有过一些波折,但整体无伤大雅。 核心资产的超级牛市行情转折点发生在2021年2月18日,见顶之后不断下挫,少则40-50%,多则70-80%。而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持续火热至今,仍然没有任何切换轮动的迹象。 什么是冰火两重天?这就是。 01 白马雷潮 218以来,很多传统行业的茅牛纷纷重挫暴雷,包括房地产、医疗以及消费。这些都是过去诞生非常多牛股的行业。 从2002年实施土地招拍挂制度以来,房地产开启了轰轰烈烈长达20年的黄金发展期。但每一个行业都会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很显然,当前的房地产已经迈过成熟期,正式跨入衰退期。30年未有之景象,房地产和建筑业对于GDP的累计同比贡献率已经在今年转负了。 然而过去20年,房地产产业链诞生了太多太多大牛股。万科,江湖一哥,曾经为投资者创造过超100倍的回报率,但英雄迟暮,现在离优秀越来越远。从去年3月至今,万科跌了将近50%,未来可能再也回不去35元的历史高位了。 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非常长。上游绑定水泥、建材等,下游绑定家电、厨电、家居、家装等。 水泥核心龙头海螺水泥股价从56.8元跌至目前的32.76元,跌幅超过42%,市值蒸发逾1200亿元。建材龙头北新建材从55.12元跌至目前的27.23元,跌幅超过50%。而过去这两家龙头曾创造过4200%、5200%的回报率。 下游家电已于2018年触顶萎缩。2021年,国内空调市场零售量为4689万台,同比下滑8.7%,较2018年大幅下滑18%。去年零售额为1527亿元,同比下滑1.2%,较2018年大幅下滑24%。 空调只是家电行业的一个缩影。彩电、冰箱、洗衣机、厨房电器、热水器、小家电等主要生活家电都已饱和。空调龙头大白马被市场抛弃,就连小熊电器这种黑马也被杀的鼻青脸肿,股价高位回撤近70%。 还有过去被市场极度看好的东方雨虹,现在颓势已显,股价从63.72亿元跌至目前的37.5元,跌幅高达41%。 除了地产,还有医药行业被市场杀的非常惨烈,包括创新药、医疗器械、疫苗、CXO、医疗服务等等。 恒瑞医药、长春高新、康泰生物、智飞生物、欧普康视、康龙化成、凯莱英、健帆生物、华兰生物、通策医疗等数十家令人耳熟能详的公司过去均是超级牛股,但如今少则跌50%,多则跌超80%。 过去,中国卫生总费用从2000年的458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72175亿元。20年时间,医疗费用翻了将近15倍,年复合增长14.78%,远超GDP的增速。而这样的增长盛景,未来并不可持续。 今年1月10日,国常会明确表示要推动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并提速扩面,持续降低医药价格,让患者受益。 原来,市场幻想着国产化程度低的医药领域会是集采的避风港,中短期内不会被集采。但事实证明,集采的推进比预想的更快。今年4月,福建牵头的开展电生理和腔镜吻合器采购联盟集采,纳入2022年拟重点推进的联盟集采。 7月11日,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公告显示,本次集中带量采购产品为骨科脊柱类医用耗材,根据手术类型、手术部位、入路方式等组建产品系统进行采购,共分为14个产品系统类别。这意味着几乎所有脊柱产品都要被集采。 今年7月底,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口腔种植收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查登记工作的通知》,登记范围包含公立以及非公立医疗机构,确保“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 目前,安徽蚌埠市已经先行试点,实行种植牙项目限价收费。其种植牙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从均价10000元/颗左右,降至2200元/颗以下,最高降幅82%以上。如果接下来国家集采方案想推动中高端种植牙价格大幅降低,以通策医疗为代表的民营医疗机构的盈利能力会受到显著冲击。 8月初,江西省牵头开展肝功生化检测试剂信息申报工作,覆盖26种被检测物资,覆盖22省市,集采规模相当于70%中国省份。至此,IVD领域也无避风港,大超市场预期。 在集采推进的同时,医疗改革也持续推进。去年10月15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医改意见一锤定音,或将深刻改变整个医药行业的运行逻辑。 “三明模式”严控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治疗,实现了“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医生回归看病角色,医患间回归信任”。直白的讲,三明模式实现了财政降压、患者减负、医生增收“三赢”局面,医药、器械、医疗服务等庞大的利益集团将成为输家。 全国推广三明模式,正式吹响了集结号。如果未来落地执行与推进良好的话,会类似反垄断之互联网的深远影响。 一方面集采提速扩面,会冲击现有医药医疗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另一方面随着三明模式的推广,会减少非必要的过度用药治疗,量上会减少(改革成功的话)。量价齐杀,医药医疗公司的盈利能力会被大大削弱。这是大医药行业从去年7月以来一路暴跌至今的重要逻辑。 有投资者拉出了医药ETF的走势图,期盼着触底反转,演绎过去的规律。在我看来,惯性投资普通投资者是亏钱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优秀不能代表未来优秀啊。 此外,油茅、酱茅、安防茅、火锅茅的股价表现也都陷入了泥潭,让投资者深感绝望。 02 成长为王 过去很多年,A股始终在科技(成长)、消费、周期、医药、金融等大类板块中轮动上演超级行情。而从去年218开始,市场始终扎堆科技,更加坚定了成长才是王道的共识。 从股票定价逻辑来看,成长才是价值投资的底色,而不是所谓龙头,所谓核心资产大票。 商业的目的是赚钱,好的商业模式就是能够源源不断赚更多的钱。从股票定价逻辑来看,就是源源不断生产自由现金流,折现过来就是越来越有资本价值(DCF估值模型)。自由现金流贴现的基本公式如下: (来源:百度百科) 企业现有价值大小,主要跟两个变量有关,一个是永续经营下现金流总和,一个是折现率。前者要高,就要求上市公司保持持续的利润增长,即公司的成长性与稳健性。后者=无风险收益率+信用利差+经营风险利差+……这跟公司所处市场竞争地位、盈利能力、资产负债情况等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公司越优秀,折现率越低,经营与盈利质量越高。 从定价逻辑来看,一家公司的资本价值是否持续增长,关键在于持续的成长性。记得,不要只看短期1、2年的增长。 未来,投资的大方向要拥抱成长股,这是由股票底层逻辑决定的。过去很多传统行业,包括房地产、家电、水泥、银行、调味品、食用油、乳制品等等,已经从成长期走入成熟期,乃至衰退期,市场规模从增量变为存量,乃至大幅萎缩。那么这些行业的龙头们也从小公司变成大公司,也已经走过成长期,未来业绩增速大幅放缓,乃至不增长,市场给予得估值越来越低才是正常的。 这些年,中国经济也从高速增长变为高质量增长(中低速),未来不再依靠房地产。未来经济增长引擎无它,只有两个:一是消费,一是科技。后者是依靠技术提高产出效率,提升产业的附加值,附加值高了居民收入才能增长,才会给消费带来更大的增长。 从欧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消费后期必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2020年5月,中央**会会议首次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这其实也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定了调。 拥抱所谓核心资产躺赚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未来大的投资机会聚焦在科技与消费。对待科技成长,市场非常慷慨给予了非常高的估值,且行情持续上涨了3年时间。消费呢,要有成长性的细分赛道才会有良好机会。不要惯性持有所谓茅牛,而不知商业世界沧海桑田的巨变。 03 尾声 2015年全面牛市之后,A股再难有全面牛了,结构性牛市与熊市恐怕会是常态。因为我们的经济体,本身就是有产业兴,有产业落,有公司兴,有公司落,有产业正处在顺周期,有产业正处在逆周期里,普涨是奢望,分化才是常态。这种局面,对于市场投资者会很难。因为没有多少人能够灵活做到在不同行业切换来切换去。 并且,中国很多行业很多公司已经变大变强,市值已经很大了,提供良好回报率的时间窗口其实已经过去了。未来,能够有很大增量的行业会越来越小,交易也会越来越拥挤,投资赚钱的难度也会越大。这需要投资者做好充分心理准备。","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nk":"https://laohu8.com/post/687382034","repostId":0,"isVote":1,"tweetType":1,"commentLimit":10,"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6030,"xxTargetLangEnum":"ZH_CN"},"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387,"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34,"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687363363"}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