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陷入了无尽的跌势,10月20日以 231 港元收盘,创下了2018年以来的新低。动态市盈率10倍,静态市盈率8倍,市值2.24万亿港元。有人感叹“腾讯现在好便宜”、“买一手终于只要2万多了”,但是,现在敢下手的人恐怕不多吧。
很多深套的股民大骂腾讯是垃圾股,但其实腾讯也挺无辜的。它的基本面完全没有问题,游戏和社交的基本盘都很稳固,在腾讯出二季报的时候我详细分析过(详见腾讯步入新旧交替的转型期)。
但世界已经乱套了:俄乌冲突升级、全球通胀、美国不断加息、中美大脱钩,而从港股无底线的下跌,感觉它正在被国际资本抛弃,作为龙头的腾讯自然不能幸免。
外部环境谁都无能为力,而如果要审视腾讯自身,我认为最值得关心的是,在这至暗时刻,身为中国互联网的领头公司,腾讯正在做什么?它为未来做了哪些有利的布局?一旦外部环境好转,腾讯能在什么业务上发力,再次回到快速增长的轨道?
我一直在观察腾讯在下一代互联网上怎么布局,最近有几则相关消息,一是9月26日,腾讯联合埃森哲推出了全真互联白皮书。早在2019年底,马化腾就提出了互联网将进入全真互联网的概念,这和2020年火起来的元宇宙其实是一回事。腾讯有意回避元宇宙这个概念,我认为是为了规避风险,毕竟元宇宙在中国被炒得过热了。
腾讯的全真互联整合了多种技术,分为五大模块: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无限算力、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可信协议、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泛在智能、以音视频、3D引擎实时渲染为基础的数字孪生,以物联网、XR为基础的远程交互。
很明显,全真互联就是元宇宙的底层基础设施,不过跟元宇宙这个科幻概念相比,显得更实在一点。
腾讯描绘的全真互联全景图是一个扇形,越靠近中心的技术越成熟,也是腾讯已经掌握的,越往外就越前沿,比如脑机接口、量子计算,都还处在早期阶段,整个业界都还在探索中。
腾讯在发布时有意突出了几个自身占优势的技术,一是音视频,从最初的QQ聊天到后来的微信,现在的腾讯会议,腾讯在音视频方面积累了强大的技术。第二是3D引擎渲染,这是腾讯作为全球最大游戏公司的看家本领,而这也是元宇宙应用最重要的工具。还有数字孪生,腾讯已经在交通等领域有应用。
同时,腾讯一再强调全真互联网要以数强实,意即跟实体经济结合,而且重点提及交通、建筑和文旅这三个行业。在交通领域,腾讯的数字孪生早有应用,腾讯为此还成立了专门的数字孪生部;在建筑方面,腾讯总部滨海大厦就是最典型的智慧建筑,而智慧楼宇解决方案微瓴也应用于几百个项目,到了可以大规模复制的阶段了。而在文旅领域,腾讯跟故宫合作过裸眼3D沉浸式文物展、数字复原过敦煌壁画、长城等,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以我的理解,这三个行业将是腾讯全真互联网开拓市场的切入点。
全真互联白皮书的推出,表明腾讯已经厘清了元宇宙的技术架构,对相应的产品和组织架构进行了梳理整合,并且锁定了短期的目标市场。接下来就要看B端企业是否买单,毕竟以目前的大环境,企业首要任务是降本增效,要看全真互联的投产比有没有吸引力。
如果说腾讯对元宇宙的底层技术有了相对清晰的路线图,而在计算终端层,腾讯还处在混沌状态。最近有消息说腾讯将放弃收购黑鲨手机。之前盛传腾讯要收购名不见经传的黑鲨手机,我能想到的惟一理由就是它想在版图上补齐缺失的硬件终端。但如果想通过收购黑鲨进而进军VR,以便将来能抢占元宇宙的计算终端层,腾讯这个策略显然太过曲折,尤其比起字节跳动直接收购pico,更是逊了一筹。
如果放弃收购黑鲨,腾讯有没有更好的收购标的?会不会干脆放弃计算终端层?毕竟Pico被字节跳动收购后在营销、内容、开发者生态上全面发力,今年上半年中国VR头显出货量60.58万台,其中Pico销量约为37万台,已经是妥妥的老大。
腾讯如果放弃对终端硬件的控制权,是否会影响未来在元宇宙的竞争力?虽然元宇宙现处在初期阶段,还存在很多变数,但这个问题不得不考虑在内。
此外,在元宇宙的应用层,腾讯一直在不事张扬地试水,比如低调运营了一年的数字藏品平台幻核,于今年8月关停。还有一直在默默尝试的超级QQ秀,试图把QQ升级为3D的社交尝试,目前也没什么明显的突破。在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上,暂时还看不出腾讯有什么明确的方向。
腾讯股价何时能走出低迷,除了等待外部环境的好转,还要看它在下一代互联网上是否有进一步的明确布局。
而这一切,都只能交给时间。
腾讯步入新旧交替的转型期
幻核关停,政策原因还是业务原因?
Meta更名一周年 小扎在元宇宙的三个突破
Pico能让VR走向大众吗?
元宇宙原来是这样子(教科书级别的解读,小白也能看懂)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