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取消美国订单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有巴西玉米可以买,巴西的玉米还便宜。
既然有了别的选择,中国当然不会选择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进口来源要多样化。
同时,这也可以提高中国对美国农产品进口的议价能力:
市场经济,市场为王,以后你美国少整点幺蛾子,农产品不止你一家卖。
其实,美国费那么大心思搞对华“脱钩”,想达到的最终目的也不过就是如此而已。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品生产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品消费市场之一。
美国想通过自己庞大的消费市场,培养与中国互相竞争的工业品生产地。
美国选择过东南亚、印度、甚至墨西哥。
不寻求这些地区能够完全取代中国制造,但只要能在某些方面与中国产生竞争,那么美国作为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就会非常大,美国对中国工业品的议价能力就会提高非常多。
中国为了维持美国市场,必然会在各方面进行让步,进而在国际竞争中取得对华优势。
实事求是地讲,一旦美国下定这个决心,这个趋势是逆转不了的,毕竟钱在美国手里,他想找谁买是他的权力。
中国基础设施好,产业集群效益明显,人工价格低廉,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只要美国肯花冤枉钱喂,新的生产基地迟早能够喂出来。
所以,这几年中美贸易额不断降低。
如果美国依然是独领风骚的超级大国,这一招对中国的杀伤力是很大的。
可惜,时过境迁,美国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中国。
中国政府早在十多年前就预见了这个问题,2013年就开启了“一带一路”,以各种方式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高自己的消费能力。
2023年前4个月,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总值为2.09万亿元,增长13.9%,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7%。
欧盟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进出口为1.8万亿元,增长4.2%,增速较一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
我国对美国和日本进出口则分别下降4.2%和下降2.6%。
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4.61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对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沙特阿拉伯等西亚北非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37.4%和9.6%。
美国市场不再那么重要,美国资源产品又有了可以替代的来源。
这时候,再指望中国对美采取忍让态度,几乎不可能。
这就是中国对美态度越来越强硬的根本原因。
同时,美国花了大把冤枉钱扶持其他工业品产地,却发现中国不但没有削弱,反而越打越强,而美国的钱又不是无限的。
通货膨胀、债务压顶,极有可能中国还没死,美国先内爆了。
所以,美国统治精英非常迫切地想在各个方面与中国谈。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