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0205
2022-03-15
很好的文章
@GuruFocus:
股票深度套牢怎么办?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634337531,"tweetId":"634337531","gmtCreate":1647351000324,"gmtModify":1647351000324,"author":{"id":3455001125003321,"idStr":"3455001125003321","authorId":3455001125003321,"authorIdStr":"3455001125003321","name":"Alan0205","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61c28e9ed55b174731f82b7c41e68b9","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2,"crmLevelSwitch":0,"currentWearingBadge":{"badgeId":"228c86a078844d74991fff2b7ab2428d-2","templateUuid":"228c86a078844d74991fff2b7ab2428d","name":"投资总监虎","description":"证券账户累计交易金额达到30万美元","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9d20b23f1b6335407f882bc5c2ad12c0","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ada3b4533518ace8404a3f6dd192bd29","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177f283ba21d1c077054dac07f88f3bd","redirectLinkEnabled":0,"hasAllocated":1,"isWearing":1,"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3.07.14","exceedPercentage":"80.13%","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0,"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很好的文章</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很好的文章</p></body></html>","text":"很好的文章","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34337531","repostId":634920478,"repostType":1,"repost":{"magic":2,"id":634920478,"tweetId":"634920478","gmtCreate":1647294420000,"gmtModify":1647571090931,"author":{"id":3556669788355570,"idStr":"3556669788355570","authorId":3556669788355570,"authorIdStr":"3556669788355570","name":"GuruFocus","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39e1e28b3ff68411370a270b2aa9a76d","vip":8,"userType":8,"introduction":"GuruFocus.com 致力于价值投资。从投资大师研究的股票中选股,你就会减少很多错误的投资。","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10837,"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a1c8728b008404784a9e1a66a42263d","width":"-1","height":"-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11a57012d2d450289e9172495a10fb8","width":"-1","height":"-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8e9415767ec41ca8113a1f024d8b806","width":"-1","height":"-1"}],"cover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a1c8728b008404784a9e1a66a42263d","width":"-1","height":"-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11a57012d2d450289e9172495a10fb8","width":"-1","height":"-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8e9415767ec41ca8113a1f024d8b806","width":"-1","height":"-1"}],"title":"股票深度套牢怎么办?","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基本面和行为金融学结合”系列之四:前景理论</p> <p><img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f8e9415767ec41ca8113a1f024d8b806\" tg-width=\"-1\" tg-height=\"-1\"></p> <p>1/6</p> <p>忘掉成本,哪有那么容易?</p> <p>“刚大,XX股票巨亏,怎么办?”</p> <p>“刚大,XX股票赚了不少,要不要先卖掉一点?”</p> <p>亏了或赚了之后怎么办,这一类的问题是我遇到最多的。</p> <p>理论上说,投资时刻都在进行风险收益比的判断,这个判断总是基于基本面和市场风格偏好,而与你之前是巨亏还是大赚没有任何关系,跟你的成本没有关系。</p> <p>但我们是人,是人就有情绪,有记忆,没有人能完全摆脱过去的盈利和亏损对自己判断的影响,与其空喊“忘掉成本”的口号,不如<b>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知道 自己为什么会一步步走向巨额亏损,或者为什么盈利一大就拿不住,才能有相应的对策。</b></p> <p>今天拿来的“理论武器”是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前景理论”。</p> <p>2/6</p> <p>盈利后的风险厌恶</p> <p>行为经济学是一个描述性的学科,它用做实验的形式,描述人们行为上的某些规律性的特点,以下四个实验全部来自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的论文——《前景理论:一种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分析》。</p> <p>实验一:</p> <p>你觉得哪一个选项更有利?</p> <p>(a)20% 的概率得到 4000 元</p> <p>(b)25% 的概率得到 3000 元</p> <p>很明显,选项a的预期收益为4000*20%=800,选项b的预期收益为3000*25%=750,a的预期收益高于b。</p> <p>实验的结果也表明,65% 的人选择了a,35%的人选择了b,<b>大部分人都能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理性的选择。</b></p> <p>再来看实验二:</p> <p>(a)80% 的概率得到 4000 元</p> <p>(b)100% 得到 3000 元</p> <p>a的预期收益是4000*80%=3200,高于选项b,但实验结果,有 80% 的人选择了b,直接拿走3000元,只有20% 的人选择了a。</p> <p>看上去是数学学得不好,实际上却是真正的人性,就是俗话说的<b>“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b>。</p> <p>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区别何在呢?</p> <p><b>只有实验二中有一个100%确定的选项,因为大部分人对概率缺乏直觉,所以,只要出现确定性的选项,就会把这个选项当成参照系,去比较其他的选择。</b></p> <p>人们会把这100%得到的3000元看成自己口袋里的钱,去评估选项a,所以实验二的选项a在我们大脑中实际呈现的,不是“20%的概率收益为0”(看到b选项之前的参照系),而是“20%的概率损失3000元”(看到b选项之后的参照系)。</p> <p>这就是前景理论的第一个结论的前半段:<b>当我们的可选项中有“确定性的收益”时,我们会成为一个“风险厌恶者”,无法再接受预期收益更高但有一定不确定性的选项。</b></p> <p>当然,这只是一个调查出来的实验结果,而不是一个推理出来的绝对结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比如有人可以放弃保送复旦的机会,去考清华,但如果保送的机会是更普通的985,就可以理解了。</p> <p>这个理论在投资上有何意义呢?</p> <p>我们可把<b>实验2转换成投资的情境</b>:</p> <p><b>当你买入一支股票,浮盈3000元后,你面对着两个选择:</b></p> <p>选项a:卖出,确定获利3000元</p> <p>选项b,继续持有,有80%的可能获利4000元,也有20%的可能回到买入价</p> <p>按理前景理论的实验结果,80%的投资者都会选择落袋为安,只有20%的投资者选择继续持有。</p> <p>这个结论在现实中也确实有数据支持,我在《股东数变化暗藏玄机,散户的四个致命操作习惯》一文中发现:股价的上涨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出现股东户数的下降,代表大部分散户在上涨过程中更倾向于卖出。</p> <p>很多人认为,这根本不是什么“损失厌恶”,这是价值投资,涨了之后,风险收益比降低了,当然要卖。</p> <p>这显然是把价值投资的理念凌驾于投资的基本常识之上。</p> <p><b>当我们卖出一支股票,考虑的并不是这只股票本身有没有价值,而是它与现金或其他股票的比较,实际上,理性的决策是再现实验一的情景:</b></p> <p>选项A:换成A股,20% 的概率赚 4000 元,80%的概率持平</p> <p>选项B:持有B股,25% 的概率赚 3000 元,75%的概率持平</p> <p>发现换成A的预期收益更高,所以卖出B,换成A。</p> <p>甚至,如果你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你需要把K线图隐藏,完全依靠基本面和估值,选出更有风险收益比的公司。</p> <p>说完了浮盈时的心态,再来看一看前景理论描述的,投资人面对浮亏时的心态。</p> <p>3/6</p> <p>浮亏时的风险偏好</p> <p>实验三:</p> <p>(a)20% 的概率损失 4000 元(即预期损失800元)</p> <p>(b)25% 的概率损失 3000 元(预期损失750元)</p> <p>结果符合理性计算的结果,42% 的人选a,58%的人选择了b。</p> <p>实验四:</p> <p>(a)80% 的概率损失 4000元(即预期损失3200元)</p> <p>(b)100%的概率损失 3000元</p> <p>这一回,大部分人的数学又不灵了,92% 的人选择了预期损失更大的a,仅有 8% 的人选择预期损失小一点的b。</p> <p><b>原因同样是参照系,只有实验四中有一个100%确定的选项,亏损3000元。这个选项会让你面对无法承受的亏损,从这个参照点出发,你自然认为选项a还有机会</b>——虽然这是一个预期损失更大的选项。</p> <p>这就是前景理论的第一个结论的后半段:<b>当我们的可选项中有“确定性的损失”时,我们就会变成一个“风险偏好者”,宁可冒着更大损失的风险,也要摆脱这个确定的损失</b>——并且这个偏好达到92%,比前半段面对收益时的“风险厌恶偏好”的80%,更强烈。</p> <p>这种心态最极端的例子是赌徒:一开始比较能控制风险,但输到一定程度后,就“输红了眼”,拼命放大风险偏好,想要把输掉的钱扳回来。</p> <p>转换成投资中的情况,实验4就是散户被套:</p> <p>当你在一支股票上被套3000元时,你面对着两个选项:</p> <p>A:等待,有80%的概率加大亏损至4000元,20%的概率回本</p> <p>B:割肉,确定亏损3000元</p> <p>实验结果也说明,<b>大部分人亏损到一定程度就不愿割肉了。</b></p> <p>有人可能会说,这个实验中,a选项的预期损失大于b,但在炒股被套后,却不一定如此,毕竟股票下跌后更有性价比。</p> <p>确实有这个可能,那我们可以想一想,<b>如果你现在没有被套,你愿不愿意买这个股票呢?如果你不愿意,说明你的理性判断下,买入(即套牢状态下的持有)的预期收益更低。</b></p> <p>此时,你不割肉的决策并非是在于价值投资,而是前景理论描述的,为了回避确定性亏损(割肉)而宁愿放大“风险偏好”,持有你内心深处已经不再认可的股票。</p> <p>小结一下前景理论在股市投资中的结论:</p> <p><b>当你处于盈利中时,你是一个风险厌恶者,处于亏损中时,你又变成了一个风险偏好者。这个心态导致我们无法在长牛股上持续获得长期盈利,可一旦买入经营反转向下的公司,却可能承受巨大亏损。</b></p> <p>行为金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多投资者在分析公司时,处于实验一、三的纯理性状态,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知不觉地进入实验二、四的非理性状态。</p> <p>想要避免这个转化,我们就需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进入实验二、四的状态?</p> <p>4/6</p> <p>浮盈到何时发生风险厌恶?</p> <p>之前分析实验二时,我说了一个特点:获得3000元是一个100%确定的选项,你就会把这3000元的浮盈看成自己口袋里的钱,去评估另一个选项,从而发生“风险厌恶”。</p> <p>但投资中的心态是复杂的,<b>在浮盈3000元之前,你一定经历了浮盈2000、浮盈1000的状态,那时为什么你没有发生“风险厌恶”呢?</b></p> <p>实际上从你赚钱开始,你就发生了“风险厌恶”,意识中想要落袋为安,于是大脑中就一直进行风险收益的判断,但一开始你遇到了前景理论中描述的另一种效应。</p> <p>原因其实可以用经济学的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则,下图的横坐标代表你的实际盈亏,纵坐标代表这些盈亏带给你的满足感和厌恶感。</p> <p><img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a1c8728b008404784a9e1a66a42263d\" tg-width=\"-1\" tg-height=\"-1\"></p> <p>“边际效用递减”描述的是右上角的一段凸曲线,你赚的第一个1000元,给你带来的满足感是非常高的,让你对下面继续赚钱的概率判断很高(即该点的导数),足以弥补1000元的“风险厌恶”。但到了第二个1000元浮盈,给你带来的效用就开始降低了,而你面对的是2000元的“风险厌恶”,这个此消彼涨的过程,一直延续到你无法承受为止。</p> <p>这就是前景理论的第二个结论:<b>人们在做投资决策时,更在乎边际变化,而非绝对值,前面一段赚钱的经历会提升你对赚钱概率的判断,但效用会边际递减。</b></p> <p>所以,<b>当你兑现浮盈的冲动强烈到抵消了赚钱的幸福感时,就是“风险厌恶”逆转时。此时,你需要忘掉K线图,让自己回到实验一的理性状态,回到公司的基本面进行重新判断</b>,但此之前,你需要把软件里的成本改到现在的价格,并且反复说服自己一个观点:</p> <p><b>你的上一段投资已经结束了,现在你投入的每一分钱都是属于你的资本金,没有一分钱是浮盈,你需要在零起点上将公司与其他公司进行中立的比较。</b></p> <p>人在赚钱时急于兑现,但人在面对浮亏时,心态恰恰相反——不愿面对。</p> <p>5/6</p> <p>心态止损法</p> <p>前面分析过,实验四中出现了确定的选项“100%亏损3000元”,让你面对无法承受亏损的恐惧与割肉屈辱,从而接受更差的风险收益比。</p> <p>所以这里同样有一个问题,浮亏3000元之前,一定经历过浮亏1000元的阶段,你的风险偏好是何时开始增加的呢?</p> <p><b>上面那张图的左侧描述的是面对亏损时的效用曲线,是一段凹曲线,就是说,刚刚开始损失带来的厌恶感是最强烈的,按照前面的说法,这一段亏损的经历会提升你对未来亏钱的判断,增加你的风险厌恶感,让你早早卖出。</b></p> <p>事实上也是如此,所以有人统计,在投资中亏损在5~10%以内的割肉,是相对容易的阶段,一旦超过10%,就很难下决心——表面上,你还是在客观地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实际上,你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巨变。</p> <p>更糟糕的是,<b>亏损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在第一段浮亏之后,每增加一段新的浮亏,其增加的痛苦感就少了一份——亏损是一个渐渐麻木的过程。</b></p> <p>但同时,你却清楚地记得自己的成本,只是不敢想已经亏了多少,以“安慰”自己这只是暂时的浮亏——实际上是你的风险偏好在不断上升。</p> <p>所以有人提出用止损来保护自己,但长线价值投资者在买入后出现10%以上的浮亏是非常常见的,止损并不可行。</p> <p><b>我的建议不是基于价格的止损,而是自己在亏损后发生“风险偏好增加”的临界点时的“心态止损”:</b></p> <p>当你觉得自己渐渐从亏损的痛苦“走出来”,恢复“平静”,这其实就是陷入了麻木状态,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任何巨亏发生之前,都有这样一个临界点,这是你拯救自己的最后机会。</p> <p><b>“心态止损”就是先将持股卖出几天,让这笔亏损既成事实。几天后,当你的心态恢复到不存在这笔亏损时,你再重新跟其他的公司一起评估起风险收益,如果你仍然觉得合理,再慢慢重新买入,以期获得一个新的心理成本。</b></p> <p>6/6</p> <p>你的风险偏好正常吗?</p> <p>行为金融的结论,不是推理,而是对现状的统计与描述,结论总是一部分人选择A,一部分人选择B,<b>理论总是关心大部分人的结论,但选择相反的小部分人同样有意义。</b></p> <p>很多人在看这篇文章时,心里会有这个想法,我根本不是这样想的,道理很简单,你就是少数人。而且股票投资者中,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占比,必然超过正常人。</p> <p>所以,你还应该知道你的风险偏好处于哪一个水平,有一个简单的测试:</p> <p>你觉得,当初是哪一个人更能吸引你进入股市:</p> <p>同事A:这些年总体收益不错,比买理财产品强</p> <p>同事B:贷款炒股,暴赚十倍,一举财务自由</p> <p>如果是A的话,你就是一个风险偏好正常的人,本文的大部分结论适合你,如果是B,那么,你很可能是一个风险偏好异常的人,本文说的很多股民的心态,你可能没有。</p> <p>比如说:你更擅长追涨杀跌,套牢股割肉毫无心理负担;或者,你可以不受浮盈的影响,像巴菲特一样长线持有你认可的公司。</p> <p>还有,如果你家境殷实,本文的结论并不冲突,但你可能在某一个财富区间内,风险偏好高于常人。</p> <p>当然,风险偏好异于常人,没有常人的弱点,也不代表你是一个好投资者,你可能对风险收益的变化过于敏感,反而陷入盲目操作,或者相反,对长期逆转的“灰犀牛”风险过于迟钝。</p> <p>所以,投资不存在绝对的对错,不同的人对待风险收益有着不同的效用曲线,最重要的是,在这条曲线上找到你能稳定盈利的点和最容易出现的非理性盲区。</p> <p>本文 的几个重要结论:</p> <blockquote>\n 当你处于盈利中时,你是一个风险厌恶者,处于亏损中时,你又变成了一个风险偏好者。这个心态导致我们无法在长牛股上持续获得长期盈利,可一旦买入经营反转向下的公司,却可能承受巨大亏损。 \n</blockquote> <blockquote>\n 当你兑现浮盈的冲动强烈到抵消了赚钱的幸福感时,就是“风险厌恶”逆转时。此时,你需要忘掉K线图,回到公司的基本面进行重新判断。 \n</blockquote> <blockquote>\n 亏损是一个渐渐麻木的过程:每增加一段新的浮亏,其增加的痛苦感就少了一份。‘ \n</blockquote> <blockquote>\n “心态止损”就是先将持股卖出几天,让这笔亏损既成事实。几天后,当你的心态恢复到不存在这笔亏损时,你再重新跟其他的公司一起评估起风险收益 \n</blockquote> <p></p> <p><img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11a57012d2d450289e9172495a10fb8\" tg-width=\"-1\" tg-height=\"-1\"></p> <p><b>投资需要信仰</b></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基本面和行为金融学结合”系列之四:前景理论</p> <p><img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f8e9415767ec41ca8113a1f024d8b806\" tg-width=\"-1\" tg-height=\"-1\"></p> <p>1/6</p> <p>忘掉成本,哪有那么容易?</p> <p>“刚大,XX股票巨亏,怎么办?”</p> <p>“刚大,XX股票赚了不少,要不要先卖掉一点?”</p> <p>亏了或赚了之后怎么办,这一类的问题是我遇到最多的。</p> <p>理论上说,投资时刻都在进行风险收益比的判断,这个判断总是基于基本面和市场风格偏好,而与你之前是巨亏还是大赚没有任何关系,跟你的成本没有关系。</p> <p>但我们是人,是人就有情绪,有记忆,没有人能完全摆脱过去的盈利和亏损对自己判断的影响,与其空喊“忘掉成本”的口号,不如<b>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知道 自己为什么会一步步走向巨额亏损,或者为什么盈利一大就拿不住,才能有相应的对策。</b></p> <p>今天拿来的“理论武器”是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前景理论”。</p> <p>2/6</p> <p>盈利后的风险厌恶</p> <p>行为经济学是一个描述性的学科,它用做实验的形式,描述人们行为上的某些规律性的特点,以下四个实验全部来自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的论文——《前景理论:一种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分析》。</p> <p>实验一:</p> <p>你觉得哪一个选项更有利?</p> <p>(a)20% 的概率得到 4000 元</p> <p>(b)25% 的概率得到 3000 元</p> <p>很明显,选项a的预期收益为4000*20%=800,选项b的预期收益为3000*25%=750,a的预期收益高于b。</p> <p>实验的结果也表明,65% 的人选择了a,35%的人选择了b,<b>大部分人都能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理性的选择。</b></p> <p>再来看实验二:</p> <p>(a)80% 的概率得到 4000 元</p> <p>(b)100% 得到 3000 元</p> <p>a的预期收益是4000*80%=3200,高于选项b,但实验结果,有 80% 的人选择了b,直接拿走3000元,只有20% 的人选择了a。</p> <p>看上去是数学学得不好,实际上却是真正的人性,就是俗话说的<b>“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b>。</p> <p>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区别何在呢?</p> <p><b>只有实验二中有一个100%确定的选项,因为大部分人对概率缺乏直觉,所以,只要出现确定性的选项,就会把这个选项当成参照系,去比较其他的选择。</b></p> <p>人们会把这100%得到的3000元看成自己口袋里的钱,去评估选项a,所以实验二的选项a在我们大脑中实际呈现的,不是“20%的概率收益为0”(看到b选项之前的参照系),而是“20%的概率损失3000元”(看到b选项之后的参照系)。</p> <p>这就是前景理论的第一个结论的前半段:<b>当我们的可选项中有“确定性的收益”时,我们会成为一个“风险厌恶者”,无法再接受预期收益更高但有一定不确定性的选项。</b></p> <p>当然,这只是一个调查出来的实验结果,而不是一个推理出来的绝对结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比如有人可以放弃保送复旦的机会,去考清华,但如果保送的机会是更普通的985,就可以理解了。</p> <p>这个理论在投资上有何意义呢?</p> <p>我们可把<b>实验2转换成投资的情境</b>:</p> <p><b>当你买入一支股票,浮盈3000元后,你面对着两个选择:</b></p> <p>选项a:卖出,确定获利3000元</p> <p>选项b,继续持有,有80%的可能获利4000元,也有20%的可能回到买入价</p> <p>按理前景理论的实验结果,80%的投资者都会选择落袋为安,只有20%的投资者选择继续持有。</p> <p>这个结论在现实中也确实有数据支持,我在《股东数变化暗藏玄机,散户的四个致命操作习惯》一文中发现:股价的上涨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出现股东户数的下降,代表大部分散户在上涨过程中更倾向于卖出。</p> <p>很多人认为,这根本不是什么“损失厌恶”,这是价值投资,涨了之后,风险收益比降低了,当然要卖。</p> <p>这显然是把价值投资的理念凌驾于投资的基本常识之上。</p> <p><b>当我们卖出一支股票,考虑的并不是这只股票本身有没有价值,而是它与现金或其他股票的比较,实际上,理性的决策是再现实验一的情景:</b></p> <p>选项A:换成A股,20% 的概率赚 4000 元,80%的概率持平</p> <p>选项B:持有B股,25% 的概率赚 3000 元,75%的概率持平</p> <p>发现换成A的预期收益更高,所以卖出B,换成A。</p> <p>甚至,如果你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你需要把K线图隐藏,完全依靠基本面和估值,选出更有风险收益比的公司。</p> <p>说完了浮盈时的心态,再来看一看前景理论描述的,投资人面对浮亏时的心态。</p> <p>3/6</p> <p>浮亏时的风险偏好</p> <p>实验三:</p> <p>(a)20% 的概率损失 4000 元(即预期损失800元)</p> <p>(b)25% 的概率损失 3000 元(预期损失750元)</p> <p>结果符合理性计算的结果,42% 的人选a,58%的人选择了b。</p> <p>实验四:</p> <p>(a)80% 的概率损失 4000元(即预期损失3200元)</p> <p>(b)100%的概率损失 3000元</p> <p>这一回,大部分人的数学又不灵了,92% 的人选择了预期损失更大的a,仅有 8% 的人选择预期损失小一点的b。</p> <p><b>原因同样是参照系,只有实验四中有一个100%确定的选项,亏损3000元。这个选项会让你面对无法承受的亏损,从这个参照点出发,你自然认为选项a还有机会</b>——虽然这是一个预期损失更大的选项。</p> <p>这就是前景理论的第一个结论的后半段:<b>当我们的可选项中有“确定性的损失”时,我们就会变成一个“风险偏好者”,宁可冒着更大损失的风险,也要摆脱这个确定的损失</b>——并且这个偏好达到92%,比前半段面对收益时的“风险厌恶偏好”的80%,更强烈。</p> <p>这种心态最极端的例子是赌徒:一开始比较能控制风险,但输到一定程度后,就“输红了眼”,拼命放大风险偏好,想要把输掉的钱扳回来。</p> <p>转换成投资中的情况,实验4就是散户被套:</p> <p>当你在一支股票上被套3000元时,你面对着两个选项:</p> <p>A:等待,有80%的概率加大亏损至4000元,20%的概率回本</p> <p>B:割肉,确定亏损3000元</p> <p>实验结果也说明,<b>大部分人亏损到一定程度就不愿割肉了。</b></p> <p>有人可能会说,这个实验中,a选项的预期损失大于b,但在炒股被套后,却不一定如此,毕竟股票下跌后更有性价比。</p> <p>确实有这个可能,那我们可以想一想,<b>如果你现在没有被套,你愿不愿意买这个股票呢?如果你不愿意,说明你的理性判断下,买入(即套牢状态下的持有)的预期收益更低。</b></p> <p>此时,你不割肉的决策并非是在于价值投资,而是前景理论描述的,为了回避确定性亏损(割肉)而宁愿放大“风险偏好”,持有你内心深处已经不再认可的股票。</p> <p>小结一下前景理论在股市投资中的结论:</p> <p><b>当你处于盈利中时,你是一个风险厌恶者,处于亏损中时,你又变成了一个风险偏好者。这个心态导致我们无法在长牛股上持续获得长期盈利,可一旦买入经营反转向下的公司,却可能承受巨大亏损。</b></p> <p>行为金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多投资者在分析公司时,处于实验一、三的纯理性状态,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知不觉地进入实验二、四的非理性状态。</p> <p>想要避免这个转化,我们就需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进入实验二、四的状态?</p> <p>4/6</p> <p>浮盈到何时发生风险厌恶?</p> <p>之前分析实验二时,我说了一个特点:获得3000元是一个100%确定的选项,你就会把这3000元的浮盈看成自己口袋里的钱,去评估另一个选项,从而发生“风险厌恶”。</p> <p>但投资中的心态是复杂的,<b>在浮盈3000元之前,你一定经历了浮盈2000、浮盈1000的状态,那时为什么你没有发生“风险厌恶”呢?</b></p> <p>实际上从你赚钱开始,你就发生了“风险厌恶”,意识中想要落袋为安,于是大脑中就一直进行风险收益的判断,但一开始你遇到了前景理论中描述的另一种效应。</p> <p>原因其实可以用经济学的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则,下图的横坐标代表你的实际盈亏,纵坐标代表这些盈亏带给你的满足感和厌恶感。</p> <p><img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a1c8728b008404784a9e1a66a42263d\" tg-width=\"-1\" tg-height=\"-1\"></p> <p>“边际效用递减”描述的是右上角的一段凸曲线,你赚的第一个1000元,给你带来的满足感是非常高的,让你对下面继续赚钱的概率判断很高(即该点的导数),足以弥补1000元的“风险厌恶”。但到了第二个1000元浮盈,给你带来的效用就开始降低了,而你面对的是2000元的“风险厌恶”,这个此消彼涨的过程,一直延续到你无法承受为止。</p> <p>这就是前景理论的第二个结论:<b>人们在做投资决策时,更在乎边际变化,而非绝对值,前面一段赚钱的经历会提升你对赚钱概率的判断,但效用会边际递减。</b></p> <p>所以,<b>当你兑现浮盈的冲动强烈到抵消了赚钱的幸福感时,就是“风险厌恶”逆转时。此时,你需要忘掉K线图,让自己回到实验一的理性状态,回到公司的基本面进行重新判断</b>,但此之前,你需要把软件里的成本改到现在的价格,并且反复说服自己一个观点:</p> <p><b>你的上一段投资已经结束了,现在你投入的每一分钱都是属于你的资本金,没有一分钱是浮盈,你需要在零起点上将公司与其他公司进行中立的比较。</b></p> <p>人在赚钱时急于兑现,但人在面对浮亏时,心态恰恰相反——不愿面对。</p> <p>5/6</p> <p>心态止损法</p> <p>前面分析过,实验四中出现了确定的选项“100%亏损3000元”,让你面对无法承受亏损的恐惧与割肉屈辱,从而接受更差的风险收益比。</p> <p>所以这里同样有一个问题,浮亏3000元之前,一定经历过浮亏1000元的阶段,你的风险偏好是何时开始增加的呢?</p> <p><b>上面那张图的左侧描述的是面对亏损时的效用曲线,是一段凹曲线,就是说,刚刚开始损失带来的厌恶感是最强烈的,按照前面的说法,这一段亏损的经历会提升你对未来亏钱的判断,增加你的风险厌恶感,让你早早卖出。</b></p> <p>事实上也是如此,所以有人统计,在投资中亏损在5~10%以内的割肉,是相对容易的阶段,一旦超过10%,就很难下决心——表面上,你还是在客观地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实际上,你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巨变。</p> <p>更糟糕的是,<b>亏损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在第一段浮亏之后,每增加一段新的浮亏,其增加的痛苦感就少了一份——亏损是一个渐渐麻木的过程。</b></p> <p>但同时,你却清楚地记得自己的成本,只是不敢想已经亏了多少,以“安慰”自己这只是暂时的浮亏——实际上是你的风险偏好在不断上升。</p> <p>所以有人提出用止损来保护自己,但长线价值投资者在买入后出现10%以上的浮亏是非常常见的,止损并不可行。</p> <p><b>我的建议不是基于价格的止损,而是自己在亏损后发生“风险偏好增加”的临界点时的“心态止损”:</b></p> <p>当你觉得自己渐渐从亏损的痛苦“走出来”,恢复“平静”,这其实就是陷入了麻木状态,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任何巨亏发生之前,都有这样一个临界点,这是你拯救自己的最后机会。</p> <p><b>“心态止损”就是先将持股卖出几天,让这笔亏损既成事实。几天后,当你的心态恢复到不存在这笔亏损时,你再重新跟其他的公司一起评估起风险收益,如果你仍然觉得合理,再慢慢重新买入,以期获得一个新的心理成本。</b></p> <p>6/6</p> <p>你的风险偏好正常吗?</p> <p>行为金融的结论,不是推理,而是对现状的统计与描述,结论总是一部分人选择A,一部分人选择B,<b>理论总是关心大部分人的结论,但选择相反的小部分人同样有意义。</b></p> <p>很多人在看这篇文章时,心里会有这个想法,我根本不是这样想的,道理很简单,你就是少数人。而且股票投资者中,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占比,必然超过正常人。</p> <p>所以,你还应该知道你的风险偏好处于哪一个水平,有一个简单的测试:</p> <p>你觉得,当初是哪一个人更能吸引你进入股市:</p> <p>同事A:这些年总体收益不错,比买理财产品强</p> <p>同事B:贷款炒股,暴赚十倍,一举财务自由</p> <p>如果是A的话,你就是一个风险偏好正常的人,本文的大部分结论适合你,如果是B,那么,你很可能是一个风险偏好异常的人,本文说的很多股民的心态,你可能没有。</p> <p>比如说:你更擅长追涨杀跌,套牢股割肉毫无心理负担;或者,你可以不受浮盈的影响,像巴菲特一样长线持有你认可的公司。</p> <p>还有,如果你家境殷实,本文的结论并不冲突,但你可能在某一个财富区间内,风险偏好高于常人。</p> <p>当然,风险偏好异于常人,没有常人的弱点,也不代表你是一个好投资者,你可能对风险收益的变化过于敏感,反而陷入盲目操作,或者相反,对长期逆转的“灰犀牛”风险过于迟钝。</p> <p>所以,投资不存在绝对的对错,不同的人对待风险收益有着不同的效用曲线,最重要的是,在这条曲线上找到你能稳定盈利的点和最容易出现的非理性盲区。</p> <p>本文 的几个重要结论:</p> <blockquote>\n 当你处于盈利中时,你是一个风险厌恶者,处于亏损中时,你又变成了一个风险偏好者。这个心态导致我们无法在长牛股上持续获得长期盈利,可一旦买入经营反转向下的公司,却可能承受巨大亏损。 \n</blockquote> <blockquote>\n 当你兑现浮盈的冲动强烈到抵消了赚钱的幸福感时,就是“风险厌恶”逆转时。此时,你需要忘掉K线图,回到公司的基本面进行重新判断。 \n</blockquote> <blockquote>\n 亏损是一个渐渐麻木的过程:每增加一段新的浮亏,其增加的痛苦感就少了一份。‘ \n</blockquote> <blockquote>\n “心态止损”就是先将持股卖出几天,让这笔亏损既成事实。几天后,当你的心态恢复到不存在这笔亏损时,你再重新跟其他的公司一起评估起风险收益 \n</blockquote> <p></p> <p><img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11a57012d2d450289e9172495a10fb8\" tg-width=\"-1\" tg-height=\"-1\"></p> <p><b>投资需要信仰</b></p></body></html>","text":"“基本面和行为金融学结合”系列之四:前景理论 1/6 忘掉成本,哪有那么容易? “刚大,XX股票巨亏,怎么办?” “刚大,XX股票赚了不少,要不要先卖掉一点?” 亏了或赚了之后怎么办,这一类的问题是我遇到最多的。 理论上说,投资时刻都在进行风险收益比的判断,这个判断总是基于基本面和市场风格偏好,而与你之前是巨亏还是大赚没有任何关系,跟你的成本没有关系。 但我们是人,是人就有情绪,有记忆,没有人能完全摆脱过去的盈利和亏损对自己判断的影响,与其空喊“忘掉成本”的口号,不如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知道 自己为什么会一步步走向巨额亏损,或者为什么盈利一大就拿不住,才能有相应的对策。 今天拿来的“理论武器”是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前景理论”。 2/6 盈利后的风险厌恶 行为经济学是一个描述性的学科,它用做实验的形式,描述人们行为上的某些规律性的特点,以下四个实验全部来自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的论文——《前景理论:一种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分析》。 实验一: 你觉得哪一个选项更有利? (a)20% 的概率得到 4000 元 (b)25% 的概率得到 3000 元 很明显,选项a的预期收益为4000*20%=800,选项b的预期收益为3000*25%=750,a的预期收益高于b。 实验的结果也表明,65% 的人选择了a,35%的人选择了b,大部分人都能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理性的选择。 再来看实验二: (a)80% 的概率得到 4000 元 (b)100% 得到 3000 元 a的预期收益是4000*80%=3200,高于选项b,但实验结果,有 80% 的人选择了b,直接拿走3000元,只有20% 的人选择了a。 看上去是数学学得不好,实际上却是真正的人性,就是俗话说的“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区别何在呢? 只有实验二中有一个100%确定的选项,因为大部分人对概率缺乏直觉,所以,只要出现确定性的选项,就会把这个选项当成参照系,去比较其他的选择。 人们会把这100%得到的3000元看成自己口袋里的钱,去评估选项a,所以实验二的选项a在我们大脑中实际呈现的,不是“20%的概率收益为0”(看到b选项之前的参照系),而是“20%的概率损失3000元”(看到b选项之后的参照系)。 这就是前景理论的第一个结论的前半段:当我们的可选项中有“确定性的收益”时,我们会成为一个“风险厌恶者”,无法再接受预期收益更高但有一定不确定性的选项。 当然,这只是一个调查出来的实验结果,而不是一个推理出来的绝对结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比如有人可以放弃保送复旦的机会,去考清华,但如果保送的机会是更普通的985,就可以理解了。 这个理论在投资上有何意义呢? 我们可把实验2转换成投资的情境: 当你买入一支股票,浮盈3000元后,你面对着两个选择: 选项a:卖出,确定获利3000元 选项b,继续持有,有80%的可能获利4000元,也有20%的可能回到买入价 按理前景理论的实验结果,80%的投资者都会选择落袋为安,只有20%的投资者选择继续持有。 这个结论在现实中也确实有数据支持,我在《股东数变化暗藏玄机,散户的四个致命操作习惯》一文中发现:股价的上涨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出现股东户数的下降,代表大部分散户在上涨过程中更倾向于卖出。 很多人认为,这根本不是什么“损失厌恶”,这是价值投资,涨了之后,风险收益比降低了,当然要卖。 这显然是把价值投资的理念凌驾于投资的基本常识之上。 当我们卖出一支股票,考虑的并不是这只股票本身有没有价值,而是它与现金或其他股票的比较,实际上,理性的决策是再现实验一的情景: 选项A:换成A股,20% 的概率赚 4000 元,80%的概率持平 选项B:持有B股,25% 的概率赚 3000 元,75%的概率持平 发现换成A的预期收益更高,所以卖出B,换成A。 甚至,如果你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你需要把K线图隐藏,完全依靠基本面和估值,选出更有风险收益比的公司。 说完了浮盈时的心态,再来看一看前景理论描述的,投资人面对浮亏时的心态。 3/6 浮亏时的风险偏好 实验三: (a)20% 的概率损失 4000 元(即预期损失800元) (b)25% 的概率损失 3000 元(预期损失750元) 结果符合理性计算的结果,42% 的人选a,58%的人选择了b。 实验四: (a)80% 的概率损失 4000元(即预期损失3200元) (b)100%的概率损失 3000元 这一回,大部分人的数学又不灵了,92% 的人选择了预期损失更大的a,仅有 8% 的人选择预期损失小一点的b。 原因同样是参照系,只有实验四中有一个100%确定的选项,亏损3000元。这个选项会让你面对无法承受的亏损,从这个参照点出发,你自然认为选项a还有机会——虽然这是一个预期损失更大的选项。 这就是前景理论的第一个结论的后半段:当我们的可选项中有“确定性的损失”时,我们就会变成一个“风险偏好者”,宁可冒着更大损失的风险,也要摆脱这个确定的损失——并且这个偏好达到92%,比前半段面对收益时的“风险厌恶偏好”的80%,更强烈。 这种心态最极端的例子是赌徒:一开始比较能控制风险,但输到一定程度后,就“输红了眼”,拼命放大风险偏好,想要把输掉的钱扳回来。 转换成投资中的情况,实验4就是散户被套: 当你在一支股票上被套3000元时,你面对着两个选项: A:等待,有80%的概率加大亏损至4000元,20%的概率回本 B:割肉,确定亏损3000元 实验结果也说明,大部分人亏损到一定程度就不愿割肉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个实验中,a选项的预期损失大于b,但在炒股被套后,却不一定如此,毕竟股票下跌后更有性价比。 确实有这个可能,那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你现在没有被套,你愿不愿意买这个股票呢?如果你不愿意,说明你的理性判断下,买入(即套牢状态下的持有)的预期收益更低。 此时,你不割肉的决策并非是在于价值投资,而是前景理论描述的,为了回避确定性亏损(割肉)而宁愿放大“风险偏好”,持有你内心深处已经不再认可的股票。 小结一下前景理论在股市投资中的结论: 当你处于盈利中时,你是一个风险厌恶者,处于亏损中时,你又变成了一个风险偏好者。这个心态导致我们无法在长牛股上持续获得长期盈利,可一旦买入经营反转向下的公司,却可能承受巨大亏损。 行为金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多投资者在分析公司时,处于实验一、三的纯理性状态,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知不觉地进入实验二、四的非理性状态。 想要避免这个转化,我们就需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进入实验二、四的状态? 4/6 浮盈到何时发生风险厌恶? 之前分析实验二时,我说了一个特点:获得3000元是一个100%确定的选项,你就会把这3000元的浮盈看成自己口袋里的钱,去评估另一个选项,从而发生“风险厌恶”。 但投资中的心态是复杂的,在浮盈3000元之前,你一定经历了浮盈2000、浮盈1000的状态,那时为什么你没有发生“风险厌恶”呢? 实际上从你赚钱开始,你就发生了“风险厌恶”,意识中想要落袋为安,于是大脑中就一直进行风险收益的判断,但一开始你遇到了前景理论中描述的另一种效应。 原因其实可以用经济学的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则,下图的横坐标代表你的实际盈亏,纵坐标代表这些盈亏带给你的满足感和厌恶感。 “边际效用递减”描述的是右上角的一段凸曲线,你赚的第一个1000元,给你带来的满足感是非常高的,让你对下面继续赚钱的概率判断很高(即该点的导数),足以弥补1000元的“风险厌恶”。但到了第二个1000元浮盈,给你带来的效用就开始降低了,而你面对的是2000元的“风险厌恶”,这个此消彼涨的过程,一直延续到你无法承受为止。 这就是前景理论的第二个结论:人们在做投资决策时,更在乎边际变化,而非绝对值,前面一段赚钱的经历会提升你对赚钱概率的判断,但效用会边际递减。 所以,当你兑现浮盈的冲动强烈到抵消了赚钱的幸福感时,就是“风险厌恶”逆转时。此时,你需要忘掉K线图,让自己回到实验一的理性状态,回到公司的基本面进行重新判断,但此之前,你需要把软件里的成本改到现在的价格,并且反复说服自己一个观点: 你的上一段投资已经结束了,现在你投入的每一分钱都是属于你的资本金,没有一分钱是浮盈,你需要在零起点上将公司与其他公司进行中立的比较。 人在赚钱时急于兑现,但人在面对浮亏时,心态恰恰相反——不愿面对。 5/6 心态止损法 前面分析过,实验四中出现了确定的选项“100%亏损3000元”,让你面对无法承受亏损的恐惧与割肉屈辱,从而接受更差的风险收益比。 所以这里同样有一个问题,浮亏3000元之前,一定经历过浮亏1000元的阶段,你的风险偏好是何时开始增加的呢? 上面那张图的左侧描述的是面对亏损时的效用曲线,是一段凹曲线,就是说,刚刚开始损失带来的厌恶感是最强烈的,按照前面的说法,这一段亏损的经历会提升你对未来亏钱的判断,增加你的风险厌恶感,让你早早卖出。 事实上也是如此,所以有人统计,在投资中亏损在5~10%以内的割肉,是相对容易的阶段,一旦超过10%,就很难下决心——表面上,你还是在客观地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实际上,你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巨变。 更糟糕的是,亏损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在第一段浮亏之后,每增加一段新的浮亏,其增加的痛苦感就少了一份——亏损是一个渐渐麻木的过程。 但同时,你却清楚地记得自己的成本,只是不敢想已经亏了多少,以“安慰”自己这只是暂时的浮亏——实际上是你的风险偏好在不断上升。 所以有人提出用止损来保护自己,但长线价值投资者在买入后出现10%以上的浮亏是非常常见的,止损并不可行。 我的建议不是基于价格的止损,而是自己在亏损后发生“风险偏好增加”的临界点时的“心态止损”: 当你觉得自己渐渐从亏损的痛苦“走出来”,恢复“平静”,这其实就是陷入了麻木状态,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任何巨亏发生之前,都有这样一个临界点,这是你拯救自己的最后机会。 “心态止损”就是先将持股卖出几天,让这笔亏损既成事实。几天后,当你的心态恢复到不存在这笔亏损时,你再重新跟其他的公司一起评估起风险收益,如果你仍然觉得合理,再慢慢重新买入,以期获得一个新的心理成本。 6/6 你的风险偏好正常吗? 行为金融的结论,不是推理,而是对现状的统计与描述,结论总是一部分人选择A,一部分人选择B,理论总是关心大部分人的结论,但选择相反的小部分人同样有意义。 很多人在看这篇文章时,心里会有这个想法,我根本不是这样想的,道理很简单,你就是少数人。而且股票投资者中,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占比,必然超过正常人。 所以,你还应该知道你的风险偏好处于哪一个水平,有一个简单的测试: 你觉得,当初是哪一个人更能吸引你进入股市: 同事A:这些年总体收益不错,比买理财产品强 同事B:贷款炒股,暴赚十倍,一举财务自由 如果是A的话,你就是一个风险偏好正常的人,本文的大部分结论适合你,如果是B,那么,你很可能是一个风险偏好异常的人,本文说的很多股民的心态,你可能没有。 比如说:你更擅长追涨杀跌,套牢股割肉毫无心理负担;或者,你可以不受浮盈的影响,像巴菲特一样长线持有你认可的公司。 还有,如果你家境殷实,本文的结论并不冲突,但你可能在某一个财富区间内,风险偏好高于常人。 当然,风险偏好异于常人,没有常人的弱点,也不代表你是一个好投资者,你可能对风险收益的变化过于敏感,反而陷入盲目操作,或者相反,对长期逆转的“灰犀牛”风险过于迟钝。 所以,投资不存在绝对的对错,不同的人对待风险收益有着不同的效用曲线,最重要的是,在这条曲线上找到你能稳定盈利的点和最容易出现的非理性盲区。 本文 的几个重要结论: 当你处于盈利中时,你是一个风险厌恶者,处于亏损中时,你又变成了一个风险偏好者。这个心态导致我们无法在长牛股上持续获得长期盈利,可一旦买入经营反转向下的公司,却可能承受巨大亏损。 当你兑现浮盈的冲动强烈到抵消了赚钱的幸福感时,就是“风险厌恶”逆转时。此时,你需要忘掉K线图,回到公司的基本面进行重新判断。 亏损是一个渐渐麻木的过程:每增加一段新的浮亏,其增加的痛苦感就少了一份。‘ “心态止损”就是先将持股卖出几天,让这笔亏损既成事实。几天后,当你的心态恢复到不存在这笔亏损时,你再重新跟其他的公司一起评估起风险收益 投资需要信仰","highlighted":2,"essential":2,"paper":2,"link":"https://laohu8.com/post/634920478","repostId":0,"isVote":1,"tweetType":1,"commentLimit":10,"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8956,"xxTargetLangEnum":"ZH_CN"},"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824,"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10,"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634337531"}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