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赓己
2023-01-06
小白学习
@莫尼塔宏观研究:
2022年国内外物价形势比较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628111285,"tweetId":"628111285","gmtCreate":1672963698747,"gmtModify":1672968577051,"author":{"id":3538131820548562,"idStr":"3538131820548562","authorId":3538131820548562,"authorIdStr":"3538131820548562","name":"曹赓己","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38317d6c0064b123d13f3e4ee77ac91b","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7,"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html":"<html><head></head><body><p>小白学习</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小白学习</p></body></html>","text":"小白学习","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28111285","repostId":628350034,"repostType":1,"repost":{"magic":2,"id":628350034,"tweetId":"628350034","gmtCreate":1672907520000,"gmtModify":1672911459875,"author":{"id":3524105539877349,"idStr":"3524105539877349","authorId":3524105539877349,"authorIdStr":"3524105539877349","name":"莫尼塔宏观研究","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94f0ba7500b3a644b9baeaf4ad4a9c3","vip":8,"userType":8,"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1376,"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d465ebd26e849e88df21e326e16a047"},{"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023a946307b46028ad0ea7b6d2d5cd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6b6b4075cbd463c960b924fd78976a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6499b2deaf4463abb639aa5b78fcd07"},{"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dede308cf5d4d8e8b5e62f8941ce366"}],"cover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d465ebd26e849e88df21e326e16a047"},{"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023a946307b46028ad0ea7b6d2d5cd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6b6b4075cbd463c960b924fd78976a5"}],"title":"2022年国内外物价形势比较","html":"<html><head></head><body><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9dede308cf5d4d8e8b5e62f8941ce366\"></p>\n<p><span>平安首经团队:钟正生/张德礼/范城恺</span></p>\n<p><strong><span>回顾2022</span></strong><strong><span>年,海外陷入高通胀危机,但我国物价水平整体保持平稳,与海外物价形势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我国与海外经济周期错位,海外需求旺盛拉动物价上涨,国内消费需求有待复苏。而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引发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国内外经济体均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我国物价形势的平稳,更体现出我国出色的保供稳价能力与精准的政策部署。展望2023年,国内外经济周期或反转,海外需求走弱或使通胀缓和,我国经济有望加快复苏,但不改国内物价平稳运行态势。</span></strong></p>\n<p><strong>0</strong><strong>1</strong></p>\n<p><span><strong>2022年国内外物价对比</strong></span></p>\n<p><strong><span>2022年,我国物价水平维持平稳,与海外急速增长的物价水平形成鲜明对比。</span></strong><span>消费价格方面,2022年1-11月,我国CPI同比平均增长2.0%,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目标水平。对比来看,由于新冠疫情以来的供需矛盾尚未明显改善,加上地缘危机进一步冲击商品供给,海外多数经济体CPI通胀率均创下1980年代以来新高。2022年1-11月,美国、欧元区、日本、印度、巴西、澳大利亚和南非等代表经济体CPI分别平均同比增长8.2%、8.3%、2.4%、6.8%、9.7%、5.7%和7.0%。生产价格方面,2022年1-11月,我国PPI同比平均增长4.7%,在国际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对比来看,海外多数经济体生产成本受国际原材料涨价而同步上升。2022年1-11月,美国、欧元区、日本和韩国等经济体PPI分别平均同比增长9.8%、36.3%、9.5%和8.6%。</span></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6b6b4075cbd463c960b924fd78976a5\"></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d465ebd26e849e88df21e326e16a047\"></p>\n<p><span></span><strong><span>2022年我国物价保持相对稳定,得益于我国出色的保供稳价能力、精准的政策部署,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终端消费需求有待复苏。</span></strong><span>具体来看,我国物价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原因:</span></p>\n<p><strong><span>第一,我国食品和能源保供稳价能力强,输入性通胀压力可控。</span></strong><span>2022年,乌克兰危机引发国际粮食和能源价格大幅攀升,一度引发“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并相应增加海外输入性通胀压力。但是,得益于我国出色的保供稳价能力,我国食品和能源价格保持相对稳定,成为我国整体物价稳定的“压舱石”。食品价格方面,2022年1-11月,衡量国际食品价格的CRB食品价格指数平均同比增长24%;同期,美国和欧元区CPI食品分项同比平均分别增长9.9%和10.2%,而我国CPI食品分项同比仅平均增长2.7%。能源价格方面,2022年1-11月,以布伦特原油为代表的国际油价同比平均增长44%;同期,美国和欧元区CPI能源分项同比平均分别增长27.1%和38.1%,而我国CPI交通工具用燃料分项同比平均增长22.1%,CPI居民水电燃料分项仅增长3.1%。</span></p>\n<p><strong><span>第二,我国核心商品涨价压力不大,生产成本向消费价格的传导有限。</span></strong><span>在我国核心CPI中,剔除服务项目以及不含能源的工业消费品项目后,“核心商品”(如衣着、生活用品等)在CPI总指数中的占比约为42.4%。数据显示,上述商品价格走势与PPI(尤其是生活资料PPI)具有明显的滞后传导相关性,商品生产成本无疑是商品消费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原材料供给相对稳定,“内循环”基础牢固,相对可控的生产成本有效缓解了商品消费价格上涨压力。相较之下,多数海外经济体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攀升,进口成本也因国际供应链受阻而上升,因此不得不将成本压力转嫁至商品消费者。以服装价格为例,2022年1-11月,美国和欧元区CPI服装分项同比平均分别增长5.2%和1.6%,而我国CPI服装分项仅增长0.6%。</span></p>\n<p><strong><span>第三,我国核心服务价格维持稳定,医疗、住房等生活成本涨价压力远小于海外。</span></strong><span>医疗方面,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医疗服务需求上升,显著抬升了居民医疗消费成本。我国医疗体系不断完善,医保系统在高需求药品和医疗服务的覆盖面持续扩大,使医疗服务价格维持稳定。2022年1-11月,美国CPI医疗保健分项和欧元区HICP医疗卫生分项同比平均分别增长4.1%和1.2%,而我国CPI医疗保健分项仅增长0.6%。住房方面,受海外政策刺激、住房库存走低以及居家需求上升等影响,2020-21年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房价大幅上涨,导致2022年租房成本跟随上升。近年我国房价受政策调控而整体维持平稳,租房成本相对可控。2022年1-11月,美国和欧元区CPI住房租金分项同比平均分别增长5.8%和1.6%,而我国CPI租赁房房租分项同比平均下降0.2%。</span></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023a946307b46028ad0ea7b6d2d5cd2\"></p>\n<p><strong><span>第四,我国货币政策精准克制,避免了全球货币宽松派生的通胀风险。</span></strong><span>新冠疫情爆发后,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启动超宽松货币政策,同时配合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刺激规模远超产出缺口,酿成通胀风险。数据显示,全球主要地区通胀率与广义货币供给(M2)增速具有明显的滞后相关性。在我国,社融增速能够体现金融体系对实体部门(居民与非金融企业)的支持情况,是实体经济总需求的领先指标,通常领先核心CPI约3-4个季度。对比来看,我国货币政策始终“以我为主”,在有力支持经济复苏的同时,保持了精准克制,有效避免了通胀失控风险。2020-21年,中国、美国和欧元区M2同比分别平均增长9.5%、17.8%和8.9%,增速较2018-19年的分别上升1.2、13.4和4.0个百分点。</span></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6499b2deaf4463abb639aa5b78fcd07\"></p>\n<p><strong><span>第五,我国终端消费需求受疫情冲击,需求拉动型的通胀压力较小。</span></strong><span>2022年,受疫情持续多点散发、居民部门实际偿债压力高于主要发达国家、对经济和就业市场的预期悲观等因素压制,2022年前11个月中国商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0.5%。服务消费中目前仅公布餐饮收入数据,2022年前11个月累计同比下降5.4%,预计同期服务消费整体也大概率同比负增。消费需求低迷进一步缓释了CPI通胀风险。对比来看,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消费需求相对旺盛,2022年1-11月美国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累计同比9.5%,同期剔除价格因素后的欧盟27国零售销售指数累计同比2.1%。美欧的消费表现较强,一是因它们向常态化回归的时间较早,疫情对消费的压制要弱于我国;二是美欧家庭部门资产负债表受疫情的冲击更小,2019年四季度到2022年二季度,美国、欧元区和中国的家庭部门杠杆率分别上行0.3、1.4和6.1个百分点。</span></p>\n<p><strong>0</strong><strong>2</strong></p>\n<p><span><strong>2023年国内外物价展望</strong></span></p>\n<p><strong><span>预计2023年海外多数经济体通胀率有望较2022年明显缓和,但仍高于2015-19年平均水平。</span></strong><span>随着供给冲击影响消退、需求增长放缓、货币紧缩进一步起效等,预计海外多数经济体通胀率有望较2022年明显缓和;但是鉴于通胀的粘性,预计大部分经济体通胀率水平仍将明显高于2015-19年平均水平,也高于2%的普遍通胀目标水平。IMF在2022年10月预测显示,2023年全球CPI通胀率将由2022年的8.8%回落至6.5%,其中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CPI通胀率分别回落2.8和1.8个百分点至4.4%和8.1%,美国和欧元区分别回落至3.5%和5.7%。</span></p>\n<p><strong><span>预计2023年国内物价将继续平稳运行,中性情形下CPI同比和PPI同比或将都低于2022年。</span></strong></p>\n<p><strong><span>CPI方面,</span></strong><span>自上而下视角看,因近年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恶化严重、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恢复需要时间,疫后消费恢复的高度有限,出现需求拉动型CPI通胀的概率较低;社融增速已从2021年四季度开始震荡回升,但其斜率偏弱,对核心CPI的向上牵引力不强。自下而上视角看,各类保供稳价政策取得积极成效,2022年4月能繁母猪存栏开始持续上升,中国主粮库存和自给率都远超国际警戒线,2023年猪肉和粮食的涨价风险可控。2023年房地产市场复苏斜率可能不高,房租对核心CPI拖累或将持续。定量测算显示,2023年CPI同比增速前高后低,中性情形下全年CPI同比约为1.6%。</span></p>\n<p><strong><span>PPI方面,</span></strong><span>从M1增速对PPI同比的领先性看,内需对PPI的支撑偏弱。随着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中枢有望下移。预计2023年PPI同比增速中枢下移至负值区间,呈低位震荡态势,2023年6月前后到达阶段性低点,中性情形下2023年PPI同比为-1.1%。</span></p>\n<p><span><strong><em><span>风险提示:</span></em></strong><em><span>国际地缘形势演绎不确定,海外衰退对通胀的影响超预期,国内防疫调整对通胀的影响超预期等。</span></em></span></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9dede308cf5d4d8e8b5e62f8941ce366\"></p>\n<p><span>平安首经团队:钟正生/张德礼/范城恺</span></p>\n<p><strong><span>回顾2022</span></strong><strong><span>年,海外陷入高通胀危机,但我国物价水平整体保持平稳,与海外物价形势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我国与海外经济周期错位,海外需求旺盛拉动物价上涨,国内消费需求有待复苏。而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引发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国内外经济体均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我国物价形势的平稳,更体现出我国出色的保供稳价能力与精准的政策部署。展望2023年,国内外经济周期或反转,海外需求走弱或使通胀缓和,我国经济有望加快复苏,但不改国内物价平稳运行态势。</span></strong></p>\n<p><strong>0</strong><strong>1</strong></p>\n<p><span><strong>2022年国内外物价对比</strong></span></p>\n<p><strong><span>2022年,我国物价水平维持平稳,与海外急速增长的物价水平形成鲜明对比。</span></strong><span>消费价格方面,2022年1-11月,我国CPI同比平均增长2.0%,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目标水平。对比来看,由于新冠疫情以来的供需矛盾尚未明显改善,加上地缘危机进一步冲击商品供给,海外多数经济体CPI通胀率均创下1980年代以来新高。2022年1-11月,美国、欧元区、日本、印度、巴西、澳大利亚和南非等代表经济体CPI分别平均同比增长8.2%、8.3%、2.4%、6.8%、9.7%、5.7%和7.0%。生产价格方面,2022年1-11月,我国PPI同比平均增长4.7%,在国际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对比来看,海外多数经济体生产成本受国际原材料涨价而同步上升。2022年1-11月,美国、欧元区、日本和韩国等经济体PPI分别平均同比增长9.8%、36.3%、9.5%和8.6%。</span></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6b6b4075cbd463c960b924fd78976a5\"></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d465ebd26e849e88df21e326e16a047\"></p>\n<p><span></span><strong><span>2022年我国物价保持相对稳定,得益于我国出色的保供稳价能力、精准的政策部署,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终端消费需求有待复苏。</span></strong><span>具体来看,我国物价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原因:</span></p>\n<p><strong><span>第一,我国食品和能源保供稳价能力强,输入性通胀压力可控。</span></strong><span>2022年,乌克兰危机引发国际粮食和能源价格大幅攀升,一度引发“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并相应增加海外输入性通胀压力。但是,得益于我国出色的保供稳价能力,我国食品和能源价格保持相对稳定,成为我国整体物价稳定的“压舱石”。食品价格方面,2022年1-11月,衡量国际食品价格的CRB食品价格指数平均同比增长24%;同期,美国和欧元区CPI食品分项同比平均分别增长9.9%和10.2%,而我国CPI食品分项同比仅平均增长2.7%。能源价格方面,2022年1-11月,以布伦特原油为代表的国际油价同比平均增长44%;同期,美国和欧元区CPI能源分项同比平均分别增长27.1%和38.1%,而我国CPI交通工具用燃料分项同比平均增长22.1%,CPI居民水电燃料分项仅增长3.1%。</span></p>\n<p><strong><span>第二,我国核心商品涨价压力不大,生产成本向消费价格的传导有限。</span></strong><span>在我国核心CPI中,剔除服务项目以及不含能源的工业消费品项目后,“核心商品”(如衣着、生活用品等)在CPI总指数中的占比约为42.4%。数据显示,上述商品价格走势与PPI(尤其是生活资料PPI)具有明显的滞后传导相关性,商品生产成本无疑是商品消费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原材料供给相对稳定,“内循环”基础牢固,相对可控的生产成本有效缓解了商品消费价格上涨压力。相较之下,多数海外经济体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攀升,进口成本也因国际供应链受阻而上升,因此不得不将成本压力转嫁至商品消费者。以服装价格为例,2022年1-11月,美国和欧元区CPI服装分项同比平均分别增长5.2%和1.6%,而我国CPI服装分项仅增长0.6%。</span></p>\n<p><strong><span>第三,我国核心服务价格维持稳定,医疗、住房等生活成本涨价压力远小于海外。</span></strong><span>医疗方面,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医疗服务需求上升,显著抬升了居民医疗消费成本。我国医疗体系不断完善,医保系统在高需求药品和医疗服务的覆盖面持续扩大,使医疗服务价格维持稳定。2022年1-11月,美国CPI医疗保健分项和欧元区HICP医疗卫生分项同比平均分别增长4.1%和1.2%,而我国CPI医疗保健分项仅增长0.6%。住房方面,受海外政策刺激、住房库存走低以及居家需求上升等影响,2020-21年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房价大幅上涨,导致2022年租房成本跟随上升。近年我国房价受政策调控而整体维持平稳,租房成本相对可控。2022年1-11月,美国和欧元区CPI住房租金分项同比平均分别增长5.8%和1.6%,而我国CPI租赁房房租分项同比平均下降0.2%。</span></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023a946307b46028ad0ea7b6d2d5cd2\"></p>\n<p><strong><span>第四,我国货币政策精准克制,避免了全球货币宽松派生的通胀风险。</span></strong><span>新冠疫情爆发后,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启动超宽松货币政策,同时配合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刺激规模远超产出缺口,酿成通胀风险。数据显示,全球主要地区通胀率与广义货币供给(M2)增速具有明显的滞后相关性。在我国,社融增速能够体现金融体系对实体部门(居民与非金融企业)的支持情况,是实体经济总需求的领先指标,通常领先核心CPI约3-4个季度。对比来看,我国货币政策始终“以我为主”,在有力支持经济复苏的同时,保持了精准克制,有效避免了通胀失控风险。2020-21年,中国、美国和欧元区M2同比分别平均增长9.5%、17.8%和8.9%,增速较2018-19年的分别上升1.2、13.4和4.0个百分点。</span></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6499b2deaf4463abb639aa5b78fcd07\"></p>\n<p><strong><span>第五,我国终端消费需求受疫情冲击,需求拉动型的通胀压力较小。</span></strong><span>2022年,受疫情持续多点散发、居民部门实际偿债压力高于主要发达国家、对经济和就业市场的预期悲观等因素压制,2022年前11个月中国商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0.5%。服务消费中目前仅公布餐饮收入数据,2022年前11个月累计同比下降5.4%,预计同期服务消费整体也大概率同比负增。消费需求低迷进一步缓释了CPI通胀风险。对比来看,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消费需求相对旺盛,2022年1-11月美国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累计同比9.5%,同期剔除价格因素后的欧盟27国零售销售指数累计同比2.1%。美欧的消费表现较强,一是因它们向常态化回归的时间较早,疫情对消费的压制要弱于我国;二是美欧家庭部门资产负债表受疫情的冲击更小,2019年四季度到2022年二季度,美国、欧元区和中国的家庭部门杠杆率分别上行0.3、1.4和6.1个百分点。</span></p>\n<p><strong>0</strong><strong>2</strong></p>\n<p><span><strong>2023年国内外物价展望</strong></span></p>\n<p><strong><span>预计2023年海外多数经济体通胀率有望较2022年明显缓和,但仍高于2015-19年平均水平。</span></strong><span>随着供给冲击影响消退、需求增长放缓、货币紧缩进一步起效等,预计海外多数经济体通胀率有望较2022年明显缓和;但是鉴于通胀的粘性,预计大部分经济体通胀率水平仍将明显高于2015-19年平均水平,也高于2%的普遍通胀目标水平。IMF在2022年10月预测显示,2023年全球CPI通胀率将由2022年的8.8%回落至6.5%,其中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CPI通胀率分别回落2.8和1.8个百分点至4.4%和8.1%,美国和欧元区分别回落至3.5%和5.7%。</span></p>\n<p><strong><span>预计2023年国内物价将继续平稳运行,中性情形下CPI同比和PPI同比或将都低于2022年。</span></strong></p>\n<p><strong><span>CPI方面,</span></strong><span>自上而下视角看,因近年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恶化严重、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恢复需要时间,疫后消费恢复的高度有限,出现需求拉动型CPI通胀的概率较低;社融增速已从2021年四季度开始震荡回升,但其斜率偏弱,对核心CPI的向上牵引力不强。自下而上视角看,各类保供稳价政策取得积极成效,2022年4月能繁母猪存栏开始持续上升,中国主粮库存和自给率都远超国际警戒线,2023年猪肉和粮食的涨价风险可控。2023年房地产市场复苏斜率可能不高,房租对核心CPI拖累或将持续。定量测算显示,2023年CPI同比增速前高后低,中性情形下全年CPI同比约为1.6%。</span></p>\n<p><strong><span>PPI方面,</span></strong><span>从M1增速对PPI同比的领先性看,内需对PPI的支撑偏弱。随着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中枢有望下移。预计2023年PPI同比增速中枢下移至负值区间,呈低位震荡态势,2023年6月前后到达阶段性低点,中性情形下2023年PPI同比为-1.1%。</span></p>\n<p><span><strong><em><span>风险提示:</span></em></strong><em><span>国际地缘形势演绎不确定,海外衰退对通胀的影响超预期,国内防疫调整对通胀的影响超预期等。</span></em></span></p></body></html>","text":"平安首经团队:钟正生/张德礼/范城恺 回顾2022年,海外陷入高通胀危机,但我国物价水平整体保持平稳,与海外物价形势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我国与海外经济周期错位,海外需求旺盛拉动物价上涨,国内消费需求有待复苏。而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引发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国内外经济体均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我国物价形势的平稳,更体现出我国出色的保供稳价能力与精准的政策部署。展望2023年,国内外经济周期或反转,海外需求走弱或使通胀缓和,我国经济有望加快复苏,但不改国内物价平稳运行态势。 01 2022年国内外物价对比 2022年,我国物价水平维持平稳,与海外急速增长的物价水平形成鲜明对比。消费价格方面,2022年1-11月,我国CPI同比平均增长2.0%,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目标水平。对比来看,由于新冠疫情以来的供需矛盾尚未明显改善,加上地缘危机进一步冲击商品供给,海外多数经济体CPI通胀率均创下1980年代以来新高。2022年1-11月,美国、欧元区、日本、印度、巴西、澳大利亚和南非等代表经济体CPI分别平均同比增长8.2%、8.3%、2.4%、6.8%、9.7%、5.7%和7.0%。生产价格方面,2022年1-11月,我国PPI同比平均增长4.7%,在国际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对比来看,海外多数经济体生产成本受国际原材料涨价而同步上升。2022年1-11月,美国、欧元区、日本和韩国等经济体PPI分别平均同比增长9.8%、36.3%、9.5%和8.6%。 2022年我国物价保持相对稳定,得益于我国出色的保供稳价能力、精准的政策部署,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终端消费需求有待复苏。具体来看,我国物价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原因: 第一,我国食品和能源保供稳价能力强,输入性通胀压力可控。2022年,乌克兰危机引发国际粮食和能源价格大幅攀升,一度引发“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并相应增加海外输入性通胀压力。但是,得益于我国出色的保供稳价能力,我国食品和能源价格保持相对稳定,成为我国整体物价稳定的“压舱石”。食品价格方面,2022年1-11月,衡量国际食品价格的CRB食品价格指数平均同比增长24%;同期,美国和欧元区CPI食品分项同比平均分别增长9.9%和10.2%,而我国CPI食品分项同比仅平均增长2.7%。能源价格方面,2022年1-11月,以布伦特原油为代表的国际油价同比平均增长44%;同期,美国和欧元区CPI能源分项同比平均分别增长27.1%和38.1%,而我国CPI交通工具用燃料分项同比平均增长22.1%,CPI居民水电燃料分项仅增长3.1%。 第二,我国核心商品涨价压力不大,生产成本向消费价格的传导有限。在我国核心CPI中,剔除服务项目以及不含能源的工业消费品项目后,“核心商品”(如衣着、生活用品等)在CPI总指数中的占比约为42.4%。数据显示,上述商品价格走势与PPI(尤其是生活资料PPI)具有明显的滞后传导相关性,商品生产成本无疑是商品消费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原材料供给相对稳定,“内循环”基础牢固,相对可控的生产成本有效缓解了商品消费价格上涨压力。相较之下,多数海外经济体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攀升,进口成本也因国际供应链受阻而上升,因此不得不将成本压力转嫁至商品消费者。以服装价格为例,2022年1-11月,美国和欧元区CPI服装分项同比平均分别增长5.2%和1.6%,而我国CPI服装分项仅增长0.6%。 第三,我国核心服务价格维持稳定,医疗、住房等生活成本涨价压力远小于海外。医疗方面,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医疗服务需求上升,显著抬升了居民医疗消费成本。我国医疗体系不断完善,医保系统在高需求药品和医疗服务的覆盖面持续扩大,使医疗服务价格维持稳定。2022年1-11月,美国CPI医疗保健分项和欧元区HICP医疗卫生分项同比平均分别增长4.1%和1.2%,而我国CPI医疗保健分项仅增长0.6%。住房方面,受海外政策刺激、住房库存走低以及居家需求上升等影响,2020-21年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房价大幅上涨,导致2022年租房成本跟随上升。近年我国房价受政策调控而整体维持平稳,租房成本相对可控。2022年1-11月,美国和欧元区CPI住房租金分项同比平均分别增长5.8%和1.6%,而我国CPI租赁房房租分项同比平均下降0.2%。 第四,我国货币政策精准克制,避免了全球货币宽松派生的通胀风险。新冠疫情爆发后,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启动超宽松货币政策,同时配合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刺激规模远超产出缺口,酿成通胀风险。数据显示,全球主要地区通胀率与广义货币供给(M2)增速具有明显的滞后相关性。在我国,社融增速能够体现金融体系对实体部门(居民与非金融企业)的支持情况,是实体经济总需求的领先指标,通常领先核心CPI约3-4个季度。对比来看,我国货币政策始终“以我为主”,在有力支持经济复苏的同时,保持了精准克制,有效避免了通胀失控风险。2020-21年,中国、美国和欧元区M2同比分别平均增长9.5%、17.8%和8.9%,增速较2018-19年的分别上升1.2、13.4和4.0个百分点。 第五,我国终端消费需求受疫情冲击,需求拉动型的通胀压力较小。2022年,受疫情持续多点散发、居民部门实际偿债压力高于主要发达国家、对经济和就业市场的预期悲观等因素压制,2022年前11个月中国商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0.5%。服务消费中目前仅公布餐饮收入数据,2022年前11个月累计同比下降5.4%,预计同期服务消费整体也大概率同比负增。消费需求低迷进一步缓释了CPI通胀风险。对比来看,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消费需求相对旺盛,2022年1-11月美国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累计同比9.5%,同期剔除价格因素后的欧盟27国零售销售指数累计同比2.1%。美欧的消费表现较强,一是因它们向常态化回归的时间较早,疫情对消费的压制要弱于我国;二是美欧家庭部门资产负债表受疫情的冲击更小,2019年四季度到2022年二季度,美国、欧元区和中国的家庭部门杠杆率分别上行0.3、1.4和6.1个百分点。 02 2023年国内外物价展望 预计2023年海外多数经济体通胀率有望较2022年明显缓和,但仍高于2015-19年平均水平。随着供给冲击影响消退、需求增长放缓、货币紧缩进一步起效等,预计海外多数经济体通胀率有望较2022年明显缓和;但是鉴于通胀的粘性,预计大部分经济体通胀率水平仍将明显高于2015-19年平均水平,也高于2%的普遍通胀目标水平。IMF在2022年10月预测显示,2023年全球CPI通胀率将由2022年的8.8%回落至6.5%,其中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CPI通胀率分别回落2.8和1.8个百分点至4.4%和8.1%,美国和欧元区分别回落至3.5%和5.7%。 预计2023年国内物价将继续平稳运行,中性情形下CPI同比和PPI同比或将都低于2022年。 CPI方面,自上而下视角看,因近年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恶化严重、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恢复需要时间,疫后消费恢复的高度有限,出现需求拉动型CPI通胀的概率较低;社融增速已从2021年四季度开始震荡回升,但其斜率偏弱,对核心CPI的向上牵引力不强。自下而上视角看,各类保供稳价政策取得积极成效,2022年4月能繁母猪存栏开始持续上升,中国主粮库存和自给率都远超国际警戒线,2023年猪肉和粮食的涨价风险可控。2023年房地产市场复苏斜率可能不高,房租对核心CPI拖累或将持续。定量测算显示,2023年CPI同比增速前高后低,中性情形下全年CPI同比约为1.6%。 PPI方面,从M1增速对PPI同比的领先性看,内需对PPI的支撑偏弱。随着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中枢有望下移。预计2023年PPI同比增速中枢下移至负值区间,呈低位震荡态势,2023年6月前后到达阶段性低点,中性情形下2023年PPI同比为-1.1%。 风险提示:国际地缘形势演绎不确定,海外衰退对通胀的影响超预期,国内防疫调整对通胀的影响超预期等。","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nk":"https://laohu8.com/post/628350034","repostId":0,"isVote":1,"tweetType":1,"commentLimit":10,"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5744,"xxTargetLangEnum":"ZH_CN"},"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39,"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8,"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628111285"}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