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祥威
编辑 | 王博
短短几年,造车新势力干成了品牌上探这件事,成功将新车售价拔到30万元以上区间。现在,传统自主品牌快步跟进,并且野心膨胀三倍,剑指100万元。
比亚迪旗下的仰望品牌,干的就是后者。
在这之前,传统自主品牌的平均单车售价一直停留在10多万元,给人的印象是廉价的,比亚迪也不例外。
造车新势力品牌上探,打的是豪华、智能。
传统自主品牌如比亚迪者品牌上探,靠什么?王传福的答案很简单,用超级技术成就高端品牌。
所谓超级技术,首先是指“易四方”。
依托易四方,比亚迪在发布会上展现了首款新车仰望U8的横向移动、原地掉头等功能。
易四方技术总监陆国祥告诉我们,仰望是比亚迪三电最强的技术,再加上最新的智驾功能的融合。
易四方是怎么诞生的?
易四方,一套以四电机独立驱动为核心的动力系统,采用的是轮边电机技术。
根据官方的说法,比亚迪在 2018 年正式启动了易四方技术平台的开发。而易四方的构想,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
在当年的北京车展上比亚迪发布了一款名为ET的概念车,支持四轮独立驱动。不过,那款样车采用的是峰值功率25kW、峰值扭矩440N·m的轮毂电机,百公里加速成绩放到今天也不起眼,只有8.5秒。
轮毂电机和轮边电机,差别大了。
轮毂电机有很多优点,其中之一是动力响应直接。但缺点也很明显,它会造成簧下质量太大,并对整车的舒适性、操控性造成影响。
比亚迪探索过轮毂电机技术,同样被簧下质量这一难题卡住。
陆国祥说,轮毂电机可以支持低速,一旦进入高速区间,簧下质量对于操作稳定性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另外,轮毂电机没有办法做到仰望所需的大扭矩。
因为,轮毂电机是低速电机,要做到220Kw、400N·m的电机,要有非常大的尺寸,可能比轮子还大。
电机的扭矩和直径是相关的,要做大扭矩,直径就要增加,或者尺寸加大。轮边电机可以将直径加长,但轮毂电机只能尺寸加大。
于是,易四方走了轮边电机这条路,目前这项技术只有Rivian、采埃孚等少数玩家在布局。
当下,主流市场的乘用车,仍采用集中式驱动电机。我们看到特斯拉、蔚小理等,以及比亚迪除仰望之外的其他品牌,无一例外。
而商用车市场,则以轮毂电机的量产应用为主。《轮毂电机:分布式驱动控制技术》一书中认为,“电动商用车领域很可能率先打破“鸡生蛋、蛋生鸡”死锁,实现大功率轮毂电机分布式驱动技术大规模应用。”这本书由浙大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朱绍鹏博士以及被誉为“轮毂电机第一人”的吕超合著。
很少有人在乘用车上做轮边电机。
在主流的集中式驱动电机之外另辟蹊径,开发成本高是首要原因。而且,采用四电机,电控、电池等技术都要跟得上。
仰望为什么要配套800V碳化硅平台?因为需要大扭矩、大功率,对瞬时扭矩也有要求。瞬时非常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出各种极限的动作。如果没有电控等三电技术的积累,免谈。
另外,要实现对四电机的感知、控制、执行,底层软件和硬件也需要车企自己重写。
我们了解到,比亚迪在开发易四方时,给内部的要求是必须掌握所有控制器的软件和硬件,打通底层。相当于从头到脚都要自己做。
四电机意味着超1000匹的马力,百公里加速3秒级,看上去只不过多了原地掉头等卖点。如果可以用双电机做到这样的动力系统,车企为什么要自找麻烦去做四电机呢?做好了之后,在什么级别的车型上进行量产?这都是问题。
更何况,在产业链里的800V碳化硅平台技术成熟前,直接上四电机也不现实。
2019年,保时捷Taycan作为全球第一款采用800V碳化硅平台的新车问世。然而,当时的800V供应链并没有准备好,Taycan不得不同时使用800V和400V平台。以空调压缩机来说,由于当时市面上只有400V产品,保时捷不得不配备800V转400V的转化器用于供电,额外搭载一台直流车载充电泵,将400V的充电桩输出电压升压至800V后,再对电池进行充电。
比亚迪选择轮边电机后,也只能一边做一边等。
可能有人疑惑,直接沿着集中式驱动的路线搭载四电机不行吗?
那就撑不起比亚迪的王牌了。
在一片4秒级、3秒级的百公里加速成绩表中,敢问和市场上的电动车比百公里加速,还有多少空间可供挖掘?即使百公里加速成绩打败了保时捷Taycan,然后呢?
如果再加上原地掉头、应急浮水这些,是不是格局就此打开?
其实,从比亚迪汽车的产品向前推,旗下第一款纯电动客车K9采用的便是后驱轮边电机技术,这款车在2011年正式上市,以三到五年的研发周期计算,那么至少从2008年开始,比亚迪就已经将轮边电机作为量产的技术路径了。
只不过,今天的仰望U8与K9不同,前者采用的是四电机技术,这不仅仅是将两台电机扩展为四台那么简单。
不止改变驱动方式,智驾还有后手
易四方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基于比亚迪的技术积累。
在易四方问世之前,比亚迪DM-i可以说改变了新能源车市场的格局。DM-i是上一项被冠以「超级」名号的技术。
整个2022年,比亚迪汽车共销售186万辆新车,其中DM车型946239辆,占半壁江山。
这里面, DM-i超级混动技术颠覆燃油汽车,搭载车型秦plus DM-i、宋plus DM-i、唐DM-i、汉DM-i和驱逐舰05等都是热销车型,打的是省油节能。而唐DM-p、汉DM-p等车型是属于性能版车型,打的是对标百万级豪车的百公里加速。
“王朝、海洋撑起销量。(在仰望上)我们希望用比亚迪最擅长的技术,把品牌力打上去。”陆国祥说。
陆国祥之前担任比亚迪双模系统开发中心副主任。2020年,搭载成DM-i技术的新车上市后,他转身开始领导易四方项目。
易四方要做的是,打通DM-i的三电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四电机进一步改变传统驱动方式。
基于易四方,仰望开发出了一系列像应急浮水、原地掉头等功能。其中,原地转向只有四个电机独立驱动车轮才能实现。
“我们想把各种方向的运动做到比较实用,就很有意思了。现在的横移还是要靠麦克纳姆轮,原理上还是有可以创新的地方。”
王传福是仰望的总设计师,很多功能是他提出的,比如应急浮水。当时2020年河南的水灾淹死人了,当时就想车如果能在水里应急就好了。因为需要考虑到密封性等问题,团队搞了很长时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仰望U8可以没事下个水,回到岸上继续开。
仰望U8产品总监徐凯告诉我们,当这款车进入深水后,系统界面会提示是否开启浮水功能,车主确认后,才会开启浮水。车辆可以飘浮几十分钟,电机这些核心部件是防水设计,但外部的水会以很慢的速度向车里渗,每次涉深水以后,车辆必须返厂维修。浮水功能主要用于应急,不鼓励用户主动尝试。
到这里,易四方其实已经为比亚迪抬高了技术门槛,让我们见识到了传统车企对于技术的深耕力度。
还有后手。
不止提供动力,易四方还是比亚迪做智能驾驶的敲门砖。
背后的逻辑是,在现有的主流智驾方案中,自动驾驶的感知主要来自于是摄像头和雷达,相当于人的眼睛和耳朵。但其实人还有手、脚来做感知,对应的就是轮胎、底盘。
在陆国祥看来,智驾的感知能力,与传统的感知能力比如附着力,是可以进行融合的。举个例子,人的眼睛看到的水泥地,但是并不知道地面的摩擦力是多少,这时候轮胎就可以提供感知数据。
用仰望团队的话来说就是,“视觉+智驾+电机的感知,这才是最强的。因此,仰望是传统的汽车动力学+智驾能力的创新。”
易四方架起了传统的动力学和新兴的智能驾驶的桥梁。
其实,在现场看到仰望U8时,整体感受这是一款传统参数足够强,且有着智能化尤其是智驾后手的车。
出于保密要求,关于车辆的具体信息还不能透露。笔者只能给出一些直观感受,那就是,这款车在车机中控屏、智能驾驶传感器等的设计上,都做到了很高的水准。
笔者认为,仰望U8至少在智能化上的硬件上,是可以和国内第一梯队的新能源汽车相提并论的。
回到易四方,它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提供平台技术,包括电机、电控系统和智驾控制器的算法。易四方设计好的电机,由弗迪动力生产,属于比亚迪内部供应商。
这样的角色也让我们不禁想问,易四方会不会像DM-i一样,在比亚迪的其他品牌进行应用?
陆国祥的回答是,当前四个电机+电控,主要还是硬件成本问题,以及尺寸相对来说还是很大。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机的功率密度进一步提升之后,再加上碳化硅平台成本随着搭载量增加进一步下降,其实是有机会往下探的。
能否补上智驾最后的拼图?
几年前,高合汽车在发布会上展示过可以实现原地掉头的工程车。不过,那是一台带四轮转向轮毂电机的工程车。
如今,搭载轮边电机的易四方出现,将仰望推到舞台中心,给电动车战场又增加了精彩戏份。
但在外界看来,仰望还有待补的拼图。
美籍华裔投资大佬李录认为,“从仰望U8开始,新能源车在性能、安全上的技术边界将由比亚迪定义。除了自动驾驶,比亚迪正在取代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车技术领导者。”
的确,仰望将三电的竞争抬到一个新高度,正是由于比亚迪垂直整合了电机、电控和电池等全方位的三电技术,易四方才成为比亚迪的拳头产品。三电这一局,比亚迪拿到了漂亮的分数。
在王传福口中的智能化下半场中,比亚迪智能座舱只做到了勉强及格,智能驾驶方面却一直未见大的成果落地。而长城、吉利等已经推出了各自的智驾方案,与造车新势力的竞争颇为热闹。
现在,就看仰望的智能驾驶能否迅速发力。
正如上面提到的,仰望有自己的智驾后手,靠着易四方和智能驾驶软硬件的加持,仰望具备了做好智能驾驶的底子。
但笔者仍有一个顾虑。
智能驾驶,是需要算法、数据不断积累的。那么,比亚迪以售价百万的仰望试水智能驾驶,能否快速上量,进而大规模积累道路行驶数据就是个疑问。
最后,应该如何评价易四方,以及搭载这一技术的仰望?
从已经公布的技术(内饰、智舱、智驾尚未公布)来看,易四方为仰望立起了一道门槛,要实现同样的原地掉头,必须以轮边电机技术研发四电机,而且最重要的,必须拥有做百万品牌的积累。
不仅要技术上有能力做,还要战略上敢于做。
从这一点看,易四方是三电技术的水到渠成,也是比亚迪开辟的全新战场。
至于仰望,其实真的该出场了。
吉利有路特斯,东风有猛士,广汽埃安有Hyper昊铂,一路向上打的比亚迪同样需要一个高端品牌,拉起来整个产品家族的品牌印象。
在我们看来,即使智能驾驶需要一步步来,但原地掉头、应急浮水这些功能,也真的太硬核了,充满了理工男气质,一定会有人会为仰望买单。
至于智能驾驶这一环最后如何补上,让我们再等等看。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