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丝宏观看法

林毅没有v
2023-02-25

攒够了思念,我们如期相见!今天说说啊,我的一些宏观看法,应该对你的A股投资有用!

从三体引入,大家《三体》看过没有,里面提到“高维生物”这个概念,高维生物对待低维生物,就像一帮“火鸡科学家”永远都预测不到感恩节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同样在研究宏观领域,大多数投资者通常只关注短期的变化,类似于低维视角,而更长的周期,更大的规律,才是高维度的思考。

首先是流动性,不得不提美国通胀,就像是一颗全球的定时炸弹,美联储政策要看通胀,而全球资本又跟着美联储政策走。

2022年的高通胀,美联储开始连续加息,这是有目共睹的,但这仅仅是表象,缩表还是那个缩表,宏观背景以不是当年的背景。过去20多年不管美联储怎么折腾,起码全球化的一盘大棋,但是自从贸易战以后,全球化走向反面,俄乌战争则是一个加速的引爆点。

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全球的即时生产模式,变成了冗余生产模式,十几年前被鼓吹最好的生产模式就是“零库存”,这头刚生产完,东西立马卖出去,就不需要仓储成本,没有库存积压;俄乌战争后,全球脆弱的供应链开始“打结”,谁没库存谁先“死”,这个时候有冗余系统的企业立马显现出来,人家有一套备用系统,平时不用,关键时候可以缓解压力,而这种冗余生产的成本最后都会转嫁到商品价格上,从而推高通胀。说白了以前卖一个做一个,现在卖1个做2个,所以单个产品的成本就提高了!

所以我们看到,近几年美国、欧洲自己都想搞一套全制造业的体系,中国也要开始进军高科技,把全球分工,硬是掰成了各自为政的生产体系;不仅如此,这会影响运输航线改道,基础设施的重复投资,叠加全球低出生率加人口老龄,必将导致人工成本上升,多维度因素的叠加,长期通胀不可避免。

所以你会看到,美联储陷入两难,坚持加息打压通胀,必定推高美国财政的债务成本,而如果维持经济金融的稳定,那些能源价格又是通胀的来源。

也就是说加息情况下,带来的是脆弱的部门越脆弱,而不加却会导致原本盈利就不错的能源企业带来更高收益,引发下一轮通胀。这种世界格局不变,美国还想回到2%以下可能非常的小,估计本轮回落能在3.5%附近就不错了。

再来看下国内的困境,我们站在了一个选择的十字路口:是否要对过去10年进行还债?还是找到一个有更高信用的部门或者行业,继续扩张货币信用。这是目前还没明确看到的,但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只是谁来完成扩张,目前没找到。

总体货币政策还是会非常宽松,这时有人就说地产不行,钱就会去股市,而真实的情况是,当年地产市场创造出来的天量货币,现在正在被消灭,这头的宽松仅仅是对冲作用。

从资产分布上来看,你会发现高净值人群的资产规模只是周期性下降,到2022年就企稳了,而低收入人群在积累预防性储蓄人均资产规模也回升了,但是那些所谓中产却被消灭了,他们的资产保有规模却趋势性下降了。

要知道富豪们,有钱没消费欲望,而低收入人群有欲望但没钱,唯一可以有效拉动消费的是中产阶级,只要这个阶层的人没有改善,消费拉动的边际上也很难改善,而这群人的资产缩水,主要也是受到房地产的行业的影响。

结尾:

当你站在更高维度,我们再来看股市就会变得更加清晰。

2010年以前的高光时刻属于挂钩中国总量经济增长的周期股,全球化+技术进步+中国制造涉及到的各个领域,这一时期增长亮点在于量的增长,而量的增长更多依赖于渗透率的提升。

当年全球化的环境下,商品流通无边界,谁获得低成本的资金,谁就获得主动权;而如今逆全球化开始,商品、能源的重要性会逐步体现,有钱你买不到俄油,买不到俄气,有钱你买不到技术,买不到芯片;我们正在向以金融全球化为主导的时代,过渡到以商品、能源为主导的时代。

未来5-10年,有供给约束和战略意义的大宗商品会更有机会;

第二,在新兴行业增量会遭遇瓶颈,毛利率有上行空间的传统企业会被逐步挖掘比如:煤炭、电信运营,部分战略性基础设施和重资产央企迎来重估;

第三,主题投资将从产业政策和海外映射上带来机遇:类似于我们最近看到的ChatGPT。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