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阿里巴巴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亦同步披露了来自蚂蚁集团的投资收益。财报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来自蚂蚁集团的按权益法核算收益为10.05亿元,上年同期为58.11亿元。
由于阿里延后一个季度计入所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损益,按阿里持有蚂蚁集团33%股权计算,蚂蚁集团2022年三季度的净利润约30.5亿元,去年同期则为176亿元,同比下滑83%。
财报解释称,与蚂蚁集团有关的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资本市场状况变化而导致其若干境外股权投资估值下降。
走出泥泞地带
这份财报,很可能预示着蚂蚁集团正穿越泥泞地带,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2022年前三个季度,蚂蚁集团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12亿、72亿、30亿,合计净利润214亿元,同比减少(2021年前三个季度,蚂蚁集团净利润为509亿元)58%。
实际上,自2020年上市被按下暂停键以来,蚂蚁集团的盈利便开始走低。2021年四个季度,蚂蚁集团的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197亿元、176亿元和220亿元,合计729亿元。虽然2021年净利润创下历史记录,但考虑到海外投资收益因素,蚂蚁集团2021年净利润实际已经出现同比下滑,有媒体报道称,2021年,蚂蚁集团的经营利润约400亿。
不过,考虑到业务体量及适当的分散性,蚂蚁集团的单季度利润已经降至2018年末和2019年初的水平,这或许是一个触底时刻。
蚂蚁集团过去两年的净利润下滑,与其业务整改不无关系。截止目前,蚂蚁集团的整改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方面,蚂蚁消费金融增资方案尘埃落定。2022年11月14日,重庆蚂蚁消金披露了修改后的增资方案,总增资金额为105亿元,均为货币方式出资,增资完成后,其注册资本将达185亿元,包括蚂蚁集团、杭州金投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舜宇光学、传化智联、鱼跃医疗、广州博冠科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农信投资在内的多家公司将参与本轮增资的股权认购。增资完成后,蚂蚁消金前五大股东分别为蚂蚁集团、杭州金投数字科技、南洋银行、舜宇光学和传化智联,持股比例分比为50%、10%、6.49%、6%和5.01%。
这是一个好坏参半的消息。一方面,增资方案落地,蚂蚁集团的整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另一方面,与2021年末220亿的增资方案(220亿元)相比,增资额腰斩,意味着监管有意约束蚂蚁消金的最终业务规模。
目前,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实缴资本达到百亿以上的只有招联消费金融一家,比蚂蚁消金早一年获得牌照的平安消金注册资本只有50亿元。蚂蚁消金此前的注册资本是80亿元,按2021年的增资计划,蚂蚁消金的实缴资本将达到300亿元;按最新的增资计划,蚂蚁消金的实缴资本为185亿元。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杠杆上限为10倍,因此,实缴资本规模大小关乎最终机构的消费信贷规模扩张上限。按300亿的实缴资本,蚂蚁消金可以承接约3000亿规模的信贷资产;但按185亿的实缴资本,蚂蚁消金可承接的信贷资产约1850亿。当然,蚂蚁消金也可以通过同业拆借、股东借款、资产证券化交易等方式增加融资,扩大贷款规模,但总量上仍会受到限制。以ABS为例,一是资产出表问题,只有资产出表才能提高杠杆率。二是根据监管规定,蚂蚁消金最早要2024年才能获得发行ABS资格。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蚂蚁消金资产总额达到1019.23亿元人民币,营收32.08亿元,净利润为11.05亿元。在此次增资方案前,蚂蚁消金已经基本达到了监管允许的杠杆上限。
大手笔分红安抚投资人及员工
庆幸的是,整改两年有余的蚂蚁集团可能正在触底反弹。
2023年1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马贱阳介绍称,2020年11月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管理部门指导督促蚂蚁集团等14家大型平台企业针对过去金融业务存在的无牌经营、监管套利、无序扩张、侵害消费者权益等突出问题扎实开展整改。马贱阳介绍称,目前,大多数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大型平台企业合规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保护意识明显增强,金融业务不断规范。
另一方面,为了安抚上市失败中受挫的机构投资人和内部员工,蚂蚁集团2022年两次大手笔分红。第一次是2022年一季度末,宣布分红约120亿元,这是蚂蚁集团首次分红;2022年12月,蚂蚁集团再次分红319亿元。由此计算,蚂蚁集团2022年两次分红共计439亿元。
截至2020年6月末,上市前,蚂蚁集团未分配利润为448.26亿元。这意味着,通过两次分红,蚂蚁集团将2020年前几次累积的未分配利润全部分给了投资人和内部员工。这似乎可以理解为一种补偿,对外部投资机构来说,大量上市前投入的资金需要一个拿得出手的回报,不能上市退出,那就只能通过分红解决;对于内部员工来说,大量持有股权的内部员工也需要改善生活,不能及时上市也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蚂蚁集团此次分红的重点对象是30多家外部机构股东和持有股权激励的员工,但公司主要股东和自然人股东不从公司拿走分红。
蚂蚁集团称,公司主要股东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的自然人股东自愿承诺,收到的相应分红将留存在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层面,用以增强其财务实力和对公司的资本补充能力,以配合公司的整改推进、促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君瀚君澳背后的自然人股东主要为蚂蚁高管和早期创始人,包括马云和井贤栋等在内。
海外投资收益波动较大
2021年和2022年,蚂蚁集团净利润起伏较大,部分与境外股权投资估值下降有关。
蚂蚁招股书披露显示,截至2017年、2018年、2019年年末和2020年6月末,蚂蚁集团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上市证券投资账面价值分别为52.36亿元、508.21亿元、578.63亿元以及576.38亿元,占蚂蚁集团合并总资产的3.92%、21.43%、21.31%以及18.25%。
蚂蚁集团在国内外投资了大量公司,国内的如饿了么、网商银行(持有30%),国外的如印度支付宝Paytm(未上市前持有30.33%),2019年斥资约43亿元收购的跨境支付公司万里汇(World First UK)。除此之外,截至2020年6月末,蚂蚁集团持有的合营及联营公司56家,账面价值约183亿元。
2021年,蚂蚁集团投资的4家海外公司上市。2021年7月,印度生活服务平台Zomato上市;8月,印尼电商企业Bukalapak上市;11月,韩国最大的移动支付平台Kakao Pay上市;同月,印度最大移动支付平台Paytm的母公司One97 Communications上市。
蚂蚁集团在Zomato和Bukalapak分别持有14%和13%股份,One97未上市前,蚂蚁集团持有约30%股份,上市时,蚂蚁出售了约5%股份,一次性收益约60亿元。目前,蚂蚁集团仍持有One97 25%的股份,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
2021年11月,韩国移动支付平台Kakao Pay在韩国首尔证交所上市,市值超过200亿美元。蚂蚁集团持有Kakao Pay 38.52%的股份;2022年6月,蚂蚁集团减持500万股(约占该公司3.8%)的股份,仍持有34.72%股份。目前Kakao Pay市值约90亿美元,较上市之初下跌超过50%。
同样的,One97上市后,股价一路下跌,迄今跌幅60%;Zomato上市后迄今股价下跌58%,Bukalapak更惨,上市迄今下跌75%。
因此,蚂蚁集团持有的这些公司股权在没有减持前,具有较多不确定性,波动亦很大,进而影响到蚂蚁集团的利润数据。
来源:新经济IPO
作者:参辞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