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美股的强劲反弹, 多少有点突然。 1个月前华尔街的投行都在高唱美国衰退, 美股还有下跌空间。可反弹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开始了, 特别是纳指,低位反弹超过10%。这符合所有市场底部的特征,每一次的市场底部都是在宏观环境极差,市场情绪很低的时候。 当所有利空的体现在股价上以后,比如美联储继续鹰派,衰退言论充斥市场, 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好消息都能带来市场的反弹, 随后发布的美国4季度GDP环比增长2.9%好于预期,通胀回落也符合预期, 市场开始快速反弹。
同样港股的底部也是在大家对于经济增长, 疫情影响预期都比较低的10月底, 指数悄然开始上涨, 恒生科技指数低位反弹超过70%。 所以这也印证了,我在年终复盘的时候提到的不做预测者的观点。
那么对于随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利好,利空,我们该以什么样的交易策略才能够不踏空,不追高,又能够尽量抓住市场的趋势?
首先,我觉得当市场大幅下跌以后,特别是非常大的支撑位, 同时宏观层面出现改善的预期开始明确的时候,最好是有一定的仓位, 因为当市场被某个因素催化后开始反弹的时候, 仓位比选股更加重要。
在12月底美股回调到接近10月份的低点时,我自己买了纳指ETF, 虽然知道有可能继续下跌,但是指数ETF相对风险较小, 也一定能涨回来。 在个股操作上, 也会逢低吸纳一些,没有人知道接下去一个月市场会涨还是跌, 但是你知道美联储结束加息后,市场点位一定比现在高,保留一些看好的个股的底仓也是有必要的。
最近留意到一个现象, 散户的投机性操作开始多起来, 之前被爆炒的散户概念股, 最近都异动过,bbby 三天翻3倍,尚城数科 一天涨两倍,而机构投资者却相反, 对市场依然保持谨慎, 认为美股就此转入上升趋势的观点也很少看到。
那么我们来就现有的事实和信息来做个分析, 以便更好的为我们2月份的交易做准备。
美国:
经济方面:
去年4季度GDP环比增长2.9%, 超市场预期,但是增长环比放缓。
通胀方面:
12月美国PPI同比增速降至6.2%(11月为7.3%), 环比回落明显。
加息预期:
2月2日美联储将有FOMC会议,预计加息25个基点
2月3号公布非农就业数据
2月14日 公布1月通胀数据
以上可以看到,2月份的上半月,会有比较多的数据出来。1月份美股的反弹,主要是因为4季度的GDP还不错,同时通胀回落明显。 市场预期,如果按照这个节奏下去,那么到年末,美联储可能会降息, 同时美国经济软着陆就可期。
但是个人觉得,目前市场蕴含的假设有点脆弱, 毕竟美国目前的就业缺口还比较大, 服务业的工资降幅也不明显,通胀可能在能源,地产的价格大幅下跌后, 降幅会处于平缓,美联储此时松口的可能性有点低。 因此2月份的交易,前半月不宜盲目的增加仓位, 相反如果这一波已经获利不错的,可以适当的减少仓位, 期间市场跌多了 买一些, 涨多了出一点,或者通过卖出看涨期权做个备兑。
然而港股个人觉得2月的投资价值会更大一些, 了解我的小伙伴可能知道,11月开始,我积极看多恒生科技指数。 虽然经历过2个月的反弹,目前的估值还不高,前期的上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空头回补,以及南下资金积极布局。 而海外的主动管理型基金并没有贡献,整体资金流入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在经历了第一阶段的风险偏好改善以后, 现在目前正在经历第二阶段,由于美债利率的持续下行,以及美国通胀缓解,不仅利好美股, 同样也利好港股。 而且港股在经济基本面方面,比美股有更强的确定性:
春节期间:
铁路出行已经恢复至2019年的88.6%, 酒店, 餐饮和消费也大幅超越去年同期,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555亿美元,同比增长30%。 国内经济复苏的引擎给港股上市的中资企业提供了利润上升的动力。
在资金面方面:节前南下资金流入港股29亿,海外资金流入1.59亿美元,其中主动资金流入0.36亿美元,被动资金流入1.23亿美元。离开许久的主动管理型基金的资金开始流入港股。
在策略布局上, 2月份美股在积累了一个月的反弹后,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在美联储宽松预期的相同预期下,港股的确定性更强一些。我个人不仅持有个股,同时买入了看多恒生科技指数的牛证,最近又追加了一些。这几年长期持股会比较难受,而适当的波动交易效果比较好,当有明显的确定性机会的时候,也要敢于下注。
最后,市场也有可能以另外一种方式来演绎, 提前做好预案。 祝大家投资顺利!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