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赵晨希
编辑 | 李信马
图源 | IC Photo
“疫情时,问候语是‘您核酸了吗?’,疫情后,可能就要变成‘您找到工作了吗?’”
一位互联网公司员工如此调侃道。
2022年,互联网公司的裁员来得更加猛烈。Q1财报季,财报发布与裁员几乎如火如荼地同时进行。据多家媒体网络公开报道显示,几乎所有头部互联网大厂均进行了裁员。
阿里巴巴滚动式裁员 图片来源:《财经天下》周刊
2021年年底至2022年年初,腾讯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被传裁员,CSIG为重灾区,裁员比例或达20%-30%。
2022年4月底开始,阿里巴巴被传“滚动式”裁员,波及多个事业群,包括钉钉、阿里云、陶特、CTO线、淘系等,赔偿方案为N+3。一位阿里巴巴员工向DoNews证实了这一传言,“赔偿金可以谈,但是转岗不行,HC(岗位空缺)也锁定了。”
5月初,贝壳香港双重主要上市的前一天,被传出贝壳产品、研发、运营、职能等部门,以及新业务赛道,家居家装、普惠居住裁员,比例最高达50%,以N+1进行赔偿。而COO线、CTO线的裁员比例达40-50%。
5月18日,脉脉上传出华为离职员工年终奖被克扣。多位华为员工在脉脉上留言,离职后绩效和奖金未有任何沟通,或者绩效直接被打C,导致在华为工作多年,离职后没有收到年终奖。
2022年互联网行业的艰难,从Q1的业绩报告可见一斑。
阿里巴巴2021年财年Q4(与正常财年不同,截至2022年3月31日财报)财报显示,该季度阿里巴巴净亏损76.54亿元,迎来上市以来的季度首亏。事实上,从2020财年Q4开始,阿里巴巴单季度营收增速便开始断崖式下滑。
腾讯也迎来季度净利润的滑铁卢,2022年Q1财报显示,该季度净利润为234.13亿元,同比下降51%,环比下降75%。华为2021年消费者业务受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业绩下滑明显,营收2434亿元,同比下滑接近50%。
业绩不好,不仅关系到在职员工的饭碗能否保得住,应届毕业生和企业社会招聘更是首当其冲。5月19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毁约校招生,先后登上热搜。今年年后准备入职小红书的Lisa迟迟没能顺利入职:“流水提了,Offer也发了,但一直拖着入职,说是盘点盘点,没有HC,不招人了。”
身处金融行业的Rose也没能逃过一劫,5月中旬居家办公的Rose突然接到单位人力的裁员通知。“这一次已经是我司今年以来的第二轮裁员,比例高达50%。年初大家还在互相打听裁员的情况,现在大家都麻木得连八卦都不想听了。现在我很焦虑,更多来自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赚钱的日子没赶上,以后不知道有没有机会了。”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焦虑、困惑、困扰的不仅仅是Rose,不少互联网公司的员工都在5月甚至去年突然之间失业,他们的离职过程是怎样的?又经历了哪些内心煎熬,有没有可以值得借鉴的职场经验?DoNews与华为、知乎、字节跳动等大厂员工聊了聊。
01. 一天之内“光速”被离职,没有回旋余地
李萌 | 34岁 知乎大社区员工
两年前,我从一家互联网公司跳槽到知乎。知乎提供的岗位与本人经验匹配度,薪资待遇水平,公司距家距离近等都让我比较满意,但两年后的今天,我从未想到离开知乎的方式如此不体面,让我感到些许心寒。
今年5月以来,北京疫情发展,让大部分同事被动居家办公,但我们的工作内容并没有变化,我所在的部门属于大社区部,每天我都需要做平台的内容运营,做项目圆桌的运营。每周五我们部门都有组会,总结一周工作情况,并为筹备下周具体工作安排。
5月20日,周五的组会和往常有些不一样。会末,领导神神秘秘地提了一句,公司最近会有架构调整,下周一他会私下找具体的相关同事谈话。但是,大家都没有多想,更没有当回事,毕竟,互联网公司节奏快,架构调整比较寻常。
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5月23号周一,上午大家都还在按时正常上班,下午领导突然通知我参与线上腾讯会议,明确一下“架构调整后的变化”。线上会议群里,除了部门领导,还有HR的同事。我才意识到情况不对,HR说明公司最近业务发生变化,要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以后无法与我继续共事了。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HR已经进入下一阶段谈话了,Last Day(最后一天)以及如何赔偿。HR告诉我,公司会给我们N+1赔偿,谈话当天,也就是5月23日是在公司的最后一天。在确认赔偿金额后,与我心中预估的金额相差不多,我就直接签了离职协议。
后续继续与HR掰扯已经没有太多价值,除了让我深感疲惫,更没有什么作用,因为裁员名单早就确定好了。而在我签完协议之后半个小时之内,我的企业微信就被公司管理员禁用,这让我感到利益之下,公司的无情。疫情之下,突击式裁员让我措手不及。
据我所知,新闻报道知乎裁员比例20%-30%,但我们部门裁员实际比例达到35%-40%,甚至有的小组全部被裁撤,基层管理的组成也在其中。金三银四已经过去了,我也马上要迎来35岁“危机之年”,对于未来我已经没有奢望。
02. 受制裁后,无效加班增多,离职没有年终奖
小吴 | 32岁 华为终端BG员工
2013年,大学毕业,我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进入华为运营商BG做研发工作。那时华为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这一年,华为首次超过爱立信成为全球第一大电信运营商,当时,我为自己的择业选择感到满意。
在运营商BG工作四年后,我发现我的工作上升空间有限,于是工作第五年,我申请了内部调岗,去了2012实验室工作。但2012实验室的工作也很乏味,工作一年多后,我再次申请内部调岗,想挑战一下自我,来到消费者BG。
2018年是消费者BG发展势头最为高光的一年,消费者业务营收首次超过运营商业务,成为最为“强势”的部门,我为自己进入华为踩对每一个节点而暗自庆幸。但是没想到,一年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2019年5月,因为众所周知的芯片技术“封锁事件”,消费者业务的困难逐年增加。虽然,我属于基层研发岗位,业务受限后,我们基层员工没有特别直观的感受。但能明显能感受到的是,加班越来越多了。
领导会以各种理由,打鸡血,让我们加班,但实际上工作效率并没有提高。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加班费只有在离职时才能结算,在职时体现不出来,这更让我有了一些抵触心理。再加上,平时我与领导关系不近,而绩效考核往往是领导的一言堂。在消费者BG工作期间,我工作能力优秀,但绩效一直不佳,甚至较差,这与我跟领导关系不和睦有很大关系。
半年绩效、年度绩效考核不佳将拿不到年终奖,衡量各种利弊之后,我觉得继续下去不划算,我下决心要离开华为。但是,没有想到离职的过程并不愉快,问题同样出在年终奖。因为,在华为即便是要离职员工,领导也有权力打绩效,如果绩效是C,那么,离职我将拿不到年终奖,只有N+1的赔偿。
我在华为工作将近十年,大好的青春贡献给公司,我对华为亦有很深的感情,但离职赔偿金额缩水,让我倍感心寒。据我了解,没有拿到年终奖的也不只是我一个人,我们部门很多人,无论是主动离职、被动离职,都在离职时因为年终奖吃了亏。
华为以奋斗者为本,每个奋斗者都应该拿到本属于自己的“奖励”,劳动者权益应该被保障,不应该有各种“灰色机制”。当然,与互联网公司相比,华为已经非常厚道,即便是主动离职,员工也能拿到N+1赔偿。但华为也并没有外界那么光鲜,比如,华为公积金远低于其他企业,班车费用自理,食堂比外面贵。我虽离职了,对华为仍有更高期望,华为理应做得更好。
03. “摆烂”、“躺平”被公司开除,我开起了网约车
陈默 | 30岁 融创房地产策划
本科刚毕业,我就进入地产行业做策划相关工作,工作七年,工资从最早的2000-3000块钱,一路涨到几万元不等,再加上各种房地产投资行为,可以说,工作几年,这份工作让我在我们的二三线小城市,基本上实现了财务自由,我也亲身见证了地产行业这些年的蓬勃发展。
本以为,我在地产行业的职业之路可以继续顺畅。毕竟,随着工作年限增长,我对项目管理、项目甄别的经验日渐丰富。但没有想到从去年开始,因为政策调控,业绩断层下滑,公司经营状况急转直下。去年至今,公司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不断缩减编制,降薪,已经裁员了好几轮。
我的工资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缩水至1万出头,不仅薪资下调,延迟发放,各种补贴、报销停发,年终奖也取消了。领导还经常找各种理由让我们周末加班,做各种PPT。极大地影响了我的工作热情,毕竟,努力工作没有额外奖励,不努力工作貌似也没有任何损失。
渐渐地,2022年年后我开始学会躺平、摆烂,领导安排的工作,简单糊弄一下,工作掐点上班、按时下班,晚上不再加班。或许是领导也察觉到了我的消极、怠工状态,在5月份最新一轮裁员名单上,我看到了我自己。
人力找我进行了简单谈话,我非常爽快地答应了赔偿方案。近一年多行业的发展,已让我对地产行业没有任何期待,连续几个月工资延缓到账,就连基本的生活开支都受到影响。今年我的年龄也有30周岁,“30而立”。与其“温水煮青蛙”,慢慢消耗自己的热情和激情,不如趁着行业低迷期,调整一下自我,切换赛道找到新的职业可能性。
继前年我全款买房之后,去年我又为自己添置了一台电动汽车。在公司经营欠佳情况下,摆烂期间,我经常在晚上开网约车补贴生活,电动车电费成本低,每天我都能赚100元到200元不等,起码解决了我日常吃饭的开支。
离职后,我更是全职当起了网约车司机,有朋友问我,一直不找工作,不会焦虑吗?事实上,我根本没有任何焦虑感,我已经喜欢上了网约车司机的职业,工作压力没有地产行业大,工作时间自由,每个月也能净赚1万多,我更快乐了。现在想想,这可能是“塞翁失,焉知非福”吧!
04. 隔离期结束,我成了无业游民
倩倩 | 26岁 贝壳新房业务运营员工
谁能想到生活的打击总是接二连三?
5月初,我家小区附近出现新冠肺炎阳性病例。随后,作为密接小区,我们整个小区被管控,不能外出。以为居家隔离不能上班已经够惨了,不想更大的打击来了。隔离第三天,5月12日,也就是公司刚刚在香港双重上市后,公司人力开始与员工们沟通,商量裁员事宜。
我也在本次裁员的名单上,简单沟通赔偿方案后,我被正式裁员了,5月底来公司办理离职手续,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时间。而从人力通知裁员到裁员结束,整个过程我处于大脑空白,两眼发懵的状态,根本来不及反应,也没有任何准备,包括提前录音。
这是我第一次经历被裁员,2019年大学毕业至今,我工作不过三年时间。2021年,我入职贝壳新房业务部门。记得当时刚入职没有多久,领导就开始天天念叨日子难过,下半年开始公司陆续裁员。
因为我刚刚进入地产行业,对行业并不是非常了解,我只是隐约从领导那里听到,新房业务不好主要是开发商的问题。有的开发商欠款,拖欠时间长达半年多到一年多。今年年后,行业更是日渐不景气。公司困难,我作为基层员工也能明显地感觉到。
但是,我没想到,我一个年轻的新员工,也在这次的裁员名单上。一边是,公司内如火如荼的裁员;一边是,因为疫情我被困在小区家中,哪也不能去,当时的感觉糟透了,内心的郁闷难以言表。在家隔离期间,我就开始在网上找工作,无奈岗位有限,不是不开放,就是投递简历后,没有任何回应。
我想今年的行情下,一时半会儿,我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如彻底给自己放一个长假。可是,我又无法完全躺平,一想到作为一个北漂,每个月的房租和各种生活开销,就让我感到压力山大。我心里盘算着,再给自己一两个月时间,如果还没有找到新的工作,我打算回来老家避一避。
05. 互联网大厂“袪魅”:裁员后我看到了没有滤镜的大厂
菲菲 | 25岁 前字节跳动上海商业化团队员工
我是去年被裁员的,因为被裁得早,很幸运,离职一周后,我又迅速找到了新工作,总体感到满意。我在字节跳动上海商业化团队,总部在上海科技绿洲写字楼。2021年11月9日,领导飞书拉群通知大家,一起开一个在线会议。字节上海商业化团队调整很多经理退到一线,员工被裁,60多个人的组仅保留个位数。
随后,就进入办理离职手续阶段,补偿是N+1。当然,内部提供转岗机会,实力强的员工有机会去字节跳动城市总部做垂直销售,实力弱一些的去新业务线创新,如抖音团购。但最终综合考虑下,我决定离职。
2021年6月份,我校招进入字节跳动上海商业化团队,岗位是销售管培。其实在拿到字节跳动商业化offer之前,我还拿到了深圳教师的工作。但是,字节跳动属于互联网大厂,头顶光环,我也非常认同字节跳动的企业价值观“拥抱变化”。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从深圳来到上海工作。
但“拥抱变化”,可能意味着随时都有可能有剧烈的变化发生。入职之前,我对字节跳动,颇有期待。入职之后,我发现现实与理想存在差距,当互联网大厂光环与滤镜褪下后,其实存在很多问题。商业化整个团队都很年轻,大部分都是95后,团队领导的各方面资质,比如学历、社会阅历等都很一般。我研究生毕业,属于团队中学历最高的员工。
平时大家摸鱼、划水比较多,整体工作氛围一般。特别是员工福利与上海科技绿洲本部有天壤之别,我们对外介绍自己的身份必须是字节跳动抖音商业化团队,而不是字节跳动抖音团队的,而商业化团队的工作本质就是广告销售,我们主要做SMB(中小企业业务),实际业务推广中,适合做信息流广告的商家和行业有限。最终的结果有可能是,做一单死一单,然后再重新拉新业务。
转岗选项中的另一个新业务抖音团购,我之所以不去,是因为该部门人员流动性很大,每天动辄三四个小时的无效开会,给人的精神折磨很大。字节跳动商业化团队非常善于通过各种新词汇包装自己,这个可能是所有互联网大厂都存在的弊病。比如,面销说OS,电销说IS,地推说创新,裁员叫优化。总之,大厂有些工作只是表面看起来风光,工资高,但实际上没有什么技能。
经历这次职场挫折之后,我奉劝刚毕业的孩子们,如有更好的选择,一定不要做互联网销售,学不到东西,不利于职业长久发展。互联网企业最值得去的核心岗位是技术岗,产品经理、运营、销售这些岗位实际上很水。大家都以为自己能保持20多岁的状态,但根本不可能,大家趁年轻还是要做一些价值更高的事情。
(文中Lisa、Rose、李萌、小吴、陈默、倩倩、菲菲为化名)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