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昵称能用
2022-05-22
你写的很长 但是好像胡说八道的
策略周报 | A股与美股缘何背道而驰?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一年翻百倍
2022-05-22
一年翻百倍
就是胡说八道
什么也没有了~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1
3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615761006,"tweetId":"615761006","gmtCreate":1653203219905,"gmtModify":1653203219905,"author":{"id":4087883810201120,"idStr":"4087883810201120","authorId":4087883810201120,"authorIdStr":"4087883810201120","name":"到底什么昵称能用","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6,"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1,"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你写的很长 但是好像胡说八道的</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你写的很长 但是好像胡说八道的</p></body></html>","text":"你写的很长 但是好像胡说八道的","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3,"commentSize":1,"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15761006","repostId":1141205493,"repostType":4,"repost":{"id":"1141205493","kind":"news","weMediaInfo":{"introduction":"侃投资/话人生/广交友","home_visible":1,"media_name":"股市荀策","id":"1012219063","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0945e49df9384880a2a850c7de1463be"},"pubTimestamp":1653192937,"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41205493?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5-22 12:15","market":"sh","language":"zh","title":"策略周报 | A股与美股缘何背道而驰?","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41205493","media":"股市荀策","summary":"②今年4月底以来美股急跌后A股未跟随式下跌,源于中美两国经济周期错位以及股市估值位置不同。A股与美股的逆向近两周来美股明显下跌,5/9-5/20期间道琼斯工业指数累计下跌5.0%、标普500跌5.4%、纳斯达克指数跌6.2%,而A股的整体表现明显更强,近两周沪深300累计上涨4.3%、创业板指涨7.7%。历史上A股和美股整体相关性不高,但美股下跌对A股影响大。近期A股开始对美股下跌脱敏。","content":"<html><head></head><body><blockquote><b>核心结论:</b>①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以来中美股市相关性上升,但仍是弱相关,其中A股跟跌现象明显。②今年4月底以来美股急跌后A股未跟随式下跌,源于中美两国经济周期错位以及股市估值位置不同。③A股3-4年周期的大底部已出现,积极因素在累积,现阶段新基建更优,如数字经济、低碳经济,未来逐步重视消费。</blockquote><p><b>A股与美股的逆向</b></p><p>近两周来美股明显下跌,5/9-5/20期间道琼斯工业指数累计下跌5.0%、标普500跌5.4%、纳斯达克指数跌6.2%,而A股的整体表现明显更强,近两周沪深300累计上涨4.3%、创业板指涨7.7%。那么为何近期中美股市表现明显分化?本文对此进行分析。</p><p><b>1.现象:近期A股与美股开始逆向</b></p><p>去年底以来受俄乌冲突和全球流动性收紧等因素影响,去年12月至今年4月海内外市场普跌,期间标普500最大跌幅14.6%、纳斯达克指数跌22.5%、沪深300跌27.0%、创业板指跌39.7%。然后最近两周中美股市的走势开始明显背离,5/9-5/20期间美股下跌明显而A股持续走高。</p><p><b>历史上A股和美股整体相关性不高,但美股下跌对A股影响大。</b>美股的持续走弱使得部分投资者担心A股后续的表现将会受到拖累,而对比A股和美股的历史走势,可以发现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我们统计了上证综指和标普500滚动3个月的相关系数,1991年以来该相关系数的均值为0.17,2005年A股股权分置改革后该相关系数的均值提升至0.30,而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后该相关系数的均值进一步提升至0.40,可见中美股指之间确实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整体相关性并不强。</p><p>但进一步观察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以来中美股指的走势,可以发现A股在美股上涨时未必跟随,但在美股大幅下跌时A股的走势往往会遭受拖累。例如15/12-16/01期间美联储宣布加息后美股明显回调,标普500最大跌幅14%,同期A股受外盘及制度因素影响跌幅更大,沪深300最大跌幅28%;而到了18年时由于美联储加息和中美关系等因素的扰动,美股在18年1-2月、10月和12月均明显下跌,同期的A股也均跟随式下跌;此外还有20年2-3月疫情在全球爆发、去年12月至今年4月俄乌冲突叠加美联储加息,在这些时间区间内中美股市也均是同步下跌,具体数据详见表1。</p><p><b>近期A股开始对美股下跌脱敏。</b>然而从近期的情况来看,4月下旬至今美股经历了多次单日跌幅超过3%的急跌,但在美股大幅下跌时A股的走势反而开始背道而驰:例如4月26日标普500下跌3%、纳斯达克指数跌4%,而次日4月27日沪深300上涨3%、创业板指涨6%;5月9日标普500下跌3%、纳斯达克指数跌4%,而次日5月10日沪深300涨1%、创业板指涨2%;5月18日标普500下跌4%、纳斯达克跌5%,而次日5月19日沪深300上涨0.2%、创业板指涨0.5%。对比4月下旬以来中美股市的走势,可以发现近期A股已开始对美股下跌脱敏。</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659d58d7cc93a3ad1c640196762087ff\" tg-width=\"1080\" tg-height=\"367\"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25a99dcbb3400e6f2878f1348c0b78e\" tg-width=\"1080\" tg-height=\"24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2.原因:经济周期和估值位置不同</b></p><p>那么为何近期美股大幅下跌时A股依然能保持韧性?我们认为这背后主要源自于中美两国的经济周期错位,以及中美股市估值所处的位置不同。</p><p><b>经济周期:我国已处于衰退后期,而美国尚处于滞胀期。</b>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我们在《反弹到反转需要啥条件?-20220504》中分析过,参考改进版的投资时钟,我国经济从21年中后开始回落,同时通胀上行到高点,因此21年下半年我国投资时钟进入滞胀期;而21年底至今我国经济下行进入后期,同时通胀开始下行,属于投资时钟当中的衰退前期,21年下半年以来A股整体调整,背后原因正是我国投资时钟进入了滞胀期+衰退前期;而目前随着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我国的投资时钟正步入衰退后期,根据投资时钟的大类资产轮动规律,股市往往在衰退后期时企稳。</p><p>再看美国,疫情冲击下美国经济的复苏要晚于我国,因此经济周期的轮动也更慢。参考美国季度GDP同比增速以及PCE当月同比增速,20Q3-21Q1期间美国整体处于经济增速回升而通胀较低的复苏期,21Q2-Q4美国经济整体处于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均在提升的过热期,到了今年美国的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因此今年以来美国经济整体处于滞胀阶段。而近几个月来美国的通胀数据持续处于高位,4月美国CPI同比仅从3月8.5%小幅降至8.3%,这让市场担心美联储为应对通胀将大幅加息,进而使得美国经济过早过快地陷入衰退。尤其是美国近期披露的部分经济和企业盈利数据较弱,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下行的担忧。例如美国ISM制造业PMI从3月的57.1下滑至4月的55.4,创下20年9月以来的新低;而截至今年5月14日美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降至59.1%,接近1953年来历史最低水平;此外美国零售龙头沃尔玛于当地时间5月17日公布2023财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数据显示其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5%,当日沃尔玛收跌11%,创下1987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e4d5ea163349fb8d5d776c7809bc9ed\" tg-width=\"970\" tg-height=\"645\"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68ddeaf4ab30869fcf75f49e310785f1\" tg-width=\"1080\" tg-height=\"364\"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f8de8d3301ec01d1b4cf8560aae0b69\" tg-width=\"1080\" tg-height=\"363\"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097fa674aedff73907115d0b717f4e1\" tg-width=\"1080\" tg-height=\"364\"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估值水平:A股估值已较低,而美股估值仍处于中等偏高水平。</b>除宏观环境外,估值水平也是导致中美股市表现分化的因素之一。先看A股,持续调整后估值已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在今年4月A股达到年内低点时万得全A的PE(TTM,下同)为15.2倍,由于2013年来A股已经历了2轮完整的牛熊周期,因此我们以13年为起点计算A股估值的历史分位,数据显示目前A股PE处于13年来从低到高26%的历史分位,接近13年来均值向下一倍标准差的位置。即便近期A股已明显反弹,但截至2022/05/20 万得全A的PE依然只有16.5倍,距离13年来的PE均值18.2倍依然有一段距离,目前PE仍处于13年来从低到高31%的历史分位。而若以2005年为起点,至今A股已经历了4轮完整的牛熊周期,目前A股PE也仅处于05年来从低到高27%的历史分位。</p><p>与A股不同,美股的估值在经历了大幅回调后目前标普500的PE(静态,下同)仍有19.0倍,依然处于历史上中等偏高的水平。由于美股的牛熊周期较长,因此我们选择最早开始有估值数据的1954年为起点,至今美股经历了约4轮牛熊周期,目前标普500 PE仍处于1954年以来65%的历史分位。此外由于1990年后美股估值中枢整体抬升,因此我们以1990年为起点来计算,至今美股经历了约2轮完整的牛熊周期,目前标普500 PE处于1990年以来42%的历史分位。因此综合来看,目前美股估值整体处于历史上中等偏高的水平。</p><p>综合来看,美国仍处在经济增长动能下滑而通胀高企的滞胀期,同时在政策上还面临美联储紧缩的压力,而我国已经处于政策托底经济的衰退后期,因此A股的宏观环境要优于美股;此外在市场微观结构方面,A股的估值已处于低位,而美股的估值依然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估值位置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近期美股和A股走势开始“逆向”。</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3b8903d4f94495bb5cbc966c30f51e3\" tg-width=\"1080\" tg-height=\"36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3.A股的积极因素在累积中</b></p><p><b>市场3-4年一次的大底部已经出现。</b>4月下旬来我们多篇报告分析指出,市场的底部区域已经出现,详见《从基金表现看市场调整进程-20220424》、《反弹到反转需要啥条件?-20220504》、《各类投资者的仓位分析-20220516》等。回顾这轮A股下跌,指数层面21年2月已经陆续开始,沪深300和上证综指21/2/18见高点,创业板指21/7/22见高点,集体加速下跌从21/12/13开始,源于两个灰犀牛(美国加息节奏加快、中国疫情大幅反弹)+一个黑天鹅(俄乌冲突)。本轮下跌的本质源于经济周期,历史数据显示,滞胀+衰退前期股市往往下跌,3-4年出现的熊市是周期的必经阶段。正是基于历史研究,去年底我们就提出今年市场面临下跌压力,过去3年我们多次分析提出A股可能形态类似美股,涨三年跌一年,《曲则全,枉则直——2022年中国资本市场展望-20211211》、《展望22年:我们的三个特别判断-20211219》。从宏观经济周期、股市牛熊周期分析,4月底的低点大概率已经是市场底部区域:宏观经济周期角度,投资时钟进入衰退后期股市往往止跌,国内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尤其429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稳增长的目标不变,这轮周期大概率进入衰退后期了。股市牛熊周期角度,对比前几次熊市下跌,沪深300下跌已持续14.4个月(21/02-22/04),最大跌幅达37%,时空很显著,从估值、风险溢价、股债收益比、破净率等指标看,与过去5次历史大底比,当前市场已处于大的底部区域(详见表3)。</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468cf8c449ee767f4d27cbf03844f43\" tg-width=\"1080\" tg-height=\"27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33cc92a0539be134cb3f7159dae80290\" tg-width=\"1080\" tg-height=\"344\"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积极的因素正在累积中。</b>市场目前底部区域已现,而回顾历史,底部的形态是复杂多样的,历史上有U形(05年下半年)、深V形(08年10月底,19年1月初)、W形(12-13年,后角更低)、平缓的浅V形(16年1月底)。什么时候确认市场从底部走向右侧(从反弹演绎成反转)还是要密切跟踪五大信号:社融存量同比/贷款余额同比(反映货币政策)、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反映财政政策)、PMI/PMI新订单(反映制造业)、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早周期行业)、汽车销量累计同比(早周期行业)。过去五次指数最低点的月份,对应5个领先指标中3个企稳或已经回升。这次,4月的货币、财政类指标已经处于右侧,4月的PMI大幅回落,可能是最低点,地产和汽车的销售也有望逐步企稳,积极因素已经在累积。</p><p>一是稳增长类政策仍在不断加码。从4月29日政治局会议提出“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并要求“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后,政策不断在加码落地。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云南主持召开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座谈会,会上指出“已出台政策要尽快落实到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上半年基本实施完毕;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挖掘政策潜力,看得准的新举措能用尽用,5月份能出尽出。”央行近期也两次“降息”,5月15日,央行宣布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但二套房贷款利率不变;5月20日,央行一次性下调5年期LRP利率15个bp至4.45%。两次“降息”后首套房利率最多可以下降35bp。就地产本身政策而言,年初至今已有百城出台了放松楼市的政策,5月20日南京上调了二套房的公积金贷款额度,由现行的30万元/人、夫妻双方60万元/户,调整至50万元/人、夫妻双方100万元/户。</p><p>二是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疫情是今年3月以来影响市场最重要的变量之一,但是目前吉林已实现社会面清零,上海的疫情正稳中向好。5月16日上海宣布5月22日起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有条件逐步恢复运营,6月1日至6月中下旬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高频数据显示经济也开始修复,例如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拥堵指数在5月后开始明显修复,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第二周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速已由4月最差的-60%收窄至当前的-22%,零售增速从-61%收窄至-29%。</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a42fccd8416f5a3b4622424278bc32f\" tg-width=\"1080\" tg-height=\"353\"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3a5e2126da66dd5fb75b71c1571c582\" tg-width=\"1080\" tg-height=\"367\"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4.目前聚焦新基建,逐步关注消费</b></p><p>相比于市场底部的判断,投资者更加关注风格和行业的选择,在《稳增长路径下的行业轮动——借鉴09和20年-20220516》中我们指出,历史稳增长政策路径下,08年行业轮动从基建到消费,再到科技;20年从新基建到中游制造,再到消费。这次稳增长政策发力之下,去年12月开始我们把银行地产作为第一梯队,至今金融地产和传统基建超额收益已经明显,未来稳增长政策将持续发力,低估值的银行和地产仍有空间,只是对比历史,跑赢指数的空间可能有限。相对而言,结合政策面、业绩面和市场面,当前新基建弹性更大,未来逐步重视消费。</p><p><b>相比于老基建和大金融,新基建的弹性可能更大。</b>《看好成长的三个理由-20220515》中我们指出当前看好新基建有三大理由:一是政策支持,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指出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明确提及绿色低碳能源基地、分布式电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等领域,今年稳增长背景下新基建增速更快,计算机、通信和电子1-3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8%,高于传统经济的10.5%;二是基本面更优,22Q1低碳经济产业链归母净利润同比为76.5%、数字经济12.5%,全部A股3.6%的增速,且从PEG角度衡量多个细分子领域PEG低于1;三是从市场面角度看,目前成长行业已明显超跌,未来一段时间超额收益有望更高。综合来看,低碳经济中的光伏风电,储能和特高压值得关注,数字经济中的5G和宽带基础网络、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值得关注。</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6bcc71f171500c1e474519700be26a10\" tg-width=\"1080\" tg-height=\"489\"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低碳经济:光伏、风电、储能和特高压</b>:稳增长背景下,光伏风电也是政策发力的重点。除此之外,5月18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欧盟再生能源计划”(REPowerEU Plan) ,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由之前的40%提高至45%,上调2030年光伏并网目标至600GW(测算得约合装机量750GW)。根据海通电新分析师预测,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量增速有望达50%。国内风光大基地项目建设陆续启动,催生了对储能和特高压的新需求。发改委提出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30GW以上,而21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仅4GW。特高压也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发力点,“十四五”期间国网特高压投资规划3800亿元,较“十三五”期间2800亿元的投资额增长35.7%。从一季报业绩来看,22Q1光伏风电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为75.4%,较21Q4的51.5%继续提升;储能业绩增速较为亮眼,22Q1储能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为58.3%,较21Q4的-77.6%大幅改善。相关公司如隆基股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锦浪科技、固德威、东方电缆。</p><p><b>数字经济:5G、云计算、数据中心等。</b>数字经济基建建设有望提速:5G领域中,根据海通宏观的整理和测算,22年5G基站相关基建投资将达1763亿元。宽带基础网络方面,我们测算22年新增光纤光缆线路长度有望超440万公里,较21年增加39%。云计算方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十四五”末云计算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0亿元,22-25年期间年复合增速将达36.8%。数据中心方面,我们测算2022年数据中心领域投资将达5278亿元,较21年增长26.1%。人工智能方面,根据中国电子学会的预测,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276.5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42.8%。从一季报业绩来看,5G板块业绩明显提升,归母净利累计同比从21Q4的1.3%上升至22Q1的24.4%;数据中心业绩有所改善,归母净利累计同比从21Q4的-5.5%上升至22Q1的7.6%。相关公司如星网锐捷、中兴通讯、广联达、紫光股份、数据港、海康威视。</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2de3ffee2ba0e80969bb5de6ee671b1\" tg-width=\"1080\" tg-height=\"355\"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e619364007ca6a589197fd4b2f5689c\" tg-width=\"1080\" tg-height=\"37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1703cb8627f09373efccfb97cd0f311\" tg-width=\"998\" tg-height=\"75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未来逐步重视消费。</b>消费的修复同步或略滞后于经济的修复,这是因为影响居民消费的两个变量——收入和储蓄——均受经济复苏节奏的影响。收入方面,收入增长基本由经济增长决定,在经济复苏中,首先是投资和生产端先修复,随后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微观企业盈利上行,居民收入提高。从08年金融危机和20年初新冠疫情冲击后经济复苏过程可以看出,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回升的斜率和幅度都快于社消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社消零售总额增速和GDP增速回升较为同步。储蓄方面,外生冲击后,居民未来收入不确定性上升,预防性储蓄往往上升,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如20年在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从19年之前的70%左右降低至66%,21年才回到69%,接近疫情前水平。因此,从收入和储蓄两方面看,消费复苏会略滞后于生产方面的修复。当前国内疫情已处在下降通道,随着疫情逐渐得控,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经济也将逐步企稳回升,叠加三、四季度中秋、国庆假期对消费的拉动,与经济复苏相关的消费基本面或将更强。</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90e4cd551764042b6344fe22e3df4ab\" tg-width=\"1080\" tg-height=\"35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风险提示:</b>通胀继续大幅上行,国内外宏观政策收紧。</p></body></html>","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策略周报 | A股与美股缘何背道而驰?</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策略周报 | A股与美股缘何背道而驰?\n</h2>\n\n<h4 class=\"meta\">\n\n\n<a class=\"head\" href=\"https://laohu8.com/wemedia/1012219063\">\n\n\n<div class=\"h-thumb\" style=\"background-image: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945e49df9384880a2a850c7de1463be);background-size:cover;\"></div>\n\n<div class=\"h-content\">\n<p class=\"h-name\">股市荀策 </p>\n<p class=\"h-time\">2022-05-22 12:15</p>\n</div>\n\n</a>\n\n\n</h4>\n\n</header>\n<article>\n<html><head></head><body><blockquote><b>核心结论:</b>①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以来中美股市相关性上升,但仍是弱相关,其中A股跟跌现象明显。②今年4月底以来美股急跌后A股未跟随式下跌,源于中美两国经济周期错位以及股市估值位置不同。③A股3-4年周期的大底部已出现,积极因素在累积,现阶段新基建更优,如数字经济、低碳经济,未来逐步重视消费。</blockquote><p><b>A股与美股的逆向</b></p><p>近两周来美股明显下跌,5/9-5/20期间道琼斯工业指数累计下跌5.0%、标普500跌5.4%、纳斯达克指数跌6.2%,而A股的整体表现明显更强,近两周沪深300累计上涨4.3%、创业板指涨7.7%。那么为何近期中美股市表现明显分化?本文对此进行分析。</p><p><b>1.现象:近期A股与美股开始逆向</b></p><p>去年底以来受俄乌冲突和全球流动性收紧等因素影响,去年12月至今年4月海内外市场普跌,期间标普500最大跌幅14.6%、纳斯达克指数跌22.5%、沪深300跌27.0%、创业板指跌39.7%。然后最近两周中美股市的走势开始明显背离,5/9-5/20期间美股下跌明显而A股持续走高。</p><p><b>历史上A股和美股整体相关性不高,但美股下跌对A股影响大。</b>美股的持续走弱使得部分投资者担心A股后续的表现将会受到拖累,而对比A股和美股的历史走势,可以发现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我们统计了上证综指和标普500滚动3个月的相关系数,1991年以来该相关系数的均值为0.17,2005年A股股权分置改革后该相关系数的均值提升至0.30,而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后该相关系数的均值进一步提升至0.40,可见中美股指之间确实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整体相关性并不强。</p><p>但进一步观察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以来中美股指的走势,可以发现A股在美股上涨时未必跟随,但在美股大幅下跌时A股的走势往往会遭受拖累。例如15/12-16/01期间美联储宣布加息后美股明显回调,标普500最大跌幅14%,同期A股受外盘及制度因素影响跌幅更大,沪深300最大跌幅28%;而到了18年时由于美联储加息和中美关系等因素的扰动,美股在18年1-2月、10月和12月均明显下跌,同期的A股也均跟随式下跌;此外还有20年2-3月疫情在全球爆发、去年12月至今年4月俄乌冲突叠加美联储加息,在这些时间区间内中美股市也均是同步下跌,具体数据详见表1。</p><p><b>近期A股开始对美股下跌脱敏。</b>然而从近期的情况来看,4月下旬至今美股经历了多次单日跌幅超过3%的急跌,但在美股大幅下跌时A股的走势反而开始背道而驰:例如4月26日标普500下跌3%、纳斯达克指数跌4%,而次日4月27日沪深300上涨3%、创业板指涨6%;5月9日标普500下跌3%、纳斯达克指数跌4%,而次日5月10日沪深300涨1%、创业板指涨2%;5月18日标普500下跌4%、纳斯达克跌5%,而次日5月19日沪深300上涨0.2%、创业板指涨0.5%。对比4月下旬以来中美股市的走势,可以发现近期A股已开始对美股下跌脱敏。</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659d58d7cc93a3ad1c640196762087ff\" tg-width=\"1080\" tg-height=\"367\"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25a99dcbb3400e6f2878f1348c0b78e\" tg-width=\"1080\" tg-height=\"24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2.原因:经济周期和估值位置不同</b></p><p>那么为何近期美股大幅下跌时A股依然能保持韧性?我们认为这背后主要源自于中美两国的经济周期错位,以及中美股市估值所处的位置不同。</p><p><b>经济周期:我国已处于衰退后期,而美国尚处于滞胀期。</b>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我们在《反弹到反转需要啥条件?-20220504》中分析过,参考改进版的投资时钟,我国经济从21年中后开始回落,同时通胀上行到高点,因此21年下半年我国投资时钟进入滞胀期;而21年底至今我国经济下行进入后期,同时通胀开始下行,属于投资时钟当中的衰退前期,21年下半年以来A股整体调整,背后原因正是我国投资时钟进入了滞胀期+衰退前期;而目前随着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我国的投资时钟正步入衰退后期,根据投资时钟的大类资产轮动规律,股市往往在衰退后期时企稳。</p><p>再看美国,疫情冲击下美国经济的复苏要晚于我国,因此经济周期的轮动也更慢。参考美国季度GDP同比增速以及PCE当月同比增速,20Q3-21Q1期间美国整体处于经济增速回升而通胀较低的复苏期,21Q2-Q4美国经济整体处于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均在提升的过热期,到了今年美国的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因此今年以来美国经济整体处于滞胀阶段。而近几个月来美国的通胀数据持续处于高位,4月美国CPI同比仅从3月8.5%小幅降至8.3%,这让市场担心美联储为应对通胀将大幅加息,进而使得美国经济过早过快地陷入衰退。尤其是美国近期披露的部分经济和企业盈利数据较弱,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下行的担忧。例如美国ISM制造业PMI从3月的57.1下滑至4月的55.4,创下20年9月以来的新低;而截至今年5月14日美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降至59.1%,接近1953年来历史最低水平;此外美国零售龙头沃尔玛于当地时间5月17日公布2023财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数据显示其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5%,当日沃尔玛收跌11%,创下1987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e4d5ea163349fb8d5d776c7809bc9ed\" tg-width=\"970\" tg-height=\"645\"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68ddeaf4ab30869fcf75f49e310785f1\" tg-width=\"1080\" tg-height=\"364\"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f8de8d3301ec01d1b4cf8560aae0b69\" tg-width=\"1080\" tg-height=\"363\"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097fa674aedff73907115d0b717f4e1\" tg-width=\"1080\" tg-height=\"364\"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估值水平:A股估值已较低,而美股估值仍处于中等偏高水平。</b>除宏观环境外,估值水平也是导致中美股市表现分化的因素之一。先看A股,持续调整后估值已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在今年4月A股达到年内低点时万得全A的PE(TTM,下同)为15.2倍,由于2013年来A股已经历了2轮完整的牛熊周期,因此我们以13年为起点计算A股估值的历史分位,数据显示目前A股PE处于13年来从低到高26%的历史分位,接近13年来均值向下一倍标准差的位置。即便近期A股已明显反弹,但截至2022/05/20 万得全A的PE依然只有16.5倍,距离13年来的PE均值18.2倍依然有一段距离,目前PE仍处于13年来从低到高31%的历史分位。而若以2005年为起点,至今A股已经历了4轮完整的牛熊周期,目前A股PE也仅处于05年来从低到高27%的历史分位。</p><p>与A股不同,美股的估值在经历了大幅回调后目前标普500的PE(静态,下同)仍有19.0倍,依然处于历史上中等偏高的水平。由于美股的牛熊周期较长,因此我们选择最早开始有估值数据的1954年为起点,至今美股经历了约4轮牛熊周期,目前标普500 PE仍处于1954年以来65%的历史分位。此外由于1990年后美股估值中枢整体抬升,因此我们以1990年为起点来计算,至今美股经历了约2轮完整的牛熊周期,目前标普500 PE处于1990年以来42%的历史分位。因此综合来看,目前美股估值整体处于历史上中等偏高的水平。</p><p>综合来看,美国仍处在经济增长动能下滑而通胀高企的滞胀期,同时在政策上还面临美联储紧缩的压力,而我国已经处于政策托底经济的衰退后期,因此A股的宏观环境要优于美股;此外在市场微观结构方面,A股的估值已处于低位,而美股的估值依然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估值位置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近期美股和A股走势开始“逆向”。</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3b8903d4f94495bb5cbc966c30f51e3\" tg-width=\"1080\" tg-height=\"36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3.A股的积极因素在累积中</b></p><p><b>市场3-4年一次的大底部已经出现。</b>4月下旬来我们多篇报告分析指出,市场的底部区域已经出现,详见《从基金表现看市场调整进程-20220424》、《反弹到反转需要啥条件?-20220504》、《各类投资者的仓位分析-20220516》等。回顾这轮A股下跌,指数层面21年2月已经陆续开始,沪深300和上证综指21/2/18见高点,创业板指21/7/22见高点,集体加速下跌从21/12/13开始,源于两个灰犀牛(美国加息节奏加快、中国疫情大幅反弹)+一个黑天鹅(俄乌冲突)。本轮下跌的本质源于经济周期,历史数据显示,滞胀+衰退前期股市往往下跌,3-4年出现的熊市是周期的必经阶段。正是基于历史研究,去年底我们就提出今年市场面临下跌压力,过去3年我们多次分析提出A股可能形态类似美股,涨三年跌一年,《曲则全,枉则直——2022年中国资本市场展望-20211211》、《展望22年:我们的三个特别判断-20211219》。从宏观经济周期、股市牛熊周期分析,4月底的低点大概率已经是市场底部区域:宏观经济周期角度,投资时钟进入衰退后期股市往往止跌,国内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尤其429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稳增长的目标不变,这轮周期大概率进入衰退后期了。股市牛熊周期角度,对比前几次熊市下跌,沪深300下跌已持续14.4个月(21/02-22/04),最大跌幅达37%,时空很显著,从估值、风险溢价、股债收益比、破净率等指标看,与过去5次历史大底比,当前市场已处于大的底部区域(详见表3)。</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468cf8c449ee767f4d27cbf03844f43\" tg-width=\"1080\" tg-height=\"27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33cc92a0539be134cb3f7159dae80290\" tg-width=\"1080\" tg-height=\"344\"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积极的因素正在累积中。</b>市场目前底部区域已现,而回顾历史,底部的形态是复杂多样的,历史上有U形(05年下半年)、深V形(08年10月底,19年1月初)、W形(12-13年,后角更低)、平缓的浅V形(16年1月底)。什么时候确认市场从底部走向右侧(从反弹演绎成反转)还是要密切跟踪五大信号:社融存量同比/贷款余额同比(反映货币政策)、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反映财政政策)、PMI/PMI新订单(反映制造业)、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早周期行业)、汽车销量累计同比(早周期行业)。过去五次指数最低点的月份,对应5个领先指标中3个企稳或已经回升。这次,4月的货币、财政类指标已经处于右侧,4月的PMI大幅回落,可能是最低点,地产和汽车的销售也有望逐步企稳,积极因素已经在累积。</p><p>一是稳增长类政策仍在不断加码。从4月29日政治局会议提出“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并要求“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后,政策不断在加码落地。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云南主持召开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座谈会,会上指出“已出台政策要尽快落实到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上半年基本实施完毕;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挖掘政策潜力,看得准的新举措能用尽用,5月份能出尽出。”央行近期也两次“降息”,5月15日,央行宣布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但二套房贷款利率不变;5月20日,央行一次性下调5年期LRP利率15个bp至4.45%。两次“降息”后首套房利率最多可以下降35bp。就地产本身政策而言,年初至今已有百城出台了放松楼市的政策,5月20日南京上调了二套房的公积金贷款额度,由现行的30万元/人、夫妻双方60万元/户,调整至50万元/人、夫妻双方100万元/户。</p><p>二是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疫情是今年3月以来影响市场最重要的变量之一,但是目前吉林已实现社会面清零,上海的疫情正稳中向好。5月16日上海宣布5月22日起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有条件逐步恢复运营,6月1日至6月中下旬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高频数据显示经济也开始修复,例如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拥堵指数在5月后开始明显修复,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第二周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速已由4月最差的-60%收窄至当前的-22%,零售增速从-61%收窄至-29%。</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a42fccd8416f5a3b4622424278bc32f\" tg-width=\"1080\" tg-height=\"353\"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3a5e2126da66dd5fb75b71c1571c582\" tg-width=\"1080\" tg-height=\"367\"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4.目前聚焦新基建,逐步关注消费</b></p><p>相比于市场底部的判断,投资者更加关注风格和行业的选择,在《稳增长路径下的行业轮动——借鉴09和20年-20220516》中我们指出,历史稳增长政策路径下,08年行业轮动从基建到消费,再到科技;20年从新基建到中游制造,再到消费。这次稳增长政策发力之下,去年12月开始我们把银行地产作为第一梯队,至今金融地产和传统基建超额收益已经明显,未来稳增长政策将持续发力,低估值的银行和地产仍有空间,只是对比历史,跑赢指数的空间可能有限。相对而言,结合政策面、业绩面和市场面,当前新基建弹性更大,未来逐步重视消费。</p><p><b>相比于老基建和大金融,新基建的弹性可能更大。</b>《看好成长的三个理由-20220515》中我们指出当前看好新基建有三大理由:一是政策支持,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指出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明确提及绿色低碳能源基地、分布式电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等领域,今年稳增长背景下新基建增速更快,计算机、通信和电子1-3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8%,高于传统经济的10.5%;二是基本面更优,22Q1低碳经济产业链归母净利润同比为76.5%、数字经济12.5%,全部A股3.6%的增速,且从PEG角度衡量多个细分子领域PEG低于1;三是从市场面角度看,目前成长行业已明显超跌,未来一段时间超额收益有望更高。综合来看,低碳经济中的光伏风电,储能和特高压值得关注,数字经济中的5G和宽带基础网络、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值得关注。</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6bcc71f171500c1e474519700be26a10\" tg-width=\"1080\" tg-height=\"489\"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低碳经济:光伏、风电、储能和特高压</b>:稳增长背景下,光伏风电也是政策发力的重点。除此之外,5月18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欧盟再生能源计划”(REPowerEU Plan) ,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由之前的40%提高至45%,上调2030年光伏并网目标至600GW(测算得约合装机量750GW)。根据海通电新分析师预测,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量增速有望达50%。国内风光大基地项目建设陆续启动,催生了对储能和特高压的新需求。发改委提出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30GW以上,而21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仅4GW。特高压也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发力点,“十四五”期间国网特高压投资规划3800亿元,较“十三五”期间2800亿元的投资额增长35.7%。从一季报业绩来看,22Q1光伏风电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为75.4%,较21Q4的51.5%继续提升;储能业绩增速较为亮眼,22Q1储能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为58.3%,较21Q4的-77.6%大幅改善。相关公司如隆基股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锦浪科技、固德威、东方电缆。</p><p><b>数字经济:5G、云计算、数据中心等。</b>数字经济基建建设有望提速:5G领域中,根据海通宏观的整理和测算,22年5G基站相关基建投资将达1763亿元。宽带基础网络方面,我们测算22年新增光纤光缆线路长度有望超440万公里,较21年增加39%。云计算方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十四五”末云计算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0亿元,22-25年期间年复合增速将达36.8%。数据中心方面,我们测算2022年数据中心领域投资将达5278亿元,较21年增长26.1%。人工智能方面,根据中国电子学会的预测,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276.5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42.8%。从一季报业绩来看,5G板块业绩明显提升,归母净利累计同比从21Q4的1.3%上升至22Q1的24.4%;数据中心业绩有所改善,归母净利累计同比从21Q4的-5.5%上升至22Q1的7.6%。相关公司如星网锐捷、中兴通讯、广联达、紫光股份、数据港、海康威视。</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2de3ffee2ba0e80969bb5de6ee671b1\" tg-width=\"1080\" tg-height=\"355\"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e619364007ca6a589197fd4b2f5689c\" tg-width=\"1080\" tg-height=\"37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1703cb8627f09373efccfb97cd0f311\" tg-width=\"998\" tg-height=\"75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未来逐步重视消费。</b>消费的修复同步或略滞后于经济的修复,这是因为影响居民消费的两个变量——收入和储蓄——均受经济复苏节奏的影响。收入方面,收入增长基本由经济增长决定,在经济复苏中,首先是投资和生产端先修复,随后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微观企业盈利上行,居民收入提高。从08年金融危机和20年初新冠疫情冲击后经济复苏过程可以看出,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回升的斜率和幅度都快于社消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社消零售总额增速和GDP增速回升较为同步。储蓄方面,外生冲击后,居民未来收入不确定性上升,预防性储蓄往往上升,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如20年在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从19年之前的70%左右降低至66%,21年才回到69%,接近疫情前水平。因此,从收入和储蓄两方面看,消费复苏会略滞后于生产方面的修复。当前国内疫情已处在下降通道,随着疫情逐渐得控,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经济也将逐步企稳回升,叠加三、四季度中秋、国庆假期对消费的拉动,与经济复苏相关的消费基本面或将更强。</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90e4cd551764042b6344fe22e3df4ab\" tg-width=\"1080\" tg-height=\"35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b>风险提示:</b>通胀继续大幅上行,国内外宏观政策收紧。</p></body></html>\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4f6ec6e99c0c8b9feb7f296b78c65a54","relate_stocks":{"399001":"深证成指","399006":"创业板指",".SPX":"S&P 500 Index",".DJI":"道琼斯",".IXIC":"NASDAQ Composite","000001.SH":"上证指数"},"source_ur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41205493","content_text":"核心结论:①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以来中美股市相关性上升,但仍是弱相关,其中A股跟跌现象明显。②今年4月底以来美股急跌后A股未跟随式下跌,源于中美两国经济周期错位以及股市估值位置不同。③A股3-4年周期的大底部已出现,积极因素在累积,现阶段新基建更优,如数字经济、低碳经济,未来逐步重视消费。A股与美股的逆向近两周来美股明显下跌,5/9-5/20期间道琼斯工业指数累计下跌5.0%、标普500跌5.4%、纳斯达克指数跌6.2%,而A股的整体表现明显更强,近两周沪深300累计上涨4.3%、创业板指涨7.7%。那么为何近期中美股市表现明显分化?本文对此进行分析。1.现象:近期A股与美股开始逆向去年底以来受俄乌冲突和全球流动性收紧等因素影响,去年12月至今年4月海内外市场普跌,期间标普500最大跌幅14.6%、纳斯达克指数跌22.5%、沪深300跌27.0%、创业板指跌39.7%。然后最近两周中美股市的走势开始明显背离,5/9-5/20期间美股下跌明显而A股持续走高。历史上A股和美股整体相关性不高,但美股下跌对A股影响大。美股的持续走弱使得部分投资者担心A股后续的表现将会受到拖累,而对比A股和美股的历史走势,可以发现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我们统计了上证综指和标普500滚动3个月的相关系数,1991年以来该相关系数的均值为0.17,2005年A股股权分置改革后该相关系数的均值提升至0.30,而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后该相关系数的均值进一步提升至0.40,可见中美股指之间确实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整体相关性并不强。但进一步观察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以来中美股指的走势,可以发现A股在美股上涨时未必跟随,但在美股大幅下跌时A股的走势往往会遭受拖累。例如15/12-16/01期间美联储宣布加息后美股明显回调,标普500最大跌幅14%,同期A股受外盘及制度因素影响跌幅更大,沪深300最大跌幅28%;而到了18年时由于美联储加息和中美关系等因素的扰动,美股在18年1-2月、10月和12月均明显下跌,同期的A股也均跟随式下跌;此外还有20年2-3月疫情在全球爆发、去年12月至今年4月俄乌冲突叠加美联储加息,在这些时间区间内中美股市也均是同步下跌,具体数据详见表1。近期A股开始对美股下跌脱敏。然而从近期的情况来看,4月下旬至今美股经历了多次单日跌幅超过3%的急跌,但在美股大幅下跌时A股的走势反而开始背道而驰:例如4月26日标普500下跌3%、纳斯达克指数跌4%,而次日4月27日沪深300上涨3%、创业板指涨6%;5月9日标普500下跌3%、纳斯达克指数跌4%,而次日5月10日沪深300涨1%、创业板指涨2%;5月18日标普500下跌4%、纳斯达克跌5%,而次日5月19日沪深300上涨0.2%、创业板指涨0.5%。对比4月下旬以来中美股市的走势,可以发现近期A股已开始对美股下跌脱敏。2.原因:经济周期和估值位置不同那么为何近期美股大幅下跌时A股依然能保持韧性?我们认为这背后主要源自于中美两国的经济周期错位,以及中美股市估值所处的位置不同。经济周期:我国已处于衰退后期,而美国尚处于滞胀期。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我们在《反弹到反转需要啥条件?-20220504》中分析过,参考改进版的投资时钟,我国经济从21年中后开始回落,同时通胀上行到高点,因此21年下半年我国投资时钟进入滞胀期;而21年底至今我国经济下行进入后期,同时通胀开始下行,属于投资时钟当中的衰退前期,21年下半年以来A股整体调整,背后原因正是我国投资时钟进入了滞胀期+衰退前期;而目前随着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我国的投资时钟正步入衰退后期,根据投资时钟的大类资产轮动规律,股市往往在衰退后期时企稳。再看美国,疫情冲击下美国经济的复苏要晚于我国,因此经济周期的轮动也更慢。参考美国季度GDP同比增速以及PCE当月同比增速,20Q3-21Q1期间美国整体处于经济增速回升而通胀较低的复苏期,21Q2-Q4美国经济整体处于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均在提升的过热期,到了今年美国的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因此今年以来美国经济整体处于滞胀阶段。而近几个月来美国的通胀数据持续处于高位,4月美国CPI同比仅从3月8.5%小幅降至8.3%,这让市场担心美联储为应对通胀将大幅加息,进而使得美国经济过早过快地陷入衰退。尤其是美国近期披露的部分经济和企业盈利数据较弱,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下行的担忧。例如美国ISM制造业PMI从3月的57.1下滑至4月的55.4,创下20年9月以来的新低;而截至今年5月14日美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降至59.1%,接近1953年来历史最低水平;此外美国零售龙头沃尔玛于当地时间5月17日公布2023财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数据显示其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5%,当日沃尔玛收跌11%,创下1987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估值水平:A股估值已较低,而美股估值仍处于中等偏高水平。除宏观环境外,估值水平也是导致中美股市表现分化的因素之一。先看A股,持续调整后估值已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在今年4月A股达到年内低点时万得全A的PE(TTM,下同)为15.2倍,由于2013年来A股已经历了2轮完整的牛熊周期,因此我们以13年为起点计算A股估值的历史分位,数据显示目前A股PE处于13年来从低到高26%的历史分位,接近13年来均值向下一倍标准差的位置。即便近期A股已明显反弹,但截至2022/05/20 万得全A的PE依然只有16.5倍,距离13年来的PE均值18.2倍依然有一段距离,目前PE仍处于13年来从低到高31%的历史分位。而若以2005年为起点,至今A股已经历了4轮完整的牛熊周期,目前A股PE也仅处于05年来从低到高27%的历史分位。与A股不同,美股的估值在经历了大幅回调后目前标普500的PE(静态,下同)仍有19.0倍,依然处于历史上中等偏高的水平。由于美股的牛熊周期较长,因此我们选择最早开始有估值数据的1954年为起点,至今美股经历了约4轮牛熊周期,目前标普500 PE仍处于1954年以来65%的历史分位。此外由于1990年后美股估值中枢整体抬升,因此我们以1990年为起点来计算,至今美股经历了约2轮完整的牛熊周期,目前标普500 PE处于1990年以来42%的历史分位。因此综合来看,目前美股估值整体处于历史上中等偏高的水平。综合来看,美国仍处在经济增长动能下滑而通胀高企的滞胀期,同时在政策上还面临美联储紧缩的压力,而我国已经处于政策托底经济的衰退后期,因此A股的宏观环境要优于美股;此外在市场微观结构方面,A股的估值已处于低位,而美股的估值依然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估值位置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近期美股和A股走势开始“逆向”。3.A股的积极因素在累积中市场3-4年一次的大底部已经出现。4月下旬来我们多篇报告分析指出,市场的底部区域已经出现,详见《从基金表现看市场调整进程-20220424》、《反弹到反转需要啥条件?-20220504》、《各类投资者的仓位分析-20220516》等。回顾这轮A股下跌,指数层面21年2月已经陆续开始,沪深300和上证综指21/2/18见高点,创业板指21/7/22见高点,集体加速下跌从21/12/13开始,源于两个灰犀牛(美国加息节奏加快、中国疫情大幅反弹)+一个黑天鹅(俄乌冲突)。本轮下跌的本质源于经济周期,历史数据显示,滞胀+衰退前期股市往往下跌,3-4年出现的熊市是周期的必经阶段。正是基于历史研究,去年底我们就提出今年市场面临下跌压力,过去3年我们多次分析提出A股可能形态类似美股,涨三年跌一年,《曲则全,枉则直——2022年中国资本市场展望-20211211》、《展望22年:我们的三个特别判断-20211219》。从宏观经济周期、股市牛熊周期分析,4月底的低点大概率已经是市场底部区域:宏观经济周期角度,投资时钟进入衰退后期股市往往止跌,国内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尤其429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稳增长的目标不变,这轮周期大概率进入衰退后期了。股市牛熊周期角度,对比前几次熊市下跌,沪深300下跌已持续14.4个月(21/02-22/04),最大跌幅达37%,时空很显著,从估值、风险溢价、股债收益比、破净率等指标看,与过去5次历史大底比,当前市场已处于大的底部区域(详见表3)。积极的因素正在累积中。市场目前底部区域已现,而回顾历史,底部的形态是复杂多样的,历史上有U形(05年下半年)、深V形(08年10月底,19年1月初)、W形(12-13年,后角更低)、平缓的浅V形(16年1月底)。什么时候确认市场从底部走向右侧(从反弹演绎成反转)还是要密切跟踪五大信号:社融存量同比/贷款余额同比(反映货币政策)、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反映财政政策)、PMI/PMI新订单(反映制造业)、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早周期行业)、汽车销量累计同比(早周期行业)。过去五次指数最低点的月份,对应5个领先指标中3个企稳或已经回升。这次,4月的货币、财政类指标已经处于右侧,4月的PMI大幅回落,可能是最低点,地产和汽车的销售也有望逐步企稳,积极因素已经在累积。一是稳增长类政策仍在不断加码。从4月29日政治局会议提出“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并要求“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后,政策不断在加码落地。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云南主持召开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座谈会,会上指出“已出台政策要尽快落实到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上半年基本实施完毕;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挖掘政策潜力,看得准的新举措能用尽用,5月份能出尽出。”央行近期也两次“降息”,5月15日,央行宣布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但二套房贷款利率不变;5月20日,央行一次性下调5年期LRP利率15个bp至4.45%。两次“降息”后首套房利率最多可以下降35bp。就地产本身政策而言,年初至今已有百城出台了放松楼市的政策,5月20日南京上调了二套房的公积金贷款额度,由现行的30万元/人、夫妻双方60万元/户,调整至50万元/人、夫妻双方100万元/户。二是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疫情是今年3月以来影响市场最重要的变量之一,但是目前吉林已实现社会面清零,上海的疫情正稳中向好。5月16日上海宣布5月22日起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有条件逐步恢复运营,6月1日至6月中下旬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高频数据显示经济也开始修复,例如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拥堵指数在5月后开始明显修复,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第二周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速已由4月最差的-60%收窄至当前的-22%,零售增速从-61%收窄至-29%。4.目前聚焦新基建,逐步关注消费相比于市场底部的判断,投资者更加关注风格和行业的选择,在《稳增长路径下的行业轮动——借鉴09和20年-20220516》中我们指出,历史稳增长政策路径下,08年行业轮动从基建到消费,再到科技;20年从新基建到中游制造,再到消费。这次稳增长政策发力之下,去年12月开始我们把银行地产作为第一梯队,至今金融地产和传统基建超额收益已经明显,未来稳增长政策将持续发力,低估值的银行和地产仍有空间,只是对比历史,跑赢指数的空间可能有限。相对而言,结合政策面、业绩面和市场面,当前新基建弹性更大,未来逐步重视消费。相比于老基建和大金融,新基建的弹性可能更大。《看好成长的三个理由-20220515》中我们指出当前看好新基建有三大理由:一是政策支持,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指出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明确提及绿色低碳能源基地、分布式电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等领域,今年稳增长背景下新基建增速更快,计算机、通信和电子1-3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8%,高于传统经济的10.5%;二是基本面更优,22Q1低碳经济产业链归母净利润同比为76.5%、数字经济12.5%,全部A股3.6%的增速,且从PEG角度衡量多个细分子领域PEG低于1;三是从市场面角度看,目前成长行业已明显超跌,未来一段时间超额收益有望更高。综合来看,低碳经济中的光伏风电,储能和特高压值得关注,数字经济中的5G和宽带基础网络、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值得关注。低碳经济:光伏、风电、储能和特高压:稳增长背景下,光伏风电也是政策发力的重点。除此之外,5月18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欧盟再生能源计划”(REPowerEU Plan) ,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由之前的40%提高至45%,上调2030年光伏并网目标至600GW(测算得约合装机量750GW)。根据海通电新分析师预测,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量增速有望达50%。国内风光大基地项目建设陆续启动,催生了对储能和特高压的新需求。发改委提出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30GW以上,而21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仅4GW。特高压也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发力点,“十四五”期间国网特高压投资规划3800亿元,较“十三五”期间2800亿元的投资额增长35.7%。从一季报业绩来看,22Q1光伏风电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为75.4%,较21Q4的51.5%继续提升;储能业绩增速较为亮眼,22Q1储能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为58.3%,较21Q4的-77.6%大幅改善。相关公司如隆基股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锦浪科技、固德威、东方电缆。数字经济:5G、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数字经济基建建设有望提速:5G领域中,根据海通宏观的整理和测算,22年5G基站相关基建投资将达1763亿元。宽带基础网络方面,我们测算22年新增光纤光缆线路长度有望超440万公里,较21年增加39%。云计算方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十四五”末云计算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0亿元,22-25年期间年复合增速将达36.8%。数据中心方面,我们测算2022年数据中心领域投资将达5278亿元,较21年增长26.1%。人工智能方面,根据中国电子学会的预测,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276.5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42.8%。从一季报业绩来看,5G板块业绩明显提升,归母净利累计同比从21Q4的1.3%上升至22Q1的24.4%;数据中心业绩有所改善,归母净利累计同比从21Q4的-5.5%上升至22Q1的7.6%。相关公司如星网锐捷、中兴通讯、广联达、紫光股份、数据港、海康威视。未来逐步重视消费。消费的修复同步或略滞后于经济的修复,这是因为影响居民消费的两个变量——收入和储蓄——均受经济复苏节奏的影响。收入方面,收入增长基本由经济增长决定,在经济复苏中,首先是投资和生产端先修复,随后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微观企业盈利上行,居民收入提高。从08年金融危机和20年初新冠疫情冲击后经济复苏过程可以看出,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回升的斜率和幅度都快于社消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社消零售总额增速和GDP增速回升较为同步。储蓄方面,外生冲击后,居民未来收入不确定性上升,预防性储蓄往往上升,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如20年在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从19年之前的70%左右降低至66%,21年才回到69%,接近疫情前水平。因此,从收入和储蓄两方面看,消费复苏会略滞后于生产方面的修复。当前国内疫情已处在下降通道,随着疫情逐渐得控,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经济也将逐步企稳回升,叠加三、四季度中秋、国庆假期对消费的拉动,与经济复苏相关的消费基本面或将更强。风险提示:通胀继续大幅上行,国内外宏观政策收紧。","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376,"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28,"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d":7430611,"commentId":"7430611","gmtCreate":1653207682656,"gmtModify":1653207686450,"authorId":3556908274126254,"author":{"id":3556908274126254,"idStr":"3556908274126254","authorId":3556908274126254,"name":"一年翻百倍","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ed48f3665429db478ed8bb152749db3","vip":1,"crmLevel":3,"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repliedAuthorId":0,"objectId":615761006,"objectIdStr":"615761006","type":1,"supId":0,"supIdStr":"0","prevId":0,"prevIdStr":"0","content":"就是胡说八道","text":"就是胡说八道","html":"就是胡说八道","likeSize":0,"commentSize":0,"subComments":[],"verified":10,"allocateAmount":0,"commentType":"valid","coins":0,"score":0}],"isCommentEnd":fals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615761006"}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