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京东4年多了,从30元多买入,经历过几近破发的低迷和一路亢奋的高涨,在这剧烈波动中,我基本无动于衷。
作为持仓时间最长的股票,想的、写的反倒并不多,主要是我觉得始终不能完全理解京东。
买入京东,纯粹因为我是京东的铁杆用户,那个时候我连财报都不太看得懂。我查了一下APP,与京东相伴3816天,共花费11.85万。这十年来,除去在国外5年半的时间,平均每年在京东上消费2.5万。
我从来没用过拼多多,偶尔用一下淘宝,主要是买一些京东上买不到的东西,比如汽车的车牌底座,这个在淘宝上都很费劲。京东至今在类似长尾商品上仍然建立不起来优势。
如果用大数据给我画个像,大概会有这么几个关键词:高线城市男性、所想即所得、价格不敏感、周末购物。我想,在京喜启动前那4亿多用户,应该有一半和我比较雷同吧。
喜欢京东无非两大理由:一是好,二是快。对电商而言,满足“好”的要求其实不难,但要做到快就不那么容易了。
2014年我在日本时,主要的网购渠道是亚马逊,东西有限,通常是下单后二至三天送达(T+2或T+3),这还是在东京。而那时的京东,绝大多数商品在一线城市能做到次日达。我曾在东京无比想念京东。
从一开始到现在,物流都是京东最核心的竞争力。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而京东却做到了。刘强东说过,烧钱不可怕,只要能烧出核心竞争力。自建物流确实费钱,但其他公司要想同道超车后来居上也并非易事。
在解决快的问题上,我认为没有变道超车的可能。除非自产自用,你在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物品,无论远近都需要一个运输和送达的过程。我能想到对京东物流构成一定威胁的,就是美团的配送体系,因为最后一公里最关键。
但总体上,京东物流带来的购物体验仍将是京东宽广的护城河,叠加其在用户心智中的地位,京东的商业模式是可以持续盈利的。
今年从国外回来后,我明显感受到京东的一些变化,让我对京东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1. 在老家时,京东小哥让我父母去小区外取东西;小区允许快递进入的,而我爸爸说他之前在京东上买东西都没有送货上门。我质问那个小哥,他承认是自己偷懒不想送。
这恐怕不是个案。随着下沉的推进和人员队的扩充,京东还能不能一如既往地保持购物体验?如果不能做到次日送货上门,京东对于低线城市消费者的吸引力又在哪里?
2. 我曾买过一个小物品,大约15元,可能是快递员压箱底了,没有送到,但却显示我签收了。我和客服反映后,给我发了一个同样的货。结果小哥在配送时给了我两个,我只签收了一个,让他把另一个退回去,他觉得很麻烦,非要让我收下,我坚定拒绝了。
我记得刘强东曾在央视一个节目中说过,大意是只要没有恶意损坏物品,七天内无理由退货是京东赋予消费者的权利。我不清这种比例有多高,但京东肯定是把消费者放在股东之前。,大概的顺序应该是员工、消费者、股东。
3.京东上的第三方物品多了起来,而且搜索位置比较靠前。这大概是好事,第三方的利润高于自营,对于丰富品类特别是长尾商品很有帮助。二选一破除后,肯定有不少淘系电商的服饰美妆同时在京东开店,要知道二选一就是当年阿里对付京东的杀手锏。
不过,自营和第三方天然地具有矛盾关系,像带电和日用等标准化产品,第三方只有在价格上有明显优势才可能吸引消费者,否则肯定选自营。据说第三方使用京东物流的条件是商品库存周转在30天以内,我觉得这个对于服饰类产品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4.京东似乎没有那么快了。可能也是因为品类多了、用户多了,即便在北京,京东也没有像以往那样,做到随时随地的次日送达。如果在周五或周六下单,一些商品可能需要隔一日才能送到。
从提升经营利润率的角度,我觉得这大概率是好事。对快的追求应该有一个度,即达到对物流设施和配送人员最优使用的平衡点,过犹不及。据说当年侯毅出走,就与刘强东在快的问题上存在分歧有关。
无论是作为互联网化的电商,还是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和服务企业,京东的商业模式,始终是在规模效应上求利润。比较遗憾的是,京东的规模已经不小了,但效应却不是很明显,去年约7500亿的营业额,经营利润率始终在3%以下。
我相信:5.5亿绝不是京东用户数的天花板,1万亿的营业额也不会要太久;假以时日,两万亿也完全有可能。维持3%的经营利润率,也能有300亿以上的利润,还算配得上现在的市值。
也要看到,这一过程也必然伴随着在物流和人员方面持续的资本支出。如果京东能在商城和物流外,开辟出新的增长曲线,比如供应链金融和云计算,估计还会大幅提升,当然这是我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
本人持有京东。
精彩评论